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9900000005

第5章 榫卯

今天,成千上万的人每天只需要坐在电脑前面,就能完成一天的工作,他们使用的唯一工具,就是一台计算机。而今天的木工们跟过去相比,不知轻松了多少倍。

别具匠心的木加工工具

现代化的木工工具,除了大大节省了人工劳力,也创造了很多现代工艺。今天,用于制作家具的材料,比过去更加丰富了。金属、塑料等各种新材料都加入了家具这个大家庭。同时,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也催生出了更新、更完备、更省力的木加工工具。

制作家具的历史,也包含着木工工具的发展史。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精妙严谨的榫卯、或曲或直或圆或方的构件,都需要凭借各种工具来实现匠师的心愿。从一根原木开始到一件家具的成形,历经锛凿砍削、锯切铲刨、剔雕刮磨等等几十道工序,所用的工具更是多达数百种。

然而,最早出现的木工工具或许是斤。斤有些像今天的镐,把儿比较长,是用来伐木的。而使用它的人被称为匠。古时候匠这个字就是指木匠,由此可见,木工在当时的地位是很高的。

有了得心应手的工具,匠师们才能把自己的技艺展示出来。中国的工匠可以说把榫卯结构发挥到了极致,而榫卯的类型也层出不穷。

传世精品的榫卯结构

这是一张古人专为弹奏古琴制作的琴桌,用八根方木和一块面板就形成了主体架构,除了掩藏桌面下看不见的横牚,以及加强牢度的霸王 外,再没有丝毫多余的构件。然而,如此简约的四面平结构,却把复杂的榫卯连接隐藏得天衣无缝,如果不拆开的话,只能通过电脑特技才能看到它高超的工艺水平。

木工们引以为豪的,就是让复杂的工艺看上去非常简单。尤其是很像粽子的桌角部分,用的就是工匠们称为粽角榫的结构。它把面板的两条边框以及桌腿,这来自三个方向的构件,相互垂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使家具的四面平齐,看上去素雅大方。

传统家具的榫卯样式数不胜数,各自都有各自的功能,各自都有各自的特点。现在常见的圈椅的圆弧扶手使用的则是另外一种很有意思的榫卯结构。

传统的圈椅,椅圈通常由三截或五截弯曲的圆材相接,构成圆润顺畅的马蹄形;每截弯曲的材料是由整根直木削修而成,与现代工业的热弯成形不同,非常费料。一截截做好的圆材之间是用楔钉榫连接的。

楔钉榫是将相连的两端,分别削去一半互相搭接,榫头上有伸出的榫舌,与另一端的榫槽相扣;在衔接面的中部,各凿出一个小方孔,方孔由外而内逐渐缩小,将一枚大头小尾的楔子,插入方孔,使两片榫头不能左右拉开,因此叫楔钉榫。这样上下左右前后都有了约束力,两根圆材便紧紧地连接在了一起。楔钉榫不仅用来连接椅圈,很多圆形家具,如圆香几、鼓墩等圆弧部分,也经常使用这种榫卯。

口口相传的手艺

几千年来,这些独特的工艺依靠口口相传的师承关系传承下来,并加以不断创新。直到明代万历年间,一位名叫午荣的人,将木匠们流传的口诀以及相关的文献资料汇集整理,编成了《鲁班经》,于是木匠们有了一本专业的教科书了。这本书除了记载建筑、农具外,还讲述了家具制作的要领,并列举了家具款式三十五条,记录了家具的尺寸、用料、构件、线脚、雕饰、工艺造法等等,并附有图纸描绘家具的形状。

日本的一位著名的古建筑师泷川先生,他曾经主持修复了香港志莲净苑、广东云门山大觉禅寺、日本奈良法隆寺等等。

泷川说:“四百年前,日本的古书里面就有鲁班的记载,室町时代(1338—1573),鲁班的名字就已经出现了。当然,这是从中国传来的文化。当时是作为秘传,在弟子当中,只有最优秀的弟子才能得到传授,这叫做亲传。所以这种传授,使日本的古建筑师始终保持着独一无二的传承。”

