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90400000006

第6章 诗(1)(4)

江南四季歌

此作应为唐伯虎早年时期所创作。这是一首以赋体笔法写出的诗歌,作品极尽铺陈渲染之能事,写了江南四季景色的变换及人民的美好生活。

江南人住神仙地,雪月风花分四季。

满城旗队看迎春,又见鳌山烧火树。

千门挂彩六街红,凤笙鼍鼓喧春风。

歌童游女路南北,王孙公子河西东。

看灯未了人未绝,等闲又话清明节。

呼船载酒竞游春,蛤蜊上巳争尝新。

吴山穿绕横塘过,虎丘灵岩复元墓。

提壶挈归去来,南湖又报荷花开。

锦云乡中漾舟去,美人鬓压琵琶钗。

银筝皓齿声继续,翠纱汗衫红映肉。

金刀剖破水晶瓜,冰山影里人如玉。

一天火云犹未已,梧桐忽报秋风起。

鹊桥牛女渡银河,乞巧人排明月里。

南楼雁过又中秋,悚然毛骨寒飕飕。

登高须向天池岭,桂花千树天香浮。

左持蟹螯右持酒,不觉今朝又重九。

一年好景最斯时,橘绿橙黄洞庭有。

满园还剩菊花枝,雪片高飞大如手。

安排暖阁开红炉,敲冰洗盏烘牛酥。

销金帐掩梅梢月,流酥润滑钩珊瑚。

汤作蝉鸣生蟹眼,罐中茶熟春泉铺。

寸韭饼,千金果,鳖裙鹅掌山羊脯。

侍儿烘酒暖银壶,小婢歌阑欲罢舞。

黑貂裘,红氆氇,不知蓑笠渔翁苦!

江南人住神仙地,雪月风花分四季——这两句是说:江南一带的人们居住在神仙一般的福地,一年四季分明,时令美好。雪月风花:分别指四季。宋代无门慧开禅师有一首诗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此两句总述江南之美好。

满城旗队看迎春,又见鳌山烧火树——这两句是说:满城之中旗帜飘飘,人们跟着这些队伍观看迎春的仪式。元宵佳节到来的时候,彩灯堆叠成山,焰火灿烂辉煌。鳌山:堆成巨鳌形状的灯山。旧时元宵节夜晚,堆叠彩灯成山形,因而叫鳌山。烧火树:指放彩灯。火树,元宵夜灯景。形容灯光和焰火灿烂辉煌。这两句写迎春仪式的盛大及元宵夜的热闹景象。

千门挂彩六街红,凤笙鼍鼓喧春风——这两句是说:家家户户门前挂满了五色的绸子,每条街道都飘动着喜庆的红色。春风中笙管齐鸣,鼍鼓喧天。千、六:都是概数。彩:五色的绸子。凤笙:形状像凤凰的笙管乐器。鼍鼓:即用扬子鳄皮制成的鼓。

歌童游女路南北,王孙公子河西东——这两句是说:路上、河边上,到处都是男男女女出门游玩的人。歌童:亦作“歌僮”,以歌唱为生的儿童。游女:出游的女子。《诗经·周南·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思。”王孙公子:泛指贵家子孙。这句用了互文的手法。

看灯未了人未绝,等闲又话清明节——这两句是说:元宵佳节的灯还没有看完,很快就到了清明节。等闲:轻易,随便。清明节:在每年公历四月五日前后。这一天,民间有上坟扫墓、插柳、踏青、春游等活动。这两句承上启下。

呼船载酒竞游春,蛤蜊上巳争尝新——这两句是说:上巳时节,人们雇请船只,装载美酒,争先恐后地去观赏春天的美景,上巳日开始品尝新鲜的蛤蜊。上巳:古代节日名。汉以前以阴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魏晋以后多改为三月三日。这一天人们都到水边洁身或嬉游,以去除不祥。

吴山穿绕横塘过,虎丘灵岩复元墓——这两句是说:人们前去游玩的场所,有吴山、横塘堤、虎丘山、灵岩山以及元墓。吴山:在杭州西湖东南,春秋时期为吴国南界,因而得名。横塘:古堤名。在江苏省吴县西南。虎丘:山名。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西北。相传春秋时期吴王阖闾葬于此,三日有虎踞其上,因而得名。灵岩:山名,位于江苏省吴县西北。

