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25800000008

第8章

四明鄞江沙门妙叶集

劝戒杀第十

相国裴公美休尝著圆觉经疏序。其略曰。夫血气之属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体。所谓真净明妙。虚彻灵通。卓然而独存者也。以是观之。则知蜎飞蠕动至微之物。及彼大身师象巴蛇之类。与十方佛圆觉妙心。虚彻灵通同一真净。奚可分优劣乎。生佛既同。人虽至灵。岂不亦与彼等同一体性。共禀四大五行之质。同生天地之间。如虚鼠危燕之类。上应乾象肖乎日月。反能司人灾福。焉得不及人也。此理既明。乃知人与物类性均天伦。彼既无别。岂可逞我一时之强暴。乘彼之微弱而盗行杀戮哉。又彼所以异于人者。但因无始妄想极重恶业所牵。故不觉不知。改头换面。异类受形耳。非谓心体有异也。体既无异。又与彼类俱在生死。云何析其皮骨。溃其血肉肠胃肝胆。或称量买卖。煎煮百端。咀嚼其躯。恣取甘美。于一时间。饫我贪饕。适我口腹。曾不顾惧未来恶道长劫之痛。可谓失之甚也。人虽或谓优彼。但业对未至耳。岂真优于彼哉。况彼类中。有报尽当为人者为天者。有圣人诸佛菩萨示同其类者。我障不识。奚可杀彼所极爱重之身命。资我片时之口欲。忽尔人业报尽。反有不及彼者。奚谓彼类是我食啖而定不及我乎。又况我身昔同彼类。彼类同我。于类类中。亦曾互为父母兄弟妻子姊妹诸亲眷属。形体变流。心亦迷没。不复相识。妄谓彼劣。今杀食之。即杀我父母先亲眷爱。又我身不离四大。亦杀自己四大故身也。又佛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以未来必成佛故。尚当供养给侍如父母想。奚忍杀之。若杀之。是亦杀未来佛也。可不惧乎。嗟今伤杀之人不识先因。为亲之时。于逆境中多生违逆。从亲起冤。从冤结恨。冤恨连仇世世不失。于是相生相杀展转不已。如彼海潮盈亏往来不能自止。审彼约己。可不痛伤。故梵网经中。既禁自杀。乃至教他方便赞叹誓咒等教。及因缘法业。皆制令永断。此佛诚教诫也。我若不止相吞食者。则必令彼佃猎渔捕恶求之人展转滋多。使水陆空行一切众生藏窜无地。才入其手。毛羽鳞甲一时伤毁。哀声未绝。便供食啖。或易他物以养吾体。岂知一切物类怕死贪生之心本与我同。若能知是先亲。同断杀业。亦能全乎孝道。经云。孝名为戒。即戒杀为孝也。且彼物类性具先知。避不择时。逃不择处。况复天地宽阔。亦有自养之处。今故不能自生。而两恰相值。必入人之手者。盖以先因不可逃耳。先因既不可逃。今因自当深思痛戒。倘或不戒。则彼此杀害之业必如前牵入其类。亦安可逃耶。经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岂虚语也。故我世尊满净觉者。现相人中。于诸法会。以此戒杀之训。叮咛告诫。非不再三。且以此戒列于诸乘之首。于梵行中非不严切。又复示现琉璃大王尽杀释种。佛亦头痛。及金枪之报垂诫于世。欲使人知因果难逃而同止其杀也。可不信乎。或谓佛必无此而为物示此者。则圣人有诳人之过。佛既无过。此奚不实。此既是实。佛自尚尔。何况于人。故知报偿之理如影随形。又如世人平生友善。但或一言之忤一物之负尚结冤至死。况加以白刃恣食其肉。可忘深恨乎。且彼世典亦有不合围不掩群。钓而不网。戈不射宿。及闻其声不忍食肉之训。正与吾佛三藏渐教计食三种净肉之说。颇同。虽不如大乘方等尽止杀业。亦止杀之渐也。止杀之渐尚有至德及禽兽之誉。何况口悉素餐。身必麻襦。意专慈忍。不暴一物。使各遂其生。岂不德化无边可称誉也。且古圣尚不肯暴露枯骨。枯骨无知。心犹不忍而葬之。何况有命血肉同灵之物乃可杀食耶。老子曰。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又曰。射飞逐走。发蛰惊巢。纵暴杀伤。非理烹宰。乃至行住坐卧举动施为所伤杀物。其于天地空中。必有司命。钦承上帝好生之德。随其轻重。悉笔记之。毫发无失。使彼生则减纪。招不如意。死则堕狱。备受众若。所有刀山剑树。斩剉煎煮。抽肠拔肺。剥皮啖肉。切骨削髓。缴首挑眼。焚脚烧手。诸大地狱靡不经历。拂石尘沙无可喻其寿命。纵彼大狱之报有尽。于百千劫复堕饿鬼。于如是劫又堕畜生。于畜生中必杀一酬一。杀心若重。或杀一报之千万乃至无尽。方与相杀之人如前相值。或杀或食。以偿宿债锱铢无差。如其先有微善得生人中。尚世世贫穷孤苦。多病短命。癫痫失志。盲聋喑哑。疥癫痈疽。脓血诸衰。百千等苦以自庄严。众怨境界毕集其身。亲族弃舍不可堪忍。此皆杀业既深。故受如是极苦也。是以梓童帝君有化书戒杀之篇。书经亦云。作恶降之百殃。不其然乎。又况异类亦有仁心。理不可杀。羔羊跪乳。慈鸟返哺。有行孝之礼。胡犬护主。獬豸不屈。有忠直之能。蜂蚁君臣。鸳鸯夫妇。雁行兄弟。嘤鸣友朋。观彼群生。与人何异。人虽至灵。反不能推同体之慈以及含识。更杀彼命以养一己。可谓灵乎。可谓仁乎。又如陆亘大夫问南泉云。弟子食肉是。不食是。泉云。食是大夫禄。不食是大夫福。义亦可了。纵彼世俗延会宾客。及行时祭之礼。岂无苹藻瓜果。庶羞可荐之仪。得全斋戒之道也。譬如经说。昔有屠杀之子。欲求出家。因不肯杀。其父以刀及羊并子共闭密室。诸若不杀羊。当杀于汝。其子因即自杀。缘是功德便生天上。于多劫中受天快乐。是知不杀之人既生善处。必善其身。世世得长寿之报。又能以德远及子孙世代矣。然今佛法欲灭。如一丝系于九鼎。多有为佛弟子。不能体佛慈悲。饮啖自若。见素食人。反谤为小乘为魔头。甚至比为牛羊为鹅豕。或谓其心太毒。及百般绮语讦露其过。此等恶人虽天神见而怒之谓若啖人罗刹。其如世人得彼类已反谓之条直也。呜呼此佛法将灭之兆。不可不知。夫子产于鱼。尚发得其所哉之叹。齐王不忍。乃称无伤仁术之言。戴记杀兽有不孝之谈。书生救蚁中甲科之选。当知杀与不杀损益昭然。况我释氏四众乃可行此杀业乎。楞严云。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汝偿我命。我偿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又云。生生死死。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法华云。佃猎渔捕。为利杀害。贩肉自活之人。皆勿亲近。又有偈云。若欲杀生者。应作自身观。自身不可杀。物命无两般。此等诚训宁不昭然。或有邪见之人。谓彼众生俱妄生妄死。罪福本空。杀之无报者。则何不道我等亦妄求妄食。舌味本空。食之无益也。是以既有贪心。岂无报境。若云此类不食何用。则蜈公蛇虺皆无用者。可食之乎。以上所述乃是审己例彼。平等不杀。仁人各行之道。若我出家之子欲修念佛三昧。正欲清净三业解冤释结生于净土。岂可不断杀食。于临终时而自障乎。大藏经中广有教旨。诸佛一音始终不二。三教圣训莫不皆然。片纸之中岂能备引。但愿法界众生闻斯义趣。体道好生。同跻仁寿。俱尽天年。免诸冤结。更能如法化人。充圣人慈济之道。使彼已悉证慈心。必同造于莲华之域。成正觉矣。

