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03600000005

第5章 速读中国(3)

西江两岸、福建沿海都有类似的现象。西江沿岸的红土坡,寸草不生,长年侵蚀使地表高低不平,遍布深沟和土堆,裸露在外的大片红土像鲜血般殷红,极其炫目。不过,福建沿海山坡的状况更加令人触目惊心。由于水土流失严重,那里除了光秃秃的岩石,几乎看不到一点土壤,而剩下的一些灌木和杂草也岌岌可危,一些对水土流失视而不见的砍柴人常常来到这里将它们连根挖起,加速了土壤的流失。种植树木兴许能拯救这片山坡,但一旦种了树,就要日夜守护在此,否则树木很容易被人偷走。所以没有一个人肯主动站出来担负这个责任。不过,在离海岸稍远一些的伐木区,不仅土壤保持良好,还能在山坡上看到青翠茂盛的植被。其实那里的森林也遭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但多雨的天气促使草木迅速生长,从而防止了水土流失。

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塌陷的土坡随处可见;湍流冲击着堤坝,泥沙从山坡冲到河谷平原,沉积而成的淤泥阻塞了河道和桥梁,使河水流动的速度减慢,桥梁无法通行;夹杂着泥沙的溪流,也变得混浊不清,和豌豆汤的颜色一样;植被稀少的谷地,土壤肥力不足。这一切,无不昭示着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岌岌可危。在以后的几百年内,倘若人们继续毫无节制地乱砍乱伐,必将使这片土地对自然灾害的抵抗力急速下降。覆盖在那些缺乏草木保护的山坡上的黄土,会和雨水落到屋顶一样轻而易举地被冲到山脚,如果雨季来临,黄河决堤,凶猛的洪水就会冲向平原地区,淹没农田和村庄,使生活在平原上的人们遭到毁灭性的灾难。此外,黄土高原的生态破坏也会使下游地区面临危险。因为任何一条经过中国西北黄土地的河流,必然会把大量的泥沙带入下游,从而抬高了下游河床的水位,对于这些地区的人们来说,这无疑是一枚充满危险的定时炸弹。

值得一提的是,外国人对山区的植被恢复和重建工作有着极大的热忱,比如居住在广东九龙的英国人和山东胶州的德国人,他们早就把植树造林的事务提上了日程。但中国人对此的态度则要淡漠得多,他们并不打算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重新造林,不过,京汉铁路公司倒是在鄂北山区栽种了不少树木,但其造林的初衷也只是为了为制作枕木提供原材料。

中国的生态环境之所以如此糟糕,与其过早地取缔分封制度以及缺乏相关环境保护制度有关。如果在几百年前,中国统治者能够借鉴中世纪时期的欧洲,制定森林法,对滥砍滥伐的行为加以约束和惩罚,并修建宽广的渔猎场,保护森林,中国的环境一定会好很多。当然,这只是假设,木已成舟,中国的自然环境已经遭到极大的破坏,唯一能做的便是立即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防治结合,从而使环境恢复到以前的面貌。这必是一场耗时不短的持久战,和世界上最先进的欧洲国家曾经采用过的环保措施相比,中国需要制定出一套综合度更高,并且贯彻始终的治理方案。但这个时代的中国人,习惯着眼于当下,缺乏这样的未雨绸缪和高瞻远瞩,同时,也不具备与之匹配的管理才干。因此,在当代,中国的自然环境的继续恶化不可避免。

和糟糕的环境相比,中国野生动物的数量却令人大吃一惊。在一些地区,可以看到频繁出没的老虎和豹子。就是在长江的江面上,也能看到许多逗留、玩耍的野鸭,这为那些旅居在各大通商口岸、又爱好捕猎的外国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不过,时至今日,中国还没有出台过保护动物的法律法规,那么,这样一个历史悠久、人口密集的国家,是如何使野生动物得到如此完好的保护呢?首先,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夺取动物的生命并不能给他们带来任何快乐,所以,他们很难对捕猎产生兴趣;其次,中国人没有捕猎必备的工具——枪支,因为拥有和携带枪支在中国是严厉禁止的。

在人类史上,很难找到比中国的万里长城更加雄伟和杰出的建筑了,世界上能与之齐名的只有埃及金字塔和巴拿马运河。那些曾经被西方人赞不绝口的铁路路基、隧道,在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长城面前也相形见绌,就像是侏儒修建的。长城绵延长达上万里,它到底用了多少块砖石建造而成,恐怕难以计数,如果要用长城上的砖石来修建埃及最大的金字塔——胡夫塔,只需要拿走五十米内的即可,而且还能得到一座比胡夫塔高得多的金字塔。在长城南口,顶端高达六米,砖墙上方设置了向外突出的隘口,地表的砖石形状大小一致,最宽的地方可容纳七八个人并排行走。平均在一百竿内,就会出现两座体积庞大的塔,这种塔能使长城更加坚固,塔的顶端十分开阔,面积达到十平方码。

