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0500000001

第1章 处世智慧学老子(1)

第一篇 遵老子之道:修身养性,永立不倒

宠辱不惊——轻看祸福,不受其累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译文]

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重视祸患就像重视自己的身体。什么叫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呢?得宠应该说是卑下的,得到宠爱感到惊恐不安,失去宠爱也感到惊恐不安,这就叫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

《道德经》 第十三章

[评析]

人若过份地在意宠与辱,那么,就会一世为其所累。受宠了就会惊恐不安或者是忘乎所以,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甚至做出过份的事情来,结果为自己招来祸事;受了屈辱便意志消沉、灰心丧志,自暴自弃地不做任何努力,结果永远没有了出头之日。只有看轻福与祸,冷眼面对宠与辱,不让其左右自己的意志和行为,这样,宠和辱都奈何不了你,这样的人生才是洒脱的。

[实例]

越王勾践忍辱负重终称霸

越王勾践的忍辱功夫,可以说是属一流的。

春秋时,吴国打败越国,要求越王勾践夫妇到吴国为吴王夫差当奴仆。为求活命,勾践满口应承,他将国事托给大夫文种,让宰相范蠡随他到吴国。

在吴国的日子里,夫差令勾践为他牵马,走在街上的时候,吴国的百姓任意对其辱骂,吴王夫差也无比骄傲地宣耀:“快来看呀,给我牵马的人是越王勾践,他现在已经是我的奴仆了!”

面对种种常人难以忍心受的侮辱,越王勾践都牙紧牙关挺过来了,如同普通奴才一样,驯服无比。

有一次,夫差大病,勾践暗中命宰相范蠡前去探看,范蠡回来说,夫差的病不久即可痊愈。于是勾践便亲自去见夫差,以“探问病情”为理由,当着众人的面亲口尝了夫差的粪便。

随后,勾践向夫差道贺,说大王的病不几日就能好转,并且向夫差磕了一个头,凑近他身旁告诉他:“我曾经跟名医学过医道,只要尝一尝病人的粪便,就能知病的轻重。刚才我尝了大王的粪便,味酸而稍微有些苦,这是得了医生所说的‘时气病’。此症一定能够好转,大王不用太担忧。”

没过几日,夫差的病果然好转起来。夫差为勾践尝便的行为所感动,认为他这是对自己太忠心的表现,恻隐之心一起,便把勾践夫妇都放回越国去了。

勾践回国后,日夜想着在吴国所受到的辱侮,发誓要灭吴报仇,以雪前辱。

勾践不近女色,不观歌舞,安抚群臣,教养百姓。他吃饭靠自己耕种,穿衣靠妻子亲手织布,不吃山珍海味,不用绫罗绸缎,甚至褥子都不肯用,而是睡在干草上,床上则用绳悬一个苦胆,日日尝之,以此提醒自己不要忘掉以前所受的凌辱与苦难,这便是成语“卧薪尝胆”的由来。

勾践常常到外地巡视,探望孤寡老弱病残,因此越国的大臣和百姓们都十分爱戴他。

勾践对他们说:“以前的失败,让我不得不弃离国家,告别群臣,改变容貌,去做奴仆侍奉吴王。现在,我预备同吴国开战,发誓要打败吴王。望诸位肝胆相照、奋勇争先,灭掉吴国以雪前耻,这是我今生的夙愿!”

后来,越国的实力逐渐强大起来,在后来与吴国的战争中,越军勇猛无比,吴军惨遭溃败。越军包围了吴王王宫,攻下城门,活捉了吴王夫差,杀死了吴国的宰相。

灭掉吴国、吞并其国土之后,越国的实力大大增强,称霸于诸侯。

[总结]

越王勾践本为一国之君,尊贵以极。战败被俘后,却受到了百般侮辱,若不是意志坚强,是绝对忍受不了的。好在,越王勾践能够化屈辱为动力,先是以曲求全,然后奋发图强,终于灭掉了吴国,以血前耻,随后又称霸于诸侯。越王勾践能够看轻所受的侮辱,才赢得了扬眉吐气的这一天。

孙叔敖宠辱皆不惊

孙叔敖本来是位隐士,被人推荐给楚庄王,做了令尹(宰相)。孙叔敖上任后,很是善于教化引导人民,使楚国上下和睦,国家安宁,因此得到楚庄王的宠信,是朝中的大红人。

有位狐丘老人,很是关心孙叔敖,特意登门拜访,对他说道:“高贵的人往往有三怨,你知道吗?”

