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71100000021

第21章 政治经济(1)

世界政治经济是人类文化生活之一,是调解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关系和利益的必要手段。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状态根植于当地的文化心理和民间风俗,因而在世界的不同国家地域产生了迥然有别的政治经济制度。了解了政治经济的本源,便会明白政治经济制度本身没有优劣之分,它永远是为特定的地域族群服务的,必然要适合本土和本民族的文化状态。

美国的崛起

美国全名为美利坚合众国,是由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50个州、波多黎各自由邦和关岛等众多海外领土组成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其主体部分位于北美洲中部,国土面积937.26万平方千米,人口3.1亿,官方语言为英语,是一个以移民为主的国家。

在四万多年前,印第安人的祖先经由北美洲到达中美洲和南美洲。1607年,英国在北美建立了第一个殖民地。18世纪中叶,北美已经逐步建立了13个英国殖民地。1775年,北美独立战争爆发。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诞生,美国独立。1787年,华盛顿当选美国首任总统,建立“三权分立”制度。

通过19世纪初期的西进运动和1846年的美墨战争,美国扩充了自己的国土面积。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1865年4月9日,南北战争中南方政府以失败告终,美国恢复了统一,奴隶制度被废除。

19世纪初,美国开始工业化,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29年发生了资本主义大萧条。1932年,富兰克林·罗斯福(1882-1945年)当选总统,全面推行以政府干预市场为主要手段的“罗斯福新政”,推动了美国的发展。

19世纪30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随着轴心国的战败、英法实力的衰退,美国和苏联成为超级大国,世界被分成了东西方两大阵营。1991年,随着苏联解体,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作为世界第一军事大国,其高等教育水平和科研技术水平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其科研经费投入之大、研究型高校企业之多、科研成果之丰富堪称世界典范。因此吸引无数人来到美国,创造美国梦。

为什么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美国的超级大生意

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国、奥匈帝国、土耳其、保加利亚属同盟国阵营,英国、法国、俄国和意大利则属协约国阵营。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同时也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

但是这场战争对一些大企业和商人来说,却是一场财富盛宴。其中最出风头的还是美国公司,刚开战时,欧洲国家都认为打不了太久,他们在军需生产方面可以自给自足。开战后第一年确实是这样,但当一切迹象表明这可能会是一场持久战的时候,他们开始迫切地寻找新的供应源头——美国。

从1914年8月到1918年2月,协约国从美国购买了价值150亿美元的物资。在战争期间,杜邦家族的杜邦化学公司,卡耐基家族的美国钢铁公司,以及伯利恒钢铁公司、阿纳康达铜业、美国熔炼与精炼公司、雷明顿军火公司、温彻斯特武器公司、柯尔特自动武器公司、阿特拉斯火药公司、通用汽车公司等制造商都赚取了巨额利润。杜邦公司生产了协约国军队40%的弹药,其股票价格在战争期间从20美元暴涨到1000美元。

到1918年签订停战协定的时候,美国诞生了21000名百万富翁,花旗银行总裁弗兰克·范德利普评价说:“作为战争的一个衍生物,上百万个新富阶层诞生了。”但是美国作家赫尔穆特·恩格尔布莱希特和弗兰克·汉纳根发明的另一个称呼对这些人来说更为贴切:他们是“贩卖死亡的商人”。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指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任美国总统后实行的一系列针对经济危机所采取的经济政策。

1929年10月24日,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黑色星期四”,这一天,美国金融界崩溃了,股票市场大崩溃,这直接导致了从1929年到1933年持续四年的经济大萧条。从此,美国经济陷入了严重的危机泥淖。面对此次经济危机,采取放任自由经济思想的胡佛总统采取了一些不成功的应付经济危机的措施,加剧了经济危机的危害,使美国经济跌入谷底。罗斯福以“新政”为竞选口号,赢得了广泛支持,击败胡佛,成为美国第32任总统。

罗斯福针对当时的实际,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措施,历史上称为“新政”,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三R”来概括,即复兴(Recovery)、救济(Relief)、改革(Reform)。

罗斯福着手整顿银行与金融系,下令银行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的信用,并放弃金本位制,使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复兴工业或对工业进行调整;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与蓝鹰行动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调整农业政策:给减耕减产的农户发放经济补贴,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推行“以工代赈”;大力兴建公共工程,缓和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政府还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通过了《社会保障法》,同时建立急救救济署,为人民发放救济金。

