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58800000028

第28章

桑叶

苦甘微寒,小毒,蜜水拌蒸用。

《本经》除寒热出汗。

发明 桑叶清肺胃去风明目,取经霜者。煎汤洗风眼下泪,同黑芝麻蜜丸,久服须发不白,不老延年。《本经》言除寒热出汗,即《大明》蒸熟捣罨风痛出汗之谓。煎饮利五脏,通关节下气。煎酒服治一切风。桑根烧灰淋汁与锻石点面上风,灭痣去恶肉。

桑枝

苦平无毒。

发明 桑枝清热去风,故遍体风痒干燥,水气、香港脚、风气,四肢拘挛,无不宜之。时珍云,煎药用桑者,取其能利关节,除风寒湿痹诸痛也。观《灵枢》治寒痹用桂酒法,以桑炭炙布巾熨痹处。治口僻用马膏法,以桑钩钩其口,坐桑灰上。又痈疽发背,流注顽疮,久不愈者,用桑木炙法,未溃则拔毒止痛,已溃则补接阳气。其法以桑柴劈作小片,束作小把,燃火吹息,炙患处,每吹炙片时瘀肉渐腐,用此以助内服之药。又治久嗽不止,用桑枝煎汤,渴即饮之。桑柴灰熬膏点大风恶疾。或淋取汁,洗头面,不过十度即瘥,此《圣惠》法也。

柘根白皮

甘温无毒。

发明 时珍曰,柘能通肾气,故《圣惠方》治耳鸣耳聋。藏器煮汁酿酒服,止风虚耳聋,劳损虚羸腰肾冷。《千金》治耳鸣汗出,皆由肾虚或一二十年不瘥者,方用柘根三十斤、菖蒲五斗、故铁二十斤烧赤浸三宿,用米二石、曲二斗,用上三味汁,酿如常法制服必效,方具《千金》二十卷中。

楮实

俗名谷树子根,皮名谷白皮甘平无毒。

发明 楮实走肝肾血分,《别录》治阴痿水肿,益气充肌,明目。《大明》言,壮筋骨,助阳气,补虚劳,健腰膝,益颜色。而《修真秘旨》言,久服令人骨软。《济生秘旨》言,治骨鲠用楮实煎汤服之,岂非软骨之征乎。脾胃虚人禁用。楮根白皮《别录》主逐水利小便。甄权治水肿气满。《吴普》治喉痹,总取散风祛毒之义。

枳壳

辛苦平无毒。陈者良。生熟各随本方。

《本经》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

发明 枳壳破气化痰,泄肺走大肠,多用损胸中至高之气。枳壳主高,枳实主下;高者主气,下者主血。故壳主胸膈皮毛之病。《本经》所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是指表病而言。实主脾胃心腹之病。《本经》所谓止痢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是指里病而言。凡人脏腑清利则气自益,身自轻矣。详枳壳、枳实皆能利气,气下则痰喘止,气行则痞胀消,气通则刺痛已,气利则后重除也。仲景治胸胁痞满,以枳实为要药。诸方治下血痔痢,大肠秘塞,里急后重,又以枳壳为通利,则枳实不独治下,枳壳不独治高也。然枳实性沉兼能入肝脾血分,而消食积痰气瘀血,有冲墙倒壁之喻。枳壳性浮兼通肺胃气分,而治喘咳,霍乱水肿,有乘风破浪之势。与桔梗同为舟楫之剂,故柴胡、枳壳除寒热痞满之专药。凡夹食伤寒感冒与表药同用,皆无妨碍。妊娠胞肥,有瘦胎饮,乃因气壅阻滞而设。设素禀怯弱者误服,令母气耗难产,子亦气弱难育,是取虚虚之祸也。

枳实

辛苦平,无毒。

《本经》止痢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

发明 枳实入肝脾血分,消食泻痰,滑窍破气,心下痞及宿食不消并宜枳术。故洁古枳术丸以调脾胃,实祖《金匮》治心下坚大如盘。用枳实白术汤之法,腹即软消。洁古曰,心下痞及宿食不消发热并宜枳实、黄连。好古曰,益气则佐之以参、术、干姜,破气则佐之以大黄、芒硝,此《本经》所以言益气,而洁古复言消瘀也。李士材云,自东垣分枳壳治高,枳实治下。好古分枳壳治气,枳实治血。然究其功用皆利气也。凡气弱脾虚致停食痞满,治当补中益气,则食自化,痞自散。若用枳壳、枳实是抱薪救火也。

