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35900000003

第3章 与君从头说蓬莱(3)

说穿了,蓬莱仙境,原本就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幻象,是先秦时期的人们对沧溟大海景象的一种虚构,就像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和一位外国人笔下的香格里拉,永远都只能意会和言传,却谁也无法见到它的尊容和亲临到它的实际场景里。

然而,越是见不到的东西,越是充满了神秘感,越能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因此,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面对着一片碧波浩淼的大海,想望着那个奇幻莫测的仙国世界,浮想联翩,感叹不已。或为诗,或为文,把蓬莱仙境直作为一种创作题材,形成了一种海疆文学,展示出一种空濛迷离、神韵独具的海派诗风。在这些诗文的影响下,“蓬莱”二字竟成了“仙境”的代名词,蓬莱即仙境,仙境即蓬莱。不难看出,这个人间仙境,其实就是人们的一种向往与追求,是一种难以企及的理想境界。当年,汉武帝刘彻求海上仙山蓬莱不得,造出一个人间蓬莱。从此,那个虚幻的蓬莱似乎被这个真实的蓬莱所替代,常常使人搞不清此蓬莱和彼蓬莱,“恍不知神仙之蓬莱也,乃人世之蓬莱也”。结果许多人慕仙迹神踪觅何处名而来,饱览海天胜境,寻访仙迹神踪,把此蓬莱当成了彼蓬莱。前些年,城北的海边建起一座三山门,很有创意。这座钢筋混凝土结构而成的高大建筑虽然称为山门,所临的却并非高山,而是大海。面对这座奇特的门,人们常常发出好奇的疑问:三山门指的是哪三座山?怎么这里连一座山都没有却要称为三山门?迈进门洞就进入大海了,怎么还叫山门呢?正是这些疑问,带出了三神山的答案,也带出了秦皇汉武访仙求药的传说,三山门也因此给人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想象空间。透过山门,人们想象的翅膀一下子飞到了那个绰约迷离的三神山,来到了那个亦真亦幻的仙世界。这就是神话的魅力和美感。

后来不长的时间,这座三山门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组八仙石雕。从此,八仙形象便成了蓬莱仙人队伍的主体,好像离开了八仙蓬莱就难以称为仙境了。而那个蓬莱仙境的源头,三神山的美丽传说,却渐渐被人们淡忘了。甚至有的艺术团体编导节目时,竟把秦皇汉武求仙的对象由三神山改成了八仙,实在滑稽可笑。

滑稽归滑稽,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些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现实的需要,八仙群体委实风光得令人咂舌。不但明八仙暗八仙的种种形式的作品举目可睹,而且以八仙命名的人名、地名、景观名、企业名、宾馆名、酒名、菜名、茶名、器物名等,不胜枚举。甚至八仙成了一种品牌,成了蓬莱人的骄傲,这种自豪感似乎可以令人拍着胸脯宣称:我们有八仙,你有吗?

不过凡事都要有一个冷静的思考。仍然回到蓬莱仙境这个话题,究竟是先有了仙境后有了八仙?还是先有了八仙蓬莱才被称为仙境了呢?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研究一下八仙是在什么时间落户到了蓬莱。从地方文献来看,在各种版本的《蓬莱县志》的“仙释志”中,根本找不到八仙的名字。也就是说,八仙在蓬莱落户的时间是很晚的,只能算是蓬莱仙人群体中的晚字辈。从最早一位落户在丹崖山的吕洞宾来看,时间也只能上溯到元明。那么,其他七位仙人的加盟,时间恐怕就更晚了。如此看来,这八位仙人的户口在蓬莱注册的时间,比秦皇汉武访仙求药的时间竟晚了好几个朝代,比起三神山的传说,差得更远了。

帝王的求仙活动,到了汉武帝时期就告一段落了。后来的人们都只把蓬莱仙境作为一种虚幻的偶像追求来对待了。而今的人们,如果能够想到这一层,就会认识到,虽然身在蓬莱,却是见不到蓬莱,也更见不到仙人,蓬莱仙境和仙迹神踪,只能在你心中。白居易先生的诗句说得好:“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仙山在虚无缥缈间,仙人也是如此。

