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04300000007

第7章 冬天如何取暖

刘宝瑞先生有段单口相声“定场诗”,说两口子睡觉争热炕:“老头要在炕里头睡,老婆死气白赖偏不让。老头说是我拣的柴,老婆说这是我烧的炕。”为了争个炕,掏灰耙、擀面杖都出来,动了兵器了。虽然是玩笑话,细想来也不无道理。你说,当下大冬天,遇到热被子被踢掀开、酣睡被敲门声拽醒、房间里本来暖着却有人忽然开窗透风、大早上被铃声叫出被窝接电话结果发现打错了,哪件事不让人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想把对方扔进冰箱速冻层?

江南冬天极为难熬,一切都稀疏凋零。六只麻雀带着下棋老头似的神情在花圃边迈步,常绿植物像为了圆场而挂在嘴角的笑容一样摇摇欲坠。大红或大黑的鲜明色块在小径上来往挪动—这是冬天,女孩儿们来不及为衣服配颜色的季节。遛狗的人们为宠物配上了毛衣,老太太们怀抱着热水袋聊天,语声稀稀疏疏。没阳光时,天空像洇足了灰色颜料的吸水纸,不怕冷的孩子在院落外抛掷橘子。全世界都懒洋洋的,互相瞟一眼就可以作为彼此打招呼的方式。

在上海时,北方来的同学拥着被子一声声责备,仿佛南方冬天的冷,该由南方人负责:“南方怎么冷成这个鬼样子,大雁往南飞就是遭这种活见鬼的罪吗?咱身体素质可是很好的,北方零下几十度都见过,可没这么冷过……”句与句的间隔夹带着牙齿的咯咯打颤,就像张无忌中了玄冥神掌寒毒发作。

南方的冬天像细密周到、睚眦必报的小女人,不凶不躁,可是无微不至、细腻温柔地冷着你。什么时候你忘了她,她就掐你一下提醒你这是冬天,掐得你一瑟缩。阴柔低回的曲子是不能听的,轻淡孤冷的字是不能读的,有小资倾向的电影更加不能看。南方的冬天不是冰天雪地,可以活埋旅行者培养北极熊,但足以折磨得身体不大强壮的人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就像邻居有人一整夜用瓷片刮锅,使你漫长地失眠一样。

因为没暖气,所以只剩空调,空调又耗电,又干,又很寡淡,好像没放肉的汤、兑了水的酒、虚情假意的接吻,让人暖和不起来。最后只好往人多处凑。我上大学时,太冷了,只好一头扎进地铁站,坐在地铁站台上熬到午夜,回去睡觉,很绝望地等着天亮,湿毛巾都能被冻硬了的时候。

跟几个遍历南北的朋友讨论过冬天,每次的结论,一是暖气,二是湿度。朋友还说,北方冬天是干冷,裹紧以后就能扎暖和了,脸和手给风雪冻麻了,反而没感觉,夸张点地说东北荒野冻掉个人耳朵都没感觉。南方冬天是湿冷,水气无孔不入,沁人心脾胃肠肝肾肺,关门锁窗、裹袄夹被,还是冷。我听北方人说起暖气房里如何脱到只剩汗衫,就一门心思地艳羡绝望。

宋朝有个将军唤作党进,有些《杨家将》版本里有他,行伍出身,不识字,曾经对着太祖爷拽文,劝圣上多安息吧。有一次,大冬天,拥炉子喝热酒,太热了,全身大汗淋漓,叫嚷“这天气太热!忒不正!”守门的兵丁被穿堂风吹,快冻死了,说:“小人这里天气很正!”—我每次读到这段,就觉得自己正被穿堂风吹,觉得“天气很正”。

话说回来,古代大多数人,都跟守门兵丁或是老两口争炕一样,贪图一点暖和劲。古代人无暖气,没空调,比现今更难熬。故此历代书里都说民以食为天,又把饥寒两字并列,认为温饱最幸福。是故冬天取暖,真是性命攸关的大事儿。

