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0500000004

第4章 处世智慧学老子(4)

秦朝末年,萧何跟随刘邦一同起兵反秦。当刘邦率兵进入秦都咸阳后,别人都只顾抢夺金银财宝,只有萧何以大事为重,把相府及御史府的法律、户籍、地理图册等重要文件收集起来,这使得刘邦知晓了天下山川险要、人口、财力、物力的分布情况,为日后成就王业帮了大忙。

一直以来,萧何深得刘邦的信任。西楚霸王项羽称王后,萧何劝说刘邦暂时“以曲求全”接受分封,立足汉中积攒实力,养百姓,纳贤才,然后再与项羽争天下。

楚汉战争中,刘邦率军到前线交战,萧何负责留守关中,安定百姓,征收赋税,供给军粮,支援了前方的战斗,为刘邦最后战胜项羽提供了重要保证。是他极力向刘邦举荐了韩信,后来韩信在楚汉战争中所表现出的才干,充分证明了萧何慧眼识人。

西汉王朝建立后,刘邦认为萧何功劳最大,封他为侯,又拜为相国,受宠的程度无人能及。

自古以来,臣子的功劳过大、权势过重、名誉过好,往往会令君主产生危机感,生怕臣子盖过了自己的风头,乃至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地位。

一次,汉高祖刘邦亲自带兵在外平定叛乱,萧何则留守京城。刘邦虽在外,仍然下令对萧何加以封赏,还派了一名都尉率五百名士兵做相国的护卫。

受到封赏与恩赐的当天,萧何在府中摆酒庆贺。有一个名叫召平的人,穿着白衣白鞋前来对萧何说:“相国,您就要大祸临头了!”

萧何见来人的“吊丧”打扮,又说这样丧气的话,不禁喜气顿消,怔住了。

召平说:“丞相你想,此时皇上在外风餐露宿,而您却留守在京城。当前您既没有什么汗马功劳,又没有什么特殊的勋绩,皇上却为您加封,又给您设置卫队,这是由于最近淮阴侯谋反,皇上也怀疑您了。安排卫队保卫您,这可不是对您的宠爱,而是对您的防范。”

萧何听到这里,顿时清醒了,忙向召平请教化解危机的计策。

召平说:“办法倒是有一个,您要辞掉封赏,再把全部私家财产都捐给军用,这样就可消除皇上对您的疑心。”

萧何闻之有理,便按召平的说法去做,刘邦果然很高兴。

同年秋天,英布谋反,刘邦再次亲自率军征讨。刘邦身在前方之时,每次萧何派人输送军粮到前方时,刘邦都要问:“萧相国在长安做什么?”

使者回答说萧相国爱民如子,除办军需以外,还常常做些安抚、体恤百姓的事。刘邦听后总是默不作声。使者回来后如实告诉萧何,萧何却没有识破刘邦的用心。

有一次,萧何不经意间与一个门客谈到这件事,这个门客紧张地说:“这样看来,您不久就要被满门抄斩了!”

萧何听后立即懵了。

门客解释说:“您身为相国,又功列第一,还能有比这更高的封赏吗?况且您一入关就深得百姓的爱戴,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百姓都很爱护您,您还在想尽办法为民办事,以安抚百姓。现在,皇上之所以几次询问您的起居动向,就是害怕您借关中的民望而有什么不轨行为啊!”

萧何也紧张起来,情急之下向门客征询化解的办法。

门客道:“您可以用低价强买民间田宅,故意让百姓骂您、怨恨您,制造出一些坏名声来。这样一来,皇上看您不得民心了,才会对您放心。”

萧何觉得有些不妥,说:“我怎么能去剥削百姓呢?”

门客说:“您真是对别人明白,对自己糊涂啊!”

萧何无奈之下,只得故意做些侵夺民间财物的坏事,来自毁名节。没过多久,就有人将萧何的所做所为密报给刘邦。刘邦听了,心中暗暗高兴。

当刘邦从前线撤军回来时,便有百姓拦路上书,说相国强夺、贱买民间田宅,价值数千万。

刘邦回朝,萧何前去拜见。刘邦笑着把百姓的上书交给萧何,意味深长地说:“你身为相国,竟然和百姓争利!你就是这样‘利民’啊?你自己向百姓谢罪去吧!”

