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0300000012

第12章 专题研究报告(8)

4.满足新生代农民工不同层次的慈善需求

新生代农民工的慈善需求是有层次的,这就要求在对该群体进行慈善供给时必须在明确目标和任务的前提下有重点、分层次地有序推进。新生代农民工慈善供给的目标和任务是满足新生代农民工不同层次的慈善需求,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更好地生存和生活,以社会的第三次分配来进一步推动社会公平的实现。就具体的实施层次而言,基础性慈善需求是基础,必须高度重视对贫困或特困新生代农民工的慈善救助,帮助他们获得基本的生存保障。特殊性权益需求是重点。事实上,现在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的被剥削感十分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公共权益没有得到充分保障。因此,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特殊性权益慈善需求的供给将是推进新生代农民工慈善供给工作的重点。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性慈善需求是慈善供给的最终目标,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动员多种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还需要就其慈善供需机制进行系统的制度设计。

专题5

北京市流动少年儿童慈善需求调研报告

北京市流动少年儿童是指北京市外来人口中 18 周岁及以下的儿童和少年人口,其中以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为主。根据教育部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共约1277万人,北京市共50多万。

本次问卷调查一共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问卷1474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437份,有效回收率为95.8%。本次调查采取分段抽样的方式,首先在北京市抽取了四个区:昌平区、石景山区、丰台区和海淀区;再在每个区按照公立学校、打工子弟学校抽取一至两所学校;然后在每所学校的每个年级(三年级以上)随机抽取一个班级作为样本。一共抽取了6所学校,分别为昌平区的南七家打工子弟学校和新源学校;石景山区的华奥学校,它们都为打工子弟学校;丰台区南园一小和槐房小学;海淀区的肖家河小学,它们都为公立学校。本调查数据采用STATA软件进行分析。根据需要在对主要变量进行均不缺失处理后,得到一个1108的样本量。本文主要以此数据为主,分析北京市流动少年儿童的慈善需求状况及相关慈善项目的运作情况,据此提出对策建议。

一、北京市流动少年儿童的生存现状

已有研究发现,流动少年儿童主要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流动少年儿童大多是“长期居住”而非“短期滞留”[21]。二是流动少年儿童的父母普遍文化程度较低、收入较低、工作时间长,家庭教育缺乏。三是家庭是最基本的流动单位[22]。四是流动少年儿童的流动性频繁。

1.流动少年儿童的就学环境差

流动少年儿童就读的打工子弟学校与北京市公立中小学的差距巨大。一是,班级学生人数不一样。公立学校一个班35个学生,而打工子弟学校一个班的学生数一般都在50人左右,一些班级甚至达到了70多人。二是,师生比差距巨大。打工子弟学校无所谓师生比,而是师资有限,在此情况下老师只能“一个萝卜一个坑”,超负荷工作。只要和学生相关的事,包括学生的学习、生活、安全,学生的吃喝拉撒都要管。三是,教师的专业分工存在差距。打工子弟学校小学部实行班主任包班制,班主任老师既上语文课又上数学课,从一年级一直上到六年级,然后不断循环。包班制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师资源,但是不利于教师的教学专业技能的提高。四是,政府支持力度差距大。公立学校受政府的的大力支持,而打工子弟学校由于本身法律地位的模糊性,几乎得到不政府的支持。五是,师资水平差距大。流动少年儿童就读的北京市公立中小学都是非重点小学,与北京的其他公立学校差距较大。

以南七家打工子弟学校为例,该校有1200多名学生,包括学前班一共有28个班级,一共有老师56人。学校没有专门的行政人员,老师兼职做行政事务。以女教师居多,占3/4。教师年龄主要集中在35岁以下,占69.64%。而学历主要以大专生为主,占55.36%。

2.流动少年儿童的流动性频繁

流动少年儿童最明显的特征是流动性频繁。从流动少年儿童的转学次数,可知他们流动的具体特征。在1108个学生中,没有转学经历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22.56%。而且年级越高,没有转学经历的学生比例也逐渐下滑:三年级为47.06%,四年级为27.53%,五年级19.84%,六年级21.55%,七年级6.25%,八年级3.33%,九年级1.92%。五、六年级是转学频率最高的年级,到了七年级没有转学经历的学生已经非常少了。因为六年级面临着小学升初中,为了以后能够参加中考,部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五、六年级的时候就提前转回老家学校就读。到了七年级之后,学生普遍都有2次以上转学经历,所占比例分别为:七年级65.62%,八年级70.00%、九年级76.93%,年级越高,比例也越高。

