登陆注册
3866900000044

第44章

佛为阿阇世王说二十法门辨婴儿行

梵行品之第九

尔时佛告诸大众言(至)犹如微妙真金之山。

案。僧亮曰。犹有疑佛不垂慈救。罪不得灭。当知无定相者。定罪以烦恼为定也。无定定者。无定疑心。疑心定者。一断不起。

尔时世尊出八种声(至)礼敬毕已却坐一面。

案。僧亮曰。言大王者。不直称名。惧其喜过。渐开其心也。无上大师者。知佛慈等真一切智也。智秀曰。第五佛命大王以定其心。

尔时佛告阿阇世王言(至)心则放逸无恶不造。

案。僧亮曰。王不发菩提心。罪不可灭。发心者。由见凡夫之过。此二十事。说凡夫之过也。僧宗曰。第六为王说法也。有十一翻。此即第一先命观二十事。就身为其相既浅。如似伏惑。

阿阇世言如我解佛所说义(至)必定当堕阿鼻地狱。

案。僧亮曰。上虽说戒等。五法无常。王爱罪影。犹未怗也。

阿阇世王白佛言世尊(至)是故当知杀无定相。

案。僧亮曰。去其封罪之报。便从理得解也。宝亮曰。上来至此。且一往总为王说法。以虚忘也。

大王如汝所言父王无辜(至)若九非者则应无罪。

案。僧亮曰。第二为说生法二空。其观既深。如似断惑也。宝亮曰。此下别为王说法。先开五门。后更以五阶。释此门也。此即第一门。就假名义中说法。以除其罪。谓若能解万法虚假即空。而有为妄有。罪何从生。虚其心故。则无实罪也。

大王色有三种过去未来(至)云何说言定入地狱。

案。僧亮曰。以五门破定罪相。成王所解也。第一门说是假名。无有定相。僧宗曰。第三翻就三世分之。则无罪也。

大王一众所作罪业(至)汝独云何而得业耶。

案。僧亮曰。第二门。明一者心念教能杀人。二者心口杀。三者具身口杀。王不具三业。故罪轻也。僧宗曰。第四翻明三业具则罪重。但有心口。而无身业。罪则轻也。宝亮曰。第二明罪福不在因缘中。

大王频婆娑罗往有恶心(至)云何而言定入地狱。

案。僧亮曰。第三门。明恶有下中上也。下者。谓彼怨我。我还以恶报也。中者无恩于我。以恶加人也。上者有恩于我。又加其恶。王是下恶也。僧宗曰。第五举昔业缘起富罗山事。宝亮曰。第三明先王以宿业所招。非其创罪之始。

大王众生狂惑凡有四种(至)若非本心云何得罪。

案。僧亮曰。第四门明杀有三。谓重者。邪见杀也。中者嗔杀也。下者贪杀也。王以狂乱心杀。故非定也。僧宗曰。第六举贪狂。以遗其心也。宝亮曰。众生作罪。皆由不自在故。若能识此罪源。则无罪矣。

大王譬如幻师于四衢道(至)诸佛世尊知其非真。

案。僧亮曰。第五重门也。僧宗曰。第七有六譬。证上第二生法二空。故罪不可得也。宝亮曰。第五有十譬。法体性空无自性。故杀无定。

大王杀法杀业杀者杀果(至)虽复因王王实无罪。

案。僧亮曰。重显前第二门也。僧宗曰。第八证上第四王但知杀。而身不自杀。则无罪也。宝亮曰。释上第二因缘中。无罪性也。

大王如王宫中常敕屠羊(至)于父先王生重忧苦。

案。僧亮曰。重显前第二门也。宝亮曰。释上第三门。宿业中无罪也。

大王世间之人是爱僮仆(至)王不自在当有何咎。

案。僧亮曰。重显前第四门也。僧宗曰。第九成上第六罪由贪狂。宝亮曰。释第四门贪狂也。

大王譬如涅槃非有非无(至)无有见者则无果报。

案。僧宗曰。第十举世谛涅槃。是有说有罪。

常见之人则为非有(至)非有非无而亦是有。

案。僧亮曰。重显前第五门也。宝亮曰。释上第五门。万有体空。无性罪也。于有惭愧者。则是非有。何以尔。既生惭愧心。达万法体虚。故于人为无罪也。若于无惭愧者。是则非无也。受果报者。名之为有。谓无智人。终日构因得果。是以不无也。空见之人。则非有者。谓于此人。便无性报也。有见之人非无者。谓于报相者。便不无果报也。有有见者。谓计常之人为有也。无有见者。若无向执相。终无果报也。常见之人者。此是解常之心。故于此人为无也。无常见者。若观生死。令佛尽作无常。则不无果报之生死也。常常见者。此是计常之人。不无于恶果也。以见义故者。经云。于解者为非有。于不解者为非无也。