枸橘

辛温无毒。

发明 枸橘与枳同类,其干多刺,故破气散热之力过之。时珍治下痢脓血后重,今人解酒毒用之,总取其破气之力也。《丹方》以枸橘 末存性酒服方寸匕,治胃脘结痛。又以醋浸熬膏,摊贴内伤诸痛,贴即痛止,但须久贴方不复发。

栀子

苦寒无毒。入吐剂取肥栀生用,入降火药以建栀、姜汁炒黑用。

《本经》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 , 鼻白癞,赤癞疮疡。

发明 栀子仁体性轻浮,专除心肺客热。《本经》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等病,不独除心肺客热也。其去赤癞白癞疮疡者,诸痛痒疮,皆属心火也。炮黑则专泻三焦之火及痞块中火,最清胃脘之血,屈曲下行能降火,从小便中泄去。仲景治伤寒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 ,栀子豉汤主之。因其虚故不用大黄,即亡血亡津。内生虚热,非此不去也。治身黄发热,用栀子柏皮汤。身黄腹满小便不利,用茵陈栀子大黄汤,取其利大小便,而蠲湿热也。古方治心痛恒用栀子,此为火气上逆,气不得下者设也,今人泥丹溪之说,不分寒热通用,虚寒何以堪之?大苦大寒能损伐胃气,不无减食泄泻之虞。故仲景云,病患旧有微溏者不可与之。世人每用治血,不知血寒则凝,反为败证。治实火之吐血顺气为先,气行则血自归经。治虚火之吐血养正为主,气壮则自能摄血,此治疗之大法,不可少违者也。

酸枣仁

实酸平,仁甘平,无毒。

《本经》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四肢酸痛湿痹,久服安五脏。

发明 酸枣仁味甘而润。熟则收敛津液,故疗胆虚不得眠,烦渴虚汗之证。生则导虚热,故疗胆热好眠,神昏倦怠之证;足厥阴少阳本药,兼入足太阴脾经。按∶酸枣本酸而性收,其仁则甘润而性温,能散肝胆二经之滞。故《本经》治心腹寒热,邪气结聚酸痛,血痹等证,皆生用,以疏利肝脾之血脉也。盖肝虚则阴伤两烦心,不能藏魂,故不得眠也。伤寒虚烦多汗及虚人盗汗,皆炒熟用之,总取收敛肝脾之津液也。归脾汤用以滋养营气,则脾热自除。单用煮粥除烦益胆气,胆气宁而魂梦安矣。今人专以为心家药,殊昧此理。

白棘

辛寒无毒。

《本经》主心腹痛,痈肿溃脓,止痛决刺结。

发明 白棘乃小枣树上针,故能决刺破结。《本经》主痈肿溃脓,与皂刺不甚相远。《别录》治丈夫虚损、阴痿、精自出,补肾气,益精髓,疗喉痹不通。又治腹胁刺痛,尿血痔漏,皆取其透达肝肾二经也。

蕤仁

甘温无毒。去壳汤浸,去皮尖水煮过,研细纸包,压去油用。

《本经》主心腹邪热结气,明目、目赤痛伤泪出,目肿 烂。

发明 蕤仁甘温而润,能治诸经风热之邪,心腹邪热结气,不独治目疾也。眼风痒,或生翳,或赤 ,黄连、蕤仁去皮研膏等分,以干枣去核填入煎水,点眼甚验,但不因风热而因于虚勿用。

山茱萸

酸温无毒。去核微焙用,核能泄精。

发明 滑则气脱,涩以收之。山茱萸止小便利,秘精气,取其酸涩以收滑也。甄权治脑骨痛,疗耳鸣,补肾气,兴阳道,坚阴茎,添精髓,止老人尿不节,治面上疮,能发汗,止月水不定。详能发汗,当是能敛汗之误。以其酸收无发越之理,仲景八味丸用之。盖肾气受益,则风藏有度,肝阴得养则疏泄无虞,乙癸同源也。命门火旺,赤浊淋痛及小便不利者禁服。《本经》食茱萸主治从古,误列山茱萸条内,今移入彼,庶不失先圣立言本旨,具眼者辨诸。

金樱子

甘酸涩温,无毒。剖开去核及毛用。

发明 金樱子止小便遗泄、涩精气,取其甘温而涩也。夫经络隧道以通畅为和平,而昧者无过服之,以取快欲则不可。若精气不固者服之,何咎之有。但阴虚多火人误服,每致溺涩茎痛,不可不慎。