对学校类型进行区分,发现不同学校类型的流动少年儿童的转学次数也有差异。公立学校中没有转学经历的流动少年儿童所占比例为37.62%,远高于打工子弟学校的9.58%。打工子弟学校有2次以上转学经历的学生占54.45%,高于公立学校的36.58%。

而从学生最近一次转学前所就读学校可以发现他们的流动特征。在有转学经历的790名学生中,从老家学校转过来的学生一共有279名,所占比例最高,为35.32%;从其他打工子弟学校转过来的有226名,占28.61%;从北京的公立学校转过来的一共有206名学生,占26.08%;还有一部分学生是从其他城市转过来的,占10.00%。而且在每种类型的学校中,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都有2次转学经历。这表明,流动少年儿童往往随着家长的迁移而不断地在北京与老家之间、北京不同的打工子弟学校之间、北京公立学校与打工子弟学校之间,北京和其他城市之间往返。

频繁的流动导致流动少年儿童处于一个不安定的环境之中,他们对未来很迷茫,没有具体清晰的奋斗目标。对于城市青少年来说,他们有具体的奋斗目标,即初中、高中、大学。但是对于北京的流动少年儿童来说,他们不知道是否要搬家,不知道自己的初中在哪里,是回老家?还是考到公立学校去?还是继续在打工子弟学校读?流动少年儿童的家长同样也很迷茫,他们的工作没有保障,下一个工作在哪,家就得随时搬。

3.流动少年儿童的社区环境差

外来务工人员一般都租住在城中村,因为租金相对便宜。一家人往往就租一间大概13、14平方米的单间,租金大概为400~600元/月。没有厨房和单独的卫生间,卫生间用公共的,做饭就在过道上做。不断的漂泊导致家长没有长远的规划,走一步算一步,这也降低了他们与周围人员建构稳定关系的可能性。

在1012个流动少年儿童中,有74.31%的学生表示是和自己的父母同睡一间房间,仅有12.65%的学生表示有独立的卧室。而且不同年级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Pearson chi2(18)= 11.5946 Pr = 0.867),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受住房条件的限制,流动少年儿童也没有自己独立的私人空间。

4.流动少年儿童缺乏家庭教育

相关研究都普遍表明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缺乏。现有的研究集中关注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教育水平和职业等变量对子代教育获得的影响。有学者从家长的教养方式包括成长指导、教养氛围、控制方式、教育期望等方面的研究,来考察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23]。高明华认为心理资源即父母期望对孩子学业成就的影响,导致父母期望的自证预言效应[24]。

北京市流动少年儿童父母从事的职业,第一为个体经商,一般为夫妻共同经营。其中,父亲从事个体经商的占34.85%,经营的主要项目为卖菜、卖水果和维修等等;母亲占33.7%,主要经营项目为卖服装、卖菜、卖食品、卖化妆品等等。其次为打工,父亲主要从事餐饮厨师、搬运、快递物流行业;母亲则主要在超市、饭店、酒店、美容美发店等地方打工。第三,外来务工人员所从事的职业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分工,男性主要从事装修、建筑、运输等需要体力的行业,占26.03%,而从事这些行业的女性非常少,只占了2.06%;女性则主要从事家政清洁服务,占13.44%。制造业工人主要从业人员为男性,占4.78%,而女性很少进厂当工人,她们中有一小部分人去打工子弟学校当教师。另外,还有27.17%的女性目前没有职业,在家看小孩、做家务;而男性失业人口远低于女性,只占6.18%。

综上,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主要从事的是服务业、建筑业、装修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行业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行业的流动性强,由于大多数是个体经营模式,面临着拆迁、市场整顿、市场效益等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这必然导致流动。二是工作时间长,没有双休日、假期的概念。无论是个体经营还是打工,他们主要集中于非正式的私营经济领域,这些领域主要通过延长劳动时间的方式营利。三是以家庭共同经营模式即夫妻店为主,多从事服务业。

