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3600000002

第2章 走进心理学,认识你自己(1)

你相信吗?其实动物身上有不少人类的影子,心理学家经过实验研究证明,人类的很多心理现象都可以在动物身上找到原型。很多人都喜欢说:你首先应该怎样或者不应该怎样,根据常理推论,有“首先”就必定要有“其次”,但如果不是会怎么样呢?人的情绪变幻莫测,这一刻是开心的,而下一秒就仿佛坠入万丈深渊,原因何在?你是不是很容易受周围环境或人的影响?为此你烦恼过吗?其实这都是很正常的心理现象,这里我们将通过一些小故事让你在阅读故事的同时,感悟到自身以及你身边无处不在的心理学。

这就是心理学——猩猩实验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对比实验:有两只外形不同的猩猩,一个外表淑女温婉,一个看起来凶神恶煞,然后将他们分别放在两间镶嵌有很多镜子的房间里面。外表温婉淑女的猩猩一进门就看见许多和蔼可亲的姐妹们,并对自己的到来表现了很友好的态度,于是很快这只猩猩就与周围的姐妹们嬉戏玩耍起来,关系十分和睦融洽。几天后当实验人员将它带出房间的时候,它恋恋不舍地频频回头。

而第二只看起来凶神恶煞的猩猩就不同了,它一进门看见的都是不友好的同胞们,对自己龇牙咧嘴,面目狰狞。这只脾气本来就不好的猩猩当然就不能这样算了,于是就开始与他们“撕咬”“搏斗”起来,一直到几天后,实验人员准备将这只猩猩带出房间的时候,才发现它已经心力交瘁而死,死时面部表情依然凶狠狰狞。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你需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得怎样对待别人。动物的心理与人的心理有着微妙的相似之处。而心理学就是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过程的科学,包括人类的情感、思维、意志、认知等。它的分支学科包括性别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爱情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犯罪心理学、人际心理学、色彩心理学、性格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心理学之所以会研究动物,也是为了更深层次地了解与把握人类的心理规律。

常见心理现象——惯性思维

老李家的门口本来有一个鸟笼,里面装着一只绿八哥,但是就在前些天绿八哥飞走了,留下一个空的鸟笼晃晃悠悠地挂在屋檐下。很多人进门的时候都会忍不住问老李:“怎么就一个鸟笼,鸟呢?”或者是“打算养什么鸟啊?什么时候去买?”佛家有云:人最难以摆脱的就是无谓的烦恼。老李面对无休止的询问,最终只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买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养着;第二种就是把鸟笼扔掉。

有一间装修别致的屋子,房屋的主人在客厅的茶几上摆放了一个空花瓶,本来打算隔天买束花插进去的,但是由于每次都是很晚才下班,就把这件事给忘记了。一个星期以后,当他再次注意到那个空花瓶时,索性将花瓶扔了出去。

以上两个例子大同小异,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鸟笼逻辑”或者是“空花瓶逻辑”,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惯性思维:有鸟笼就必定会有鸟,有空花瓶就必定要有花,否则再美好的事物都是摆设。许多东西是因为被需要才会出现的,也有的东西其实并不是非得要有,只是为了满足填补的需要。现实生活中,不就是有太多的人先在自己的心里挂上一个鸟笼,或者是摆上一个花瓶,然后再慢慢地向里面填满东西的么?

常见心理现象——波纹效应

语文课接近尾声,按照惯例,到老师布置家庭作业的时候了。只听老师像往常一样将家庭作业滔滔不绝地列出来,几个平时不是很爱学习的孩子开始不耐烦了,因为他们觉得作业太多了,于是就站起来大声说:“这作业也太多了吧,每天都写不完!”老师刚想说什么,可没想到的是,教室里很多学生接连附和:“是啊,这么多”“对啊,每天都写到很晚”“少点吧,太多了”……一时间,教室里像煮沸了的开水,万般无奈之下,老师只好将当天的作业量减少了。