刘邦表面让萧何向百姓认错,补偿田价,心里却禁不住地在窃喜,对萧何的疑虑也消减多了。

[总结]

功高盖主,是臣子的大忌。汉高祖刘邦建立起西汉王朝,萧何功劳最大,加封为侯,又拜为相国,受宠的程度无人能及。但树大招风,权大招嫉,别说朝中臣子,就连皇帝刘邦都不免猜忌。因为臣子的功劳过大、权势过重、名誉过好,往往会令君主产生危机感,担心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地位。为了保身,萧何不得不采用自损的方式,来消减刘邦的猜忌。有些时候,自损便是自益的最佳方式。

龚遂妙语答皇帝

西汉宣帝刘询在位时,渤海(今河北沧州一带)及邻近各郡都发生了饥荒,一时间盗贼蜂起,郡太守们都不能够有效制止。

针对这一情况,汉宣帝欲派遣一个擅于治理的人,丞相和御史都推荐龚遂,汉宣帝就任命他为渤海郡太守。

当时,龚遂已经七十岁了。汉宣帝召见他时,见他身材矮小,又其貌不扬,并不像所听说的那么有本事的样子,心里就有些看不起他,便问道:“你能有什么办法平息盗寇呀?”

龚遂回答道:“辽远海滨之地,因没有得到皇上的教化,才会盗贼蜂起。当前那里的百姓处于饥寒交迫之中,而当地官吏又不关心他们,可以说那里的百姓就像是陛下的一群顽童,偷拿陛下的兵器在小水池边舞枪弄棒一般打斗了起来。现在,陛下是想让臣去镇压他们,还是去安抚他们呢?”

汉宣帝听他讲这番道理,便神色郑重起来,说:“我选用贤良的臣子任太守,自然是想要安抚百姓的。”

龚遂说:“臣下听说,治理作乱的百姓就像整理一团乱绳一样,不能操之过急。臣希望丞相、御史不要以现有的法令来束缚我,允许臣到任后,诸事均根据实际情况由臣灵活处理。”

汉宣帝答应了他的请求,并派驿传将龚遂送往渤海郡去。

郡中的官员们听说新太守要来上任,为了讨好便派军队前来迎接、护卫。龚遂并不领受,而是把他们都打发回去了,并向渤海所属各县发布文告:将郡中追捕盗贼的官吏全部撒免,凡是手中拿的是锄、镰等农具的人,今后都归为良民,官吏不得拿问。只有手中拿着兵器的才是盗贼。闹事的盗贼们得知龚遂的文告后,纷纷瓦解散伙,丢掉武器,拿起镰刀、锄头种田了。

经过几年治理后,渤海一带气象大变,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龚遂也因此名声大振。

见龚遂上任后如此有成效,汉宣帝亲自召龚遂回朝廷。龚遂有一个属吏王先生,请求随他一同去长安见皇上,并强调说:“带着我,对你会大有好处的!”

其他属吏都不赞同,说:“这个人一天到晚喝得醉醺醺的,又好说大话,还是别带他去为好!”

龚遂说:“他想去就让他去吧!”

龚遂一行人到了长安后,属吏王先生终日沉溺在醉乡之中,连龚遂都不见。当有一天他听说皇帝要召见龚遂时,便对看门人说:“去将我的主人叫到我的住处来,我有话要对他说!”

属吏王先生虽一副醉汉狂徒的嘴脸,龚遂却也不计较,真的来了。

王先生问:“皇上如果问大人如何治理渤海的,大人当如何回答?”

龚遂说:“我就说任用贤才,使人各尽其能,严格执法,赏罚分明。”

王先生连连摇头,道:“不好!不好!这么说岂不是自夸其功吗?请大人这么回答:‘这不是小臣的功劳,而是天子的神威所感化的结果!”’