提壶挈榼归去来,南湖又报荷花开——这两句是说:提着已空的酒壶和篮子刚刚回家,却又听说南湖的荷花盛开了。挈(qiè):用手提着。榼(kē):古代盛酒的器具,泛指盒一类的器物。归去来:回去。南湖:位于浙江省嘉兴县城东南。这两句由春景写到夏景,转换自然。

锦云乡中漾舟去,美人鬓压琵琶钗——这两句是说:在盛开如彩云一般的荷花丛中泛舟,那些美丽的女子们发髻上插着形似琵琶的首饰。锦云:彩云。琵琶钗:古时候女子头上带的形似琵琶的首饰。这两句写荷塘游乐的情景。

银筝皓齿声继续,翠纱汗衫红映肉——这两句是说:弹筝的女子轻启朱唇,露出洁白的牙齿,唱出美妙动听的歌,歌声不绝于耳。她们身上穿着翠绿的薄衫,隐约可以看见衣服下面粉红色的皮肤。银筝:用银装饰的筝或用银字表示音调高低的筝。皓齿:洁白的牙齿。这两句写女子。

金刀剖破水晶瓜,冰山影里人如玉——这两句是说:用贵重的刀切开名贵的瓜果,在水的倒影中看到的美人温雅得如同一块美玉。水晶瓜:指名贵的瓜果。

一天火云犹未已,梧桐忽报秋风起——这两句是说:夏天的炎热还没有过去,梧桐树就已经开始落叶,告诉我们秋天到了。火云:炽热的红云。这两句承上启下。

鹊桥牛女渡银河,乞巧人排明月里——这两句是说:七夕时节天上牛郎织女喜相会,地上乞巧的人则排成长长的队伍。鹊桥:民间传说中每年农历七月七日,即七夕时,会有飞雀在银河上架起桥梁,让牛郎和织女得以相见,称作鹊桥。牛女:牛郎和织女。乞巧:旧时风俗,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

南楼雁过又中秋,悚然毛骨寒飕飕——这两句是说:中秋来临,大雁又一次飞过南楼,飞向南方。寒风阴冷,侵入毛骨。悚然:惧怕的样子,这里指寒冷的样子。飕飕:阴冷貌。

登高须向天池岭,桂花千树天香浮——这两句是说:秋日去天池岭上登高。桂花开放,香气浮动。登高:农历九月初九有登高的习俗。千树:极言其多。天香:芳香的美称,此指桂香。

左持蟹螯右持酒,不觉今朝又重九——这两句是说:左手拿着蟹钳,右手拿着美酒,不知不觉就到了重阳佳节。蟹螯(áo):螃蟹的第一对脚,形状像钳子。“左持蟹螯右持酒”句用《晋书·毕卓传》典,毕卓性格放荡不羁,嗜酒如命。他常对人说:“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重九:重阳日,农历九月初九。

一年好景最斯时,橘绿橙黄洞庭有——这两句是说:一年之间这个时候的景色是最美的。太湖周围出产有绿色的橘子和黄色的橙子。斯时:此时。洞庭:指太湖。太湖有东、西洞庭山,故称。苏轼《赠刘景文》:“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满园还剩菊花枝,雪片高飞大如手——这两句是说:整个园子里只剩下菊花在枝头开放,漫天飞舞的雪片有手掌那么大。此句自然而然地由秋景过度到冬景。

安排暖阁开红炉,敲冰洗盏烘牛酥——这两句是说:准备好房间,放好烧得很旺的火炉。在炉边融化冰块,清洗杯盏,烘煮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酥油。暖阁:设炉取暖的小阁。红炉:烧得很旺的火炉。牛酥: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酥油。

销金帐掩梅梢月,流酥润滑钩珊瑚——这两句是说:夜晚时分,精美的罗帐遮掩了已经升到梅树之上的月光,罗帐的流苏太过光滑,珊瑚做成的帘钩滑落在地。销金帐:镶嵌金色线的精美的帷幔、床帐。流酥:即流苏。一种下垂的以五彩羽毛或丝线等制成的穗子。钩珊瑚:即珊瑚钩。

汤作蝉鸣生蟹眼,罐中茶熟春泉铺——这两句是说:煮沸的水泛起气泡,形如蟹眼,响声如同秋蝉的鸣叫。罐子里的茶已经煮好了,茶水从罐中喷发出来。汤:热水。蟹眼:螃蟹的眼睛。比喻水初沸时泛起的小气泡。春泉:茶水。铺:铺腾,喷发。

