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4200000006

第6章 典章规制:盛世华章显辉煌(5)

古代的捕快是什么样的人?

在一些大型历史剧之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捕快的身影。捕快这个身份,从明朝创立之时起似乎便与惩恶扬善结下了不解之缘。那么,捕快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

据史料记载,捕快平日身着便装,腰挂表明身份的腰牌,怀揣铁尺、绳索。领班称“捕头”、“班头”。老百姓称捕快为“捕爷”、“牌头”、“头翁”、“牌翁”等。在明清法律条文中,称捕快为“应捕”或“应捕人”,即“本有逮捕罪人之责的人”。有的大州县,捕快往往配备马匹执行公务,故又称为“马快”。而徒步者,则称为“步快”、“健步”或“楚足”。各州县在编的“经制正役”的捕快,因州县大小而决定其人数。捕快所承担的侦破任务都是有时间限制的,叫“比限”,一般5天为一比,重大的命案3天为一比。过一个“比限”,无法破案的,捕快便要受到责打。

捕快在古代属于“贱业”,并严格规定他们的后代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以免有辱斯文。即便他们脱离捕快行业,其子孙也必须在三代以后方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捕快是没有工资的,每年的伙食补贴即“工食银”不过十两银左右,养家糊口自是艰难,于是敲诈勒索便成为一种风气,他们时常设置各种名目收取好处费,甚至与州县官吏同流合污,或制造冤假错案,或对老百姓横征暴敛,任意拘捕。如民国时期的老北京警察局的侦缉队,亦属于捕快性质。他们一律穿着灰大褂,与警察所不同的是“只有侦缉队的成员有时不扣扣子,有时只扣几个扣子,走起路来身子向前倾……侦缉队的下层队员,一年四季都把头剃得又光又亮,即便是冬季,也不戴帽子。腰上总挂着一块‘汗巾’,从大褂外面看起来,鼓鼓囊囊的,好像是揣着‘二把盒子’”。他们的职责理应是对付贼匪,实际上却以欺压老百姓为能事,令人切齿。

知识链接:捕快称谓的由来

捕快原来分为捕役和快手,到了明清时期,则称之为捕快。他们负责缉捕罪犯,传唤被告和证人,调查罪证。“捕役,捕拿盗匪之官役也”;而“快手,动手擒贼之官役也”,因二者性质相近,故合称为“捕快”。

宋代的提刑官是个什么官?

宋代是中国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它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制度建设所作出的贡献,是其他大多数封建王朝所无法比拟的。然而,在所有的文化制度之中,对后世产生影响最大的,当属其所创立的提刑官。那么,提刑官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官呢?

根据史料的记载,提刑官的全名是提点刑狱司(简称提刑司)长官,又叫提点刑狱公事,是宋代特有的一种官职名称,类似于今天法医的概念。提点刑狱公事最早是在北宋太宗朝开始设立的,到真宗朝逐渐制度化,设置了提刑司的衙门。提刑司的长官就是提点刑狱公事。由于提刑司多设在占据交通要道的州府,提刑官则每年定期到所辖的州县巡查。

提刑官的职能,除了监察地方官吏之外,主要是督察、审核所辖州县官府审理、上报的案件,并负责审问州县官府的囚犯,对于地方官判案拖延时日、不能如期捕获盗犯的渎职行为进行弹劾。宋代杖刑以下的犯罪,知县可判决;徒刑以上的犯罪,由知州判决,而提刑官主要负监督之责;州县的死刑犯一般要经过提刑官的核准,提刑司成为地方诉讼案件的最高审理机构。提刑官还负责审理疑难案件,平反冤狱,以及接受民众的上诉。

趣味链接:着名提刑官宋慈的事迹

宋朝着名的提刑官宋慈被派遣到广东担任提刑官时,下属的官吏大都不按典章办事,并且办案拖延,效率低下,徇私枉法。例如,有些嫌疑犯被囚禁数年不能得到审理。于是宋慈上任以后就要求他们对案件要限期加以审理。在短短八个月内,在他所辖的州县里,就裁决了二百多死刑犯。他到下面巡查时,雪冤禁暴,他断案重视获取物证和案情的推理,案情“疑信未决,必反复深思”,以“检验”(获取物证)乃“死生出入之权舆,幽枉屈伸之机栝”。因此,当时的人们都称他为清正廉明的好官。

