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98200000025

第25章 二代,父母返城的先遣队(2)

一紧张,说成了买一张一锅

与今天的海纳百川有所不同,上海的排外曾经为其他地方的人所共知。在计划经济年代,得天独厚的商业和轻工业地位,使得上海人对外地人往往另眼相看。“小新疆”们虽然有了一纸上海户口,但是一开口说话就让人当成了土气的外乡客。一边是西部的大漠旷野,一边是东部的密集城市,这种反差让“小新疆”们感受得特别真切。

李岚强迫自己说的第一句上海话是什么?她上车,坐公共汽车去叔叔家,那个时候一角钱一张车票,如果用上海话跟售票员讲,应该就是那样……其实在等车的过程中,她在心里默念了很多遍,等上了车,看到售票员一紧张,她把这句话说成了“买一张一锅”,售票员盯着她看了半天。李岚已经念了很多遍,但是上去跟人家要讲上海话的时候,还是讲错了。

对毛维俭来说,买东西比较难,费好大劲儿讲不出上海话,人家就很凶地问:“你要买什么?讲清楚讲,讲不清楚不要买。”开始经常会这样。晚上走到大街上,觉得一下子光怪陆离的,车来车往,声音很响,到处都是霓虹灯。有时候觉得很漂亮,站在那儿看,也不知道站的什么地方。因为这里分机动车道、自行车道、人行道,新疆的团场那边根本不分这个,小时候在连队就连柏油路都没有,最好的是石子路,一走过去都是灰。

有一次他又站在那里看,突然有个骑自行车的过来,骑得很快,一下子撞到他。毛维俭往旁边躲了躲,还被那人骂一句:“眼睛瞎了!挡道!”毛维俭没说什么,那人又骂了一句,大概是外地的乡巴佬之类,就气愤地走掉了。毛维俭待在那里一看裤子也脏了,感觉这个地方不是自己的世界,灯光越是亮,越觉得自己是在黑暗里面。

挺长的一段时间,至少在高中的三年里,毛维俭觉得不属于这个城市。处处让他感到是从外地来的,只是有了这样一个户口;但是从生活习惯,或者思维方式上都不太像这里的人。

杨杰在新疆不怕走丢,因为路很好认,但是上海街道纵横,路都差不多,人好像掉到蜘蛛网里面一样,完全不知道东南西北在哪儿。有很多路,他花了很长时间才记住。不过他很谨慎,一般不独自出门,这个地方不熟,就想尽办法找人陪着一块儿去,没人陪就不去。

实际上对杨杰的父母杨清良、朱静华来说,他们是从小在上海长大,从上海出去的;杨杰跟这个情况正好相反,他从小在新疆长大,然后被带到上海。往往一个人出生在哪里,在什么地方成长的,就总是更怀念那个地方。做父母的总认为,在团场那样的地方孩子会没有出头之日;说白了就是,我本来不是农民,却变成农民了,现在不能让我的孩子也变成农民,至少应该是非农吧。

母亲朱静华起先并不了解孩子们的感受,因为从来没听他们讲过。但是有一次她儿子的朋友讲了一句话,给她触动很大,他说:“阿姨,其实我们这一代比你们还要难,我们从小来到上海,都是在边缘生活,都是在人家异样的眼光里长大的。”这句话真的给朱静华震动很大,才知道原来他们的成长比父母可能还艰难,只不过难的方式不一样。

何百成的儿子刚到上海的时候特别不习惯,买了火车票又回新疆去了。何百成硬是让他再到上海去,他对儿子讲:“我们交给你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你必须在上海站住脚。你站住了,我们退休了才能回去;否则的话,你站不住脚,我们就再也回不来了。”后来他的儿子光荣地承担起了这个使命。

毛国胜在团场的一个熟人,他女儿回到上海中专毕业后,幸运地分配到上海港务局,应该是很好的工作。可是谁也没想到,这个姑娘突然辞职回新疆了。毛国胜在喀什碰到她,问她:“你为什么不愿意在上海住,要回来?”她说:“叔叔,我跟你讲,生活不习惯还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那里的气氛让我受不了,感到很压抑。现在你看我一回来情绪就好了。”

