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20900000005

第5章

缘觉品第十

佛告阿难。何故如来颁宣。菩萨为缘觉乎。于是菩萨目睹诸法。何谓目睹一切法空。无有像类而不可坏。现在觉观法不可灭。故谓缘觉。诸佛经籍不可思议。晓了诸萌悉如泥洹。无有内外则不可获。一切诸法不起不灭。人之本际则泥洹也。所号本净但着言耳。则无所有法不可逮。因名演称语无所达。所以者何。其言则空。口之所说不解已无。法本之际佛道之无。分别观斯故曰缘觉。自察色阴但是声耳。此色阴者。计于色生唯有名矣。以离言声则无有阴。其色阴者无身。无我。所以者何。因口作号所言亦空。不起不灭所言自然。不着吾我不得久存况口言乎。目睹色阴则为痛痒。痛痒阴灭则不有名。因口之说号为痛痒。痛痒阴身无我。所以者何。所谓痛阴其言则空不起不灭。言不着身则无所住况于言乎。晓痛痒阴。即观想阴若寂想阴则无思想想阴号耳无身无我。所以者何。口之所说思想阴者。其言则空不起不灭。分别言已不着自然。心无所立何况口言。观想阴已则生死阴已灭。行阴则无生死。所谓行阴无身无我。所以者何。所号行阴言其则空。不起不灭但着言耳。不得久存况口所说。观行阴已则有识阴。假使识阴惔然寂灭。则此识阴但阴声耳。所以者何。其号识阴是则空耳。不起不灭其言自然。无所住止况言说乎。是五阴者皆无所有。分别本无故曰缘觉。所以者何。斯口之言缘对而致无缘不缘诸因讲说有言无言。五阴之事。于此一切永无所著。不造众因故曰缘觉。于是佛颂曰。

目睹一切法  分别知之空

不着于诸色  究竟莫有相

现在观此法  解空知自然

分别了澹泊  不可得根源

现在获于斯  晓五阴如此

则为平等觉  缘觉无思念

众生志无为  其心不可获

本际无有起  净无无思议

一切人不起  观见无所灭

诸法无动兴  是谓为无为

众生皆泥洹  省察是所趣

无人犹若影  故曰为无为

不用是名称  群黎为泥洹

不起无所灭  如口所叹咏

敢可说悉空  人不解非言

是故为众生  示现说泥洹

口所发假言  无处亦无念

因口而有训  求本不可得

阴不在本际  口言无所显

诸声所称说  人际亦无念

一切愿泥洹  本无及始际

澹然无放逸  则救有所将

本净游乎响  众生亦复然

无形则空寂  本净无心念

法本为若此  假名而赞扬

其源不可得  所以有言说

不以谀谄事  而可分别解

其际则空无  便了众生本

其言不依讲  口言无所显

诸群黎如此  则不着人本

所发阴则空  其声无所别

其说亦如此  而际亦复然

其无谛如是  觉已无所念

是则平等道  缘觉无思议

觉了于本色  此但阴声耳

寂灭斯色阴  则无有言声

自然释之去  是则曰无形

吾我既自然  睹之无有处

因言谓之阴  色本不有身

其声皆归空  不起亦不灭

因口而告言  求本不可得

其说因痴兴  号之谓色阴

现在观识阴  诸声无所有

此阴以寂灭  则无有响阴

于此远离身  所谓吾我者

计已自然空  未尝有坚住

口之所缘阴  识阴则虚空

口言本则寂  不起无所灭

若有所颂说  察之悉本无

无黠之所言  故演为色阴

诸音无有说  其限不可得

不起无所灭  无处而不决

无尘劳侵欺  亦不造诸法

不执无所舍  莫调不泥洹

彼亦无寂灭  不有所睹见

不乐施欲埃  不怠不精进

不乱不一心  彼亦无守戒

非物可成就  何故当持禁

五道非有念  无思亦如斯

不恐无所畏  不脱而不缚

虽讲无所演  是为色所入

一切法音然  无获莫着言

现在逮是觉  无尽之法说

以成是三昧  则无诸响声

目自分别此  响之等如称

诸法亦如是  无言不有着

晓了因缘者  知音无所有

故号平等道  是谓为缘觉

佛告阿难。菩萨大士现在分别。有明无明。是行非行。有识不识。色与不色。六入无入。诸习不习。痛痒非痛痒。恩爱莫爱。不受舍受。有与不有。生若不生。老病死患。一切自然察之本无。如是观者。故曰缘觉。于是佛颂曰。

