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4200000037

第37章 军事兵器:威仪中华雄天下(2)

自其成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逐渐弃而不用,内阁变成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均归于军机处办理。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真正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

趣味链接:军机处的演变

军机处起源于清太祖努尔哈赤当年的议政王大臣议会,也就是一切军国大事,包括皇帝继位与立储,都要在诸王贝勒大臣议会上决定。到了康熙帝执政以后,以处理事务方便为由,皇帝在离寝宫较近的地方设立了一个南书房。雍正继位以后觉得南书房仍有许多弊病,因此雍正七年在一次外征中,设立了军机处。到乾隆五十六年就彻底废止了议政王大臣会议。

你知道我国举世闻名的兵书是哪一部吗?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古代的兵书、奇书,凝聚了卓越的战争智慧。该书曾被翻译为英、俄、德、日等20种语言文字,全世界有数千种关于《孙子兵法》的刊印本,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军事理论着作,比欧洲克劳塞维茨写的《战争论》早2300年。

作者为春秋末年齐国人孙武(字长卿)。《孙子兵法》成书于专诸刺吴王僚之后至阖闾三年孙武见吴王之间,也即公元前515~前512年。全书分为十三篇,是孙武面见吴王时的赠礼,事见司马迁《史记》:“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历史上有“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的称赞。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着名的军事着作,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军事思想对中国历代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在世界上也享有盛名!

趣味链接:孙膑的故事

孙膑据说是孙武的孙子,从师鬼谷子时,授以《孙子兵法》;有师弟庞涓,在魏国招贤纳士时,先下山当了魏国将军。但自知孙膑之才在己之上,欲以加害,所以假意力请孙膑出山。孙膑推辞不过,告别鬼谷子来到魏国。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但为得到《孙子兵法》,表面上笑脸相迎,暗中却利用孙膑的思乡之情,设下圈套,栽赃孙膑。魏惠王听信庞涓,欲杀孙膑。庞涓又出面为孙膑说情,孙膑死罪免除,被处以膑刑。

庞涓将受伤的孙膑接回家中,养伤照看,孙膑十分感激,答应将所知道的《孙子兵法》为庞涓抄录下来。后来知道了庞涓的谎言,只得装疯卖傻才逃过一劫!

我国古代的士兵为什么黥面?

黥面,就是士兵刺字,这是从“鲸刑”和“雕青”的风尚演变而来,经过唐末五代而逐渐形成制度的。(鲸刑:指古代一种刑罚,方式是刺额涂墨;雕青:指唐朝南方少数民族流行的文身。)

唐末五代时,战乱频发,割据各地的军阀四处强征人民当兵。为了加强控制,防止逃亡,军阀们纷纷实行在士兵脸上刺字的办法。大概从后梁太祖朱温,经过后周太祖郭威再到北宋,在士兵脸上刺字逐渐形成了制度,成为募兵的必经程序。当兵成了一种特殊的职业,一旦当上兵,刺了字,就得终身隶属军籍,不能再从事其他职业了。同时这也说明,我国古代士兵黥面源于募兵制的需要。

如宋代募兵入伍,脸部要刺字,既为入籍标志,亦防止兵丁开小差逃跑。

趣味链接:募兵制度

募兵制度盛行于宋,重文轻武的习俗也以宋朝为重。士兵刺字制度反映了唐宋之际随社会经济变化而引起的武人身份地位的变化;刺字制度就显示这一点,使得士兵成了社会的特殊的低贱阶层,重文轻武的习俗思想亦更加流行起来。宋代有谣谚云:“好铁不打钉,好儿不当兵。”

南宋时,有时募兵就只在手臂上刺字,不再刺面了。元朝统一中国之后,风气一变,士兵刺字的制度无形取消。而犯人的刺字从此也改为刺手臂而不再刺面了。

“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我们还记得唐代王之涣的《凉州词》中“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和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着名诗句,这里就提到了我国古代有名的两个关隘“阳关”和“玉门关”。古代关隘最早是朝廷为了征收关税而设的站卡,后来成了抵御外敌的重要屏障。《南齐书·萧景先传》中说:“依山筑城,断塞关隘。”这一设施在夏商周时代就已经开始了。

