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02000000013

第13章 来自塔克拉玛干的诱惑(1)

一群“疯牛病人”的出发

2001年大年初二,我们登上乌鲁木齐开往和田的夜班客车,连夜驰往1000公里以外事先在地图上选定的出发点,去完成一次自助探险活动。

这个决定产生于看了一份豪华旅游广告以后。为了到达那个从公元三世纪开始逐渐湮灭于沙漠中的“中国庞贝城”——尼雅,旅游公司动用了从飞机到豪华旅游车、越野车、沙漠车以及骆驼在内的各种代步工具。而我们所追求的,却是另一种价值。为什么不能探索一条可以依靠自己的双脚进入“中国庞贝城”的道路呢?

筹备工作就这样开始了。积攒资金、收集地图、查阅资料、研究路线、走访学者、计算里程……最终形成的探险计划梗概如下:16人,携带448公斤辎重(其中230公斤是水),利用春节假期,从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与北纬38度线的交点出发,沿着与上述那条豪华旅游路线垂直的方向,向西切入沙漠腹地,找到尼雅河的古河床,考察尼雅遗址及周边区域,然后返回出发地,连夜乘班车返回乌鲁木齐。

其间,将不使用任何机动或畜力运输工具。每人除了分担部分公用器材、携带能抵御零下20摄氏度严寒的装备以外,还必须背负全部生活消耗品,它们是:24瓶矿泉水、3个馕、4块巧克力、4袋牛肉干、2袋榨菜和2袋奶酪。负重水平必须是人力所能承担的,我们不得不选择较低的生活水准。

在送行时,我听到从近处传来一句不知是褒是贬的话语:“一群疯牛病人。”

双重定位产生的偏差

大年初一的整个夜间,我们都在大巴车上昏睡。清晨7点,队长和小宋就离开座位,到驾驶室宽大的挡风玻璃前测定坐标。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东西向1500公里,南北向600公里,在33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基本没有饮水补给。与大自然的力量相比,我们这支小队,无疑如荒漠中随风飘舞的一羽飞鸿般无足轻重。如果出发地点定位不准,可能使整个计划功亏一篑,甚至引发生命之虞。我心中牢记着一份忠告:“沙漠……始终觊觎着探险家的每一处失误,并且随时准备将最小的失误转化成为最大的陷阱。”

果然发生了某种不妥,队长和小宋轻声但却激烈地争论着。用于双重定位的沙漠公路路标和GPS之间产生了接近50公里的偏差。50公里,对于现代交通工具而言,那只不过意味着30分钟的疾驰。但对于我们这些徒步探险者,那将八成意味着耗尽全部给养后无功而返,甚至将一次筹划了半年的探险活动,夭折在尚未到达出发地之前!

经过紧急协商,我们决定舍弃路标,以GPS测定的经纬度为准,择点下车。后来证明,这个决定是正确的——由于沙漠公路向北延伸,公路全线的里程碑都向北修正了40余公里,这是我们事先毫不知情的。

清晨8点,当最初的一缕晨光出现在亚通古斯方向广袤的地平线上时,16名男女队员离开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生命线——沙漠公路,各自背负着28公斤行装,鱼贯步入连绵的沙丘链,向正西方向的沙漠腹地走去。此时,对多数队员来讲,沙漠行军最初的感受充斥着新奇和刺激。

苦难还仅仅是一个遥远的概念,游离在其他一些与己无关的地方。个头最大的光头杨戈(后于2010年在攀登玉珠峰时遇难),当双脚刚一踏上绵软的沙丘时,就嘶吼着唱了起来——“说打就打,说干就干,练一练手中枪刺刀手榴弹……”

沙漠中的苦旅

一进入浩瀚的沙漠,人们的心灵不约而同地进入了放飞状态。这是一些完全不遵守普遍价值准则的人,他们屡屡选择肉体苦难,换取心灵自由。如果他们中的哪一个逃离奢华饭局,却宁愿到宿舍里去泡一包方便面,你无须奇怪;如果他们之中的某一位拒绝卡拉OK,却尝试着把一架手风琴背上冰封雪裹的天格尔峰,你无须吃惊;如果他们中有人节衣缩食,却只不过是为了攒出一把瑞士军刀的银子,你也无须见笑。丰富的人生总是包容各种奇特的追求。此时,正当人们杯盏相庆,喜度春节时,他们选择了沙漠苦旅。