年级越高,家长参加家长会的比例越低。这表明年级越高,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注力越低。同样,年级越高,家长越少辅导家庭作业。这一是因为随着年级的提高,家长越来越不具备辅导的能力,二是因为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注度越来越少。流动少年儿童的家长的职业特征使得其无暇顾及小孩;有些家长也不知道如何去教育小孩。在很多家长的理念中,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而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一些家长甚至对孩子不管不问。老师每天都会通过信息平台发家庭作业给家长,让其监督小孩做作业,但是真正看的家长不到三分之一。还有一些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很低,对于他们来说打工子弟学校最主要的任务是保证孩子的“安全”,是劳动力再生产的一种低成本组织机构。事实上,不仅部分家长这样认为,教委也是这样认为的。每年教委到打工子弟学校多侧重检查学校的安全,并不很重视学校的教学情况。

二、北京市流动少年儿童的慈善需求

通过对困难、需求、未来期望这三个变量进行缺失值处理,得到1380个样本。学生面临排在前三位的困难是:学习成绩差,课外书太少,胆小、不自信,所占比例分别为49.78%、49.27%、35.80%。其中,有将近一半的学生都面临学习成绩差和课外书太少的困难。

学生排在前四位的主要需求是:成绩优异,身体健康,家庭和谐,同学友情,所占比例分别为57.90%、49.71%、44.13%、42.61%。

学生对未来的期望排在前三位的是:学习上得到更多的辅导,能有机会和父母一块儿出去玩,能多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玩耍,所占比例分别为57.46%、42.25%、36.45%。

由流动少年儿童所存在的困难、主要需求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可以归纳出流动少年儿童的主要几项慈善需求。一是,学习辅导需求。目前流动少年儿童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学习成绩差,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学习辅导使学习成绩变得优异。二是,社会融入需求。流动少年儿童面临的一个心理障碍是胆小、不自信。希望学校能够更多地开展一些活动以便更好地融入这个城市。三是,社会交往需求。他们感觉到没有玩伴,希望能够获得同学的友谊,希望能够更多地和同学一块儿玩耍。这在六年级以上的高年级学生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四是,亲子交流需求。他们希望父母更多地陪伴自己,这在五年级以下的学生体现得更为明显。

1.流动少年儿童的学习辅导需求

从表2-1可知,不同年级之间尤其是小学生和初中生之间对于学习持截然不同的态度。从三年级到五年级大部分学生都持“好好读书,将来考上大学”的态度。到了六年级、七年级这个比例有所下降。而到了八年级、九年级这个比例已经很低了。与此同时,“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八、九年级中所占的比例最高。由此可见,八、九年级学生的人生目标已经不是考大学了,而是以实用为目标。而且,一进入六年级,身边大量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转学回老家,成绩好的学生一走,留下来的都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学习氛围也没了。

除去不喜欢读书的学生,占3.43%,其他学生都是认同主流社会价值观的:即通过升学获得社会地位的提升。由此,可以根据流动少年儿童对主流社会价值观的认同与否将他们分为两个群体:一是升学派,二是厌学派。升学派表现为在他们的升学之路受阻后,对未来迷茫,进而自我否定。而厌学派持“读书无用论”的观点,表现出厌学情绪,他们乐于继承父母的衣钵,只要能赚钱就可以。

同类推荐
  • 老舍经典散文全集

    老舍经典散文全集

    本书收录老舍各个时期的散文代表作。老舍的散文文笔手法细腻、结构顺当、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多彩、语言流畅优美,散文中渗透着作者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复杂的内心世界。
  • 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

    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毛泽东读史说史,在于适当的应用。他一生走遍大江南北。解放以后,每外出必自备中国地图,找好路线和方位;每在一处会议,就要向所在地的图书馆查阅大量图书;每到一地,还要查阅地方志和有关本地历史文化书籍,和当地人员畅谈、作情感交流。这也是读史的别致处,也是他不断深化自己研读历史的一个方法。毛泽东对历史的评说,虽然很多是片言只语,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闲话,但却能折射出这位历史人如何运用历史,恰到好处。
  • 中国军旅文学50年

    中国军旅文学50年

    《中国军旅文学50年》编写前后历时7年,数易其稿,以新中国1949——1999为期50年的军旅文学发展历程为考察对象,以62万字的篇幅,全面梳理了半个世纪以来军旅文学的历史,深刻总结了军旅文学发展进程中的若干重要理论问题,以系统的理论规范和宏阔的学术视野将诸如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理论批评、戏剧、电影、电视剧等不同文体的创作悉数纳入研究范围,以客观的批评品格和敏锐的审美视角将产生过重大社会影响的作家、作品和独具艺术特色却被长期忽略的作家作品一并纳入研究的范畴。
  • 玻利维亚日记