孙叔敖回问:“您说的三怨是指什么呢?”

孤丘老人说:“爵位高的人,别人嫉妒他;官职高的人,君王讨厌他;俸禄优厚的人,会招致人们的怨恨。”

孙叔敖笑着说:“我的爵位越高,我就越是谦卑;我的官职越大,我的欲望就越小;我的俸禄越优厚,我对别人的施舍就越多。我用这样的办法来避免三怨,可以吗?”

狐丘老人很满意地走了。

孙叔敖果真按自己说的去做了,因此避免了不少麻烦。但官场难居,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他曾几次被免职,又几次被复职。

有个叫肩吾的隐士专程登门拜访孙叔敖,询问他:“您三次担任令尹,没有感到荣耀;您三次离开令尹之位,也没有露出忧色。我不能不对此感到疑惑,您的心态为何如此平稳呢?”

孙叔敖回答说:“我认为,官职爵禄的到来是不可推却的,离开是不可阻止的。得到和失去,都不取决于我自己,因此才没有患得患失,没有因此而觉得荣耀或忧愁。

“况且,我也不知道官职爵禄应该落在别人身上呢,还是应该落在我的身上。落在别人身上,那么我就不应该有,与我无关;落在我身上,那么别人就不应该有,与别人无关。我追求顺其自然,悠然自得,而不去过份在意什么人间的贵贱、荣辱!”

孙叔敖的一番话,信肩吾很是钦佩。

后来,圣人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深有感慨地说:“古代的真人,有智慧的不能使他意志动摇,美女不能使他淫乱,强盗不能劫持他,就是伏羲、黄帝也不配和他交游。死和生对于人是极大的事情了,如若都不能改变他的操守,那么何况是官职爵位呢?

“像孙叔敖这样的人,他的精神能穿越大山无阻碍,能潜入深渊也不会被水沾湿,处于卑微地位亦不会感到狼狈不堪。他的精神充满天地,他越是给予别人,自己就越是感到富有。”

孙叔敖后来得了重病,临死前告诫自己的儿子说:“楚王认为我有功劳,因此多次想封赏我土地,我都没有接受。我死后,楚王为了奖励我生前的功绩,一定会封给你土地的,到那时,你千万不要接受富饶的土地。在楚国和越国之间,有个地方叫‘寝丘’。这个地方土地贫瘠,名字也很不好听。楚国人信奉鬼神,越国人讲求吉祥,都不会争夺这个地方,因此这个地方可以长久拥有,你记住要选这片土地。”

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要封给他儿子一块上好的土地,孙叔敖之子辞谢不受,只请求寝丘之地,楚王答应了他的请求。后来,好的封地都几经战乱、几经更换拥有者,唯有孙叔敖之子的“寝丘”无人理会,因此为后世一直拥有。

[总结]

孙叔敖是个智者,他做到了宠辱皆不惊。居高官后,并没有因此而趾高气扬,而是更加注重品行,坚守谦卑、克己、助人的信条,为自己避免了不少麻烦。后来几经免职、复职,不为得宠而喜,也不为失宠而悲,冷眼看待福与祸,真是不简单。孙叔敖的处世心态,值得世人学习。

名将郭子仪坦坦荡荡

郭子仪是唐玄宗当朝时的著名将领,他带兵平定“安史之乱”,击退吐蕃的入侵,在朝野都有很高的威望。他受挫时隐忍不发、蓄势而后击,得意时韬光养晦、审慎做人,他的处世方式,今天看来,仍不失为明智之举。

郭子仪五十八岁时,和另一大将李光弼负责阴山防线。就在唐军兵败如山倒的时候,郭子仪却打败了北路叛军,取得了唐军的第一次胜利。接着,他指挥大军包围关中,派兵打开通向井陉关的道路,使朔方军和河东军联成一体,这一战略部署使叛军攻关中的计划成为泡影,形成了对唐有利的局面。

在随后争夺西京一战中,郭子仪率十五万大军大胜十万叛军,收复了长安。随后,郭子仪又收复了洛阳。接着,河东、河西、河南失陷的各郡也都平定。郭子仪因战功赫赫而被封为司徒。

功成名就,问题也就跟着来了。唐王朝度过了“安史之乱”中最危难的一劫,郭子仪也由一名边将上升为执掌兵权的重臣。形势的变异使皇帝与臣子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唐朝皇帝有一个“心病”,那就是皇位继承权不固定,太子时时有被废乃至被杀的可能,因此皇帝对武将总不放心。郭子仪手握兵权,自然会受到猜忌。