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波纹效应”。好比在平静的水面上投下一粒石子,波纹由最中间开始慢慢向周围扩展,荡起层层涟漪。这样的心理效应在生活中很是常见,比如一部电影的好坏,如果有一个人在评论里说:“很好,值得一看。”想必看过这种评论的人都会带着“值得一看”的心理点击观看,这样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从一开始就已经定型。一个人说好,两个人也说好,大家纷纷觉得不错,那么,就算这部电影里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也会被模糊掉;相反,如果是不好的评论,激起的便是消极的“波纹效应”。这其实也在从另一方面提醒我们,当自己的情绪不好时,不要随意抱怨或发泄,它就像是感冒,一传十,十传百,一呼百应,这样整个办公室的人都会感染上这种“疾病”。

常见心理现象——破窗效应

某个公司的管理制度一向严谨,但是最近有好几个员工经常迟到,已经连续几天了。主管因为比较忙,也没太在意这件事情,觉得只要每天正常打卡,迟到一会儿也没有什么。但是一周后,听当班人员反映,迟到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现在几乎每个人都会晚来,并且晚来的人会提前打电话让已经在公司的人帮他们打卡,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公司的管理。后来,公司经理不得不亲自召开会议整顿,重新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

类似的现象还有,某个地方如果脏了,人们会发现时隔不久,它会越来越脏,这便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在作祟:反正都这么脏了,再脏一点也无所谓了。这样的感觉有点自暴自弃的味道,一个被老师当众批评过几次的学生,会想:反正已经被批评过了,丢人也不在乎再丢几次。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破窗效应”:假如一个人打破了一栋楼房的窗玻璃,主人没有对玻璃及时加以修补,这个人或其他人会受到某种暗示:打碎更多的玻璃,进行更大的破坏。这种心理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的,我们通常称之为“破罐子破摔”。它提醒我们:一旦发现了问题就要及时加以纠正,不要等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常见心理现象——晕轮效应

曾经在俄国文坛上辉煌一时的大文学家普希金,在与当时号称“莫斯科第一大美人”的娜坦丽第一次会面时就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她,这位貌若天仙的女人很快就被普希金征服,并且与他结婚成家。这位女子尽管美丽,却与普希金没有任何共同爱好,她不支持他写作,每天只是央求着普希金带她去各地游玩,并参加一些比较豪华的派对。普希金丢掉了自己的写作,去陪妻子玩乐,长此以往,最终不仅欠下大笔的债务,还把命也搭上了。这颗文坛上的巨星就这样过早地陨落了。这位美丽的妻子,无论她有多么任性、多么无理取闹、有多么不好的缺点,但在她美丽的光环下,普希金早就看不见了。

实际生活中,这种现象也是很常见的,正所谓“一白遮百丑”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五官不怎么好看的女孩,只要整体看上去白白嫩嫩的,就不会被认为是丑女;一个人身上尽管有再多的缺点,只要有一个优点是被认可的,那么这些缺点就会立即缩小,或被掩藏起来。我就经常听到一些人说:“某某这人不怎么说话,见人也不会打声招呼,但脾气好,你说什么他都是笑笑就过去了,从来不会与你争。”类似的情况还有,许多比较保守的长辈都不看好那些衣着古怪、生活习惯不健康的年轻人,觉得这样的打扮、这样的生活习惯都是没出息的表现。

这种心理现象在心理学上被叫做“晕轮效应”,即人际交往中,某个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一个特质,掩盖了其他方面的特质,于是造成人际认知上的障碍,不能彻底地看清楚一个人的本质。这在日常的生活中往往影响着我们对事物或人本身面貌的认知,它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主观心理臆测现象。首先,这种心理现象容易犯“以点代面”的错误,只抓住个别特征推及一般性;其次,它容易犯绝对化的错误,不好就全部不好,要好就全部好;最后,它还容易将本无关联的两类事物强硬拉在一起。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要求我们尽量克服这种心理所带来的负面作用。

