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17500000008

第8章

应知鼻等三  唯取等量境

论曰。前说至境。鼻等三根应知唯能取等量境。如鼻舌身根极微量。香味触境极微亦然。相称合生鼻等识故。岂不鼻等三根极微。有时不能遍取香等。何故乃说唯取等量。以非鼻等三根极微于香等微能取过量。故说唯能取等量境。非无少分三根极微。亦能取于少分三境。随境微量至根少多。尔所根微能起作用。眼耳不定。谓眼于色有时取小如见毛端。有时取大。如暂开目见大山等。有时取等。如见蒲桃野枣果等。耳根亦取蚊雷琴声小大等量。意无质碍不可辩其形量差别。颂中应知言。兼劝知此义。今乘义便复应观察。云何眼等诸根极微。安布差别不可见故。虽难建立。而有对故。住方处故。和集生故。定应说其安布差别。眼根极微居眼星上。对向自境傍布而住。如香菱华清澈膜覆令无分散。有说。重累如丸而住。体清澈故。如秋泉池不相障碍。耳根极微居耳穴内旋环而住。如卷桦皮。鼻根极微居鼻頞内背上面下。如双爪甲。此初三根横作行度无有高下。如冠华鬘。舌根极微布在舌上。形如半月当舌形中。如毛端量。非为舌根极微所遍。身根极微遍住身分。如身形量。女根极微形如鼓[壺*桑]。男根极微形如指[韋*沓]。眼根极微有时一切皆是同分。有时一切皆彼同分。有时一分是彼同分。余是同分。乃至舌根极微亦尔。身根极微定无一切。皆是同分。乃至极热奈落迦中。猛焰缠身犹有无量身根极微是彼同分。故如是说。设遍发识身应散坏。以无根境各一极微为所依缘。能发身识五识决定。积集多微方成所依。所缘性故。云何建立六识所依。为如五识唯缘现在意识通缘三世非世。如是诸识依亦尔耶。不尔云何。颂曰。

后依唯过去  五识依或俱

论曰。由六识身无间灭已。皆名为意。此与意识作所依根。是故意识唯依过去眼等。五识所依或俱。或言表此亦依过去。谓眼等五是俱所依。过去所依即是意界。如是五识所依各二。第六意识所依唯一。为显颂中依义差别。故复应问。若是眼识所依性者。即是眼识等无间缘耶。设是眼识等无间缘者。复是眼识所依性耶。应作四句。第一句。谓俱生眼根。第二句。谓无间灭心所法界。第三句。谓过去意根。第四句。谓除前所说。乃至身识亦尔。各各应说自根意识。应作顺前句答。谓是意识所依性者。定是意识等无间缘。有是意识等无间缘。非与意识为所依性。谓无间灭心所法界。又五识界如所依根定有过现。彼所缘境。为亦如是。为有别耶。定有差别。已灭未生。非五识境。所以者何。由与所依一境转故。于非现境依不转故。契经既说。眼色为缘生于眼识。乃至广说。何因识起俱托二缘得所依名。在根非境。颂曰。

随根变识异  故眼等名依

论曰。眼等即是眼等六界。由眼等根有转变故。诸识转异随根增损。有明昧故。非色等变令识有异。以识随根不随境故。依名唯在眼等非余。若尔意识亦随身转。谓风病等损恼身时。意识则乱身安静位。意识明了。何缘彼意识。不以身为依。随自所依。故无此失。谓风病等损恼身时。发生苦受相应身识。如是身识名乱意界。此与苦受俱谢灭时。能为意根生乱意识。与此相违意识明了。是故意识随自所依。随自依言。显随增损明昧差别。非显有记无记等类。何缘所识是境非根。而立识名。随根非境。颂曰。

