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25800000005

第5章

正明心佛观慧第四

夫念佛三昧者。实使群生超三界生极乐之径路也。始自鹫岭敷宜。次羡庐山继轨。十方称赞诸祖传持。自昔至今。有自来矣。但其说或不能一。致后学不得其归。独天台三观法门理冠群经。超乎众说。禀教得旨。其益难思。故后学不可不以此为舟航也。夫三观者。一念即空即假即中也。自我如来恢扬。至于智者妙悟。所谓空则一切皆空。假则一切皆假。中则一切皆中。俱破俱立。俱非破立。圆融绝待。难议难思。统诸部之玄门。廓生佛之境智。极万法之源底。显净土之圆修。念佛三昧非此法门。则有所未尽也。四明大师发扬妙旨。以论后学。今悉用其语。求生净土。虽不外乎世间小善及彼事想。若非以大乘圆妙三观法门。释彼十六观经奥旨。使人开解起行。何由必生。十六观者。初观落日。所以先标送想向彼佛也。初心行人虽了根尘皆是法界。而心想羸劣。胜境难现。是故如来设异方便。即以落日为境。想之令起观中之日。圆人妙解。知能想心本具一切依正之法。今以具日之心。缘于即心之日。令本性日显现其前。斯乃以法界心。缘法界境。起法界日。既皆法界。岂不即空假中。此犹总示。若别论三观成日劫者。以根境空寂。则心日无碍。以缘起假立。故累想日生。以其心日皆法界。故当体显现。日观既成。则三观同在一心。非一非三。而一而三。不可思议。日观既尔。余观例尔。应知十六皆用即空假中一心三观。以为想相之法。次观清水。复想成冰。良以彼土琉璃为地。此地难想。且令想冰。冰想若成。宝地可见。如上且以所见落日及冰。以为方便。次观地观树观池。及以总观楼地池等。已上六观皆所以观彼土之依报也。至于观华座者。为三圣之亲依。观宝像者。类三圣之真体。欲观于佛。先观于座。真佛难观。要先观像。乃至普观往生。杂观佛菩萨等七观。皆所以观彼土之正报也。后三观者。明三辈九品之人自此而生彼也。既然修因不同。是故感果差降。今亦观者。为令行人识别三品优劣。舍于中下而修习上品往生故也。然诸观皆用经所示相。忆持在心。为所观境。仍了自心本具此法。托境想成。发明心目。又经题云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者。佛是所观胜境。举正报以收依果。述化主以包徒众。观虽十六。言佛便周。则当但观彼佛也。欲观彼佛者。则当先观彼佛如虚空量。端严微妙广大色身。一一身分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之中一一世界海。彼世界海中。一切十方诸佛菩萨声闻缘觉僧众。一一微妙广大。不可具说。但当忆想令心眼见。见此事者。即见十方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作是观者。名观一切佛身。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作此观者。舍身他世。生诸佛前。得无生忍。又云。观无量寿佛者。从一相好入。但观眉间白毫。极令明了。见眉间白毫者。八万四千相好自然当现。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得见无量诸佛故。诸佛现前授记。是为遍观一切色身相。故知十六妙观以观佛为要。八万相好都想难成。故令但观眉间毫相如五须弥。此想若成。八万皆现。此为要门也。若修前诸观。心得流利。观已宏深。则可称彼毫量而观。使八万相好自然皆现。疏中令观劣应毫相。乃为未修前诸观者。及为虽修观未成者。故于佛身别示初心可观之相。为三昧门也。又慈云法师但令直想阿弥陀佛丈六金躯坐于华上。专系眉间白毫一相。其毫长一丈五尺。周围五寸。外有八棱。中表俱空。右旋宛转在眉中间。莹净明彻不可具说。显映金颜。分齐分明。作此想时。停心注想坚固勿移。此想若成。则三昧现前矣。是故观佛三昧经云。若人至心系念。端坐观念色身。当知心如佛心。与佛无异。虽在尘劳。不为诸尘之所覆蔽。作是观者。是真念佛。是知观佛功德。其事如是。又彼世尊相好光明微妙广大。众生狭劣想念难成。佛令于真身观前先令想像。佛必坐座。又先观座。座观若成。则当想像。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夫法界身者报佛法性之身也。满足始觉名为报佛。究显本觉名法性身。始本相冥能起应用。然非众生能感。则诸佛亦岂能应。能感如水。能应如日。是故始觉合本。犹白月升天。应入净想。如影现百川。有感有应。此二道交。是为入众生心想之义也。又法界身者即佛身也。无所不遍故。以法界为体。若能得此观佛三昧。则观解心契入佛体。佛体入观解心。斯乃始觉解于本觉。是故本觉入于始觉。有解有入。此二相应。是为入众生心想中也。当知今之心观非直于阴心观本性佛。乃托他佛以显本性。是故先明应佛入我想心。次明佛心全是本觉。故应佛显。知本性明。托外义成。惟心观立。二义相成。是今观法。又经中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者。所以示今观佛。当明修性不二之旨。言作佛者。此有二义。一者净心能感他方应佛。谓诸佛法身本无色相。由众生净心依于业识熏佛法身故。能见佛胜应色相。二者三昧能成自己果佛。谓众生以净心想。成就观佛三昧。故能使自己终成作佛。此之二义。初作他佛。次作己佛。当知果佛从证。非是自然。即是而作。全性成修。显非性德自然是佛也。言是佛者亦有二义。一者心即应佛。前言性本无相心感故有。则心佛有无条然永异。今泯此见。故则众生之心全是应佛。以离此心外更无佛故。二者心即果佛。既心是果佛。故知无有成佛之因。以众生心中已有如来结加趺坐。岂待当来方成果佛。此之二义。初是应佛。次是果佛。当知果佛本具。非从缘成则作而是。全修成性。显非修德因缘成佛也。若以作是显于三观。则空破假立。皆名为作。二边之观也。不破不立。名之为是。中道之观也。全是而作。则三谛俱破俱立。全作而是。则三谛俱非破立。即中之空假名作。则能破三惑立三法。故感他佛三身圆应。能成我心三身当果。即空假之中名是。则全惑即智。全障即德。故心是应佛。心是果佛。故知作是之义一心修者。乃不思议之三观。为十六观之总体。一经之妙宗也。文出此中。义遍初后。是故行者当用此意修净土因。或曰。何不依经所说惟以事想直生净土。乃显慧观之门。使初心难入耶。答曰。观慧事想乃至人中微善。但得一心。皆可生于净土。但粗妙之不同耳。粗则惟彼事想。妙则专乎心观。疏云。良以圆解全异小乘。小昧惟心。佛从外有。是故心佛其体不同。大乘行人知我一心具诸佛性。托境修观佛相乃彰。今观弥陀依正为缘。熏乎心性。心性所具极乐依正由熏发生。心具而生。岂离心性。全心是佛。全佛是心。终日观心。终日观佛。其旨明矣。又应了知。法界圆融不思议体作我一念之心。亦复举体作生作佛作依作正作根作境。一心一尘至一极微。无非法界全体而作。既一一法全法界作。故趣举一。即是圆融法界全分。既全法界。有何一物不具诸法。以一切法一一皆具一切法故。是故今家立于惟色惟香等义。又云。毗卢遮那遍一切处。一切诸法皆是佛法。所谓众生性德之佛。非自非他非因非果。即是圆常大觉之体。故知果佛圆明之体。是我凡夫本具性德。故四三昧通名念佛。若此观门托彼安养依正之境。用微妙观专就弥陀显真佛体。虽托彼境。须知依正同居一心。心性周遍。无法不造。无法不具。若一毫法从心外生。则不名为大乘观也。又仁王般若经云。佛问波斯匿王。汝以何相而观如来。王言。观身实相。观佛亦然。无前际中际后际。不住三际。不离三际。不住五蕴。不离五蕴。不住四大。不离四大。不住六处。不离六处。不住三界。不离三界。乃至非见闻觉知。心行处灭。言语道断。同真际。等法性。我以此相观如来身。佛言。应如是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此义益明矣。又云。若其然者。何不直观彼土真身之妙。而又此经教人先修像观耶。答。娑婆教主称赞乐邦。务引众生出离五浊。教观彼佛六十万亿那由他由旬之法身。而先之以华上宝像者。开示方便使观粗见妙也。继之以丈六八尺之像者。随顺下凡使观小见大也。盖粗妙异想。悉从性而起修。小大殊形。咸自本而垂迹。能观之性初无差别。所观之境宁可度量。是故圆顿之谈一音普被。开示其次第而非渐。随顺其根器而非偏。并启观门全彰实相。像教之源岂不在兹。此是念佛三昧单提直截之旨。始终不二之谈。大乘圆顿之道。如日月普照天下后世。使知真妄之心即一而不同。而理有所诣也。可谓不离日用。解行观慧悉皆具足。学者可不尽其心哉。