那是1993年,毛国胜还在喀什的农三师工作,他借一次回上海出差的机会,接触了不少独自在上海的“小新疆”。临去的时候,他所在单位的同乡们都找他说:“你回去帮我们看看,我的孩子在上海生活得究竟怎么样。”到上海以后,毛国胜专门抽空联系了这些子女。孩子们见了从父母那边来的人都很高兴,可以把有些话说一下了,毕竟他们在上海没地方好说。

有的年轻人对毛国胜说:“叔叔,上海真好,确实好,你看大街上,比农场不知好多少倍。我们也希望融入到上海,做一个上海人,但是总被人家叫‘小新疆’。我们很矛盾,很困惑,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办。”不过,毛国胜一问:“你们觉得还能在这里坚持下去吗?”结果,他们都说下决心不回去了。或许正是从小在新疆的环境里磨炼了他们的意志,使他们不仅要登陆上海滩,而且有信心要占住自己的一块地方。

第一个月工资,孝敬你们

日日夜夜,跟着父母生活在狭小拥挤的亭子间,耳闻目睹他们的艰辛谋生,让杨杰一下子长大了许多。在新疆团场的时候,是半军事化的生活,杨杰这样的小孩子是不知道钱是要赚来的,不知道要做很多工作才能赚到。也不大清楚是要有了钱之后才能买吃的,有衣服穿。

来到上海以后,母亲朱静华主要做一些手工活、针线活,都是厂里放的一些外活。她做过长毛绒玩具、小木偶之类的,经常会把活拿回家里来,给玩具粘帽子、粘手臂等等,家里的小孩子也都帮着一块儿粘。她每天从早上起来开始做一直到晚上十二点,手几乎一刻不停。除了吃饭,把碗筷放下来就接着做,不是用缝纫机就是手缝。床边一点点的地方,正好放缝纫机,只能一个人勉强坐下去,晚上把小台灯放在边上。邻居之间就隔一层木板,很晚了,她还在踩缝纫机,人家都没说什么。

父亲杨清良是辆黄鱼车帮人送货,就像北京的三轮车。一车子几百公斤的货,上桥的时候拼命拉,拼命推。杨杰经常坐车后面,因为爸爸怕他没地方去,他又不爱跟别的孩子玩儿,就带他在身边。杨杰坐在车上的货物堆中,看着光怪陆离的城市在眼前闪过,心里就想: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呢?在新疆不是挺好的吗,为什么要跑到上海来这么累呢?

新疆兵团的上海支边青年二代,在各种场合常常被别人问起:“你是哪里人?”他们往往一时不大好回答,需要多说几句,告诉人家:“爸妈是上海人,但去了新疆;我自己生长在新疆,户口又落回上海。所以,我应该算是上海人吧。”

接下来,他们面临的挑战,就是要活得像个上海人。实际上由于不少家庭都是先把孩子送回来,所以他们许多人就相当于父母返城的小小先遣队,基本上不能像别的孩子那样依赖父母,而是要靠自身的努力,在上海抢滩登陆。

四十多年前,品学兼优的毛国胜因为大资本家的出身而与大学无缘。1993年,他的大儿子毛维俭如愿考取复旦大学。那天,他打电话给父母,报告自己考进复旦了。但是又觉得家里负担蛮大,跟父亲讲:“学费挺贵的,两千六百元。”这在当时是够高的。父亲毛国胜说:“我和你母亲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上大学,你只管安心读书。”

在大学里,毛维俭显得比同龄人心事多一些。毕业在即,他被大家戏称为“面试王”。他的不懈努力有了明显成效,多家知名外企有意录用他,最终他却选择了一家工资待遇稍逊的大型国企。之后没用多少年,他已经在这家大型国企的分公司做到财务总监。他的父母也在2004年从喀什的农三师退休回到上海。