工具的出现,大大节省了劳动力和劳动强度,也让工匠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变成了现实。工具多了,当然就能做出更多的样式来,线脚、雕刻也多了起来。对比宋画里的家具,明代的家具明显地更加细腻,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家具品种。

特别是到了明代中后期,家具开始崇尚用珍贵的硬木,于是家具的造型便朝着简约的样式发展,这其中的原因,一是因为硬木价格高,必须要省料;二是木材硬度高了,也就不需要厚实的料;三是硬木比重大,家具沉重,不容易搬动。当然,为了显示财力而故意做成复杂的家具也不是没有,特别是到清代中期以后,工艺复杂的家具比较盛行。而明代中晚期的家具,就如何在简素的造型上体现变化和艺术追求,工匠们应该是想了很多办法的,不过,当时最为流行的就是处理线脚的工艺。

所谓线脚,就是在家具面上做出来的凹槽或凸起的装饰线。明式家具,尤其讲究线脚的应用。

从事红木家具制作的苏州老师傅钱琪林先生说,线脚有阳线和阴线之分,现在制作线脚的工艺都是用机器加工了,而以前他们都是纯手工制作。

这是一件名副其实的大画案。长度超过了两米。画案用料宽厚,案面、牙板、腿足的尺寸均超过了普通的案子,它的造型简约,没有任何多余的构件。

这张画案独特的地方就是远看雄伟神奇的造型,近观却透露着非同寻常的细腻的工艺处理。

案面边沿平缓地向下收敛,层次逐渐递减,每层之内,又有细微的起伏跌宕,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它若有若无的变化。而这正与古代文人含蓄内敛、不事张扬的性格特征相契合。

明式的硬木家具,往往在简约中露出了玄机,不多不少的一两处雕饰,让人们在看似平常的家具中透出典雅。好的家具雕刻,刀工纯熟洒脱,刀法流畅犀利。在传世的家具上,是工匠高手聚集数十年之功力,雕刻出的艺术精品。

以螭龙纹为例,我们来看几件明清家具上的雕刻。

这两件家具上的雕龙充满了立体感,龙眼圆睁炯炯有神,龙吻怒张,牙齿尖锐犀利,头上的鬃发飘动自然,发丝清晰、刀工流畅。

榫卯结构 研究发现,早在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使用榫卯了,中国传统家具(特别是用明清家具)之所以达到今天的水平,与对这种特征的运用有着直接的关系,也正是这种巧妙结构的运用,提升了中式家具的艺术价值,尤为国外家具和建筑艺术家们所赞叹。中式家具之所以又被称之为传统家具,榫卯结构是核心。中国的榫卯结构,精妙神奇,变化无穷,由简单的几个榫卯可以衍生变化出各种复杂的榫和卯,经过研究证实的榫卯结构有长短榫、楔钉榫、挂榫、斜角榫、夹头榫、燕尾榫、格角榫、棕角榫、明榫、闷榫、通榫、抱肩榫等。

石与木的结合

中国人对雕刻是情有独钟的,从最早的玉器、石器、砖瓦,从动物的骨骼牙齿,到竹器木器,从巨大的房梁到桌上的笔筒,都展示了工匠们的雕刻技艺。传统工艺的水平,有时候体现为高超的雕刻技法,有时候则是随机应变的智慧体现。当石材被用来制作家具时,由于硬度的关系,就需要工匠们另辟蹊径,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

古代采石是非常困难的,在古代那种工具情况下,无论你怎么打磨,石头也是不可能磨得跟镜子一样。古代的东西都不是平的,它是随形敲下来以后,经过人工打磨的,所以工匠就用木头来随它,是随着石头的高低而行进的局部调整,工匠的专业术语叫随。比如,把木头框架做出来,往石头上一套,有的地方高有的地方低。这时,老师傅就会说,把它随上,这随的意思就是把高的地方的木头剔去。

然而这种对局部的改变,人们站在旁边或坐在旁边,是很难察觉到它的不平的,这就是工艺绝妙的地方。新的工艺就是这样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产生和改进的。

