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29000000004

第4章

酉阳杂俎。魏使陆操至梁。梁王坐小舆。使再拜。遣中书舍人殷炅。宣旨劳问。至重云殿。引升殿。梁王着菩萨衣北面。太子已下。皆菩萨衣。侍卫如法。操西向以次立。其人悉西厢。东面一道人。赞礼佛词。凡有三卷。其赞第三卷中。称为魏主魏相高。并南北二境士女。礼佛讫台。使其群臣。俱再拜矣。

魏李骞崔劼至梁。同泰寺主客王克舍人贺季友。及三僧迎门引接。至浮图中。佛傍有执板笔者。僧谓骞曰。此是尸头。专记人罪。骞曰。便是僧之董狐。复入二堂。佛前有铜钵中燃灯。劼曰。可谓日月出矣。爝火不息。

先觉宗乘。北魏杨炫之。为期城太守。早慕佛乘。达磨至魏。住禹门千圣寺。炫之问曰。弟子归心三宝。亦有年矣。而智慧昏蒙。尚迷真理。愿师慈悲开示宗旨。达磨说偈曰。亦不睹恶而生嫌。亦不观善而勤措。亦不舍智而近愚。亦不抛迷而就悟。达大道兮过量。通佛心兮出度。不与凡圣同躔。超然名之曰祖。炫之悲喜交并曰。惟愿久住世间。化导群有。

佛祖统纪。孝静帝天平元年。洛州刺史韩贤。素不信佛。白马寺有汉明帝时经函。时放光明。世藏为宝。贤往寺斫破之。未几。州人韩木兰作乱。一贼自尸中起。以刀斫贤。胫断而死。人谓毁函之报。若是其速。

北齐书陆法和传。法和衣食居处。一与苦行沙门同。有小弟子。戏截蛇头。来诣法和。法和曰。汝何意杀蛇。因指以示之。弟子乃见蛇头齰裤裆而不落。法和使忏悔。为蛇作功德。又有人以牛试刀。一下而头断。来诣法和法和。曰有。一断头牛。就乡征命殊急。若不为作功德。一月内报至。其人弗信。少日果死。

上洛王思宗传。思宗子元海。周建德七年。于邺城谋逆伏诛。元海好乱乐祸。然诈仁慈。不饮酒啖肉。文宣天保末年。敬信内法。乃至宗庙不血食。皆元海所谋。及为右仆射。又说后主禁屠宰断酤酒。然本心非靖。故终致覆败。

杜弼传。弼加通直散骑常侍中军将军。奉使诣阙。魏帝见之于九龙殿曰。朕始读庄子。便直秦名定是体道。得真元同齐物。闻卿精学。聊有所问。经中佛性法性。为一为异。弼对曰。佛性法性。止是一理。诏又问曰。佛性既非法性。何得为一。对曰。性无不在。故不说二诏。又问曰。说者皆言法性宽佛性狭。宽狭既别。非二如何。□□又对曰在宽。成宽在狭。成狭若论性体。非宽非狭。诏问曰。既言成宽成狭。何得非宽非狭。若定是狭。亦不能成宽。对曰以非宽狭故。能成宽狭。宽狭所成虽异。能成恒一。上说称善。乃引入经书库。赐地持经一部帛一百匹。

崔暹传。暹为度支尚书。兼仆射。魏梁通和。要贵皆遣人。随聘使交易。暹惟寄求佛经。梁武帝闻之。为缮写。以幡花宝盖。赞呗送至馆焉。然而好大言调戏无节密。令沙门明藏。着佛性论。而署己名。传诸江表。

佛法金汤编。颜之推。武平中。为黄门郎仕。至光禄大夫。举家蔬食。深信佛教。有颜氏家训。行于世。其归心篇曰。神仙之事。有金玉之费。颇为虚放。纵使得仙。终当有死。不能出世。不劝汝曹学之。佛家三世之事。信而有征。家素归心。勿轻慢也。其间妙旨。具于经论。不复于此赞述。但惧汝曹。犹未牢固。略重劝诱尔。其戒杀训曰。儒家君子。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高柴曾晰。未知内教。皆能不杀。此皆仁者自然用心也。含生之类。莫不爱命去杀之事。必勉行之。原夫四尘五荫。剖析形有。六舟三驾。运载群生。万行俱空。千门入善。辨才智慧。岂徒七经百氏之博哉。明非尧舜周孔老庄之所及也。内外两教。本为一体。渐极为异。深浅不同。内典初门。设五种之禁。与外典五常符同。仁者不杀之禁。义者不盗之禁。礼者不邪之禁。智者不酒之禁。信者不妄之禁。归周孔而背释。宗何其迷也。