    玻利维亚日记

    1967年10月7日,切·格瓦拉在日记中写下这样的话:“今天是游击队武装建立十一个月纪念日,一上午轻松悠闲,如同享受田园生活一般,没有出现什么麻烦事。”他并不知道,这会是自己的最后一篇日记。在第二天的尤罗山谷之战中,切负伤被捕,落入了玻利维亚政府军手中,翌日未经审判即被处决,尸体也被当局藏匿起来。人们在他的背包里发现了这本日记。《玻利维亚日记》是见证切·格瓦拉生命最后阶段的最原始、最重要的资料,经迅速而未加修饰地翻译后,在全世界广为流传。细致入微地再现了玻利维亚山区中惊险跌宕的游击战经历,从秘密化装进入玻利维亚,到勘查地形、发展地下工作者,以及密林、山谷、河口的激战、与敌人的遭遇、队友的牺牲……堪称游击战教科书。同时收录三十余张从未在中国公开发表过的珍贵照片,呈现游击队的日常生活、战斗场面。读者可在此看到格瓦拉乔装改扮后的假护照、游击队员在树梢上放哨瞭望、格瓦拉在河边整理步枪等情景。斯皮尔伯格导演电影《切·格瓦拉传:游击队(Che: Part Two)》,即以《玻利维亚日记》中所述历史为蓝本。片中饰演格瓦拉的男主角德尔特洛凭此片获得戛纳影帝。
  • 石嘴山市文学作品集:小说卷

    石嘴山市文学作品集:小说卷

    50年来,石嘴山市的经济文化不断地繁荣发展,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个新型工业化山水园林城市迅速崛起。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石嘴山市的文学事业,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单门类到多门类共同发展繁荣的光荣历程。
热门推荐
  • 天命豪侠传

    天命豪侠传

    生于乱世,起自微末,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风云激荡自有侠者澄清天下。
  • 变身起源

    变身起源

    这是一个构建了三年的故事它伴随了我三年。
  • 一指剑道

    一指剑道

    三万年前,为抵抗外域侵略,数万顶尖修士以身铸成三把神剑供圣人驱使。最终圣人一日屠尽八十万外敌,封印了这方世界。无数年后,人们仿佛忘记了仇恨,只剩下勾心斗角、自相残杀。这天,一位少年拿起了无为剑。面对即将消失的封印,他毅然持剑,杀入了星空。
  • 天下人间,忘川栈

    天下人间,忘川栈

    法尔历24年,吸血鬼获得A国代理权,开始统治。因为死亡预言,钦九被当作异类,深陷绝望的他为了补救她也为了认清记忆中的世界,钦九开始不断转世,他当过‘贵族’,医生,古董店老板,红娘……步入过上流社会圈也接触到游离在社会底层的黑暗,直到“创造”出另一半,希望克隆的她可以代替自己潇洒的活下去。然而……却……
  • 卡徒

    卡徒

    方想所构建的一个全新幻想世界,请入!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走在成长的阶梯上:一个故事影响你的一生

    走在成长的阶梯上:一个故事影响你的一生

    本书编入了中外几百个小故事,从积极进取、感恩世界、培养习惯等方面作为切入点,用通俗易懂的小故事来抛砖引玉,以精简准确的心灵点灯作为提示和点拨,帮助您早日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让你的成长岁月中变得五彩斑斓。
  • 我真是大白兔

    我真是大白兔

    红山大院看门的张老爷子刚找回自己家的大公鸡,便看见一只屁股上少了一搓毛的大白兔,正从大院东南角的草丛里面冒出头,然后蹦蹦跳跳的回家了。在大白兔的后面,还跟着一只肥肥的橘猫,以及雪橇三傻中的二哈!
  • 魂游之界

    魂游之界

    杀戮和欲望占据的魂游界,人人为己!为了生不得不去杀戮、蚕食他人的一切!人性的丑陋成为了生存下去的武器。飞蛾是幸运的,经历风霜岁月,求以性善之美,踏上了救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