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2900000023

第23章 做一个快乐的人(2)

儿子将自己的变化告诉了德里克。德里克建议他说:“如果你能坚持一整天不发脾气,就从栅栏上拔下一颗钉子。”儿子再次听从了爸爸的建议。经过一段时间,他终于把栅栏上所有的钉子都拔掉了。

德里克将儿子带到栅栏边,对他说:“儿子,你做得很好。但是,你看一看那些钉子在栅栏上留下的小孔。因为那些钉子曾经存在过,栅栏再也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当你向别人发过脾气之后,你的言语就像这些钉孔一样,会在人们的心灵中留下疤痕。就像是用刀子刺向了一个人的身体,然后再拔出来,无论你道歉或者弥补,那伤口都会永远存在。”

儿子接受了爸爸的建议,在成长中努力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尽量不给他人带来心灵上的“钉子孔”。

愤怒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话题,古今中外,不管是王侯将相还是布衣草民,都有生气发怒的时候。面对愤怒的情绪,每个人的表达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憋在心里;有的人则喜欢及时地发泄;有的人只是偶尔生气一下;有的人则每天都怒气冲冲,甚至在怒气的冲动下做出过激的行为。

常言说“人生难免有喜怒哀乐”,可见愤怒是人类情绪中的一部分,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生活中的一些事件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愤怒情绪,比如在医院的长久等待、钱包被偷、交通堵塞、拥挤的公交车、问路时被告知错误的答案……

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说:“愤怒从来都不会没有原因,但没有一个是好原因。”当一个人愤怒的时候,一定是生活中的事件触到了内心中的底线。这个底线是生活中其他令其动怒的事情共同作用产生的,一个人会因为当前的事物和很久以前触发愤怒的事件相似而动怒,也会一想到以前的事情就发怒。生活中的刺激就像是引爆了身体内的一颗炸弹,嘣的一声,就扎到了一个人心理敏感部位,引发其躲藏许久的怒火。

偶尔的愤怒可以缓解情绪上的压抑,舒缓紧张的心情。毕竟,人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如果长期将情绪憋在心里,将愤怒的力量投向自身,将会对自己造成很大的伤害。然而,过度的愤怒同样会对一个人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它会影响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会影响到工作中的各个方面。

据研究统计,时常愤怒的人平均寿命会比普通人短10~20年。愤怒除了会影响人际关系外,还会影响身心健康。长期处在怒火之中的人,身体会因为情绪的压力而让自主神经始终保持紧张的状态,影响器官功能,诱发气喘、头痛、失眠以及胃痛等症状。人愤怒时,身体的肾上腺素会加速分泌,血液中的胆固醇浓度也会相应增加,引发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荷。长此以往,很可能诱发冠心病、中风、心肌梗死等多种疾病。

其实,愤怒是可以管理的。愤怒并不是凭空发生的,也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必定是由害怕、不安、怨恨这些情绪引发而来。当我们拒绝逞一时的口舌之快,而是耐心地寻找愤怒背后的原因时,愤怒自然就可以得到化解。

有人把愤怒和攻击性行为直接等同,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攻击性行为会造成对他人的伤害,但攻击性行为并非全部源自愤怒。愤怒可以成为一段时间内轻微的生气,也可以成为激烈的暴怒,那么,在可控制的情况下,我们何不尽力减少愤怒的杀伤力呢?

被死神钳住生命的人——自杀的哲学思考

这是对一个女大学生自杀的追问:“两次自杀,一次未遂,时隔一年后,她再次选择以自杀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生命只有一次,是什么让一个年轻的女大学生以死亡来结束人生?是心理承受能力太差,还是对生命的蔑视?”

这是人们对一个跳楼学者的形容:“‘在正午,一个尼采式的时间,他从高空坠落,像一片落叶?抑或一只飞鸟?’一位研究美学与文艺学理论的学者,突然以他个人的意志选择死亡方式。”

这是对年轻生命骤然逝去的描述:“这些富士康工人每天上班,下班,睡觉,上班,下班,睡觉……而这种钟表一样的生活,反过来压缩着他们社交的私人时间。”

“死很难吗,爸爸?”