蓬莱山上的仙人

蓬莱山上的仙人叫安期生,姓郑,名安期。对于他的来历,说法多种多样,而他所到过的地方,更是遍及各地。汉时刘向的《列仙传》中说他是琅琊阜乡人,天天在东海边上卖药,当时人们都叫他千岁翁。秦始皇巡幸到这里听说了这么个人,就召见了他,并和他唠了三天三夜的嗑,还赐给了他几千万的黄金和玉璧。这位安老先生走出阜乡亭后,便把这些宝贝都放在亭内,留下一双赤玉鞋和一封信。信中写道:“几年以后到蓬莱山找我”等等。后来秦始皇果然派了徐福、卢生等数百人乘船下海寻找这位蓬莱仙人,结果因风浪太大无功而返。最后刘向还赋了一首诗写道:“寥寥安期,虚质高清。乘光适性,保气延生。聊悟秦始,遗宝阜亭。将游蓬莱,绝影清泠。”

从刘氏所撰的这个故事看,始皇赢政显然已见到过安仙了。而先于《列仙传》的《史记》中,却并没说秦始皇见到过安期生,而只是说安期生是蓬莱山上的神仙,吃的是巨枣,还有长生不老药之类。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到这里寻找过他,却都没有如愿,很是扫兴。

其实事情很简单,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在不明白海市蜃楼是怎么回事的情况下,便产生了蓬莱、方丈和瀛洲三神山的说法,当时的一些方士也便以此为由头进行了一些包装和渲染,说是山上有金银打造的宫殿,还有长生不老药等。光有这些没有神仙也不行呀,于是便把安老先生放在这里吧。从此便上演了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以及秦皇汉武等众多帝王海上寻仙求药的故事。历代的文人墨客以此为典借题发挥撰蓬莱山上的仙人文赋诗的也多如恒河沙数。

论资格,蓬莱山上的这位安老先生是蓬莱诸位神仙中的老祖宗了,不管是《登州府志》还是《蓬莱县志》的“仙释志”中,都把安期生放在第一位。而在当下的蓬莱人中,对这位仙人能说出个子午卯酉来的却是很少。在蓬莱市区乃至蓬莱阁上,安期先生的纪念物之类也是一处都没有。即使是在人们编造的秦皇汉武来此求仙的故事中,也似乎把这位仙人给忘记了。就拿那个秦始皇访仙的故事来说吧,说是秦始皇站在高处见到海里有一片红色,便向方士发问,方士在慌乱中便诓骗秦始皇说那就是蓬莱,蓬莱便由此而得名。并且加了一句“蓬莱者,蓬草蒿莱也。”这都是哪跟哪呀?首先是这天下一帝秦始皇就这么好欺骗?明明是一片海草却说成是仙山仙岛他就信了?其次,海草也好,海藻也好,能称为“蓬草蒿莱也”?还有,秦始皇明明是来寻找蓬莱山的,说明蓬莱这一名字早就存在了,说“蓬莱因此而得名”,实在太没道理了吧。而正是这一挺别扭的故事,却一直被大家当成经典,也不知是怎么回事。更有甚者,一个艺术团体编排的以蓬莱神话为题材的节目中,说成了八仙下凡后才引得秦皇汉武到蓬莱求仙,简直滑稽得让人连笑都笑不出来,戏说也不该到这个份上啊!

言归正传,安期生老先生既然是蓬莱山上的首任神仙,蓬莱人在对外宣称这里是人间仙境的时候,是不该把他打入另册的。

古典园林的蓬莱模式

当年秦始皇到东海巡幸,因为没有见到三神山而感到十分遗憾,为了达到精神上的满足,便下令将渭水引到都城咸阳,在城东开挖了一个人工湖,称作“兰池”,池中筑起几座小山。《元和郡县图志》谓:“秦兰池宫在咸阳县东二十五里”,“兰池陂,即秦之兰池也,在县东二十五里。秦始皇引渭水为池,东西二百丈,南北二十里,筑为蓬莱山,刻石为鲸鱼,长二百丈。”这里的水体象征大海,小山象征三神山。这种叠山理水方式,最早将“蓬莱神话”引入了园林设计,成为后世宫苑风行的“一池三山”模式的首创,这种模式也被称为“蓬莱模式”。