毛维俭的那一段求职过程颇有意思。毕业前,在大学宿舍的楼层里,别人总见到他打领带往外走,问他:“干吗去?”回答:“面试。”有人问:“你要面试多少家啊?”此外就是他老有信,楼下的门卫喊,几零几房间的毛维俭,有你的信。别人拿过来说:“你看都是公司的,是不是又叫你去面试?”他跑去面试没钱打出租,就坐公交车倒来倒去。买了一套好西装,八百块钱,很贵了;不过也很值,那套西装在他们宿舍里大家都借用。

真正把毛维俭的决心一下子敲定下来的,是那家公司财务部的领导。当时毛维俭对他的印象不是很好,看他穿的那件T恤好像皱巴巴的,不是很讲仪表的样子。但是这位领导对他笑眯眯的,毛维俭也不认识,就走了过去。人力资源部的人拉住他说:“如果你来这里的话,这就是以后你们的头。就是他跟我们说,想要你来的。”毛维俭就停下来转头看看,那位领导马上走过来,把他的手给握住,对他说:“小毛,你爸爸妈妈还在新疆吧?”毛维俭一下子挺受触动,他简历里是这么写的。

领导又说:“你还有个弟弟吧,读初中还是高中?”随便这么聊了两句。后来有机会他跟毛维俭说了一句话:“我以前是在黑龙江插队的。”他也是插队的,这个感情不是装出来的。当时的这位领导,让毛维俭确定了自己的选择。

他上班以后是从7月的二十几号开始算工资,算半个月。到月初发一半工资的时候,大概是一千五百多块,毛维俭把整数取了一千块,寄到新疆去。写了一句话:“这是第一个月的工资,孝敬你们。”

同类推荐
  • 郁达夫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郁达夫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沙汀文集(第六卷):报告文学·散文·剧本

    沙汀文集(第六卷):报告文学·散文·剧本

    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九日,一个晴朗的融雪日子,我们“鲁艺”一部分同学,还有何其芳同志,跟随同志一道从延安出发,到晋西北去。因为机器出了毛病,出发时我们乘的一辆车开得最迟,当下午三点钟到达青化砭时,同志已经歇下来好久了。青化砭离延安七十里,是一个高踞在山道边的小小村落,只有二三十户人家。同志正站在路当中和一个青年农民攀谈。那个矮小而又瘦削的农民,一面编织着那种恰和北方人豪迈性格相称的羊毛板带,一面回答着他的询问。这些询问,多半是关于编织毛织物的技术知识的。最后,同志把那尚未完工的羊毛板带拿过来,学着编织了一阵。那些围绕着他的干部、小孩子和头缠毛巾的朴实农民,全都忍不住笑起来。
  • 伤感行旅:郁达夫随笔

    伤感行旅:郁达夫随笔

    《伤感行旅:郁达夫随笔》作者郁达夫文如其人,他那充满浪漫主义感伤色彩的作品真抒真率的胸臆,以一种单纯的抒情方式解剖自我,行文跌宕多姿,宛如行云流水,正反映了他本人坎坷的人牛道路和那个时代的特征,充满了强烈的艺术魅力。
  • 朝着东南走

    朝着东南走

    《朝着东南走》是当代实力派作家阎连科最新的中短篇小说和散文精选集。《朝着东南走》内容涉及亲情、乡情、军旅生活、乡土文化批判等主题。尤其是在较多的回忆性的文章里,不时表露出作者对人性的发现、关照和抚摸,对生命的极度尊重,以及对梦想和终极命运的沉重叩询,充满了历史感和厚重感。
  • 青春苦旅

    青春苦旅

    本书稿是浙江乐清市整理编辑而成,通过他们的回忆,读者可以从中看到一代热血青年曾经在那广阔的天地里如何奋斗的。
热门推荐
  • 脱口而出,妙语连珠

    脱口而出,妙语连珠

    《脱口而出,妙语连珠——令人终生难忘的即兴演说术》(英文名称 Magic of Impromptu Speaking: Create a Speech That Will Be Remembered for Years in Under 30 Seconds)是一本关于如何练习和准备即兴演说的小书。原书作者通过研究各种即兴演讲竞赛、政治辩论以及其它成功演讲者的演讲,又从表演、小品、心理 学等领域吸收观点,最终总结出详细而清楚的方法,能让读者在30秒之内准备一场即兴演讲。读者通过阅读此书,可以学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准备一场让听众回味深 远的即兴演讲技巧。
  • 末世零纪元

