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0500000007

第7章 处世智慧学老子(7)

文种贪恋富贵,没有听从,说:“富贵得来不易,眼下正是再进一步的时候,怎能轻言放弃呢。”

范蠡长叹:“人的一念之差,往往决定着生死福祸,若为贪念所系,就悔之不及了。”

接着,范蠡带着家人从海路逃到齐国,改名换姓,隐居下来。由于范蠡持家有方,不过几年,便富甲一方,以至于齐王听说了他的才能,便任命他为相。

范蠡的想法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他忧心地说:“治家能积累千金,居官能升至将相。若不思退,凶险马上就会降临。”

他退回了齐王的相印,再次决定散尽家财远走。

范蠡的家人苦劝不止,说:“这是我们辛劳所得,不贪不占,为何要白白送给别人呢?”

范蠡劝道:“人贫我富,人无我有,就与只取不施,恃富不仁是一样的啊。”

于是,他把家财分给周围的百姓们,带着家人来到陶邑过着隐居生活。

初到陶邑之时,范蠡自觉逍遥自在无比快乐。时间一长,范蠡又开始考虑治业大计。他发现陶邑位于天下的中心,地理交通四通八达,正是交易的好地方。于是他欲以经商为业,求取利润。

他的家人带有怨气地说:“人人思富,个个求财,你富不珍惜,口言钱财无用,今日何必再言此事?再赚钱,会是容易的事情吗?”

范蠡轻松一笑说:“穷富之别,在乎心也。只要有心,钱财取之何难?”

范蠡的经商谋略是超群的,没用多久,就又积聚了巨额资财,成为当地首富,号称“陶朱公”。

后来,范蠡又散尽家财,并说:“钱财是身外之物,不要过分看重它才能得到它。此中真谛不是守财者所能悟出的。”

自从范蠡不辞而别以后,文种见越王勾践日趋消沉,日夜享乐,便有些心灰意懒,常常称病不朝。于是便有人向勾践进谗言,说:“大夫文种自恃有功,倨傲不朝,背地里勾结私党,企图叛乱……”

越王勾践疑心颇重,便借此机会将一把宝剑赐给文种,说:“你教寡人用七种计谋去征伐吴国,寡人只用了其中三种就打败了吴国,还有四种计谋留在你那儿。我请你替我去阴间继续对抗吴王夫差吧。”

大夫文种悔恨地说:“这都怪我当初不听范蠡的劝告啊!”说完,愤然自尽了。

[总结]

范蠡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在看透了越王勾践的为人后,及时地功成身退,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这正是范蠡高人一等的地方。大夫文种则因不听范蠡的劝告,过份地贪恋权位,落得饮剑身亡的下场。在中国历史上,类似范蠡和文种的事例还有许多。因此说,对于荣华富贵,该放开时就要放开,否则灾祸必会紧随而来。

卫青富贵而不骄

西汉时期,卫青在二十几年的时间内,由一个奴仆当上了大司马大将军,固然同他的国舅身份有关,但更主要的还是凭借了他个人的人品、才干和功业。

卫青出身十分卑贱,母亲为奴仆,同时自己又是私生子,并没有任何地位和名份,因此在他整个少年时期,都处于被欺凌与被侮辱的境况之中。这种经历对他的人生有着深远的影响。此时之“卑”,是被迫,也是自觉,这使得他既能忍辱负重,又能刚毅奋发。他因此而养成的有胆有识、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无疑对他后来的建功立业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在功成名就、位高权重之后,卫青既没有擅权乱政、胡作非为,也没有因谗被毁、身家难保,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他的个人品质和为官做人智慧有关。

其实早在他的征战之中,卫青就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韬晦之谋。卫青不但自身对敌勇敢、身先士卒、冲锋在前,而且号令严明、赏罚公平、治军有方。公元前124 年,卫青出高阙击匈奴有功,汉武帝格外施恩,封其三子为侯。

卫青坚辞不受,并说:“我待罪军中,全靠皇上神灵,战争取得了胜利,这都是诸将校的功劳。”

