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2000000029

第29章 兄弟阋①墙招致败亡(1)

俗话说:“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这话很有道理。两晋时期,由于朝廷腐败,各族豪杰趁机崛起,建立了一些小国家,前后有十六国之多。如果这些小国的统治家族能够团结的话,它的国运便会长久一些。但假如他们内部不和,争权夺势,互相拼杀,把力量白白消耗了,等到外敌一来,哪里还有力量抵抗呢?就拿后秦来说吧,公元384年,姚苌(cháng)建国,做了十年皇帝。传给他的儿子姚兴,维持了二十二年。但等到姚兴临死,他的大儿子姚泓继位的前后,那些王子们蜂拥而上,大家都来争抢皇帝宝座,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把这个国家搞垮了。这个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公元402年,也就是后秦弘始四年,秦王姚兴册立他的大儿子姚泓为太子。史书说:“泓孝友宽和,善文学,善谈咏,而懦弱多病。”就因为他“懦弱多病”,所以姚兴在立他为太子之前,曾狐疑不决。不过考虑的结果,认为姚泓终究是长子,又没有什么过错,终于还是把东宫太子的位置封给他。

姚兴的儿子不少,除了姚泓之外,还有姚懿、姚弼、姚、姚宣、姚谌、姚、姚璞、姚质、姚逵、姚裕、姚国儿、姚耕儿等。其中三子姚弼长得雄俊英武,很得姚兴的欢心。姚兴前此的犹豫不决,也就是有意立姚弼为太子的缘故。

姚弼的封号是广平公,任职雍州刺吏,镇守安定。他觊觎大哥的太子地位,听信心腹姜纪的话,拿出大量的金帛收买姚兴左右的幸臣,让这些人替自己说好话。于是姚兴便于公元411年下诏征姚弼入朝,任命他为尚书令、侍中、大将军,执掌朝政。

姚弼入朝以后,把他的党羽都任命为重要官员,任尹冲为给事黄门侍郎,唐盛为治书侍御史。黄门侍郎的职责是侍从皇帝,传达诏命,掌管机密文件;而侍御史则是掌管刑法典章的督察官员,也就是皇帝的耳目。有这两个人在姚兴身边,皇帝的一举一动姚弼很快就知道了。姚弼还在姚兴的左右中安插上自己的人,或是对另一些人进行收买。他这样做的目的当然只有一个,那就是寻找机会自己来做太子。

在大量任用自己人的同时,姚弼反过来便是排除异己。左将军姚文宗和太子姚泓的关系很好,姚弼就想除掉他。公元414年,姚弼在父亲面前诬告姚文宗有怨言,姚兴火了,将姚文宗赐死。嗣后凡是姚弼说的话,姚兴无不听信。这样一来,大臣们谁都知道姚弼有篡立之心,但多数人只图自保,不敢出来多口。

不过也有不怕他的,那就是右仆射梁喜、侍中任谦和京兆尹尹昭。有一天,他们得到单独跟皇帝在一起的机会,便对皇帝说:

“父子之间的关系本来不须别人多言,但君臣之义不薄于父子,因此臣等就不能沉默了。广平公姚弼暗藏夺嫡的图谋,而陛下又宠之太过,给他那么大的威权,许多倾险无赖之徒聚在他身侧。现在市巷道路有不少传言,说陛下有废立的打算。是不是真有此事呀?”

姚兴惊讶地说:

“哪里有这回事?”

“如果陛下真想废立,臣等有死而已,不敢奉诏。若无此事,那么陛下这样宠爱广平公,恰恰是害他。希望陛下能驱除他左右那些小人,减削他的威权。这样做不但广平公得以有泰山之安,宗庙社稷也将像磐石一样坚固了。”