懂得正视自己——叶克斯道森定律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考场外围了很多考生家长。殷佳也是这次考试的考生之一。在妈妈的陪伴下,她很早就来到了考点,现在已经进了考场。妈妈在门外静静地等待着,她不担心女儿会考不好,因为依照她平时的成绩,只要按正常水平发挥,读个一本大学是没有问题的。考场里,殷佳正在做着试题,这次考试对殷佳来说其实很重要,因为这已经是她第二次参加高考了,如果再考不好,不仅对不起自己,更对不起起早贪黑为自己料理起居的妈妈。想到这里,她的脑海里划过一些不好的情绪,人人都说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要是还考不好……一时间殷佳的思绪乱了,眼前的题目似懂非懂,于是越着急就越是想不出答案。最后,时间一点点过去了,到铃声响起,殷佳神色疲倦地走出了考场。自认为考得不好的殷佳在接下来的几场考试中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实际上,殷佳的这种情况可以用心理学理论中的“叶克斯-道森定律”来解释,即随着课题难度的增加,动机最佳水平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这是心理学家叶克斯和道森通过动物实验得出的结论。也就是说,故事中殷佳的情绪如果正常,那么她发挥的会是正常水平;如果在带有轻度紧张与兴奋的情况下,那她很可能就会发挥出超常的水平,因为适度的紧张情绪会促进能力的临场发挥,使智力活动达到最佳效果;但如果是过度的紧张与压力,就会在精神上引起焦虑、心理疲劳、精神压抑等心理现象,致使她最终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从而降低了活动的效率。这就启示我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首先一定要克服的就是焦虑的心理状态。只有正确地评价自己,才会在关键时刻让自己的能力正常发挥出来。

保持一份健康的心态——习得性无助效应

心理学家塞里格曼和他的伙伴奥弗米尔,曾经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中做过大量的实验。后来根据这些实验的理论,不少心理学家都做过类似的研究,其中就包括一个比较有趣的实验。他们将一条狗关在一个笼子里,四面封闭,实验中不停地用电棍电击这条狗,起初的时候狗会努力躲避,但是不管它如何努力,最终都逃不过电棍的无情电击,反复多次之后,当实验者将笼子的门打开,表示狗可以出来的时候,只见这条狗的眼里流露出空前的沮丧与压抑,情绪明显很失落,已经无力再做逃脱的行为了。这是因为,多次的躲避无效后,狗就在心理产生了一种无望感,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不能摆脱“噩运”,更加不能控制这种“噩运”,索性就任凭“噩运”摆布了。

这个小实验在心理学上称为“习得性无助实验”,在实验中产生的心理被称作“习得性无助心理”,人一旦产生了这种心理就会陷入深深的悲观与绝望之中。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面对外界的压力、困境时,无力反抗,不能做出有效的形势逆转措施,久而久之便会产生悲观心理,认为一切都是命运,凭借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改变这种外界的控制,进而形成了一种无助感,即使有能力时也不想再去做无谓的努力。

人人都知道,小孩都是天生爱动的,对于外界的新鲜事物总是忍不住想尝试一番,这种希望尝试的心理在他们有了行为控制能力之后,会表现为渐渐向感兴趣的事物爬去,或伸出手去,但是这个时候,如果大人们严加阻止,并告诫说“不能……”“不准……”,时间一长,孩子的心里会产生某种对新鲜事物的恐惧感,即使再有兴趣也强制自己不要去“乱碰”,他们最终也许会成为父母眼里的“乖乖女”“好孩子”但是自卑已经在无形中产生了。

因此,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应该保持一份健康的心态,要懂得看清事情的真正决定因素,不要轻易地将自己扔进绝望之中。把眼光放远,不仅可以看清眼前的现象,还可以透过现象把握事实的真相。

拒绝消极暗示,保持积极心态——罗森塔尔效应

从前有两个病人住在一家医院,并由同一名医生为他们诊断病情,其中一个人被查出患有癌症,而另一个病人只是轻微的偏头疼。可是医生却把诊断书弄混了,在患有癌症的病人的病历单上填写的是轻微偏头疼,而在另一位本无大碍的病人的病历单上写的是癌症。于是拿到诊断书的两个病人表现出了完全相反的两种心态:本来患有癌症的病人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大病,整天乐呵呵的,心情特别的放松,一心只想把偏头疼治好,没过多久就出院了;而另一位病人在接到病历单的当天就开始闷闷不乐,终日生活在病痛的折磨和对死亡的恐惧之中,结果不久就真的患上了癌症,时隔不久便在抑郁与绝望中痛苦地死去了。

