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03000000002

第2章 首访北京

从北京归来,我一直在想,北京城真是我见过的最奇妙的地方。

天津再次映入眼帘时,新修的铁路和火车头显得尤为醒目。同欧洲相比,这铁路和火车头都太古老了,让人有种穿越了好几个世纪的感觉。仅仅三天前,我们还是骑着马出的北京城呢!伴着刺耳的汽笛声,天津的铁匠们正起劲儿地打着铁。河堤上,赶着驴和马的水兵慢慢走着。领事馆门外,停着一艘军舰,上面插着英国皇家快艇中队的舰旗。

记得三天前我们离开北京时,行李是用褐色的双峰骆驼驮着的。

空气中弥漫的气味,让我们觉得此时所处的时代是如此肮脏。北京公共卫生的管理糟糕到令人吃惊的程度,前几天城门外那几个新弄的化粪池是仅有的卫生设施,下水道就更没有了。我闻着令人作呕的气味,心想,北京到底是大都市还是小乡村呢?真令人疑惑。不过化粪池的出现,已经让我们心里觉得有些安慰了,毕竟这是改变城市面貌的新举措。

我很讨厌美学、卫生学、社会经济学这些伦敦来的新事物,所以,去北京旅行,让我和那些与我有同样感受的人异常兴奋。奎宁虽然治病很灵,吃起来却苦得很;北京虽然有效调整了我们的心境,却也给人带来了不少苦恼。

帝王家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站在汉白玉桥附近,或者在煤山上都能看到。当然,北京令人为之惊叹的东西还有牌楼、亭子、一尘不染的空气……一切都在阳光的沐浴下变得更加美丽,连泥墙也不例外。牌楼上的深蓝、嫩绿、朱红,与盘在上面的金色长龙显得分外和谐。

在西方,只有男人才穿长裤,而中国妇女几百年来都在穿。她们只有旗袍,没有裙子。我们跟这些最温顺的男人、女人走在一起,深刻感受到他们是如此驯服,时刻准备着,为那些乘坐八抬大轿的大官和骑马的侍卫让路。

我们乘船沿着白河慢慢往下游走,与我们同行的是一位候补道台和他的随从。道台的脸色很不好,白中带灰,而且面无表情,吸烟很凶,一句话也没跟我们说过。就官宦世家的人来说,他是我见过的最羸弱的一个。如果不努力提醒自己,我们就经常会忘记这位乘船同行的人是位即将走马上任的官员。

事物的外表往往受到人们的重视,可我们却没有见过北京大考场的样子。三年一次的全国科举考试就要开始了,在这种考试中,中国的男人们全力以赴地冲杀着。成功的,会得到高官厚禄,即使去世也不会被人忘记,因为他们的名字会被深深地刻在大石碑上,受人瞻仰。

中国最奇特的事物之一就是这里的考场了,即使中国最出色的男人凭它建立了功业,也改变不了这一点。从毁灭人性的角度来说,就算是意大利的古罗马也没法跟它相比。

据说意大利异教的庙宇,已经有好几个世纪没有举行过宗教仪式了,可是,回想我走进去时的情形,感觉同北京比起来,它的宗教仪式应该算是一直没有停止过。每年在围城之前,北京的庙宇都要举行至少两次盛大的仪式。我了解到的情况是,释迦牟尼和观音菩萨在中国的情形,比不上阿波罗和丘比特在欧洲那么受欢迎。因为我从没见过中国其他地方举行宗教仪式,即使小规模的也没见过。

大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极为珍视和敬仰佛教、道教、儒教吧?

可几个月之后,我开始怀疑这一点。因为,宗教在中国留下的痕迹只有庙宇与神像。假如宗教的象征只是庙宇和圣像,那么古罗马得有多少种宗教呢?我曾给来伦敦的外国人做导游,去参观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它是前英国国会的所在地,英国国会包括两部分:长老院[即上院]

和平民院[即下院])。

我们当时正赶上平民院的一些议员做祈祷,那种庄重和肃穆的感觉,深深感染了外国客人,尽管他们并不信基督。有一位女游客来自德国,性格很活泼,上前小声问道:“我们能用小望远镜看看这些漂亮的建筑吗?”而在孔庙,谁会因为用不用望远镜而犹豫不决呢?后来我们又准备去长老院参观,却被拒绝了,因为议院的长老还没做祈祷,所以里面的情形不得而知。一位警察告诉我们,祈祷的时候,任何人都不能窥探里面的情形。一位瑞典教授很认真地问:“每天都会做这样的祈祷吗?每一天吗?假如是真的,我只能说,我对英国的印象是——奇妙。”

