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2900000010

第10章 个人心理成长(1)

刻在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的三句箴言中最有名的一句就是——认识你自己。很多人往往是在世界走过一遭之后,认识过了大千世界,才开始认识自己,当然,为时已晚,肯定会留下诸多遗憾。我们何不在生命的行进中,时刻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身体成长,也了解自己的心灵成长。当我们问清楚自己,我的情绪从何而来,我的态度由谁决定,我的人生命题是什么,或许在重新出发之后,便会获得精彩的人生。

人格发展的镜子——主我与客我

每个人都有一个主观的我和一个客观的我。通俗来说,“主我”是一个感受者,是一个人在从事的行为和反应中体现出来的“我”,它包括了所有的内部情感和主观体验,比如说“我很伤心”、“我感到兴奋”等,这都是主我。“客我”则是一个透过外界的评价和自我的评价而存在的自我,它是鉴别主我的一个独特角度,也是可以和整个外界事物一同比较的对象。

在人格发展中,我们需要通过主我的感受,直接观察到自己的情绪发展和行为方式,并且在不断认知主我的前提下,形成一个独特的自我意识和社会关系。而客我的存在,则像一面镜子一样,用一种他者的眼光,时刻审视着主我的发展。客我会像看待周围事物,或者看待他人那样看待主我、评价主我,给主我的发展提供建议和参考。也可以说,一个人人格的形成,离不开主我和客我的共同作用。主我和客我相互交换信息、互通有无,自我观念才得以渐渐形成。

其实,主我和客我的互动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一个人长期的社会化过程。在主我和客我进行对话、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一个代表本能的、自然的、自主的主我透过观察社会上的他者,透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透过客我对角色的反思,使一个原本动物本能更强烈的人融入到社会性的组织中,使原本的意义空间得以扩大,人格发展得以完成。

当年,在米德尚未发展主我和客我模型之前,美国的社会学家查尔斯·库利就曾提出“镜中我”这一概念。所谓“镜中我”也就是“反射自我”、“反思自我”。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以怎样的方式存在于社会团体中,往往并不是由主观决定,也不是完全依据他人的意见而定,而是客我在主观意愿的基础上,参考他人的想法思考出来的结果。正如库利所说:“让我们感到光荣或者羞耻的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机械反映,而是一种输入的情感,是对他人意见反映的猜想效应。”

正是由于主我和客我的共同作用,才让个体的人更适合在社会中存活。那些封闭在原始自然之中,生活上只有主观意愿作指导,缺乏客观自我监督的成长,必定会背离人类社会的活动方式,就像野外生长的狼孩一样。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的一个山村里,外出打猎的人们在打死了一只大狼后,在狼窝里发现了两个由狼抚育长大的女孩。年长的女孩估计8岁,年幼的女孩大约2岁,据猜测都是出生半年后被狼叼去的。两个女孩在回归人类生活后,被当地的孤儿院收养,并且分别取名为卡玛拉和阿玛拉。

她们的言语、动作姿势、情绪反应等方面都具有很明显的狼的习性。她们不会说话,却能发出奇特的声音;不会用手,也无法直立行走,只能像狼一样,依靠四肢爬行;她们对人有着非常敏感的惧怕,对于狗、猫等动物却感到特别亲切;白天的时候她们一动都不动,一到夜间便开始到处乱窜,还会像狼一样嚎叫。

阿玛拉在回到人类社会的第2个月,可以发出一点声音,并且能够诉说饥饿和口渴,可惜她在第11个月后就死去了。卡玛拉在2年后才学会说2个单词,4年后掌握了6个单词,在第7年学会了45个单词。经过5年后,她能够照料身边幼小的儿童,并且会因为受到赞扬而高兴,为自己做不好事情而哭泣。这些习性表明她正在从客观的环境中重新定位自己,显露出人的感情和需要。同样可惜的是,卡玛拉活到了17岁就去世了。直到她死去之前,她依然没有真正学会说话,她的智力水平只相当于一个三四岁的孩子。

狼孩的故事,向我们证明了客我对主我的反思和评价的作用。人毕竟是高度社会化的动物,需要在社会环境中完成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一旦脱离了集体的生活,失去了社会化的支持,必定无法形成人所固有的特点,而失去在社会存活的能力。

在电影《我是谁》中,成龙扮演的特别突击队员杰克在执行任务时丧失了记忆。后来,他沦落到一个土着人的村子中,他忘记了自己来自何处,也不知道自己是谁。整日和土着人生活在一起,使得杰克很快就学会了用土着人的弓箭打猎,学会了土着人的生存技巧,甚至学会了他们的语言。

