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5700000017

第17章 霸王做东(4)

两军中有许多人彼此熟识,有的甚至是亲戚,一旦打起来,大家的感情会非常复杂。老乡砍老乡,兄弟杀兄弟,朋友虐朋友,想到这个局面,大家心里都很忐忑。再仔细考量一下双方的实力,项羽的绝对优势自不必言明,于是刘邦帐下的一些士兵和将领们打起了心中的小算盘。很多人觉得,还是投靠项羽划算,至少可以保住一条命。

左司马曹无伤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他根据自己的军旅经验,断定这一仗必打无疑,自古争夺天下没有和平解决的。应该说,曹无伤的看法极为正确,可惜他棋差一招:少算了人的因素。项羽缺乏政治头脑,没有看清刘邦是自己争夺天下的大敌。

这天晚上,曹无伤派出一个使者,装扮成农夫的模样,来到项羽的大营。

使者向项羽禀报:“沛公有意当关中王,打算立子婴为相,且私自占有秦王室的珠宝。”

刘邦想当关中王是事实,私自占有珍宝可能是曹无伤的中伤。范增听到这个报告,大喜,说:“我说得没错吧,刘邦完全不把将军放在眼里,想独占关中。像这种人,简直是死有余辜,把他五马分尸都不过分。”

项羽紧闭着嘴唇,不说一句话,范增知道他是真的愤怒了,看来刘邦的下场会很惨的。

范增对使者说:“我们上将军是不会亏待曹先生的,将来少不了给曹先生封个侯,你速去禀报曹先生,让他继续关注刘邦的动向。”

曹无伤的密报彻底挑起了项羽的怒火,项羽打算打刘邦一个措手不及,既不会见刘邦,也不派出使者宣战。

第二天,项羽发现新丰有一块高地,当地人称之为鸿门,便将大军驻扎在那里。耗时一天布阵于霸下,对霸上的刘邦军形成包围之势。

当时,两军相距不过四十里地,估计双方都能望到对方。

当天晚上,项羽下达命令:“明天早上让士卒们饱餐一顿。”——在古代,这句话的意思是明天要大战一场。

这道命令传下去之后,士卒们都非常兴奋,大家跟项羽这么久,从来没有打过败仗,认为这次当然也不例外。而且,项羽有一个特点,他很受士兵拥戴,很少禁止士兵们抢夺财物。项羽认为大家出来卖命挺不容易的,该抢的还得抢!如果禁止士兵们抢夺财物,会极大地打击军队的士气。

他的看法无疑是正确的,但还必须更多地考虑政治因素。士兵们的积极性可以通过论功行赏来激励,严肃军纪可以提高政治形象。

夜晚来临,项羽的军容更加壮观,鸿门高地上点燃着几万堆篝火,整个天空被照得通红。刘邦矗立在霸上,看着这个场面心惊肉跳。慌乱之下,刘邦让人加紧防守,还命人朝项羽的前方部队射箭,双方开始了一轮乱箭互射,算是正餐之前的甜点。

在作出一系列错误决策之后,刘邦还是情不自禁地感叹:“项羽军队的篝火确实比我们这边要壮观。”

刘邦丝毫没有意识到是鲰生所谓的“妙计”害苦了自己,这时候,他脑子里转的最多的念头就是逃跑。刘邦自参军以来,大大小小的战役也打了不少,每次碰到打不赢的时候,首先选择的就是逃跑,而且往往还逃掉了,这让他相信自己确实天命所归。总之,保住自己这条命要紧。

也就是在这时候,刘邦想到了张良,子房素有妙计,除了逃跑,或许他能够想出其他办法来。

这里顺便说一下刘邦跟张良的关系。诚然,刘邦对张良非常尊敬,这是事实。但刘邦这人有个特点,在需要别人的时候,姿态非常低,对别人百依百顺,不需要的时候,马上会把人忘到九霄云外,对张良也是如此。入关的路上,刘邦对张良非常依赖,视张良如神一般供养和崇拜;平定关中后,他几乎一夜之间就把张良忘得一干二净,很少再与其待在一起,所以他才做出一系列愚蠢的决策。