到了汉武帝,也效仿秦始皇建起一座庞大的皇家园林叫上林苑,地跨五县,方圆三百里。“中有苑二十六,宫二十,观三十五。”建章宫作为其中最大宫城,是汉武帝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所建。《三辅黄图》载:“周二十余里,千门万户,在未央宫西、长安城外。”武帝为了往来方便,跨城筑有飞阁辇道,可从未央宫直至建章宫。建章宫建筑组群的外围筑有城垣。宫城内北部开挖的人工湖称为太液池,湖中堆叠起的几座小山称作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征“海中神山,龟鱼之属”。这一创意的皇家园林,水光山色,相映成趣,平沙落雁,生意盎然,从此开了后世自然山水宫苑的先河。隋炀帝所造的西苑,唐高宗在大明宫中建造的园林,以及辽、金、元、明、清五代帝王的宫苑- 北海,其布局也是按照一池三山的形式设计的。在元代是以琼华岛为蓬莱岛,团城为瀛洲岛,犀山台为方丈岛。

古典园林的蓬莱模式在颐和园的建筑中,和北海一样,采取了蓬莱模式的理水传统。湖中凤凰墩、治镜阁、藻鉴堂等岛屿,分别象征三神山。乾隆皇帝在修建清漪园(颐和园的前身)时,北边四面临水的孤岛称为“方丈”,西边那座一面有路三面环柳的土山叫做“蓬莱”,南边的一座土丘称为“瀛洲”。当地百姓嫌这些名字太雅,难记,就管方丈叫团城,蓬莱叫老公山,瀛洲就叫成凤凰墩了。

北海和中南海的水域和岛屿,有相当一部分是挖湖堆土而成。这片水域之所以被称为海,也集中体现了刻意模仿“蓬莱神话”、“瑶池三仙山”的意境———北海与中南海的“一池三山”正是仿照了传说的仙境中瑶池与蓬莱、瀛洲、方丈三座仙山的布局。既然岛屿比喻为三座仙山,水域自然就象征着东海之水了。蓬莱模式不但被皇家园林所沿用,一些达官贵人的私家园林也紧随其后,纷纷效仿。如江苏扬州曾有“小方壶园”,苏州留园有“小蓬莱”,杭州三潭印月景区有“小瀛洲”等。蓬莱神话在允恭天皇时期传入日本,象征蓬莱神话的“一池三山”模式更衍为禅寺、枯山水庭中最重要的构成,重在写照山水风致的日本庭园深受影响,相应的叠山理水出现了所谓鹤龟蓬莱石组、瀑布石组等式样,充分说明了以蓬莱神话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对日本庭园设计的深刻影响。

枯山水庭是一种利用地形地势建造的庭园,园中无泉池等水景。自从荣西(1141年—1215年)、道元(1200年—1253 年)把禅宗传到日本以后,就开始在禅宗寺院建造枯山水庭园。从镰仓时代(约1185 年-1335 年)后期起,经室町时代(约1336 年-1573 年)、桃山时代(约1573 年-1602 年)一直到江户时代(约1603 年-1715 年)初期的约300年间,是枯山水庭园的全盛时期。在室町时代,贵族们崇尚优雅、华丽,室町幕府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1358 年-1408 年)和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1435 年-1490 年)建造了金碧辉煌的金阁寺和银阁寺。这些贵族们喜爱日本文化中的能、狂言、连歌、香道、歌舞伎、插花、茶道等,并推动了它们的发展,使如今我们仍在享用的日本文化在这个时代开花结果并大放异彩。另外,室町、江户时代在将军诸侯身边处理娱乐、茶道会等杂务的僧侣们和居住在京都三条河原的歌舞伎艺人以及娱乐团体,为促进日本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象征蓬莱神话的“一池三山”模式更衍为禅寺枯山水园中最重要的构成。蓬莱、方丈、瀛洲,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三仙岛,为神仙居住的岛屿。据说这一传说传入日本是在允恭天皇时期(450年前后)。这种神话传说的核心是道教思想,以长生不老为目的,宗教行为多表现为魔法、咒术。第一是用一种称作“胎息”的呼吸法来保持宇宙之气;第二是阴阳(男女)的真正协调;第三是饮用仙药。人们希望通过实践体验,进一步领悟而成为神仙,于是就把这些愿望寄托在有形的山石上,并将其引入日本庭园。