杰克的经历和狼孩有些类似,都在说明客我对主我的影响作用。即使是成年的大人,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原本的客我之后,也会在新的环境中形成一个新的评价体系,形成一个新的主我和自我意识。至于新的主我和客我会偏离原本的轨道多远,就要视所处的环境而定了。

做生活的主人——永远保持乐观

我最近特别倒霉,工作不顺,女友也离我而去,生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于是,我每天向上帝祈祷,希望他能帮我摆脱悲惨的困境,给我一段明亮的日子。有一天,上帝真的出现了,他答应了我的请求。不过,他首先给了我一个任务——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尽量控制着步伐。不能走得太快,步子也不能迈得太大。虽然蜗牛已经尽力爬了,可是每次都只挪动那么一点点,还不到我步子的百分之一。我非常生气,于是我催促它、吓唬它、责备它,蜗牛用充满歉意的眼神看着我,仿佛在说:“我真的已经尽力了。”

我一边懊恼,一边拉扯它、踢它、踹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比原来爬得更慢了。“上帝为什么要让我牵一只蜗牛来散步呢?难道我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错误吗?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惩罚我呢?”我一边抱怨着,一边回头看着身后还在慢吞吞爬行的蜗牛。“上帝啊,你去了哪里?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我大声地呼喊,可是天空一片安静。

任凭蜗牛在我身后徐徐地爬行,我站在前面独自生着闷气。突然之间,我闻到了花香,感受到轻风的吹拂。原来,就在前方不远处的草地上,开满了各色的野花。阳春三月,大地的轻风吹拂着万物,也吹拂着我疲惫的灵魂。“刚才我怎么没有见到这么美丽的景色,没有嗅到这么清新的空气呢?莫非我弄错了——上帝是叫蜗牛牵我去散步?”

每个人都在生活中前行,不同的是,有些人掌控着自己的生活,如鱼得水,创造着自己的规则;有些人则被生活掌控,在随波逐流中迷失了自己。不管什么样的人生都是属于自己的,怎么能让自己从生活的主人变成生活的仆役呢?

人生那么长,谁都难免会遇到难过的事情和一时艰难的坎儿,拥有乐观的心态能让人生掌控在自己的手中,从而更有劲头地生活。人生短暂,难道你真的打算难过十年,悲戚十年,再沉沦十年,让短暂的生命在无益的时光中匆匆过去吗?

寺院中新来的小僧人常常心神不定,抱怨每日枯燥乏味的修行生活。师兄弟们曾多次开导他,可是始终没有效果。师傅得知此事后,决定亲自去开解他一下。

一个秋日的早晨,师傅派小僧人去厨房取了一些盐来。小僧人不明师傅的用意,却也按照师傅的吩咐取来了盐。师傅让小僧人将一捧盐倒进水杯里,然后喝下去。小僧人皱着眉头喝下去后,师傅问他:“味道如何?”小僧人无奈地说:“苦死了!”

师傅笑着看着小僧人,让他再去取些盐,然后到山下的湖边找他。小僧人赶到湖边后,师傅命他将手里的盐全部撒到湖水里,然后对小僧人说:“现在你尝一尝这湖水的味道。”小僧人听话地喝了口湖水。师傅问道:“味道如何?”小僧人回答说:“很清凉。”师傅再问:“尝到苦味儿了吗?”小僧人说:“没有!”接着,师傅坐在总爱抱怨的小僧人身边,恳切地对他说:“其实,人生的痛苦就如这盐,它就是那么小小的一捧,不会多也不会少。痛苦的程度取决于我们盛痛苦用的容器,如果你将这痛苦放在一个湖里,而不是一个杯子里,那么你的痛苦就会被稀释,而变成微不足道的一种存在。”小僧人听后若有所得地点点头,从此开始虔诚地修行。

快乐的人之所以快乐,并不是因为他的生活一帆风顺、美满幸福,而是因为他以坦然乐观的心态看待自己的挫折和失意;悲伤的人之所以悲伤,并不是因为他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也不是因为只有他生活坎坷、遭遇逆境,而是因为他习惯当生活中的一个过客,习惯用消极、悲观的态度看待困难,用客观理由解释自己的失败。