就刘邦的本性来说,他还是喜欢跟一群大声说话大口喝酒的流氓待在一起,因为跟这些人在一起自由啊,不用拘礼,更不用客套,可以肆意地说脏话。

刘邦的这个特点很容易让人理解成忘恩或者寡情,至少是利用别人。其实,不完全是这样,他天性就是这么一个人,不善于掩饰自己,把身上人性的弱点暴露无遗,这恰恰是他身上坦率真诚的一面。

出身贵族的张良,内心无比高贵,自然对刘邦这种待人处事的态度很看不惯。然而张良本是个心胸开阔的人,不太计较世俗的利益,对此也没有过于放在心上。

项伯夜访

想到这些日子以来,张良一直为自己献计献策,平定关中后,自己却冷落了他,刘邦心里有一丝愧疚。

不过,现在救命要紧,刘邦赶紧让人去寻找张良。遗憾的是,没有找到张良。就在刘邦急得团团转的时候,张良忽然走进营中:“听说沛公差人寻找子房,不知有何贵干?”

张良表现得如此礼貌,显然对刘邦之前的表现很不满意。

刘邦则摆摆手,说道:“哎,子房,你我就不必有那些繁文缛节了。时下项羽大军蓄势待发,要攻打我们,怎么办才好啊?”

张良眉头微皱,说道:“既然项羽要打,那就跟他打好了,沛公兵甲十万,又占据关中,并不是不可以打。”

刘邦搓手急道:“哎,子房,你也不是外人,我们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别人不清楚,你难道也不清楚?跟项羽的军队打,这是自取灭亡啊!”

张良不再拐弯抹角了,沉思道:“如果不能打,那就只有谈了。”

刘邦叫道:“谈?谈何容易啊!项羽连见都不肯见我,看来他是下了决心要大干一场。”

“这……”张良也一筹莫展,张良心想,如果实在不行,也只能三十六计选择上计了。

就在这时,一个历史性的关键人物出场了,这个人就是项羽的叔叔项伯。

没有项伯就没有鸿门宴,可以说项伯是整个鸿门宴穿针引线的人,却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害苦了自己的侄子。

项伯究竟怎样害苦了自己的侄子?提出善待刘邦的,是项伯;建议举办鸿门宴化干戈为玉帛的,是项伯;提醒项羽要信守诺言不杀刘邦的,是项伯;项庄舞剑时,庇护刘邦的,还是项伯。项羽末路的时候真应该唱:“项伯,是你,是你是你,害死我的就是你。”

项伯是项羽最小的一个叔父,为人比较拘谨,一旦陷入义气精神里,就会表现出豪爽和重情重义的一面。张良曾经出于侠义心肠救了项伯,项伯自然也要以侠义心肠救张良,侠的最基本精神便是肝胆相照。

当然,项伯深夜造访并不是为了刘邦,他跟刘邦没有半点交情。项伯来这里是为了告诉张良:“明天项羽就要攻打刘邦了,子房兄你赶快逃吧!”

张良固然知道项羽想打刘邦,但他没想到项羽做事这么果断,明天就动手。张良沉思片刻,对项伯说:“我来这里辅佐沛公,私自逃走那是不义,容我跟沛公先商量一下,你在这先坐一会儿。”

张良出营,把实情告诉刘邦,刘邦眼睛睁得老大,痛骂:“项羽,你真狠,这么快就准备向我下手了……”

张良果决地说:“现在不是说废话的时候,敢问沛公,是谁出主意让你把守函谷关?”

刘邦脸涨得通红,事到如今,也只好把事情的经过和盘托出。

张良听了,没有责备刘邦,只是说道:“现在项羽的叔父项伯在这里,这是沛公最后的机会了。”

刘邦犹如抓住救命稻草一般,问道:“这个项伯和先生是什么关系啊?”

张良将自己和项伯的交情陈述一二后,刘邦这才松了一口气:“此人是一个讲义气的人。”

当然刘邦很清楚项伯的义气仅仅限于张良,不过也可以让项伯跟自己讲义气,那就是跟他结为兄弟。刘邦问道:“子房,项伯的年龄和你谁大?”