单调的沙漠展开着一望无际的凝固的波浪,一重又一重,绵延无垠,永无尽头,吝啬得决不给人以任何其他的希望。由于经年的风沙堆积,那些看上去颇为相似的沙丘有些是坚硬的,有些是松软的,有些令你陷至小腿,有些仅供留下浅浅的脚印。这里毫无水的气息,但却让你有一种跋涉于泥淖的感觉。爬迎面坡时,被触动的流沙缓缓下滑,奋力的迈进只能赢得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升程,却让你气喘吁吁。下背面坡时,本当利用流沙的下滑去节省体力,但迅速跟进的流沙却拢住你的双腿,让你举步维艰。貌似柔和的沙丘像个任性得有点残酷姑娘,不动声色地约束着你只能按照她的意愿行事。沙丘接连着沙丘,第一千个沙丘后面接连着第一千零一个沙丘。无边无际的波状沙丘一直延展到天地结合处,消磨着你出发前曾经攒足的豪气,考验你那点并不充分的耐性。

尽管你牢记着沙漠行军中避免身体失水的原则,一个小时以后,出发时尚感瑟缩的躯体已经大汗淋漓,内衣粘连着肌肤,像是穿上了紧身衣。

13点5分,在到达一个大沙包的顶部时,我们歇息下来,豪情满怀地回望幻影般的来路,准备享受一种博大的成就感,顺便采集定位数据。而结果却是那么令人扫兴——从清晨到现在,我们只不过在地球表面前进了3.7公里!而要完成今天的预定计划,我们还有三分之二的路要走,却只剩下二分之一的时间。

还有更加让人沮丧的:当大汗淋漓的人们需要以水解渴时,从背包里掏出的却是冻得像手榴弹一样坚硬的矿泉水瓶。

此时,摄影师老石抱着他的“哈苏”相机,正在酝酿着他那光与影的艺术。是的,仔细琢磨,当把沙漠作为一种艺术品来欣赏时,它顿时便褪去了那恼人的单调,变得千娇百媚起来。那些柔曼的沙山、沙丘、沙垄和沙岗,似鳞,似羽,似月,似波。在严冬正午的阳光下,沙丘表面细密的纹络如锦缎,柔和地覆盖在大地赤裸的胴体上,让人不忍举步践踏。

但前方任重道远,我们无暇流连于眼前的画意诗情。未等热汗退去,我们就重新踏上了征程。

寻找尼雅

与古楼兰相比,面积更大、遗存更多的尼雅,至今在名气上仍然稍逊一筹。其唯一的原因,是因为这里有比楼兰更为严酷的自然环境和艰险的路程,令多少探险家望而生畏。恶劣的自然环境曾一度阻隔着人类对尼雅文明的认识,这该是多么的不公!

发源于昆仑山脉吕士塔格冰川的尼雅河,以最初的喧嚣冲出昆仑山以后,就逐渐被农田引流,被高温蒸发,被沙漠吸嘬,最终被无奈地湮灭在无尽的沙海之中。数百年前,当人类的活动能力尚不能轻易地左右自然环境的命运时,尼雅河也曾以她野性的猛浪向北突奔,营造出一带繁荣的绿洲。如今,她已流尽最后一滴老人泪,只留下干涸的古河床见证历史。如今的尼雅河,即使在洪汛期,她的终端也未超出过北纬37度44分的卡巴阿斯卡村。

于是,那条作为历史见证的、似有似无的古河床,便成为探险家们进入尼雅的唯一通道。那是一条出发于民丰县城,途经卡巴阿斯卡村,再向北一直进入沙漠腹地的路。1901年,当斯坦因首次进入尼雅时,选择了这条路线。此后,美籍学者亨廷顿、日本僧侣橘瑞超,中国学者史树青、李遇春、沙比提、阿合买提,直至80年代末开始的,与小岛康誉这个名字密切相关的一系列中日尼雅遗址联合考察活动,都是走的这条“斯坦因路线”。对于一次以尼雅遗址为目标的沙漠腹地考古活动而言,从可行性、安全性和支援补给的角度看,这无疑是一条最合理的路线。但对于以寻求心灵自由,挑战心理和生理极限为目的的探险活动而言,这条路线则显得过于保守和传统了。于是,经过一番精心策划,大家决定由沙漠公路的中部西切,沿北纬38度线跨越沙漠去寻找尼雅。要证明的是:人的心理极限和生理极限是可以不断挑战的,通往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的路,也是可以重新走出来的。

现在,由16名男女队员组成的业余探险队,正如一段鲜艳的蠕虫,艰难而倔强地穿行在无边无垠的沙海之中,时隐时现。

同类推荐
  • 亚洲:马来西亚(世界我知道)

    亚洲:马来西亚(世界我知道)

    本书中内容丰富、文笔活泼、信息完整。它全面地反映了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的风光与民俗。
  • 北京的梦影星尘

