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9900000008

第8章 陈设

家具的种类到今天已经数不胜数,不同样式、不同风格的家具反映着与它相适应的社会生活和时代风尚。人口的流动性、财富的急速变化、便捷的资讯交流都影响着家具的形式。

古典家具许多式样非常地大胆和前卫。那么中国的传统家具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而成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呢?了解这些式样的变化,也许能让今天的人们看到不同时代的生活方式和古人们的精神追求。

现代家具的陈设

一件家具到底放在什么位置,几件家具之间的摆放关系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有它自身的道理。不同的家具及不同的陈设方式,可以让我们了解一个时期的生活状态,包括地域特色和个人的审美情趣。

客厅是我们进入一个家庭首先看到的场景。

今天,人们到亲朋邻里家串门儿的越来越少了,客厅基本上失去了待客的功能,它更主要的是一家人的活动中心。因此,一般的家庭通常会忽略掉涉及礼仪的内容。

除非在正式的会客厅,我们才能看到宾主关系,以及上下级关系的陈设方式。

流行于清代的一桌两椅

或许在乡间,我们也能看到一桌两椅的家具陈设方式,这种一桌两椅的陈列方式是从清代才开始流行的。

在坐北朝南的客厅里,主人坐在东边,客人坐在西边。今天的正式会见会谈也是这样,主人为东,东家、做东、东道主就是这样演化出来的。东面,于是成了主位,但有时候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敬,主人也会把东面让给客人坐。

我们今天还能见到的传统客厅陈设方式基本上就是沿袭了清代的传统。一张条案、一张方桌、两张椅子,是一种标准的一桌两椅格式,在清代,上至宫廷、下至乡村人家,都是这种样式。

这种家具摆放的形式,其实是与祭祖仪式有关。每年的正月初一,第一件大事就是祭祀。祭祀时要悬挂祖宗的遗像,在长案上摆放供品,正中摆放香炉,两侧依次是成对的烛台和花瓶。另有其他食品干果等,多多益善,以显子孙后代的孝心。案前设一桌两椅,是祭祖仪式结束后,由家族中在世的长辈就坐,接受子嗣的跪拜。

儿女们每天清晨都向父母问安,夜晚服侍就寝,这一习惯,是长久以来形成的礼制。这种近乎仪式化的陈设形式,成为日常家居的习惯摆设,渐渐形成了清代一桌两椅的“中堂”。而家具的总体的陈设,通常也会考虑风水的因素。

无定斋的张德祥先生说,中国清代的陈设文化,讲究西北高,东南低。所以,顶箱柜往往放在北方四合院的正屋的客厅的西北角上,就是正屋的北房的西侧山墙旁。这样,一进门就给人一种厚实、坚实,很踏实、很稳定的感觉,十分富足感、富贵感。条案上可以摆瓷器,摆陈设,也有些雕花的东西,给人一种很舒缓的感觉,使室内的陈设呈现出多变、丰富的感受。

在历史的长河中,供桌上的物品也在发生着变化,上方渐渐有了祖先的画像或照片,信教的家庭开始摆放各种不同宗教信仰的神像。

观复博物馆马未都先生说,中国的客厅陈设讲究四平八稳,讲究对称,对称是古典美学的基本原则。一般情况下,长者坐左侧,客人坐左侧,也就是尊者在左位。那么中国人在招待客人的时候要说话,说话的时候我们不像西方人那样,讲究面对面,眼神对眼神,中国人要讲究有一点侧视,比如客人坐在左侧,就不能脸对脸地去说话,必须是侧着。所以,这方桌就要伸出来一块,杯子放在桌子上,客人扶着杯子聊天,脸稍微有一点错位,这时的错位叫礼貌。虽然西方人认为错位叫不礼貌,但这是我们的文化差异。

椅子上的礼仪

然而,清代之前的客厅并没有固定的陈设方式。一般家庭只是在正房中间摆一只屏风,屏风前面有一把椅子,通常是一把交椅或官帽椅。如果有客来访,则根据客人的多寡,增添椅子。讲究的家庭还会根据客人的地位选择不同形制的椅子或者凳子摆放出来。

参与了许多苏州园林家具布展陈设的濮安国先生对古典的家具陈设有着深入的研究。

濮安国说:“明代的时候,厅堂里不像我们现在那样四平八稳、左右对称的,明代的厅堂是敞开的,而且厅堂的开间比较小,所以一般在中央放一个大的屏风,这个屏风有单扇的,也有曲足式(折叠式)的,一只一只的,前边放两把椅子,这个椅子一般是主人一把,客人一把,来了客人,两个人在那里进行交谈,是很隆重的礼仪形式。平时这里是不放其他椅子的,如果有三个人的时候,就再搬来一把椅子。在明代的绝大部分的厅堂陈设中都是按这个因素来布置的。”