“不,我相信死很容易,尼克。要看情况。”

在1925年的《在印第安人营地》里,海明威第一次写到死亡。他活了61年,在1961年自杀。

存在主义哲学家加缪在他的着作《西齐弗神话》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只有一个哲学问题是严肃的,那就是自杀。判断生活是否值得经历,这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一个人与其问自己“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不如判断自己到底要不要活下去。比起其他任何哲学问题,死亡来得更加迫切而沉重。

在希腊神话中,西齐弗因为触怒了天神,诸神惩罚他每天推巨石上山。

每天,西齐弗都要费很大的力气把那块石头推到山顶,然后回家休息。可是,就在他刚把石头推到山顶准备休息时,石头又会自动地滚下来。于是,西齐弗再一次把那块石头推到山顶。

这正是天神对他的惩罚:永远的失败者。诸神认为再也没有比进行这种无效且无望的劳动更为严厉的惩罚了,于是要他在永无止境的失败命运中受苦受难,承受心灵的煎熬。

有人劝西齐弗放弃这无谓的用功,西齐弗却不肯认输。他坚持每天将巨石推上去,巨石滑落后就走下山去继续推。他的理由很简单:推了虽然不会赢,但只要继续就不会输。不推就是认输。

西齐弗始终没有屈服,没有放弃,充满激情地忍受着折磨和痛苦,最终他战胜了诸神,成为了荒谬的英雄。

其实,人生的境遇和西齐弗的命运有些类似。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被判定了死亡,自杀的人在面临绝境时,绝望地想“大不了一走了之”,却没有像西齐弗那样想过——活下去不一定是赢,但是死去注定是输。

一个陷入自杀情境的人,往往有两种情况。一种真的是走投无路,比如在沙场上战败,不成功便成仁,为了一种气节自杀。另外一种,也是大多数人面临的情况:错误地判断形势。有自杀想法的人往往觉得自己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活着也是生不如死,于是选择自杀作为解脱。可是,“生不如死”这个信念可信吗?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一向被人称作“悲观的哲学家”,他用哲学的分析方法驳斥了自杀的意义与价值。他发现,想自杀的人心中浮现一个想法,那便是“生不如死”,正是这个想法促使原本失望的人走上绝路。可是,“生不如死”的一个假定前提就是“死后会比活着好受些。”问题是,人的死亡会把所有一切,包括哲学变得无意义,那么“生不如死”的前提也就不存在了。如果有人真的想要亲身验证这一结论,用死亡作为研究投入的成本,未免风险太高了。

谈论人生的意义,也需要在“生”的环境下探讨。如果人生没有意义,那么什么都不必探讨了。问题是,没有意义就可以自杀吗?自杀会让原本的“无意义”变成“有意义”?在加缪看来,情况正好相反。自杀不仅是逃避,也是误会。即使生没有意义,谁又能证明死是有意义的?现代人惧怕死亡,然而死亡的实质是:“我们活着时,死亡尚未来临;死亡来临时,我们已不在了。”

人既然在出生的时候即被宣判了死亡,死亡是人的命定和归宿。如果不刻意去选择的话,谁也不知道死亡会在哪天来临。没有人能够逃脱,但是究竟以怎样有限的生命对抗无限的死亡,这是个问题。如同哈姆雷特的精彩对白一样:“To be or not to be, it is the question.”

加缪最后说:“西齐弗告诉我们,最高的虔诚是否认诸神,并且搬掉石头。这个从此没有主宰的世界对他来讲既不是荒漠,也不是沃土。这块石头上的每一颗粒,这黑黝黝的高山上每一颗矿砂,唯有对西齐弗才形成一个世界。他爬上山顶所要进行的斗争本身就足以使一个人心里感到充实。应该认为,西齐弗是幸福的。”

这不正如我们的人生吗?你所处的世界,这世界里的光明或者黑暗对于你来说都是意义所在。你的存在于此,你的死亡也于此。唯有与这世界的抗争中才能成其意义,也是每个人的生之意义所在。必定先有存在,才有意义,如果存在本身失去了,意义也便无处附着了。

精神失常能成为脱罪的理由吗?