取暖最容易的,莫过于跟火去借温。普通些的老百姓靠火炉火塘,被烟呛已经算幸福的烦恼—比起穷人家没柴薪,起不了火,又高出万倍去了。贵族之家就享受得多。比如秦汉时,宫廷已经有壁炉和火墙。火墙的原理,略有些像如今的水暖气,想法子墙里面通管道,把墙烘热乎了,染得室温也升高。唐朝时有所谓“到处热红炉,周回下罗幕”。人在屋里坐着,周围一堆红炉,加罗幕围着,暖和倒是暖和,只是人也有些像挂炉烤鸭了。

欧洲人取暖,众所周知是靠壁炉,上头通着烟囱。圣诞老人和《三只小猪》传说中的大灰狼,都是打那儿下来的。然而在发明这玩意之前,欧洲人很是苦恼。13世纪前,欧洲人用开放式火炉,大家围炉搓手。好在散热均匀,四面都感受得到热意;坏在火并不那么安静温顺,穿堂风一起,烟和火星一个走偏,燎到头发胡须就要人老命。1330年之前,英语里面根本没有“烟囱”这词。那时节,诺曼底的领主有了法子:城堡的城墙挖出个洞,内部烧火,外部散烟,这时你远远看去,只见城墙往外冒烟。后来诺曼底人一拍脑门:笨蛋!我们拿砖头砌个出烟的风口不就行了?—这就是烟囱了,英国人学会了。可是直到16世纪,还是有英国人热爱开放式火炉:他们觉得“在木柴烟雾的熏陶中更为健康”。与此同时,因为英国实在太冷,暖劲都从烟囱里走了,逼得约克郡乡下一度流行超大壁炉,凳子都可以放进去:人坐在壁炉里头,非得让火把人快烤熟了,才有暖和之感。

还有些在墙上做文章的,又比火墙、壁炉高一筹。汉朝时节,有两处所在叫作“椒房殿”,一在长乐宫,一在未央宫。当然不是大红辣椒高高挂、好似乡下火锅馆,打算呛得后妃打喷嚏。那年头,辣椒还在南美洲,等着欧洲航海家的千年之约呢。夫椒房者,花椒和了泥,涂满墙壁。因为花椒温和,味道又好闻,在香料当宝的时代,乃是上等荣宠。现在后宫剧泛滥的时节,帝王后妃的旧典故都被翻将上来,会觉得“椒房之宠”煞是璀璨,其实细想来,倒是天子的一片细心:大冬天冷,房间里一墙温泥花椒,布置暖和些,比冷硬的金珠宝贝又实在多了。

帝王公侯就是善于在小处做文章,取暖要靠燃料烧火,也就分了等第。古书里许多大人物,少时都是樵采为业,说穿了就是砍柴,回来劈得了做燃料。上等人家或宫廷,能直接焚香,又取暖又好闻,比如李清照所谓“瑞脑销金兽”,瑞脑者,鲸鱼身上提来的龙涎香也。杨贵妃兄弟杨国忠权倾朝野时,有个法子:炭屑和蜜一起捏成凤造型,冬天拿白檀木铺在炉底,再烧这蜜凤,味道好,又少灰,且暖和。宫廷里还烧西凉国进贡的所谓“瑞炭”,无火焰,有光亮,尺来长一条,可以烧十天。普通老百姓压根儿没见过这个,最流行的,怕还是白居易诗里卖炭翁南山砍树烧成的炭。清朝宫廷在北京,冬天冷,薪火不绝,又怕起火有烟,呛到天子嫔妃。呛咳嗽了老佛爷,回头就会被乱棍打死,所以白天黑夜,只是烧无烟炭。妙在宫廷里还没厕所,于是炭灰积存了,用来解决方便问题—一如现在养猫的人用猫砂清理大小便。

可还是冷,怎么办,只好使手炉和脚炉。清朝时手炉已经是工艺品,轻便小巧,可以装袖子里,不重。《红楼梦》里,林黛玉风吹得倒,但袖里揣个手炉也没事,还曾经拿手炉调戏薛宝钗—薛宝钗刚劝贾宝玉别喝冷酒,林黛玉就嗔怪丫头特意给她送手炉来,指东打西地说:“谁叫你送来的?难为她费心,哪里就冷死了我?”