寸韭饼,千金果,鳖裙鹅掌山羊脯——这三句是说:桌上放满饼子、水果、鳖裙、鹅掌、山羊肉干。千金果:珍稀的水果。鳖裙:鳖甲周边的软肉。脯:肉干。这两句写食物。

侍儿烘酒暖银壶,小婢歌阑欲罢舞——这两句是说:侍女拿着精美的酒壶为主人温酒,婢女已经唱完歌曲,舞蹈也即将结束。阑:结束,完毕。

黑貂裘,红氆氇,不知蓑笠渔翁苦——这三句是说:富贵人家穿着黑色的貂裘衣服,盖着红色的羊毛毯子,哪里体会得到此刻江边穿着蓑衣,戴着笠帽的渔翁生活的艰辛。氆氇(pǔlu):藏族地区出产的一种羊毛织品。蓑笠:蓑衣和笠帽。

这篇作品可谓词采华茂。全诗可以分为五个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即前两句,总写江南景象。“满城旗队看迎春”至“虎丘灵岩复元墓”为第二部分,写江南之春。这一部分的描写色彩浓艳,热闹非凡,充分刻画出江南春季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景象。“提壶挈榼归去来”至“冰山影里人如玉”为第三部分,通过乘舟赏荷这一具体行为写江南夏日熏人欲醉的景色。“一天火云犹未已”至“橘绿橙黄洞庭有”是第四部分,铺陈秋日之景。重点写了秋天的七夕节和重阳节两个有代表性的节日。其馀内容是写冬季生活状况的,气氛舒适慵懒。诗歌最后一句写道“黑貂裘,红氆氇,不知蓑笠渔翁苦”正是典型的赋体笔法,可谓曲终奏雅。

作品辞藻华美,寓情于景,能抓住一年四季中最有代表性的节日来写,有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

进酒歌

此作为作者年轻时期创作,其中饱含书生意气,有横槊赋诗的气概和气吞山河的气势。进酒歌:劝人饮酒的歌。

吾生莫放金叵罗,请君听我进酒歌。

为乐须当少壮日,老去萧萧空奈何!

朱颜零落不复再,白头爱酒心徒在。

昨日今朝一梦间,春花秋月宁相待?

洞庭秋色尽可沽,吴姬十五笑当垆。

翠钿珠络为谁好?唤客那问钱有无!

画楼绮阁临朱陌,上有风光消未得。

扇底歌喉窈窕闻,尊前舞态轻盈出。

舞态歌喉各尽情,娇痴索赠相逢行。

典衣不惜重酩酊,日落月出天未明。

君不见,刘生荷锸真落魄,千日之醉亦不恶。

又不见毕君,拍浮在酒池,蟹螯酒杯两手持。

劝君一饮尽百斗,富贵文章我何有?

空使今人羡古人,纵有浮名不如酒!

吾生莫放金叵罗,请君听我进酒歌——这两句是说:诸位请不要停下手中的酒杯,请听我为大家吟唱一首进酒歌!生:对同辈的敬爱之称。金叵罗:金制酒器。叵罗,一种敞口的浅酒杯。此句颇似李白《将进酒》中“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句。

为乐须当少壮日,老去萧萧空奈何——这两句是说:寻找快乐就应该趁着年轻的时候,等到老了,头发白了,就没有办法了。萧萧:指头发稀疏貌。空:没有。奈何:办法。

朱颜零落不复再,白头爱酒心徒在——这两句是说:韶华易逝,青春不再,等到头发变白的时候,想喝酒也不能喝了。朱颜:青年时期的容颜。徒:白白地。

昨日今朝一梦间,春花秋月宁相待——这两句是说:时光流逝只在一梦之间,美好的事物哪里会等待我们?宁:岂,难道。此句中“昨日今朝”指时光变迁。“春花秋月”指美好的事物。

洞庭秋色尽可沽,吴姬十五笑当垆——这两句是说:太湖中的秋色都可以买来,美丽的十五岁吴地女子笑吟吟地站在酒店中卖酒。洞庭:指太湖。沽:买。吴姬:姬,古代对女子的美称。吴姬指吴地的美女。垆:旧时酒店里安放酒瓮的土台子,亦指酒店。

翠钿珠络为谁好?唤客那问钱有无——这两句是说:那些戴着漂亮的头饰的女子们是为谁而打扮呢?她们召唤客人哪管对方有没有钱。翠钿:用翠玉制成的首饰。珠络:缀珠而成的网络,一种头饰。

