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12500000009

第9章

分别根品

如是已辩得非得相。同分者何。颂曰。

同分有情等

论曰。有别实物名为同分。谓诸有情展转类等。本论说此名众同分。此复二种。一无差别。二有差别。无差别者。谓诸有情有情同分。一切有情各等有故。有差别者。谓诸有情界地趣生种姓男女近事苾刍学无学等各别同分。一类有情各等有故。复有法同分。谓随蕴处界。若无实物无差别相名同分者。展转差别诸有情中。有情有情等无差别。觉及施设不应得有。如是蕴等等无差别觉及施设如理应知。颇有死生不舍不得有情同分。应作四句。第一句者。谓是处死还生是处。第二句者。谓入正性离生位时。舍异生同分。得圣者同分。第三句者。谓是趣死生余趣等。第四句者。谓除前相。若别有实物名异生同分。何用别立异生性耶。非异人同分别有人性故。又非世间现见同分。以非色故亦非觉慧所能了别无别用故。世虽不了有情同分。而于有情谓无差别。故设有体亦何所用。又何因不许有无情同分。诸谷麦豆金铁庵罗半娜婆等。亦有自类互相似故。又诸同分展转差别。如何于彼更无同分。而起无别觉施设耶。又应显成胜论所执。彼宗执有总同句义。于一切法总同言智由此发生。彼复执有同异句义。于异品类同异言智由此发生。毗婆沙师作如是说。彼执与此义类不同。以说一物于多转故。又纵于彼若显不显。然此同分必有实物。契经说故。如世尊言。若还来此得人同分。乃至广说。虽有是说而不说言别有实物名为同分。若尔所说同分是何。即如是类诸行生时。于中假立人同分等。如诸谷麦豆等同分。此非善说。违我宗故。已辩同分。无想者何。颂曰。

无想无想中  心心所法灭

异熟居广果

论曰。若生无想有情天中。有法能令心心所灭名为无想。是实有物。能遮未来心心所法令暂不起如堰江河。此法一向是异熟果。谁之异熟。谓无想定。无想有情居在何处。居在广果。谓广果天中有高胜处如中间静虑名无想天。彼为恒无想为亦有想耶。生死位中多时有想。言无想者。由彼有情中间长时想不起故。如契经说。彼诸有情由想起故从彼处没。然彼有情如久睡觉。还起于想。从彼没已必生欲界。非余处所。先修定行势力尽故。于彼不能更修定故。如箭射空力尽便堕。若诸有情应生彼处必有欲界顺后受业。如应生彼北俱卢洲必定应有生天之业。已辩无想。二定者何。谓无想定及灭尽定。初无想定其相云何。颂曰。

如是无想定  后静虑求脱

善唯顺生受  非圣得一世

论曰。如前所说有法能令心心所灭名为无想。如是复有别法能令心心所灭名无想定。无想者定名无想定。或定无想名无想定。说如是声。唯显此定灭心心所与无想同。此在何地。谓后静虑。即在第四静虑非余。修无想定为何所求。谓求解脱。彼执无想是真解脱。为求证彼修无想定。前说无想是异熟故。无记性摄。不说自成。今无想定一向是善。此是善故。能招无想有情天中五蕴异熟。既是善性为顺何受。唯顺生受。非顺现后及不定受。若起此定后虽退失。传说现身必还能起。当生无想有情天中。故得此定必不能入正性离生。又许此定唯异生得非诸圣者。以诸圣者于无想定如见深坑不乐入故。要执无想为真解脱。起出离想而修此定。一切圣者不执有漏为真解脱及真出离故。于此定必不修行。若诸圣者修得第四静虑定时。为如静虑亦得去来无想定不。余亦不得。所以者何。彼虽曾习以无心故。要大加行方便修得。故初得时唯得一世。谓得现在。如初受得别解脱戒。得此定已。第二念等乃至未舍。亦成过去。以无心故。无未来修。次灭尽定其相云何。颂曰。

