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12500000012

第12章

论曰。唯诸不善及善有漏是异熟因。异熟法故。何缘无记不招异熟。由力劣故。如朽败种。何缘无漏不招异熟。无爱润故。如贞实种无水润沃。又非系地。如何能招系地异熟。余法具二。是故能招。如贞实种水所沃润。异熟因义如何可了。为异熟之因名异熟因。为异熟即因名异熟因。义兼两释斯有何过。若异熟之因名异熟因。圣教不应言异熟生眼。若异熟即因名异熟因。圣教不应言业之异熟。两释俱通。已如前辩。所言异熟其义云何。毗婆沙师作如是释。异类而熟。是异熟义。谓异熟因唯异类熟。俱有等因唯同类熟。能作一因兼同异熟故。唯此一名异熟因。熟果不应余因所得。果具二义方得熟名。一由相续转变差别其体得生。二由随因势力胜劣时有分限。非彼俱有相应二因所生果体要由相续转变差别方乃得生。由取果时即与果故。又非能作同类遍行三因之果亦由随因势力胜劣时有分限。由善恶等穷生死边果数数生时无限故。由此但应作如是释。变异而熟。是异熟义。不应但异简别余因。于欲界中。有时一蕴为异熟因共感一果。谓有记得及彼生等。有时二蕴为异熟因共感一果。谓善不善身业语业及彼生等。有时四蕴为异熟因共感一果。谓善不善心心所法及彼生等。于色界中。有时一蕴为异熟因共感一果。谓有记得无想等至及彼生等。有时二蕴为异熟因共感一果。谓初静虑善有表业及彼生等。有时四蕴为异熟因共感一果。谓非等引善心心所及彼生等。有时五蕴为异熟因共感一果。谓是等引心心所法并随转色及彼生等。无色界中。有时一蕴为异熟因共感一果。谓有记得灭尽等至及彼生等。有时四蕴为异熟因共感一果。谓一切善心心所法及彼生等。有业唯感一处异熟。谓感法处即命根等。若感意处定感二处。谓意与法。若感触处应知亦尔。若感身处定感三处。谓身触法。感色香味应知亦尔。若感眼处定感四处。谓感眼处及身触法。感耳鼻舌应知亦尔。有业能感或五或六或七或八或九或十或十一处。业或少果或多果故。如外种果或少或多。种果少者如谷麦等。种果多者如莲石榴诺瞿陀等。有一世业三世异熟无三世业一世异熟。勿设劬劳果减因故。有一念业多念异熟无多念业一念异熟。此中所以如上应知。然异熟果无与业俱。非造业时即受果故。亦非无间。由次刹那等无间缘力所引故。又异熟因感异类果必待相续方能办故。如是六因定居何世。因居世定义虽已说而未颂摄。故应重辩。颂曰。