郁李仁

即棠棣,一名雀李仁辛苦平无毒。汤浸去皮及双仁者,研如膏,勿去油,忌牛马肉及诸酪。

《本经》主大腹水气,面目、四肢浮肿,利小便水道。

发明 郁李仁性润而降,为大便风秘专药。《本经》治大腹水气,面目、四肢浮肿,取其润下之意。利小便水道者,水气从之下趋也,搜风顺气丸用之。虽有润燥之功,而下后令人津液亏损,燥结愈甚。老人津液不足而燥结者戒之。根治风虫牙痛,浓煎含漱,冷即吐去更含,勿咽汁,以其能降泄也。

鼠李

当作楮李子,一名牛李子,熬汁可以染绿,今造纸,马铺取汁刷印绿色,故又名绿子苦凉微毒。

《本经》主寒热瘰 疮。

发明 牛李,生青熟黑,而带红紫,入肝肾血分。其味苦凉,善解诸经伏匿之毒。《本经》治寒热瘰 ,《大明》治水肿腹满,苏恭治下血及疝瘕积冷。捣敷牛马疮中生虫。时珍治疥癣有虫,总取其去湿热之功。惜乎世鲜知用。惟钱氏必胜膏治痘疮黑陷及出不快,或触秽气黑陷,方用牛李熬膏,桃胶汤化皂子大一丸;如人行十里再进一丸,其疮自然红活。盖牛李解毒去湿热,桃胶辟恶气活血耳。

女贞实

苦甘微寒,无毒。其子黑者为女贞实,若红色者即为冬青,非女贞也。

发明 女贞,少阴之精,但性禀纯阴,味偏寒滑。脾胃虚人服之,往往减食作泻。以《本经》枸骨主治误列此味之下,后世谬认女贞有补中安五脏之功,多致误用滋患特甚,因表而出之。

枸骨

一名猫儿刺,俗名十大功劳微苦甘平,无毒。

《本经》补中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病。久服肥健,轻身不老。

发明 枸骨,《本经》诸家本草皆误列女贞条下。苦味甘平有补中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病、久服肥健轻身不老之功,皆指枸骨而言。女贞至阴之物,安有如上等治乎。其木严冬不凋,叶生五刺,其子正赤。允为活血散瘀坚强筋骨之专药,又为填补髓脏,固敛精血之要品,仅见《丹方》不入汤丸。古方惟浸酒补腰脚令健。枝叶烧灰淋汁,或煎膏涂白癜风。今方士每用数斤去刺,入红枣二三斤熬膏蜜收,治劳伤失血、痿软,往往获效,以其能调养血气而无伤中之患也。其脂为 以粘禽鸟,其能滋培精血可知。

卫矛

即鬼箭羽苦寒无毒。生山石间,小株成丛,叶似野茶,三四月生小黄绿花。实如冬青子,条上有羽如箭,视之若三羽,故名。

《本经》主女子崩中下血,腹满汗出,除邪杀鬼毒蛊疰。

发明 鬼箭专散恶血,故《本经》有崩中下血之治。《别录》治中恶腹痛,去白虫,消皮肤风毒肿,即腹满汗出,除邪杀鬼毒蛊疰之治。今人治贼风历节诸痹,妇人产后血晕血结聚于胸中,或偏于胁肋少腹者,四物倍归加鬼箭羽、红花、玄胡索煎服,以其性专破血。力能堕胎,妊娠禁用。

南烛

牛筋树也,俗名鸟叶苦平无毒。

发明 凡滋肾药皆能伤脾,此独止泄除睡者,气与神通。藏器言,久服轻身不饥,变白不老者,强精益气之验。《千金》《月令》方用之,令四月八日煮汁,造青精饭是也。

五加根皮

辛温无毒。

《本经》主心腹疝气腹痛,益气疗 ,小儿三岁不能行,疽疮阴蚀。

发明 五加者,五车星之精也。为风湿痿痹、壮筋骨、助阳气之要药。《本经》治心腹疝气腹痛、益气疗 ,小儿三岁不能行,其温补下元,壮筋除湿可知。《别录》治男子阴痿囊下湿,小便余沥,女人阴痒,腰脊痛,脚痹风弱。《大明》治骨节拘挛。苏恭主四肢挛急种种,皆须酿酒,则力势易行,非汤药中所宜。

枸杞

甘平无毒。河西及甘州者良。

《本经》主热中消渴,久服坚筋骨耐寒暑。

发明 枸杞子味甘色赤,性温无疑,根味微苦,性必微寒,缘《本经》根子合论无分,以致后人或言,子性微寒,根性大寒,或言子性大温,根性苦寒。盖有惑于一,本无寒热两殊之理。夫天之生物不齐,都有丰于此,而涩于彼者。如山茱萸之肉涩精,核滑精。当归之头止血,尾破血。橘实之皮涤痰,膜聚痰,不一而足。即炎帝之尝药,不过详气、味、形、色,安有味甘色赤,形质滋腴之物,性寒之理。《本经》所言主热中消渴,坚筋骨耐寒暑,是指其子而言,质润味浓,峻补肝肾冲督之精血,精得补益,水旺骨强,而肾虚火炎热中消渴,血虚目昏,腰膝疼痛悉愈,而无寒暑之患矣。所谓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也。古谚有云,去家千里,勿食枸杞。甚言补益精气之速耳。然无阳气衰,阴虚精滑,及妇人失合,劳嗽蒸热之人慎用;以能益精血,精旺则思偶,理固然也。