由于卫青的奏请,随同他出征的十一名将校,才得以封侯赐爵。田仁是卫青的一个侍从,很有胆识,多次跟随卫青从征,立有军功。对于这样一个奴仆,卫青也是有功必赏。他上报朝廷,汉武帝便任命田仁为郎中。

卫青不但不掩他人之功,而且为将清廉不贪。有时候,皇太后赏赐给他的金钱,他也量才均分给部下将吏。

卫青虽然功高一世、位极人臣,却始终忠于朝廷,且向来为人谦和。卫青的谦恭卑顺、不敢专权,是有其历史原因的。比如在汉初,一些裂土受封的侯王,功高震主的将领,大多数招贤养士,培植个人势力,结果都没有好下场。这些人都是卫青的前车之鉴。

因此,当友人劝他结交宾客、招徕士人,以扩大自己的声望和势力时,卫青马上拒绝道:“亲待士大夫,选举贤人,罢黜不肖,这些都是皇上的权柄,做臣下的只要奏法遵职就行了,为什么要参与养士呢!”

卫青之所以如此谨慎行事,还因为他也有过教训。有一次,主父偃建议汉武帝把豪强富户迁到茂陵,以便朝廷集中控制时,卫青为关东大侠郭解讲情,说郭解家贫,不应在迁徙之列。汉武帝却不软不硬地反驳说:“郭解这个贫民,居然有力量让大将军为他求情,这说明他家并不贫。”

郭解终究还是被迁到了茂陵。这件事使卫青不能不对自己的政治前途倍加谨慎起来。

卫青不但在政治上忠于朝廷,就是在一些生活私事上,也完全听命于汉武帝,尽量顺应皇帝的心意。卫青被拜为大将军以后,平阳公主的丈夫曹寿得了恶疾,回到自己的封国。平阳公主遂独居。她同身边的人商量诸侯中谁可以做她的丈夫。左右的人都说大将军卫青最合适。

公主笑着说:“他当年是我的骑奴,常常侍候我出出进进的,你们为什么偏偏说他合适呢?”

众人赶忙解释说:“现在大将军的姐姐是皇后,他的三个儿子又都封了侯,富贵甲于天下,公主您可不能再小看他了。”

于是,公主同意了,并通过卫皇后示意皇上,汉武帝亲自发话,卫青便由当年的骑奴变成了主人的丈夫。

有一次,卫青大胜归来,汉武帝赏赐给他千金。出得宫门,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拦住他的车驾,对他说:“现在王夫人正得皇上宠爱,但她的娘家很贫穷。如果您能拿出赏赐的一半,送给王夫人的娘家,皇上一定会高兴的。”卫青欣然同意了,派人把五百金送到王夫人娘家。汉武帝得知后,极为欢心。

卫青虽然声名赫赫、权倾朝野,为人却始终谦恭退让、礼贤下士,这使得他在仕途上终身无虞,死后得以陪葬在茂陵之旁。

[总结]

大凡能力出众、又受赏识的大臣,时日一久之后,便难免恃功而傲、恃宠而骄,于是擅权越轨等行为越来越多,一旦引起君主的猜忌和不满,一切努力都会化为泡影,功名利禄甚至自身性命都将不保。卫青与他人不同,他能够富贵而不骄,始终谦恭退让、不骄不躁,因此他的官场生涯一直都是在稳中有升的状态中度过的。

家庭主妇变身国家总统

科拉松·阿基诺本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家庭主妇,后来,她却被推上了总统的宝座,成为菲律宾女总统。

科拉松·阿基诺登上菲律宾总统的宝座是纯属偶然的。她出生于吕宋岛打拉省一个富有的家庭中,她的祖父是中国福建同安人。科拉松·阿基诺本名科丽,1953年与《马尼拉时报》记者阿基诺相识,随后成为阿基诺夫人。

在以后的19年中,科丽的生活很幸福,深深地满足于生儿育女的田园式生活,从未过问政治。

1972年,阿基诺因反对马科斯总统的独裁统治而被关入监狱,科丽则带领孩子们去监狱看望丈夫,并且为丈夫四处奔波。1980年5月,科丽与丈夫一起到了美国,三年之后,阿基诺毅然决定返回菲律宾,坚持民主斗争。

到了菲律宾,阿基诺还没有来得及走下飞机,三名武装军人便把他枪杀了。历史一下子把科丽推到了前台。

科丽在全国各个集会会场跑来跑去,她勇敢地站在主席台上向菲律宾人民揭露马科斯的残暴罪行。做这些,她只是想为丈夫报仇,唤起人民对暴政的愤怒。

她说:“为菲律宾人民而死,死得其所!”