张良回道:“他比我要大些。”

刘邦笑着说:“那就好,我就跟他结为兄弟,叫他一声大哥。”

张良说:“好,容我先问问项伯的意思。”

张良走进房里,提出刘邦想见项伯。项伯淡淡地说:“我来这里是为了见子房兄,其他的人就不必了吧!”

刘邦在帐外听得一清二楚,不顾项伯的反对,走进房里。还没见到项伯,刘邦就行跪拜礼:“刘邦见过兄长。”接着,刘邦拉着项伯的手,让他上座。刘邦不顾项伯的感受,执意要和项伯结为兄弟,项伯非常为难,只好看着张良征询意见。张良却微笑地看着他,意思是,沛公一片盛情,还是不要拒绝吧!

就这样,刘邦和项伯结为兄弟。当然,在此之前,刘邦跟项羽也结为了兄弟,这么一算的话,项伯和项羽也变成了兄弟。

从这事情可以看出,如果说项羽没有政治头脑的话,项伯就更没有政治头脑了,这也许是他们家族的遗传基因。

旋即,刘邦摆上宴席招待项伯,项伯平常是一个谨慎的人,但是一旦有了所谓的兄弟和义气,立刻变得坦荡不设防。觥筹交错之间,谈话就方便多了。

喝得差不多的时候,刘邦眯着醉醺醺的眼,说道:“项大哥,跟你说实话,项将军真的误会小弟了……”

项伯喝完一杯酒,微笑地倾听着。刘邦继续说道:“我能够进关中全靠项将军大破秦军的威望啊,没有项将军,我刘邦不知猴年马月才能进关中呢!进了关中后呢,我从来没想占有这块地方,而是把财务都清点好封存起来,将所有的户籍都记录在案,就等着项将军过来接收啊!”

项伯点头,忽然问道:“那函谷关派兵是怎么回事呢?”

刘邦摆摆手,说:“哎,这可是老弟做得最糗的一件事了,原本是为了防止盗贼和流寇进关偷取财物,没想到被项将军误会至此……”

项伯笑道:“如此说来,只是一场误会而已……”

刘邦拉着项伯的手说:“误会啊,小弟我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偏偏项将军不肯见我,没法跟他解释啊!”

张良也说道:“沛公和项将军一同出征,诛伐暴秦,本是志同道合之人,若因为这些小误会而大动干戈实在不值啊!”

刘邦说:“是啊,大哥,你回去后代我跟项将军赔礼道歉。我刘邦这人纵使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拒项将军于关外啊!一切全都是误会啊!”

项伯固然没有政治头脑,但也不是傻子,对于刘邦的这套说辞,他是不会相信的。只不过他天生有侠义之心,知道刘邦这是向自己求救,如果能救他一命的话,倒也不是坏事。

项伯点头说:“老弟所求,愚兄义不容辞。”

刘邦一听,心头大喜,拉着项伯的手说:“谢谢大哥,一切都拜托大哥了。”

项伯想了想说:“我可以代你求情,但是羽儿性格刚烈,如果你不当面赔礼,恐怕他是无法原谅你的。”

刘邦满口答应。送走项伯后,刘邦有些后悔了,去鸿门赴宴这不等于是羊入虎口吗?如果自己过去,项羽都不用派大兵打了,直接把自己咔嚓就行了。

张良看出了刘邦的担心,说道:“这个鸿门宴必须去。”

刘邦问:“为什么啊?”

张良简简单单地回答:“因为没有其他选择。”

刘邦问:“项羽会不会杀了我?”

张良老实地回答:“不知道。”

刘邦又问:“那他是杀我的可能性大,还是不杀我的可能性大?”

张良陷入了沉思之中,缓缓说道:“以项羽的性格,不杀你的可能性大……”

决定赴宴之后,刘邦得选赴宴之人,按刘邦的本意是想带更多的人陪自己一起去,这样比较有安全感。但张良对此表示强烈反对:“人越多沛公你死得越快,因为你这是要向别人赔礼道歉,人越少就越能体现你信任项羽,这样说起话来就方便了。我看叫上樊哙,我们三人去就行。如果把沛县兄弟都叫上,别人以为是去打架的。”