乾元六年九月,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进军河北的叛军巢穴,朝廷却不设统帅,而是让宦官鱼朝恩做观军宣慰使,节制各军,最终导致相州会战中唐军的失败。

奸臣鱼朝恩一向嫉恨郭子仪的功劳,他曾多次向皇帝进谗,百般攻击他。郭子仪面对诬陷,却是心平气和,没有一点愤怒的样子。他手下的将士认为他懦弱,对他说:“你手握重兵、功高无比,如果不让那些小人得到惩罚,他们会更加无所顾忌。你只要一声令下,我们定会为你伸冤,杀了朝中奸人”。

郭子仪制止他们说:“现在国家有难,我又担任军中统帅,责任重大。倘若随便发怒,和奸小相抗,敌人就有机可乘了。自古就有忠有奸,我不能因为私怨而坏了国家大事啊,希望你们明白我的苦衷。”

郭子仪高风亮节,鱼朝恩却认为他软弱可欺,他对自己的死党说:“郭子仪只不过是个武夫,他只会行军打仗,哪里懂什么权谋?他现在不敢喊冤叫屈,分明是害怕我,我只要再加把劲,就一定能扳倒他。”

一次,郭子仪在战场上小有失败,鱼朝恩便诬陷他用兵不利,结果朝廷夺了他的兵权,把他召回朝中,改任闲职。人们很为他感到不平,郭子仪反倒安慰众人说:“我出征在外多年,身心劳累,回朝正好可以歇息调养,这并不是什么坏事,你们应该为我高兴才是啊!”

郭子仪的儿子心中愤怒难平,他生气地对父亲说:“奸人变本加厉,现在父亲的兵权也没有了,难道父亲还要忍吗?父亲如果当初和他们对着干,就不会落到这个地步。”

郭子仪教训儿子说:“我身为统帅,皇上总会对我心存戒备。奸人害我,是因为奸人深受皇上的信任,他们才敢对我下手。我若不加忍耐,事情只会更坏。他们苦苦相逼,就是想让我走入他们的圈套啊!”

郭子仪猜想得一点不错,鱼朝恩等人就是想逼迫他抗争,他们好借机把郭子仪置于死地。郭子仪没有上当,躲过了大的劫难。后来,鱼朝恩又派人挖了郭子仪的祖坟,郭子仪还是忍住了。鱼朝恩虽气极败坏,却始终无法除掉郭子仪。

郭子仪被罢免兵权后,一直是心平气和、谨慎处事、毫无怨言。

后来,吐蕃军队打到了长安,新继位的代宗皇帝想起了郭子仪,并紧急下诏,封他为关内兵马副元帅,出镇咸阳,抵御吐蕃。

郭子仪自从被解除兵权后,一直赋闲在家,他的亲信部属也都被遣散。但接到诏书后,郭子仪仍旧没有一句抱怨的话,更没有幸灾乐祸地作壁上观,而是立即召集了几十骑兵,赴任去了。

[总结]

郭子仪真是有大将风度,不仅带兵打仗很有一套,处世立身也是机智过人。最令人佩服的是,他居然能够做到宠辱皆不惊,一代武将能够做到这一点,实在是难得。受宠时不骄,受屈时不悲,从容面对,这种坦坦荡荡的做人方式,实在令人钦佩。

豫兮若冬涉川——慎言慎行利于己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

[译文]

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深邃而通达,深刻到难以认识的地步。正因为难以认识,所以只好勉强地形容他:小心谨慎哪,他像冬天踏冰过河。警惕疑虑哪,他像提防着周围的攻击。

《道德经》 第十五章

[评析]

“祸从口出”,那些直言无忌、口无遮拦的人,往往因口不择言而招祸。真正的智者,无论是行动还是言论,都会加以慎重,鲁莽冲动是缺少智商的体现。慎言慎行,会令自身减免祸患、受到益处,真正有头脑的人,都懂得这一点。

[实例]

武功郡王赵德昭行事谨慎

公元979年初,宋太宗赵光义率大军御驾亲征北汉,大获全胜,北汉皇帝刘继元走投无路,只好投降。

面对这巨大的胜利,宋太宗不禁心花怒放,一时间头脑发热难以自持,他不顾兵疲财缺的现状,主张乘胜伐辽,欲收复被辽占据的燕云十六州。

宋朝大将潘美头脑清醒,坚持反对宋太宗的提议。

潘美恳切地对宋太宗说:“我军虽刚取得大胜利,但千万不可因此志而得意满、轻敌冒进,眼下应该稳定形势,巩固成果,土卒也需休整。”