遍行与同类  二世三世三

论曰。遍行同类唯居过现未来世无。理如前说。相应俱有异熟三因于三世中皆悉遍有。颂既不说能作因所居。义准应知。通三世非世。已说六因相别世定。何等为果对彼成因。颂曰。

果有为离系  无为无因果

论曰。如本论说。果法云何。谓诸有为及与择灭。若尔无为许是果故则应有因。要对彼因乃可得说此为果故。又此无为许是因故亦应有果。要对彼果乃可得说此为因故。唯有为法有因有果非诸无为。所以者何。无六因故无五果故。何缘不许诸无间道与离系果为能作因。于生不障立能作因。无为无生道何所作。若尔谁果。果义如何。谓是道果。道力得故。若尔道果应唯是得。道于得有能非于择灭故。不尔于得于择灭中道之功能有差别故。云何于得道有功能。谓能生故。云何于灭道有功能。谓能证故。由此理故。道虽非灭因而可得说择灭为道果。既诸无为无增上果。如何可说为能作因。以诸无为于他生位不为障故立能作因。然无果者。由离世法无能取果与果用故。经部师说。无为非因。无经说因是无为故。有经说因唯有为故。何处经说。如有经说。诸因诸缘能生色者皆是无常。无常因缘所生诸色如何是常。广说乃至识亦如是。若尔无为亦应不与能缘识等作所缘缘。唯说能生故得作所缘缘。谓经唯说诸因诸缘能生识者皆是无常。不说一切为识缘者皆是无常故不成难。岂不亦说唯能生因是无常故不拨。无为唯不障故为能作因。有契经中说无为法为所缘缘。无契经中说无为法为能作因故。不应立为唯不障因性。虽无经说亦无处遮。又无量经今已隐没。云何定判无经说耶。若尔何法名为离系。即本论中所说择灭。岂不先问何谓择灭。答是离系。今问何法名为离系。答是择灭。如是二答。更互相依。于此自性竟不能显故应别门开显自性。此法自性实有离言。唯诸圣者各别内证。但可方便总相说言。是善是常别有实物名为择灭亦名离系。经部师说。一切无为皆非实有如色受等别有实物。此所无故。若尔何故名虚空等。唯无所触说名虚空。谓于暗中无所触对。便作是说。此是虚空。已起随眠生种灭位由简择力余不更生说名择灭。离简择力由阙缘故余不更生名非择灭。如残众同分中夭者余蕴。余部师说。由慧功能随眠不生名为择灭。随眠缘阙后苦不生不由慧能名非择灭。离简择力此灭不成故此不生即择灭摄。有说。诸法生已后无。自然灭故名非择灭。如是所执非择灭体应是无常。未灭无故。岂不择灭择为先故。先无后有应亦无常。非择为先方有择灭。如何择灭亦是无常。所以者何。非先有择后未生法方有不生。何者。不生本来自有。若无简择诸法应生。简择生时法永不起。于此不起择有功能。谓于先时未有生障。今为生障非造不生。若唯不生是涅槃者。此经文句当云何通。经言。五根若修若习若多修习。能令过去未来现在众苦永断。此永断体即是涅槃。唯于未来有不生义非于过现。岂不相违。虽有此文而不违义。此经意说。缘过现苦烦恼断故名众苦断。如世尊言。汝等于色应断贪欲。贪欲断时便名色断及色遍智。广说乃至识亦如是。过现苦断义亦应然。设有余经言断过去未来现在诸烦恼者。准前理释。义亦无违。或此经中别有意趣。过去烦恼谓过去生所起烦恼。现在烦恼谓现在生所起烦恼。如爱行中十八爱行。过去世起者依过去生说。未来现在应知亦尔。如是二世所起烦恼。为生未来诸烦恼故。于现相续引起种子。此种断故彼亦名断。如异熟尽时亦说名业尽。未来众苦及诸烦恼。由无种故毕竟不生。说名为断。若异此者。过去现在何缘须断。非于已灭及正灭时。须设劬劳为令其灭。若无为法其体都无。何故经说所有诸法。若诸有为若诸无为。于中离染最为第一。如何无法可于无中立为第一。我亦不说诸无为法其体都无。但应如我所说而有。如说此声有先非有。有后非有。不可非有说为有故有义得成。说有无为。应知亦尔。有虽非有而可称叹。故诸灾横毕竟非有名为离染。此于一切有非有中最为殊胜。为令所化深生欣乐故应称叹此为第一。若无为法唯非有者。无故不应名灭圣谛。且言圣谛其义云何。岂不此言属无倒义。圣见有无皆无颠倒。谓圣于苦见唯是苦。于苦非有见唯非有。此于圣谛义有何违。如何非有而可立为第三圣谛。第二无间圣见及说故成第三。若无为法其体唯无。空涅槃识应缘无境。此缘无境亦无有过。辩去来中当应思择。若许无为别有实体。当有何失。复有何德。许便拥护毗婆沙宗是名为德。若有可护天神定知自当拥护。然许实有明虚妄计是名为失。所以者何。此非有体可得如色受等。亦非有用可得如眼耳等。又若别有。如何可立彼事之灭第六转声。由灭与事非互相属。此彼相望非因果故。唯遮彼事。第六可成。彼事之无名为灭故。灭虽别有而由彼事或得断时方得此灭可言此灭属于彼事。何因此灭定属此得。如契经言。苾刍获得现法涅槃。如何非有可言获得。由得对治便获永违烦恼。后有所依身故名得涅槃。复有圣教能显涅槃唯以非有为其自性。谓契经言。所有众苦皆无余断。各别舍弃尽离染灭静息永没。余苦不续不取不生。此极寂静。此极美妙。谓舍诸依及一切爱尽离染灭名为涅槃。云何不许言不生者依此无生故言不生。我等见此第七转声于证灭有都无功力。何意故说依此无生。若依此言属已有义。应本不生。涅槃常故。若依此言属已得义。是则应许依道之得。故唯依道或依道得令苦不生。汝应信受。由此善释经说喻言。如灯焰涅槃心解脱亦尔。此经意说。如灯涅槃唯灯焰谢无别有物。如是世尊心得解脱。唯诸蕴灭更无所有。阿毗达磨亦作是言。无事法云何。谓诸无为法。言无事者。谓无体性毗婆沙师不许此释。若尔彼释事义云何。彼言事者略有五种。一自性事。如有处言。若已得此事彼成就此事。二所缘事。如有处言。一切法智所知随其事。三系缚事。如有处言。若于此事爱结所系。彼于此事恚结系耶。四所因事。如有处言。有事法云何。谓诸有为法。五所摄事。如有处言。田事宅事妻子等事。今于此中说因名事。显无为法都无有因。是故无为虽实有物。常无用故无因无果。总论已竟。于诸果中应说何果何因所得颂曰。