从明代流传下来的图画中,人们很少看到厅堂上有高大的柜子,以及硬木大案一类的不便移动的家具,这说明明代的厅堂中固定陈设很少,但几乎都有屏风,有落地式屏风,也有折叠式的屏风。这些屏风或 扇是礼仪的象征。

在明代刊本《鲁班经》的插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那时厅堂的陈设方式。主人手臂搭着扶手,安坐在交椅上,坐姿随意而舒适。靠右边侧向的灯挂椅,是留给客人坐的。而左侧稍远的地方,放着一把扶手椅备用。由此可以看出,这些椅子实际上是有等级的。主人和身份高的客人,通常坐交椅。而没有扶手的椅子,是给身份低的人就坐。

有意思的是,《西游记》里面的版画插图,描绘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取经途中到一户人家借宿的场景。作为宾客的唐僧居于正位,显示出主人对于佛家人物的尊崇。宾主二人的坐具是灯挂椅,而悟空等三个徒弟坐的是圆凳,坐具和位置的区别,表明了他们之间的等级关系。

在明代的很多版画中,我们发现明代厅堂上,只有椅子却没有茶几。椅子不是靠墙放置,而是与墙保持一定的距离。仆人站在一旁,客人用茶时递上,喝完了接过来再端走。

而在更早的辽代墓穴中,展现的则又是一番景象。在这些壁画里,我们没有看到椅凳的存在。

椅子从一出现,就带有了地位的属性,跪坐在地上的是最低级的姿势。今天它仍是一种惩罚的形式。比跪坐稍好一点儿的是墩子或凳子,然后是没有扶手的椅子,比如灯挂椅。再高级一些就有了扶手,南官帽、四出头、玫瑰椅、圈椅和交椅就非常高级。到了皇帝那里,当然就是宝座了。

不过宝座坐上去真的很不舒服,它完全是一种礼仪的象征。宝座也是从最早的框床到罗汉床这样演进而来。它时时提醒皇帝,你是孤家寡人,没有依靠,你需要当机立断。

卧室的摆设

成语有一个词叫登堂入室。登堂不见得能入室,因为堂指的是前面的厅堂,室则是内室,是主人和家眷休息的地方。传统中国的建筑是堂在前室在后,妻子则称内人就是内室中人,明媒正娶的妻子称为正室,后娶妻妾则只能是侧室或偏房了。

关于卧室的陈设,明清区别不是很大。北方自然是以炕为主,南方则是以架子床和拔步床为主。

民居卧室也可以分好多种类,比如文人,他们也有他们的卧室。在《长物志》里面,文震亨写的关于文人的卧室,床前一定要干净,也不要放太多东西,一个桌子、一个小柜子、两个方凳;所有的那些杂类的东西,要放在后面,创造一个比较素雅的环境。他也写到男女的卧室,不要太繁杂的纹饰。比如,牡丹、梅花或者万字纹,都不适合一个文人的卧室,而是比较适合女人的卧室。

文人的书房

书房是读书人的最爱。明代文人对书斋的重视异乎寻常。明代画家文征明的曾孙文震亨的《长物志》和高濂的《遵生八笺》中,都从理学、审美及养生的角度,对明代书斋的位置及陈设器物等,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书斋中最重要的当然是书桌和书案,《长物志》的作者文震亨认为,书桌应“设于室中左偏东向,不可迫近窗槛,以逼风月。”意思是不要靠近窗户,避免风吹日晒。

而高濂则是将书桌上的器物,一一列举,甚至连材质的新旧都有要求。两人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榻,供“偃卧趺坐”,甚至榻下还要有滚脚凳,用来按摩涌泉穴。

书架更是必不可少,《遵生八笺》上记载:书桌的“右列书架一”,更是把应该放什么书都写得一清二楚。可见书房中只设一件书架,放些经常浏览的书即可。其他的书,则另放它处。这样陈设的书房,简洁疏朗,再略微点缀些奇石或盆景,更是清雅宜人。

其实,每一个家庭的陈设都自有它的道理和韵味。与家具一样,如何摆放家具恐怕首先考虑的就是实用性,方便、避寒、通风、防晒、安全等等是最重要的。然后是礼仪上的、美学上的因素。

而宫厅的、达官贵人的、文人雅士的陈设方式,对民间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

同类推荐
  • 小源荐书

    小源荐书

    《小源荐书》是QQ阅读旗下一档荐书节目,除了小编为大家推荐优质书籍之外,还有小源热线、脑洞大开猜猜猜等精彩互动环节。
  • 街角的老北京

    街角的老北京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北京人,阿龙伴随着这座古都一起成长,他看到处处皆文化的老北京正在渐渐只存在于人们的记忆里,灯火璀璨、人声喧嚣的现代都市逐渐崛起,心中满是怀念与不舍。于是写下《街角的老北京》,将目光投向北京的街头巷尾、古寺园林,并将目之所及且依稀尚存的原汁原味的老北京的风物图景记录下来。
  •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构建研究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构建研究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统筹国际国内大局的重大发展倡议,文化构建是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核心组成部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和谐、包容,以及与沿线各国合作、互利共赢的思想。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求同存异,共同发展是21世纪国际社会共同期盼的目标。本书运用了多种调查研究方法,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传统自身的传承与新变切入主题,着重梳理五年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文化构建及其成效。
  • 毓老师说易经(全3册)