地骨皮

甘淡微寒无毒。泉州者良。

《本经》主五内邪气,周痹风湿,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

发明 地骨皮,枸杞根也,三焦气分之药。下焦肝肾虚热、骨蒸自汗者宜之。热淫于内,泻以甘寒也。人但知芩、连治上焦之火,知、柏治下焦之火,谓之补阴降火。不知地骨之甘寒平补,有益精气退邪火之妙。时珍尝以青蒿佐地骨退热,屡有殊功。又主骨槽风证,亦取入足少阴,味薄即通也。《本经》主五内邪气,周痹风湿,轻身不老,取其甘淡化热,苦寒散湿,湿散则痹着通,化热则五内安。其气清,其味薄,其质轻,诚为修真服食之仙药。

按∶《续仙传》云,朱孺子见溪侧二花犬,逐入枸杞丛下,掘之得根形如二犬,烹而食之,忽觉身轻,《本经》之轻身不老,可确征矣。则枸杞之滋益不独在子,而根亦止于退热也。

苗叶微苦,亦能降火及清头目。

溲疏

一名巨骨苦平。一云辛寒,无毒。

《本经》主皮肤中热,除邪气,止遗溺,利水道。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安那般那

    安那般那

    小昌,80后新锐作家,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山东冠县人,1982年出生,大学教师。曾在《北方文学》、《黄河文学》、《延河》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现居广西北海。
  • 阙劫

    阙劫

    “他纵有金屋藏娇的本事,”陆昭华只那么看着她,就嗤笑出声,“你却没有陈阿娇的娇艳动人。”
  • 狗狗不坏

    狗狗不坏

    城市乐曲响不停,高楼耸立车如龙。失去家人的小狗站在马路边望着对面,想穿行过去,谈何容易。看着马路上川流不息的机器人,闻着那些刺鼻的气味,它的内心是胆怯的,身体是发抖的,脚步是凌乱的。若是掌握不好步伐,很可能被机器人碾压成“狗肉饼。”
  • 仙门女魔尊

    仙门女魔尊

    我最爱的人,伤我最深,南宫哥哥,我待你如初,一心不变,你却听他人言,灭我仙身,逐出仙门。最爱我的人,我伤得最深,姐姐,哥哥,你们埋藏深情,舍弃自我,一心为了我这个妹妹,当我明白的时候,却已无法报答你们。爱恨情仇,仙魔两道,缘起缘灭,孰能分清!为了爱,我愿如魔道般任意妄为,只遵我心!
  • 飞将在天

    飞将在天

    混沌开,有妖者创苍天。妖者衰,而天人创青天。反天一战,启立黄天。熟知,黄天之后是何天地?黄天乱世,天下英豪齐逐鹿,谁主沉浮?拭目以待飞将在天~
  • 核武道尊

    核武道尊

    拳打大唐第一门,脚踢西极无数城。“不止是这个大唐江湖,整个天下都将会因为我的到来而变得精彩。”钟黄对着天空道:“也许让我穿越到此,是你做出的最正确的选择。”
  • 男神攻略:我的偶像老公

    男神攻略:我的偶像老公

    他是亚洲实力偶像,她是平凡呆萌小粉丝,当男神遇见呆萌小粉丝,会发生什么让人爆笑的事情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 致盲世界

    致盲世界

    致盲计划,智械“影”,九号。解密引领张河走向真相。自欺欺人,眼见不一定为实
  • 我的尸兄是将臣

    我的尸兄是将臣

    林凡被盘古引擎带入到灵异界,并且成为了将臣的师弟,这里僵尸横行,鬼怪遍地,在盘古引擎的指引下,逐渐揭开天道命运的面纱。
  • 黑渡鸦

    黑渡鸦

    “我是战斗在帝国最前线,无畏而勇敢,功勋章必将挂满胸前的荣耀骑士。”.......魔动战舰黑渡鸦号底仓角落里,一本三等兵杂鱼的日记被打开,修伊拔出笔,将扉页上的这句话狠狠涂掉,重新写上:“倒卖军粮的二道贩子不得好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