后因果异熟  前因增上果

同类遍等流  俱相应士用

论曰。言后因者。谓异熟因。于六因中最后说故。初异熟果此因所得。言前因者。谓能作因。于六因中最初说故。后增上果此因所得。增上之果名增上果。唯无障住有何增上。即由无障得增上名。或能作因亦有胜力。如十处界于五识身。诸有情业于器世界。耳等对于眼识生等。亦有展转增上生力。闻已便生欣见欲故。此等增上如应当思。同类遍行得等流果。此二因果皆似因故。俱有相应得士用果。非越士体有别士用。即此所得名士用果。此士用名为目何法。即目诸法所有作用。如士用故得士用名。如世间说鸦足药草醉象将军。为唯此二有士用果为余亦然。有说。余因亦有此果。唯除异熟。由士用果与因俱生或无间生。异熟不尔。有余师说。此异熟因亦有隔越远士用果。譬如农夫所收果实。异熟等果其相云何。颂曰。

异熟无记法  有情有记生

等流似自因  离系由慧尽

若因彼力生  是果名士用

除前有为法  有为增上果

论曰。唯于无覆无记法中有异熟果。为此亦通非有情数。唯局有情。为通等流及所长养。应知唯是有记所生。一切不善及善有漏能记异熟故名有记。从彼后时异熟方起。非俱无间名有记生。如是名为异熟果相。非有情数亦从业生。何非异熟。以共有故。谓余亦能如是受用。夫异熟果必无有余共受用义。非余造业余可因斯受异熟果。其增上果亦业所生。何得共受。共业生故。似自因法名等流果。谓似同类遍行二因。若遍行因亦得等流果。何不许此即名同类因。此果但由地等染故与因相似不由种类。若由种类果亦似因。此果所因乃名同类。故作是问。若是同类因亦遍行因耶。应作四句。第一句者。非遍行法为同类因。第二句者。他部遍法为遍行因。第三句者。自部遍法为遍行因。第四句者。除前诸相由慧尽法名离系果。灭故名尽。择故名慧。即说择灭名离系果。若法因彼势力所生。即说此法名士用果。如因下地加行心力上地有漏无漏定生。及因清净静虑心力变化心生。如是等类择灭应言由道力得。诸有为法。除前已生。是余有为之增上果。士用增上二果何殊。士用果名唯对作者。增上果称通对此余。如匠所成。对能成匠。具得士用增上果名。对余非匠唯增上果。于上所说六种因中。何位何因取果与果。颂曰。