1985年11月4日,在美国政府的干涉下,面临强大压力的马科斯被迫宣布提前选举总统。

菲律宾需要一位新总统,一位民主、仁爱、廉洁的新总统。由于是阿基诺的夫人,菲律宾人民选择了科丽。对此,科丽毫无预料,她根本没有想过要当总统。

科丽对劝她参加竞选的人说:“除非有100万人签名支持我,我才参加竞选!”

很快,就有120万人签名支持科丽参加总统竞选!

科丽大受感动,她说:“我谨声明我参加竞选,并明确表示,如果我当选为共和国总统,我愿意为我国人民全心服务!”

科丽的竞选班子是由亲近她的妇女和太太们组成的,此外,她还获得了大大小小的13个党派的联合支持。

菲律宾红衣大主教公开宣布:“科丽将是一位最好的总统。”

由于马科斯进行舞弊,大选结果,马科斯以超出150万张的选票获胜。2月16日,科丽在马尼拉举行的百万人集会上,郑重宣布了“七点非暴力抗议计划”,号召全国人民从政治、经济和所有领域内抵制马科斯的统治。

在菲律宾举国上下一片声讨的浪涛中,马科斯众叛亲离,成了孤家寡人,被迫远走美国。

1986年2月25日,科丽——科拉松·阿基诺夫人终于穿着象征民主的黄颜色衣服,登上了菲律宾总统的宝座。

[总结]

科拉松·阿基诺之所以由一名家庭主妇成为菲律宾国家总统,一方面是机遇造成的,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她自己身上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丈夫的不幸遇难,并没有使她消沉,反而激起了她的斗志,是她身上那种永不妥协的劲头,征服了大批选民,也为她自己迎来了人生最辉煌的时期。可以见得,只有遇祸不馁,才有出头的希望。

第二篇 遵老子之智:处世交际,有道者必能赢

居功而不夸耀——韬光养晦益处多

[原文]

万物作焉而弗始,生而不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

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加倡导,万物生成而不据为己有,培育万物而不要其报答,万物兴旺而不居功夸耀。因为不居功夸耀,功绩也不会泯灭。

《道德经》 第二章

[评析]

老子说的非常有道理,有了功绩却不自我夸耀,功绩是不会泯灭的。若是仗着功绩宣耀自夸,反而会招来他人的反感,因为没人喜欢夸夸其谈、自我宣耀的人。只有沉着稳重、居功而不夸,才能受到他人的称赞和欣赏,这才是处世立身的最佳方式。

[实例]

张良、陈平功高不居

在汉高祖刘邦的功臣中,韩信最能用兵,萧何最善治国,而张良、陈平则长于智谋。

汉高祖刘邦当了皇帝后,大封有功之臣。他任萧何为丞相,封为侯,所封的食邑有很多。

武将们都愤愤不平,纷纷说:“我们冲锋陷阵,多的打过一百多仗,少的也有几十仗。萧何没有汗马功劳,不过是写些文告,发些议论,他所得的封赏却在我们之上,为什么?”

汉高祖说:“你们都知道打猎吧?打猎,追杀野兔的是猎狗,而发出指示的是人。你们能够得到猎物,是有功的猎狗;至于萧何,发布指示,是有功的人。你们怎么能和萧丞相相比呢?”

