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9900000023

第23章 高推预研和中推核心机(4)

有了所长的全力支持,我就同钱笃元、朱鸿义、斯永华及相关同志一起研究,拟出了一个初步名单,并一个一个地进行摸底谈话,也从民品线和开发点上抽回来一些骨干力量,只是个别人手中的工作需要花一定的时间进行交接。

这样就把原来老一室留下的人大都集中起来了,当然也从各方面抽调补充了许多新生力量。新组建的一室,共成立了8个专业组,组长都是出类拔萃的。如总体结构组的李荣仁、唐登发、詹壁亚,总体性能组的张国政、江义军,压气机组的詹寿楠、周拜豪、马琨,燃烧室组的胡正义、赵清杰,涡轮组的邓化愚、程信华,强度组的王旅生、邢德顺、龚梦贤,控制组的怀寿章、王戈一,传动及润滑组的何光东、肖育祥等,这些同志即使放在606所也都是很出色的,其中很多人是从民品线上硬抽回来的。

当时碰到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各专业组的力量都很强,不少人将这8个组长叫作“八大金刚”,一个比一个“牛”。那么谁来当这个室主任呢?的确把王所长和我都给难住了。因为这个室主任不太好当,他必须资格老,有较高的威信和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思想、业务上要比较强,令人信服,但同时性格上又要能团结同志,以柔克刚。我思来想去觉得李介玉同志比较合适。我一提出来,王所长就说:对,就是他,就请他出来当这个室主任,我负责找他谈话。

李介玉同志是留苏回来的,在606所时搞过910发动机,有型号设计背景和经验。到624所后,他是一室总体性能组组长,我是副组长。他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团结人,技术业务上也很棒。因此,我力挺他出任一室主任。刚开始时确有个别组长来找过我,以对本专业技术负责的名义,对室主任在技术文件上签字表示不同意见。我不客气地说:这件事不能由你说了算,这是个系统工程,建立五级签字制度是所里档案制度明文规定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你是组长就是这个专业的主任设计师,要在审核栏中签字,并负技术责任,室主任除了要审查技术文件的本身之外,还要协调各个专业的关系,室主任栏中只能由李介玉同志签字,要各负其责,否则就乱套了。最后我还是把这位同志给说服了。

李介玉同志当室主任后,工作认真负责,也积极为全室谋福利,大家都觉得挺好的。他退下来之后,常驻莫斯科俄罗斯中央航空发动机研究院京科公司,为航空发动机的对俄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一研究室成立后,没有办公地点,就先把劳动服务公司占用的教学楼倒腾出来,在一个半山腰上的俱乐部旁边,大家戏称为“劳教楼”———说这帮人都是“臭”知识分子、要进行“劳教”。那时,每天晚上大家都主动加班到半夜,既没有加班费,也没有加班饭。在利益面前没有发生你争我抢闹别扭的现象,大家一心一意、憋着一口气要把中推核心机尽快地搞上去。后来我建议所里增加了夜班饭,每晚10点多钟就去“赶”他们回去休息。

在我们技术线上的几位副总设计师都是非常棒的,他们工作认真细致,责任心很强,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支持。钱笃元副总师分工主管总体结构方案设计,审查部件结构及尺寸协调、强度计算等,除总图以外所有结构图样都请他代表总师签字,我和大家都喜欢叫他“钱老板”;朱鸿义副总师分工主管总体性能方案、气动热力设计,后来也兼管试验方案和电气附件工作,我们常叫他“朱老总”;冯心海副总师是国内知名专家,有关转子动力学和振动力学方面的问题,我就请他出来帮助把关,因家庭困难和工作需要,所里安排他到佛山工作,后来又调到佛山大学当教授和副校长,当时我真有点儿舍不得;为了建立严格的质保体系,我向所长、书记建议提拔任汝根同志为副总师,兼中推项目的总质量师,在他的努力下,整个624所的质保体系和全面质量管理上了一个大台阶。