劝持众戒第十一

惑者问曰。今闻念佛直指戒杀之说。可谓指体投机事理悉备。实善世利物之训也。敢问。为只此杀业当极戒之。为兼盗淫妄等诸恶悉宜深戒之耶。若当悉戒。何以语之略也。答。噫是何言也。子岂不闻经有具足众戒之说。奚独戒杀。但杀业最重。通于贵贱。人所难除。故于正行之首。先令断杀。庶可具乎众戒。故语之详耳。戒体岂有取舍哉。又若戒德不修。凭何立行。如器欲贮醍醐先涤不净。修三昧者亦复如是。必众戒清净乃可得成。纵其宿业深厚。不能顿断。当亦方便制抑自劝自心。省身悔过修四念处。了知世间乐少苦多。无常败坏不久磨灭。一切诸法皆不清净。如梦幻无我。设诸方便而使必断。岂可随妄念而失其宰。又戒德虽具。若不使身心澄定息诸世间伎能杂术。乃至一切若善若恶能分念者。设不屏去。何能一心修此三昧。三昧不一。往生何由。然今一切众生无明业识遍周法界。苟起一念世心。便被如是等尘劳魔党牵拽将去。全身陷没。求出无期。譬如游鱼虽逸一丝可系。其害非不大也。心念尚尔。况身行哉。今既修此三昧。正欲如箭一心取的。不待此身报尽跳出稠林。决生净土。岂可失戒攀缘志行因循。使三昧不成。更入恶道可不痛伤。若果闻之不戒。则临终无验。莫谓佛力无感应也。