现在了无慧  未尝倚为明

不成立有形  若如水中影

聪达晓诸义  不着一切法

假使不倚经  是则慧者相

明与身无异  一切诸法相

觉了此缘趣  故曰为缘觉

所号身之行  其躯无所造

永不有内外  则超生死体

终始犹芭蕉  非根无有貌

不起莫有灭  等譬如虚空

现在晓了此  则勇猛菩萨

斯号平等圣  缘觉如无念

分别一切法  寂行如幻化

其识自然尔  现在晓了之

忽然解斯心  知识行如之

诸所道示想  明识诸法空

分别识其然  一切无所著

了如是法者  知识亦如幻

所可号名色  身及诸音声

众貌空不成  是谓自然相

心驰骋六情  如幻化无言

现语非音声  计自然悉空

久远来习之  因发诸入处

彼则分别习  名自然如空

习以成悉无  游念起众更

若晓习本寂  则知法无住

目睹习自然  睹众更悉寂

不兴凶罪殃  故曰为缘觉

晓了诸痛痒  皆空如本净

譬如泡起顷  志敬空无形

断除众恩爱  则从无著法

情欲已永尽  故曰为缘觉

若受而不受  则空无有有

非形何成就  譬之如野马

吾无所兴想  身生亦如是

计本自然生  无根非有形

以离起灭法  则不畏当终

未当复成身  一切得自在

现在获此慧  永无有著者

又缘觉之音  则造菩萨行

佛告阿难。如来至真等正觉。以是之故。赞扬菩萨为缘觉也。亦当知是善权方便。如来用是之故光耀菩萨大士。持信奉法八等道迹往来不还无著声闻缘觉也。

释果想品第十一

贤者阿难。而说偈言。

世尊所演说  假号名泥洹

喻之若虚空  度于无所有

虽有所讲说  则非以辞言

诸佛行善权  合集说法耳

于是阿难说此偈已。前白佛言。惟天中天。其世人民。不解如来至真等正觉随时之化。则自侵欺。不了如来。何因分别菩萨大士持信奉法至于缘觉也。世尊告曰。若有明者于过去佛积功累德。心开意达不见侵欺。所以者何。晓了诸法。譬若幻梦影响野马水月。所以者何。菩萨大士。分别此慧则不自侵。殷勤修学如来之法。精进不懈则不自枉。佛于是颂曰。