趣味链接:“阳关”、“玉门关”的来历

阳关、玉门关的设立,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秦汉以来,游牧民族匈奴对汉民族威胁很大。汉初,匈奴东败东胡,西逐大月氏,占据河西,并以河西为据点,屡犯汉境。汉王朝起初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以换取暂时的安宁。到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放弃了和亲政策,对匈奴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反击。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西征,击退了匈奴右部。同年,汉分河西为武威、酒泉两郡。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又增设张掖、敦煌两郡,同时建玉门关和阳关。从此,玉门关和阳关就成为西汉王朝设在河西走廊西部的重要关隘。

中国古代的海军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我国的海军史源远流长,古时候也不叫海军,而是水师。史载夏朝时曾攻打过山东半岛上一个叫斟寻的小国,有武士持戈驾舟迎战的记录。直至春秋时期,我国出现了海军的雏形,伍子胥在太湖里为吴国训练海军,他把战舰划分为“大翼”、“小翼”、“突冒”、“桥舡”、“余皇”等许多种类,分担攻坚、驱逐、冲锋等任务。第一次海战即公元前485年,吴国进攻齐国时发生在黄海的一次战役。到了三国时期,因作战的需要,最早的海军在东吴形成,东吴的水军主力在长江,共有500艘战舰,大约划分为两类,即“蒙冲”、“斗舰”。它的活动范围曾北到朝鲜,东至台湾,南抵交趾,是我国第一支正规的海军!

趣味链接:第一次海战历史记录

约七千多年前,中国的先民已经开始了水上活动。商朝的甲骨文中有部分的记载,至周朝已有水战的记录,但舟师和战船的制度不详。到春秋时,《左传》记载: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年)“楚子为舟师以伐吴……无功而还”。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吴伐楚战于长岸(今安徽当涂西南),战事已很频繁。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吴“徐承帅舟师将自海入齐”(《左传》),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中国舟师第一次海上军事行动。

古人都喜欢佩剑吗?

古人喜欢佩剑,从西周时候就开始了。到了春秋战国,上自王储、文武百官,下至文人、少壮青年,无不在腰间佩剑。

古人佩剑,对于朝官一方面可成为身份、封爵等地位的象征,比如王赐的剑,又比如某个名匠造的剑或外交赠送的剑等;另一方面还具有礼仪和修身养德方面的审美意义。加配以玉质,就成了对“文成武德”的追求标志。《古诗十九首·陌上桑》有诗句:“使君从南来,……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就说明了这种情况。从中也可说明路人对佩剑人的羡慕之情。其中鹿卢剑,就是玉具剑的一种。

其他佩剑者,如楚汉之际韩信等,佩剑既表示家族传统,还能表示要争取功名之心。

佩剑习俗历代流行。文武百官皆佩剑,风气一直延续到南北朝时期。到宋、明时,男子佩剑还部分存在。

趣味链接:干将莫邪的传说

《史记》中说,天下最有名的剑有9把,分别是棠溪、墨阳、合伯、邓师、宛冯、龙泉、太阿、莫邪、干将。《吴越春秋》记载:“棠溪在西平,水淬刀剑,特锋利,为干将莫邪所从出,亦名川也。”《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请干将作名剑二枝。干将者,吴人也;莫邪,干将之妻也。干将作剑,金铁之精不流,于是干将夫妻,乃断发剪爪,投于炉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邪。”一说干将、莫邪铸剑的时候,铁汁不流,莫邪于是投身于炉方始成剑。

马镫的发明有何重要意义?

