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36100000007

第7章 圣贤论(1)

治 学

导语:

中国古代圣贤都十分注重治学之道,其内容主要包括好学、博学、慎思、笃行等方面,涉及到了治学的态度、内容与方法等问题。在治学态度方面论述颇多,归纳起来,一曰诚心,二曰虚心,三曰恒心而已。孔子还主张治学要“四毋”: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更升华了治学的思想境界。

在治学方法方面,孔子把学习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这个学—思—行的过程,已完全符合现代理念。孔子还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荀子进一步发展说:“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劝学》)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思”是重要环节,而“行”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治学的目的必须是适应社会,服务国家,造福人民。

勉励子女治学成才,首先要使他们树立坚定正确的人生信念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一种好学、博学、勤学的好习惯,并尽力在学习方法上不断改进和提高,以便收到更理想的效果。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西汉·刘向《说苑·建本》)一个人要终生成为“学习型的人”,活到老,学到老,才能更好地立身处世;一个国家要成为“学习型的国家”,就能不断创新,国强民富。

本篇收集了国内外圣贤、伟人、名人对治学方面的精辟论述和至理名言,共分为勉学、笃学、践行三个部分,基本上概括了治学方面的道理,对勉励不同人群成学、成才、成功,实现大志,都有着现实的意义。

1、勉学

【原文】

孔子曰:“鲤,君子不可以不学,见人不可以不饰,不饰则无根(引伸为容貌),无根则失理(理性),失理则不忠,不忠则失礼,失礼则不立。夫远而有光者饰也,近而逾明者学也。譬之如污池(低洼水田)水潦注焉,菅蒲生之,谁其非源也。”

——《吕氏春秋·建本》

【译文】

孔子对他的儿子孔鲤(又字伯鱼)说:“鲤,品德高尚的人不能不学习,接见别人时不能不修饰,不修饰就没有好的容貌,没有好的容貌就会失去理性,丧失理性就会不忠诚,不忠诚就会丧失礼仪,丧失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那在远处就光彩焕发的,是修饰过的,越接近就越加清楚明白的,是通过学习获得的。比如那低洼的下等田,雨水倾注在里面,菅茅、菅蒲生长在里面,从上面观看它,谁又知道它并不是水源呢!”

【原文】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织布),问曰:“学何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

——《列女传·母仪传》

【译文】

孟子小的时候,放学回家,他母亲正在纺织,见他回来,就问:“学习怎么样了?”孟子回答说:“还不是和过去一样?”孟母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十分害怕,就问母亲为什么,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就像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是为了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你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孟子听后吓了一跳,从此由早到晚勤奋不止,拜子思为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道理。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集·诫子立志》

【译文】

德才兼备的人的品行,常从宁静修养身心,用俭朴的行动来培养品德。不节俭,无从确立自己的志向;不宁静,难以达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努力学习;没有刻苦的学习,就不能得到广博的才智,没有明确的志向,就不能学到要学的知识。沉溺散慢,就不能激励精神;轻佻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否则,年龄随着时间流逝,意志伴随光阴消失,终于一事无成,只落得既不能继承前人,又不能有益于后人的结局。到那时,在狭小的天地里悲伤、叹息,又有什么用处呢!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至南都入校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继,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名人言行录》

【译文】

(北宋政治家)范仲淹两岁就失去父亲,母亲贫困无依,就改嫁长山一位姓朱的人家。范仲淹长大后,知道了自己的家世,悲感地泣别慈母,到南都的校舍,不分昼夜地勤苦攻读,五年中间没有解开衣服好好地睡过觉。有时夜里疲惫不堪,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稠粥往往不够吃,只得熬到下午才吃。他废寝忘食,刻苦研习,终于领会并精通《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的要义,激昴慷慨地表示了自己以天下为已任的志向。他常常自诵一句话勉励自己:“大丈夫应当在天下人忧患之前而先忧患,应当在天下人享乐之后而享乐。”

【原文】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居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荀况《劝学》