世尊之所赞  赞扬于圣道

是故之因缘  菩萨行勇猛

少智懈怠者  不能解此义

故当修精进  如来以此说

道意所游生  世尊有开化

故分别此慧  清净之明哲

彼解道意者  智圣不可获

若致得知轨  心觉五事空

空者不知空  寂定非不言

悉除一切音  故赞唱空法

捉空无所得  未尝能获者

假使不可持  则知为空义

设有解是五  分别了空慧

成得无放逸  则不自侵欺

尔时五亿比丘志怀持信。即从坐起住世尊前。叉手自归。异口同音。而歌颂曰。

今世尊大圣  蠲除诸狐疑

平等觉所宣  志立于大道

复有五亿比丘。闻是之说皆悉奉行。悉住佛前。等心颂曰。

唯世之光耀  吾今离犹豫

圣尊之所叹  分别佛大道

志愿奉法迹  正慧无挂碍

道德自然成  开化诸十方

复有千亿比丘怀八等想。闻此叹颂即从坐起叉手而立。俱歌颂曰。

志所怀八等  今则释疑网

心已分别了  所因见八等

复有十亿比丘怀道迹念。自从坐起。叉手而立。同说偈曰。

导师及吾类  以获致法明

乃知平等觉  所因演道迹。

复有二百五十万比丘。志怀往来心。则从坐起叉手自归。同叹颂曰。

我等本依倚  志怀往来心

今日永无难  存亡无放逸

复有五十亿比丘。怀不还想。而说颂曰。

导师尊无上  今日无调戏

永舍诸果想  致圣导光耀

复有三十五亿比丘。怀无著想兴立四禅。即从坐起。叉手说是偈曰。

今吾不犹豫  逮致无余法

解诸乘平等  譬之若如幻

复有五十八亿比丘。意怀声闻即从坐起叉手而立。则赞颂曰。

吾等犯斯言  意欲度众生

所演谓声闻  今日乃达知

复有五亿比丘。即从坐起。兴缘觉想叉手而立。同心颂曰。

今日乃目睹  缘觉之所因

世尊分别说  缘觉无思想

复有百万比丘尼。谓成道迹往来不还无著果想。即从坐起叉手而立。说是颂曰。

吾了平等法  则舍女人身

各各成佛圣  当为世最上

复有八百八十万清信士清信女。悉怀道迹想往来不还念。即从坐起叉手立佛前。心同意等俱共颁宣。而颂曰。

吾等念心净  譬如琉璃器

于是当舍家  兴佛之法教

复有六十亿垓彼诸天人。住于虚空而雨天华。散于佛上俱供养世尊。即下叉手立于佛前。而歌颂曰。

吾本怀诸乘  果想亦如是

今日以永除  觉成无上道

降魔品第十二

于时无数百千比丘。舍利弗目犍连须菩提阿难律。离越劫宾奴等。从坐起叉手而立。白世尊言。吾等今日圣道具足。不违大意。降弃魔怨。备究五逆得悉五乐。成就邪见舍离正见。吾等今日已害无数万千人命。悉成佛道至无余界而已灭度。时世尊默然。于是众中无量百千诸来在会。闻此所言而皆狐疑。此谓何乎。义所趣耶。心怀瞑然。如阿罗汉。乃兴此言。岂况凡夫。住者直立。坐者默坐。不能起立。贤者阿难承圣尊旨。悉知无数百千诸众心之所念。问文殊师利曰。闻耆年言会者皆疑。不审所论为何归趣。又佛世尊默然不言。文殊师利乃曰。唯仁阿难。此经名曰不退转轮菩萨之地。是耆年等所可讲说。诸得不退菩萨大士目睹信耳。阿难又问。耆年何故说此言耶。世尊默然。此耆年等于无上正真不退转也。答曰唯然。当成正觉不复回还也。文殊师利谓贤者阿难。无黠之行则曰其母。是诸人者。究尽除害。无善思想贪着情色。斯则为父。除不善想远诸情念。至无著意释凡夫法。洗荡不净想别圣俗。碎破众念不坏大法。兴如来意以除诸想。于一切法无所从生。是故耆年讲说此语。吾等今日具足五逆。所以然者逆无往反。耆年所言成五乐者。察其五乐皆如梦幻影响野马。了知此慧行无缺减则为五乐。所以者何。无有根本。设无其源则为尽除。乃应平等。讲具圣慧即逮法忍。此者名曰五乐备足。耆年所说。吾等今日得离正见住邪见者。睹一切法皆处邪见。欺哉诸法诈妄至诚。尽无所有。譬之虚空。非有像貌。虚实去来悉无归趣。不可将护。所以者何。其本自然。计此诸法则皆平一。如诸法等邪见亦然。此比丘辈非等无邪。所以者何。以离诸想致佛圣道。获众觉法饱满经义。而无所得。是故阿难。是诸比丘悉共说言。吾等今日具足邪见释于正见。此耆年等所谓今日吾等害无数百千人命。说斯语时。不可计无数千万人神。闻之诸法譬若如幻梦影响野马。蠲除人想。无有吾我。远寿命人。超众德本。发大道意。无所殖种。兴修道义。及余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舍我人寿无身之想。不复频更终始之患。所以者何。无我人想不尽想永尽无余。逮致究竟不起法忍。故说此言。吾等今日害无数百千人命。斯诸耆年属者所云今日吾等逮得佛道。致无余界而灭度者。开化无量亿百千人命。弃众尘埃令获圣道。所以者何。皆发无上正真道意。说此语时。悉逮无所从生法忍。以故咨嗟自赞颂言。今日我类拔去情欲成佛道法。无尘劳形除有余秽。故谓我辈今获大道于无余界而灭度矣。是贤者等。以在大乘不愿在天。惟仁阿难。族姓子族姓女。发无上正真道意。以起俗事其心清净。不为俗法之所系缚。乃应发心越一切义。道舍诸想究竟经典。则无余界而灭度矣。是为阿难习菩萨乘。行菩萨者不习日行。愚騃之人随日念耳。非明智者。所以者何。设无此诚信要御诸天宫殿。则无光明。便无出入。过去无晦。则无昼夜便不思想。愚冥之人兴昼夜念。菩萨大士寂修大道习善知识。无有穹志昼夜想也。所以者何。永除众念乃致佛道。于是文殊师利。则说颂曰。