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及当时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基本克服了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并使战后美国经济呈现长期的上升趋势。新政避免了美国走上***主义道路。由于新政的实施,美国迅速恢复了经济实力,为二战取得反***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新政的实施为垄断资产阶级维护资本主义的统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新政也存在很多弊端,比如,它造成了政府巨大的赤字开支、大大扩大了联邦的权力,降低了州与地方政府及个人责任感等。虽然有种种不足,但至少在当时来说,新政是比较好的能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的手段。

什么是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也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建立在凯恩斯着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18世纪晚期以来,政治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的观点上,而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因此凯恩斯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同注重研究个人行为的微观经济学相区别。

美国大危机爆发后,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主义不谋而合,两者都主张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促成了国家干预经济这一新形式的出现。凯恩斯主张采取赤字政策,通过国家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在短期内缓解了资本主义大危机带来的灾难。凯恩斯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被更多的国家采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而罗斯福新政,曾被媒体认为违背了资本主义的要求,是社会主义的做法,而这也与当时苏联经济的成功有关。

凯恩斯认为经济衰退与通货膨胀不会同时存在,但在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出现了经济增长停滞、失业增加、通货膨胀问题同时并存的局面,让凯恩斯主义受到广泛的质疑。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

1919-1920年,协约国英国、法国、俄国以及意大利和同盟国德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订了一系列和约,同《凡尔赛合约》一起确立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列强之间经过激烈的外交斗争,终于在欧洲、西亚和非洲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

凡尔赛体系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世界影响是巨大的,而华盛顿会议则是凡尔赛会议的继续,1921-1922年美、英、日、法、意、荷、比、葡、中九国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如《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等,形成了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华盛顿会议同凡尔赛体系一起,构成了战后资本主义国际新秩序,即通常所说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通过华盛顿会议,美国取得了外交上的极大胜利,这对战后美国在全球势力的迅速膨胀具有重大影响。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实质上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于世界格局的重新安排,是战胜国对战败国遗产的重新分赃。是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重新奴役。从根本上来讲,这一新体系并没有改变世界的基本格局,仍然是资本主义列强剥削和压迫广大落后国家和地区。因此,资本主义大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矛盾依然存在,正如法军元帅福煦所预言的:“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珍珠港事件

20世纪40年代,由于日本在东南亚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引起了欧美国家不满,美国为此冻结了大部分对日本的能源出口,尤其是在战争中至关重要的石油。日本决心要放手一搏,以夺取曾经失去的一切资源。1941年初,日本制订了突袭珍珠港的计划。

12月7日凌晨,日本向美国递交了宣战书,但却丝毫没有给美国人准备的时间,日本在预备开战前半个小时才通知美国。凌晨6点左右,日本的第一轮轰炸机和战斗机起飞,约一个小时后,战斗机出现在珍珠港上空,向美国的机场和跑道进行猛烈的轰炸和扫射,仅用五分钟时间就摧毁了美军在这里的一切航空系统,而美军根本来不及抵御。40分钟后,日本的第二轮攻击开始,此次攻击持续了一个小时,美国的船只和舰艇,被日本轰炸机全部炸毁,之后日军开始返航,完美地结束了珍珠港突袭任务。

珍珠港事件给驻守当地的美军带来了极大的创伤,人员死伤惨重。这对美国来说是奇耻大辱,此后的半年里,美国几乎丧失了在太平洋上的一切权利,日本在太平洋西南部的活动畅通无阻,并占领了整个东南亚地区。

突袭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美国一改中立态度,积极投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使得反***阵营加入了一个强有力的盟友。日本虽然在珍珠港得胜,但是它为自己树立了一个强大的敌人,间接导致了轴心国的覆灭,并最终使美国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受益国。

马歇尔计划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试图以此控制西欧。而这一系列援助被称为马歇尔计划,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这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在这段时期内,西欧各国通过参加经济合作组织(OECD)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0亿美元。

马歇尔计划涉及的资金通常都先交付给欧洲各国的政府,所有资金由所在国政府和经济合作总署共同管理。由一位有声望的美国籍商界人士在经济合作总署中担任总负责人,在资金计划实施过程中提出建议,对经济情况进行评估,同时决定援助资金的具体流向。

欧洲人将大多数来自于马歇尔计划的援助资金用于输入美国生产的商品。欧洲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乎消耗光了他们的所有外汇储备,因此马歇尔计划带来的援助几乎是他们从国外进口商品的唯一外汇来源。

1948-1952年是欧洲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工业生产增长了35%,农业生产实际上已经超过了战前的水平,西欧经济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空前发展,人们普遍认为马歇尔计划加速了西欧经济的发展。