家具上的装饰品

在传统家具上,也经常会用到铜件,匠师们称为“铜活”。它们是一些家具上的功能件,比如柜子上的合页、面页、钮头、吊牌和拉手等。

有些则是在家具维修时增加的,比如在松散的榫卯处包镶铜活,用于加固,腿足受潮腐蚀后加装铜包脚等等。铜活除了一般的素面之外,还有鎏金、錾花等工艺,样式繁多的铜活对家具也有一定的装饰意义。

这件黄花梨上提式马扎,并没有采用常见的铜活,而是采用了罕见的铁件。上面带有银质的纹饰,仿佛像青铜器上的金银错,这种工艺叫做铁(jiǎn)银,也读铁 (wàn)银。

铁 银的制作工艺相当复杂,首先要在铁片的表面凿剁出极细的网纹,然后将银丝或银叶锤打到网纹上,由于银比铁软,所以它能嵌入网纹里。装饰铁 银的家具,在全世界是屈指可数的。

百般锤炼的鱼鳔胶

一件家具从解料开始,经过数道或数十道到工序后,就到了组装阶段。传统家具的组装不同于现代家具,传统家具很少用金属螺丝和钉,因为钉子时间久了会生锈,生锈就会腐蚀它周围的木材,钉眼很快就会松脱,家具便散了架。当然,必要的时候也会用到胶。

古代用的胶叫鱼鳔胶,也有用其他的动物胶,比如驴皮胶,它们都统称为鳔胶。鱼鳔胶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鱼鳔俗称“鱼泡”,也叫鱼肚。古人一般用黄鱼的鱼肚来制胶。首先将晒干的鱼肚用温水泡两天,泡软之后切成细小的碎片,放在大锅里蒸四十分钟。蒸过的鱼鳔变得粘糯松软,再放在砧板上趁热捶打。

老木匠们常说这样一句话:“好汉打不出二两胶”,就是说制作鱼鳔胶的劳动强度是很大的。鱼鳔温度降低后,要回到锅里加热,然后再拿出来继续捶打,如此反复多次,直到变成粘稠的胶状。将砸好的胶倒在过滤网上,一边加热一边挤压,逐渐将胶水过滤到容器里,这样就可以使用了。而剩余的胶,可以放在凉的地方凝固储存,等再次使用时,用热水烫化即可。

透过一件件古典家具,人们可以看到各种匪夷所思的榫卯结构,鬼斧神工般的雕刻,这些工艺都渗透着古代工匠们对于工艺的严谨态度。这些工艺,除了要满足比如承重、稳定性、结实度等具体需求,还要满足礼仪上和艺术上的精神追求。

同类推荐
  • 胶东半岛鸟文化

    胶东半岛鸟文化

    城市,可以被称为是一本“可读”的历史。一个城市的文化个性,只能从地域文化的亮点中寻找。胶东文化有着自己的特性和独立性,是一支原生态独立起源的文化,胶东文化偏重于齐文化,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结合得非常紧密。
  • 味道之味觉现象

    味道之味觉现象

    从最微观到最宏观,饮食串起了最可感的个体肉身与最抽象的文化网络。假如食物注定要被人吃掉,假如食物真是一种艺术,那么我们欣赏这种艺术的唯一方式便是毁灭它。我们有时候会用“干掉”去形容进食,比如说“干掉一碗面”,“把整桌菜干掉”;那个“干”字正正是最粗暴的破坏。形容一顿吃完的饭,我们会说那场面真是“狼藉”;这岂不是一桩惨案的遗留现场?只有透过吃的动作,我们才能完整体验食物之美,才能领会食物作为一种艺术的精髓。可是吃的动作同时也就是一种破坏、吞没与消化。食物一生的高潮在于它的死亡,不消灭食物,我们就无从欣赏食物。饮食艺术乃是一种关于毁灭和败亡的残酷的黑色艺术;最美的刹那,就是崩解朽坏的一刻。
  •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如果有人问:阴历和阳历是怎么来的?篮球队中为什么没有1、2、3号队员?手术服为什么是绿色的?秋天的枫叶为何会变红?为什么日食发生在初一而不是十五?为什么说买“东西”而不说买“南北”?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是武则天吗?如果不是,那是谁?诸如此类的问题您能答得出来吗?也许您已经发现,这些都是常识性的问题,您所说的每一句话里都包含着文化。本书内容广泛,涵盖文学艺术、科举教育、官政典制、科技发明、风俗礼仪、衣食起居、节日节气、天文历法、宗教哲学、体育娱乐、医疗保健、建筑园林、考古文物、自然生物、地理景观、历史军事、政治经济等文化的各个层面,既是一本知识储备辞典,又是一本生活之余的休闲书。
  •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精神的内在动力。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将意味着失去了这个民族的根;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个民族的发展将失去内在的动力。中国文化既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也是历史、现代和未来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本书内容丰富全面,涉及到思想文化、汉语汉字、姓名与称谓、礼制与职官、衣食与节日、天文与历法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 哈佛之道

