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1200000013

第13章 把我的爱献给你(13)

大学里的一个同学,女性,长我几岁;一个市的,老乡。人很好,朴实、善良;论容貌,虽算不得漂亮,但说得过去。大学4年,我们一直相处的很好。以至于她有了心仪的男朋友,也要跟我说一说。我们那个时候,大学里不允许谈恋爱,有规定的。但男女的事,到了年龄,何况好多都是大龄,怎能说拦就拦得住呢?因此,校园里,一对一对的,出没于树林、花园的情形,便也常见。再大胆一些的,图书馆、操场、食堂,耳鬂厮磨,甜蜜的身影,也偶或出现。我的这位大姐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但与聪明的女人比起来,这方面确实显得迟钝。大四的时候才下手,盯住了猎物,但猎物早就另有所属。于是,大学4年,收获了学业,却未能收获爱情。分手的时候,我心里真的祝福她,希望她早日找到如意郎君。大约毕业后的第二年,大姐打电话说,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不错的男人。为她高兴。后来听说,两人交往了一段后,便结了婚。再后来,我到大姐工作的城市出差,专门看望她。那个时候大姐真的如传言,很幸福的样子。我也见到了大姐的那位男士,学工科的;打眼看,很朴实。便想,大姐总算终身有靠。日月如梭,再说起大姐的家庭生活,已是20年后。那时,大姐的儿子刚上了大学。唠家常的过程中,大姐实在憋不住,跟我说了她已经离婚的经过。压抑的声音从电话那端传来,我知道大姐真的动了情。听得出来她的不舍,她的争取,她的无奈。我问她,这是多长时间的事了?她说,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不短。我说,一点儿挽回的余地都没有了吗?她说,算了,不争取了。我问她经过?她说,我说给你听,但千万不要说给别人。大姐说,她的男人本来不错的,既顾家,也孝顺,也管孩子。他们的生活也正常,夫妻间无隔阂,不吵架,小幽默、冷幽默常有。按大姐的说法,这样的生活本不该出现意外。一切都怪那个网。网恋害了她,毁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她的男人,网上结识了一个小女人。婚外情一发不可收,男人在她和小女人之间,选择了新欢。二人共同编了一个故事,故事把大姐骗了。故事是这样的:男人告诉大姐,自己在认识大姐之前,有一个初恋的女孩。由于双方家里的意见,他们没有走到一起。前不久,他偶然听到初恋的女孩得了不治之症。他怕大姐不理解,在没告诉大姐的情况下,他私下去看望了初恋女孩。他现在想跟大姐商量,他暂跟大姐离婚,去照顾一下初恋女孩;反正她得的是不治之症,也活不了多久,到时他再回来,跟大姐复婚。听了男人的叙述,大姐很感动。这个世界上,重情有义的男人太少了,偏偏自己就遇上了这样的男人。在替人家流下同情的眼泪的同时,大姐丝毫没有犹豫地就跟男人办理了离婚手续。事后方知被骗了,被自己的男人骗了。大姐是学中文的。文学号称是人学,怎么就被这种再低级不过的故事骗了呢?我只能说,大姐太过善良。大姐说,这件事发生以后,她经常入夜难眠。她常问自己一些问题。“这个世界上还有真吗?”“怎么能连自己的亲人都骗呢?”她说,事发后,她曾经找过男人的父母,父母说:孩子大了,他们真的管不了,她也曾问过刚刚上了大学的儿子,儿子说:老妈,我老爸也不容易。你们都不容易。还是各自寻找自己的幸福去吧!大姐说,这个世界太冷漠了,让她心寒。她不再追问。大姐说,她无论如何都要从这个重重的打击中站起来。她可以认命,但不认栽。大姐说,她为此哭过。夜半的时候,想不明白,能不落泪吗?心里不能碰的隐痛,终于吐出来了。大姐说,她今后不会再纠缠在其中了。她要好好生活。