同类推荐
  • 渔具诗 鸣桹

    渔具诗 鸣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李文忠公选集

    李文忠公选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演禽通纂

    演禽通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道咸同光四朝奏议选辑

    道咸同光四朝奏议选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上清太一帝君太丹隐书解胞十二结节图诀

    上清太一帝君太丹隐书解胞十二结节图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盛宠之将门嫡妃

    盛宠之将门嫡妃

    新文【盛嫁无双之废柴王爷神医妃】,请多多支持(*^▽^*)【女主版简介】叶翎出身尊贵,身世凄惨。爹,战死沙场,为国捐躯,叔伯得利。娘,痴心不悔,殉情而去,抛下儿女。姐姐,遭人侮辱,未婚生子,青灯古佛。弟弟,寄人篱下,顽劣成性,没有教养。穿越当天,叶翎奉旨出嫁冲喜,喜堂变灵堂,把南楚最惊才绝艳的少年给冲死了……寡妇难当?叶翎摇头,她新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凄惨?不存在的!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她爹娘丈夫都死了,也没儿子,只从自己的心,但绝对不怂!前世作为道上响当当的赏金猎人,叶翎的人生信条是,不惹她,岁月静好,惹她,让你怀疑人生!只是突然有一天,死鬼丈夫诈尸了,这事儿,有点玄……【男主版简介】彼时只当是一次报恩,事了拂衣去。后来,南宫珩千方百计想“诈尸”,可惜太难。曾跟他拜过堂的小女人竟嫌弃他空有美貌,坚决不认他的身份!废物人设精心经营许多年,南宫珩亲手给毁了,因为他要,振!夫!纲!哦不,追妻忙……**这是两个表面傻白甜,骨子黑心肝的货色碰到一起,一见不钟情,相爱相杀的故事。正剧,搞笑也是认真的。游游出品,一如既往的爽文,请多多支持。
  • 男神校草,要举高高