勉起精进力第十二

精进者。不为世间八风所退。又不为身心异见一切大小病缘而怠其行。故名精进也。行人既依劝发。永断杀业。渐具众戒。欲入三昧。于三昧中。或被一切强软二魔内外惑乱。行有退转者。则当坚强其志。重加精进。如金刚幢不可摧毁。如须弥卢不可摇动。如彼大海众毒莫坏。假使行人闻佛记云。汝今虽修此行。彼安养土必不得生。即当答言。善哉世尊。我先受佛记。求生极乐。释迦佛言。一切众生皆当发愿愿生彼国。尚不间于女人根阙十恶五逆阿鼻之辈。何况于我。我今道行虽微。不造五逆。数过十念。必当得生。佛岂自诳肯违本愿。况十方诸佛示广长舌相证明斯事。是故我今必定求生。不敢退转也。如是名为行人金刚延幢勇健之力。佛记尚不能退其初志。何况天魔恶党。人中水火盗贼强邪境界。及妻妾情爱而能动我行愿哉。或曰。我见世人。虽修而不得生者何耶。答。盖其见异而行不庄故也。问。如是则虚丧其功耶。答。岂虚其功。彼亦必承弥陀愿力。今世不生。二世必生。二世不生。三世必生。若但一念一动归向彼佛。必在当来多世定得往生。是名皆得不退转者。岂有不生者乎。故知生彼国者得不退转。修此行者亦得不退转也。但彼后世生者枉受多劫轮回之苦。故须一生取决。岂可自二其志堕在他世往生者乎。其中若有宿业所使愿行有亏。常当一心诵此拔一切轻重业障得生净土陀罗尼。若持一遍。即灭身中所有一切五逆十恶等罪。若持一十万遍。即得不废忘菩提心。若持二十万遍。即感菩提芽生。若持三十万遍。阿弥陀佛常住其顶。决生净土。此咒世所诵者。虽此藏本。其音声句读多讹谬。今所传者乃是近代三藏法师沙罗巴所译。比他本。最为详要。修是行者。故宜诵之为正行之直指。今附录于此。咒曰。

奈麻辣怛纳 特啰耶也 奈麻阿哩也 阿弥打跋也 怛达哿怛也 阿啰喝帝 三迷三不达也 怛的也挞 唵 阿弥哩帝 阿弥哩打 嗢巴伟 阿弥哩打 三巴伟 阿弥哩打 葛哩比 阿弥哩打 薛帝 阿弥哩打 帝际 阿弥哩打 韦羯兰帝 阿弥哩打 韦羯兰帝 哿弥尔 阿弥哩打 哿哿奈 羯哩帝葛哩 阿弥哩打 顿度比 苏哇哩 萨哩哇 阿勒挞 萨怛尔 萨哩哇 哿哩麻 吉哩舍 吉哩也 葛哩 莎喝(与奈同音)

亦名无量寿如来根本真言。诵此得大精进。速生净土。

同类推荐
  • MARY BARTON

    MARY BART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灵宝天地运度自然妙经

    太上灵宝天地运度自然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威怒乌刍涩摩仪轨

    大威怒乌刍涩摩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Remember the Alamo

    Remember the Alam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老学究语

    老学究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沧海挂云帆

    沧海挂云帆

    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了修真世界,读过的书在这里没有一点意义
  • 王妃不好惹

    王妃不好惹

    为国捐躯,重生古代,昔日华颜不在,只剩残缺容貌、待罪之身。本想沉默度余生,却不料卷入无休无止阴谋争斗。替嫁受辱身心摧残,一场化爱为恨的阴谋扑朔迷离;并肩戎马恩怨交杂,束缚报仇竟变奏一曲凤求凰;二夫三嫁心灰意冷,残颜无罪,可还能与他袖手天下?他毁了她的脸断了她心弦又回身拥抱。她欠了他的债给了他江山却韶华虚度。昔日罪民今凤冠,旧来怨怼毁新颜;乱世红妆河山祭,唯待君宠晌贪欢。
  • 暖暖的小清欢