王所长是所里的项目总指挥,就是这个项目的总负责人,我只是在他领导下负责技术工作,协助他处理技术问题,帮助做一些具体的技术组织工作。他对我是很信任的,也很支持和放手。他常对我说:“大响,你大胆地干,我们俩是一根绳上的两个‘蚂蚱’,谁也跑不掉,我支持你甩开膀子干。”

当时所领导的人数比较少,在副所长中只有夏光义、刘忠义和冯金贵三位同志,分别主管财务、基建和后勤工作。我当时要管三项技术工作,即高空台、中推核心机预研和民品开发。有时所长出差了还要代理所长工作,感到任务太重了,难以集中精力。我多次向所长和书记提出,建议增加一位副所长,至少先把民品开发工作接过去,这个建议得到上级采纳。后来部里任命焦天佑同志当副所长,分工主管经营和民品开发工作。

焦天佑同志工作能力强,才思敏捷,善于观察,勇于改革,是位难得的人才。从1974年我到11室当副主任后,我们就一直在一起共事,有着多年的友谊和深入了解,我为他当副所长感到高兴,工作配合也很协调。1991年王靖寰同志奉调到614所当所长,部里机关来所考察干部时,我就力举他出任所长,因为他具备当所长的潜质和能力。

但因为他曾经是我的下级,又刚当上副所长不久,有些领导同志担心怕我有点想不通。其实这是一种多余的担心,也是对我的性格缺乏深入了解所致。因为从1962年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不大想搞纯粹的行政管理工作,我比较喜欢搞具体的技术研究工作,只要钻到某一个技术领域中,我都比较投入,一旦取得突破和进展,能从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对领导职务我并不十分看重,最多只能兼管一下技术管理工作。因此,我一再向领导说明、请他们放心,并在全所宣布任命的大会上,特意表态我会像支持王所长那样全力支持焦所长的工作。

又好又快完成中推核心机设计

七级高压压气机试验成功,初战告捷,给所有参试人员以巨大鼓舞,也为中推核心机开始设计奠定了必要的基础。1991年1月27日—2月1日,林部长、洪飚副总师和陈浚总经理又亲临624所召开中推预研工作会议。在会上我代表624所汇报了《中推预研发展总体规划》,共提出75、83、85千牛级推力3个总体方案以供讨论,分三大高压性能部件、预研核心机和技术验证机等3个阶段组织实施。当时根据我们的调研,认为75千牛级发动机因结构、尺寸的原因,难以直接用于现役的歼7、歼8飞机上,用来替代815甲系列发动机,如果用于配装新研制的飞机,推力又嫌偏小,将来应用会带来许多问题,而中推核心机研制都需要对三大部件重新进行设计,因此在会议上我们倾向于按85千牛级推力的方案,组织开展中推发动机的各项预研工作。

会议对这三个总体方案进行了热烈讨论,参会人员分为两种不同的观点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直至第二天凌晨两点才休会。当时“三张一枉”即张洪飚、张池、张汝谋和枉云汉四位同志坚决主张按75千牛级组织实施,主要担心如果改为85千牛级,三大高压性能部件都需重新设计、加工和试验,必将延长研制周期,而中推技术验证机本身不是一个型号,主要应尽快突破关键技术,尽快完成验证机的研制工作。

第二天上午复会,在个别专家做了补充发言后,由林部长作重要指示。他首先肯定624所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工作,75千牛和85千牛级两个方案各有优缺点,很难做到“两全其美”。85千牛级方案较多地考虑了将来飞机的使用问题,是有一定道理的,考虑到中推目前仍处于预研阶段,应以尽快突破和掌握关键技术为主,所以他倾向于按75千牛级组织实施,对85千牛级方案要进行更广泛的深入调研,积极开展方案的计算和不同方案的对比分析工作,待将来转入发动机型号研制时,根据使用部门和飞机设计单位的要求,再确定具体的推力量级。