    男神校草,要举高高

    徐可恩觉得自己这辈子做的最对的事就是将顾盛白追到手。死皮赖脸强吻加幻想他片段一:“同学,打球呢,这天气闷热的了,需不需我帮你买买饮料之类的,或者是递一下毛巾。”当徐可恩头脑发热跟顾盛白搭话时,却换来礼貌疏离的“不用”二字。而她没出息的捂脸跑了。片段二:“我叫徐可恩,跟你同届的,还有,我……我喜欢你。”第二次见面,徐可恩下意识就跟顾盛白表白了,可没等顾盛白有所反应,她又捂着脸跑了。片段三:“我能追你吗?”第三次见面,徐可恩脸皮厚厚的追问,得到的是沉默。
  • 杰拉德自传:我的故事

    杰拉德自传:我的故事

    每三页唤醒利物浦球迷一段热泪盈眶的回忆。利物浦队魂杰拉德自述27年欧洲足坛生涯。足球还远没有结束,只要我还有利物浦,我就还有希望。从8岁加入利物浦青训营,到35岁飞赴洛杉矶,史蒂文·杰拉德将其27年欧洲足球生涯的全部,都奉献给了利物浦,伴随了整整一代球迷走过青春。作为“红军”队魂,杰拉德总共为利物浦出场710次,打入186球,跟随球队夺得9个冠军奖杯。36岁正式退役前,他将他与利物浦的珍贵回忆写进自传里,翻开本书,听史蒂文·杰拉德自述他和千万利物浦球迷的青春回忆。
  • 笔墨画卷诸神崛起

    笔墨画卷诸神崛起

    古有善作画的神明,神明的画,一切像是虚拟,又像是真实存在。神明最终死去,唯有画,永恒不灭!
  • 悲哀的诅咒

    悲哀的诅咒

    斑驳而昏暗的灯光行踪诡秘,越是向前,它便隐藏得越深,直到最后完全看不到一点光线。远处只留下一片阴森森的黑色,仿佛要吞噬掉一切。从身后传来老师讲课的声音,本就微弱的声音在前面那一片氤氲的黑暗里更显得若有若无,令人不寒而栗。就连鼻子也仿佛嗅到了那里传来的死亡的气息。“这就是……那个传说中受诅咒的厕所?”我咬着牙问旁边的人。“对,就是它。”站在我旁边的任年航简短地回答,似乎不想多说一个字。任年航是这所高中的学生,他是校队的篮球队员,中等身材,却非常结实,方正的脸,眉骨突出,面相粗犷。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清君侧斩妖妃

    清君侧斩妖妃

    分久必和,合久必分东晋魏大业四一九年秦皇昏庸,为显千古逍遥帝、召天下女子入宫选妃,夜夜笙歌不理朝政。自此宦官当权,各路诸侯纷纷揭竿而起,割据一方,天下大乱狼烟四起、群雄逐鹿中原!盛世需要美人点缀乱世需要佳人顶罪“后凉本王得不到你,那就毁了你““你这妖妃霍乱朝纲、迷惑君王,臣等起奏:处后凉妖女五马分尸之及刑”“通敌叛国,后凉、你可知罪”“你这妖妃还不束手就擒”“如今天下大乱都因你后凉而起,红颜祸水,死不足惜”“本王当真看错了你”看着眼前的千军万马,红衣女子笑的放肆狂妄,更多是不甘与绝望“一群老东西,你们都是本宫的陪葬品”(此文架空、魔幻、慎入)
  • 天啦我喜欢上了那个坏蛋

    天啦我喜欢上了那个坏蛋

    才女加美女王可在一次群聊上得罪了学校里又帅又可怕的校草欧阳晓昕,从此恶梦不断~~~~。而她连是谁加害于她都不清楚。通过多次调查仍没结果,终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知道了真相。开始了复仇计划~~!!!可是却发生了好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 管理要懂心理学

    管理要懂心理学

    合格的管理者会依据每个员工的特点来激发出他的内心需求,让一个自由散漫、暮气沉沉的员工变得自信自强、积极高效、敢于负责、视平庸为耻辱。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情况:单位还是那个单位,团队还是那个团队,只不过因为其领导者的更换,随之带来的管理方式的改变,会让我们看见不同的结果——变得更好或者更坏!因此可以确定:一个团队或单位的命运更多地取决于他们的领导者。
  • 宗睿僧正于唐国师所口受

    宗睿僧正于唐国师所口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