前几日,遇到小学时的好友静里,多年不见,她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为了她的建筑梦想而辛勤地努力着。这么多年来,她经历了离职、离婚,经历了被竞争对手挖角、被同行出卖,然而这一路走过来,依然可以看到她嘴角上扬的灿烂微笑。我在称赞她心态乐观的同时,不禁想起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有一次,学校组织夏令营。因为营地就在几公里外的山脚下,老师为了训练我们的体能,就组织同学步行前往。途中,我们遇到了一条一米多宽的河。个子高的同学都跳了过去,我和静里当时个子都很小,害怕会掉进水里去。我仗着胆子尝试了一次,竟然跳过去了。于是,我喊着静里快些跳:“像我这么胖都跳过来了,你一定可以的。”结果,扑通一声,静里掉进了河里。我赶紧伸出手扶起她,想要快些把她拽到岸上来。本以为浑身湿答答的静里会像小姑娘一样哭鼻子,没想到她一上岸就笑着说:“太好了,我现在浑身特别凉快。”说完,我们俩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我们在追赶队伍的过程中,静里的鞋子因为进了水,每走一步就会发出“咕叽咕叽”的声音。我一直担心她会难过,她却神气地说:“鞋子演奏的音乐好听吗?像不像交响乐?”一路上,静里一点都没有觉得沮丧,反而因为这次意外而感到轻松愉快。

我跟静里分享了头脑里想到的画面,她竟然意外地说:“我从小就这么没心没肺吗?我都不记得这件事了。”我想,正是她这种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乐观性格,才能让她在经历过那么多人生的低谷之后,继续保持向上的态度和灿烂的笑容。

那些最有希望和潜力的人,不是非得要才华出众、天资超群,只要保持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志,在困境中看到希望,在出糗中看到欢乐,就会成为播种希望的人,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

行为影响情绪——詹姆斯-兰格理论

曾经有心理学家设计过这样的一个实验:他们设置了三个温度不等的房间。第一个房间的温度是33℃,被称作热室,在热室里,人们会感到燥热,浑身都不舒服;第二个房间的温度是20℃,被称作温室,这个房间温度适宜,待在里面的人会感到很舒服,没有不良感觉;第三个房间的温度是7℃,被称作冷室,待在这个房间里稍会让人行动瑟缩,感到不适。

实验者将被试随机安排在三个不同温度的房间进行书面测试。测试完毕后,由另一个实验者对他们的答案进行评价。这个实验者十分挑剔,有时甚至做出带有侮辱性的评价。在每个被试的房间内都装有一个电钮,在被试听取实验者的评价之后,他可以按动电钮使实验者受到电击的痛苦,以此作为惩罚。实际上,电钮连接的不是实验者,而是一个事先录好人惨叫声的录音机。

实验结果为:热室中的被试不停地按动电钮,甚至不管实验者说出的话是正确的评价还是使人恼怒的话;冷室中的被试,只有实验者说出他们认为不公正或者带有侮辱性的话时才会按动电钮;温室中的被试没有人惩罚实验者。由此,心理学家得出结论:人的情绪和所处环境的温度有关。

看过这个实验,或许你暂时还不清楚詹姆斯-兰格理论到底要讲什么。那么,我们从几个常见的问题开始吧。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发笑,都会哭泣,你是否曾经思考过,我们是因为高兴而发笑,还是因为发笑而高兴?是因为悲伤而哭泣,还是因为哭泣而悲伤?詹姆斯和兰格就思考过这个生活中非常常见的问题。

詹姆斯说:“我们知觉到让我们激动的对象,立刻就引起身体上的变化;在这些变化出现之前,我们对这些变化的感觉就是情绪。”他还说:“那些刺激我们的对象并不能立刻引起情绪。知觉之后,情绪之前,必须先有身体上的表现发生。所以更合理的说法,乃是我们因为哭,所以愁;因为动手打,所以生气;因为发抖,所以怕。并不是我们愁了才哭,生气了才打,怕了才发抖。”詹姆斯认为,情绪只是对于一种身体状态的感觉,而引发这种感觉的原因则完全来自身体,而非外界。因为远在丹麦的心理学家兰格在同一年思考了这个问题,因此这一理论就被称为詹姆斯-兰格理论。

一般来说,人们会认为是情绪引起了人的行为反应,也就是说,人们是因为悲伤才会哭泣,因为恐惧才会发抖,但是,心理学家的实验证明了与之相反的观点。正如詹姆斯和兰格的看法,人们是因为哭而悲伤,因为发抖而感到恐惧。日本人对面目表情的训练也充分运用了这一理论。

同类推荐
  • 心理学让你内心强大

    心理学让你内心强大

    本书运用心理学理论,悉心对读者进行心理指导,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自己,养成习惯,掌 控环境,激发潜能;帮助读者修炼心灵,摆脱束 缚,做内心强大的自己,活出精彩的人生。
  • 弗洛伊德心理学

    弗洛伊德心理学

    本书为弗洛伊德经典著作合集,内含《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性学三论》等三部作品。《梦的解析》是精神分析划时代巨著,人类三大思想革命的名著之一。弗洛伊德认为,梦中的欢喜、幸福、焦虑、恐惧是潜意识的投射,而本书将揭开埋藏于心理深层的奥秘。《精神分析引论》曾被译为17种语言出版,精神分析学的入门教材。本书对心理学、医学、人类学乃至历史学、文学艺术和哲学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性学三论》是弗洛伊德开性学先河之作。作者首度将精神分析法运用于性研究,通过梳理从幼儿期到青春期,寻常男女性冲动的萌芽和成长,发现并探讨每个人性困惑中的关键心理因素,直接启蒙了整个现代西方社会对性的看法和认知,至今仍为我们提供参考和帮助。
  • 重口味心理学

