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77700000002

第2章 认识我们的住所——地球(1)

地球是个老寿星

故事里的大学问

地球的年龄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中国古人推测,自开辟至于获麟(公元前481年),凡三百二十七万六千岁。17世纪西方国家的一个神父称,地球是上帝在公元前4004年创造的。以上只不过是人们的推测,真正用科学的方法探究地球年龄的是英国物理学家哈雷。他提出,研究大洋盐度的起源或许能为解答地球年龄找到依据。

1854年,德国科学家赫尔姆霍茨根据他对太阳能量的估算,认为地球的年龄不超过2500万年。1862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汤姆生说,地球从早期炽热状态中冷却到如今的状态,需要2000万至4000万年。

科学家们对地球年龄众说纷纭,遗憾的是,没有哪一个说法能让人们信服。那么,地球到底多少岁了呢?科学家们是如何找到使人们信服的答案的呢?

真相是这样的

到了20世纪,科学家发明了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法,这是测定地球年龄的最佳方法。根据这种办法科学家找到了最古老的岩石,其年龄约有35亿岁。但这并不能成为地球出世时留下来的最早的证据,因为“婴儿时期”的地球是一个炽热的熔融球体,而最古老的岩石是地球冷却以后形成的。

20世纪60年代末,科学家测定取自月球表面的岩石标本,发现月球的年龄在44亿~46亿年之间。根据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太阳系的天体是在差不多时间内凝结而成的,由此可以认定地球是在46亿年前形成的。然而,这是依靠间接证据推测出来的。实际上,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地球已经存在46亿年。

根据人类历史划分朝代的方法,地质学家将地球的历史分为五个“代”。它们是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每“代”还可进一步划为若干“纪”,如古生代从远到近划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中生代划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新生代划分为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

太古代时期的地球表面形成了原始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但地壳还不稳定,火山活动频繁,海洋面积很大,陆地上尽是些秃山,最低等的原始生命开始出现。

太古代之后是长约18亿年的元古代,此时地球表面的大部分区域仍被海洋覆盖。到了距今6亿年左右,地球上出现了大片陆地,出现了海生藻类和海洋无脊椎动物。

到了古生代,海洋中出现了几千种动物,鱼类开始出现并大量繁殖。后来一种用鳍爬行的鱼出现了,并登上陆地,成为陆上脊椎动物的祖先,两栖类动物和爬行类动物逐渐占据主要地位。北半球陆地上出现了大量的蕨类植物,这些茂密的森林后来变成大片的煤田。

中生代历时约1.8亿年,是爬行动物的时代,恐龙曾称霸一时,这时出现了原始的哺乳动物和鸟类。中生代繁茂的植物和巨大的动物,后来逐步演变成了煤田和油田。中生代还生成了许多金属矿藏。

新生代距今约6550万年,新生代时期自然界生物的大发展,导致了人类的出现。专家们认为,南方古猿(又被称为“正在形成中的人”)大约出现在500万~800万年前,后来逐渐演化成现代人。

科学家们间接推算出地球的年龄为46亿年,那么,人类又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目前,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的。人类起源发展过程包括三个基本阶段: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

“猿类”是指生活在千百万年以前的古代猿类,它们是人类的远祖;

“正在形成中的人”是指从猿到人的过渡,他们已能直立行走,能使用木棍、石块等天然工具,但还没有进行真正的劳动;

“完全形成的人”是指已能制造工具、真正进行劳动的人,已从动物中完全脱离出来。

到了第三个阶段,人类才真正地进化完成。

地球是悬浮在宇宙中的舞者

故事里的大学问

物理课上,老师拿来一个很特别的地球仪,它不同于普通的地球仪,普通的地球仪需要转轴穿过球体才能立在空中,而这个地球仪却可以直接悬浮在空中。同学们看了觉得非常新奇,子涵好奇地问老师:“为什么这个地球仪可以悬浮在半空中呢?”

老师回答说:“这叫磁悬浮地球仪,运用的是磁悬浮的科学原理,它可以在无任何支撑点及触点的空中自转,展示地球的真实状态。”听了老师的话,子涵有些明白了,但另一个疑问又产生了:地球为什么能够悬浮在空中呢?