姚兴听了,默然不语。梁喜等只好退出。

这伙人刚走,却又有大司农窦温、司徒左长史王弼上表,说了姚弼的许多好话,劝姚兴改立姚弼为太子。姚兴虽然不予理会,但也不曾责怪窦温和王弼。

就在废立之争渐趋炽烈的时候,姚兴病了。姚弼认为这是搞政变的机会,他偷偷召集平时豢养的甲士几千人藏在府里,只等传来皇帝晏驾的消息,立刻动手抢夺帝位。

姚兴的弟弟东平公姚绍和右仆射梁喜等人为以防万一,率领禁兵在宫内戍卫。这时姚兴的儿子大多分封到各地任职,留在长安的还有几个年龄小的儿子。其中第七子姚裕看形势不对,派遣使者分别到各地,去见做藩镇的哥哥,告诉他们姚弼有谋反的打算。于是姚懿在蒲坂、姚在洛阳、姚谌在雍州都整顿军队,准备开往长安讨伐姚弼,眼看一场内战即将发生了。

幸好姚兴的病又痊愈了。他上朝和群臣相见。征虏将军刘羌告诉他姚弼伏甲的事,京兆尹尹昭补充说:

“那几日局势紧张,一触即发,幸亏陛下御体康复,广平公才未敢作乱。但他这种恃宠不恭、竟怀逆心的行为,自然应该付诸刑典。如陛下不忍心杀他,也应夺其威权,让他散居藩国,以免有阋墙之祸,也不负天性之恩。”

姚兴征求梁喜的意见,梁喜也赞成将姚弼依法处罪。姚兴没办法,只好下诏免去姚弼的尚书令,但保留大将军的头衔,以广平公的身份回府第闲居。

姚懿、姚、姚谌等人听说父皇已给姚弼处分,便各自把兵收回,却又联袂来到长安,向父皇请安。他们找到姚裕,让他代为通报父皇。姚兴不想见这几个儿子,叫姚裕对他们说:

“你们不就是为姚弼的事吗?我已经知道了。”

姚裕说:

“诸兄远道而来,如果姚弼有可论之处,陛下可以听听他们怎样讲。讲得对,陛下应该采纳;讲得不对,处罚他们也行,但总是不该拒绝跟他们见面。”

于是姚兴在咨议堂接见他这几个儿子。这时他的另一个儿子姚宣也来了。姚宣常来长安,知道姚弼的许多事情。姚兴接见的时候,姚宣流着眼泪历数姚弼的种种不法行为,请姚兴按律处置。但姚兴还是袒护姚弼,只是对这几个儿子说:

“我自会处置,用不着尔等担忧了。”

这件事终于还是不了了之。

又过了一年,姚弼想起姚宣在父皇面前告他的状,便想报复。他无中生有,向姚兴诬告姚宣。正赶上姚宣的司马权丕来长安办事,姚兴把权丕找来,责备他不能辅导姚宣,准备杀他。权丕是个狡诈阴险的小人,为了自救,竟然捏造了姚宣的一些罪名,企图借此免死。姚兴信以为真,遣使到杏城把姚宣押解到长安,下于狱中。却又借这个机会,将姚弼起用,让他率三万人马镇守秦州。

夏国的赫连勃勃瞅姚宣离开杏城的机会,派兵攻袭杏城。守将姚逵被俘,秦国将士两万人遭坑杀。姚兴遣姚弼举兵去救。双方在龙尾堡交战。姚弼果然能干,竟把夏将赫连建捉住,押往长安,将杏城收复。

姚弼班师凯旋,回到长安,又赖在京中不走。不久,姚兴旧病复发。而姚弼也告病不朝,又在府里积聚兵甲。有人告诉姚兴。姚兴这次真火了,先派人把姚弼的死党侍御史唐盛、孙玄等捉来杀了,又要处置姚弼。这时太子姚泓来给弟弟求情。他对姚兴说:

“儿臣不肖,不能训诲兄弟,以至于弼弟屡次惹父皇生气,仰惭天日,都是儿臣的过错。如儿臣死去国家能得安宁,家庭能得幸福,儿臣情愿身死。如陛下不忍加以刑戮,那就请封我藩国,离开京师。请父皇裁夺。”

姚兴见大儿子这样委曲求全,也不禁恻然动容。于是召大臣姚赞、梁喜、尹昭、敛曼嵬等商议,先把姚弼的党羽抓起,又将姚弼押入狱中。姚泓听说后,再次到姚兴那里,流着眼泪替姚弼求情。过后姚兴对梁喜说:

“姚泓天性平和,甚少猜忌。他这样以诚待人,也许能将姚弼感化吧!”于是把姚弼和他的那些党羽都放了。

第二年春天,姚兴自觉病轻了一些,便想去长安以东的华山散散心。他派太子姚泓监国,让太子住进西宫,便于处理国事,自己则带着几名近臣出发了。不料刚走到华阴,病便加重,只好返回长安。

姚弼又觉得机会到了。他的死党黄门侍郎尹冲给他出主意,认为姚兴回到长安,姚泓一定会出城迎接,那时埋伏一伙勇士,突起发难,便可将姚泓杀死。

果然姚泓听说皇帝即将还都,就想出城迎接。但他的宫臣却谏他说:

“如今主上病重,奸臣(指尹冲等)在侧,说不定会发生什么变故,不宜轻出。”

姚泓说:

“臣子听说君父病重而安居不出,怎么能安心呢?”

“保存自身,使社稷得安,这才是最大的孝心啊!不可因小失大。”

姚泓听信了宫臣的话,便不出城,只在宫中的黄龙门拜迎。

姚兴回宫之后,命令弟弟东平公姚绍和右卫将军胡翼度负责宫中的宿卫。又遣殿中上将军敛曼嵬到姚弼府里,把姚弼所藏的铠甲兵器全部没收,纳入武库。

姚兴在深宫养病,连他最小的儿子姚耕儿也不得进殿。有一天,姚兴的妹妹南安长公主来探病,被侍卫挡驾。姚耕儿便猜皇帝也许已经死了。他跟七哥南阳公姚是同母兄弟,他想借这个机会让姚进宫篡位,便出去告诉了姚。姚也认为机不可失,便带领府中的侍卫甲士进攻端门。

同类推荐
  • 这个三国不对头

    这个三国不对头

    宦官甲:丞相的头风病又犯了!快来人啊,快去请王铁匠。宦官乙:请铁匠干嘛?不是该找大夫吗?宦官甲:新来的吧?你懂什么!大夫只会治病,大夫能驱鬼吗?
  • 盘庚迁都

    盘庚迁都

    商朝第十九个王阳甲死后,其弟盘庚继位。为了摆脱混乱局面,巩固奴隶制国家的政权,盘庚决定把国都迁到殷(今河南安阳)。虽然这个决定遭到了一部分大奴隶主和贵族的强烈反对,但盘庚最终冲破了大奴隶主贵族的种种阻拦,成功迁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盘庚迁都”。
  • 民国血滴子

    民国血滴子

    辛亥革命爆发后,满清王朝被推翻,雍正在位时期创立的间谍与杀手组织血滴子,他们该何去何从?而在此时,身为现代人的黄景天也被牵扯其中,互相纠缠,他们之前又该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 史记精编

    史记精编

    《史记》告诉我们,中国是具有五千年辉煌文明的古国,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她不仅博大精深,而且神奇瑰丽,历久弥新。《史记》翔实、严谨而生动地记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记述了我们祖先在创造文明过程中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读《史记》,会使我们对中国已往的历史、悠久的文明和伟大的祖先,怀有一种深深的温情与敬意。
热门推荐
  • 美味佳妻

    美味佳妻

    前豪门少奶奶一朝沦为被离婚的小可怜。本想随手抓个人应对前夫与小三的耀武扬威,没想到却误惹到冷面总裁。咩?说好的冷淡,怎么如此狼性大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云隙

    云隙

    长安四月,杏花微雨,醉梦阁内达官显贵一片,只为听她抚琴一曲,曲声起,话声落,曲声停,醉意浓。谁能想到这么温柔的手不仅抚的一首好琴,也最擅制毒。她隐忍多年,极少露面,只为有朝一日能手刃仇人......
  • 何谓文化