灭尽定亦然  为静住有顶

善二受不定  圣由加行得

成佛得非前  三十四念故

论曰。如无想定灭定亦然。此亦然声为例何义。例无想定心心所灭。如说复有别法能令心心所灭名无想定。如是复有别法能令心心所灭名灭尽定。如是二定差别相者。前无想定为求解脱。以出离想作意为先。此灭尽定为求静住。以止息想作意为先。前无想定在后静虑。此灭尽定唯在有顶。即是非想非非想处。此同前定性唯是善非无记染。善等起故。前无想定唯顺生受。此灭尽定通顺生后及不定受。谓约异熟有顺生受。或顺后受。或不定受。或全不受。谓若于下得般涅槃。此定所招何地几蕴。唯招有顶四蕴异熟。前无想定唯异生得。此灭尽定唯圣者得。非异生能起。怖畏断灭故。唯圣道力所能起故。现法涅槃胜解入故。此亦如前。非离染得。由何而得。由加行得。要由加行方证得故。又初得时唯得现在。不得过去不修未来。要由心力方能修故。第二念等乃至未舍亦成过去。世尊亦以加行得耶。不尔。云何。成佛时得。谓佛世尊尽智时得。佛无一德由加行得。暂起欲乐现在前时。一切圆德随乐而起故。佛众德皆离染得。世尊曾未起灭尽定。得尽智时云何得成俱分解脱。于起灭定得自在故。如已起者。成俱解脱。西方师说。菩萨学位先起此定后得菩提。云何此中不许彼说。若许彼说便顺尊者邬波鞠多理目足论。如彼论说。当言如来先起灭定后生尽智。迦湿弥罗国毗婆沙师说。非前起灭定后方生尽智。所以者何。传说。菩萨三十四念得菩提故。谛现观中有十六念。离有顶贪有十八念。谓断有顶九品烦恼起九无间九解脱道。如是十八足前十六成三十四。一切菩萨决定先于无所有处。已得离贪方入见道。不复须断下地烦恼。于此中间无容得起不同类心。故诸菩萨学位不应起灭尽定。外国诸师作如是说。若中间起不同类心。斯有何过。若尔便有越期心过。然诸菩萨不越期心。理实菩萨不越期心。然非不越无漏圣道。若尔期心如何不越。谓我未得诸漏永尽。终不解斯结加趺坐。决定不越如是期心。唯于一坐时诸事究竟故。前说为善我所宗故。虽已说二定有多同异相而于其中复有同异。颂曰。

二定依欲色  灭定初人中

论曰。言二定者。谓无想定及灭尽定。此二俱依欲色二界而得现起。若有不许亦依色界起无想定。便违此文。谓本论言。或有是色有此有非五行。谓色缠有情或生有想天住不同类心。若入无想定。若入灭尽定。或生无想天已得入无想。是谓是色有此有非五行。由此证知。如是二定俱依欲色而得现起。是名同相。言异相者。谓无想定欲色二界皆得初起。灭定初起唯在人中。此在人中初修起已由退为先方生色界。依色界身后复修起。此灭尽定亦有退耶应言亦有。若不尔者即便违害邬陀夷经。经言。具寿有诸苾刍先于此处具净尸罗具三摩地具般罗若能数入出灭受想定斯有是处。应如实知。彼于现法或临终位。不能勤修令解满足。从此身坏超段食天。随受一处意成天身。于彼生已复数入出灭受想定亦有是处。应如实知。此意成天身。佛说是色界。灭受想定唯在有顶。若得此定必无退者。如何得往色界受生。有余部执第四静虑亦有灭定。依彼所执灭定无退。此义亦成。第四静虑有灭尽定义必不成。所以者何。九次第定契经说故。此若必然如何得有超越定义。此定次第依初学说。得自在时随乐超入。如是二定有多种异。谓地有异。第四静虑有顶地故。加行有异。出离止息想作意为先故。相续有异。异生圣者相续起故。异熟有异。无想有顶异熟果故。顺受有异。顺定不定生二受故。初起有异。二界人中最初起故。二定总以心心所灭为其自性。何缘但说名为无想灭受想耶。二定加行中唯厌逆此故。如亦知受等唯名他心智。今二定中心久时断。如何于后心复得生。毗婆沙师许过去有前心为后等无间缘。有余师言。如生无色色久时断。如何于后色复得生。彼生定应由心非色。如是出定心亦应然。由有根身非由心起。故彼先代诸轨范师咸言。二法互为种子。二法者。谓心有根身。尊者世友问论中说。若执灭定全无有心可有此过。我说灭定犹有细心故无此失。尊者妙音说。此非理。所以者何。若此定中犹有识者三和合故必应有触。由触为缘应有受想。如世尊说。意及法为缘生于意识。三和合触俱起受想思。则此定中受想等法亦应不灭。若谓如经说受缘爱。然阿罗汉虽有诸受而不生爱。触亦应尔。非一切触皆受等缘。此例不然。有差别故。经自简言。若无明触所生诸受为缘生爱。曾无有处简触生受故有差别。由此道理。毗婆沙师说。灭定中诸心皆灭。若都无心如何名定。此令大种平等行故说名为定。或由心力平等至此故名为定。如是二定为是实有。为是假有。应言实有。能遮碍心令不生故。有说。此证理不应然。由前定心能遮碍故。谓前定心与所余心相违而起。由此起故。唯令余心暂时不转。此能引发违心所依令相续故。唯不转位假立为定。无别实体。此唯不转分位假定。入前出后两位皆无。故假说此是有为摄。或即所依由定心引令如是起。假立为定。应知无想亦复如是。谓由前心与所余心。相违而起。由此起故。唯令余心暂时不转。唯不转位假立无想。余说如前。此非善说违我宗故。已辩二定。命根者何。颂曰。