【译文】

积垒小土成为高山,能对气候产生影响;细流汇合一起成为深渊,能供蛟龙活跃其间;多做好事成为一种美德,精神状态便焕燃一新,圣人的品性便具备了;所以,不肯一步步走下去,就不能达到千里之遥;不汇合小流,就不能成为江海。即使是骏马的跳跃,一步也不能当十步;而劣马坚持走完十天的路程,在于持之以恒。用力刻物,半途而弃,即使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成什么物体;坚持不懈,即使坚硬的金石也能雕出花来。蚯蚓没有锐利的爪牙和强硬的筋骨,但在泥土中上面吃尘土,下面饮黄泉,能钻松泥土,这就是因为它用心专一。相反,螃蟹有八足和两只钳状的大爪,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便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浮躁分心。因此,没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就不能达到光辉的目标;没有一丝不苟的精神,就不能取得显著的成就。

【原文】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孔子《论语·述而》

【译文】

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我是喜爱古代文化,勤快敏捷地学习而得来的。

【原文】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子《论语·阳货》

【译文】

人的本性是差不多的,学习不同却可以使它相差很遥远。

【原文】

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论语·为政》

【译文】

我十五岁时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自己立身,四十岁能不被世界现象迷惑,五十岁知道事物有规律,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想办什么事就能办成,但不能违背规律。

【原文】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

【译文】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晚不睡,去想问题,(但是却)没有益处,(这样)还不如去学习。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译文】

玉不雕琢,不能成为器物。人不学习,不懂得道理。

【原文】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礼记·学记》

【译文】

善于唱歌的人,能使别人跟着他唱。善于教育的人,能使人继承他的治学志向。

【原文】

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

——《左传·隐公三年》

【译文】

喜欢儿子,应当用道义教导他,使他不要走上邪路。

【原文】

书应读通彻,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甥书》

【译文】

读书应当读明白,应当存有高远的志向。

【原文】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清·金缨《格言联璧》

【译文】

古往今来出现过许多显贵的家族,他们共同的秘诀,无外乎善于积德。人世间最高的人品,还是要靠读书来培养。

【原文】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三字经》

【解读】

古语云:养子不教父之过,训导不严师之惰。父教师严两俱备,学问无成子之罪。又曰: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呜乎老矣!是谁之愆?悔之无及也。

【原文】

蚕吐丝,蜂养蜜。人不学,不如物。

——《三字经》

【解读】

蚕能吐丝结茧,以成衣帛之功;蜂能采花酿蜜,以成酝造之用。蜂、蚕为天下之小小昆虫,且对人类贡献甚大,尔等堂堂男(女)子,倘不好学而荒其业,是昆虫之不如也。

【原文】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三字经》

【解读】

夫犬与鸡,皆家所畜禽也。犬有守夜之功,而小巧玲珑人不敢犯也。鸡有报晓之声,而勉人早起劳作也。然以至贱不过鸡犬,尚且有功于人!人生在世,若苟且度日,而不思力学以荣其亲,虽鸡犬之不如也!何以为人哉!

【原文】

幼而学,壮而行。

——《三字经》

【译文】

人在幼年时期,学好知识,及至壮年才能干好事业。

【原文】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三字经》

【解读】

仲尼,孔子之字。孔子之母祷于尼山而生孔子,故孔子字仲尼。项橐,鲁国圣童也,七岁而为孔子师。言圣人生知,尚且辛勤好学,师仿贤圣之童以自励,况乎今之小子,而不勉欤!

【原文】

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三字经》

【解读】

赵中令即赵普,宋太祖时为宰相,宋太宗时为中书令,故曰赵中令。尝曰:“吾以半部《论语》相太祖,以半部相今皇,凡世治民安,皆读《论语》之功也。”彼既仕,且贵为宰相,而勤学好读尚且如此,况未仕之小生,可不勉欤!

【原文】

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三字经》

【解读】

汉以前,非世家无书,非抄录传写则无书,且无纸,非绢帛皮币简册不能抄录,贫而无资者不能得书。汉有路温舒,牧羊于大泽,取蒲草编成席,借《尚书》抄录而读。又公孙弘年五十矣,为人牧豕于寨竹林中,乃以刀削去竹青,借取《春秋》抄录而读之。二人由是名显当时,贵为卿相。夫二子贫贱而好学如此,今之读书者,条件优越如此而不好学,岂非自误乎!