说到约翰·辛克利,可能很多人觉得陌生。可是说到那个险些暗杀美国总统里根的刺客,很多人都有印象。1981年3月30日,里根总统遭到一名26岁青年的刺杀,一颗子弹仅离心脏3英寸,里根险些丧命。这名青年就是约翰·辛克利,而他暗杀总统的目的不过是为了引起女影星朱迪·福斯特的注意。

1982年6月,经过一年多的调查和审理之后,陪审团最终判决辛克利“由于精神失常而无罪”。判决的结果一公布,尚未从暗杀事件缓过神来的民众从震惊变成了义愤。人们开始怀疑,说一个人“精神失常”到底是什么意思?“精神失常”能成为脱罪的理由吗?

对于精神失常,目前临床上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相较于精神失常在医学或者心理学上得到的关注度,它更像是一个从属于文化和法律制度的概念。历史上因为“精神失常”而脱罪的犯人也屡见不鲜。

“南顿规则”的由来,正是源于一起因为精神失常而被判无罪的谋杀案。1843年1月20日,苏格兰的公民麦克·南顿试图刺杀大不列颠总理罗伯特·皮尔,他自称是上帝派他这样做的。可惜,他刺杀总理没有成功,反而误杀了总理的秘书。南顿因谋杀而被伦敦的刑事法庭审判。最后,陪审团基于南顿精神失常的理由而判了他无罪,他被送去了精神病院而不是监狱。然而,陪审团的这一决议却引起了英国民众的强烈抗议,甚至招致了维多利亚女王的谴责。维多利亚女王立刻召集了普通法的法官,并要求其证明无罪判决的正当性。于是,法官在维持原判的基础上宣布了“南顿规则”。

“南顿规则”的主要内容是:“在所有案件中法院均应当告诉陪审团成员,每一个人都被推定为精神正常,并且任何人均拥有足够的理性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责,除非相反的证明使他们相信行为人精神不正常。为了确立基于精神病的辩护,必须明确证明在行为实施时被告人受精神病的影响,以至不知道他所为行为的性质,或即使他知道行为的性质,他也不知道他的行为是错误的。”

随着人们对精神疾病的深入和了解,研究者也开始发现,即使精神失常的罪犯也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也就是说,当他们犯罪的时候,他们明白自己正在做违法的或不道德的事情。精神失常或许会导致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但不会导致意识模糊。

不过,我们反过来看,通过“精神失常”而免受责罚的人现在获得了自由吗?答案是否定的。当年被判精神失常的辛克利被送进了伊丽莎白精神病院,直到现在,他还在为了重获自由而努力。在住院期间,辛克利只有一次获准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外出。1986年,他被获准离开医院12个小时跟家人聚餐。即使如此,还是有一辆医护车远远地跟着他,里边坐着联邦政府的特工。

20多年来,联邦政府一直拒绝让他获得最终的自由,对于很多人来说,看到辛克利在医院以外的地方出现就会感觉很不舒服。里根的儿子甚至说:“对总统或其他领导人进行攻击是对整个国家的攻击,不能轻易原谅。”

实际上,大约90%由于精神失常而脱罪的人都只能在精神病院的监护下度日,而且这种监禁是没有上限的。类似辛克利这样的人,只有精神科医生鉴定他不再有危险,他才会被释放。然而,没有哪个精神科医生有把握做出这一保证。

在精神失常者被监禁的同时,各地的法庭也对以精神失常为理由的辩护做出了限制,使得精神失常更难以作为无罪的理由。尽管精神失常的理由被媒体大肆报道,公众对这一领域的认识也有所加强,在实际的法庭审判中,能够借以“精神失常”脱罪的人仍是少数中的少数。

同类推荐
  • 让你人际烦恼一扫光的社交心理学

    让你人际烦恼一扫光的社交心理学

    《让你人际烦恼一扫光的社交心理学》巧妙地将心理学和社交学融合在一起,揭示了人们心理变化的规律,对社会交往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境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提供了最具实战效用的解决思路与方法,帮助你提升社交技巧和能力,了解人们外在行为背后的心理奥秘,掌控人际交往主动权,开创左右逢源、如鱼得水的人生局面。
  • 爱的重建

    爱的重建

    长期以来,阿明·扎德博士一直见证着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身体状况之间的联系,他的哲学博士学位以及被分别身为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的父母养育长大的经历,使他对健康和爱的重要关系有着全方位的理解。阅读本书不仅是一次迷人的旅行,而且能从中收获改善关系和增进幸福的实用方法。扎德博士以引人入胜的写作风格,将生物学、哲学、宗教、历史甚至经济学等学科的智慧融合在一起,使得这本《爱的重建》能够轻松地为读者们所理解。
  • 遇见26个自我