命根体即寿  能持暖及识

论曰。命体即寿。故对法言。云何命根。谓三界寿。此复未了。何法名寿。谓有别法能持暖识说名为寿。故世尊言。

寿暖及与识  三法舍身时

所舍身僵仆  如木无思觉

同类推荐
  • 金阙帝君三元真一经

    金阙帝君三元真一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wo Gentlemen of Verona

    Two Gentlemen of Veron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林灵素传

    林灵素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花前有感,兼呈崔相

    花前有感,兼呈崔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要略

    要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贯通中国人性的36个管理细节

    贯通中国人性的36个管理细节

    以个案例分析方法,透视中国人的行为特性,进而提出并阐明一系列经实践证明有效的中国式管理行为要点。不同于以往的中国式管理书籍,以人性人心为主干,在众多管理著作中,可谓是别开生面之佳作。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方面,有很多企业家借鉴中国古代思想建立起特有的企业文化,形成自身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优势,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企业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式管理的要义,在于以人为中心、理人管事,透过管人的方式,达到安人成事的最终目的。但是,由于忽视中国人性化领导与西方法制化管理的区别,很多企业盲从西方式管理而不得要领,导致过度管理而缺乏领导,最终影响整个组织营运的绩效。
  • 步步攻略:一纸误终身

    步步攻略:一纸误终身

    风风火火的去接人,被少爷欺负就算了,吃了豆腐又诋毁的路人甲竟然还是黑老大?少爷忙着充当交际花,忙里偷闲还专门‘需要’她,“吃完要买单!”这边冰山黑老大同样闹开了花,手捧鲜花,上交信用卡,拐弯抹角说要嫁给她……
  • 皇子,不容易

    皇子,不容易

    作者太监,读者怨气滔天。那天,刘昭玉被拖到自己写的小说合集世界里,只能拿着APP系统,开始了女扮男装冒名顶替七皇子的新生活。皇帝:朕的儿子,乖巧懂事,贴心胆小,性格温顺,太过单纯。太子:孤的七弟,弄虚作假,表里不一,装模作样,卸磨杀驴,府邸极深。三皇子:吾家有弟初长成,天天在暗地里搞事情。赵丞相:话不多,人太狠。洛属下:言而有信,言出必行,说话算话。骗财不骗色,真君子。云侍卫:我家殿下笑里藏刀,抬手间,马革裹尸。每次他对我一笑,鱼都在锅里坐不住了。众穿越者:秀儿,你们是魔鬼吗?众重生者:谁能告诉我暴戾恣睢的七皇子,开始走残忍的温柔路线。一定是我们重生的方式不对。……刘昭玉:我只想做个升满级刷满经验的安静美男子,也有错吗?本文男主:我家小玉是个傻白甜,只有随时带着才能让人放心。本文又名《一个假男人和一群男人的战争》《一个伪男和一群女人的战争》《所有人都等着我搞事情》《所有穿越者都有金手指怎么办》、【本文升级流,逗比文,男主前期不明显,戏份不多,女配文】
  • 老婆,我们复婚吧!

    老婆,我们复婚吧!

