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17500000023

第23章

辩缘起品

已依三界辩得心等诸法差别今应思择三界是何处别有几颂曰。

地狱傍生鬼  人及六欲天

名欲界二十  由地狱洲异

此上十六处  名色界于中

初二二三三  第四静虑八

无色界无处  由生有四种

依同分及命  令心等相续

论曰。那落迦等下四趣全。及天一分眷属中有。并器世间。总名欲界。天一分者。谓六欲天。一四大王众天。二三十三天。三夜摩天。四睹史多天。五乐变化天。六他化自在天。如是欲界地狱趣等。并器世间总有十处。地狱洲异分为二十。八大地狱名地狱异。一等活地狱。二黑绳地狱。三众合地狱。四号叫地狱。五大叫地狱。六炎热地狱。七大热地狱。八无间地狱。言洲异者。谓四大洲。一南赡部洲。二东胜身洲。三西牛货洲。四北俱卢洲。如是十二并六欲天傍生饿鬼处成二十。若有情界从自在天至无间狱。若器世界乃至风轮皆欲界摄。已说欲界并处不同。此欲界上处有十六。谓初静虑处唯有二。二三各有三。第四独有八。器及有情总名色界。言初静虑处有二者。一梵众天。二梵辅天。第二静虑处有三者。一少光天。二无量光天。三极光净天。第三静虑处有三者。一少净天。二无量净天。三遍净天。第四静虑处有八者。一无云天。二福生天。三广果天。并五净居处合成八。五净居者。一无繁天。二无热天。三善现天。四善见天。五色究竟天。此十六处诸器世间并诸有情。总名色界。何缘大梵及无想天。无寿量等殊不别建立。不应别立大梵一故。要依同分立天处名。非一梵王可名同分。虽寿量等与余不同。然由一身不成同分。故与梵辅合立一天。高下虽异然地无别。无想有情与彼广果。寿身量等无差别故。亦无异因。故不可立为第四处。无色界中都无方处。以无色法去来无表。皆无方所理决定故。但异熟生胜劣差别。说有四种。一空无边处。二识无边处。三无所有处。四非想非非想处。如是四种名无色界。由生胜劣非由方所。以于是处得彼定者命终即于是处生故。复从彼殁生欲色时。即于是处中有起故。由渐离欲渐得彼定。及生劣胜次第如是。随生因力果少多故。于无色界受生有情。以何为依心等相续。何缘于此欻复生疑。以诸法中都无有我。心心所法在欲色界。依托色身可相续转。于无色界既无色身。心等应无相续转义。为显彼有依故作是说。依同分及命心等相续。及声摄余不相应行。谓得及非得异生性生等法转所赖故名为依。心等转时要托彼故。眼等四识一一皆用无间灭意及自色根为其所依。及为依性。以自色根所依大种身根及大同分命根得等生等但为依性。身识即用意及身根。为其所依及为依性。但以身根所依大种同分命根。得等生等为其依性非为所依。意识但以无间灭意为其所依。及为依性。身根及大同分命根。得等生等但为依性。如是欲色有情心等。依色同分命等相续。无色有情以无色故。但依同分及命根等心等相续。非无有依。依与所依二相别者。要由彼有此方得转。无则不转是为依相。定有彼相及随变者。是谓为依及所依相。虽彼诸法为心等依。而或有时心等不转。此由别法为障碍故。心等转位必有彼依。故彼得为心等依相。现见心等于死身内毕竟不生。于生身中虽暂时灭。而定当起。故彼色等依相极成。由此故知。色声香等于心心所不能为依。以外事中有色声等。然心心所曾不转故。心等不随无间灭意定有转变。如何可说。彼为所依。夫随变者。谓令改易。由前意灭。后心等起。何非所依。非同分等为心等依。如眼等根无间灭意。故所依相与依相别。如是欲色诸有情心。四蕴俱生灭为依性。唯一色蕴得为所依。酒等恼时心虽转变。而无意识色为所依。夫成所依定能生变。意识非定随色变生。以无色时心亦有故。可为依性非作所依。是故六识在欲色界。得以四蕴为俱生依。无色意识以无色故。彼俱生依唯通三蕴。若尔何故但言无色心等依于同分及命。此说定同无乱依故。谓心心所虽互为依而非定同。不自依故亦非无乱。在此地生。乱起自他心心所故。同分及命心等同依。又此地生唯此地故。依此设起不同地心。由此还令自地心起。唯依此二名此地生。牵引业生无间断故。由斯说是同不乱依。心等不然。故略不说。若无此二余地四蕴现在前时。尔时有情应名余地非此地摄。自地先业所牵引果不相续故。然不应许。是故当知。如欲色界身同分命为心等依。虽或有时异地心起。而依身等。于此生中后定当牵自地心起。如是无色虽无有身。心等定依同分及命。故颂偏说。同分命根此是牵引。业异熟故。是余异熟相续住因。譬如树根茎等依住。现见诸树叶枝茎等。虽同种生而依根住。是故不应谓眼根等唯依业住无别有依。由斯已释。生无色界业生心等须别依因。故本论中不作是说。心转即用受等为依。即由此因得非得等。及声总显不说别名。谓彼非唯业所生故。设业生者非恒续故。由此总说名为识缘。不说受等为识依性。如何彼法为心等依。谓彼若无自地心等必不生故。犹如身等。或由彼是无乱因故。非生上地成就下善。又无成异地异生性等。故彼为依性其理极成。有余师言。如坑堑等。虽无风等灯焰不生。彼法若无心等不起。故知心等用彼为依。或有门人作是征请。不相应行应如色身。亦能为依生意识等。故但为说不相应行为心等依。非无色界俱生四蕴无相依义然于此中心与受等为所依性。非彼受等为心所依。非所随故。要心总了境界相时。受等方能取差别相。故彼随心心非随彼。然心心所名互相随。互随转者。同一果故。何缘不说欲色界中此二为依心等相续。而但说彼依于色身。欲色界中身同分等。虽恒相续。皆能为依而身粗显。是故偏说。或为成立同分命根离身别有。故作是说。非于无色或余地中业生心等恒现前故。或显同分及命根等亦依身转。故作是说。虽彼与身互相依止。而身胜故偏说为依。岂不命根为身依性亦是殊胜。命根若无。身根等法皆不转故。虽无命根彼皆不转。而身多为灾横等缘。命等随身亦有损益。故身与彼为依义胜。即由此义对法诸师。说无色中以无身故。同分命等更互相依。如本论说云何欲界。谓有诸法欲贪随增。色无色界亦复如是。为显诸法三界现行。非皆彼系。故作是说。虽诸烦恼皆所随增。贪多现行故偏说一。言欲贪者。谓欲界贪。色无色贪亦复如是。欲所属界说名欲界。如是类释上二界名。又欲之界名为欲界。由此界能任持欲故。色无色界应知亦然。若界有色而无定者。是名欲界。若界有色亦有定者。是名色界。若界无色而有定者。是无色界。三界为一为复有多。三界无边如虚空量。故虽无有始起有情无量无边。佛兴于世一一化度无数有情。令证无余般涅槃界而不穷尽。犹若虚空世界当言云何安住当言傍住。故契经言。譬如天雨滴如车轴。无间无断从空下注。如是东方无间无断。无量世界或坏或成。如于东方南西北方亦复如是。不说上下。有说亦有上下二方。余部经中说十方故。色究竟上复有欲界。于欲界下有色究竟。如是展转世界无边。若有离一三界贪时。一切三界贪皆灭离。依初静虑起通慧时。所发神通但能往至自所生界。梵世非余。所余通慧应知亦尔。勿有于境太过失故。已说三界。趣复云何。何处几种。颂曰。