龚遂闻听有理,便接受了他的建议,按他的话回答了汉宣帝。这让汉宣帝十分高兴,便将龚遂留在身边,任以显要而又轻闲的官职,仅仅因为一句话,龚遂就尝到了“大甜头”。

[总结]

但凡皇帝,都不喜欢居功自夸的臣子,更讨厌臣子们邀功请赏的作法。龚遂听人劝告,将治理渤海的功劳全部推到皇帝身上,只字不提个人政绩,而是将功劳归于“天子的神威”,怎能不令皇帝高兴呢。反之,若在皇帝面前夸耀自己的政绩,就只能招来皇帝的反感了。

苏秦锋芒毕露招祸端

苏秦早年在鬼谷子先生门下学习,他勤奋刻苦、博览群书,学业精进。当苏秦学业有成,辞别鬼谷子先生时,鬼谷子先生考究了他一番。苏秦侃侃而谈,滔滔不绝,不想鬼谷子先生眉头紧皱,脸上并无喜悦之色。

苏秦怯生生地问:“先生,我说错了什么了吗?先生为何脸有异色?”

鬼谷子先生道:“你说得很好,并无错失。”

苏秦困惑之际,鬼谷子先生又说:“事不可尽,尽则失美。美不可尽,尽则反毁。你只知善辩的好处,唯恐不发挥至极处,却不知善辩之能遭人嫉妒。若一味恃弄,祸不可测啊。”

苏秦心中却另有别词,只是不敢和鬼谷子争论。

之后,苏秦四处游说求官,结果一无所得,落魄归来,连他的兄弟、嫂妹、妻妾都暗中耻笑他。

他们对他说:“立业当以务实为本,若想耍嘴皮子为生,怎么可能呢?你还是死了那份心吧。”

苏秦非常想出人头地,于是闭门不出,发愤苦读。一年之后,他又出外游说,此行大获成功,一人任六国之相。当他威风凛凛地去赵国办事路过洛阳时,车马辎重前呼后拥。诸侯派使者相送的很多,连周显王都为他戒严道路,派人到郊外慰劳他。

这时,苏秦的兄弟和妻嫂们都伏在地上,十分惶恐。

苏秦得意地问他嫂子:“往日你最瞧不起我,今日为何这般恭敬?”

他的嫂子说:“三弟你如今位高财大,自然受人尊重了,我哪里敢不恭敬呢。”

苏秦长笑一声,口道:“口舌之能,何人再敢轻视?我若不习此术,当日在田里耕种,怎么可能有今日的荣华富贵?”

苏秦在齐国时,因口舌之功而很受齐王的赏识,齐国的臣子们便联合起来,诬陷他心怀恶意,图谋不轨,他们反复对齐王进谏说:“苏秦劝大王归还燕国十城,表面上他为大王争取名声,其实却是暗地里帮助燕国,削损我齐国之国力。他一无本事,只知道搬弄是非,说说讲讲。大王若是被他蒙蔽,对他加以信任,他的奸计就会得逞,齐国将陷入危难之中。”

有人将此事偷偷报知苏秦,苏秦先是一怔,然后懒声说:“若论说辞,自信无人是我的对手,他们是害不了我的。”

来人和苏秦交好,分外着急道:“大人因才高而为人嫉恨,已不是一天两天了。他们都是齐国的重臣,眼下一同发难,想来齐王也不会无动于衷。你平日和他们只知辩论,话语多不忌讳,自然会伤害到他们。他们这是在报复大人啊。”

齐王果然心怀疑虑,对苏秦的态度亦有所改变,苏秦百般说辞也不见效应,于是为避祸而离开齐国,回到燕国。后来,又主动请求到齐国为燕国当奸细。

当齐滑王继位后,苏秦再次受到宠信,地位愈加巩固,使其他大臣们显得相形见拙,齐国的大臣无不对他嫉恨入骨,聚在一起商议对策,最后派人刺杀苏秦,苏秦终因伤势过重而死。

[总结]