众将就都不再说什么。

张良是重要谋臣,但也和萧何一样没有战功,汉高祖让他自己选择齐国,食三万户。

张良谦逊地说:“臣最初从下邳起事,在留地见到皇上,是上天把微臣授给陛下的。陛下用臣的计策,有时有幸得中,是臣之幸运。我封留就足够了,不敢要三万户的封赏。”

张良的谦逊,让汉高祖很高兴,就封张良为留侯。高祖又封陈平为户牖侯。

陈平也一再推辞,要求汉高祖减少封赏,同样博得刘祖的好感。

与张良、陈平相比,韩信就很是贪恋富贵了,封赏越是厚,他就越是高兴,反之,就心生怨气。正因此,他才引起了汉高祖刘邦的猜疑,一而再、再而三地怀疑他有心谋反,结果落得被杀的下场。

与韩信相比,张良、陈平的谦逊,不仅博得了刘邦的好感和信任,也保全了自身,免除了祸端。

[总结]

张良、陈平功高而不居,并不仅仅是淡泊名利,而是真正地看透了政治上的凶险,也看透了世间的富贵荣华不过是转瞬即逝,任何名利,都没有保全自身更为重要。不居功,是表明自己没有野心,以此来避免祸端。因为功劳过高,权力过大,就容易受到皇帝的猜忌,福就会转化成为祸。

李泌功高而不居官

李泌是唐代人氏,少时聪慧,成年后,精于《易》,逐渐得到玄宗皇帝的赏识。天宝年间,被任命为待诏翰林,供奉东宫,但李泌不肯接受,玄宗只好让他与太子为布衣之交。

当时李泌年长于太子,其才学深受太子钦佩,因此,太子常称他为“先生”。这位太子就是后来的肃宗皇帝。后来,李泌因赋诗讽刺杨国忠、安禄山等人而在朝廷无法容身,遂归隐家中。

安史之乱爆发后,肃宗即位于灵武,统领平乱大计,李泌此时也赶到灵武。对于他的到来,肃宗十分高兴,遂与李泌出则联辔、寝则对榻,如为太子时。事无大小皆咨之,言无不从,至于进退将相亦与之议。

这种宠信实在是常人莫及,在这种情况下,李泌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平静如水。肃宗想任命他为右相时,他坚决辞让道:“陛下待以宾友,则贵于宰相矣,何必屈其志!”肃宗只好作罢。

有一次,肃宗与李泌巡视军队时,军士们悄悄指点说:“衣黄者,圣人也;衣白者,山人也。”

肃宗听后,即对李泌道:“艰难之际,不敢相屈以官,且衣紫袍以绝群疑。”

李泌不得已,只好接受,肃宗见李泌答应了,马上又任命他为侍谋军国、元帅府行军长史。

同类推荐
  • 人生三境界:淡定从容舍得

    人生三境界:淡定从容舍得

    本书共分为三章节,分别从淡定,从容,舍得三种生活态度出发,都会人们对事要学会从容,对各种遭遇要保持淡定,为人处事要学会舍得之道。书中通过许多富有寓意的故事和事例,深刻详细地了一 种豁达的人生之道。
  • 麦肯锡谈判:扭转危机的55个方法

    麦肯锡谈判:扭转危机的55个方法

    由企业遇到哪些常见危机、如何应对危机,引出通过谈判来解决危机的方法。麦肯锡重视以事实为依据、重视数据收集分析和知识管理,谈判策略方法系统多样,不局限于流派和格局,以实战为着眼点。在方法之外,又说明氛围的重要性,别具一格。
  • 做人就做聪明人

    做人就做聪明人

    本书包含了成为聪明人所必须具备的各大素质,并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分析,阐述如何变得更聪明的智慧和要诀。拥有了聪明的秘诀,哪怕是再迷茫的求索者,也如同掌握了聪明的魔咒.能一改以前平凡的形象,变得睿智和聪明。智商也许是天生的,但是聪明却不是与生俱来的,想要成为一个聪明人,是需要后天不断的思考、努力和探索的。本书给读者指出了一条通往智慧之门的钥匙,通过各种基本素质的养成,让读者成为一个真正的聪明人。
  • 有备无患:谋取最佳职位的九大策略

    有备无患:谋取最佳职位的九大策略

    一书在手,先行一步!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广大大学毕业生们应该如何认清就业形势,增强自主择业的意识?如何掌握认识自我的方法,娴熟自我推销的技巧?本书教会你提高临场应战的能力,从而成功地选择职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 没有完不成的任务,只有找不完的借口