    重口味心理学

    在当今这个复杂的世界里,存在很多奇怪的人和事,如果你看不懂,那么很有可能糊里糊涂地被利用。本书便结合社会现实,通俗易懂地讲述了各种重口味心理现象,少了些小清新,多了些重口味,给大家新鲜刺激的阅读感受的同时,让你轻松掌握心理掌控术、读心术和攻心术。
  • 这才是心理学

    这才是心理学

    本人心理学生一枚,学完四年心理学课程,不得不感慨一句:万万没想到,这才是心理学。进入心理学的世界,就像钻进了旋转的万花筒。生理心理学展示了身体和心理之间的秘密;实验心理学再次确认,心理学是一门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的科学;人格心理学帮我结束“不知道自己是谁”的阶段;社会心理学拓宽视野,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到整个社会、人类发展的历程……除此之外,本书还介绍了心理学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术生活、实习生活以及职业选择。想了解神奇的心理学,神秘的心理学学生,请赶紧翻开本书吧!
  • 一本书读懂微表情心理学

    一本书读懂微表情心理学

    本书正是教给你这样一种洞悉人内心的方法。无论是面对同事还是朋友、男人还是女人、上司还是下属、陌生人还是老熟人,你都能具备一双慧眼,衡量话语探索的尺度,从每个人的言谈举止中捕获他们的性格特征、生活习惯,从每个人的生活细节中了解他们的气质秉性、所思所想,达到可以透析他们的目的。
热门推荐
  • 小公司的女人们

    小公司的女人们

    职场女性不易,生活在小公司的女性更不容易。在一个医药小公司里,一群女性撑起了半边天,从此故事就开始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首席夫人太抢手

    首席夫人太抢手

    时光重回十七岁,丢失了关于他的记忆的林语婼,还会遇到那个伤害了自己的男人吗?这一次,他还会抱得美人归吗?他是以暖男的形象走进她生活的男人,实际上他却是腹黑的代表。首席跟军长之间的较量到底谁输谁赢,谁会笑到最后?
  • 万族大陆游记

    万族大陆游记

    以主宰之势,携杀生大道,天下劫,万王灭,雷霆创新生,战九天玄冥,天下道,统归一,众生劫难,万族一心,劫灭,天地兴,劫生,千古一帝,众生之梦,普天同庆。”少年的梦是最美的光影,初看玄幻心飞扬,再遇已是苦中人。生活难,做人难,干了这杯酒,梦里温柔乡,明天还做自己金不换。书中自有黄金屋,学海无涯,人生不过百年,不能玉酒千万两,何不浊酒梦中品。风光一世不若随心一生。人生离愁畅,风光简陋行。酒酣醉目泪,浮梦牧牛童。鎏漓知离意,苦难恨难眠。世间游子心,有泪不轻弹。
  • 骑士领路者

    骑士领路者

    等级:青铜,白银,黄金,钻石(星辰),荣耀(辉月),王者(曦日),规则,永恒
  • 佛说金身陀罗尼经

    佛说金身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恃你而骄

    恃你而骄

    男:重生前,一言不合就是“滚”。重生后,“你叫我滚,我滚了,我只是滚了一个圈又回到了原点。”女:重生前,毫无尊严的捍卫着什么宝贵的东西似的“我就不滚”。重生后,“你叫我滚,我滚了,你叫我回来,对不起,滚远了。”两个截然不同性格的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遇到的相同的人。看这双向重生的两个人会擦出怎样的爱情的火花。。。微博以开通【拖拖的不予】,欢迎前来勾搭!!!
  • 不为帝后

    不为帝后

    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
  • The Book of Tea

    The Book of Te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对领导干部与媒体打交道的各个方面作了全面的阐述,既包括宏观层面的基本知识,又包括微观层面的具体方法,可以帮助领导干部从思想意识和具体技巧上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水平。涉及的主要内容有:媒体新时代的到来;领导干部与“无冕之王”;让自己的媒体形象亮起来;领导口才与演讲艺术;关注基于民意的舆情;运用媒体作宣传;直面虚假负面报道;接受采访的技巧;做成功的新闻发言人;突发事件中的媒体管理:学会运用和引导网络;自觉接受媒体监督等。书中精心穿插了许多资料链接,这些资料或知识,或案例,或图表,方便阅读时从不同角度加深对正文的理解。在每章的最后还附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