所谓不怀施  爱己计有身

彼若不断除  则谓不可摇

分别于嗔恚  自然不生想

圣道以无处  彼则不可动

所可敷母者  终始所由生

拔去此根无  则谓为害命

不顺念为父  所乐情欲法

是等解本无  究竟莫有根

化之归无身  不知明所趣

不动无所住  向者故说此

所修罗汉法  凡夫法亦然

诸可尽爱欲  向者故说此

大兴有为想  察吾我自然

诸法无所怀  则无音声说

如来之所知  古昔之所念

即拔此根株  则谓无从生

以舍是想乐  等同而无二

假使晓了斯  则谓平等教

所言五欲乐  俗人赞此五

蠲除非常想  念之如幻化

具足不乏少  则怀爱欲无

以故此等类  世尊前叹之

分别诸罪福  譬之若如梦

究竟无从生  其慧晓了斯

识邪嗔恚法  空寂无能固

邪见为欺哉  彼分别妙智

一切法不实  莫有近法者

虚事不可倚  如虚空无处

普解睹一切  故难为正见

此法则平夷  了慧见正等

厥愚冥之人  起人想则没

索人不可得  则无有死者

无量人起生  则舍寿命想

便以无众念  计命者罪重

蠲除众生想  非有计寿念

以故说此言  吾害无数人

舍诸尘劳埃  法无应不应

解道无形貌  则无所坏除

降伏诸魔力  逮清净道法

诸法莫有诤  不起不有灭

时文殊师利说此偈已。应时五千怀狐疑者。心开意解获大光明。而得具成有起无所从生法忍。各取身衣供养奉上文殊师利。同时说言。愿令吾等致是法慧。所说若斯。开化群黎。分别深慧。无所挂碍。亦如仁者。

同类推荐
  • 供养仪式

    供养仪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云南买马记

    云南买马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广大发愿颂

    广大发愿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毛诗多识

    毛诗多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诸法无行经

    诸法无行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羽冥殿

    羽冥殿

    一起离奇的谋杀,引出一个神秘奇异的女孩。一位传奇的侦探,揭示一串扑朔迷离的秘密。推动这一切发展的,是神与魔的审判,还是人类自己的意志?神与魔的契约,又将如何影响人类的未来?一场神与魔之间决定人类命运的巅峰之战即将拉开序幕。
  • 爱比不爱更可悲

    爱比不爱更可悲

    多年相恋到结婚,程晓言曾以为,这就是她的幸福,可是一次出海,一场坠海案,一封血书,毁掉了她所有的人生,顷刻之间,她成了他最恨的人。妹妹被送精神病院,自己被禁锢,失聪,流产……绝望中,她为了博取妹妹的一线生机,选择跳海赎罪。可是,她真的有罪吗?
  • 拈花一笑不负卿