宋朝人冬天取暖,有些雅致的玩法。比如朱元晦拿些纸做的被子,寄给陆游盖,陆游认为纸被和布衾差不多,而且“白于狐腋暖于绵”。但被子只御寒,不生暖,就得靠暖壶,即是如今所谓“汤婆子”。

黄庭坚写过诗,说买个汤婆子,不用喂饭伺候,舒服得很,天亮时还能拿热水洗脸哩—我外婆就反对这样,大概觉得水都闷了一晚上,坏了,有死气,洗不得脸—黄庭坚又认为,如果真叫个姑娘给暖脚,人会心猿意马,所以还是汤婆子好。

其实用得起姑娘暖脚的,还担心喂饭和心猿意马的事么?唐玄宗的兄弟申王,冬天怕冷,经常让宫妓围着他站一圈,用来御寒,叫作“妓围”。这一围大有道理:物理角度说,唐朝宫廷女子多壮硕,人体又自有温度,人肉屏风围定了,很是暖和。精神角度来说,一大群美女围着,很容易暖体活血、心跳如鹿。真是精神物质双丰收的取暖手段。最后一点尤其重要,不信的话,换男人来围,感觉就不那么香艳了。传说成吉思汗出征时缺木炭,又逢下雨,大将木华黎、者勒蔑就彻夜站立,围将起来,为大汗挡风取暖。听着是很感人,但是蒙古豪杰皮糙肉厚、剽悍勇健,视觉上就没有申王爷眼里莺莺燕燕、满是胖姑娘那么幸福了。

所以武侠小说(比如古龙《剑玄录》)或电视剧(比如老版《雪山飞狐》)里,偶尔还是会有男(或女)主角中了寒毒快死了,姑娘家(或大老爷们)解衣入怀,抱着对方给暖身子,之后就成其好事的镜头。对异性恋群体来说,取暖的终极形态,终究是美丽异性与爱情。毕竟外头再怎么暖和,都抵不过心猿意马、心思活络、心跳如鹿、心生邪念这些内心热源。不信你去看一切宋词里有男女欢好题材,总离不开“暖”“滑”“香融”“香汗”“芳”“春”“锦幄”“温”这些字样—黄庭坚也是吃不着葡萄,只好抱着汤婆子说姑娘是酸的吧。

同类推荐
  • 讲述

    讲述

    万宁的散文漫散着人间烟火气息,记录着世俗人生,温婉地体谅各种状态各类群体,带着真诚,坦言自己的观点与来自内心的种种感受。这本万宁的散文集,既有散文必然的真切情感的凸显,又有小说叙事的节奏和张力,给人阅读的快意和回味。
  • 未名湖畔的青春

    未名湖畔的青春

    《未名湖畔的青春》题材、体裁均丰富多样,形散而神不散,所有文章都围绕北大、青春、成长、校园、70后、80后等核心词而作,可谓紧贴读者的内心与梦想。全书才气横溢、文采飞扬而不失蕴籍、深沉,字里行间饱蘸着温暖、犀利的人文品质,是作者独立思考精神和全面写作才能的集中展现。
  • 激情挥洒青春的气息(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激情挥洒青春的气息(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爱默生思想小品

    爱默生思想小品

    本书为我国著名的爱默生作品译者和研究者蒲隆先生对爱默生最富有思想性和可读性的作品的翻译、选编、解说。其内容涉及爱默生关于人生、道德、修养、游历、家庭、婚姻、教育、文化、哲学、历史、社会和政治等各个方面的思考和观点。
  • 中国现当代散文戏剧名作欣赏

    中国现当代散文戏剧名作欣赏

    《<名作欣赏>精华读本:中国现当代散文戏剧名作欣赏》选收的欣赏文章34篇。这些欣赏文章所涉及的现当代散文或为有较大影响,或为有较多争论,或为有某种突破。欣赏文章作者也考虑到身处的时代性,以增加欣赏角度的多元性。
热门推荐
  • 夫君又旷朝