项伯回来后,立刻去找项羽。此时,项羽已经睡着了,听到有人来找他,很不耐烦,暴跳如雷。但一听到是项伯,马上变了一副表情,毕恭毕敬地出来迎见。

项伯如实地向项羽描述了见到刘邦的种种情况。他没有责怪叔父私自见刘邦,反而觉得叔父是一个有真性情的人,十分钦佩叔父这种讲义气的侠义精神。这叔侄俩都缺乏政治头脑,真是一对活宝。

不过,让项羽改变作战计划,还是令项羽非常不快。

“我决定过的事情是不会轻易反悔的。”项羽严肃地说。

“还望将军以大局为重,你和刘邦都是反秦的主将,如果因为这些小事翻脸,实在不值啊!羽儿,求你看在叔父的面子上,网开一面吧!做人最重要的是一个义字。”

项羽听了,叹了口气:“那好吧,等明天刘邦过来,看他的态度再作打算吧!”

项伯:“羽儿,这就对了,仗随时都可以打,但我们一定要先占理。”

项伯回去后,项羽招来范增。如此深夜,项羽召见自己,让范增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当项羽亲切地叫范增亚父的时候,范增感觉更加不好。

“有什么事啊,羽儿,深更半夜召集大家开会。”范增问。

项羽把整件事情和盘托出,将项伯的话告诉了范增,还表示要取消明天的作战计划。范增听了非常恼火,问道:“在你眼里,也许叔父比亚父要重要得多吧?”

项羽说:“不是这样的,我也觉得刘邦罪不至死,且容他明天过来亲自解释吧!”

范增语重心长地说:“羽儿,你还不明白,为了你的将来,刘邦必须死。他若不死,将来必定是个祸患啊!正好他明天过来,我们就不用劳师动众发动战争了,直接在宴会上杀掉刘邦。”

项羽听了项伯的话后,对刘邦的恨消了很多,杀与不杀在两可之间,项羽表示:“刘邦这人,我让他死,他是跑不掉的。亚父,不妨看他明天的表现,如果刘邦确实可恶,到时再杀不迟啊!”

事已至此,范增也只能答应刘邦的要求了。

鸿门宴

在项羽眼里,刘邦只是一个贪生怕死的懦夫,他就是想破头也想不明白,刘邦有什么资质和本钱跟自己争夺天下。

同类推荐
  • 月食

    月食

    本书选取了李国文多年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作品,包含《桐花季节》、《月食》、《危楼记事》、《涅槃》等名篇。李国文的作品充满现实性,也具有历史性和书卷气,多描写知识分子的生活以及当下的现实生活,作品大气磅礴,具有批判性并具有真善美的一面。
  • 瓦尔登湖(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瓦尔登湖(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瓦尔登湖》系十九世纪美国著名作家梭罗的传世之作,在美国文学中被公认为是最受读者欢迎的非虚构作品。至今,此书已有两百多种不同的版本,更有着不计其数的不同语种译本。作者梭罗主张回归自然,崇尚简朴生活,《瓦尔登湖》是他独自一人幽居在瓦尔登湖畔自筑木屋的生活实录。他在描述田园生活与大自然迷人景物的同时,渗透了睿智脱俗的哲理思辨。静静地、细细地品读此书,能唤起我们对人生很多美好的事物与情感的遥远记忆,也能改变我们的生活态度,获得心灵的纯净与精神的升华。
  • 景绿叶(长篇小说)

    景绿叶(长篇小说)

    《景绿叶》是作家李义倾十年之功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2008年度宁夏唯一入选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项目的,且被列入“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专题”(排名第三)。对于这部长篇小说,《文艺报》曾这样评价:“李义的《景绿叶》是一部西北乡村教育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意在通过对一个乡的教育全方位的叙述,以点带面地对当前中国西部地区的农村教育现状作一次直接、深入、冷静的展现。以蕴含深刻哲思的一系列教育故事和典型的教育案例为经,以基层教育人的教学经历和情感、生活为纬,结构出一幕基层教育的鲜活戏剧,从而反映近30年来农村基层教育革新、前进的步伐,书写坚守基层的教育人丰富而平凡的人生路和心灵史。
  • 福尔马林汤

    福尔马林汤

    吴君,女,中国作协会员。曾获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广东新人新作奖。长篇小说《我们不是一个人类》被媒体评为2004年最值得记忆五部长篇之一。出版多本中篇小说集。根据其中篇小说《亲爱的深圳》改编的电影已在国内及北美地区发行放映。
  • 奔 丧