中国人最令我感到吃惊的一点,是漠视法规,而这点也开始显现在住在这里的欧洲人身上。这充分证明,漠视是多么符合人性。举个例子来说,我能听到一个住在中国的西方妇女,随便将野餐时间改到星期日。我这一生去过很多国家,基本是在国外度过,而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听到这样的话,就是在中国。对于住在中国的人来说,星期天用来野餐已经约定俗成,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她们还会辩解道:“星期天就是用来放松休闲的。”如果在伦敦或雾气腾腾的利物浦听到这句话,结果会怎样呢?

教堂在欧洲的文明国度里随处都能见到,而中国则没有几座。我经常想起一位海关检察官说的话:“人们都说中国人信奉基督教是英国人的功劳,而实际上英国人放弃基督教倒是中国人的功劳。”北京城像个大旅馆,里面住着各种各样的人。我不禁自问,到底是什么吸引着这些人呢?满族人曾经把它征服,结果却臣服于它。举目四望,发现周围的一切既让人感到无奈,又令人厌恶。这样的北京真是可怕!

有人告诉我,中国人对很多事都很麻木、冷漠,只对钱感兴趣。

他们经常讨论钱的问题,而且只有这一个话题。不过,我想问,欧洲人来中国的目的是什么?除了钱,还有别的吗?那些传教士们被派往中国,口中默念着“钱财是万恶之源”,实际上也没有离开过赚钱吧?

北京有很多美丽的花园,里面的鲜花五颜六色。我们从公园门口经过的时候,看到从里面出来的人手上都抱着一大捧晚香玉。前门(即正门)的周围香气四溢,那是一些小树散发出来的,它们正排得整整齐齐地等待出售。中国人很偏爱香味非常浓厚的花,且对花的欣赏似乎只停留在香气上。从这一点上来说,中国人是幸运的,他们只对让他们心情好的味道有反应,而对那些气味不好的花连看都不看。

北京到处都是树木,根本不像人口众多的城市,而像一个大公园,尤其是站在城墙上面看,感觉更是如此。每个宫殿的院子里都至少有一棵树,庭院大一些的地方更是被树占满,就连宫殿外面也耸立着一排排苍翠茂盛的树木。大概古时候的北京真的像它所规划的那样,如果我能看到那时候的北京,肯定会赞叹它的雄伟,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城市能和它相比。站在钟楼或鼓楼上向对面望去,就可以感受到北京城宏大的规模。同时可以看出,它的透视和布局也很讲究,既有细致的妆点,又彼此保持着完美的距离。钟楼上的阳台,单看很普通,可从整体上来看,却是再壮观不过的了。

蒙古人出色的地方,恰恰是英国人的不足之处。比如我们英国的法院和新帝国学院,若是忽必烈肯定会拒绝在当初的选址文件上签字的。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的宏伟与壮观,都不能同北京相比。作为历史遗迹,北京非常吸引人。住在威严的宫殿里,随身而伴的往往是奢华,但不一定是舒适。他们几乎想不起来走到外面去,每每外出,必定贴身带着不止一排侍卫。这些侍卫为了保护自己的主子不被百姓的浊气污染,每次都会将路上的人全部赶走。或许那些思想开放的年轻人,还有那些善良的女子们,坐着轿子经过的时候,会偷偷掀开轿帘,遗憾而充满同情地看看普通百姓吧?

这些老百姓的思想保守而落后,尽管身体残缺、生着脓疮、衣服破烂得仅能遮羞,却抵触任何能改变命运的努力。北京的大街上,到处流窜着好吃懒做的流氓无赖。这些人很多都是大人物家里的食客,专门为大人物叫嚣打架。这些大人物的院子里,种满了各种树木,它们在深宅大院过的是遮风挡雨的生活,可大人物早晚会对它们由怜惜变成漠视甚至厌恶。有时我会在大街上看到笑意盈盈的满族女子,她们坐在马车上,长相很清秀。就那样宁静而面带善意地欣赏着这个城市和它的街道,如同欣赏那些中世纪或世界历史当中的著名人物。