画楼绮阁临朱陌,上有风光消未得——这两句是说:雕饰华丽的楼阁下临一条分岔路,眼前的景色旖旎迷人。画楼:雕饰华丽的楼房。绮阁:华丽的楼阁。朱陌:即“杨朱陌”,指歧路。风光:风景。消未得:无法除去,言风光之旖旎。

扇底歌喉窈窕闻,尊前舞态轻盈出——这两句是说:扇下传出美好的歌声,在酒杯前看到舞者袅娜轻盈的姿态。窈窕:娴静、美好的样子。尊:酒器。

舞态歌喉各尽情,娇痴索赠相逢行——这两句是说:尽情地展示了她们的歌喉和舞姿以后,她们娇痴地索要观赏者赠予诗文。娇痴:撒娇。索:索要。相逢行:古乐府名,内容写初次相见。这里泛指诗文。

典衣不惜重酩酊,日落月出天未明——这两句是说:抵押衣服直喝到酩酊大醉,离开的时候太阳已落,月亮尚未升起。典:抵押。酩酊:大醉貌。

君不见,刘生荷锸真落魄,千日之醉亦不恶——这三句是说:你们难道不知道西晋时期的刘伶,乘车喝酒随身带锸,时刻准备醉死道旁,但他却能大醉一千多日也不呕吐。刘生荷锸:刘生,西晋时“竹林七贤”中的刘伶。刘伶嗜酒成癖,纵酒放诞,常乘鹿车,携酒一壶,使人荷锸随之,说:“死便埋我。”事见《晋书·刘伶传》。落魄:不受拘束。恶:恶心、呕吐。

又不见毕君,拍浮在酒池,蟹螯酒杯两手持——这三句是说:大家难道不知道有个晋代的毕卓,他但愿能拍浮在酒池之中,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以度过他的一生。毕君拍浮:毕君,指晋代毕卓。毕卓性格放荡不羁,嗜酒如命。他常对人说:“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见《晋书·毕卓传》。

劝君一饮尽百斗,富贵文章我何有——这两句是说:奉劝各位尽情畅饮,一饮千升,我们要富贵和文章干什么呢!斗: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

空使今人羡古人,纵有浮名不如酒——这两句是说:现在的人们一味追求名利,只是白白地羡慕古人,即使有了虚名也不能如美酒那样能让人沉醉快乐啊!浮名:虚名。

这首作品风格直追李白,颇似李白《将进酒》。诗歌以人们年轻时期风花雪月,尽情享乐的美好生活与年老时期想要追寻快乐而不得的状况互相对比,指出及时行乐态度的合理性。作品始终不脱离“酒”这个中心,以刘伶和毕卓嗜酒如命,生活洒脱不羁为例,奉劝同饮者看轻功名,开怀畅饮。作品节奏明快,风格豪放,句式整散结合,颇具气势。

同类推荐
  • 国语

    国语

    《国语》以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通过各有风格、各有特色的语言来塑造人物性格,表述不同人物的思想及命运,记载波澜壮阔的历史大事。
  • 大学·中庸

    大学·中庸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为孔子后人子思所作,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 一生要读的国学经典

    一生要读的国学经典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那些传承下来的古书,凝聚着众多大家的智慧和心得,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本书推荐的古书,时间跨度从先秦一直延续到清末,类型多样,有《史记》《资治通鉴》等史学巨著;《诗经》《漱玉词》等诗词集;《红楼梦》《聊斋志异》等小说;《窦娥冤》《西厢记》等戏剧作品;《文心雕龙》《艺概》等文艺理论著作;也有《水经注》《齐民要术》等科学巨著。读者在了解其思想精髓的同时,也可以选取一些适合自己或者感兴趣的书来细细品读,相信定会受益匪浅。
  • 庄子

    庄子

    《庄子》应该于先秦时期就已成书,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三十三篇本《庄子》,是经西晋郭象删订并流传下来的。汉代《庄子》有五十二篇十馀万字,这种五十二篇本到魏晋时期仍然可以见到。魏晋时玄风盛行,庄学渐起,为《庄子》作注者多达数十家,但这些注《庄子》者往往根据自身对庄子的理解和个人喜好,对《庄子》一书的篇目做了一定的删改,从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庄子》版本。郭象以前,主要的《庄子》版本有崔譔本、向秀本、司马彪本。其中崔谟、向秀本为二十七篇(向秀本一作二十六篇,一作二十八篇),司马彪本五十二篇。现在人们所看到的郭象三十三篇本,是郭象在五十二篇本的基础上吸收各家尤其是向秀庄子学成果之后删订的,是郭象对司马彪五十二篇本“以意去取”,并删去其中“十分有三”之后的结果。经过郭象删订的《庄子》,无论从篇章还是字句方面,都更为精纯。由于他吸收和借鉴了向秀及当时各家之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颇富改造性的独特诠释,故为历代所推崇,逐渐成为定本,流传至今。
  • 历代赋评注(先秦卷)