小小的马镫,别看它小,作用却不小。古人骑马打仗,两腿悬空,唯靠着大腿的力量,用力夹住猛烈颠簸的马以保持自身的稳定,其艰辛程度可想而知。有了马镫,它可以使骑士和战马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人和马的力量合在一起后,行军打仗就能发挥出最大效力,武力的作用也就更显着。

马镫是中国人发明的,对此英国着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这样说:“关于脚镫曾有过很多热烈的讨论……最近的分析研究,表明占优势的是中国。直到8世纪初期在西方(或拜占庭)才出现脚镫,但是它们在那里的社会影响是非常特殊的。林恩·怀特说:‘只有极少的发明像脚镫这样简单,但却在历史上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催化影响。’”“我们可以这样说,就像中国的火药在封建主义的最后阶段帮助摧毁了欧洲封建制度一样,中国的脚镫在最初却帮助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建立。”

趣味链接:马镫的考古发现

最早的马镫实物发现于公元3世纪中叶到4世纪初的中国东北的鲜卑人活动的区域,出土地点是在今辽宁省西部与内蒙古赤峰相接的北票县。出土于1965年,考古人员在北燕贵族冯素弗墓中,发现了一对木芯长直柄包铜皮的马镫。这对马镫长24.5厘米,宽16.8厘米,是国际上现存时代最早的马镫实物。

弓和弩的独特之处在哪里?

沈括有一日在军器监的弓弩造箭院中巡察制弩的作坊,听到两个小学徒正在争辩。一时好奇,停下一听,原来是造弓和造弩的两学徒在争论。

制弓的小学徒说:“你的弩有什么厉害的?拿起来又重,上箭的时候又慢,一点都不好使!”

制弩的小学徒也不服气地说:“你的弓射程这么短,哪能跟我这个党项弩相比!”

沈括听后笑着说:“很好!很好!可是你们知道弩和弓具体有哪些不同吗?”并解释道:弓和弩是互为表里的两种兵器,它们各有各的优点。先说弓吧!在制造上,弓的构造简单,容易就地取材大量制造,重量又轻,射程虽不如弩,但也有八百尺(250公尺)之遥。射速上可以比弩快6~12倍。这就是弓历久弥新的原因。

弩的价值在于它的射程、贯穿力以及准确度,它的射程比弓要远出一倍,它可以贯穿两层铁甲,由于弩只要将弦固定之后就可以专心瞄准,不像弓还要同时拉弓和瞄准,准确率较弓为高。在实战中作为一种远距离杀伤武器,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都可以给敌人以第一轮的打击。

趣味链接:沈括论弓弩的应用实例

如我军多是步兵,野战遇到敌方骑兵冲锋时,往往支持不住,无法近距离给予敌人重创。所以弓弩这类射远武器相互配合使用很重要。当敌军在一千七百尺外时,可以用床弩这种大型武器来攻击,等到敌军接近至一千七百尺以内就可以用神臂弩(532公尺,神臂弩的最大射程)来进行攻击,敌军接近至八百尺(250公尺)左右就可以开弓射击。

“阴书”怎样传军机?

“阴书”,是一种军事文书,是中国古代情报传递的重要技术手段。据称由三千年前的姜子牙发明,初名“阴符”。后发展成信息含量更多的“阴书”,传递的方法也变得更秘密。

据《六韬·龙韬·阴书》中载:所有密谋大计,国君用阴书指示主将,主将用阴书请示国君。这种书信都是“一合而再离,三发而一知”。“一合而再离”就是把一封书信分为三部分;“三发而一知”就是用三个人送信,每人送一部分,即使送信的人也不知道书中的内容,这就叫做“阴书”。敌人无论怎样聪明,即使某一信使被敌方抓获,“阴书”落入敌方手里,也得不到完整的情报。古人为了密上加密,还在“阴书”上用藏头诗、回文诗、诗谜、哑谜、密写等多种巧妙的方法来传递信息。我国古代不仅有传递“阴书”的技巧,而且从先秦至唐、宋、元、明、清,都有驿站传递制度,即在交通要道设铺兵、铺司、提领、邮长,专门负责传递事宜。