忽必烈与他的继承者,是否在这个城市的清洁与管理问题上动过脑筋,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记载。如今北京这座城市已经变得破破烂烂,设计上的完美与雄浑,丝毫改变不了它留给我的感觉——遗憾。

我的这种遗憾,在回通州的路上一点点升级,最终由感慨变成了愤怒。通州大街上到处都是垃圾,混乱极了。路面凹凸不平,全是乱七八糟的车辙印,马车走在上面不停地颠来颠去,就像浪尖上的孤舟。

马和骡子拉得费劲,赶车的汉子赤裸着古铜色的上身在后面推得也费劲。即使这样,车轮前进得也很勉强。一年又一年,他们都是这样拼命地挣扎着,把沉重的马车从那些本不该存在的车辙里推出来,不顾生死。我为此感到悲哀,这种简单而原始的工作居然让这些强壮的劳动力来做。我们都知道体力劳动有多么高尚,可也该得到恰当的运用,而不该随便消耗掉。

真该修修路了!到时候通州的路好走了,汉子们同样要流汗,骡子、马一样要拉车,可结果却能给自己和别人带来更多的便利,那该多好啊!而此时,我在他们脸上看到的只是早熟与粗俗,还有浑身的伤痕。孩子们面色苍白,头上生着脓疮,眼神也不好。在中国,穷人感觉不到痛苦,于是有人便妄下评论说,中国到处是欢乐的笑声,因为中国人的生活中没有忧虑。我们的黑奴当中也能听到欢乐的笑声,可谁又想做黑奴呢?谁愿意与中国人民交换一下,像他们一样去承受人为制造的贫穷与苦难呢?

中国人贫穷困苦的境遇越来越严重了,我为此感到心情沉重。造成他们种种困境的原因,并不是气候、土地和他们的性情。因为,假如政府支持的话,肯定会有人去争先恐后修路的。到时候,他们会把路上那些障碍全都铲除,将每一条路都变得面目一新。欧洲人来到北京,也会惊喜于它的巨大变化。

阿尔马非总让我有种穿行在中世纪的感觉,因为那儿的街道黑乎乎的,满是窄窄的石阶,每层石阶都成了坏人藏身的好去处。身份不俗的女士们走在石阶上时,总是小心翼翼的,担心弄脏自己雪白的裙子,或者是担心碰到坏人。同阿尔马非比起来,北京规模比较大,可所处的时代应该更加蛮荒。整个北京城上空都弥漫着紫禁城的神秘气氛,欧洲人是禁止踏进紫禁城的,而里面那位小皇帝也从没有出来过。

皇太后应该是个意志坚强的人,因为她决定做的事情就会坚持做下去,直到完成。她真是个有个性的人!难道她不曾用自己手中的权柄,关注抚慰过百姓的疾苦,而只热衷于权力吗?高贵的维多利亚女王曾经拥有过丈夫给她的爱,她自己也有过母性的仁厚,这位中国的皇太后呢?她曾经历过这些吗?年幼的皇帝一本正经地坐在前面,她在后头垂帘听政,下面是恭恭敬敬跪着的大臣们。此时的她,能否感受到中国千百年来对人性的束缚呢?她也对变革充满畏惧吗?或许因为她只是个女人,也和其他女人一样坚贞地固守旧的秩序。可是,她找出个荒唐的理由,说教堂的钟楼有窥视皇家花园之嫌,便下令让塔利亚布主教和他的神父搬走,从而占有了教堂,这说明什么?只能说她不仅仅是个女人,所追求的也不仅仅是权力。她并不害怕新事物,更不顽固守旧。

阿玛德·大卫神父那里收藏了中国鸟和教堂的管风琴,她得知后,叮嘱对方一定要完好无缺地给她留着。有人说,她曾经想过在教堂里接见外国人,把那里当作大礼堂。如果她真的能接见外国人,那么作为历史遗迹的北京城肯定很快就会恢复昔日的风采,同世界上的其他城市媲美了!