彼及不共因  故随根说识

论曰。彼谓前说眼等名依。故立识名。随根非境。依是胜故。及不共者。谓眼唯自眼识所依。色亦通为他身眼识。及通自他意识所取。乃至身触应知亦然。岂不意识境不共故。应名法识。此难非理。通别法名共非遍故。境不具前二种因故。谓通名法非唯不共。别名法界非遍摄识。又别法界虽不共余。而非意识所依根性。是故若法是识所依及不共者。随彼说识。色等不然。故不随彼说色等识。如名鼓声及麦芽等。又此颂文复有余义。彼谓眼等识所随故及不共者。及由眼等是不共故。谓有一生色。发四生眼识。无一生眼根。发二生眼识。况有能发四生识者。如是界趣族类身眼各别发识故名不共。广说乃至身亦如是。岂不余生意根亦发。余生意识非全不发。但不俱时无一生意。一时并发二生意识。可如色等。故作是言。无二况四。如是眼等识所随故。生界趣等别生识故。由此二因随根非境。随身所住眼见色时。身眼色识地为同不。应言此四或异或同。所言同者。谓生欲界。以自地眼见自地色四皆同地。生初静虑。以自地眼见自地色。亦皆同地。非生余地。有四事同。所言异者。谓生欲界。若以初静虑眼。见欲界色。身色欲界。眼识初定。见初定色。身属欲界三属初定。若以二静虑眼。见欲界色。身色欲界。眼属二定。识属初定。见初定色。身属欲界眼属二定。色识初定见二定色。身属欲界眼色二定。识属初定。如是若以三四静虑地眼。见下地色或自地色。如理应知。如是若生四静虑地四事有异。如理应思。余界亦应如是分别。今当略辩此决定相。颂曰。

眼不下于身  色识非上眼

色于识一切  二于身亦然

如眼耳亦然  次三皆自地

身识自下地  意不定应知

论曰。身眼色三皆通五地。谓在欲界四静虑中。眼识唯在欲界初定。此中眼根望身生地。或等或上终不居下。色识望眼等下非上。下地眼根串见粗色。于上细色无见功能。又下眼根无有胜用。上地自有殊胜眼根。于下地中自有眼识。故下地眼非上识依。色望于识通等上下。色识于身如色于识。谓通自地或上或下。识望于身通自地者。唯生欲界初静虑中。或上地者唯生欲界。或下地者唯生二三四静虑地。色望于身。自下地者自上眼见。若上地者唯上眼见。又以自地眼。唯见自下色。若以上地眼。见自上下色。广说耳界应知如眼。谓耳不下于身声识。非上耳声于识一切二。于身亦然。随其所应广如眼释。鼻舌身三总皆自地。多分同故。香味二识唯欲界故。鼻舌唯取至境界故。于中别者。谓身与触其地必同。取至境故。识望触身或自或下。自谓若生欲界初定。生上三定。谓之为下。应知意界四事不定。谓意界有时与身识法同在一地。有时上下。身唯五地。三通一切。唯生五地。自意自识缘自地法。名意与三同在一地。意界有时在上地者。谓游定时若生欲界。即此从初静虑无间起欲界识。了欲界法。意属上地三属下地。或二三四静虑等无间。起初二三静虑等地识。了初二三静虑等地法。意属上地三属下地。如是若生初静虑等。从上起下如理应知。于受生时无上地意。依下地身必无下地。身根不灭。受上生故。又定无有住异地心。而命终故。如是应知。无下地意依上地身。依上地意受下地身。则不违理。谓从上地意界无间。于欲色界初结生时。意属上地身识下地。彼所了法。或自地或上地或不系。如是应知。依下地意受上地身。亦不违理。于游定时。有下地意依上地身。亦不违理。谓生上地先起下地识身化心。如是识法。亦应广说。复应思择。若欲界眼见欲界色。或色界眼见二界色。尔时彼色可为几种。眼识所识。于此复起几种分别。为令于宗不迷乱故。先总料简。后当别释。应知此中且辩计度及与不定。随念分别遍诸地故。约此二种。一切眼识皆无分别。又善分别能缘一切自上下地。染污分别缘自上地。无记分别缘自下地。随所生地未离彼贪。具有此地三种分别。若离彼贪。唯有此地二种分别。谓除染污非生余地。有初静虑善眼识现在前。由此必定系属生故。生初静虑亦不得依余地眼根起善眼识。非生余地能起余地无覆无记。分别现前。此亦必定系属生故。非此中意唯说一生所起分别。若说一生则生上地。应定无有下地分别。即此生中彼三分别。无容得有现在前故。又上地分别应唯善非无记。前已说因故。通说余生皆得具有。已总料简。次当别释。断善根者。眼见色时。此色染污无覆无记眼识所识。于此复起三种分别。谓善染污无覆无记。不断善根未离贪者。眼见色时。此色三种眼识所识。于此复起三种分别。若诸异生生在欲界。已离欲界贪。未离初定贪。以欲界眼见诸色时。此色是善无覆无记眼识所识。于此复起欲界分别。若退法者具有三种。不退法者唯有二种。谓除染污。以初静虑眼见欲界色时。此色唯是无覆无记眼识所识。于此复起欲界分别。如前应知。于此复起初静虑地二种分别。谓除染污。以初静虑眼见彼地色时。此色唯是无覆无记眼识所识。于此复起欲界分别。若退法者则有二种。谓除无覆。不退法者则唯有善。于此复起初静虑地三种分别。已离初定贪。未离二定贪。以二静虑眼见欲界色时。此色唯是无覆无记眼识所识。于此复起欲界分别。若退法者具有三种。不退法者唯有二种。谓除染污。于此复起初定分别。若退法者则有二种。谓除染污。不退法者则唯有善。于此复起二静虑地二种分别。谓除染污。以二静虑眼见初定色时。此色唯是无覆无记眼识所识。于此复起欲界分别。若退法者则有二种。谓除无覆。不退法者则唯是善。于此复起初定分别。若退法者具有三种。不退法者则唯是善。于此复起三静虑地二种分别。谓除染污。以二静虑眼见二定色时。此色唯是无覆无记眼识所识。于此复起欲界分别。若退法者则有二种。谓除无覆。不退法者则唯有善。初静虑地所起分别。应知亦尔。于此复起二静虑地三种分别。随此所说别释理趣。已离二定贪。未离三定贪。已离三定贪。未离四定贪。已离四定贪。皆应如理一一思择。如说异生生在欲界。如是生在四静虑中。及诸圣者生在五地。随其所应亦当广说。然有差别。谓诸圣者若退不退。皆无缘上染污分别。异地遍行皆已断故。见道功德必无退故。由此方隅例应推究。耳闻声等识及分别傍论已周。应辩正论。今当思择。十八界中谁六识内几识所识。几常几无常。几根几非根。颂曰。