    在童音的眼里,连靳除了那张脸之外,一无是处!嘴巴贱,招蜂引蝶,就是一个人见人恨的花花公子!在连靳的眼里,童音除了那张脸之外,一无是处!爱乱想,口是心非,就是一个让人厌烦的疯婆子!他们互相厌恶对方,但他们却又是夫妻,共同拥有着一个三岁的女儿!★“我受够了!我们离婚!”两个人爽快的签了离婚协议,从此是路人。他被女人追,她到处黑他,她被男人追,他到处搞破坏,童音怒了,“准你到处留情,就不准我找男人?连靳你够了,你也只不过是前度,ex懂不懂?!”连靳笑了,“怎么了?怎么?我怎么了?我就不准你勾三搭四怎么了?”童音真想一刀劈死这不要脸的男人!“老婆,我们复婚吧!”“你丫的给我滚远一点!”
  • 唐少,你老婆要离婚

    唐少,你老婆要离婚

    【全本完】他精如狐,强势霸道,唯独只对她一往情深。他运筹帷幄,步步为营,只为把她娶回家。~~~~~~订婚宴,他未婚妻跑了,现场他抓了个女人订婚,他说他们是一见钟情。转身,她只留下一枚婚戒和一句话给他:戏终了,人便散!手指合拢,她所戴过的婚戒牢牢在他的掌心里,他笑得高深莫测:女人,这还没完呢!一场风波,他成功把她变成名付其实的唐太太,她咬牙切齿:“唐亦森,要是让我知道是你干的,我绝对不放过你。”坐实模范夫妻头衔,他们婚后的生活还算多姿多彩的,在某天的不期而遇后,却悄然拉开了无硝烟的战争……那个女人撞了她的车,他还让她坐他车的副驾……唐亦森,你混蛋!逢场做戏,他利用她?贱!唐太太怒了:“唐亦森,我要和你离婚,立刻马上!”唐先生一脸情深:“老婆,乖,别闹了!”
  • 旧时,王谢堂前燕

    旧时,王谢堂前燕

    欲带皇冠,必承其重。当你出生世家,就要有肩负苍生的责任感。因为这是执棋者与棋子之间的战役
  • 重生之王的冷妃

    重生之王的冷妃

    前一世,她是相国府最得宠爱的千金爱女。为心爱之人倾尽所有,最终却换回心爱人一碗打胎汤药!甚至还告诉她,腹中孩儿的父亲是个将死的囚徒。夺走她心爱之人的竟是自己一直当做亲姐姐的人——钟玫!选择自尽之时,她与他决绝,并发誓:“若有来生,定要将今日你们施加于我身上的伤害,十倍百倍讨还回来!”再次醒来,她重生到了自己十二岁,自己尚未与前世心爱之人相识,而母亲刚刚将钟玫领回家…这一世,且看重生归来的她如何报仇雪恨,掌握自己的命运,并且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归宿!
  • 仙御江湖

    仙御江湖

    他被公认为逍遥宫最有天赋的修仙者,却始终难断尘缘!养父遇害,红颜遭劫,他终于冲冠一怒,走上了一条大犯修道之忌的不归路!修仙界说他离经叛道,他却说自己有自己的道。在三界各方势力风起云涌之时,他叛出仙门,在神魔乱世中流浪,他不顾世俗偏见,杀恶道,恋妖女,戏仙子,助妖王,正道称其为有史以来最大的叛逆,最终却发现…
  • 沧海(上)

    沧海(上)

    这是著名画家刘海粟唯一的研究生简繁为刘海粟写的传记。该书不为尊者讳,不为长者讳,真实记录了简繁在刘海粟身边生活时候的所见所闻,记录了刘海粟的生平、艺术观点和性格特征。可以说,该书是用一种“说真话”的方式、将作者眼中的“真实”对读者和盘托出。该书曾出版过三卷本,也引起了一些争议,之后,作者做了删改修订,出版了两卷本。
  • 你亲爱的我

    你亲爱的我

    结缘:她笑起来:“你是不是看到每株植物都先考虑一番药用价值?”他也笑:“这大概是职业病。”“那你知道女孩子看到植物的第一个反应是什么吗?”他:“什么?”“花语,但凡是花都有花语的,像今天的萱草,花语就是遗忘的爱。”晏禾顺着她的话问下去:“那这个呢?”“是……暗恋。”喜欢:他提醒她,“不要随便认哥哥。亲人以外的兄妹关系,往往是暧昧的开始。”孟小阮追问:“你也不行吗?”“我也不行。”告白:她忽然抬头,脸有些红,目光却执着:“晏禾,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他沉吟片刻:“大概因为你像个人吧……”这倒是个新鲜的答案,她问他,声音低得像在哼哼:“像谁?”他便笑起来,眼睛里有温和的光:“像我未来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