    暖暖的小清欢

    肖念等了季暖一个青春,最后因季暖的结婚画上句号…两人从少年时期的感情能否被这残酷的现实而冲淡……林生却因自己性格太过淡然,从而后悔失去,却不曾回头看一看,一直有一个人在原地等他……两段相似的爱情,四个人的感情纠葛是否会迎来春天……
  • 一眼看透人心

    一眼看透人心

    本书内容涉及广泛,从人的外在形象,生活习惯,穿着喜好等多个方面进行观察,从而看透人的内心世界。读完此书,读者会从中学到很多看人技巧,这些识人技巧,将如清亮的河水,洗亮你的眼睛,使你具有一双雪亮的、能一眼看透人内心深处的眼睛,为广大的读者朋友在识别人时,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 木兰志

    木兰志

    一朝穿越,木兰只想将便宜弟弟安顿好后溜之大吉,却因为一场莫名其妙的绑架掉入了一个接一个的坑里。
  • 血衍道途

    血衍道途

    善恶难辨,正邪难分!条条框框,约束何人!世界的本土意志,世界内的最强者,未知而邪恶的存在,和一批不知从何而来的玩家掀起一场战争。面对这种情况,柳一只想说:别阻我,我只想成道!
  • 疼上太子妃

    疼上太子妃

    传言,腹黑太子迷上刁钻少女,将之疼在心里,捧在手上,让她享尽天下人艳羡的目光…她遮了倾国之貌,藏了盖世才华,扮个平凡灰姑娘,自在又逍遥。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冷酷太子,为何一眼就相中了她?是他口味独特,还是他发现了什么?片段一:“皇兄,管管你女人,她居然将我绑在胭脂铺前招揽生意!”某王爷气急败坏地道。“原来你还有这价值?”某太子颇感欣慰。“皇兄!”“回去加紧练功,下次别被她捉住不就行了?”这也算解决之道?某王爷听了只想吐血。片段二:“殿下,太子妃夜闯金库,试图破坏机关!”侍卫脸色凝重。“传令下去,金库机关全数关闭。”“殿下,金库里存的可都是您最要紧的东西呐!”某侍卫以为自己听岔了。“不然,让她熬夜去拆机关,明早顶着两只黑眼圈出来?”某太子危险地眯起了一双鹰目。“属下明白了。”好吧,没有人敢让尊贵的太子妃熬夜。片段三:“青儿,听说你在偷学我的独门武功?”某太子慵懒地问道。“是又怎样?你来兴师问罪的?”某女一脸坦然。“不,我是来言传身教的。”某太子一脸坏笑,邪恶地张开了双臂。“喂!教就教,别乱来…”
  • 倾城纨绔毒女

    倾城纨绔毒女

    他在时,她不以为意,他走后,她才恍然,原来这些年的陪伴,早已让他成为了自己世界里的空气,他不在,自己连呼吸都觉得困难无比。
  • 重生之影后当道

    重生之影后当道

    (已完结)【1V1双处】她是三流的武打女演员,却重生在了霸道总裁的隐婚妻子身上;他是权势滔天的商界帝王。人人都说他讨厌女人,殊不知,他将老婆宠到极致。“沈少,夫人在剧组被人欺负了。”“带王律师过去。”“沈少,夫人下午打戏伤了手。”“知道该怎么做吗?”助理默默地咽了下口水,他知道…该叫救护车,跟夫人对戏的那个,要封杀……“对了,夫人接了一场吻戏。”助理说完默默遁走。晚上。“听说你接了一场吻戏?”“是啊,有什么问题?”
  • 追踪神秘光盘

    追踪神秘光盘

    张军是洪城晚报的记者,这天快下班的时候,手机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张军的电话号码就印在晚报上,经常有读者打电话来曝料,所以电话号码陌生并不奇怪,但这次,话筒里传来的却是一个小孩的声音,像念课本一样问:“请问您是新华社特约通讯员张军先生吗?”张军愣了一下。他的确是新华社驻洪城站的站长,但一般给他曝料的读者都是冲他晚报记者的身份来的,很少开口就问他是不是新华社的。张军作了肯定的回答,然后紧接着问那小孩叫什么名字。如果是搞恶作剧的小孩,被他这样一问,肯定会吓得露出原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