    夫君又旷朝

    跌进湖里没死成,穿越成了北楚国富可敌国的桑家二小姐,醒来两眼抹黑就在挨打!幸好被个蒙面人救了!等等,大侠你救人就救人,你亲我干啥?信不信我扛金砖砸死你!等她看清大侠真面目之后……“公子,你救了我,我愿意以身相许!”“……”“公子,你不说话我就当你默认了!!”“……”“公子你真有眼光!!!”顾莫沉一脸冷漠:“你更有眼光。”
  • 重生之蚀骨情深

    重生之蚀骨情深

    六岁那年她缠上了他,霸道说道:“以后我要嫁给你”“甘之如饴”他宠溺的看着她,眼神里柔情四射。当他要将他的全世界碰给她时,也忘记了她曾经的话,她依偎在她心爱的男子身边,尽是娇媚与柔美。前世她成为他的妻子却被他伤得片体鳞伤,磨去身上的棱角,最终入狱惨死,他留给她的是冷漠。这一世她势必惩治他,将所有的伤害还给他和伤害她的人。正当她折磨他痛不欲生时并没有报仇雪恨的愉悦,她的心还是输给他!一场场梦境将前世拼凑起,她才意识到她成为了侩子手。……她提出离婚,“我对你无亏欠,只愿你能够放我离开”他拥她入怀里,语气带着浓浓的哀伤,“你带走了我的人与心,尘尘,这不公平”
  • 要谈恋爱吗

    要谈恋爱吗

    两人是通过程琳的闺蜜安弥认识的而南陌城对她一见钟情一次,南陌城骗程琳来到他的家,不胜酒力的他喝瓶啤酒,借着酒劲,把她抵在了墙上“……”程琳睁大了眼睛,紧张的看着他南陌城靠近她的脸,彼此的呼吸都能感受得到“程琳啊,我喜欢你呢,安弥告诉我,你也喜欢我,所以……”南陌城用另一只手把玩着她耳边的一缕头发,然后看着她的眼睛,笑了笑,“要谈恋爱吗?”本书的结构是甜甜的恋爱,请一起来谈恋爱吧?
  • 岕茶汇抄

    岕茶汇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驾北还录

    大驾北还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圣女的恋爱史

    三圣女的恋爱史

    在龙圣王朝,有一个静谧的小村庄,那里的村民与世无争,过着祥和的生活。在村庄最深处有一个隔绝的小岛,上面住着三位老人,他们神通广大,世世代代守护着圣女,保护村庄的平静,这个村庄就是圣泉村,小岛因此命名为仙灵岛。
  • 我的都昌

    我的都昌

    《我的都昌》是一部描绘都昌人文风情的纪实作品。作者站在时代前沿,摒弃抽象、枯燥的逻辑手法,将理性力量融进感性认知,采用当今流行的电视纪录片的语言叙述风格,对当代都昌人在传承、丰富、发展和彰显本土文化诸方面作了艺术的再现。读者将从这部作品中,看到一个全新的人文都昌。
  • 月下诡谈

    月下诡谈

    雨天,是其他生灵出来活动的时间。月下,无灯小巷尽头站着的人,到底是谁?故去的人不要安葬,否则……平时回家的路变长了,不一定是鬼打墙……这里有你不知道的秘密,我与它们有过承诺,不能说。于是我写出来,给你们每一个人看。
  • 乡干

    乡干

    开春了,但一冬积攒下来的雪还没化完,斑斑点点铺在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结一层壳儿。也不知是谁家的两只老母鸡,腆着一冬养下的臃肿身子,一前一后地从雪块上踱过,那些本来干干净净的雪壳上就呈现出毫无规则的鸡爪迹子,带着土星子。吴启单本来推上电瓶车准备走了,看见又重新把车子扎好,张开双臂“去哩去哩”地想把鸡赶走。但是,两只老母鸡这时反而停下来,瞪着鼓鼓的眼睛看着张牙舞爪的吴启单,仿佛事不关己一样。鸡不走,吴启单只好撵了过去。
  • 快穿之小姐姐重生记

    快穿之小姐姐重生记

    因为后妈害si,命不该绝,无缘无故进入一个神秘系统从此过着为了复活而打拼的日子“小姐姐,叫你成为全民偶像,不是全民男神,不要打扮的像男的一样好吗?”“不好,男神也是偶像好不好。”系统君【…………】天啊,它怎么会被分配到这么一位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