趣味链接:“阴符”的传递方式

最初传递军事文件的叫“阴符”,“阴符”是竹质的,后又改用木片、铜片。其方法是:把竹节按需要截成不同的长度,临战前,有关人士秘密约定机密标志及内容,即用不同长度的竹节表示不同的内容。如三寸表示全线溃退,四寸表示兵败将亡,五寸表示请粮增兵,六寸表示坚守城池,七寸表示阻击敌军,八寸表示破敌得城,九寸表示破阵擒将,一尺表示克敌制胜。这种“阴符”前线由指挥将领掌握,后方由朝廷兵部掌握,专人传送。

“击鼓鸣金”有什么来历吗?

击鼓鸣金分击鼓和鸣金,是古代军事指挥的号令。击鼓就是敲战鼓,意为号令进攻;“鸣金”就是“鸣钲”,意为号令收兵。《荀子·汉兵》:“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就是指此。

钲是一种古代乐器,形似钟而狭长,有柄,击之发声,用铜制成。以铜铸成的钲,击之而发出的声音清脆响亮,余音浑厚辽远。两军交战的时候,人喊马嘶,厮杀声不断,这个时候就需要特别响亮的器物来传达命令,而钲的声音清脆响亮,穿透力很强,即使在激烈的拼斗中,士兵也能听到。

同类推荐
  • 中国年画

    中国年画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 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及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传 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 整张大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细致的叫“画宫尖 ”、“画三才”。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金三才”。六月以 前的产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后的产品叫“秋版”。《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年画》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三字经》说什么

    《三字经》说什么

    提起《三字经》,很多人都能吟诵出几句,但是极少人是真正懂得这部经典的。它绝不是简单的儿童读物,经过不断的传承和完善,现在的《三字经》内容涵盖历史、天文、地理、文化、哲学等方方面面,可以说是古代的小百科全书,是成人和儿童都可以学习、钻研的知识普及读物,同时也可以作为当代人系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起点和大纲。这本书出于向广大成年人普及并宣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初衷,语言简洁流畅,既包含了各个学科范围的小知识,又不至于晦涩难懂,同时还加入了很多当代文化环境下新颖的事例对比和新鲜解读,更加耐人寻味。
  • 民间演艺

    民间演艺

    我们就是要通过彰显我国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特征,维护中华文化的本土化和多样化,这是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事情。而对于每一个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来说,可以通过本书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辉煌文化,学习民族先人的聪明才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并能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和艺术创新。
  • 三天读懂中国文化

    三天读懂中国文化

    这既是一本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宝典,又是休闲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实用指南;这既是提高文化修养的必备手册,又是汲取古今圣贤智慧的知识源泉!
  • 享受人生:我的人生美学

    享受人生:我的人生美学

    世上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写作。这首先是人类已经可以将很少精力用于维生的产物,很多人已经变得穷极无聊,所以写作。有一次我受一个读书俱乐部之邀去深圳,遇到当地某区作协的人,他告诉我说,仅仅这个区注册的写作者就有几千人。……我的写作很可能在他人看来不是个东西,但是那是我的生命,我的时间,我的痛苦,我的快乐。我早已乐在其中,这就足够了。叔本华的“钟摆理论”在说,大多数人在需求未得满足时陷入痛苦,在需求已得满足时陷入无聊,人生就在这痛苦与无聊的两端像钟摆一样摆来摆去。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水母与蜗牛:一个生物学观察者的手记(续)(刘易斯·托马斯作品集)

    水母与蜗牛:一个生物学观察者的手记(续)(刘易斯·托马斯作品集)