    毓老师说易经(全3册)

    《毓老师说易经》根据毓老自1993年至2000年讲授《易经》课程内容整理而成。毓老认为,《大易》与《春秋》弄明白,中国思想左右逢源!读《易经》的目的有三: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二、智周万物,道济天下;三、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易经》是智海,绝非假话,是智慧的产物。书有古今,智慧无古今。以古人智慧,启发今人的智慧,把人生问题解答明白,就能明白一切。《毓老师说易经》告诉我们,要懂用脑,读完一篇,真得其好处。以一公式,可以推演很多。多读书,存肥料。读书,懂用道理简单,做到可难。
  • 中华民俗老黄历

    中华民俗老黄历

    《中华民俗老黄历》是一部全面展现中国民俗民风的百科全书,全书分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俗民风、中华老黄历四个部分。这里有民间诸神那些迷人的传说故事,有中国人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来的历法,有独具特色的婚丧嫁娶仪式,有让人心生畏惧的民间禁忌,也有充满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这些汇成了一个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的中华民间世界。
热门推荐
  • 三个人的末世

    三个人的末世

    大一新生洛小花和她的闺蜜莫小羽在末世初期凭借机智和果断艰难存活了两个月,可就当或许是两个女孩走到极限的时候,遇上了一个奇怪的男生,一个坐在那里等待丧尸来吃的沐九歌。(全书兴趣之作,免费,混个眼熟)(预防针:第一卷男主篇,第二卷以后女主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冒险不要啊

    冒险不要啊

    非正经不官方的简介,我叫余裕,脑子有坑的冒险者,史上第一惨的主角,一点不符合异世界画风的少年,这些都是我的称呼。而这......这是我的故事。
  • 摩尔·弗兰德斯

    摩尔·弗兰德斯

    本书是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笛福的另一部独特的杰作,被英国作家沃尔芙誉为“英国不多的伟大小说之一”。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手法书写,极具震撼力。书中的主人公一直以罪人的身份出现——她从十八岁到六十岁,除杀人、叛国外真可谓无恶不作。女主人公弗兰德斯生于监狱,在孤儿院长大,给贵族家庭当仆人。她被主人家的大公子诱骗后被迫嫁给她所不爱的二公子……
  • 女扮男装:我的花美男(全本)

    女扮男装:我的花美男(全本)

    龙业天:龙氏企业继承人,从小就以男孩身份成长,二十多年未被发现的身世之谜。龙业俊:从小与龙业天生活在同一屋檐下,被父母当成谋夺家产的棋子,却只信龙业天一人。闫少熙,从小失去母亲,父亲也只顾事业,造成了他孤僻的性格与冰封的心。三人同年同月同日生,各自有着各自不为人知的伤痛,却在同一所充满喜剧色彩的校园相遇,似乎冥冥中自有定数。+场景一:闫少熙一脸坏笑地看着龙业天说道:“龙业天,你就乖乖做我的女朋友吧!别红杏出墙了。”龙业天一脸鄙夷地看着闫少熙:“女朋友?”闫少熙浓眉一挑,邪邪地凑近龙业天:“别得意,是试用期女朋友。”推荐:《危险总裁欺上瘾》http://m.pgsk.com/a/480104/【虐宠】《穿越:天降倾城妃》http://m.pgsk.com/a/382394/【超级好看】
  • 对话人间

    对话人间

    大千世界开始发生很多奇奇怪怪的事情,很多以前闻所未闻的职业和手段出现在人间。一个半退隐的江湖宅男高手乘着这股邪风,似乎体味到了不同的人生际遇。
  • 了一

    了一

    成仙?修佛?是人?是妖?在出生那一刻他已经没有了选择。他只能放下一切尘缘,了无牵挂。
  • 主世界拯救录

    主世界拯救录

    莫名其妙被带到这个陌生的世界,我还没未来及想念家里的大橘,就发现这世界也快完了,于是就走上拯救世界的道路。
  • 时光微暖你很甜

    时光微暖你很甜

    【全文免费】有些人,一旦遇见,便一眼万年;有些心动,一旦开始,便覆水难收。他是她第一眼就讨厌的人,一次阴差阳错他成了她的同桌。……某天,他看到她与别的男生约会,他把她抵到墙边,狠狠地一吻:“我和他,你到底喜欢谁?”苏颜抬起头可怜巴巴地看着他:“我……”他怕她说错话,又吻了她:“想好了再说。”苏颜:“我……喜欢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