把北京城弄成别的城市那样,有什么好处呢?我曾听白金汉宫的管家说过一段话,每每想起来,心里都会疼痛。他说:“波斯国王是个绅士,他每天都睡在床上,即使星期天也如此。”波斯王国的那些嫔妃们,总希望人们觉得她们已经被欧化,所以一般都会去看芭蕾舞表演。北京历史悠久,过去曾经那般辉煌。明代的劳动人民修筑了我们脚下这段石头路,从通州直达北京城。在这条路上,人、马、骡子都在奔命似的挣扎着挪动车子,走路的人只好躲到大路两边的野地里。

我心里暗自叹息,这还不如没有路!眼前的一切让我的心里非常感慨、愤怒!想到酷热的夏日和严寒的冬天,这样的情形会不断发生,并且伴着尘土或者冰冷的雨雪,我的感慨与愤怒便强烈到无法形容了!

英国人的污水把河流和海洋污染了,那么中国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怎么看呢?人类的生活会随着自然环境的日趋恶化而改变,伦敦大雾给贸易和人们外出带来极大不便,可我们对此却习以为常。

这在中国人看来,大概会认为改善是早晚的事,跟通州大路上的车辙一样。

每个民族都无视自己的缺点,却能瞪大眼睛发现邻居的不足。

同类推荐
  • 三国之狼行天下

    三国之狼行天下

    主角吕布,男,汉族,有一妻、一子、一女。有房有车,有权有势,有兵有粮。特向广大社会诚招有志男女青年,共谱大汉盛世。
  • 武大郎的逆袭

    武大郎的逆袭

    我叫武大郎,本有个如花似玉的妻子潘金莲,却被我改名换姓的送人了。夺妻之恨的仇人西门庆,我却选择原谅了他,并且还给他配了一个“如花”美妻。过命的亲兄弟武松,却被我忽悠去做卧底了。这一切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一个拥有系统,变身矮人浩克的武大郎,看他如何在水浒风生水起,逆袭人生!
  • 三国之昭烈帝新传

    三国之昭烈帝新传

    话说东汉末年,民不聊生,天灾人祸,黄巾顺势而起,诸侯门阀各自为政,造成东汉基业动荡不安。我,刘备,刘玄德,势必要恢复大汉正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且看我刘玄德如何开万世太平,创不朽盛世。。。
  • 陆九卿

    陆九卿

    如果有如果,如果能后悔,如果没有遇见你,那会很无趣,会很无聊,可不会痛苦。
  • 大唐王朝1

    大唐王朝1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昌盛、辉煌壮丽的时代。在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中,历史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推进,并且呈现出波浪式的前进轨迹,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家强大的唐朝是一个公认的高潮时代。唐朝是古代重要的盛世,不但在经济、文化方面的成就光辉夺目,而且在对外关系的发展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热门推荐
  • 千年王妃

    千年王妃

    ﹡﹡﹡“啪!”一个清脆的耳光,她光滑白嫩的脸上出现了清晰的掌印。“你这个贱人,居然敢害我的孩子!”他的目光凶狠如狼,阴鹫的扫向她。她的心,瞬间碎成千万遍,脸上浮起的却是绝美的笑容。她听见自己用轻柔的声音问道:“你相信这一切是我做的吗?你,相信吗?”男人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狐疑,怀里的女人瑟瑟发抖,低低的啜泣扰乱了他的心。心痛的摩挲怀中女子的背,回答她的是僵硬而冰冷的话语:“除了你,还有谁敢害她?又有谁有本事害她?”质问的话,字字淬毒,准确而锋利地射向她,她几乎站不稳,强忍住内心的疼痛,几不可闻的说道:“你会后悔的。”﹡﹡﹡“不,悦儿,求求你,再给我一次机会,相信我。”他低下了高贵的头颅,一步一步颤抖着靠近。她的嘴角挂着讥讽的微笑,声音冰冷如刀:“相信你?凭什么?我渴盼你相信我的时候你在干什么?今生今世,我再也不会相信你,更加不会原谅你!”男人靠近的脚步硬生生地顿住,心,痛得快要窒息了。这一刻,他终于体会到了当时她该有多痛。明白了又如何,有些人,有些事,一旦错过,就永远的错过了。﹡﹡﹡欢迎喜欢的亲阅读,欢迎喜欢的亲收藏,欢迎喜欢的亲投票,谢谢大家了O(∩_∩)O~推荐好友文文:清浅似蓝《葬婚》金利宝贝《穿越之大宫女》蝴蝶吻花香《相公多多追着跑》
  • 豪门蜜婚:总裁,不许动