    奔 丧

    报丧的电话是午夜打来的。当时,老公正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地准备跟她颠鸾倒凤。老公到省城去参加了一个学术会议,一去七天,傍晚才风尘仆仆地赶回家来。俗话说,小别胜新婚。眉眼之间,两个人都有了那个意思。所以,饭碗一推,老公就站起了身,抹着嘴说:“我先去冲冲身子,你赶紧把她喂饱哄睡。咱还得上课呢!”——这是两个人从一则短信上学来的黑话。说有对夫妻把“上课”为做爱暗语。一日夫在麻将桌上激战正酣,妻发信息来喊他回家上课,夫回:“今晚自习,明早补课。”翌早,夫凯旋而归。跟妻嚷道:“抓紧,补课!”妻莞尔一笑,“对不起,昨晚已请过家教了!”
热门推荐
  • 拓人间

    拓人间

    一片龙鳞,一片竹叶,丹田损毁后的绝地反击,修行大道上的尔虞我诈,神国仙域中的似水年华,锦绣河山里的仗剑天涯!少年想看看这繁花似锦的背后,是怎样的人间?
  • 国家日记

    国家日记

    本书包括《重犯押向西部》、《中国反恐怖揭秘》、《共和国告急》、《中国第一农民市场》四个故事。
  • 从东京疯人院开始天秀

    从东京疯人院开始天秀

    谢邀,人刚穿越,直接落地成盒被送进疯人院。“今天的能量点又爆满了呢。”出去打怪?打怪是不可能打怪的,躺在病床上吃了睡、睡了吃,它不香吗?除非是一指头就能戳成灰的BOSS。否则免谈!......本书又名《我真不是精神病啊》《没错,所有BOSS都是我消灭的》《一不小心又无敌了》......
  • 忠仆案

    忠仆案

    华生曾经雪藏了一些发生在1897年的案件,如:《格兰其庄园》、《红圈会》、《魔鬼之足》,有些案子直到后期才发表,如《跳舞的人》、《失踪的中卫》等。其实还有很多发生在这一年度的案件尚未公开,《忠仆案》是其中有准确记载的案件之一。不久前这份手稿很幸运地在厨师长奥古斯特?迪迭的家里找到了,厨师侦探迪迭是艾米?玛亚斯重现的一名神探。现以此手稿为基础,重新编辑成文,奉献给读者。在歇洛克,福尔摩斯退养到苏塞克斯镇以后,我们依旧经常聚会。
  • 人间除魔录

    人间除魔录

    出生在驱魔世家,来的时候带着一身逆天的灵力,奈何经脉纠结,无法输出灵力完成攻击。想要做一名伟大的驱魔师,奈何天不如人愿。在一场大战后决定走出家门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驱魔方式。
  • 大乘要语

    大乘要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黑暗的苏醒

    黑暗的苏醒

    据说脚下的土地方舟曾经降落,据说黑暗里绽放的鲜花其实十分婀娜。我们只想展开天书的长卷,在文字间找到梦中出现的银河。这是无比漫长的旅程,沿途一起欣赏月升与日落。这是荆棘遍布的旅程,衣衫褴褛的我们没钱却快活。烈日蒸发时光,我们用勇敢书写十二奇迹的传说。有朋友的人生不迷路,流行真爱的时代不荒芜。我们是多么逍遥,我们是多么洒脱,为了使命穿越时空忍受寂寞,然后一起回家敷个面膜。无论峡谷还是云中,管他勇士还是河洛,朝着目的地我们齐声呐喊:....吼吼,欢迎来到王者荣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时光依旧暖

    时光依旧暖

    “若想离婚,先给我生一个孩子。现在懂什么是离婚?”离婚?他什么时候同意了。“别试图反抗,你知道对我没用。”“孩子你说拿掉就自己动手替我们做了选择,你从来不解释也不让任何人提起,你究竟还要怎样才肯放过我......”放过?世界从未放过任何人,该受的,该痛的,该还的,都很公平,再没有所谓的放过。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一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一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汇集了众多的成语,详细地讲解了其释义及相关出处,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