马歇尔计划的政治影响也不亚于其经济影响,该计划的实施使西欧从战后初期财政拮据的局面中摆脱出来,减少了人们对于政府的不满,稳定了政治局势。尽管一些国家(如法国)的政权起初投向美国阵营,引起了该国人民的强烈不满,不过当随后到来的马歇尔计划实施并显现出其作用之后,西欧的反对势力便迅速瓦解。由马歇尔计划催生的美国和西欧之间的贸易关系,也巩固并推进了北大西洋同盟,并使之持续到冷战终结。

布雷顿森林会议

布雷顿森林会议是联合国货币金属会议的别称。1944年7月,在美国辛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45个国家在会议上通过了将在以后28年内控制世界贸易和货币体系的协定。

同类推荐
  •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5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5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系列书是海内外公认的易学大家刘君祖先生历时四年多,对《易经》六十四卦作透彻详尽的解读,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洞悉决策模式,把《易经》智慧延伸在现代生活中,更进一步通过依经解经的方式,以易理和其他学术相印证,如儒家、道家、佛家、兵家,以及中医养生与企业管理等,在在圆融无碍,使得我们对《易经》六十四卦爻符号的无字天书不再陌生,进而欲罢不能、意犹未尽。
  • 中外民俗

    中外民俗

    本书包含中国民俗与外国民俗两部分。中国民俗主要介绍了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的居住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节目民俗、人生礼仪民俗、宗教信仰民俗等;外国民俗主要介绍了国外信仰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的部分国家的民俗。
  •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精神的内在动力。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将意味着失去了这个民族的根;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个民族的发展将失去内在的动力。中国文化既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也是历史、现代和未来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本书内容丰富全面,涉及到思想文化、汉语汉字、姓名与称谓、礼制与职官、衣食与节日、天文与历法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 文化研究读本

    文化研究读本

    “文化研究”(Culture Studies)是目前北美和欧洲人文知识分子最为活跃的知识区域之一,正是通过文化研究,学院知识分子的智识活动溢出了大学校园之外,也溢出了传统的经典命题之外。文化研究关注的是阶级、性别、身份、传媒、大众文化等范围广泛的社会文本,它具有迫切的政治性和焦虑感,这就和传统的形式主义、唯美主义、精英主义乃至文学主义的要旨相冲突,因而带有左翼色彩。本书收集的论文刻写了文化研究发展中的最重要痕迹,堪称文化研究中的经典文献。
  • 姓名学(历代经典文丛)

    姓名学(历代经典文丛)

    中国人的名字,不仅是用来区别彼此的符号,而且还是中国文化的缩影。无论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名字,还是名号、小名、浑号、笔名、艺名等等,无不含有丰富的中国文化知识。要想取个好名字,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是完全有必要的。
热门推荐
  • 不烦恼:我的人生哲学

    不烦恼:我的人生哲学

    本书迹近随笔,在书中,王蒙结合自己几十年体验,剖析人生的各个环节,讲述人行于世的种种道理。全书不到二十万字,不论内容还是体例,都可以看出,本书是一本既好读,又有强烈的现实参照性的读物。传奇的人生经历:十四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十九岁写出了《青春万岁》;“流放”新疆十六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任文化部长;作品被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写给广大读者的精进之书:我的人生主线;我的二十一条人际准则;陷入纠纷是一大悲剧;最好的人际关系是“忘却”;“学会”不如“会学”;“最好的东西是舌头”,最坏的呢?人比人,气死人?还是学学老子;恋战“扬己”莫若“拿出货色”;人生最重要的是知道“不做什么”;太想赢的时候反而会输;不要以为自己就是尺度;记住:你永远占不了所有的“点儿”;等待:一个无夺下的积极概念。
  • 朵蝴蝶

    朵蝴蝶

    传说在遥远的楼兰有一种奇药,名为朵蝴蝶,夏天为花,冬天则变成蝴蝶四处迁徙,拥有它的人能实现自己的任何一个愿望。主人公庄周为了复活自己心爱的人秋娘,立志要找到朵蝴蝶,辗转来到楼兰,却遇到了一个奇怪的女子——信楠。她交给庄周一把奇特的剑,说只有通过这把剑才能找到朵蝴蝶。庄周在半信半疑中与信楠开始了一段寻找朵蝴蝶的曲折征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遇到了种种匪夷所思的奇事、怪事、险事,同时他们彼此之间也经历了从顾虑、信任到猜忌、误会以至决裂的过程,两个人在潜移默化中已深深地爱上了对方,但是也给彼此造成了深深的伤害。后,信楠死在了庄周的怀里,而庄周也找到了他梦寐以求的朵蝴蝶,可是此刻他到底应该复活谁呢?是信楠还是秋娘?
  • 幻世九尊