于中地狱等  自名说五趣

唯无覆无记  有情非中有

论曰。于三界中随其所应说有五趣。如自名显。谓前所说地狱傍生鬼及人天。是名五趣。唯于欲界有四趣全。三界各有天趣一分。为显有界非趣所摄。故三界中说有五趣。善染无记有情无情及中有等。皆是界性。趣体唯摄无覆无记。及与有情而非中有。言趣体唯摄无覆无记者。唯异熟生为趣体故。由此已释趣。唯有情无情中无异熟生故。趣体唯摄无覆无记。如七有经定应信受。经说七有。谓地狱有。傍生有。饿鬼有。天有人有。业有中有。此中业有是五趣因。简趣异因。是故别说。此经为显趣体唯摄无覆无记。故简异因。理亦应然。若善染法是趣体者。趣应杂乱。一趣身中多趣惑业。皆可现起及成就故。业如中有俱别说故。是趣因故定非趣摄。非如见浊。有处说见是烦恼故。无处说业是趣体故。不可为例。唯异熟生是诸趣体。何缘证知。契经说故。经说。舍利子作是言。具寿。若有地狱诸漏现前故造作增长。顺地狱受业。彼身语意曲秽浊故。于那落迦中受五蕴异熟。异熟起已名那落迦。除五蕴法彼那落迦都不可得。此中既说。除异熟生色等五蕴无别地狱。异熟起已名那落迦。故知趣体唯是异熟。发地狱业名地狱漏。招地狱生名地狱业。非此漏业即地狱体论说五趣。一切随眠所随增者依。趣及趣能结生心说。故无失中有非趣何。缘故知由经论理为。定量故。且由经者。谓七有经别说五趣因方便故。言由论者。施设论说。四生摄五趣。非五摄四生。不摄者何。所谓中有法蕴论说。眼界云何。谓四大种所造净色。是眼眼根眼处眼界。地狱傍生鬼人天趣。修成中有。言由理者。趣谓所往中有不应是所往处。由此能往所往趣故。又彼即于死处生故。非所往处故非趣摄。若尔无色亦应非趣死处生故。不尔。无色死处即生不往余处。中有虽是死处即生。然往余处故非趣体。言中有者。谓中有地死生中间决定有故。生有无间容起死有。故无本有名中有过。或容彼在异类二生中间起故。名为中有。不可说在二趣中间。故名中有。对执中有是趣摄宗因不成故。于前所说诸界趣中。如其次第识住有七。其七者何。颂曰。