五外二所识  常法界无为

法一分是根  并内界十二

论曰。十八界中色等五界。如其次第眼等五识各一所识。又总皆是意识所识。如是五界。各六识中二识所识。由此准知余十三界一切唯是意识所识。非五识身所缘境故。十八界中无有一界全是常者。唯法一分无为是常。义准无常法余余界。十八界中法界一分并内十二。是根非余。谓五受根。信等五根及命根全三无漏根。各一分是法界所摄。眼等五根如自名摄。女根男根即是身界一分所摄。如后当辩。意根通是七心界摄。后三一分意意识摄。义准所余色等五界法界一分。皆体非根。二十二根如契经说。所谓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女根男根命根乐根苦根喜根忧根舍根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契经建立六处次第。故身根后即说意根。对法诸师依义次第。于命根后方说意根。无缘有缘次第说故。诸门分别易显了故。

同类推荐
  • 杨式太极拳拳谱全体大用诀

    杨式太极拳拳谱全体大用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轰天雷

    轰天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善思童子经

    善思童子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上清玉帝七圣玄纪回天九霄经

    上清玉帝七圣玄纪回天九霄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学仕遗规

    学仕遗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男人成大事必备的9种资质

    男人成大事必备的9种资质

    本书收集了男人成大事必备的九种资质,如善于交际懂得网织人际关系、敢于开拓创新、风度与魅力兼具等,并强调了如何改变、如何让男人提高自己的能力。
  • 过去

    过去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不世仙师

    不世仙师

    季姜前世几乎将人生八苦尝了个遍,她那一生苦得紧。双亲早亡,疼爱她的师姐,师尊,以及收留她的黎笙夫妇一个一个都惨死。以及她自己在梵音谷被灭门后扔下忘川…历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从界外回来,又遭遇友人被杀,家族被人觊觎,遭人算计失手错杀黎策,不能和她相爱的燕祁继续相守在一起……
  • 酷老公猎爱计划