    没有完不成的任务,只有找不完的借口

    让每个员工都发挥主动性的实用指南,全球政治圈,财经圈金字塔顶尖人士最重要的成功素质。“没有完不成的任务,只有找不完的借口”,成功注定属于那些不找借口的人!本书针对企业普遍存在的“借口文化”提供了详细的解决方案,从多角度分析,案例新颖幽默,方案切实可行。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脉经

    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在兽世当团宠

    我在兽世当团宠

    猝死后安蕾来到一个兽为尊的世界,被各种动物追着跑。她只想做个混吃等喝的小虾米,却无意中得到一把亡灵之剑,激起了一场人与兽深埋千年的大战……
  • 凰火之王妃爱种田

    凰火之王妃爱种田

    在严重缺少粮食的大安王朝,会种地的凤云开就是个神!堂堂东宫太子整天跟在她屁股后头,各界大佬派出美男子拼命诱惑拉拢之,就连一向清冷内敛的七公子,也坐不住了。鹿死谁手,花落谁家,还未可知呐……且看她从不争到小争,从小争到大争,借用家传法器,在异时空呼风唤雨、捕获神秘王爷心!
  • 诗无邪

    诗无邪

    “诗三百,诗无邪”,《诗经》,一部国学经典,数千年来诵读至今,各种研究和解读亦汗牛充栋。《诗无邪:<诗经>鉴赏、评析与考证》系傅斯年先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任中山大学教授时,讲授《诗经》的讲义。作者以深厚的史学功底,提出许多新的《诗经》研究方法、理念和观点,是一部系统、全面研究《诗经》的经典之作。
  • 极品妈咪之老公太腹黑

    极品妈咪之老公太腹黑

    她喜欢他八年,他摧毁她全家。她被迫沦为陪酒女,衣香鬓影,他拥着她最憎恶的女人参加订婚宴。-轮回再转一轮,命运就此翻盘。-蜕变归来,她成了全城最有名的夜总会老板。再相遇,她轻松微笑,他看着她脸上的温蕴笑意,犹如利箭穿心。如今她依附的是与他不相伯仲的商界巨子,亦是他的发小。他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手足拿走自己一生最华贵的衣服。-当千帆过尽,终要懂得,什么叫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一】“为什么当老鸨?”“当然为了钱,不然累死累活干什么。”“嫁给我,一纸协议,半壁江山,很划算吧?”“把自己都搭进去了,才拿半壁,算了。”“所以才要顺便拿下我,连我都是你的了,还愁不能指掌天下?”
  • 岁月浅藏

    岁月浅藏

    这是一本很杂的杂文,我自己也不知道会写些什么,所以……莫见怪哈,亲~
  • 庶女重生手札

    庶女重生手札

    凌吟珂,大辰国富可敌国的黄商之女,本该荣华富贵,养尊处优;嫡母的陷害让母亲带着未出世的胞弟撞柱而亡,她从天之骄子跌落云端,父亲的忽视让她举步维艰,受尽苦楚。他血脉尊贵,却与她同病相怜,他跟她说“阿珂,我永远不会背叛你!”,她助他成为九五之尊,却在他登上那尊贵的位置后却被他狠狠地捅了一刀!她恨得咬牙切齿却无可奈何,却不想得上天垂帘让她重活一世;当人生重新来过,一切扑朔迷离;那个大辰国最尊贵的男人频繁出现在她的视线之中;他翻山越岭只为让她得父亲赏识,他送来金银只为解她燃眉之急,他教她为人之道,授她训人之法,她迷茫、困惑;爱恨情仇,前世今生,到底哪一个才是真的?
  • 我在异世界云修仙

    我在异世界云修仙

    我,一个平凡人,一个咸鱼族,在异世界云修仙。
  • 爸妈助考不添乱

    爸妈助考不添乱

    每年的高考不仅仅承载着莘莘学子们的梦想,也牵动着千千万万父母的心——终日为营养食谱犯愁,担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而失眠,奔走呼号于各大高考招生咨询会之间……真的,身为家长,总是希望能够在孩子面临人生第一次大挑战时,尽自己全部所能助其一臂之力。这种心情我非常理解。但是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也患上“高考综合征”,盲目地着急,过分地担忧,导致手足无措,这只能也必将给孩子带来许多额外的困扰。这也正是作者把《爸妈助考不添乱》这本书奉献给大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