    末世零纪元

    公元3068年,地球上空突然出现一道巨大的口子,那如同眼睛般漆黑的裂缝中一股神秘的能量元素逐渐覆盖全球,卫星失去控制、地面网络中断、各种大型地质灾害频发、沿海城市纷纷淹没……人类文明危在旦夕!全球各政府高层汇聚一堂,启动了最终计划……“本公主出场要求很高的,哼哼!”“两包巧克力”“不去,不去,哼!”“四包!”“恩……不去!”“十包巧克力!爱去不去,不去拉到!”“哼!看你这么可怜,我就勉为其难的帮你一把!”
  • 美食系强者

    美食系强者

    这是一个灵力大爆炸的世界,来自深海、天空、山脉、甚至异界的异兽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人类脆弱的神经。但是当欧晓成为生活系灵者后,这一切都变了...凡是我做出来的美食,不仅色香味爆表,最主要的是还带有属性!麻辣烫(极品):沟通天地灵气,洗髓固本,可改变自身资质,长期食用资质可达到万人之资。十三香深海覆甲虾(极品):壮阳补肾,补充五脏之气,可短暂增加自身吸收灵力速度,伤势恢复加快,长期食用可永久增加灵力上限。当别人还在与异兽拼死战斗以求得突破时,欧晓已经靠各种美食吃出来一条超神之路!
  • 幻皇武帝

    幻皇武帝

    这是一个由武者、幻术师、驯兽师构成的神奇大陆。 天生眼盲却拥有幻瞳的少年纳兰哲,立志成为水云大陆史上最强的存在——幻皇武帝! 而这一切,仅仅是为了向那个女孩许下的承诺。 为了你,我不惜天下为敌,单挑世界!
  • 乾坤狱

    乾坤狱

    少年发现原来梦并非只是梦,梦里有乾坤,那才是真实的世界。就在被人们遗忘的每个夜晚,都在上演着无数个轮回的人生。两界通过梦境相连,如果想知道梦里究竟会去到哪,请随少年进入乾坤域!
  • 风笙也曾醉入南怀

    风笙也曾醉入南怀

    上官笙南的眼泪控制不住的一直向下流,看着飞机下的城市。“南宫修言,我终于还是放弃了……”无论我怎么做,都永远无法打破不了你心里的那块冰,是吗?“上官笙南,我希望你知道,她当年抢了你妈妈的结婚对象也就是我爸!”上官笙南……不是我不爱你,是我没办法和你在一起。“慕容风眠,你疯了吗?你姐姐开车撞我哥,我哥现在不知所踪,我嫂子还在昏迷,孩子还这么小你就拿孩子威胁我嫁给你……”“要不是我爱了你那么久,我早就……”“你害了一个贺兰妮妮还不够吗?”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我活在太阳末日

    我活在太阳末日

    王旭身怀“坑爹”系统,重生新地球18年,正准备牵手女神,走上人生巅峰。结果突然之间,太阳要罢工,世界要末日,他要活不下去了?这个末日,是最好的,也是最坏的生如野草,当也可撑天!
  • 误尽一生春

    误尽一生春

    认识蔚擎的人都知道,二爷这个人——不仅占有欲强,还醋劲大。只要穆小姐多看旁的雄性一眼,便一言不合就扛上肩头,回房“深刻教导”。每每穆栀被颠得七荤八素:“蔚擎,有种你放我下来!”“我有,你要么?”穆栀一怔,顿时憋红小脸,“滚!”“遵命,夫人。”最是雪夜枪声里,对你的一见钟情,给我生死相许的勇气。幸是我可以,陪你穿过硝烟战火,在悬崖边,听山风呼啸,迎接枪林弹雨……
  • 辛丑年

    辛丑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