    这是刘易斯·托马斯的第二本随笔结集。书名The Medusa and the Snal 7,来自本书中一篇文章的题目。Medusa(美丢莎)是希腊传说中三大妖怪之一。她的头发是一条条蛇。有一个属的水母长有触手,像那妖怪的蛇发,因而得名。所谓Snail,是一种海生的蛞蝓,裸鳃类,没有壳。那篇文章,讲的是那不勒斯海水域中那一个特殊种的水母和那一个特殊种的蛞蝓结成共生关系的故事。刘易斯·托马斯一直关注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共生、依存和合作的现象。共生与合作是他第一本书的主题之一,也是这第二本书的主题之一。
  •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魔之路

    人魔之路

    吾本一介武夫,不求长生,只为活着。奈何在这世间身不由己,要死容易,想活困难。既如此,挡我活路者,杀无赦。(注:这是一本慢热的书,主角的性格会有一个从年少无知到人老姜辣的转变,喜欢快热爽文的,恐怕不大符合大家的胃口了。只要熬过前期几十章,肯定会有惊喜。)群号:824457754(新书《谎言之咒》已经发布,设定和人物人设都挺不错的,欢迎围观。)
  • 金钱的艺术:洛克菲勒的理财之道

    金钱的艺术:洛克菲勒的理财之道

    《金钱的艺术:洛克菲勒的理财之道》是一部完整展现洛克菲勒丰富人生经历和商战阅历的作品,将其身上所发生的逸事结合他的人生理念,生动揭示出令洛克菲勒受益一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解密其成功之道。所有的财富神话都有它背后的故事,洛克菲勒家族也是这样。洛克菲勒的巨额财富来源于他谨慎地利用每一枚硬币,一分钱也要用在恰当的地方,这也许是洛克菲勒构建起如此庞大的财富大厦的秘诀。而我们能看见这个智者留下的手记无疑是一种幸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
  • 舞剑雨潇潇

    舞剑雨潇潇

    一场战争,一世恩仇,一次次毁灭,一场场无泪的撕心场面,时空里,谁爱上了谁,谁错过了谁……当故事不再是故事,当你我错过了起点,是否会在终点偶遇?
  • 我本英雄

    我本英雄

    本书讲述为摘掉欠发达的帽子,文山市委书记石亚南和市长方正刚一味追求GDP,为七百万吨钢铁的上马呕心沥血,却酿发了一场重大经济灾难。他们大搞地方保护主义,按官场潜规则办事,不惜违规违纪,最终造成该市最大的企业家吴亚洲自杀谢罪,一百六十多亿扔进了水里。石亚南、方正刚痛定思痛,千方百计挽狂澜于既倒,但仍没改变被查处、被撤职的命运。小说真实生动地表现了石亚南、方正刚这些决策政治家们在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历史原罪”,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面临的困境。
  • 小妻宝贝

    小妻宝贝

    他,神秘莫测享誉国际的黄金富豪,对她有救命之恩。她不过是偷了他一块祖传玉佩,却被霸道通缉无处藏身。他,叱咤黑白两道的国际盗窃头目,对她有养育之恩。惹不起总躲得起,是的,躲不起。
  • 七七是余生所有的喜欢

    七七是余生所有的喜欢

    “你喜欢韩佑琛就去表白啊?”女生说着“算了吧……我跟他有联姻,那么多年我想什么时候表白就什么时候咯”那人敲了一下林初七的脑瓜子“宝贝啊,三十岁再表白十八岁喜欢的人,这意义能一样吗?”
  • 我必成仙

    我必成仙

    在一个穿越者扰乱了原本秩序的修真界,陈墨踏上了求仙之途。穿越者生来能言善辩,出口成章,陈墨木讷安静,笨拙平凡。穿越者掉下山崖,大难不死又捡到修真秘笈,陈墨却举步维艰,几度面临生死存亡关头。穿越者幸福了,陈墨倒霉了……难不成真像穿越者说的,他一个炮灰的使命,本不该去争去抢,去追去拼,只能安安静静地做一个为主角而生的垫脚石?不……哪怕是逆天而行,哪怕只有一口气,他也只做自己,不做他人成功的铺路石!我必成仙!我必成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