大姐不说,我不会知道大姐有这样深深的痛苦。我更知道,如果不是在电话里,不是大姐实在压抑不住,大姐不会展示心中那最柔软部分的疼痛。其实,生活中,我们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疼痛,在心里很柔软地存着。遇到适合的场合得以宣泄。宣泄是好事。宣泄完后,人会获得暂时的平静。生活总得继续。

又将清明了,我要做些准备,去老家祭奠自己的父母。父母的一辈子不容易。他们的生命的轨迹跨越了新旧两个社会。动荡的人生,他们的生活没法好。与我们这代人比较起来,他们吃的苦太多。去看看他们吧,清洗一下墓碑,虽然是市一级的陵园,有人管理,但自己亲手扫扫墓,给墓碑上和墓前的小狮子换上新的绒花,那是一份心情。再拿上一盒烟,点上两颗——爸爸吸烟,妈妈也吸烟;再摆上一瓶酒,满满地斟上一杯。爸爸平生没有别的爱好,就好这口。点上3炷香,跪下去恭恭敬敬地磕上3个头。爸爸属于老派的知识分子类型,虽不是科班出身,但凭着个人的努力,从初中的文化水平起步,最后做了我们老家一个中大型煤矿负责安全的副总工程师。妈妈是普通工人,但妈妈是有文化的工人。妈妈读书读到了高小。旧社会30年代出生的女孩子能读书,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和妹妹的身上遗传着父母对于文化渴望的基因。

我知道,父母对我们兄妹很满意。在老家那个偌大的矿区,以致十里八村,我们给父母赚足了面子。在刚刚恢复高考的年头,我和妹妹双双金榜题名,在老家算得上是轰动的效应。今天的孩子不会理解,刚刚从动乱中解放出来的国家,百废待兴,对于人才的需求有多渴望。能上大学,比现在考公务员都难。父母能不高兴吗?家族门楣有光,儿女龙凤呈祥。为此,节衣缩食又何妨?家里就这两个孩子,母亲一个人的工资拿出来不就可以了吗?……人应该知道感恩。但父母并没有真正地享受过多少好的日子。不是我们不尽孝,是他们的身体不做劲——等到我们大学毕业、走上社会、有了收入的时候,他们的身体各种病都开始陆续发生并不断地加重。除此是他们的生活观念在作怪——他们习惯了节约的日子,他们习惯攒钱,但不习惯花钱,大手大脚更不可能。只讲一个例子,便可管窥父母生活的影子。爸爸的工作,决定了时不时地要出差。每次出差回到家里,清点账目,都要做到收支相抵。那个时代的人不讲究享受。那个时候也没有现在这么多的高楼大厦、五星级酒店、私人会馆、私房菜……但父母他们,于今天看来,生活绝对单纯、充实。父亲独酌,从不挑菜品。一捧花生,几两豆皮,足矣。但若有朋友来家做客,则务必让我母亲想尽办法多搞几个好菜,以尽地主之谊。

自父母去世,我年年回老家扫墓。我想,只要自己还能动弹,就会这样做。不是别人要求,也不是做给人看,那是自己作为人子的天职。是为了平复自己内心的伤痛与情愫。陵园里,一片片的墓冢,墓碑林立。人这一辈子,不过是眼睛一睁一闭的事情,想开了吧,归宿不过如此,人生不过就是一个过程,为什么就不能多做些善事,做个好人,做个有追求的人、大写的人……

中国人过清明节,最大的意义在于在追思前辈的功德的时候,站在墓前的晚辈,要好好地反省自己,要站在前辈的角度,思考你现在的样子,是前辈们希望看到的样子吗?如此清明节过得才有意义,人类社会才会健康、进步。

在即将清明的时节,我还要跟我那个“被”离婚的大姐说,你的善良是人类至真至纯的东西,要好好保存。那个男人,按照自然规律,也有他生命夕阳的时候。到那时,无论他是否觉悟,倘若你们对面相逢,你一定要笑着问一声:你过得好吗?