因为我代表624所提出的倾向性方案是85千牛级,所以他有点担心我们想不通。林部长说完后一再问我是否同意他的观点。我表示,站在不同角度上有不同的观点是很正常的。早在1980年高推预研立项时,主要瞄准F404发动机,推力量级就是75千牛级,现在林部长做出这种决定是顺理成章的事。但我们原来的想法是考虑到不论多大推力量级,中推发动机的预研,都需对三大高压性能部件重新进行设计,早晚都可能要适当地放大,因此我们提出85千牛级可能更符合将来的使用需求。现在林部长拍板定案了,我们一定坚决按照部长的决定和指示办。

按照这次会议的决定,1991年2月我们正式开展中推核心机总体方案的设计工作。为加强组织领导,于5月份所内调整了现场指挥系统。王靖寰为总指挥,焦天佑为常务副总指挥,刘俊波、吕激为副总指挥;我为总设计师,钱笃元、朱鸿义为副总设计师;任汝根、左臣富为正、副总质量师;潘志鸿、叶国雄为正、副总会计师;斯永华、陈爱华为办公室正、副主任。要求6月完成总体性能、总体结构设计及气动、结构、强度设计准则的编制工作。

在工程设计阶段,我们采取并行工程、“设计、加工、试验”三结合的方式,突出了四大特点:一是紧扣未来验证机目标,确定合理的设计程序和原则,即先进行中推验证机方案设计,再将核心机从中“取”出来,并考虑在高空台上试验的特点完成工程图设计,这样有利于核心机与验证机的衔接;二是大胆吸收国内外的成功经验,采用一些必要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结构,以保证核心机的先进性;三是把消除临界转速的振动值过大作为重要目标,在原有刚性支承的基础上,再增加“挤压油膜”和“弹性支承+挤压油膜”两个方案的设计及研究工作;四是大胆采用单元体结构设计方式,与现代国际先进技术接轨。

1991年9月,在部发动机总公司周晓青总师主持下,北航陈光教授担任专家组组长,对中推核心机的技术设计进行评审,认为设计合理、方案可行,可以转入工程设计阶段。这样,我们又好又快地完成了中推核心机的设计工作。

最可宝贵的“中推精神”

什么是“中推精神”?我们后来归纳为“艰苦奋斗,努力拼搏,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与“两弹一星”精神一脉相承,这种精神是最宝贵的。有了这种精神,就不怕一切艰难困苦,就能人心齐、泰山移,就能创造出人间奇迹。

1990—1991年两年中,林部长6次来所检查指导工作,10余次主持研制工作会议,非常认真细致,并指派张洪飚总师、陈浚总经理、周晓青总师和科技委张池副主任长期驻所内现场坐镇指挥。空军林虎副司令员也3次亲临指导,给大家以巨大的鼓励和支持。林部长每次开会,都要606陈尚志所长带上10来位顶级专家来所,帮助我们审查设计中的问题。林部长事先跟我打招呼说:“大响,你要有思想准备,我带陈尚志他们来就是挑你们的毛病的。”我说:“非常欢迎,624所没搞过型号,缺乏工程经验,不怕问题多,就怕想不到,我们非常希望有高人指点。”每次开会我都安排好几个人做记录,会后梳辫子,一条条检查,能采纳的意见一定采纳,不能采纳的我们加以解释。陈尚志所长放下所内的繁重工作,多次带多名骨干来所指导设计,提了很多好的建议,这种团结协作、无私援助,对保证中推核心机研制成功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中推核心机是按照推重比8一级涡扇发动机的技术指标设计的,其采用的材料、制造工艺和结构方案具有“第三代发动机”的典型特征。如材料:DAGH4169,GH907,GH903,GH141,DZ4,DZ22等;如制造工艺:复杂型芯涡轮叶片无余量精铸,燃烧室扩压器机匣整体精铸,涡轮盘DA工艺锻造,圆弧榫齿榫槽加工,激光打孔,磨粒流抛光,电火花精密小孔加工,电火花磨削,真空电子束焊接等。这些新材料和新工艺在国内都是首次应用,技术难点很多(后总结为突破了68项关键材料和工艺技术),所内工厂的设备条件和工艺经验离此要求有较大的差距,而中推核心机又相当于一台“整机”,加工工作量大,当时发动机行业工厂的批生产和民品开发任务都很重,任何一家工厂都难以独立承担该项试制任务。我们向领导提出了“全行业大协作”的试制方案,对主要关键技术采取“联合攻关组”的组织形式,得到了林部长、发动机总公司和有关厂、所、高校的积极支持。这样就把加工工作量分散、工艺攻关项目分散,发挥各家的特长,为缩短加工周期提供了可能性。