长城就像一条在群山峻岭间缓慢爬行的巨蛇,它沿着陡直的石壁,爬上又高又陡的山坡,到达山顶之后,放下一座方正的烽火台,绕过山脚的平原,又接着向另一条山脉爬去,于是,几乎每个山顶都矗立着一座烽火台。从远处看去,烽火台就像皇冠一样,戴在走向朝北的山麓小丘上。长城的建造充分利用了地形,它的石基是沿着山岭的脊背修筑,并顺着山脉的走势,蜿蜒曲折地延伸出去。因此,随着山势的起伏,这条石头巨蛇,不是隐藏在狭小的山谷间,或黑色的大山深处,就是出现在高高的山脊上,向人们毫无保留地展示着它的三十英里长的庞大身躯,此时,十二点以后的天空就会被它的城垛分成两片。长城之外,就是风沙密布的蒙古高原,那里居住着凶猛的游牧人,他们是中国人的宿敌。

此情此景,不由地令人想到了这样的画面:在漫天沙土的高原上,游牧人身穿羊皮袄,胡须稀稀拉拉,牙齿也露在外面,他们手拿长矛,骑在不干不净的矮种马上,正忐忑不安地眺望着眼前这条石蛇,试图找到攻破它的方法,他们以抢夺财物为生的祖先,一直都能成功地越过这道巨大的屏障。此时,中国士兵也早已在长城的扶墙上排好队列,和对面的游牧人形成对峙之势。士兵们身穿蓝色本色布衣服,一面通过城墙石头的缝隙,向宿敌发射弓箭,一面对游牧人的穿着打扮冷嘲热讽。

中国人修筑长城就是为了抵御塞北游牧民族频繁的侵犯,不过到了这个时代,随着佛教的传入,蒙古人在喇嘛的帮助和佛教的洗礼下,逐渐改掉了凶残的本性,长城的军事防御作用也就不复存在了。现在,关内关外互通有无,长城的关口演变成了重要的通商要道,关外的羊毛、皮制品、木材被带到关内,而关内的砖茶、火柴、煤油也被源源不断地送到关外。行人络绎不绝地出入,驼队长长的,队员们意气风发地走过,这里呈现出一派繁忙、热闹的景象。

由于国土面积辽阔,中国人的外形和文化习惯不免出现南北差异,在差异存在的同时,两者也有着相当高的同一性,只要对南方人和北方人进行一番比较后就会发现,这种同一性尤其表现在文化方面。直属北京城的直隶人的血统里,有一部分来自鞑靼人,因此,他们的混血特征十分突出,个个肤色明亮,体魄健壮,人高马大,那些广东人以及居住在福建、浙江的客家人至少比他们矮十多厘米。他们性格豪爽、待人也很真诚。铁路警察也是北方人的典型代表,他们的行动稳而有力,是当之无愧的好士兵。他们的性格温顺、诚恳、善良,虽然思维不够活跃,但绝对是值得一交的朋友。他们的言谈举止,像极了美国的那些来自乡村的年轻人。

南方人肤色偏黄,身材也比北方人要瘦小得多,他们性格精明谨慎,虽然缺乏北方人的坚毅和憨厚,但头脑比北方人灵活得多。尽管如此,西方人理解他们却更加费劲,也不容易对他们产生信任感。在一些价格低廉的小说里,常常能看到一些关于中国人的描写,大多是这样的:像猫一样狡黠,脸上爬满皱纹,相貌丑陋。事实上,这是作者依照南方人的形象加工而成的。此外,一些趣味十足的传奇文学里也有对东方人的刻画,说他们城府很深,狡诈多谋,原型就是广东人。

毫无疑问,论才干和智谋,北方人远不及南方人精明、智慧,但在经营股份公司时,北方人却更容易成功。这完全得益于北方人的性格,和广东人相比,他们做事谨慎踏实、信心十足。和大多数南方人相比,北方人对朋友以诚相待,相互信任,所以,北方人更容易团结在一起。在中国未来的工业化进程中,走在前面的一定是北方人。

同类推荐
  • 特种兵在古代

    特种兵在古代

    一个从没有失败过的特种兵,阴差阳错地来到了古代。过人的技术,冷漠的性格,让他在新的时代成为无可替代的万人迷...
  • 大唐南皇

    大唐南皇

    李贞睁开了眼睛,发现自己睡回了一千多年前的大唐,附身在了那个和他同名同姓的大唐越王身上。成了千古一帝李世民的儿子?这是好事儿啊,谁不知道李世民时期是中华民族最强盛的时期之一?这个年代,绝对是所有穿越客的最佳选择。再说了,咱可是堂堂大唐亲王,这辈子算是衣食无忧了,不但衣食无忧.......嘎嘎嘎......但是,貌似咱的下场不是太好来着。于是,为了建功立业,同时也是为了保命(这个是重点),李贞这只扑棱蛾子决定扇动他那小翅膀,十分作死的开始改变历史。
  • 大华天下

