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的办公室里站着一个高个儿男孩。
校长从椅子上站起身来,对素素老师说:“阮老师,这位同学叫李家明,三年级的时候跟着父母到浙江读书,今年才回来的。插班到六年级,麻烦你安排一下。”
素素老师向李家明微笑一下:“李家明同学,欢迎你回来!”然后又对校长说,“王校长,那我先把他带到班上了,过会儿给他找一套教科书。”
王校长站起身来,走到李家明的面前,用手轻拍了他的肩膀一下:“行,去吧,好好听阮老师的话。阮老师可是从大城市来的好老师哦。”
“谢谢校长,谢谢阮老师!”李家明向校长和素素老师各鞠了一个躬。
素素老师有些诧异,因为她听到李家明说的是普通话。
在石林小学,虽然学校的围墙上写着大大的“请说普通话,请写规范字”,但学生们是不讲普通话的,讲的都是本地的方言。素素老师记得,她刚来学校的时候,有一次,一年级的老师临时有事,她去代课,讲了半天,有些学生好像一句话也没有听懂。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里没有幼儿园,也没有学前班,学生直接上一年级。孩子们在家里说的都是苗语,一下子听老师说普通话,根本听不懂,基本上要经过一年级半个学期的训练,才能听得懂汉语。
素素老师看着李家明,发现这个男孩比起其他孩子有一些不同的地方,比如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的,衣服裤子虽然不是新的,但很整洁,不像多数男孩子那样邋里邋遢。
素素老师把李家明带到教室里,对同学们说:“同学们,大家静一静,我来介绍一位新同学。他叫李家明,以前也读我们学校,从浙江一所学校转学过来的,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这位新同学。”
素素老师刚说完,教室里的掌声像点燃鞭炮一样响起,大家都使劲鼓掌,欢迎这个从城里回来的同学。
孔祥兵站起来说:“老师,我们是一个寨子的!”
“那好,以后你们回家就多一个伴了。”素素老师示意孔祥兵坐下,“李家明在城里的学校读的书,见的东西、学的知识要比大家多一些,以后大家要多向他学习。”
回家的路上,孔祥兵缠着李家明问这问那的。于是,从李家明的讲述中,阳晓月和孔祥兵知道了,城里的学校,不仅教读书、识字,还讲故事、讲历史,还有许多课外活动,如组织大家去郊游,还有电脑课……
“哇,城里的学校真好,比我们石林小学好多了!”孔祥兵不时地赞叹道。
阳晓月也挺羡慕李家明在城里读过书:“你的普通话为什么这么好?”
“习惯了,城市里的学校,不管是本地生还是外地生,都必须讲普通话,就像素素老师一样,不也是一直讲普通话吗?”李家明说。
今天,阳晓月第一次感到有了压力。
数学课上,素素老师发第一单元的测试卷。她拿到自己的试卷,“85分”。她挺满意的,因为,这个分数不用说,一定又是班上的第一名。
发完试卷,素素老师总结说:“这次测试,我们班有三位同学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进步,以前不及格,这次考及格了。两位同学成绩优秀,阳晓月同学考了85分,刚转学来的李家明同学考了92分,希望大家向这两位同学学习,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
阳晓月一听李家明是92分,心“怦怦”直跳。
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自己一直都是第一名,从来没有滑落到第二名。李家明一来,就把自己给超过了,是不是自己的成绩下降了?
想到自己的成绩下降,阳晓月突然感到有些害怕,爸爸妈妈在外打工,为的就是她能好好读书,每次父母打电话回来,都要问她的成绩,她每次都骄傲地对爸爸妈妈说自己是第一名,而且,每次都向父母保证,一定会好好学习,把第一名的成绩保持住。阳晓月越想越难过,心里有一种失落和对不起父母的感觉。
直到下午放学,阳晓月还在为分数的事情闷闷不乐。
放学路上,阳晓月问李家明:“你是怎么学习的,能考这么高的分数?”
“晓月,以前你一直是班上的第一名,现在被李家明超过了,心里是不是很难过?”孔祥兵说到了阳晓月的痛处。
“去去去,你还好意思说,一直都是倒数几名,一天只知道玩!就你那成绩,只能读三年级。”
孔祥兵不再说话了,阳晓月说得没错,他的成绩一直都是班上最糟糕的。语文,一年级的拼音都搞不懂;数学,连最简单的加减法也算不清楚。现在学校规定不能留级,他就一直这么随着大家升级,升到了六年级。基础没打好,后来的学习就跟不上,所以每次考试,孔祥兵都是十多分,能考到二十多分他就乐得笑呵呵的了。
李家明看出了阳晓月的心思,“晓月,你别难过,你知道吗,我的这个分数,在城里的学校也只算是中上等。那些成绩好的同学每次考试都是98、99分,考100分也是常事。”
阳晓月忘记了分数给自己带来的不悦,很认真地听李家明说。
“我刚到浙江的时候,妈妈带着我去了很多小学,因为不是本地户口,人家不接收。后来,好不容易才进了一所学校。刚去的时候,成绩都是倒数几名,自己也觉得很无用,非常自卑。通过后来的努力,才把成绩慢慢提高上来,达到班上的中等水平。”
阳晓月说:“我也想跟着爸爸妈妈到城里去读书,看来我们不能光在我们学校比较,还要向城里的学校看齐。”
“是的,要进入城里学校读书,我们农村去的孩子,得更加努力。”李家明补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