    酷老公猎爱计划

    “洛尘扬,你竟然设计将我带到美国,你究竟想怎么样?”“生儿子!”他面无表情的说,已经被嫉妒冲昏了头脑,心心念念的儿子不是他的,希望变成了背叛,他疯了……他切断了一切工具,不让她跟外界有任何的联系,同时,他又宠着她,王妃一般的宠着,可是,她只想逃,他们之间隔着一个七年,隔着重重的误会,他们还能是从前相爱的彼此吗?
  • 我的交易空间

    我的交易空间

    一个莫名的交易空间,竟让林洛拥有了和来自诸天万界的大佬们做交易的资格,每月一次的交易机会,三种可供选择的交易方式,虽是遵寻等价交易的原则,但大佬们指缝间随便漏出来的一点东西,便足以让他受用不尽......
  • 改变你一辈子的经典小说大全集(超值金版)

    改变你一辈子的经典小说大全集(超值金版)

    为使读者能够全面立体、准确深刻地领略小说的原貌和精华,在体例上做了精心安排,分设“作家档案”“内容导读”“作品赏析”三大辅助栏目。“作家档案”部分,简要地介绍了相关小说作家的人生经历和写作风格及代表作品,让读者对作家有个概要的了解和认识;“内容导读”部分,对小说内容情节作了高度的根据和提炼,为读者做好下一步的深入阅读打下铺垫;“作品赏析”部分,用精炼的文字对小说的背景、情节、中心思想、社会意义和艺术特色等作了画龙点睛的评析,让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与把握原作的内涵和主人公的个性。
  • 穿越有性格

    穿越有性格

    有灵精怪、魑魅魍魉、世家大族、王侯将相!周远以修仙者的姿态降临这片世界,受天子恩宠,封官晋爵、赐地赏金,挥舞着狼牙棒发出了内心的声音:“我!周远!文官!讲道理!”
  • 腹黑老公追逃妻

    腹黑老公追逃妻

    为了报答蓝家的养育之恩,她顶替姐姐嫁给了那个恶名在外的齐家大少。一直到结婚后两个人才“第一次”见面,她发现,嫁的人竟然是那个“他”。他厌恶她,她也不喜欢他,两个人做了一对人前恩爱人后冷淡的名义夫妻。阴差阳错之下,他们做了名符其实的夫妻,他是一个负责任的好男人,开始认真的履行丈夫的职责。幸福来得太快,她有点不知所措,当她终于怀上了他的孩子满心欢喜的准备告诉他的时候,看到的却是他和姐姐在一起的情景……儿子不是他的?想他堂堂齐家大少,竟然被女人如此的耍弄?男人火冒三丈,所有的柔情蜜意都变成了熊熊燃烧的烈焰!怜她、爱她、宠她,原来只是一场笑话,她居然这样对他,他——【一对一,本文男女主皆身心干净,甜宠文,就算偶尔小虐也是虐男。开篇可能有些小误会,会让女主吃些苦头,此乃成长必经之路途,觉悟之后的男主绝对是新时代的好男人!温馨治愈系好文章,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欢迎大家一起和作者来打造一个新好男人出来,给力跳坑啊……】
  • 典型事件

    典型事件

    约是中央电视台播出夜间零点新闻的时候,县宣传部金部长才从办公室出来,回到自家的宿舍。金部长是县委常委,住的当然是常委楼。这时,整座常委楼死静,连金部长掏钥匙开房门的声音,听上去都有些刺耳。远处,一些歌舞厅、卡拉OK厅的乐曲声,还隐隐送进金部长的双耳里。好一片歌舞升平。金部长忙碌了一天,到这时才能透口气。县宣传部长乍一看,管的都是些虚事,诸如“五讲四美”、“三个主义教育”、清扫卫生、制止滥建庙宇坟墓、灭狗灭鼠等杂事。
  • 论文化

    论文化

    《论文化》是当代西方文学与文化批评的领袖人物——特里·伊格尔顿——写给大众读者的一本启迪之书。伊格尔顿探寻了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与价值,散文诗一般的语言,风趣而又尖锐的文风,串起了关于“文化”的几个核心议题。《论文化》或许是你了解传统的英式“鲁迅杂文”的好时机。文化使人成为人,《论文化》将为你解析这纷繁复杂的社会精神状况,通过“文化”一窥当代人性中的丰满与贫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