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36600000015

第15章

第四約分者

謂相分等將約分別。先明諸部。及大乘師。立分同異。次約分明量。小乘諸部。除一切部。餘師十九。皆立見分。而無相分。除正量部。雖皆云境。即是一切所緣相分為行相。見分名事。彼立行相。准當大乘所立相分。然彼本計。屬能緣心所有行相。故成唯識論第二云。諸有達無離識境者。相分是所緣。見分為行相。自體名事。正量部計。心親取境。更無行相。然有釋云。除正量部。無能緣行相。餘十九部。皆立相分者。非善宗計故也。大乘之中。清辨菩薩。世俗諦中。有二無見。但有虗幻境相現在。何有其心。勝義諦中。及小乘一說部。見相俱無。一說釋云。一切諸法。但有假名。即無其體。清辨勝義。而一切皆空。故掌珍論云。真性有為空。如幻緣生故。無為無有實。不起似空華。若世親等。世俗勝義。俱有見相。即立二分。即相分為所量。見分為能量。即智為量果。故陳那菩薩。集量論中。即立三分。故彼頌云。似境相所量。即能量及果。謂相見自證。此三體無別。以境為所量。見分為能量。即應有量果。故立自證。如絹布等為所量。見等為能量。記彼數智為量果。若無能記。應不能憶過去之心。如不曾更。不能憶故。護法等菩薩。後立四分。加證自證分。此意如相分為所量。見為能量。自證為量果者。自證既以見分為所量。自證為能量。心分既同。如何無果。不可說見為第三果。以自證分。恒取現量。見分或時比非二量。如何得與唯現為果。若爾比非。何唯現量。答自證心之體。比非現為果。比非自體故。非現量果。問心分若同。必有量果。此第四分。復誰為果。答即第三分。為第四分果。能互相緣。俱現量故。更不立餘。諸廣分別。如成唯識論第二卷說。此即諸部。立分不同。次約分明量者。相分雖非是量。隨心而辨。通現比量。現比量因名現比量。見分通二五八見分。因果恒現。第七見分。定心唯現。故非二量。第六見分。若在定心。及假相成就。皆唯現量。欲等持心。假想二說。如前應知。若餘散心。及諸心所。見分同前。約識等明。餘之二分。一切皆現。

第五約分別明者

且約三七二類分別。以明二量。先且明三。謂自性分別。隨念分別。計度分別。若准雜集第二。約六識明。唯在第六。五識皆無。若成唯識。及攝大乘。破第六識依色根中。皆云。意識應無隨念計度。不云應無自性分別。准此故許五識中有依色根故。若爾諸論。何故相違。答有二解。一云不許五識中。有自性分別。雜集論中。說第六識。由三引故。不言五有。彼云應無隨念計度二分別有者。且縱有自性。先破二分別。故不相違。非即許有。一云自性分別。有二不同。一尋伺為性。緣現在境。二即諸識。能起緣慮。取境自性。皆名自性分別。故成唯識第八卷云。有漏八識。皆名分別。從妄緣生。不稱實故。雜集約初。說唯第六。攝論等約後。故許五有。亦不相違。若計度一定無現量。雜集論云。計度分別者。謂於去來今。不現見事。思搆分別。既云不現見。思搆分別。明無現量。可有比量。隨念雖緣過去。不簡定散。二位通有。定心緣過去。可現量収。散心緣過去。或比量攝。自性若在第六識者。唯有現量。雜集論云。謂於現在所受諸行自相分別。既言自相分別。明無比非量。緣境共相。比度妄計。比非量故。或亦有比量。自相即境體。比量之心。稱境知故。亦名自性。不唯局付自體之上。名為相。如境上無常。亦得名自相。體是無常故。然前解勝。緣自相行。合理門故。此據雜集。自性分別。唯識攝論。若設縱者。亦同雜集。若取自境。名自性者。即五八識。自性分別。唯是現量。第七唯非量。此皆據見分。不約後二分。後二分唯現量故。次約七明。瑜伽雜集說七各別。先明雜集七種分別。以明二量。七謂任運。有相。無相。尋求。伺察。染污。不染污。任運分別。唯是現量。論自說言。謂五身如所緣相。無異分別。於自境界。任運轉故。有相通現比。即自性隨念。二分別故。無相等五。皆無現量。可通比量。雜集說五。皆用計度。為自性故。瑜伽第七者。謂有相。無相。任運。尋求。伺察。染污。不染污。然此七種。唯在第六。不通餘識。說是第六。不共八故。有相通現比。謂於先所受義。諸根成熟。善名言者。所起分別。不簡定散故。無相亦通現。謂隨先所引。及嬰兒等。不善名言者。所起分別。既言及嬰兒。明不唯先引。但不善名義。可不冥境體。又解不通。若其嬰兒。緣現得體。是任運収。非無相攝。故此唯說緣過去境。任運唯現量說。隨境力任運轉故。尋求伺察。可通現比。說於諸法觀察尋求。及以伺察。不簡定散故。定中亦復尋求伺察一切境故。染污通比。而不通現。緣去來世。與惑俱故。於緣現世。說執著故。不染分別。通現及比。通緣三世。不與染俱。或與信等俱。或復無記性。無記性中。有變化者。此既定果。非全散。全散心可是現量。廣分別此二七及三。如成唯識抄。