清明时节的雨,是滋润心田的。路上行人的脚步,是要踏着前人的脚步前进的。伤痛会有,但魂要在。有酒家吗?可爱的牧童,不一定是杏花村的好酒,是酒就行。喝了酒,后人要上征程。

人这一辈子,任谁都会遇到几件得意的事情。人的天性,一得意,就难免要显摆显摆。一个同事,前不久,无意间得到一部好书稿,作为编辑,当下考核指标那么严格,能不高兴吗?跟你说两句,你能不呼应一下吗!一个搞篆刻的朋友,前不久说,搞到了一块好印石,那个高兴劲儿,没的形容。细想,得意怎么了?人的生活中,需要好事情来填充。有好事情,人的心情会好,做事都有精神。得意区别于得瑟。得瑟往往忘形,忘形人就会跑偏、犯错误。所以,止于得意,不可得瑟,人生哲理。

我也有几件得意的事情。这几件得意的事情,我常常回忆,流连玩味之中,也确实给过我好多有益的鼓励。在这里说说,一则大家分享,二则也是促促自己。

第一件事,是赶上了恢复高考。1983年,我在下乡不到两年的时候,参加高考,被辽宁大学录取。我的高考成绩全县排名第三,只有县里重点高中的两个学生比我多一分。其他考生,被我们远远地落在了后面。在我们中学,我那个年级共有8个班,每个班都超过50人。全年级400多人。参加高考的人不少,但只有我一人被录取。能不得意吗?用家乡人的话说,这叫鲤鱼跳龙门,从此就是国家干部,还用得着愁什么工作、出路吗?往世俗了说,找老婆都容易。谁不高看!

第二件事,大学毕业,居然分配进了北京。上学的时候,由于高考分数还算高的关系,又比较与我比肩的两人,一个去了“南开”,一个去了北京师范大学,我却去了辽宁大学,心里多少有些不平衡。现下却无心插柳,那两人回了辽宁,而我却进了京。在家乡,就更是大事一桩。全家高兴,家族高兴,亲戚邻里高兴。家里无论如何是想不到的。我却清楚,进京的理由,有偶然的因素,也有必然的因素。偶然的因素,是北京的名额指定了不要女生;必然的因素,是我们那会儿,学校试点学分制,我的成绩最高。这个理由不知在眼下是否成立,可在当时,却实实在在起了作用。

第三件事,是经过多年的工作历练,我进了中国青年出版社的领导班子。2001年夏季,团中央书记处分管出版社业务的崔波书记,带队来出版社落实中国青年出版社的班子问题。此前,中青社一直班子缺员,飞速发展的事业,需要满员的班子支持,但出版社却总是自己解决不了。原因很简单,主要领导看上的人选,上边一来考察,总是通不过。上下的意见总是相左,如此,班子的问题长期搁置。这一次,团中央下了狠心,必须迅速解决。于是,一支高规格的领导团队进入出版社。而且带来了解决方案。方案规定,所有45岁以下的中层处级干部必须参加聘任。聘任的程序是分几步进行。第一步,笔试。由专家出题,团中央组织部的同志监考,所有符合条件的出版社的中层干部参考;考过的试卷全部封起,人名不露;公布的时候,看字体认卷,再拆封验名,接着按成绩取前数名进入下阶段的聘任。第二步,竞聘演讲。演讲人要讲述自己为何参加竞聘,优势在哪里,打算怎么做,还要接受出版社同仁的质询……全团系统请来的专家打分。第三步,全社公投。第四步,选出最后的4位人选。第五步,由主管书记带队的工作小组会同出版社的班子成员最后从4人中选出2人进班子,做副总编辑。这样的动作,在团中央直属机关系统,真的够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很荣幸,我被这样的程序一步一步地筛选出来,进了出版社的领导班子。2001年9月,团中央正式下文任命。谁都知道,中青社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人才多是一方面,水深也是一方面。能在这样的地方显现出来,不是想求就求得来的。也因此,我感谢团中央、感谢组织、感谢主管书记,更感谢中青社的全体员工,是他们把我推上了更高一级的舞台,让我去实现人生的更大价值,当然,我也深深知道,他们对我有期待,希望我好好地为他们工作、服务。我也知道,从此,我背上了一副沉重的担子。人这一辈子,欠人什么都可以,但不能欠情。情分这东西,你一旦欠下,你必须用一辈子来偿还。所以,我才努力工作,不敢懈怠。