五取果唯现  二与果亦然

过现与二因  一与唯过去

论曰。五因取果唯于现在。定非过去。彼已取故。亦非未来。彼无用故。亦应如是说。能作因非定有果故此不说。俱有相应与果亦尔。唯于现在。由此二因取果与果必俱时故。同类遍行二因与果通于过现。过去可然。如何现在与等流果。有等流果无间生故。若果已生。因便过去。名已与果。不应更与。善同类因有时取果而非与果。应作四句。第一句者。谓断善根时最后所舍得。第二句者。谓续善根时最初所得得。应说尔时续者前得。第三句者。谓不断善根于所余诸位。第四句者。谓除前相。又于不善同类因中亦有四句。第一句者。谓离欲贪时最后所舍得。第二句者。谓退欲贪时最初所得得。应说尔时退者前得。第三句者。谓未离欲贪于所余诸位。第四句者。谓除前相。有覆无记同类因中。亦有四句。于阿罗汉得时退时未得及余。如理应说。无覆无记同类因中有顺后句。谓与果时必亦取果。或时取果而非与果。谓阿罗汉最后诸蕴。约有所缘刹那差别。善同类因亦有四句。第一句者。谓善心无间起染无记心。第二句者。谓与上相违。第三句者。谓善心无间还起善心。第四句者。谓除前相。不善心等如其所应。亦有四句。准例应说。取果与果其义云何。能为彼种故名取果。正与彼力故名与果。异熟与果唯于过去。由异熟果无与因俱及无间故。复有余师。前五果外别说四果。一安立果。谓如水轮为风轮果。乃至草等为大地果。二加行果。谓如无生智等远为不净等果。三和合果。谓如眼识等为眼根等果。四修习果。谓如化心等为诸静虑果。如是四果皆是士用增上果摄。说因果已。复应思择。此中何法几因所生。法略有四。谓染污法。异熟生法。初无漏法。三所余法。余法者何。谓除异熟余无记法。除初无漏诸余善法。如是四法。颂曰。

染污异熟生  余初圣如次

除异熟遍二  及同类余生

此谓心心所  余及除相应

论曰。诸染污法除异熟因余五因生。异熟生法除遍行因余五因生。三所余法双除异熟遍行二因余四因生。初无漏法。双除前二及同类因余三因生。如是四法为说何等。谓心心所不相应行及色四法。复几因生。如心心所所除因外及除相应。应知余法从四三二余因所生。此中染污异熟生法余四因生。三所余法余三因生。初无漏法余二因生。一因生法决定无有。

同类推荐
  • 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

    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销释大乘正宗神默然宝卷

    销释大乘正宗神默然宝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希澹园诗集

    希澹园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翰林记

    翰林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House Behind The Cedars

    The House Behind The Ceda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混在历史的穿越者

    混在历史的穿越者

    回到战国时代,不懂争霸的陆山只想随波逐流,过自己的日子,但是人在乱世中,半点不由人,有些人总是会锋芒毕露,帮赢政打下了天下,他居然要拿自己炼丹。既然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你的天下还是交出来吧。
  • 星际美食帝师大人你别跑

    星际美食帝师大人你别跑

    业务第一的空间管理大人顾恒一时不察被自己的巨可爱空间精灵小糖坑到星际位面名曰度假!只能感叹这具身体太逆天,废了重修也顶尖!成为万人敬仰的帝师根本不是她的志愿,她只想好好休假,品味美食中的酸甜苦辣咸!
  • 唐诗新语

    唐诗新语

    本书作者陈忠来是余姚市东海城市文化研究院特聘硏究员,余姚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主要学术论著有:《河姆渡文化探原》《太阳神的故乡》。本书精选了唐代百余诗人近600首诗作进行现代解读,其中单独列篇的有诗人25人,诗400余首;女诗人33人,诗40余首。视角独特,解读准确,阅读本书能领略唐诗的博大精深,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
  • 有风轻相迎