养老院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尊老爱幼自古以来都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意是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儿女,推广开去也爱抚人家的儿女。在中国古代,尊老特别能体现在为由于战争以及其他意外造成的鳏寡老人而建立的养老院。读者也许会问,养老院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其实,我国早在奴隶社会时期便已经有了养老制度的雏形。据《礼记·王制》记载:“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这里提到的“序”与“学”,指的就是最初的养老机构,其中还兼有教育下一代的职能。到了唐代,正式的养老制度才真正建立起来,如长安的悲田院,就是用来专门收养贫穷、没有依靠的老年乞丐,由佛教寺院负责具体管理。到了北宋初期,在汴京(今河南开封)设有东福田院和西福田院,专门收养孤独有病的老年乞丐。到宋英宗年间又增设南福田院和北福田院。养老的福田院脱离了佛教寺院的管理,改由政府管理,皇室供给银两。元朝于1271年下令,各路(相当于现在的地州市)要设立济众院,收养孤独、残疾不能自养的老人,供给一定粮食和柴薪,当众发放,不得贪占。明代初期,诏令各府县设立养老院。到1480年,仅京城历年赡养的老人就有7490多人。

清代康熙年间先在北京设立普济堂,后要求其他地方政府仿效。乾隆年间的养老待遇,以山东的淄州普济堂为例,有公田200亩,年收租100余石。普济堂内老人每月每人供给粮食6斗,盐柴钱百文。如遇歉收年,老人们只能以稀粥度日,其他费用全免。

知识链接:中国古代的“养老标准”

关于养老的标准,《吕氏春秋》中有详细的记载:“养有五道:修宫室,安床笫,节饮食,养体之道也。树五色,施五彩,列文章,养目之道也。正六律,和五声,杂八音,养耳之道也。熟五谷,烹六畜,和煎调,养口之道也。和颜色,说言语,敬进退,养志之道也。此五者,代进而后用之,可谓赡养矣。”

宫廷中的“食官”负责什么事务?

食官,按照字面意思来予以解释,就是掌管饮食的官。《周礼·天官·序官》云:膳夫上士二人。汉代郑玄注曰:“膳夫,食官之长也。”然而,食官的职责仅仅限于掌管饮食吗?

其实,我国古代“食官”的事务范围除了掌管饮食之外,还可组织宫廷内各种与饮宴有关的活动。在历代王朝的文武百官中,尽管其文不足以治国、武不足以安邦,但食官的地位也是相当重要的,《周礼》就将食官统归“天官”之列。需要说明的是,周王朝的天官包括宰官、食官、衣官和内侍几种,而食官在天官中的位置仅次于宰官,其中宰官为主政之官。可见食官的地位是不可小觑的。汉代以后的“大官”或“太官”的名称就都是来源于天官。

古代宫廷食官,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时代,但见于明确记载的食官是在周王朝时期。根据《周礼》的叙述,周代的食官包括膳夫、庖人、烹人、酒正、浆人、醢人等二十余种。各种食官又有属下多人,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总人数多达两千多。

知识链接:今人对“君子远庖厨”的误解

古有“君子远庖厨”一语,不少人理解为是君子就别进厨房,好像杀牛宰羊就一定是小人似的,这是误解。其实是来自孟子与齐宣王的谈话,谈到的是君子的仁慈之心,说君子对于飞禽走兽,往往是看到它们活着,就不忍心见到它们死去;听到它们临死时的悲鸣声,就不忍心再吃它们的肉。所以嘛,君子总是把厨房盖在较远的地方。为了吃肉觉得香甜,不要去看宰杀禽兽的场面,也不要听见禽兽的惨叫声,所以就有了“君子远庖厨”的经验之谈。

“册封”与“封册”有什么区别?