同类推荐
  • 你真的懂我吗:思想往右,行为往左

    你真的懂我吗:思想往右,行为往左

    本书是心理学知识普及读本。本书结合大量生动、贴切的案例,系统讲解了怎样通过一个人的行为了解其思维的实用方法,告诉读者怎样才能更好地生活、怎样才能更好地与人交往、怎样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等,做到思想和行为的高效统一。
  • 自卑与超越2

    自卑与超越2

    《自卑与超越2》是一本自我成长心理指导书。在这本书中,作者阿德勒博士针对亲子教育、职业交往、婚姻与家庭等社会性问题,给出了战胜自卑情结的策略和心理调整方法。阿德勒指出,要正面人生的三大主题——社会关系、职业、恋爱与婚姻,就必须超越自卑。与《自卑与超越》一书相比,本书所探讨的话题及案例更为广泛和贴近现实生活:优越感、生活风格与生活风格、态度与动作、问题儿童的教育、成年人与孩子的社会适应性、社会意识常识等。这本立足于实际应用的心理学巨著应该被更多人知道,被更多人阅读,激励更多人走向成功。
  • 心理学与微表情微反应

    心理学与微表情微反应

    微表情,就是持续时间很短的面部表情,大概只有1/25秒,它一闪即逝,很难伪装,很容易暴露一个人真实的情绪、想法和心理状态。微反应,是指人类无法控制,也没办法伪装,在遇到有效刺激后第一时间出现的本能反应。
  • FBI心理分析术:美国联邦警察教你无敌心理分析战术

    FBI心理分析术:美国联邦警察教你无敌心理分析战术

    本书通过对FBI神奇的心理分析术进行总结归纳和通俗诠释,带你走进谜一般的心理分析世界。让你透过离奇惊悚的案件,了解犯罪分子的内心,掌握超强的心理分析能力;教你学会将心理分析本领运用到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学会通过蛛丝马迹来了解他人内心,减少误会,避免冲突,识破危险,洞察真相,让你的家庭生活、职业生涯、社会交往一帆风顺。
  • 正念的革命

    正念的革命

    本书在“美国有史以来十大心灵类畅销书”当中排名第9!2014年2月美国《时代》杂志封面报道;2009年发源于硅谷的核心课程,Twitter、Instagram和Facebook公司的总裁发起,2014年超过2000人参与;谷歌公司内部每年举办4次正念课程,每次长达7周,帮助几千名谷歌员工拓展思维空间,激发创意和灵感;在财富500强高管、美国国防部高级官员中广为流传,摩根大通甚至建议客户通过正年来进行投资活动。正念的本质是让你回归感知。它好比一条回家的路,让你回到与生俱来的强大意识之中。我们每个人天生就拥有这样的感知能力,我们每个人都能集中精力活在当下。
热门推荐
  • 蒙大拿牧场主

    蒙大拿牧场主

    打工仔得奇遇蒙大拿走起,长空之乡,我有一块地。
  • 布隆夫曼脱单历险记

    布隆夫曼脱单历险记

    34岁,却生涩得令人咂舌,爱德塞尔·布隆夫曼经营着黯淡而不为人知的生活:一份稳定工作,一间租来的单身公寓,朝九晚五,拒绝网络,没有朋友更没有女朋友!但布隆夫曼却挺知足生活中没必要有那么多波折。然而,一封“非凡冒险”的邀请函打破了布隆夫曼的宁静生活,从天而降的“免费海滩之旅”大奖搅得他心痒痒。他想去,非常想去。但“兑奖”是需要条件的,他必须在79天带着伴侣领奖!可是,他没有伴侣。从来没有过。于是,“佛系”了34年的布隆夫曼第一次感受到内心“强烈的渴望”,从此开始了一系列寻找“真正伴侣”的非凡冒险:危险的邻居,疯狂的母亲,各式各样的约会对象,千奇百怪的离奇遭遇和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成长的隐秘忧伤……34年的孤独生命被撬开裂缝,带着对亲情、友情、爱情和终极幸福的向往,布隆夫曼用勇气和信念改变了命运,开启了充满阳光的美好新人生。
  • 纸上的伊比利亚