    何谓文化

    文化究竟是什么?在《何谓文化》一书中,作者在深邃的观察之后,用亲身经历和鲜活的感受来解读这一最根本的问题。分别从学理和生命两个层面来解析作为一个文化大国,从精英界到公众心理,到底缺失了什么。第一部分《学理的回答》,系统化地论述了何谓文化,何谓中国文化的本性等等问题,针对社会心理的浮躁,和作家本人的深邃思索,用罕见的直言不讳的批评,揭示了各阶层对文化本源的迷失,响亮提出文化重建的要义在于回到真善美。可谓发聋振聩。第二部分《生命的回答》,以鲜活的笔触,追溯了对周恩来及已经离世的多位文化巨匠的往事,如谢晋、黄佐临、巴金等,因为他们几乎用自己全部的生命揭示了文化的本源。《仰望云门》,则写了三位依然健在的中国台湾文化耆宿林怀民、白先勇和余光中,写他们是如何以敬畏之心对待传统,家国和人类精神穹庐的。这些文章,是余秋雨一生散文写作中的自珍箧藏。
  • 誓言(吸血鬼日志系列#7)

    誓言(吸血鬼日志系列#7)

    一本可以媲美《暮光之城》和《吸血鬼日记》的书,是一本只要你开始读就忍不住想一直读到最后一页的书!如果你喜欢冒险、爱情和吸血鬼故事,这本书正适合你!”《誓言》是畅销书系列“吸血鬼日记系列”的第六本书。
  • 双重心跳恋爱曲

    双重心跳恋爱曲

    从狮子座来到地球的少王金狮占据了帝辕熙的身体,令帝辕熙的女朋友唐羽纱心生疑惑。她不明白帝辕熙的性格为什么会大变,所以便暗下决心要想办法让从前的帝辕熙回来。可是,当一个叫做萧香的女孩走进他们时,唐羽纱心里所有的血液都奔腾了,她内心不停地呐喊着:“她不认识她!为什么她却认识帝辕熙?为什么她和帝辕熙的感情还那么的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流浮年

    流浮年

    某年某月某日,一位不想面临选择的少年在异世界的故事
  • 背井离巷

    背井离巷

    村里老四家的土坯房,眼凑着是没救了,一家子为了新盖一院落脚处,纷纷踏上了背井离乡的路。皮带巷中,远处望去。有一背影,身体佝偻,双手背腰,步态悠然,走动缓慢。相隔不远数十米处,急匆匆赶来七人,七人,前后有序,一字排列,高低不同,步伐不一,步调却格外的一致,乍一看颇为默契。刚想走近点好好看看这些人时,就听到,队末小低个暴怒道:“前面的牲口,怎么回事?不知道倒紧班么?”领头大高个,汗流满面,唇干口燥,极其不耐烦的抿唇舔舐好一会儿又回了口淡沫,方才侧身左退一小步让出一条路并回头说道:“后面的叫驴,别叫唤,有能耐你上。”其余的人刚要跃跃欲试就看见了前面那一道熟悉的背影又纷纷安静下来放慢脚步。那一道背影就是老乌龟班长。
  • 森林报(原版插图本)(套装共2册)

    森林报(原版插图本)(套装共2册)

    《森林报(套装共2册)》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比安基的代表作,是一部关于大自然四季变化的百科全书。书中,比安基独创性地以报刊的形式,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分12个月,以优美而有趣的语言,向孩子们讲述了森林里植物、动物和人之间发生的种种趣事。自初版以来,至今已有30多种版本,畅销60多个国家,深受少年读者喜爱。
  • 俏皮公主闯天下

    俏皮公主闯天下

    若她是水潋舞。可以原谅伤她最深的他吗?若她是九叶飘零。是否能明白他那句:“因为……舞儿可以是大家的,而零儿只是我的。”若她是‘小白兔’。定便是‘大灰狼’的猎物?若她是樱芷晴。一生都要遵守对他的承诺吗?是谁?在她耳畔低语,“你不愿看到的事,我绝不会让它发生!”是谁?独她面前卸下外壳,默默守护着。是谁?沾染百花,唯不玷污她。是谁?为她杀敌,遍体鳞伤,却是挂着浅笑。不想便不知,不知便不烦,只是,几人能做到一身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