同类推荐
  • 百位世界杰出的文学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文学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民国教授往事(下)

    民国教授往事(下)

    性情教授吴宓雨僧先生是一个奇特的人,身上也有不少的矛盾。他古貌古心,同其他教授不一样,所以奇特。别人写白话文,写新诗;他偏写古文,写旧诗,所以奇特。他反对白话文,但又十分推崇用白话写成的《红楼梦》,所以矛盾。他看似严肃、古板,但又颇有一些恋爱的浪漫史,所以矛盾。他能同青年学生来往,但又凛然、俨然,所以矛盾。……雨僧先生在旧社会是一个不同流合污、特立独行的奇人,是一个真正的人。
  • 毛泽东历史瞬间

    毛泽东历史瞬间

    本书是以人生历程关键瞬间为结点对伟大领袖的一身进行系统全新的解读,以一个篇章、一个线索、一段历史,来展现时代风云的来龙去脉;以独特的视角,客观、翔实的史料,再现伟大领袖的心灵轨迹和贯穿其中的作用。同时,也为读者留下了诸多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 俾斯麦:德意志帝国的缔造者

    俾斯麦:德意志帝国的缔造者

    奥托·冯·俾斯麦,生于1815年4月1日,逝世于1898年7月30日,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是德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被称为“铁血首相”。奥托·冯·俾斯麦是德国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作为普鲁士德国容克资产阶级的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自上而下统一德国的代表人物。《图说世界名人:俾斯麦(德意志帝国的缔造者)》记叙了俾斯麦为个人事业和国家前途不畏艰险,鞠躬尽瘁的事迹,让读者看到一部不一样的、真实的“铁血宰相”奋斗史。
  • 从不被盛名宠坏:坚毅女神居里夫人自传

    从不被盛名宠坏:坚毅女神居里夫人自传

    本书内容包括居里夫人亲笔书写的自传、皮埃尔·居里传记及她在居里先生身亡后写下的催泪日记。从这些毫无矫饰的文字里,我们看见一个出生平凡的女孩如何通过智慧和努力,走上曲折的梦想之路,为人类作出伟大贡献的居里夫妇如何相濡以沫一起获得诺贝尔奖。他们不仅是两情相悦,志同道合的生活伴侣,更是同呼吸,共命运的生死搭档。
热门推荐
  • 渊起山海

    渊起山海

    大渊天彰年间,一对夫妻隐居在南山村,一个离奇的雪夜,一个身世离奇婴儿突然出现在门前。十余年后当方清开始走出天垣山时,进山采药收了个坑货老爷爷...顺便救了个9品神兽...卖药碰到主动抬价还送VIP...随着一个波澜壮阔的世界在他面前层层展开,上有九天,下有十巫,唯有奋战自强,于乱世之中活出一个真我!
  • 腹黑大叔别偷心

    腹黑大叔别偷心

    初次相见,他便被她那独特的白色睫毛吸引,不顾一切的想看看那双白睫下是一双怎样的眼睛,他堵截她,一掷千金的甩给她一张金卡,笑的傲慢又潇洒:“女人,我看上你了。”初夏面对花少,只是眼睫轻抬,眼里有他,也似无他,声音冷漠:“可惜,我看不上你。”他的卡,最后拍的还是他自己的脸。她说他是空气,总是冷漠的无视,然而有一天却发现,这世上无处不在的便是空气,他将她包围了,不管是爱情还是亲情,他都给她……【初夏寻风】
  • 安小妹的幸福史