    大华天下

    古之谋者: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乱世之中,智计百出,倾尽所谋……他谋的是天下太平,谋的是边关战士一世安宁。本书以皇室斗争为背景,揭露了腥风血雨下的阴谋诡谲。宁清秋身为皇子,以天下苍生为信念,集智慧侠义于一身,势要还万民一个自由民主的天下!
  • 人民的主张:1789—1814法国革命史

    人民的主张:1789—1814法国革命史

    本书以较近的距离、严谨的态度、丰富的史实和新颖的观点讲述了法国大革命、热月政变、督政府时期、执政府时期和第一帝国这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在此书中,作者用阶级斗争的观点分析了法国大革命这一历史巨变,明确指出“革命是不可避免的”。他颂扬法国革命摧毁了旧社会,也认为恐怖统治与拿破仑一世专政都是法国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预言复辟王朝必将为资产阶级政权所代替。
  • 刺客信条:杀死你是我存在的意义

    刺客信条:杀死你是我存在的意义

    刺客是个古老的职业,但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刺客,却少之又少,因为可以理解的原因——隐秘。他们常年隐匿在黑暗中,行动的目的,则是让刺杀目标的鲜血流淌在大地上,如果不成功,那么大地上流淌的就将是自己的鲜血,他们悄然消失,一如他们无声无息地出现。本期收集了历史上几位留下姓名的刺客,以及几个著名的暗杀组织。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覆魔传

    覆魔传

    异界大陆帝国主战派借外国青年之手算计刺杀先代国王,在大陆挑起侵略战争,一时风起云涌。面对帝国的威胁,剩下的国家联合,组成由四大王国主导的人类联盟。战火起,变数生,就在双方交战的第十一年,沉眠大陆千载的魔界一朝破封,魔界日月双护座下七大魔君携七大军团凭借恐怖邪染,如同瘟疫蚕食大陆生灵...
  • 独家私宠:总裁大叔,你走开

    独家私宠:总裁大叔,你走开

    一场醉生梦死,被大叔捡回家;以为是幸福是天堂,结果,她发现她怀孕了,手足无措的道:“大叔,我有了。”大叔久久的看着他,沉默不语!若她不思考,就会被人彻底吃掉!尸骨在哪里都不知道。若她不挣扎,就会在痛苦中溺亡,最后连自己的孩子都保不住!她该怎么办?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梦落天涯

    梦落天涯

    椹子像是被泼了一盆冷水,浑身都凉了。越尘已在另一个国家,现实变得虚无。她尽量平淡地说:“越尘,对你说出我现在在哪里,恐怕要被你看低。不过,今日已非往日,坐在孙仰仞园子里凤凰木下的我,已不是原来的我了。”越尘并没有循着椹子的思路说下去。他略微轻松地问:“还是喜欢穿紫色长裙子,披一肩长发?”椹子说:“没有啦。稻灰色牛仔裤,T恤,剪短了头发。越尘,你知道这里面有多少沧桑的内涵?”椹子的泪自怜地流,电波传来的越尘的气息是亲切的。对于此时的椹子来说,触摸越尘的灵魂无异于触摸他的呼吸。只要是他的,什么都好。越尘的鼻音变重了:“离得这么远,再说什么誓言都不真实。若有小缘份,我们还会见面;若有大缘份,我们还会相守一辈子。保重!”
  • 我就是狼心狗肺

    我就是狼心狗肺

    元首四年天之骄子降临金星坠落江湖易主看我虽为女儿身如何着男装征服世人狂傲天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传教士的文化之旅

    传教士的文化之旅

    星云历四千五百七十三年,一个灵魂意外降入星辰界,他很迷茫也怀揣希望,在不可视丝线编织成的迷宫中竭力找寻着终点的方向。纵然会遇见新的迷宫、纵然将走到生命的尽头,他都要去看一看,看看有没有机会给织迷宫的家伙来上一次背刺。不信鬼魂不信神,修真觅道求长生。......慢热,前期糟糕,要素过多,以及除了换了一个第三人称外对全书毫无影响的变身顺带单身。
  • 嘘!有仙

    嘘!有仙

    鲜衣怒马少年郎,竟是王爷与将军多重身份,但那又如何,他是本仙看上的人,跑不了也抢不走!阴晴不定小疯子,说自己是天上下凡的神仙,即使是当了偏房,也能大言不惭的叫大伙拜她、供她!而这神奇的缘份,到底是谁撮合的,撮合来祸国秧民,还是拯救苍生?不,小仙子表示,低调点,我只是单纯下凡享受生活的!
  • 背影·匆匆:朱自清散文精选集

    背影·匆匆:朱自清散文精选集

    本书囊括朱自清先生精华的散文名篇,有踪迹、匆匆、歌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绿、白水祭、荷塘月色、我所见的叶圣陶等,还有朱自清少见的诗歌和文论名作等,特点就是全面和精粹,读者可以通过本书找到先生每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布局方面,主要以先生的创作时间为主线,对其各时期创作的作品进行了归纳划分。这样不仅展现了先生的作品魅力,同时也可以通过作品风格的转变,解读先生的创作经历和创作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