大王夫众生者名出入息(至)不入地狱汝云何入。

案。僧亮曰。重显前第一门。僧宗曰。第十一翻。正说法之宗也。

尔时阿阇世王如佛所说(至)诸法无常苦空无我。

案。僧亮曰。既已得解。即于佛所得。不坏信也。僧宗曰。若解假名是虚者。则无罪而不灭也。

世尊我见世间从伊兰子(至)受大苦恼不以为苦。

案。僧亮曰。废其非分。

尔时摩伽国无量人民(至)即是一切诸佛弟子。

案。僧亮曰。己身天身者。因中说果耳。僧宗曰。前言为阇世住者。义现于此。

说是语已即以种种(至)了了见佛性犹如文殊等。

案。僧亮曰。初九行半叹佛。次六行自发心也。前九行半中。初三行。总叹口四业。次一行半。别叹不恶口。次一行。叹不绮语。次二行。说语之益物也。次二行。叹慈悲也。

尔时世尊赞阿阇世王(至)天行品者如杂华说。

案。僧亮曰。赞述所叹也。

婴儿行品第二十一

案。僧宗曰。备行三行。其德则喻如婴儿。亦是化婴儿也。此品有三段。第一譬佛。第二从不知苦乐以下。譬菩萨。第三又如婴儿以下。譬众生。明昔所以须说五乘之教也。宝亮曰。此品有五段。第一明佛自作婴儿。第二明菩萨作婴儿。第三明佛方便为化。第四明佛说二乘之果。以为真极。第五明为断见者。说有实众生也。

善男子云何名为婴儿行(至)断于无常是名婴儿行。

案。僧宗曰。第一譬也。

又婴儿者不知苦乐(至)而作声闻辟支佛乘。

案。僧亮曰。方便诱引。不即法实。以业为譬。下是其正体。如来菩萨。以譬婴儿者。义似婴儿。广其非行体也。何者。解脱中云。如来有婴儿行。无有是处。此之证也。亦可佛菩萨是婴儿行本。名婴儿行也。僧宗曰。第二譬也。

又婴儿行者如彼婴儿(至)然此黄叶实非金也。

案。僧亮曰。第三譬。为说三十三天之乐。以免三涂苦也。

木牛木马木男木女(至)男女想故名曰婴儿。

案。宝亮曰。木牛即第四譬。为说二乘果也。木男即第五譬。为断见者。说有众生也。

如来亦尔若有众生(至)亦皆同汝得是五行。

案。僧亮曰。先总以三法为譬。杨叶譬人天乘四果。牛马人天等一乘。男女譬众生。啼哭譬造恶业。三十三天者。别合杨叶。所以明者。凡著有不说涅槃。众生厌时至二乘之实。则合牛马。所以然者。以厌生死者。不说人天因也。有断不断者。智烦恼断。习不断也。已下类尔。非金中生金想。至而说为净总。合上四果为净。于非牛马作牛马想。至说非道为道。总合四乘为道。说假名众生。合男女。别堕邪见。堕断灭也。是故如来说有众生者。说假名众生。除其断见。于众生中。作众生想者说计我者普也。于众生破众生见者。明说假名众生。亦破常见。不但此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史海回眸李鸿章

    史海回眸李鸿章

    本书从李鸿章早年落拓,写到他参与镇压太平军、甲午中日战争,创办洋务,周旋于世界外交舞台直至去世 ……
  • 重生之脑洞乱开

    重生之脑洞乱开

    在学校无聊的,晚上发呆出来的脑洞。剧情可能(一定)会有漏洞,随便看看就好了。毕竟我会写出什么东西,我自己也不知道。(名字乱想了一个)一周一更
  • 从亭长到皇帝:流氓的胜利