    安小妹的幸福史

    简介:本文是由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希望大家看完这个故事能莞尔一笑,也希望这个轻松平凡而又温馨幸福的故事能给正在大学里恋爱的情侣们一些帮助和一些鼓励。每段爱情都会从开始的狂热最终化为平淡,不要在争吵,误会,矛盾下轻易地说分手,也不要有着现有的感情还惦记着下一个是不是更好的想法。决定了在一起就牵着手认认真真解决面临的所有困难,只要不放开彼此的手,荆棘小路终会变成康庄大道。爱来了,就抓住。在一起了,就珍惜。幸福之门不会把任何人拒之门外,只要你一心打开。安小妹本名安雨凌,因在宿舍排行老幺又名安小妹。进校第一天由于“老生接新生”的活动遇见学长季洋。又因小妹大条,神经带着点泼辣的性子,常常搞的季学长头大无比,迷迷糊糊的深陷其中,痛并快乐着。。。。。。
  • 重订囊秘喉书

    重订囊秘喉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家有律师

    家有律师

    未婚同居共同购房男友突然要分手,怎么办?年卡只用了一个月,美容店卷铺盖走人了,怎么办?职工在上班途中不慎摔倒,能否认定为工伤?……法治时代,每个人无时无刻不与法律发生关系。本书针对常遇到而又很棘手的法律纠纷及问题分类阐述。案例典型、法条明晰、分析透彻,可谓我们家庭生活的好律师。
  • 我贼不想重生

    我贼不想重生

    “不死就是任性,大不了从头再来。”“谁把我关进棺椁,我就跟谁急。”权衍面色平和的躺在椁中,心中的小本本早已记下,待他重生之后,定要报仇。现在他要做的,就是等待百年开椁之时,或者他不敬业的徒子,徒孙的到来。我贼不想得生,真香。PS:290万完本老书《黑科技研发中心》,人品保证,放心收藏。
  • 越狱专家

    越狱专家

    塔克曼在午后的走道里拦住了凯尔,对他说:“帮我拿块肥皂,大方块儿、崭新的,晚饭前我要见到它。”对面的红头发男孩条件反射地缩起肩膀,用惊恐的眼神看着他。毫无疑问,在他眼中塔克曼是个危险分子。他瘦而有力,皮肤透着久不见天日的白,一头乱发旗帜般向后梳起,发色是纯正的深咖啡色,眼中永远闪着一种疯子艺术家似的狂热精光。
  • 18岁那年发生了什么

    18岁那年发生了什么

    18岁,对大多数女孩来说,只是冰淇淋与小鲜肉的区别,只是今天穿什么和明天去哪玩儿的选择。但对美国女孩夏莉来说,18岁,她要面对的却是天堂或地狱的际遇……少女夏莉今年只有18岁,但她却觉得自己的生活已经千疮百孔:父亲去世了,母亲冷漠以对,好朋友爱丽丝也离开了她……青春的苦闷让18岁的夏莉迷茫而混乱,她在美好的时光里面临着极不可思议的际遇……我们每个人都从年少时走过。他人的否定和对自我的怀疑,会把我们送上完全不同的人生轨道。然而我们终将明白,所谓“好”与“坏”,所谓“对”与“错”不过是硬币的两面,而你能做的正确选择,就是抛开它!脆弱的夏莉,害羞的夏莉,酒保夏莉,画家夏莉……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中总有那么一段艰难时刻,愿你永不妥协!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看见你的名字都让我心痛

    看见你的名字都让我心痛

    不知道算是谁开始喜欢谁的,但是禾雅知道,她是在他那个不算表白的表白前就开始喜欢他的,世界上最幸运最美好的事情就是你暗恋的那个人跟你表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