苏秦锋芒毕露招祸端一事,非常恰当地说明了“自益而损”的道理。他利用说辩之能,费尽心机为自己谋官职,成功佩上六国相印,虽然风光荣宠一时,但却因锋芒过盛而招人嫉恨,丢掉了性命。没了性命,一切荣华富贵就都随之烟消云散了。如果他懂得适时收敛一些、自谦一些,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了。

不善者,吾亦善之——以德抱怨能赢得他人

[原文]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译文]

对我友善的人,就对他友善。对我不友善的人,也对他友善,这样就能使他变得友善了。

《道德经》 第四十九章

[评析]

对自己友善的人,回报以友善,是很容易做到的。但是,对于并不友善的人,也友善地对待他,就不太容易了。老子教导世人要“以德抱怨”,对于不友善的人,也友善地去对待,是于己有益的。用自己的友善去感化对方,化解双方的不愉快和矛盾,这是化干戈为玉帛、化敌为友的最佳方式了。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仇敌多堵墙,因此以德抱怨是十分必要的。

[实例]

翟方进化敌为友

翟方进是西汉时期的大官员。据说,一个相面的人说他有封侯骨,劝他研习经术。他就特意到京师,跟从博士学习《春秋》,一直学了十几年,颇有成绩,从而知识渊博,兼通文法。

他的功夫没有白费,走上仕途后,做官一直做到丞相,还被封为高陵侯。

从前,与翟方进一同研究经书的,有个名叫胡常的人,二人关系很好。胡常先是学成做了官,翟方进进入仕途后,名望却比胡常大。人们见了胡常,只是客客气气地打招呼,但一提起翟方进,就都伸出大拇指夸道:“那可是人才呀,要人品有人品,要学问有学问!”

时间久了,胡常感到自己总是在翟方进的阴影下面。自己除了比翟方进的官职大,别的似乎什么都比不上他。

于是,胡常后来竟忍不住说起对方的坏话来了,常对别人说:“他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是一介书生,就会空谈!”

有人便悄悄告诉了翟方进:“胡大人对你颇有不满,总是贬低你!”

传到翟方进的耳中,他却大度地说:“胡大人就是比我强得多嘛!”

此后,每到胡常召集门生讲解经书的日子,翟方进就让自己的门生,到胡常那里请教疑难问题,还把他讲解的话记录下来。一开始胡常还不以为意,时间久了,他明白对方是有意地在推崇自己,心中难免惭愧起来,再也不好意思讲翟方进的坏话了。

之后,当人们开始称道起胡常的学问时,胡常也会转而赞扬翟方进。

[总结]

胡常这个人是小气了些,只因对方比自己的名声响,就诽谤对方,真是有些过份。好在翟方进为人够大度,不仅不针锋相对,反而以德报怨,终于成功地化解了双方的矛盾,化敌为友了。如果不是这样,一旦两个人真的较起劲来,麻烦就大了,搞不好会两败俱伤。只有化敌为友,才能平息这场风波。可见翟方进的作法是很明智的。

曾国藩为人大度

同类推荐
  • 关于人生道路的格言(经典格言)

    关于人生道路的格言(经典格言)

    名人名言是古今中外仁人志士的精辟妙语!名人名言,集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哲理、简练的语言于一身。读名人名言,如同和名人名家做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就好像聆听圣贤智慧的谆谆教导。人生道路难免会有各种迷惘,听前人的警句,可让我们路途不再迷惘和不知所措。看《关于人生道路的格言》让读者对生活、对人生都充满了探索的兴味,而不再是徘徊与无措!
  • 力量全集

    力量全集

    本书讲述的是一套开发人体潜能的方法。这套方法可以开发人体内蕴含的一种神奇力量,历史上的许多伟人如达芬奇、爱迪生、爱默生、牛顿、苏格拉底、歌德、雨果等都曾凭借这种力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过去的千百年间,这种获取力量的方法一直鲜为人知。而本书中告诉你的,恰恰就是获取这种神秘力量的方法。它可以激发你的潜能,帮助你得到你想要的东西一一财富、健康、幸福以及成功。通过学习这本集量子物理学、心理学、宇宙学、精神学、玄秘学的惊世之作,你将获得主宰人生的强大力量。
  • 你怎能不懂博弈学