【原文】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三字经》

【解读】

晋有孙敬,读书夜深,常恐盹倦,乃以头髻悬于梁上,经防困睡。又苏秦不遇而归,为骨肉所残,乃励志读书,每值懒惰昏倦之时,将利锥刺其股以自警。夫二子之刻苦自励如此,固无父兄之教,威严课督之也。尔辈小生,享安居温饱之乐,又有贤父母以教率之,安得不思勉励以自历哉!

【原文】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三字经》

【解读】

晋车胤好学,家贫,夜读无油点灯,乃取萤火囊之,而藉其光以照读书。又孙康寒夜读书无油,乃出庭前映雪光而读。夫二子不以贫废学,终成大器,况尔辈有父母满足资给,何不勉欤!

【原文】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三字经》

【解读】

汉朱买臣贫而采樵,不废读书。方砍柴时,置书于林下而读。负薪而归,悬书于担头,诵而步行。后仕武帝,为会稽守。又隋李密好学,乘牛而读《汉书》,将馀本挂两角之上,杨越公见而奇之,后袭爵为蒲山公。二子身既勤劳,而犹劳苦坚卓如此,况儿辈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者乎!

【原文】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三字经》

【解读】

老泉名询,字明允,宋眉山人,苏东坡之父也。老泉幼而失学至二十七岁始悟其非,发愤攻书,以成大名。两子皆大儒。世号“三苏”。

【原文】

若梁颢,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三字经》

【解读】

宋时梁颢,为人最好读书。青年发誓,教子成名。子中状元,一门五福。梁颢生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应试起,历后汉、后周,不中状元,誓不甘心。到了八十二岁,宋太宗雍熙二载,始中状元及第在金殿对策,独占鳌头,为多士之魁首,头角峥嵘,气宇轩昴,岂不美哉!尔辈读书当以为法,至老不倦,以颢自期,无怠其志可也。

【原文】

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王嘉《拾遗记》

同类推荐
  • 山羊之歌

    山羊之歌

    《山羊之歌》是中原中也的第一部诗集。中原中也(なかはら ちゅうや,1907-1937),旧姓柏村,昭和时期诗人、歌人、翻译家,被誉为“日本的兰波”。有350多篇诗作流传至今,其中一些诗作被选进日本的国语教科书,主要作品有诗集《山羊之歌》(1934)、《往昔之歌》(1938),译诗诗集《兰波诗选》。
  • 沙上的卜辞Ⅰ

    沙上的卜辞Ⅰ

    耿占春,80年代初以来主要从事诗学、叙事理论和当代文学批评。著有《隐喻》(1993),《观察者的幻象》(1995),《叙事美学——探索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小说》(2002),《失去象征的世界》(2008)。多种随笔著作《痛苦》(1993),《话语和回忆之乡》(1995),《沙上的卜辞》(2008)等。另有社会思想随笔和诗歌写作。曾获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奖年度批评家奖。现为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教授,河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 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犹忆前尘立少时:俞平伯点评唐宋词

    犹忆前尘立少时:俞平伯点评唐宋词

    本书系国学大家俞平伯于浩如烟海的唐宋词中精选所得,选词的面稍宽,想努力体现出词家的风格特色和词的发展途径。本书选词自唐迄南宋,共二百五十一首,分为三卷。上卷为唐、五代词,又分为三部分:一、唐,二、《花间》,三、南唐;共八十七首。中、下卷为宋词,共一百六十四首。中卷题为“宋词之一”,下卷题为“宋词之二”,即相当于北宋和南宋。
  • 途中:谢阁兰中国书简

    途中:谢阁兰中国书简

    一百年前,法国外交官、诗人维克多·谢阁兰三度来华。写作具有世界范围影响的名著《碑》、《勒内·莱斯》等;其在华期间写给夫人的书信亦成为文学史上珍贵的资料。当代诗人庞培以此契机重回民国之初的华夏时空,虚构并模仿书信作者当时的情感、口吻和初识东方的奇妙目光,为读者寻回失落的往事,宛若时光的墓碑。这是一部内容丰富,构思奇特,形成当代新诗鲜明风格的有趣文本。
热门推荐
  • 没有人天生会做爸爸