    幻世九尊

    天方地圆,这个世界曾经被撕裂并重组,也曾一度怪物横行,国家消失,族别消失,9位捕手尊者力挽狂澜后,世界再次安定了,政府仅剩职能部门,捕手为大的新次序诞生。有些人注定是永远是配角,即使在自己的圈子里,当你是主角时,无论什么事都会给你带来好的结果。
  • 找寻光环的天使

    找寻光环的天使

    原本就两个世界相互看不惯两人真的能在一起吗?经历过那么多的人生转折后两颗心还能选择相信吗?是交易?还是阴谋?还是背叛?单翔尊与田暖心会怎样踏过层层迷雾找出真相,这一场爱情到底值不值得坚持下去?当一切揭晓,她(他)们真的会有勇气去面对吗?还是会在腹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一场考验人性的爱情即将揭晓......
  • 我在东北当警察(套装共3册)

    我在东北当警察(套装共3册)

    《香水》来袭!一向让黑道闻风丧胆的刑警苏岩靠着一桩亡命徒抢劫案再立奇功,只是,此案牵出的一个人引起了他的怀疑,那就是当地的夜总会老板郝飞。《真相》一阵刺耳的警笛声,打破了花园小区的祥和和安静。19岁的女孩横尸家中,一名男子在现场不省人事……《伪证》流氓头子王大虎从13楼的宾馆坠楼身亡,现场的重点嫌疑人是死者的小跟班——小流氓刘长江。刑警苏岩到达命案现场,目击证人段平咬定刘长江害死王大虎,刘长江被当场羁留。
  • 影响力 意志力 创新力

    影响力 意志力 创新力

    本书是励志类读物,该书在总结众多成功人士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深入地揭示了影响力、意志力和创新力的内涵和现实意义,为人们详尽提供了发掘和提升影响力、意志力和创新力的有效方案和途径,帮助他们在今后的生活实践中,打造强大影响力,锤炼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培养良好的创新习惯和思维,从而有效应对纷繁复杂和竞争激烈的时代,拓展事业和生活空间,成就辉煌事业和美好人生。
  • 神医小姐很腹黑

    神医小姐很腹黑

    现代神医一朝穿越成傻女,被同父异母的妹妹折磨致死,醒来变金手指开的神医,救人,虐渣,一路成长成南昭国最受人敬仰的神医!清儿,我头疼!快来给我按按!清儿,我腿疼!快来给我揉揉!清儿,我腰疼!快来给我捏捏!林清儿忍无可忍,拿出金针!洛清泽:.....我突然想起我还有公事要办!晚上回来陪你啊!林清儿:怎么?不疼了?洛清泽:.....看见清儿,我就全身清爽!作者第一次写文,想写一个甜宠的,男女主身心干净,男主腹黑闷骚,女主甜美霸气!
  • 异界奶爸仙帝

    异界奶爸仙帝

    上门奶爸,异界奶爸。夜筱小穿越异界成为仙帝,之后想要回家,结果去到了异界,还有了女儿。最后夜筱小想了想沉思道:“在哪里我没有家人,是个孤儿,在这里我不仅有父母,还有老婆,而且还有了女儿,还是不回去了吧!”(主角有点逗比属性)
  • 栖迟录

    栖迟录

    这世界上边有天宫,下边有地府,人间有国名天启,天启国外有山名栖迟。栖迟山里住着个姑娘叫阿离。阿离爱听故事也爱写,笔下的故事是第二番洞天,凡人进去了信以为真,仙人进去了也会彷徨困惑。观者看得分明,也空留遗憾。阿离说,这人间最不缺的就是故事,若有幸遇上个出彩的,连手旁那盏破琉璃灯似也添了几分光彩。她也不知道那盏灯要过多久才能聚全,也许三百年,也许九百年,也许更久。只是雪落栖迟,谁也不会记得那些消散的未消散的爱与恨。
  • Alcibiades II

    Alcibiades II

    The two dialogues which are translated in the second appendix are not mentioned by Aristotle, or by any early authority, and have no claim to be ascribed to Plato. They are examples of Platonic dialogues to be assigned probably to the second or third generation after Plato.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