    从亭长到皇帝:流氓的胜利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烽烟四起。农民、贵族、官僚、强盗、文人、武士,纷纷粉墨登场。攻城略地,纵横捭阖,巧取豪夺,尔虞我诈,最终获得胜利的,却是来自沛县街头的流氓——刘邦。
  • 余生曼曼归途

    余生曼曼归途

    好不容易从病院逃出,裤管多了只疯包子;新家还没搬进去,却被告知死过人;还好遇上了有钱有势又善心的大佬肯收留,然而这位没几面就要娶她、花光心思撩她的总裁又是什么鬼?木连欢表示这样的人生真是酸甜苦辣咸,当然还有点……污。(1v1宠文欢脱)
  • N车站的迷失

    N车站的迷失

    当他走出K地最大的车站——N车站时,他感受到了来自异域的惬意的风。十月的空气中依旧弥漫着些许溽热气息。他略微敞开衣领,耸耸肩,迈步穿梭在人影丛杂的出站口。耳畔是鼎沸的人声,依稀听得见附近广场上颉颃飞过的鸽群。这是一个多么美妙的午后呵!他想。在车站对面的一尊雕像旁站定,他看了看时间,午后四点四十五,分秒不差。
  • 血铭缘前

    血铭缘前

    莫名其妙的车祸,莫名其妙的穿越,是选择听天由命,梦沉他乡吗?还是选择窥破迷雾,一探究竟……
  • 第一白骑

    第一白骑

    骑士守则第一条就是完成任务,保护主人,保护领地。
  • 奶奶的老堂屋

    奶奶的老堂屋

    我正这么想着,送葬队伍走进了一条冗长的巷道,这时,前面的棺材突然趔趄了一下,然后慢慢落地了。出殡的头天晚上,小好子跟举重的都说好了,棺材从出门到墓地只能歇两次,而且在哪里歇都有规定,现在棺材突然停了下来有点让人意外。大家正在疑惑,就发现前面不远处的地面上有一层光冉冉地升了起来,当那光连成了圆圆的一大片后,我们看清了,原来是胡龙老两口子挡在了棺材前面,这时,只见老两口子冲着奶奶的棺材慢慢地跪了下来,先是笨拙地磕了三个头,然后一边烧纸,一边点燃了一挂不到半尺长的纸炮。那纸炮蚂蚱大小,可在这夜里放开时,就跳起来响,惊天动地的。“谁放炮?谁放炮?”小好子大惊失色,捏着嗓子喊。可是他的话没说完,前面又有一扇大门被慢慢地打开了,这次出来的是傅全华夫妇,两口子蹲下来后,女人从身旁的小柳斗里抓出一大把火纸点燃起来,男人则点燃了鞭炮。几乎在傅全华夫妇点燃鞭炮的同时,梁家箩、王布林、李兆香等几家也一一打开了门,接着在一片片火光中,鞭炮声就不断地响开了……
  • 乾坤:刘君祖讲乾坤大智慧

    乾坤:刘君祖讲乾坤大智慧

    乾、坤两卦在《易经》中具有开天辟地的领导意义,被称为天地之卦、父母之卦,是《易经》核心的核心。本书细讲详解乾、坤两卦的经传全文,思维缜密,逻辑清晰,从乾先坤后的自然秩序到乾刚坤柔的立身行事,详尽阐释乾坤两卦的哲学意涵,帮助读者从容进入《易经》之本,了解中华文化的核心智慧;并以生活实例佐证解读,使读者深悟其理,并可在生活中借鉴应用。
  • 蜜桃甜茶

    蜜桃甜茶

    这是一个小姐姐想拐小姑娘结果被披着小姑娘皮的大灰狼拐走的故事;A大校园的樱桃树旁边,系花温馨正在满怀期待的等待网友进行面基。几个星期前,温馨在游戏里认识了ID是“哥哥撩我吗”的小萝莉,碰巧对方也是A大的,就约在这里面基。温馨觉得对方应该是个小萝莉,正在想对方应该是什么软妹音的时候,面前突然一暗,抬头,是A大有名的帅哥喻谨。温馨正在感叹帅哥的盛世美颜,只见冰山美人喻谨动了动嘴巴“哥哥”。温馨一时间没听清楚,正想问,喻谨接着说:“哥哥,撩我吗”。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