第四件事,做分社。2006年3月,中国青年出版(总)社成立中青人分社。成立分社的目的,是鉴于总社书刊主营业务中,图书生产份额不够大,效益不明显,对总社贡献小这样的现实。总社班子希望通过中青人分社的试点,为总社的图书发展趟出一条路子,从而带动总社图书走出困境,走向发展。这是一个真正的分社,公司化运作,人员是社里的人,编、印、发、财务、管理人员都从社里出,组成一个新生产队伍,新华书店单独开户,物流独立,财务独立。资源零起步。要求短期做到全员核算下的收支相抵,并尽快实现创利。设想是美好的,但谁都知道,道路坎坷,前途未卜。谁都不看好分社的前途,更有甚者,要看笑话。咬咬牙,还是接了。毕竟还有一份信任在,也是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放过了可惜。分社自成立到现在,整6年了。6年中的甘苦自知。我们给自己定下的分三步走的计划已经实现——第一步,活下来;第二步,小康;第三步,进入发展的快车道。6年的磨炼,我有理由相信,分社的前程会好。真正打过硬仗的人,真正从苦难中走出来的人,再差也差不到哪儿去!

得意的事情还有,性质都一样,说多了该让人感到是给自己评功摆好,那就没意思了。我不是那样的人,我也不想做那样的人。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我的追求是:每天都高高兴兴地过,尽量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保留一些纯真,保留一些单纯,有一些些的个性的自我。这就够了。

同类推荐
  • 一代人的心事:名家文集(套装共9册)

    一代人的心事:名家文集(套装共9册)

    做一个简单的人,活出生命的本真,把一颗心放在最温暖的地方。热爱生命,回归到真实的自我。数十位知名作家联袂巨献。本套装包括:《一代人的心事》、《活出生命的本真》、《成长是痛,也是幸福》、《桃花难画:张爱玲档案》、《台湾与我这些年:陈映真档案》、《自由与包容:西南联大人和事》、《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周作人译文精选集》、《惶惑的人,寻路的文:周作人杂文精选集》、《花前月下,青丝白发:周作人散文精选集》。
  • 爱的切入点

    爱的切入点

    张记书的小小说里知识性的因素、新闻性的因素较多,可以说,他是靠一种机智的小小说构思来展示一种小小说的理性来启迪读者。张记书《不鼓掌的人》的构思、叙述以及立意的表达都十分理智和理性,不鼓掌的汉子用他独特的动作和神态对那种好大喜功、只追求表面政绩的领导是个直白的批评。张记书的小小说还注重情感与理性并重,双管齐下。《冠军轶事》一文,他在一种表面上不点破的情感故事罩机智地显影了一个金教授的教育艺术和阔大的爱心,情感性的感人故事包涵了一个理性的小小说内核。
  • 我在美国读高中

    我在美国读高中

    本书稿是北京市101中学的初中生贾小涵到美国读高中期间写的63篇随笔,详细介绍了自己在美国读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以及对美国高中的观察和思考,分校园篇、青春篇和生活篇。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长江学者沈卫荣为本书作序,“是准备赴美留学的高中生们必读的一部参考书”。
  • 灿烂的星,愿我像你那样坚定(英美十四行诗选)

    灿烂的星,愿我像你那样坚定(英美十四行诗选)

    本书《英美十四行诗选》,曾于1994年由台湾的业强书店出版。该诗集从未在中国大陆出版发行。《英美十四行诗选》收近百首古代到现代由马海甸先生自编自译英美十四行诗,每诗加数十乃至数百字的注释和评论。2018年版本,经过译者重新修订。十四行诗难译,故类似的选集在中国大陆未见。
  • 青葱的痕迹

    青葱的痕迹

    黄忠先生散文集《青葱的痕迹》,犹如一盏清纯的香茗,品后余味无穷。一是文中浸润着微言大义;二是文中充溢着文言大气;三是文中寄予着禅机大意;四是语言中荡漾着真情大美。
热门推荐
  • 我的师父有点帅