周书薛善传。善弟慎。选侍太祖读书。太祖雅好谈论。并简名僧深识元宗者。一百人。于第内讲说。又命慎等十二人。兼学佛义。使内外俱通。由是四方。竞为大乘之学。

卢光传。光历陕州总管府长史。性崇佛道。至诚信敬。尝从太祖。狩于檀台山。时腊围既合。太祖遥指山上。谓群公等曰。公等有所见不。咸曰。无所见。光独曰。见一桑门。太祖曰是也。即解围而还。令光于桑门立处。造浮图。掘基一丈。得瓦钵锡杖各一。太祖称叹。因立寺焉。

佛祖统纪。建德元年。时长安有李练者。神异不测。每夜于街上。大哭释迦牟尼佛。如此屡月。后二年。果有废释之事。

启颜录。隋令卢思道聘陈。陈主用观世音语。弄思道曰。是何商人。赍持重宝。思道即以观世音语报曰。勿遇恶风漂堕罗刹鬼国。陈主大惭。

隋书李士谦传。谦善谈元理。尝有一客在坐。不信佛家应报之义。以为外典无闻焉。士谦喻之曰。积善余庆。积恶余殃。高门待封。扫墓望丧岂非休咎之应邪。佛经云。轮转五道。无复穷已。此则贾谊所言千变万化。未始有极。忽然为人之谓也。佛道未东而贤者已知其然矣。至若鲧为黄熊。杜字为鶗鴂。袖君为龙。牛哀为兽。君子为鹄。小人为猿。彭生为豕。如意为犬。黄母为鼋。宣武为龟。邓艾为牛。徐伯为鱼。铃下为乌书。生为蛇。羊祜前身李家之子。此非佛家变受异形之谓邪。客曰。邢子才云。岂有松柏后身。化为樗栎。仆以为然。士谦曰。此不类之谈也。变化皆由心而作。木岂有心乎。客又问三教优劣。士谦曰。佛日也。道月也。儒五星也。客亦不能难而止。

辛彦之传。彦之迁洛州刺史。前后俱有惠政。彦之又崇信佛道。于城内。立浮图二所。并十五层。

佛法金汤编。杨素字处道。奇□高文。为一时之杰。累官上柱国封越国公。尊重佛法。造光明寺。又于华岳造思觉寺。素尝行道。观见壁间画像。问道士曰。此何图也。道土曰。老子化胡成佛图。素曰。承闻老子化胡。胡人不受老子变身作佛。胡人方受。是则佛能化胡。道。不能化何言老子化胡乎。老子安用化胡为佛。何不化胡为道。道流不能对  裴寂字元真。蒲州桑泉人。隋大业中。为晋阳宫副监。高祖即位。谓寂曰。使我至此者公也。拜尚书右仆射。高祖一日。问群臣曰。傅奕每言。佛教无用。卿等何如。寂对曰。陛下昔创义师。志冯三宝。言登九五。誓启元门。今六合归仁。富有四海。而欲纳奕之言。岂不亏往德。而彰今过乎。

唐书箫瑀传。瑀好浮屠法。间请舍家为桑门。帝许之矣。复奏自度不能为。又足疾不入谒。帝曰。瑀岂不得其所邪。乃诏夺爵下除商州刺史。未几复其封。加特进。

佛法金汤编。虞世南越州余姚人。贞观八年。世南上疏曰。弟子早年。忽遇重患。当时运心。差愈之日。奉设千人斋。今谨于道场。供千僧蔬食。以其愿力。希生生世世。常无病恼。七世久远。六道冤亲。并同今愿。后世南卒。太宗梦见之。因诏曰。世南德行纯备。志存忠益。奄从物化。良用悲伤。昨因夜梦。倏睹斯人。兼进谠言。有若平生之旧。可即其家。造五百僧斋。佛像一躯。以资冥福。以申朕思旧之意。