    哈佛之道

    仲秋,赏叶的时节,美国东部新英格兰的红叶据说是最壮观的。好大的一片美丽!色彩的海洋,树叶的大潮,不动声色但却义无返顾地蔓延伸展,向南,向南!从加拿大的南端,跨过白山,分分秒秒都在行进、占领,行迹所至便毫无商量从从容容地涂染出一片绚烂的金黄,它就这样夸张地展示妩媚和美丽,倾倒无数游人。这片红叶潮席卷翻飞铺天盖地,漫过麻州,来到康桥,来到了查尔斯河畔,来到了哈佛。秋叶之美,贵在成熟。三百五十余岁的哈佛,红叶点缀在层层幛幛的古老校舍中,写意了成熟的另一种美感。宁静、庄严、深沉、厚重,且又充满人气。十月金秋,十月哈佛,醉人的时节,醉心的学府。
热门推荐
  • 逐鹿诸天

    逐鹿诸天

    混沌未寂,诸天林立,神皇魔帝,逐鹿天地,只为争夺那一丝超脱的契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算死命

    算死命

    我刚出生的时候,喝了几天狼奶,我把这头狼当妈,我以为我一辈子见不到她,直到有一个女人过来找我……
  • 天之城,云之巅

    天之城,云之巅

    天之城,云之巅,潜龙出,天地归.为了一个传说,为了一个传说中的地方。江湖上血雨腥风,天翻地覆。转眼间所有的一切在顷刻间崩塌。
  • 靖风起兮风难靖

    靖风起兮风难靖

    一诗,一剑,一人,两世。走行于似宋,似三国。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 血玉枪神

    血玉枪神

    身患天绝脉,从小受尽欺辱,看尽世态炎凉。机缘之下,不顾众人眼光,修行上古血玉邪神的不完整的功法……
  • 你不必活在别人的期待里

    你不必活在别人的期待里

    你要成为独特的自己,而不是伪装成一个完美的别人。在我们还不够强大的时候,都渴望迎合这个世界与他人的期待,获得他人的认同与赞许,并视之为自己的人生价值。当我们慢慢成长后,才发现,迎合他人的期待不过是假装合群,而我们努力去合群的样子并不漂亮。那些真正优秀的人,都是会享受和利用孤独的人,正是孤独让他们与众不同。他们选择做自己,即便不合群,也不介意。做你想要做的事情,勇猛地向世界索取你想要的东西,而不是懦弱地迎合别人的期待,愿你成为一个独特的自己,不做泯然众人的“大多数”。
  • 极乐愿文

    极乐愿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遗失的位面之失落大陆

    遗失的位面之失落大陆

    肉身破灭的桃花谷谷主李行芳,灵魂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成为华氏家族大少爷华长清,华长清却成了李行芳的刀灵,且看两人如何闯荡这失落大陆!
  • 破茧成蝶

    破茧成蝶

    这是一本女性成功励志类图书。作者通过讲述自己的创业历程度并最终成功的故事,以及自己的感情经历,告诉我们,其实能否实现梦想,人生能否走得更加高远,能否获得幸福,关键在于自己是否付出了努力和是否敢于改变自我。本书能够帮助读者循着自己的梦想,一步步走向人生辉煌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