    有风轻相迎

    十六年前,陆暄走失在马德里街头,被收养后取名苏南溪。回来南城,她故意接近母亲周韵的继子陆春晓,她曾经的小哥哥。她嫁给他,只为报复。周韵很快知晓苏南溪的真实身份,得知她失去记忆,便找人来冒充陆暄。而陆春晓对苏南溪的身份也产生了怀疑,他找人调查,发现了背后隐藏的真相。他一直希望苏南溪能够对他说实话,这样他也许就原谅她了,但苏南溪始终都没有坦白,他也像变了一个人,没有了往日的柔情。苏南溪则以为是因为他和前女友旧情复燃才导致如今分崩离析的生活,却不曾想自己从来都不是受害者,而是加害者。她以为秘密就是秘密,永不被他所知,却不知原来他一直都在沉默中备受煎熬。而深爱,是把她不知道的故事往心里收,一笑泯恩仇。
  • 我要掠夺诸天

    我要掠夺诸天

    诸天万物为我所用:系统:“我乃诸天最强系统,万物掠夺只在弹指间!”夏辰:“我要掠夺雷北辰的诸天最强装逼大抽取系统…”系统:“小意思!掠主随便抽!”夏辰:“我要掠夺唐锐的沾沾卡系统…”系统:“简单!掠主随便沾!”………我乃天命主角:夏辰!掠夺从这里开始…… 【PS催更群:188969087(欢迎你的加入)】
  • 练习一个人

    练习一个人

    每当夜幕来临,静谧的夜将白天遗留的热烈与繁忙稀释,我们才准备好迎接那个隐藏的自己。安安静静,在孤独中丰富饱满,这是懂得独处魅力的人才有的体验。作者将生命中自由闲居的一年,作为送给自己的礼物。远离熟悉安稳的生活,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喜欢的事物中去。独自面对生活,沉心与自己相处,安静且自由,回归内心,以向上的姿态迎接人生的海阔天空。独处不仅是一种选择,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热闹背后是无尽的寂静,但我们可以经由努力与取舍,让生活尽可能接近你想象中的模样。生命是一个不断追逐寻找,然后一一放弃的过程。没有人随心所欲地活着,我们终将学会直面孤独。练习一个人,无须等待他人来成全。
  • 新编雷峰塔奇传

    新编雷峰塔奇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国文化名人谈故乡

    中国文化名人谈故乡

    乡土情谊是一个对培育他的故乡的眷恋之情。这种浓厚情谊的绵绵延续,是凝聚中华民族情感的基础。故乡的野菜,故乡的街道,故乡的小桥流水,故乡的乡亲民俗是每个游子心灵的依托。看看故乡的月光,闻闻故乡的泥土是游子们的愿望。本书汇集了众多文化名人描写故乡、回忆家乡和往事、故人的文章。《谈故乡》集中国现当代作家,包括鲁迅、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朱自清、张爱玲以及张中行、陈从周、余光中、三毛等150余位作家的200多篇思故乡佳作。浓浓的乡情,把人们带回了那个年代,那个地方,令人回味无穷。
  • 重生之黑铁的荣耀

    重生之黑铁的荣耀

    这是个魔法和火枪并存的时代,据说在魔法文明末期,大陆人民用火枪将魔法师赶出了法雷亚大陆。六百多年过去,大陆列国纷争,魔法师也一直想夺回大陆的统治。这时候,穿越者来到了这个异世界。自认为是普通人的穿越者只想学学传说中的魔法,安逸的度过这一辈子,转职为一个低级魔法师,但战争风云不期而至。“动作快点,弯腰,别当靶子!枪子是笨蛋,刺刀是好汉,别怕,敌人都是孬种,我们冲上去他们就会逃的......”
  • 孟婆传

    孟婆传

    数千年前,听闻昆仑仙山上,因缘巧合,竟幻化出一只白泽仙兽,似乎是因为一缕在昆仑之上飘散不去的仙气。佛祖在那日,在遥远的西方极乐,微微睁开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