    遇见26个自我

    如果你想要改变自己的生活,看这本书就对了“德国心灵教练”席薇雅发现内在人格的运作模式,她用幽默的拟人化笔调介绍26个自我,教我们透视这些内在朋友的心理与恐惧,夺回自己人生的主导权。本书详尽说明26种人格形成的原因、特征和想法,就好像在叙述26名个性迥异的朋友:渴望关注的戏剧女王、期待完美童话的浪漫姐,还有挑剔妹、泼冷水哥、冲动哥……
  • 爱上学校,不再厌学(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

    爱上学校,不再厌学(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爱上学校,不再厌学》从心理学、家庭、社会、学校等角度分别对厌学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并从这几个方面探讨改变厌学情绪的方法,希望对读者们有所裨益。
  • 逆思维心理学

    逆思维心理学

    本书教你打破惯性思维,学会逆思倒想,你定会摆脱平庸,创造奇迹!
热门推荐
  • 狂魔痴神

    狂魔痴神

    他看着眼前这两个至亲至敬的人,而他的命运全拜他们所赐……他遭受世人的唾弃,遭受亲朋的背叛,成为人类的仇敌……他呼喊着:堕落吧,萧哲!他是这片大陆最黑暗的存在,唯一的光,是那个全身沐着金光的少女。我的宿命,就是天生成为你的兵器!他说:我宁可这世界毁灭,也不会让你受到半点伤害!
  • 生活杂锦

    生活杂锦

    生活的好与坏,过得怎么样,只有自己知道,记录下来留于后世
  • 唱歌一直爽

    唱歌一直爽

    新书《主持节目:开局逼疯千万老外》已肥,娱乐爽文,可以开宰啦~……风里笑着风里唱,感激天意碰着你,纵是苦涩都变得美;天也老任海也老,唯望此爱爱未老,愿意今生约定,他生再拥抱。一曲《大海》开头,一曲《今生今世》结束。谢谢一路上有你。
  • 武装魔神

    武装魔神

    杀出一条血路!踏破这片大陆!所有阻挡在我面前的都将化为灰烬!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迁坟师

    迁坟师

    您听过阴阳师,算命师,风水师。那您听说过迁坟师吗?您又是否知道迁坟对家族后人的影响?我叫陈安,是一名迁坟师,我这一生都在与坟墓白骨打交道。我见过迁坟之后财源滚滚的客户。我见过迁坟之后官运亨通的客户。我还见过迁坟之后族人死绝的客户。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我将为大家详细揭开迁坟师这一行的神秘与忌讳。
  • 神话之旅:再铸心灵的神谕和寓言

    神话之旅:再铸心灵的神谕和寓言

    《神话之旅》解释了众多神话传统里的心理学主题,重新讲述了源自希腊-罗马、希伯莱、埃及、凯尔特、挪威和东方文明国家的故事。本书讲到了亚瑟王的骑士帕里杜尔,描述他如何从溺爱自己的母亲手中逃脱;讲到西布莉女神如何因嫉妒而毁灭了自己的爱;让我们看到在情人坟边哀伤欲绝的俄耳甫斯那挥之不去的可悲身影。 这里重新讲述了50多个动听的神话故事,每个故事后面跟有一篇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的评论文章,解释该篇神话对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有什么寓意。
  • 繁星长河

    繁星长河

    茫茫宇宙之中,有一神秘星河,可轮回时间,可使人起死回生,没人知其来历,一切都从这开始,也从这结束。
  • VWIJ之传说

    VWIJ之传说

    这是个发生在游戏虚拟世界里面的故事。故事由叶韵和另外一个狐族跳崖开始说起……
  • 天价通缉令:总裁夫人别想逃

    天价通缉令:总裁夫人别想逃

    第一眼动心,第二眼动情,第三眼定终生。苏赋阳这辈子注定陷入名为柳诗雨的毒里。主持人:苏总请你用一句话形容苏太太。苏赋阳:冷酷无情没有心。说完还没好气的弹了弹身边女子的额头。主持人:苏太太请妳用一句话形容苏总。柳诗雨:卖萌幼稚好体力。说完朝男子挑衅的挑了挑眉,说“不服来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