酉阳杂俎。国初僧元奘。往五印取经。西域敬之。成式见倭国僧金刚三昧言。尝至中天寺中。多画元奘。麻屩及匙箸。以彩云乘之。盖西域所无者。每至斋。日辄膜拜焉。

唐书苏瑰传。瑰为同州刺史。武后铸浮屠。立庙塔。役无虚岁。瑰以为縻损浩广。虽不出国用。要自民产日殚。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天下僧尼。滥伪相半。请并寺着僧常员数缺则补。后善其言。

魏元忠传。中宗复位。元忠辅政。誉望大减。陈郡男子袁楚客者。以书规之曰。今度人既多。缁衣半道。不本行业。专以重宝。附权门。皆有定直。昔之卖官。钱入公府。今之卖度。钱入私家。以兹入道徒。为游食。元忠得书益惭。

张镐传。镐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时。引内浮屠数百。居禁中。号内道场。讽呗外闻。镐谏曰天子之福。要在养人。以一函寓美。风化未闻。区区佛法。而致太平。愿陛下以无为为心。不以小乘挠圣虑。帝然之。

杜暹传。暹族子鸿渐自蜀还。食千僧。以为有报。缙绅效之。病甚。令僧剃顶发。遗命依浮图葬。不为封树。

刘元佐传。元佐为汴宋节度使。汴有相国寺。或传佛躯汗流。元佐自往。大施金帛。于是将吏商贾。奔走输金钱。惟恐后十日。元佐敕止。籍所入得巨万因以赡军其权谲类。若此。

方技传。师夜光者。蓟州人。少为浮屠。至长安。因九仙公主得召见。温泉帝奇其辩。赐冠带。授四门博士。

王维传。维兄弟皆笃志奉佛。食不荤。衣不文彩。别墅在辋川。地奇胜。有华子冈欹湖竹里馆。柳浪茱萸。沜辛夷。坞与裴迪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丧妻不娶。孤居三十年。母亡。表辋川第为寺。终葬其西。

严挺之传。挺之溺志于佛。与浮屠惠义善义卒衰服送其丧已。乃自葬于其塔左。君子以为偏。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和玄灵

    和玄灵

    当小城修士得到八块玄奥的令牌后,立志将独上青天,揽明月!和玄灵,平天下!
  • 家有坏宝宝妈咪快逃婚

    家有坏宝宝妈咪快逃婚

    我叫林泽瑶是姐姐,旁边这个很腹黑的臭小子叫林泽熙是我弟弟。我们七岁了,我们的妈妈叫林熙瑶。一个医学天才却是生活白痴的二十七岁老女人。我们没有爸爸,只因为妈咪说爹地死了,所以妈咪说她要开始为我们找一个新爹地。突然有一天,那个已经死了的死人爹地站在我和弟弟的面前,说:“爹地带你们回家。”司辰凯从没想到自己会有一对已经七岁大的儿女。但是当他知道孩子的母亲是谁时,他沉寂了七年的心再次雀跃了起来。但是可气的那个死女人竟然跟他儿子和女儿说他死了,还要给找个野男人给自己戴绿帽子。等着,他一定要让那个女人主动回到自己的身边,自己再来好好的调教一番。
  • 红颜刻骨之第一王妃

    红颜刻骨之第一王妃

    一朝穿越,她成为被弃孤女,独身江湖。然而,一个巨大的阴谋,她先入宫,后代嫁,命运轨迹由此更改——他,权倾朝野,冷漠绝情,却独独对她倾心;他,温润如玉,风度翩翩,唯专情她一个人;他,腹黑成性,宜动宜静,只把宠溺与真心送与她。她从不祥孤女,一跃成为朝堂第一妃……
  • 佛养心 道养性:心中有佛人自安