    拈花一笑不负卿

    大雨,她跪在殿前,做了她这一生最任性的一件事,一如当初她的父亲那样,只为一纸婚书。“我要嫁他,不论如何,我要嫁他,瘸了,瞎了,又如何,我只嫁他!”她抱着决绝的心思,求来的婚书,求来的婚典。————————————————————“你骗我?你根本没有受那么重的伤!”“那又如何,现在,全天下都知道,你非我不嫁!喜服你已经穿上,京城我已经派人四处把守,犹如铜墙铁壁,你,逃不了!”—————————————————————新文推荐《娱乐圈之桃之夭夭》奶狗系小男主,柔软易推倒,可奶可狼,只是狗起来的根本不是人,文已肥,可入手,坚决不亏!
  • 华灯星桥耀百枝

    华灯星桥耀百枝

    我从黑暗中出世,生长之中再无光明。华灯初上,在星桥遇到唐华,他头顶映着满天星光,手中一支星烛向我递送。我从未追寻过光,它降落在我头顶时,我只想着避躲。黑夜渐渐将我堙没,如果我从黑暗中来,注定会到黑暗中去。届时只想多看看你的星眸,好让我在生命尽头触到最后一缕烛光。华灯何煌煌,百枝火树,星桥铁锁,梦里花凉。唐华和乔百枝,一个降生在光明之中,一个生来被黑暗包裹。两人牵了手,从此光不再炽热烫手,夜也不再黯淡冰凉。
  • 后山诗话

    后山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曹操:从洛阳小吏到魏武大帝

    曹操:从洛阳小吏到魏武大帝

    曹操,中国历史上让人又爱又恨、极为复杂、备受争议的风云人物之一。后世喜欢他的人,喜欢他敢做敢当、宁做真小人也不做伪君子,加之他文韬武略、才华横溢、体恤众生;而恨他的人,则恨他自卑多疑、权诈机变、虐残暴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让人恨得牙痒痒的。然而无论历史怎么评价曹操,都难掩其奋斗一生的事实。他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北部中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成就了不朽的功勋。
  • 刑事政策场域中的犯罪被害人研究

    刑事政策场域中的犯罪被害人研究

    当前我国刑事政策实践中,犯罪被害人既是一个法律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现实棘手问题。犯罪被害人的刑事政策实践表明:道德同情主导下的“盲目保护主义”和国家主义刑法观主导下的“刑罚表征主义”没有触及和反映潜在犯罪被害人渴望社会安全深层次本质,而被害人群体和被害认同的思潮实际上却在刑事政策实践中日益汹涌。只有方法论和哲学根基上更新知识,才能为犯罪被害人研究的深入推进提供新的理论增长点。布迪厄的场域范式为刑事政策中得犯罪被害人分析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方法,运用法社会学范式考量被害人行为策略和逻辑,辨析被害情感的刑事政策价值,从而为刑事政策中的被害人规范化出场提供教义学论证。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被害人与刑事政策的“客观”关系如何界定;怎样确立犯罪被害人刑事政策与传统刑事政策区别;犯罪被害人刑事政策的合法性基础何在;被害人刑事政策能否回应实践中的犯罪被害人“困境”?被害人刑事政策与刑法制度建构之间如何衔接和协调等问题。
  • 无法湮灭的悲怆

    无法湮灭的悲怆

    本书重新还原那段悲抑的历史。当赵登禹挥动大刀倒在血泊、赵尚忐惨死汉奸宵小之手、杨靖宇的弹尽粮绝英雄末路都以细节的方式呈现时,读者如何忍住不哭?当一个团半日之内临阵“升迁五个营长,都壮烈牺牲”,却仍与力量悬殊之敌对峙,当田横五百士的遭遇重演,被日军逼上绝路的八百多名十七岁左右的新兵,在叩拜了天地父母后前赴后继地跳入黄河,读者如何忍住不哭?……哭泣,不只是泪奠英雄,更为那打不垮的民族之精神。
  • 狂妻三嫁:误惹腹黑小相公

    狂妻三嫁:误惹腹黑小相公

    教导主任一声震天雷,丁当华丽丽地穿越了。粮食没有,茅屋一座,病弱双亲,孩子一堆,外加一个萝卜神器……这苦日子不能忍,丁当奋起来当家,裁衣做饭一把抓,金银财宝手里拿。小日子美滋滋,抓个美男来洞房。夫君,来耕田否?新书《神偷厨娘:夫人太嚣张》已通过审核,跪求妹纸们支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