“册封”与“封册”这组由两个完全相同的字调换顺序所组成的词语,从表面上看起来,读者也许会产生一种错觉:两者只不过是同一个意思的不同说法。实际上,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词语,其意思也大相径庭。

“册封”与“封册”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是一种仪式,后者则是仪式的凭证。在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帝王祭告天地拜宗庙,选立后妃和任命诸王大臣,或向异姓王、宗族、嫔妃授予爵位及名号时,都要举行一套相应的典礼仪式。这个仪式被称为“册封”,也可谓之“册命”。封册则是在举行册封典礼仪式时,所发给的作为赐赠名号、爵位等的文书凭证的册子,亦称“册书”。事实上,在举行册封大典的时候,除了册书外,还有印玺。但是就算是册书,由于册封对象不同,所用封册的质地也不同。比如在清代封亲王、亲王世子和他们的福晋的册用金质;封郡王、郡王福晋的册用银质饰金。亲王、郡王等男性还会授予印玺,而封妃嫔则只有册。

同类推荐
  • 山西民间小戏

    山西民间小戏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事说石嘴山

    事说石嘴山

    石嘴山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有着灿烂的文化。本书是《美丽石嘴山丛书》之一,是众多史志学专家智慧和心血的凝结,具有非常重要的存史、资政、教化价值的文献。
  • 详解易经系辞传

    详解易经系辞传

    《系辞传》是用来解释《易经》的,使之不仅止予占卜,还进而成为一套哲学理论。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一是《易经》产生的情况及来源,二是《易经》与天地宇宙的关系,三是谈及《易经》不同的卦象如何构成,四是谈及《易经》的功能。《系辞传》的思想十分复杂,内涵极深。故此,历来有不少人去注释和研究它。作者穷其三十年修易之功力,溯本追源,把这套很多现代人用于占卜术数和商业管理的伟大的中国哲学理论,化为现代人人人能读、能用的思想宝典,还原《易经》的本来意义,使大众对它有正确的认识,不致使这部代表原始儒家思想的典籍没落在二十一世纪的世界。
  • 中国的文化与文人

    中国的文化与文人

    本书是国学大师任继愈先生对中国文化以及对近代大师级学人的评述性的著作。任继愈先生是我国哲学宗教学界的一代大师,他在佛教方面的研究成就被誉为“凤毛麟角”。他一生潜心治学,敢为天下先,始终走在学术研究的前沿。本书较为集中地录入了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对儒、释、道三教文化本源及流变的精辟见解。作为曾经西南联大的学生,任继愈先生在本书中以他的亲身经历,用文章深情地回忆了他与汤用彤、贺麟、熊十力……诸位先生浓厚的师生情谊,让先生们的大学问和真性情皆跃然纸上,真实可感,也生动地展现了那段时局动荡但学术星光璀璨夺目的时代。
  • 《故事新编》中的越文化精神(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故事新编》中的越文化精神(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是鲁迅在《故事新编》中对古越历史上务实、创新、复仇、耿直等精神的演绎。绍兴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这里的山山水水养育了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悠久的历史文化又带给这里的人们一种从远古而来的基因,使这里的人们有着有别于其他地域的精神面貌。
热门推荐
  • 望尘如初

    望尘如初

    初次见面,白如初从天而降落入莫望尘的浴池。“初次见面实在粗鲁,望仙人见谅,小仙觊觎仙人美色许久,今日不知哪位仙人路过刮起仙风把小仙吹至这里,这才难得掉入仙人浴池之中,实数幸运”……再次见面,白如初遇见受重伤的莫望尘。“仙人这是发生了何事?怎被扎成刺猬了?”“小仙为了救仙人才不得已脱了仙人的衣物,小仙纯属好心啊!不过仙人这身材倒还真不错……”没别的喜好,就是钟情你。“知道我为什么叫莫望尘么?我不再迷恋尘世间的一切,包括――爱情”“不不不,莫望尘莫忘尘,不是不要忘记尘世间的一切么?包括――我”“……”
  • 开国盛典

    开国盛典

    1949年的开国大典为什么选在10月1日下午3点举行?毛泽东主席按动电钮升起五星红旗的自动装置是由谁提出并设计的?庞大复杂的组织筹备工作如何?1949年的开国大典虽已过去60年,但它依然保持着巨大的历史魅力。在金秋十月举国上下隆重庆祝建国60周年之际,林玉华撰写的报告文学《开国盛典》,为我们再现了当年激动人心的历史场景。中央成立开国典礼筹委会1949年,形势的发展出乎人们意料地迅猛。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国民党百万大军。解放军占领了蒋介石的总统府后,青天白日旗从总统府的旗杆上砍落下来。
  • 豪夫童话(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豪夫童话(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豪夫童话》讲述了出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小穆克》揭露统治阶级的不仁不义和对普通百姓的欺压,具有很强的人民性。《年轻的英国人》写一只猴子扮成绅士在上流社会厮混,受到市长等人的赏识,最后使他们丢尽了脸面。这篇童话辛辣地嘲讽了市民阶层盲目崇拜外国风尚、追求时髦的坏风气。
  • 月下长安好