    佛养心 道养性:心中有佛人自安

    本书共分十篇,分别是:慈悲为本,为善心安;诸恶莫作,无恶心安;放下诸多事,心中自然安;无求则无敌,无敌则心安;平常心是道,道在心自安;超然洒脱,豁达心安;宽容即是福,度大心自安;常怀感恩情,心中自然安;看透释然,自在心安;随缘而行,随遇而安。本书以佛的理念通俗而又深刻地阐述了“心中有佛人自安”这个主题。书中还着重例举了一些生活中让人难以心安的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俗之事,并指出了解决之道。另外,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佛理知识,书中还穿插了“拈花一笑”、“佛心慧语”、“世俗佛理”、“佛心故事”、“佛语今译”、“佛趣轶事”等版块内容。通过阅读本书,你会感到:只要我们心中有佛,佛就与我们同在。
  • 男神赚钱追妻忙

    男神赚钱追妻忙

    一场比赛,让他们悄然而遇,一个是活动负责人,一个是参赛选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匪饥匪渴,德音来括。”“你的名字来源于《诗经?小雅?车辖》?”“是呀!”“巧了,我也是。”~~~~~“你什么时候开始注意到我的?”“比赛的时候,你呢?”“比赛后……”“啊?为啥,不应该是……”“因为你长得还行,算个帅哥。”十八芳华,沐德音遇见了萧景行,一切似乎来的刚刚好…… 场景一: 萧帅哥:听说学校论坛上有人表白你? 沐德音思考片刻,放下了手中的书:那说明你主权宣示的不够。 场景二: 听说萧景行今天和一个很漂亮的小姐姐一起吃了饭 某音表面上云淡风轻:吃饭而已,小事情。 实际上:微信不回,电话不接。 无奈萧:你给我一个解释的机会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对你的爱停不下来

    对你的爱停不下来

    我攀登过景色秀丽的华山,欣赏过气势宏伟的长江。可是我从来没有看过被的大火烧得不成样子的圆明园了!这次“北京科技之旅”夏令营,让我目睹了圆明园的凄凉。一走进圆明园,眼前到处是一片荒凉:有的柱子竖在那里,好像正在诉说英、法联军的种种罪行;有的柱子斜着,似乎随时都有倒下的危险;还有的柱子躺在地上,好像正在苦苦地呻吟。远处,风吹着枯树叶,树叶打着旋落在地上,更让人充满了忧伤。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八零奋斗小娇妻

    八零奋斗小娇妻

    新书《七零佛系小媳妇》欢乐上线,期待大家的投资支持!参加朋友聚会被人意外捅死就算了,一睁眼还成了个八零年代已婚小娇妻,白九九表示很郁闷!这还不止,极品婆婆、心思不纯的小姑子,还有对自己那便宜丈夫虎视眈眈的小白莲......白九九表示先要强大起来,再离开这极品一家!某男:你是我媳妇儿,哪也不能去!白九九:........
  • 婚姻之阵地失守

    婚姻之阵地失守

    对话一:苏律己笑着看严以沫,说道:“我已经听介绍人说了一些关于严小姐的事情,我想问下,严小姐怎么看当兵的人啊,”严以沫都没有想直接说:“最可爱的人啊,歌词里不都是这么说的:为了人民群众,为了春回大雁归,”严以沫看到苏律己对自己这么笑,觉得真是春回大雁归啊,万物复苏啊,苏律己听完以后嘴角抽搐了一下。对话二:接了苏律己又问:“如果严小姐嫁给当兵的人,你也知道当兵的人经常不在家,你能忍受寂寞么,”严以沫也没有想,话直接从嘴里蹦出来:“你们都为人民牺牲了这么多,人民也应该为你们做点什么,不是应该的么,这样才能相辅相成么,国家才能进步,社会才能和谐,”说完话,严以沫心里暗暗为自己说了一声耶,反正自己也不能嫁给你,话当然都得挑好的说了。苏律己听到这个答案,拿着水的手僵了一下,就恢复到自然。对话三:苏律己又笑了笑说:“那严小姐嫁给当兵的人,怎么看待房事,”我们缺根神经的严以沫说:“现代这个社会,投资都是有风险的,所以房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苏律己正在喝水,听到这样的回答,差点没有呛到,低下头时嘴角又抽搐了一下,心想:大姐你可真能想啊,此房事比房市啊,当然严以沫都没有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