宋太宗还没来得及表态,总侍卫崔翰便站出来大声说道:“眼下是天赐良机,怎么能轻易放弃呢?陛下进兵之举符合民心,天下百姓必会群起响应。当前,我军又是得胜之师,其势难挡,肯定无坚不摧,伐辽必有胜算。”

宋太宗本就求胜心切,又听崔翰这样说,就不再犹豫了,下令进军伐辽。

于是,宋军大举北进,当快行至高梁河之时,遭到辽军的伏击,宋军损失惨重,宋太宗也在混战中不知去向。

当时,宋太祖赵匡胤的长子、武功郡王赵德昭也随宋太宗亲征。他手下的将领猜测宋太宗不是被杀,就是被俘,于是私底下商议,准备拥立赵德昭为帝。

众将讨论过后,齐聚于赵德昭的帐中。为首者规劝赵德昭说:“皇上失踪,想必已经蒙难。如今军心不稳,大敌当前,您如不当机立断,承继大统,恐怕会生出变乱。请您迅速登上帝位号召天下,以稳定大宋江山。”

面对众将的拥立,赵德昭免不了一时心动,但他是有心机的人,在这关键时刻,他努力使自己镇静下来,没有立即表态。

同类推荐
  • 你所求的安稳,给不了你想要的人生

    你所求的安稳,给不了你想要的人生

    你今天得到的生活和成就就是你昨天努力的结果;你明天想要的生活和成就,今天的努力和进取就是它们的决定因素。一个人没有满意的未来,不是命运使然,而是自己不够努力,不够拼命。要么你去驾驭生活,要么生活驾驭你,你的态度决定了谁是座椅,谁是骑者。
  • 不生气,一切都会好

    不生气,一切都会好

    在面对矛盾、面对挑衅、面对指责、面对谩骂、面对一切不利于自己的事情时,能始终不生气,能始终保持自己“真心”不变,这便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毕竟,生气也是要花力气的,而且生气一定伤元气。没有价值的生气就是对生命的一种浪费!所以,聪明如你,别让怒火冲昏了你的头脑,当你又要生气之前,不妨轻声地提醒自己一句:“生气就是认输。输给谁?输给你自己的人生。”
  • 20岁跟对人,30岁做对事

    20岁跟对人,30岁做对事

    一个人不论多么有潜力、有才华,只要没有跟对人,那么你的潜力和才华就得不到培养和施展。如此一来,你不仅无法获得成功,而且你自身所具备的潜力和才华还极有可能如树叶一般干枯掉。要做对事,就要知道对于自己来说什么是对的。通过自己对工作和生活的认识,发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善于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下明确自己的目标,坚持自己的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奋斗,做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要脚踏实地,认真负责地做事,才能一步步地接近自己的目标,最终收获你所想要的一切。
  • 新弟子规

    新弟子规

    《新弟子规》编著者高占祥。本书是作者最新撰写的彰显时代精神的著作。在秉承传统的《弟子规》形式的基础上,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容,讲解了新时代的弟子为人处世、成才立业之道。韵文共计116句,1392字。全书分“朗诵篇”“注释篇”两部分。
  • 3秒钟看准对方性格

    3秒钟看准对方性格

    识人难,知人更难,这是不争的事实。要想在生活中把握更多的主动权,那么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准一个人的性格特征,看清一个人的思考方式,是十分必要的。在与人相处时,能够多一点对他人的了解,将会使我们在做事时减少很多失误,将会使我们赢得更多人的认可,以及更多的成功机会……读完这《3秒钟看准对方性格》,你会恍然大悟,那些常常被我们忽略的点点滴滴竟然是那么重要。对照这《3秒钟看准对方性格》,把这些我们平常认为的琐碎的事情归类分析,你会发现原来要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并不是那么困难——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诉说”着他们的性格特征。
热门推荐
  • 宋史通俗演义

    宋史通俗演义

    《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写了2166年的历史,包括《前汉通俗演义》、《后汉通俗演义》、《两晋通俗演义》、《南北史通俗演义》、《唐史通俗演义》、《五代史通俗演义》、《宋史通俗演义》、《元史通俗演义》、《明史通俗演义》、《清史通俗演义》、《民国通俗演义》共11部、1040回,约600万字。这部用章回小说体裁形式写的小说不像《三国演义》那样创造了一系列艺术形象的文学作品,而是史实力求确凿的通俗历史书,是一部观念先进、文笔优美,足以充分反映历史真实的新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
  • 隋唐:盛极而衰的黄金时代