第六問答者

問出體中。色相五根。能所何収。

答是比現境。大乘因位。二乘凡夫。比知根有。唯獨如來。現量知故。成唯識論。第一卷云。由能發識。比知是有。據餘所知。非約佛說。或可大乘在其因位。通現量境。以互用故。其眼等識。既緣意境。不應但緣法處色故。

問五根若非能現量者。如何顯揚等云。問如是現量誰所有。

答言色根現量等。又釋云。色相五根所行境界。如前所說。現量體相。舉境為能有。所有即五根。若非現量。何須境有。答彼文意者。舉心所依。及根所取境。以為能有現量。若不爾者。亦云諸意根所行境。豈舉意境。而取意根。即第七及過去滅。第七唯非量。以恒執我故。過去意無。說誰為現。故但取心。

問約自共相能緣心。唯立二量。似比似現。何量所取。

答有二解。一云。皆比量攝。唯緣共相。非自相故。理門論云。非離此二。可有所量。為了知彼。更立餘量。然准入理。真似別解。理門論中。明能立破。故比量中不取二似。據實亦攝。一云現比二量攝。理門約理。能了於彼。故立二量。又為自悟。及以悟他。立於二量。量所知境。不越自共。故不立餘。似現似比。非能了彼自共相故。非能立破。非悟自他故。約量立二。彼非量故。若在比量。即諸經論。四道理中。比量立法不可定准。通非量故。立不正故。

問若二量攝心不盡。第七未轉依。恒是非量故。

答立二約理。不欲攝心。設若不盡。何違法相。或據見分。非二量収。約自證分。何心不盡。皆現量故。

問既約二相。以立。現比。其自共相。體性是何。復與經中二相同異。

答佛地論中有三師釋。一云。定心通緣自共二相。並是現量。而因明論中。約緣自共二種相者。據散心說。二云。定心唯緣自相。然由共相方便所引。既諸共相所顯理故。就方便說。名知共相。不如是者。名知自相。由此道理。或說真如。名空無我。是法共相。或說真如二空所顯。非是共相。三云。如實義者。因明二相。與經少異。因明意云。諸法實義。若自若共。各附己體名自相。若分別散心。立一種類。能詮所詮。通在諸法。如縷貫華。名為共相。一切定心。離此分別。皆為自相。並是現量。雖緣諸法。苦無常等。亦一一法。各別有故。但緣自相。真如體是諸法實性。亦自相攝。其後得智。雖緣名名及所詮義。然不執義。定帶於名。亦不謂名定屬於義。由照名義。各別體故。亦是自相。經意云。妙觀察智。緣諸法自相色聲等體。名緣自相。緣法差別常無常義。名緣共相。故不同也。准此即達自共相體。經論意別。

問此論共相。及定心緣。常無常等。所帶相分。百法何攝。

答一云。以無體故。百法不収。一云。法同分攝。今謂可通五蘊所攝。隨能變心。不可離心。判屬同分。同分依相似。辨多法立。而全無體。此之共相。若據緣所變相分。可言有體。親所緣緣。定應有故。亦不同餘相分體實。與見同種。義分所緣。若據本質。即是無體。定心所緣常無常等。但現觀心變。若比量心。所緣共相。但比量心。假所安立。若爾此比量心所緣共相。佛應不緣。佛地論說。佛智不緣比量共相。答作比量心。假立無異。佛智不緣。佛有遍智。緣彼有情比量之心。行解安立。所有共相。如達遍計所執。於理何失。

問現比量心。緣自共相。與名句詮二相何別。

答且比量言詮。即同非比量詮。二相少別。且如說聲是自相。異門說聲名差別。不要以心安立。貫通諸法之上。又現比智。通緣彼二。不爾如何云聞謂比量。於彼二相。為欲了知心想行解。貫比餘法。方名比量。所取共相。故彼差別與比量別。現約二。亦有同有別。若名句詮於色聲常無常等。現量亦緣。斯即可同。據不依名。而緣二相。此即少別實之。名詮自相。句詮差別。但依心變。無變體性。共相而轉。現量帶證。彼之二相。總名自相。即乃有別。又現量心。若起言說。所緣亦同。行解之心。名為假智。假智及詮。俱依諸法共相轉故。又現量心。尋彼名言所詮之法。雖不定計名屬義等。而作行解。亦與彼同。聲不及處。智不轉故。又復佛智。知彼體無。以遍緣故。亦與彼同。除前諸義。若五八識。在於因位。及於定心。緣於諸法。所帶相分。通有體無體。彼名句詮。所有共相。一向無體。及無分別。親證真如。如此等自相。並與彼別。准此名句所詮二相。與經所說自共二相。體亦有別。經約法體。名句所詮。所解心及想心安立。