同样,随着蓬莱神话引入韩国,“一池三山”模式也成为韩国园林制作的重要手法,世界文化遗产韩国著名园林雁鸭池就是这种手法的典型代表。

同类推荐
  • 青春·情感卷(读者精品)

    青春·情感卷(读者精品)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
  • 来自纽约的中国

    来自纽约的中国

    书稿为文化学专家、著名学者王海龙今年来的随笔精选集,包含“中国在纽约”“人类学及其他”“从彭城到纽约”“热议美国”“新说传统”五大部分,除了讲述自身的求学经历和治学心得之外,更是以较大篇幅讲述了作者对多位近当代历史文化名人的寻访和追忆,讲述了他们在纽约的不为人知的往事,如董鼎山、夏志清、徐志摩之子阿欢、项美丽、赛珍珠、老舍、叶浅予、宋美龄、张学良、李鸿章、华工丁龙等,在讲述了源远流长的中美交流之外,更突出了海外华人普遍而伟大的爱国心与乡愁。
  • 将军与红颜

    将军与红颜

    本书是一本小说散文集,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包含中篇小说《将军与红颜》《大地是小姑》、短篇小说《红莲》《水牛》以及散文《永远的怀恋》《旅美散记》等文章。这些小说和散文讲述了一些发生在身边的生活琐事以及与家乡亲人之间的故事,语言朴实,情节跌宕起伏,人物个性鲜明。
  • 我笔下的七宗罪

    我笔下的七宗罪

    《便衣警察》《永不暝目》《玉观音》《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海岩为大众所熟知,这得归功于他笔下的这些剧。海岩是个奇人,只有小学四年级的学历,却成为高级经济师、著名作家、重点大学的兼职教授,写小说改剧本,屡屡创造收视高峰,而他的本职工作却是企业家。本书主要包括了四大部分:第一解读海岩;第二与名记者对话;第三海岩杂烩;第四网络海岩,是一部海岩的传记文集。
  • 李少君自选集

    李少君自选集

    作为《天涯》的主编,作为深刻地介入了当代思想状况和政治反思的诗人,李少君的诗中自然也折射了社会思想和历史进程中的一些重大议题。环境主义和生态主义意识中或许正渗透了诗人的政治敏感。但在创作这些生态诗歌之际,李少君的身份意识和政治认同都了无痕迹地化入了一种作为诗学的生态主义思维之中。
热门推荐
  • 神话开始觉醒

    神话开始觉醒

    战歌已经响起敌人疯涌而至在我未死之前这片土地——由我守护
  • 大脚印儿

    大脚印儿

    2008年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奥运的主题已让2008年足够厚重了,没想到这会是如此跌宕的、无与伦比的年份。这一年,更像是一个过分迷信戏剧冲突的编剧的剧本,而不像一段真实的生活。人们为八卦疯狂,为灾难哀伤,为危机焦虑,为道德缺失恐慌,为奥运紧绷神经然后极度释放……其中的每一例,都可以说是达到了几十年里相关体验的极致。作者推崇黄仁宇的大历史观,认为一种真实的历史隐藏于细节中,隐藏于具体的人的故事中。出现在这本书中的,更多出现的是一些看上去无关宏旨的小人物和小故事。他们是这段大历史的切片。
  • 十三经开讲:左传开讲

    十三经开讲:左传开讲

    本书解读《春秋左传》,先述先秦史官文化的渊源,从《尚书》《春秋》两部著作的特点揭示《左传》产生的背景与学术继承性。对于《左传》的时代特征和思想倾向,作了细密的评说。对《左传》的人物形象、战争描写、叙事写人、行人辞令,甚至虚构的故事情节等进行了简要剖析。书中还探讨了《左传》与中国古代小说的关系,认为《左传》作为史传文学也是中国古代小说的源头之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步步风华之神君请入局