    隋唐:盛极而衰的黄金时代

    隋唐时期,中华大地再次迎来大一统。这一次,与其说是武力征服万邦,不如说是文明宣威各族。唐帝国以恢宏、自信的气度开辟了前所未有的文明盛世:诗歌的繁兴、歌舞的风行、书画的臻盛、文明的多样……然而,盛极而衰,唐帝国被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之祸推入覆灭的深渊,一个充满反叛、杀戮、饥荒、瘟疫、欺骗、背叛的五代季世来临。在这三个多世纪里,无上光荣与血雨腥风交错, “英雄”的个人命运与历史进程的“偶然性”交融,成就了这一繁华而复杂的时代。隋文帝文治武功,统一南北;唐太宗励精图治,君临万邦;唐玄宗英武明决,开创盛世;周世宗神武雄略,奠定大宋基础。在统一与分裂的两极之间,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开国元勋,李光弼、郭子仪等中兴大将,安禄山、史思明、黄巢、朱温等乱世之雄,他们在雄心霸业、机变权谋的挟裹下,演绎出一段段有血有肉、令人神往的故事,讲述着千年梦萦、神韵悠扬的英雄历史。
  • 一拳在诸天

    一拳在诸天

    龙一拳,本是地下的拳手,被老板要求打加赛,拒绝后被暗杀,他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新的世界,跟随他而来的还有无限强化系统,让他穿越诸天,数据面板只有三项:防御,力量,生命。于是他按照一拳超人之中绮玉老师的训练方法开始,每天10公里长跑,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100个下蹲……穿越世界暂定:《僵尸先生》,《功夫》,《风云》,《仙剑奇侠传》,《死神》,《倩女幽魂》,《白蛇传》,《西游记》……
  • 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官员商人的故事

    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官员商人的故事

    本套丛书包括《国王皇后的故事》、《王子少年的故事》、《公主千金的故事》、《官员商人的故事》、《庶民百姓的故事》、《能工巧匠的故事》、《女人儿童的故事》、《魔鬼妖怪的故事》、《动物植物的故事》和《生灵怪象的故事》等10册童话故事,其中包括安徒生、格林、豪夫和王尔德的作品,也包括了世界各国许多民间童话故事, 很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相信这套《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丛书,能够启迪儿童的心灵、陶冶儿童的情操、培养儿童的情趣、丰富儿童的知识、发展儿童的智力,成为广大父母和少年儿童们的良好读物和收藏品。
  • 重生之炼器废柴妃

    重生之炼器废柴妃

    千年前,玉虚天宫,洛赋一掌劈下蒲华殿,引起一片天雷地火千年后,她的紫玉环佩出现在凡女子衿身上看她一步步走回玉虚,入主蒲华殿却惊见洛赋仍在天宫是缘是债,已全然无味我本以为乡间田野便是一生我本以为玉虚天宫的长虹我可看一生我本以为你的眸子里是我的倒影我本以为只要一切只要泰然便可随心然而……“事到如今,你可有话再留给我?”“斜明阳处,各自相安。”
  • 当爱情只剩残骸

    当爱情只剩残骸

    没有性感撩人的身姿,也没有万众宠爱集一身的环境,但她有一颗豁达开朗的心,一个天使一般美丽的笑容。
  • 大侦探李重

    大侦探李重

    犯罪不过是一种手段,利益才是最终的目的。当商品交换无法达成目的的时候,犯罪就是最容易被选择的手段。而沈重成为大侦探,也不过是为了换口饭吃。因为他也没钱了。
  • 铿锵玫瑰

    铿锵玫瑰

    这里,你可以看到一群女孩的翩翩英姿,以及,无限的侠骨柔情。这是一段成长的记忆,更是一段永不凋谢的激情与理想主义。——“它不只是篮球,它就是我们整个的青春期。
  • 我的双鱼玉佩

    我的双鱼玉佩

    双鱼玉佩,乃是冥府神器!可,已经不见踪影。如今,双鱼玉佩却出现在一位少年的家里!这位少年会怎样利用双鱼玉佩闯出一番天地呢?
  • 爱你如殇

    爱你如殇

    她结婚了,新郎不是他。“辰逸,你忘了我吧!”“忘了你?就算你死了化成灰我都不会忘记你!我不会让你好过,我会让你生不如死!”他被她伤的如此深,怎能说忘就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