    北京的梦影星尘

    本书在描摹众多的名胜古迹同时,也力图捕捞这些尘封的脚印,为读者做地理与人文的双重导游。历经沧桑的皇宫王府、寺庙碑塔、城楼戏园、古墓名陵,如星罗棋布,构成一笔令人抚今思昔的文化遗产。作者十年磨剑,在历史与现实间来回穿梭,努力描绘一幅人间城廓的精神地图。北京不仅是著名的古都,而且是世界上最具文化特质的城市之一,无数的才子、大师在此驻留过。
  • 孩子一定要去的50个地方(中国篇)

    孩子一定要去的50个地方(中国篇)

    本书为中国篇,编者在中国精心遴选了50个地方,既有祖国的名山大川,也有祖国的人文奇景。在这里,我们把它们串联了起来,组成了一幅完美的旅行大画卷。本书是父母朋友与孩子外出必备的旅游指南书,也适合孩子单独阅读,以增长他的人文知识,丰富他的人生阅历。
  • 此生寄如客:奢华酒店

    此生寄如客:奢华酒店

    《此生寄如客:奢华酒店》是一本旅游类图书,别处系列之一。它是以酒店为主题介绍异域文化的,共介绍包括巴黎雅典娜广场酒店、伦敦伯克利酒店、东京椿山庄酒店在内的八个著名酒店。这些酒店几乎无一例外地由名设计师担纲设计,很好地体现了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使每家酒店都拥有与众不同的独特的建筑文化。有奢华的、简约的、充满和式风格的……这本书不是介绍酒店的小册子,不同的视角和对酒店建筑文化、民族风情、特色服务的浓彩重墨的描写使它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
  • 欧洲:荷兰(世界我知道)

    欧洲:荷兰(世界我知道)

    本书中内容丰富、文笔活泼、信息完整。它全面地反映了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的风光与民俗。
热门推荐
  • 符平天下

    符平天下

    苍渊大陆,符道衰微。刘平,一位饱受挫折的可怜儿,是否能凭借这几卷符纸,实现人生的转折?
  • 我的武技能升级

    我的武技能升级

    大道三千,小道三千,能悟道者,可掌苍穹。
  • England, My England and Other Stories(III) 英格兰,我的英

    England, My England and Other Stories(III) 英格兰,我的英

    this is a collection of short stories by D. H. Lawrence (11 September 1885 – 2 March 1930), an English writer and poet. which were originally written between 1913 and 1921, many of them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World War I. Most of these versions were placed in magazines or periodicals. The first UK edition was published by Martin Secker in 1924. Normally, volumes of short stories frequently share the title of one of the tales in the collection. Often the first story is dignified in this way, and often that's because it announces a theme or topic that runs throughout the volume. In the "England and Other Stories," the title story is "England, My England". The stories included in the collection are: England, My England; Tickets, Please; The Blind Man; Monkey Nuts; Wintry Peacock; You Touched Me; Samson and Delilah; The Primrose Path; The Horse Dealer's Daughter; Fanny And Annie.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莫有顾虑

    莫有顾虑

    (小虐大甜,齁甜齁甜的呢)---------【写的不好多多担待,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和妄想中的那个人伴此一生】第一次遇见"你好,顾先生。"莫茵没想到能遇到她妄想中那个人。""嗯"顾夜泽看了莫茵一眼就什么都没说。第二次遇见"你好,顾先生"好巧,又碰到他了。"我们见过的"我们不是见过么...第三次遇见"你好..."再见他还是好喜欢..."闭嘴"除了你好,她还会说什么。第四次遇见"..."我什么都不说不就好了。"莫茵,你为什么不说你好了"她怎么这回连你好都不说了!"..."我妄想的人不会是个傻子吧。
  • 龙瀛剑诀

    龙瀛剑诀

    女子江湖,长篇连载。爱恨情仇,侠义为先。
  • 狗哥的异界生活

    狗哥的异界生活

    汪汪汪?说好的异界重生呢?说好的升级打怪呢?说好的左拥右抱呢?这不是我要的结果!
  • 嫡女倾城逍遥令

    嫡女倾城逍遥令

    一块血玉逍遥令,牵扯出几多恩怨情仇。它自哪里来,命运又该何往。一个追逐了十几世的恋人,能否跨跃生生世世轮回的魔咒。
  • 花枝招展(肆)

    花枝招展(肆)

    有了房子,人就像蜗牛有了遮风挡雨的壳子。可不同的是,人的壳子上还开了一些个口子,不仅可以让别人窥视到你,同时还能让你窥视到别人,你窥视过别人吗?又被人窥视过吗?
  • 无限流跑团之主神的笔记

    无限流跑团之主神的笔记

    内部包含团员档案跑团投稿记录以及主神碎碎念ps1:这是一个无限流跑团以主神本为主,主神视角来写的无限跑团实况,以后可能有投稿ps2:跑团群:712866084ps3:书友群:550706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