同类推荐
  • 护身命经之一

    护身命经之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山诗话

    中山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四念处

    四念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文殊师利一百八名梵赞

    佛说文殊师利一百八名梵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方壶外史

    方壶外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无证无罪

    无证无罪

    如果有一天,所有人所犯下的罪孽无所遁形,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这是一个这样的世界,没有证据,无法定罪故而,无证无罪
  • 隐世医妃

    隐世医妃

    十年前云舒被赶出家门,任由自生自灭……十年后被迫重返京城,蛇蝎继母欲除之而后快,长姐处处算计,生父只将她当做棋子……如此处境的云家庶女云舒,她该如何自保?云舒问:京城名门闺秀无数,小小庶女何以入眼。某人说:“今生非你莫娶,愿执指之手,相伴终生。”可是……某人又说:“来生愿舍这天下抚平你褶皱的眉……”为何不是今生???
  • 蔡旭散文诗五十年选

    蔡旭散文诗五十年选

    这是从蔡旭50年来创作的3000余章散文诗作品、出版的24本散文诗集里筛选的选本,记录了从一位复旦大学中文系学子到“中国当代优秀散文诗作家”的成长历程,及用260余章代表性作品吟唱的对祖国,对家乡,对亲人,对生活的深情与爱。
  • 绿珠传

    绿珠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状元之死

    状元之死

    书中以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风趣浓郁的社会逸闻和力透纸背的笔力,重点描写了宋代状元、招远人王俊民的坎坷悲壮命运、南宋状元丞相文天祥的忠烈之气和中国惟一女状元、太平天国女丞相傅善祥的花开花落,以及明代解元唐伯虎的状元梦殇、明代状元赵秉忠殿试状元卷的扑朔迷离、清代康熙皇帝亲自审理江南科考弊案的曲折离奇等,同时概括了颇具传奇色彩的中国状元之最等精粹珍闻、悠悠1300年科举历史的历史梗概,并集纳了迄今为止最完备的中国文武状元全名录,勾勒出了一幅昔日科举的全景图,描绘了一群古代状元的众生相。
  • 四海八荒第一人

    四海八荒第一人

    在现代繁华城市的背后,神龙早已成了传说,但修行者从未灭绝。他们逆天而行,只望长生,而修行方式也各不相同。修道有术,璀璨夺目;修罗炼体,气势如虹;修魂秘法,杀人无痕。当大墓开启时,天下纷争为私利;当域外生灵入侵后,同仇敌忾共抗敌。不过,大时代更替时出错,遗留之祸终现。仙无道,神无影,凶兽狂魔再降临。卜先知,叹末世,佛法包容渡众生。一个伤情落魄人,被师傅收留走上修途。踏八荒秘境,寻四海昆仑,破天道无极,除世间邪魔,定乾坤安生。
  • 捡魂大帝

    捡魂大帝

    灵气复苏,武道重现。 这是一个科武并发的时代,热武器和武道发生碰撞,今朝与远古产生火花 。 穿越者周冕,自带捡魂系统,捡取一切生灵之魂魄,重铸地狱,造物诸鬼,修成冥皇!
  • 浮生

    浮生

    西白兔是种植包谷和洋芋的村庄,十年九旱,常常是一年里不见一星星雨。冬天偶有雪下,西白兔人总是争抢着把雪收拢到地里,盖了土,驾牛,拖了碾磙把地压瓷实了。别人都是等下种的时候要把土地日弄松软,西白兔人却是要用石磙子把土地压紧,想保住地下那点儿浮墒,怕被天空的风抽干了。春天到下种的时候,扛了犁下种,半尺深的土里不见墒,西白兔人知道那落土的种子,肯定是不会发芽,但是,春天总得下种吧。就想着或许会有雨来,或许干爽的天空会有云来,哪怕天空孕育着一丝儿潮湿,西白兔人望天的脸上都会挂上喜悦
  • 方寸之旅

    方寸之旅

    记住了,我想给你们看的,你们才能看,我不想让你们看的,你们就永远都看不到。——方寸/纳罗
  • 柠檬香蜂草

    柠檬香蜂草

    点心屋里新来的兼职可是个大帅哥哦,这帅哥声音好听,性格也好。可是小楼觉得好冤枉啊,这帅哥不仅一口咬定他认识小楼,而且还一直为小楼的健忘耿耿于怀。话说这帅哥好像没那么简单,一会儿是医院院长家的少爷,一会儿又是集团将来的少东,可是他却一直靠打工来为那个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女朋友买礼物。OMG,这是怎么一回事?这世界上的秘密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