    历代赋评注(先秦卷)

    《历代赋评注》全书七卷,选录从先秦至近代三百多位作家的赋近六百篇加以注释和品评。其中大部分作品以前没有人注过。主编赵逵夫教授为著名辞赋研究专家,中国辞赋学会顾问。各卷主编和撰稿人也都是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有较高修养的学者,基本上都是高职和博士。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
热门推荐
  • 润笙

    润笙

    “你好,呃、你们怎么都来了!”“嘻嘻,小冉、林沫别看目前你们是男女主,过个几十章…嘿嘿嘿”众人异口同声道:“风水轮流转,这毕竟是《润笙?我们的时代》嘛”……
  • 饰品

    饰品

    她有一个秘密,对于她来讲救人这件事很重要。破案也一样,所以在无数个诡异的案件中,她越来越喜欢这个世界了
  • 遇见苏黎世

    遇见苏黎世

    单纯千金遇到霸道冷傲的星耀掌门人安逸尘,温柔贴心的超人气演员言瑾轩,充满艺术气息的设计师文艺男神许凉笙。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三种不同类型的男生谁才是你的菜?
  • 第三只眼看日本

    第三只眼看日本

    一本书看透日本。大处着眼,小处落笔,日本民族面面观。东瀛孤岛民族的自卑,军国主义日本的张狂,经济强国日本的压力,追根溯源,寻幽发微,走进日本人的内心世界,为读者展现一幅日本民族与社会的全景图。
  • 绝世战帝

    绝世战帝

    战灵大陆,百族林立,万道争锋,无数天才在这里撒尽汗水。万年前至尊战帝杀上九天,称霸一世。万年后,少年陈凌从战帝走出。一代战帝之辉煌,再入九天。
  • 重生之娇娥锦绣

    重生之娇娥锦绣

    赵娇娥前世貌美懦弱,被圈养一生。自阿母被休,阿父在狱中自尽明志,便成了后母砧板上的肉,逼嫁二次。落水重生回十一岁,一切都还来得及,绝不重蹈复撤!
  • 萌妃嫁到,魔尊太难缠

    萌妃嫁到,魔尊太难缠

    她是叶家嫡女,自小灵脉受损、家族厌弃、肥胖如猪,就连唯一的婚事也被庶姐夺走,惨死山林。穿越而来的叶小萌,修灵脉,报血仇,顺带修修仙,日子过得不亦乐乎。只是,为什么她捡来的那只小黑猫会说话?还要娶她?“小萌萌,你救了本尊,本尊自当以身相许。”某美男笑得一脸宠溺。什么鬼,本尊?她救的居然是人人闻之色变的七万年前大闹天庭,血洗云雾殿的魔族至尊帝无痕?叶小萌风中凌乱,除了逃还是逃,可魔尊大人变幻无常法力无边,根本逃无可逃。“你想怎么样?”“嫁给本尊,魔族十万里江山,千万妖魔供你差遣!”“……成交!”
  • 五行论

    五行论

    今天下尚未一统,总分金木水火土,旁支侧系千百万,问苍茫沉浮谁主!
  • 剪红线

    剪红线

    某女:“上神让一下,我要剪红线。”某上神:“夫人,为何要剪我们的红线?”某女:“我认错人了,我爱的不是你。”某上神:“怎么可能不是我,你明明爱的就是我。”某女有些郁闷:“那我这样算不算移情别恋?”某上神:“我不介意我的情敌是自己。”这是一段阴差阳错的爱情,还是命中注定的呢?这是个问题。
  • 都市之少帝归来

    都市之少帝归来

    他是自我长眠的少帝,仙古纪元唯一存活的仙,末法时代之后,他一觉醒来,发现这已不是他的世界。且看南极冰川之下醒来的少帝,如何在这个世界生存!帝喜晴空万里!帝怒山崩地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