    我的师父有点帅

    修仙是做什么?—吃饭睡觉打妖怪?
  • 闪婚试爱,合约妻子不下堂

    闪婚试爱,合约妻子不下堂

    “到了适婚的年龄,就跟一个人,最好是不爱的人,步入婚姻的殿堂;因为不爱,才不会受伤。”这是文静宸在参加完前男友的婚礼以及被各种逼婚后总结出的“真理。”就这样她跟一个有着同样需求的人,结婚了。婚后的生活却不像婚前想的那么简单,前女友、前男友什么的搅得她的生活一团糟,而这男人也是腹黑一个,与她结婚的目的也并不单纯,她最后终于否定了自己之前总结的真理。让她没想到的是,在她要纠正自己错误的时候,那个男人却说自己已经爱上了她,那么她要不要将错就错下去呢?
  • 奉道成灵

    奉道成灵

    何为奉道?道可道,非常道故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故冥冥之中万物奉天为道道无灵而万物皆有灵
  • 外医女的姐弟情

    外医女的姐弟情

    做过外科医,急诊医生,军医,在非洲30岁生日前夕,受狂人所害来到了古代,没有任何生存技能的她,难道要沦落做仆人吗?不不,过去的感情工作都不如意,命运既然让她急转身,她就要转得漂亮,即便是在平均寿命都很短的古代。
  • 重生之侯门庶女

    重生之侯门庶女

    身为资深小白领,顾桃花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吃吃美食,看看宅斗,浑浑噩噩过一辈子。但是,佛曰,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宅斗看多了会有报应!穿到一个陌生的朝代,她能忍受!已经嫁人了,她也能忍受!上有公婆,下有儿女,行!她也能忍!一群虎视眈眈,妖娆丰满的小妾,好!她也咬牙忍了!只是……她那个从没见过面的,失踪了五年的侯爷夫君回来了。回来就回来,可是他……不但带来了一个表妹贵妾,竟然还怀孕了,孩子生下来就要转正为平妻!看多了古代下堂妇的悲惨遭遇,当地位受到威胁的时候,她,不忍了!且看一个现代的小白领,如何在古代的大宅门中翻腾挪转,活出自己的人生!
  • 一句话的歌

    一句话的歌

    年生永远记得娘的话。年生小时候,娘就对她说:“‘南无阿弥陀佛’在人间是万能的药。痛苦时念,可以化解痛苦;向善时念,可以使人幸福。”在回龙山的庙里,张姐是年生的师父。张姐有儿有女,是二十年前得了绝症打死神那里回来,从张榨村上回龙山出家的。年生也有女儿,也是得绝症做手术后从黄州城体育路上山的。二人穿着黑衣裳,跪在蒲团上做早课。庙里香烟缭绕,放着佛歌儿。那歌儿是录制的,只有一句词儿,在寂寥里反复轮回地唱:“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年生神情专一,张姐知道年生心情不错。
  • 远去的日子

    远去的日子

    长大是记忆渐遥,回忆不深。美好的、不好的终将流逝。
  • 若许年:朱红卷

    若许年:朱红卷

    青玉纤尘,薄谅春秋。我有相思寄心魄,恨比一场平生,一去十里红装,未敢有相逢。本书甄选九篇小小鱼师姐奇幻小说代表作,每一篇故事里都有愁万千丝绕骨柔。
  • 君爵集团:爵少的失忆妻

    君爵集团:爵少的失忆妻

    小时候。长相精致可爱的男孩,霸道的拉着女孩的肩膀,“你只能嫁给我,等着我回来娶你。”“嗯,我等你。”女孩眼里的不舍都快溢出来了。长大后。“诺安,你敢嫁给别人试试,你的男人是我!”邪魅肆意的男人已经完全狂暴。【男女主身心干净,1V1,已经弃坑,别看了!】
  • 败家导演

    败家导演

    提示1:娱乐文,系统流,导演明星,轻松爽文!提示2:量大管饱,收藏阅读!————————简介:郝欢:“等我败完这一次家,你们将会知道我郝欢吹过的牛逼都将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