問假名及詮所依共相。體性是無。如何現量得與彼薩。

答現量之心。亦緣無故。但不同散。以其名言定屬於義。義屬於言。故為現量。

問尋名言智。既依共相。共相無體。如何得有名言熏習。能生本體。

答尋名言智。相分非無。順行解心。能生本體。但於相上。作於色聲青黃等解。解心所緣。此之共相。體性是無。於自相上增益此故。

問詮依共相。佛智遍緣不。

答一云。不緣而起言說。詮依共相。佛地論說。佛智不緣此共相故。一云。佛智亦依共相。於後得智中。安立諸法。皆於法體增益相狀。不爾如何名方便智。宣說諸法。說不緣共。離於分別。假立貫通餘上方解。此之共相。不是一切皆悉不緣。不爾無常等。亦應不緣故。又若佛智。不作青等解。而說青等。便非聖言。言違想故。又不作解。及不變相。慮不假。及於無法。以彼體可直緣故。此解為勝。

問諸門中。第六意識。於一剎那。緣十八界。意識爾時。為現為比。

答有二解。一云通二。五識同緣。即現量心。緣五根邊。即是比量。不可五根發現智知。違論文故。

問如何二量同一心生。

答見分有多。成唯識論。第七卷云。見相俱有。種種相轉故。若現比二量得並生。斷常二見應但起。答二執堅猛相違。不並生。二量非執現比。得俱起。一云不定。隨五境勝。意隨彼引。縱緣五根。亦是現量。若意境雖。設五同緣。意唯比量。若二境齊。現量力勝。意隨現量。度殊不可同起。不同緣彼青黃等色。見相雖多。五同現比。故不相違。得多俱起。猶如二執境。俱執為有。故得俱起。或執無時。即唯法執。無二同起。若斷常境。執為有無。故不俱起。二解俱難。任意取捨。或緣十八界。獨頭意識緣。若與五俱。即不通慮。若獨緣者。皆是比量。即無前妨。既無文遮。此解為勝。

問如七分別。云何雜集與大論別。

答如成唯識抄。具廣和會。如是諸門。毛細有多。略舉一隅。餘可思准。

○十業道義林

十業道。以十門分別。一出體。二釋名。三辨相。四開合癈立。五三乘同異。六定散闕具。七界趣有無。八業道依處。九得果差殊。十問答料簡。

同类推荐
  • Library Work with Children

    Library Work with Childr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瑜伽焰口注集纂要仪轨

    瑜伽焰口注集纂要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思辨录辑要

    思辨录辑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净土神珠

    净土神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送梦王妃别黑化

    送梦王妃别黑化

    [宠文+重生]她是一个被上天赐福的人,却被一个雷劈回了古代。从此之后,她发现自己除了做梦成真之外,还多了一项送梦成真的异能,这让她惊讶之余又有些兴奋。裴婉音:谁敢欺负我,我就让你做噩梦。来来来,推我下水?……那就做梦梦到……掉到臭水沟沟里,然后嘛……水上泡着死老鼠,死猫,其他的也都可以了,尽管发挥你的想象。即墨云祁:爱妃,你还是单纯点好,这样好让为夫存在的有点价值啊!某女摸了摸他的头安慰道:你负责对我好就够了,那就是你存在的价值啊!
  • 压岁钱(经典悦读)

    压岁钱(经典悦读)

    《压岁钱》是现代著名学者郑振铎的小说故事选集。这是围绕家庭生活展开的虚拟故事,但是读来却觉得亲切非常,每个人物与故事都有血有肉,活脱脱地展现了民国时期知识分子家庭的生活万象。
  • 清澄微煋

    清澄微煋

    倘有一日,你得一机会,可回到过去从新来过,你会如何抉择呢?是顺着命运发展的路线走还是竭尽全力地修改将会发生的事情?赵谆谆回到了十三岁,她知道自己的未来,她要竭尽全力地改一改自己的人生!即便她知道,有些事情本就是命中注定
  • Forty-Two Poems

    Forty-Two Poem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生意场社交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生意场社交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在生意场发达成功者有九条白金法则,在此特别提醒本书读者: 应答客户的询盘:立即报价。 传递坏消息时:我们似乎碰到了一些情况… 如果你不知道某件事:让我再认真地想一想,10点前答复您好吗? 请同行帮忙:没有你真不行啊! 拒绝黄段子:这种话好像不适合在这里讲哦! 减轻工作量:我知道这件事很重要,我们不妨先排一排手头的工作,按 重要性排出先后顺序。 承认过失:是我一时疏忽,不过幸好…… 打破冷场的话题:我很想知道您对这件事的看法。面对批评:谢谢你告诉我,我会仔细考虑你的建议的。
  • 从火影开始搞事

    从火影开始搞事

    穿越到了火影?没事儿还好我同人小说看得多。什么?还要去别的世界搞事?而且输了就是死?大哥别搞我啊,火影这防御力,我去了其他世界就是个死字啊。你这金手指也太没用了吧?
  • 大马扁

    大马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续湘山野录

    续湘山野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