    没有人天生会做爸爸

    本书是苏州中学王开东老师十几年教子心得笔记。王开东是中国著名语文老师,全国德育工作专家,苏州市教育领军人才,曾先后培养出吴敌、李鑫、吕曜晖等多名省市状元。他总结自己二十多年教育实践的精华,提炼出一套父亲家教的成功经验:如何爱孩子,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如何提高孩子的情商,如何指导孩子的阅读和写作,如何提高孩子成绩,并对家教中的疑难问题做了深刻辨析……该书既有理论高度又接地气;既是一本有用的书,又是一本好看的书;尤其是既有精彩案例,又有具体的操作模式。父母们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 万古无双仙王

    万古无双仙王

    踏轮回,破险阻,争仙路,不求长生,只愿与你厮守;盼万载,分神千万,寻君身,伴君轮回,千般手段只为君归......
  • 羽冥殿

    羽冥殿

    一起离奇的谋杀,引出一个神秘奇异的女孩。一位传奇的侦探,揭示一串扑朔迷离的秘密。推动这一切发展的,是神与魔的审判,还是人类自己的意志?神与魔的契约,又将如何影响人类的未来?一场神与魔之间决定人类命运的巅峰之战即将拉开序幕。
  • 尖叫影视城

    尖叫影视城

    江扬感觉他玩的这个导演游戏有点硬核。拍摄场地全靠打:地狱、疯人院、停尸房……花旦小生全靠抓:活尸、吸血鬼、黑白无常……没事还得训练阴兵鬼将,不然基地都要被人打飞的。“各部门就位,准备开机!”江扬一声令下,内心却跌宕起伏。今天的女一号,又把头忘在家里,秃着脖子就来摄影棚了!
  • 青藏天空

    青藏天空

    这是作者格绒追美的“青藏三部曲”之一。三部曲由长篇辞典小说《青藏辞典》、跨文体写作短文集《青藏时光》和中短篇小说集《青藏天空》构成。《青藏天空》的小说除了关注普通农牧民日常生活之外,笔触伸延到藏文化的核心地带,探及生与死、物质与精神、传统与现代、科技与灵修、艺术与信仰等重大人生命题。青藏不仅是自然海拔高度的地球“第三极”,也是人类精神的高标和艺术探索新的天空。
  • 剑道枭风

    剑道枭风

    他是这世上唯一掌握御风剑术的人!江湖,是他的。武林,在他手中。天下,在他脚下!他有无敌剑道,杀戮噬魂,能否令中原崛起?踏破寒江,称霸大陆,创不世之业?红颜栖身,看他一剑风凌云,傲视九重天!!【杀手流开山之作】
  • 再临末世,我,为你而生

    再临末世,我,为你而生

    作为一个傻子,她的人生一直是迷蒙的,知道遇见季长随,他给了她名,她得以冠上他的姓,然后,她便赔上她的一切去守护他。季长随是个活得毫无意义的人,潜移默化下,他长成了一个冷漠的人,于他而言,生,他便旁观一切,死,便是他无意义人生的解脱。1v1,双c。
  • 一线女法医

    一线女法医

    前一世玩的是死人,这一世验的是死尸……蓝可盈耸耸肩,果断表示这个可以接受。于是某妞开启了一个与前世截然不同的全新人生。有事儿没事儿验验死人。有闲儿没闲儿的撸撸小帅哥。百忙之中,还可以撩撩大帅哥。★★★★★★★★★★★★★★★★★★★★★★★★★★蓝可盈看了一眼解剖床上的男人,面色不动。淡凉的嗓音响起:龙傲天,男,二十八岁,身高188,体重68KG……只是女子的声音还未落,便被男人握住了手腕。然后一转天旋地转,两个人的体位反转。纤细的身形被压在了男人的身下。蓝可盈眯眼,手中的解剖刀架在男人的脖子上。“这里是本法医的地盘,本法医做主?”男人的眼瞳里笑意流转。“那便做主睡了我吧!”“而且这里……应该会是熟悉的刺激吧。
  • 佛说信解智力经

    佛说信解智力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