    步步风华之神君请入局

    初见时,她无魂无魄,非妖非鬼,卑微如艾草,就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他风华潋滟,飘渺而至,神秘的让人无法分辨,因着那株还魂草,原本两个世界的人却意外的纠缠不断。再次相见,她成了华滟天下的神界公主,风华初绽,步步惊莲,她注定是要站在巅峰俯视苍穹的。而他身为至高无上的神君,在她面前隐了神袛的高贵,低下高傲的头颅,只为博她一笑,换她一世深情。白衣艳绝,神姿天成,回眸一笑沧海覆,惊鸿一现天地灭。这是他!紫衣华贵,风采濯濯,云端女子世无双,惊华潋滟千古知。这是她!当阴谋初现,当魔界蠢蠢欲动,当她一朝成魔,他们又该何去何从,是袖手天下,亦或是还天下一个锦绣山河。【一句话简介】总之,这是一个逆袭女和一个腹黑男携手共创清明天上人间的故事,其中男主不断的长桃花掐桃花的悲催史,更是一个相互信任无小三无小四的一对一宠文~(PS:小三小四都被掐断了)————————●分割线●————————她说:成魔成神,皆是一念之间,这是我的选择,即使烈焰焚身,自不后悔。他说:萱儿,无论你是魔是神,我要的,只有一个你罢了,即使倾尽天下,亦不会放手。
  • 嫡色

    嫡色

    前世眼睁睁看着儿子的心脏被丈夫挖出,顾明萱终于明白了,什么忍让什么谦和,全是假的,只有变强、变强、再变强,才能保住自己。这一世,她不介意化身罗刹手染鲜血,善如何恶如何,看仇人在脚下痛苦求饶,才是最美.妙的声音。绝色嫡女,水为骨、冰做心,搅动这江天万里,风起云涌;至于这龙床上是谁上谁下?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小花仙传奇之守护天使

    小花仙传奇之守护天使

    暗影之力覆花语,元古史诗绽芳华!命定之人夏安安、圣洁之光雪城爱,与爱心魔法使者千韩、智慧使者淑馨、美神使者伊瞳齐心协力,用心花换得剩下三十五位精灵王的回归,度过末世危机。然而……推开历史的闸门,元古之歌黯然失色,隐匿于诅咒背后的黑暗力量呼之欲出,流珠暗动,艾瑞丝恨意横生,花仙使者遗忘所能,拉贝尔生死沉沦。花精灵王屡屡复苏却阴翳重重,真相愈发扑朔迷离。蓄意狭涧内,是什么,在如潮涌动。安安,安安,究竟前方还有多少荆棘坎坷,挫折危难,才能永远平安?
  • 太上洞玄灵宝法烛经

    太上洞玄灵宝法烛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医品贵女

    医品贵女

    穆采薇:一朝穿越而来,满脸黑包惹人厌,身背骂名被人嫌,处处碰壁艰难。她拿得起放得下。胖没问题,丑不可怕,减肥美容样样不落,美好生活如同芝麻开花。家徒四壁,不在话下,上山采药下河捉蛇,发家致富并且财源滚滚!
  • 诛仙前传:蛮荒行

    诛仙前传:蛮荒行

    八荒六合,九幽魔障。青云众志,锦绣河山。是年,仇忘语初登圣魔之位,率众魔屠戮青云,意图取而代之。天空里风云激荡,战局已到了扣人心弦最紧要的关头,一柄看起来平凡无奇、毫无光泽的长剑,出世、对阵前方!天成子得诛仙古剑相助,力挽狂澜,一时,仇忘语饮恨剑下,蛮荒魔教众,作鸟兽散!通天峰下令,护山法阵落!七日后,英魂归处,云海生涛。天成子两大爱徒久久僵持仍没有结果,灵尊嘶吼,天成子突隐后山禁地祖师祠堂。只是临台的两端,分别站了一人,保持着同种姿态,仿佛亘古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