    你怎能不懂博弈学

    人生处处皆博弈。在生活中,人们的博弈思维时刻在起作用。在战争、政治、商业等竞争性的领域里,人们的策略选择与人的生存状态密切相关,博弈思维几乎发挥到极致。历史上不乏运用博弈思维的策略高手。春秋战国时期,特殊的战争年代造就了大批策略家,他们或者以谋士的面孔或者以军队统帅的面孔出现,如苏秦、张仪、孙子、孙膑等。他们以成功的策略行为留存于史,同时给后人留下了不少经典著作,如《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东汉末年的军阀混争,使诸葛亮及其他谋士脱颖而出。
  • 我最想要的形象礼仪书:做优雅有礼的得体女人

    我最想要的形象礼仪书:做优雅有礼的得体女人

    在现代生活中,女人们从服饰打扮、举止言谈、气质风度、文明礼貌等各个方面在做着尽善尽美的改变,因为这一切的细节都可能决定着她们的前程和命运。沿着古老的文明走到今天,女性已逐渐由幕后走到了台前,越来越多的社会生活需要女性参与、融人乃至主导,因此对女性的形象礼仪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女人们也用自身独特的形象礼仪为这个世界缔造着温暖和美丽。
  • 读孙子兵法学做人做事

    读孙子兵法学做人做事

    你想学到《孙子兵法》中做人做事的成功之道吗?本书结合《孙子兵法》,融入现代处世技巧,全面揭示了做人做事的密码,剖析了聪明人做人做事的准则。相信你一定会从中受益,把书中的技巧和方法运用到生活中,更好地把握人生的主动,在人生之路上走得更加扎实,更加稳健,造就自己辉煌的人生。
热门推荐
  • 凌虚诀

    凌虚诀

    “武林纷争莫去管,且随天下四大家”江湖一直有着这种说法,他们代表了整个江湖最顶级的实力。虽然江湖上的门阀帮派数不胜数,但是大家都知道,真正掌握武林命脉的,只有他们。这一年,整个中原武林进入了最动荡的时节:随着明松阁的武林圣尊与邪道魔尊的排行公布、唐家堡的刺杀清单泄露等事件,江湖门派的对立也愈加激烈;为了确立自己天下第一大教的名号,四大门派的明争暗斗从来没有停止过;明冠南和唐轲离为了追寻当年传闻宝藏的真相,纷纷派出弟子前四处打探;传说中的凌虚诀和斩尘剑又重现江湖了,更是让江湖一阵慌乱,江湖大乱一触即发!
  • 求索之星空问道

    求索之星空问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是一个少年一步步修炼,最后踏上宇宙星空的故事。
  • 我在阳间还阴债

    我在阳间还阴债

    二十年前,我爹突然暴毙,十八年后,我娘持刀杀人最后自杀,留下了无依无靠的我,直到三年后,一个男人找上了我……
  • 芸之风裳,与君行

    芸之风裳,与君行

    五年前,她不辞而别......五年后,两人再次相见......他以为一切可以从新开始......可她却渐行渐远......
  • 红姑

    红姑

    上世纪30年代,黔东南匪患猖獗。乡村药师孟老大,引领乡亲抵制土匪盘剥,惨遭杀害,其女孟采红奋起反抗,被追杀、获救,寄居镖师罗七爷家,改名罗红姑,跟罗七爷学武,与同门师兄龙虎、强子朝夕相处,跟强子生出恋情。一场土匪打劫引发的无妄之灾,打破宁静、撕裂情缘,把年仅18岁的红姑,推向艰险境地;共产党地下工作者赵剑,及时解救,并在其间发现红姑追求正义光明的秉性和过人的胆识谋略,深为赞赏、悉心引导。时逢动荡、变乱,各种反动势力尔虞我诈、肆意猖獗;为“经营地方”、讨好当地首富豪绅朱世南,设诡计迫使红姑为救罗七爷和强子,妙龄嫁予已是老人的朱世南。
  • 2017《小说选刊》精品选·中篇卷