真相是这样的

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把一颗石子抛向天空,无论抛多高,它最终都会落到地面上,这是受重力的影响。那么,地球为什么不会掉下来,一直悬浮在宇宙中那么多年呢?这就要从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说起了。

引力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宇宙间的物体都有引力,这就是引力的万有性。由于太阳的引力,行星可以保持在各自的轨道上。地球一直绕着太阳运行,太阳比地球大得多,引力也大得多,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大约是太阳半径的215倍,而地球的绕转速度约为每秒30千米,地球运动产生的惯性,使其向外飞转,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又使地球没办法脱离太阳。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太阳与地球的关系:将一根绳子系上一块小石头,在手里挥动绳子,使小石头在空中转圈,在惯性离心力作用下,驱使小石头向外飞转,但紧拉着的绳子又不让它飞去。

总之,地球正是在离心力和万有引力的双重作用下,保持力的平衡,得以悬浮在宇宙中。

我们知道,地球大概已经有46亿年的年龄了,那么,它还能存在多久呢?它会一直悬浮在宇宙中吗?

根据地质学家推测,太阳已经发光50亿年了,估计再过50亿年,太阳的大部分氢会聚合成较重的氦。氦需要更高的温度,才能聚合成碳,因氦较重,其引力会更强,使太阳中心压力加高。

当气体压力增高,温度就会自动提高。当太阳重心温度增高到现在的10倍,达到1亿摄氏度时,所有的物体都会变成气体,太阳系就不会存在了,当然,地球也会因为失去太阳而消失。

爱运动的地球

故事里的大学问

19世纪,法国的一位名叫傅科的物理学家做了一个特殊的摆,这个摆由一根长60余米的纤细金属丝悬挂一个27千克重、直径约30厘米的铁球所组成。当时人们把这种从未见过的“超级摆”称之为“傅科摆”。

1851年的一天,傅科在法国巴黎万神庙的圆顶上将亲手制作的“傅科摆”吊上,并在摆的下方画了一个刻度盘,摆在广场上悠然自得地摆动着。不少人都来围观这一奇怪的实验。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发现摆在悄悄地“偏移”,并且是沿顺时针方向与刻盘所指示的方向发生偏移。

有的人在摆动开始时,明明看到摆球运动到自己眼前,又荡了回去,过了一段时间后,摆球离自己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在场围观的人认为,既然自己没有发生移动,那就是摆平面发生了“移动”。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如果不是,你又该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

真相是这样的

实际上,摆动的平面是不会发生移动的。摆作为一种物质运动形式,是无法摆脱地球自转的影响的。傅科选用较长的金属丝,是为了让摆动的时间足够长,以便于观察。选用较重的摆球是为了增加摆的惯性和动量,以克服空气的阻力,一旦它摆动起来,作为一种运动状态,有滞后于地球自转的惯性,也就是说能够减少地球自转的影响。

由于地球的自转,每个观测者都被地球带着运动,尽管观测者站在原地没有动,但脚下的地面是运动的,这就把观测者悄悄地带离了原来的方位,所以,摆动的平面并没有移动。“傅科摆”的摆动作为地球自转的有力证据,现已被世界所公认。

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7.292×10-5弧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465米/秒。地球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为23小时56分,约每隔10年自转周期会增加或减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

那么,地球自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呢?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产生了地方时和区时。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W向东至7.5°E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或零时区。在零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零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即十二区。

国际上规定,把东西十二区之间的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旧的一天的终点,地球上日期的更替,都从这条线开始。由于东十二区总比西十二区早24小时,所以,自东十二区向东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去一天;自西十二区向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增加一天。东西十二区时刻相同,但日期相差一天。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在围绕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方向一样,都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公转方向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地球的公转方向呈顺时针。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单位是一年,长度为365日5时48分46秒,叫作一个回归年。地球公转的平均速度:角速度约1°/日;线速度约30千米/秒。

地球公转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影响,正是因为有了地球的公转,才有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有了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以及五种气候带等自然地理现象。

认识地球的结构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载人宇宙飞船都可以到太空遨游了,真可谓是上天有路,但是对于我们脚下的地球却是入地无门。曾经有这样一种说法:南极和北极附近有两扇敞开的大门,从那里人们可以进入地球内部。

这当然是幻想故事,那么,人们面对庞大的地球,要想得知地球内部的结构和物质组成,逐步揭示地球内部的秘密,该怎么办呢?