    纸上的伊比利亚

    编者从众多西班牙文学名家的作品中,按照“爱”、“死”、“眼睛”、“声音”、“梦”、“夜”等主题编辑而成。这是一本适合在寂静得像永恒的夜里捧阅的书,它们有着“竖琴的旋律,笛子的旋律,小提琴的旋律,流水中的旋律,女人口中的旋律……”
  • 重生之东方巨龙

    重生之东方巨龙

    小说讲述的就是一群小人物通过努力实现梦想的故事。新书《巨富从摆地摊开始》发布,恳请家人们支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沙海之云巅之战

    沙海之云巅之战

    古潼京一事之后,九门解决了一部分汪家人,并且捣毁了汪家的大本营,然而汪家并没有彻底诛灭,正如张日山对解雨臣说的那句,“这只是刚刚开始!”吴邪带领吴家人和王胖子前往青铜门迎接小哥,黎簇和苏万进了大学,张日山和梁湾平淡的生活着,解雨辰和霍秀秀感情升温,原以为日子总会平静进行,所有人都这样的以为。然而,汪家人追求长生和统治世界的欲望并没有停止。云顶天宫,青铜门之下,新的阴谋仍在酝酿。九门、张家和汪家,一场真正的战役才刚刚打响。
  • 莫得理智的刀客塔在异世界种田

    莫得理智的刀客塔在异世界种田

    狂氪10单648的李烨依旧没有出陈sir使得他爆出龙门粗口,乌萨斯粗口,莱茵粗口以及骡德岛粗口,然后他就穿越到异世界开始了他的种田生活。阿米驴:刀客塔,你还有很多农活没做完哦,现在还不能休息。凛冬:丢人!你给我退出农田!*乌萨斯粗口*陈:明白了,普通干员不能胜任的农活就交给我吧。能天使:啊噗噜派!迪奥布兰度!(雾)德克萨斯:能天使,掩护(指插秧)
  • 位面系统之穿越平凡人生

    位面系统之穿越平凡人生

    杜晓凡被位面水滴砸中,从此人生再也不平凡。原来的初恋想吃回头草,对不起,已经有更好的人选。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帅哥哥,不,帅大叔,也不对,帅老前辈。好像哪里不同,因为帅哥是外星大叔……
  • 让我爱你,不论朝夕

    让我爱你,不论朝夕

    作为地产大亨的太子爷,贺迟远的童年并不幸福,父母婚姻的悲剧,让他从小就抗拒爱情。跟他接触过的女人都说,贺迟远是没有心的。但这样一个冷漠公子,却在奉子成婚之后爱上了身材普通、长相普通、家境普通、能力也普通的叶微因。林暮年用自己的回归告诉叶微因,她对他们的感情判断错得多么离谱。爱情里没有先来后到,贺迟远虽然比林暮年出现得晚,但他对叶微因的爱,却比我们知道的来得更早也更深。
  • 你是我的余生不悔

    你是我的余生不悔

    她死了,她又活了。活的时候轰轰烈烈,死的时候悄无声息。她患有严重的嗜睡症,随时都有可能一睡不醒。因为这个,她虽是Z城至高无上的王,却仍不能拥有正常的人生。直到某一天………“你想活着吗,像一个正常人一样的活着?”“……”“只要你完成任务,我就可以给你一个健康的身体。”“…………好”于是,这一天,Z城的王,消失了,茫茫宇宙中,多了一缕魂魄和一个系统………………“粑粑,粑粑,快上,弄死这个小女表砸!!”“……闭嘴!”殊不知,一切都是某个人的精心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