    月下长安好

    她是青丘小殿下白允曦,她如骄阳烈火,明媚灿烂,绝世容颜魅惑万千。她是仙家少门主顾悦唐,她似寒冰冷霜,刚毅温柔,冷面美人颜倾天下。她与她因机缘相遇相知,彼此相依相伴,本想安好度一生却因长安忽乱,人间妖现,她们与其他仙山子弟皆纷纷下山,长安一行,安危难料...她遇他,他一袭白衣,她红衣在侧,好似一双佳偶天成。他伴她,他眉眼含笑,只许她温柔,千年守候终换人归。“人来又人散,缘深或缘浅,终究不过千年相守百年别离,万望海棠花开,你寻香而来,我们于庭下沏一壶热茶再慢慢回甘你在身旁的那些年...”
  • 对你的爱称叫橙子

    对你的爱称叫橙子

    内向慢热文艺范戏精少女vs直男本直开朗学霸少年程智的对谁都很慢热,艾城的开朗却悄然敲开了她外向的大门,谁能顶得住学霸同桌每日的连环彩虹屁和每天早上必有的微笑问候服务?自从有了艾城,等同于有了行走的搜题解疑软件和开心流量包!
  • 你给的万劫不复

    你给的万劫不复

    宋七月守着那份爱,小心翼翼;从来没有想过能够走进他,可是最终却受不了,他伸出手,要自己嫁给他的蛊惑,毕竟喜欢他,爱他,后来,她跌进这万劫不复的深渊里,死无葬身之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从北美开始无敌

    从北美开始无敌

    李飞脑海里响起一句“你的新手奖励两万美金已到帐,请进行你人生第一次直播的任务,任务奖励:探察。任务失败:扣除新手奖励两万美金……”
  • 悍师戏萌徒

    悍师戏萌徒

    她本是天界仙女,法力高强,却被至亲所害,神魂寂灭之际,她忍受剥魂离魄之痛,生生抽离一缕魂识,逃入人间。他是万年前的天界至尊,受万仙朝拜,万年后却成人间稚童,失去所有,忘记一切。她说,你便叫清溪,因我在这清溪之畔遇见你。她说,我是师傅,你是徒弟,我负责教你人生道理,带你闯荡江湖,而你则负责伴我左右,供我差遣,护我周全,任何事都要听我的。你要懂得尊重师傅,一切以师傅为先,以师傅的安危为重,有好吃的要先给师傅吃,有好玩的要先想到师傅。。。他眨着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十分委屈道:“师傅,夜间睡觉时,能否别将口水擦在我身上?”
  • 永远不要找别人要安全感:改变从心开始

    永远不要找别人要安全感:改变从心开始

    在我们被一次次失败折磨得痛不欲生的时候,我们学会了抱怨;在我们被一段感情挫伤,伤痕累累的时候,我们偷偷哭泣;在我们被自己先天的缺陷累及,无从欢乐的时候,我们适应了黑暗;在我们被命运抛弃,人生逆转的时候,我们封闭了自己,苦不堪言;在我们追逐成功的时候,我们斗智斗勇,一路劳累,忽视了太多的细节。今天借着一本书的时间,让我们看看追逐的过程中我们遗漏了什么,错过了什么,忽视了什么,又获得了什么……人生最大的睿智不是功成名就,而是在逆境中依旧笑靥如花。
  • 蔷薇航班

    蔷薇航班

    褚穆是最年轻的驻德外交官,霸道强势、杀伐决断、喜怒无形。舒以安幸运地见证了他从一个青涩的少年成长为成熟稳重的男人,可惜那些最好的时光,陪在他身边的不是她,而是她的学姐陶云嘉。陶云嘉为了留学后能进入外交部就职,轻易接受了褚穆父亲的提议,背弃了这段感情。所以当褚穆突然向舒以安求婚时,舒以安妄自菲薄地认为,或许他只是想找一个合适的人结婚而已。在爱情面前,理智早已无处栖身。纵然舒以安有着百转千回的疑虑,都敌不过褚穆的一句“嫁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