    2017《小说选刊》精品选·中篇卷

    精选由《小说选刊》推出的全国优秀中篇小说,旨在打造权威、客观、公正的中国文学年度精选读本,为读者奉献思想性、艺术性俱佳,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短篇小说佳作。
  • 你不知道路往哪边拐(锐·小说系列第三辑)

    你不知道路往哪边拐(锐·小说系列第三辑)

    《你不知道路往哪边拐》收入深圳青年作家陈再见的《你不知道路往哪边拐》《鸟儿走在回巢的路上》《皮小姐》等六个中短篇小说。在此集中,作家书写他所熟悉的中国南方乡村社会,充满海蛎子气息的人情世俗,也写他观察到的城乡巨变,转型社会面临的现实和矛盾。他是隐藏在小说背后的社会观察者,是乡野顽童,是回不了县城的中年人,也是游历南北的女占卜师……他将乡村、城镇、城市三种生活场景打通,温和执着地表达他的所历所见所思。
  • 我的英雄学院之PX0

    我的英雄学院之PX0

    “要旅行的话,你想去哪里?”单程个人三天三夜御空飞行你值得尝试。拥有暴君巴索罗米·熊的能力之人,在“我的英雄学院”的肆意生活。
  • 神帝霸宠:嗜血妖孽小帝妃

    神帝霸宠:嗜血妖孽小帝妃

    “我曾属于地狱。”她这样评价自己。身为一个永生的吸血鬼,她不知道自己来自何处又该去向哪里。杀手,神医,音乐人等多重身份,在漫长的岁月里只能充实自己以此为乐……what?谁能告诉我吸血鬼会让雷劈死?还会有灵魂?还穿越?等等……“美男,跟你商量个事儿,帮我保守秘密呗?”某女狗腿的商求。某男好笑的看着她“不如……你以身相许?”“……”“如何?”....异世大陆游一遭,她将收获的可不仅是缺失的亲情友情.....还有.....某耿直boy霸气开口:“我会让你爱上我!”人类之躯重活一世,看他对她强势溺宠,爱她入骨,惯她无法无天。
  • 帝妃绝:皇上一怒为红颜

    帝妃绝:皇上一怒为红颜

    命运突变,她国破家亡。一场风云变幻后,她成了前朝公主,他成了当今皇上。“江山与我,孰重孰轻。”答案在心中,她还是想亲耳听他说。“带下去。”长袖一甩,决然转身。三月后,春光明媚,封后大典上,他亲手将她推下玉阶。“君上,难产.”“剖腹,保小弃大。”冷绝的话,没有一丝犹豫。他的声音不大,却足以震憾进她的心扉,身体痛,心更痛,无以复加。当冰冷的刀刃划破她的肚子,感觉不到痛,也听不到任何声音,耳边、脑海里全是那句。剖腹,保小弃大。父皇,这就是你千挑万选,护女儿周全的人。重生,她成了北国帝妃之一。一道圣旨,她家破人亡。后宫佳丽三千,皇帝专宠她一人,史无前例唯一连续侍寝半月之人,之后她成了众矢之的。“无论你是何人,都逃避不了你是朕的女人的事实。”冷宫外一地清凉,他将她压在身下,疯狂的掠夺。“娘。”一双胖乎乎的小手紧拽着她的衣裙,水汪汪的眼睛眨巴眨巴的望着她。低眸,猛然一震,浑身血液瞬间凝结,所有的痛席卷而来,冷漠的将那个人的缩小版推倒地上。“认错人了。”“哇,父皇.”胖乎乎的小手揉着眼睛,咧开小嘴就嚎啕大喊了起来。宫闱危情,恩怨是非,只为一人。宫廷斗争,步步为营,只为后位。江山逐鹿,为争红颜,血流成河。离落,南国国主,铁血柔情,运筹帷幄,逼她至绝路。濮阳寒,北国帝君,邪肆狷狂,暴戾残酷,宠她至绝路。推好友的文文《秦始皇的小妻子》殇夜千年新文《殿下的落难妻》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帝妃绝:皇上一怒为红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