真相是这样的

如果地球很薄,我们完全可以像开凿矿井一样去了解地球,但实际上地球很厚很厚,要想了解地球深层的情况,只能用间接的方法,如通过火山喷发出来的物质,了解地球内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利用地震波来揭示地球深处的秘密。

1910年,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发现地震波在传到地下50千米处有折射现象发生,他认为发生折射的地带就是地壳和下面物质的分界面。1914年美国地震学家古登堡,发现地下2900多千米深处存在着另一个不同物质的分界面。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分别将他们发现的分界面命名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用这两个面,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地壳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地球最上面的一层,平均厚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33千米。地壳厚度的变化规律是: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地壳的物质组成除了沉积岩外,基本上是花岗岩、玄武岩等。

地幔是介于地表和地核之间的中间层,厚度将近2900千米,主要由致密的造岩物质构成,这是地球内部体积最大、质量最大的一层。它的物质组成具有过渡性,靠近地壳部分主要是硅酸盐类的物质;靠近地核部分,则同地核的组成物质比较接近,主要是铁、镍金属氧化物。地幔又分为上地幔(从33~1000千米)和下地幔(从1000~2500千米)。

地核的半径约3450千米,分内核和外核两部分。外核厚约1600千米,是液态的;内核是一个温度很高、密度很大、由铁镍构成的金属核。

刚才我们讲了地球的内部结构分为三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那么,你知道地球的外部结构是怎样的吗?

地球外圈分为四个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

大气圈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它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为氮、氧。因地心引力作用,几乎全部的气体集中在离地面100千米的高度范围内,其中75%的大气又集中在距地面10千米高度的对流层范围内。

水圈包括海洋、江河、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等,它是一个连续但不很规则的圈层。其中海洋水质量约为陆地水的35倍。如果整个地球没有固体部分的起伏,全球将被深达2600米的水层均匀覆盖。

由于存在地球大气圈、地球水圈和地表的矿物,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地球上形成了适合于生物生存的自然环境。生物生活在岩石圈的上层部分、大气圈的下层部分和水圈的全部,这构成了地球上一个独特的圈层,称为生物圈。

对于地球岩石圈,主要由地壳和地幔圈中上地幔的顶部组成,从固体地球表面向下穿一直延伸到软流圈。

地球优美的体形

故事里的大学问

地球到底是什么形状的?关于这个问题,我国在古代就已经开始“研究”了。早在2000多年前的周朝,就存在着一种“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盖天说。当时的人认为,蓝天就像是一个半球状的圆盖,大地像一块四方的棋盘,并认为蓝天与大海相连。当然,也有人认为在地的四角八方都有一根擎天柱支撑着蓝天。

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以及知识的积累,人们又提出了拱形大地的设想,即“浑天说”。我国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认为:浑天如鸡卵,地如卵黄,居于内。天表有水,水包地,犹如卵壳裹黄。

同类推荐
  • 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和魔衣橱

    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和魔衣橱

    由于二战的空袭,四位伦敦小孩子被疏散到一位老教授的古宅。在这个古宅里,他们发现一个神奇的衣橱,竟可通往神奇主人魔法国——纳尼亚。这原是一个和平乐土,生活着巨人、侏儒和会说话的动物,却因白衣女巫的毒咒成为冰天雪地的冰封世界。孩子们加入正义精神领袖雄狮阿斯兰这边,结合反女巫势力,让纳尼亚重返和平,恢复往日的美丽和生机……
  • 青少年必知的100种生物知识

    青少年必知的100种生物知识

    生命是永恒的话题,从古至今,人们总是孜孜不倦地探索着生命的奥秘,本书所介绍的,正是世界上不分国家、不分肤色、不分男女老少的人们所共同关注的话题。本书不仅系统地介绍了生物知识,同时还讲述了有趣的生命现象,揭示了世界上未解的生物之谜,可谓知识性与趣味性并存。
  • 中国经典寓言