    豪门蜜婚:总裁,不许动

    未婚夫毁了秦尤心中搭建的一座城,傅谨言再给她一砖一瓦地搭建起来。人人都说傅九爷爱惨了落魄名媛秦尤,才舍得一掷千金博得红颜一笑。他们不知道的是,傅九爷心中有座城,住的却不是她。她一怒之下,毁了他的城,伤了她的人,落荒而逃。经年之后,她与他再相遇。傅九爷眼眸含笑,道:“玩够了?”她答:“当年毁了你一座城,现在还给你。”“怎么还?”她笑,不答。往后余生,慢慢还他。
  • 同桌上好佳(同桌好好玩)

    同桌上好佳(同桌好好玩)

    《同桌好好玩》从同桌到邻桌,从校园到家庭和社会,形成环环相扣的教育链条。主要人物有“福尔摩斯”巴奇,调皮鬼周大齐,爽歪歪李晓果,见义勇为的侯洋,学习好的小美女纪阳,等等。别小瞧这些爱玩的孩子,他们的本事可不小,他们在玩侦探中竟能让一个快破裂的家庭获得重生,他们通过卖花给贫困的小伙伴温暖;他们在集体的力量中让顽劣的小混混尝尝拳头,也让他们自己从恶作剧中醒悟。
  • 听秋声馆词话

    听秋声馆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再见,青蛙1:勇敢的蝎子

    再见,青蛙1:勇敢的蝎子

    本书作为儿童成长文学系列之一,主要描写了一只厌倦了沙漠恶劣环境的蝎子大黄,长途奔波,找到了一片充满生机的绿洲湿地,并结交了青蛙青儿,为了青儿的安全,大黄用计除去了准备消灭蛙族的毒蛇、老鼠等天敌,但是,青蛙居住的绿洲依然因为环境恶化,而最终湮灭。
  • 低碳旅游:你的习惯改变的是地球的命运

    低碳旅游:你的习惯改变的是地球的命运

    低碳不仅仅是一种概念,低碳生活也不仅仅是一种时尚,它与生活息息相关,这是一件利在千秋万代的大事。节水、节电、节气,摒弃高碳模式,崇尚低碳生活……就是身边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可以让低碳生活变为现实,让我们为低碳环境、绿色地球作出自己的贡献!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白云蓝天、雾霭流岚、花香鸟语、蝶舞莺飞……如此美丽的环境需要我们共同的呵护。不要让小河的水总是恶臭,不要让机动车的尾气令人掩住口鼻,不要让草丛里的塑料袋不计其数……让我们牵起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使地球更美丽,更精彩。
  • 南梁遗梦

    南梁遗梦

    天生异象,紫宫亡矣。九星连珠,星辰黯然。蓦然走进南朝,江南风光好,多少楼台烟雨中!
  • 如果我们一起会怎样

    如果我们一起会怎样

    成长系列第2季(又名:十二点12分)我从小就不会讲故事,幼儿园最害怕老师让我去讲故事,我真心讲不出来。小学的时候写文章,如果写的东西是我自己没有经历过的,我这支牙膏挤起来就困难了。现在依旧如此。所以我写的这个小说真的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小说。我称它是“纪实性小说”。顾名思义,内容是基于现实生活中的故事稍做改动而成的。所以,如果真的有雷同,请别当真,只是巧合而已哦。别太跟我计较喽。
  • 温柔的母亲豁达的父亲

    温柔的母亲豁达的父亲

    本书以父亲为主角,母亲为二号角,但笔墨几乎全交给了主线人物——华林夕。由主线人物及他的兄弟姐妹来反映父母的豁达,伟大。希望通过此书让一些年轻人体会到父母的宽容和用心良苦。本书不以情节取胜,写的是成长,还有回忆。每章几乎能独立成章,不影响阅读,串联起又是完整的一部书。
  • 绝代佣兵妃:狂倾九界

    绝代佣兵妃:狂倾九界

    [本文女强+一对一!]她是二十一世纪穿越过来的,顶级佣兵。更是另黑白两道闻风丧胆,“暗夜”里的暗。她一直都是站在顶峰的人。她是冷血无情的代言人,她有着睥睨天下的狂妄。他是闻名四国的“天才医师”。他一直冷眼看着这个世界,一直都是以局外人活在这个世上,他骨子里都是冷酷无情,他有着云淡风轻的气质。一次偶然的相遇,却让两人纠缠了在一起,是劫?还是缘?[这是我的第一篇文,希望各位多多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