    中国经典寓言

    勤奋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思考是理解知识的利器,读书是掌握知识的捷径,练习是巩固知识的方法,讨论是理解知识的妙招,探求是创新知识的途径。
  • 魔方步步高(超级智商训练营)

    魔方步步高(超级智商训练营)

    本书注重对阅读技巧的培养,体现了英语学习中的大阅读观。书中设计了“读能诊断”、“阅读指南”、“难篇精练”、“难题精练”、“阅读欣赏”、“拓展任务”六个模块。其中“读能诊断”、“拓展任务”栏目设置了主观试题,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阅读指南”栏目具体全面剖析了阅读及应试的技巧。
  • “鬼火”的真相(趣味化学卷)

    “鬼火”的真相(趣味化学卷)

    化学是一门富有活力的科学,犹如生活中的魔术师,总是变着法儿的给我们呈现出奇妙的微观世界,同时它又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热门推荐
  • 四小孩探险记

    四小孩探险记

    很久很久以前,有四个小孩儿,他们的名字分别叫:薇兰、史林白,盖伊和赖内。
  • 倚剑执江山

    倚剑执江山

    武龙,生于武学世家,长于灼灼人世。为爱,智计千条;为情,舍身取义。笑看红尘,冷对生死。看故事百转千回,泯恩仇跌宕起伏,写一代传奇,悲沧桑自己。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英雄联盟之不死者的旅途

    英雄联盟之不死者的旅途

    系统可兑换英雄联盟里人物技能,物品,主世界英雄联盟宇宙,副本凸变英雄-亚人-食尸鬼-漫威,副本篇幅不一。
  • 我的万丈星辰

    我的万丈星辰

    他们终究是错过了?喜欢的饮料,你只会买一次吗?不会,陆景萧在次见到那个让他魂牵梦绕的女人,他脑子里只有一句话“乔露,我不会再让你离开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秘密使命(全集)

    秘密使命(全集)

    现代版的“千里走单骑”,坚守与找寻的是传说的神秘宝藏……男人的使命?用生命与鲜血完成,永不回头!任何传说都有一定的事实来源,闯王宝藏也不例外。闯王到底把宝藏在了那里?由谁来打开闯王宝藏的大门?答案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揭晓……无名小卒一夜成名,混得风生水起。他还记得自己是谁吗?是赠性难改痴迷成疯,还是另有隐有天机不露?秘密,一切都是秘密。
  • 炼神武帝

    炼神武帝

    天下万道,唯武独尊!项家少主项鹰,在传承战体之日,被族弟陷害,血脉崩碎,战体被夺。神秘炼神钟夺天地造化,剥夺一切血脉武学,转嫁主人,任你煌煌天骄,武道天才,尽为我做嫁衣裳!带着炼神钟强势归来的项鹰,誓要踏平苍穹,镇压神魔!洪荒万界,唯我独尊!
  • 步步飞升传

    步步飞升传

    你与春风皆过客,我拥秋水揽星河!道道艰险,步步维艰!
  • 笙离甜宠三部曲

    笙离甜宠三部曲

    治愈系言情代言人笙离代表作,豆瓣、天涯、贴吧网友联合投票选出的“此生一定要读的言情小说”。爱上一个人有许多原因,而所有原因加起来不过是——我爱上的是你。《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工作狂沈惜凡因为压力而彻夜失眠,无奈之下只好去看中医,然而她经常因工作繁忙忘记取药,每每都令温润俊秀的主治医生何苏叶很是头疼。原本以为两人仅限于医患关系,却没想到他们竟然住在同一个小区。而正是一次次的不期而遇,让两人之间的情愫慢慢萌芽……《时擦》他是成绩优秀、外表出色的班长,她是插科打诨、毫无理想的咸鱼。她无意中看了他一眼,从此便在爱情的轮回中万劫不复。《耳洞》她守着一份情愫浑噩度日,直到他走进她看似平静的生活,一场爱情游戏的角逐就此开始。两人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竭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