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98200000023

第23章 生存,街头巷尾各自谋生(3)

他们大都乐意接受这种安排。说实话,在上海真的挺不下去了,当时没有别的选择余地。到海丰是坐船去的,杨清良和朱静华一家,身上只有十块钱了。还不错,到了那边以后,给每家发了五十斤大米,屋里放了一瓶油,还放了些烧饭用的草。就这样,又安了一个家。

顾幸运到了那里一看,房子是现成的呀,特别高兴,终于有自己的房子了。一大间加一小间,大间有二十七八平方米,一家人绰绰有余了。

到晚上,余加安躺在床上,看看这个新房子,从房顶到墙面、地面,突然之间他自己笑开了。老婆李小女问他:“你笑什么?”他说:“怎么不笑?不管怎么讲,我现在有这么一个家了,毕竟比原来在新疆的土房子要好,比在上海挤着要好。不管怎么样,总算有个自己的窝了。”

尽管海丰农场地处当时相对偏僻的苏北盐城,距离上海还有好一段水陆行程,但是时代的新风也吹到了那里。他们把生活刚一安顿下来,一些家庭潜在的危机也随之显现出来。

那时候劳动任务不重,空闲时间多了,大家又都有兴趣有精神需要,上边呢也希望他们都能安心,就经常搞一些舞会。不是这边有舞会,就是那边有舞会,舞会的场所虽说条件不是多么好,但这些人经常在一起,感觉就不一样了。因为原来夫妻两个在新疆的团场连队,选择范围很小,不少人其实是凑合的。

人们晚上听说哪个大队要组织跳舞了,就往哪个大队去,当时把双喇叭的录音机提来提去,提东提西的。结果问题暴露出来,有的夫妻没有共同语言了。在团场的时候没有共同语言不要紧,不需要有多少共同语言,因为整天就是劈柴、挑水、干活,外面的重活女的干不了,男的去干,合着过日子就够了。回到这边不一样了,业余生活开始丰富起来,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样劳累和互助了,矛盾就凸显出来。

而且说起来年龄就三十几岁,正是还能够活动心眼儿,重新开始的时候。总之,有的人心就变了,还想着要更好。男的感到女的不顶用,或者女的感到男的不顶用,原来看上去稳定的家庭,陆续出现矛盾和冲突。

除了挖渠种地,还学了点什么

符合“单顶”条件去盐城海丰农场的人暂时得到满足,还有另外一部分连“单顶”政策也享受不到的上海支边青年,需要面临重新回到新疆的选择。为了避免被送回去,40岁的聂崇良躲到了无锡的一家小厂去做临时工。

聂崇良的表哥对他说:“我帮你联系好了,你赶快到无锡去躲躲风头吧,以后看看再说。”那阵子对不符合政策滞留在上海的返城者查得很厉害,不给户口,不给粮票。有的街道和单位,谁家里有这种私自回来的,父母不上班,要待在家里做工作,做好了,再上班。看到这样的形势,聂崇良就跑出去了。

当时周敦福经常听到,有人在里弄口或楼上用高音喇叭喊,大意是:符合条件的到海丰去,不符合条件的回新疆去,上海你们不能呆,没有工作给你们。周敦福知道,最后有的人是自愿回去,有的人是遣送回去。而且小孩子要上学的,不给学上,什么都卡掉。他的孩子本来是在借读,为了叫他们回去,取消了借读资格。结果,周敦福再一次登上了西去的列车。直到1987年,他才又举家和不少人一起从新疆倒流回上海。

能够享受“双顶”政策的安康、史美云夫妇,是让许多人羡慕的。当安康通过顶替进入了母亲原先的工作单位,等待他的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呢?他母亲之前是在第一人民医院做营养师。安康顶替她进去以后,人家问他:“你有什么特长?”安康老实回答:“我没什么特长。”于是刚开始把他分到食堂,之后调到挂号间,还放到收发室管信件报刊,后来又调去做电梯维修。

其实安康是有特长的,他自幼就有个学习音乐的梦想,去支边以前,本来有机会考取音乐学院,但是放弃了。到了返城以后的这个时候,他就萌发了一个想法,买一架钢琴吧,哪怕是借钱。买一部琴要五千六百块,他一个月工资五十三块,一百多倍。买了以后,勒紧裤腰带还这个钱。可是心里很舒服,今后自己的小孩子可以练琴了。

确实,曾经有一位顶替父职的支边青年遇到这样的情况,第一天去单位报到,跟劳资科长见面,人家问他:“你有什么技术或特长吗?”他好好想了想,这么些年,除了挖渠、修路,就是种地,还学了点什么呢?最后他想起来了,自己会打家具,于是赶紧说:“我会木工!”结果就是这一项当年“不务正业”的手艺,让他得到了第一份的正式工作,到这个单位管家具。

70年代后期全面恢复高考,让“老三届”知青中的部分人抓住了机会,一变而成为天之骄子。但去新疆的支边青年就没这么幸运了,他们不但直到1980年底还身处半军事化的兵团深处,而且大多数都已超过三十岁的报考年龄线。返城时选择留在新疆的王祖炯,虽然是团场的秀才,但是高考与他无缘。

他当然听说高考这回事了,但是压根儿不让自己去想它。因为很自知,或者说自卑,他只是个初二才上了十三天的人,怎么可能想要去参加高考呢?去新疆的上海支边青年比后来文革中的知青,离开家乡、离开知识、离开都市,要早了三五年,这三五年对他们来说,也正是使他们与恢复高考失之交臂的三五年。或者可以说,当初决策层给恢复高考划线的时候,就是以66届的高三为底线,根本没把他们划在其中。

鱼姗玲也是赶不上高考的末班车,原因是年龄的限制,1977年底恢复高考,年龄是限制到三十岁,她三十三岁,已经属于条件范围之外。而且她已经成家有小孩,又是工作和生存压力,又是家务压力,即便让她考也没有精力再复习了。

本来,1977年初步起草的恢复高考招生文件规定:“考生年龄在二十岁左右,不超过二十五周岁,未婚。”而邓小平早在这年5月24日,同王震等人的谈话中就提出,要采取特殊政策通过严格考试从1966、1967届高中毕业生中选拔学生上大学。在8月召开的科教工作座谈会上,他又谈到知青的报考问题:“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中通过自学达到了较高水平的人,要研究用什么办法、经过什么途径选拔回来。这种人成千上万,要非常注意这部分人,爱护这部分人,千方百计把他们招回来上大学或当研究生。不要定什么名额,这样的人有多少就选多少,可以在名额之外。”

于是在正式发布的1977年招生文件中,特别规定:“对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并钻研有成绩或确有专长的,年龄可放宽到三十岁,婚否不限(要注意招收1966、1967两届高中毕业生)。”在1978年的招生文件中明确规定“年龄可放宽到三十岁”,并取消了其他限制。

显然,即使有了这些年龄幅度放宽的调整,1966年以前的支边青年,也已经基本上不在政策考虑的范围之内了。

重又登上列车,已经是一名列车员

80年代初的上海百业待兴,这为闲置在盐城海丰农场的那些人带来了转机。为了多挣一份工钱,更为了作为回城的跳板,这些来自上海的人,又纷纷往上海进行劳务输出了。清洁工、医院勤杂工、饭馆洗碗工等等,一般都是等待他们这些人的岗位。

就像“农村包围城市”,他们先等待在江苏盐城,然后转战到上海远郊,再渗透到近郊,一步一步地逼近市区。如同是画了一条曲折的线,只是这回家的征途被拉得好长。

就在大家纷纷埋头忙于打理小日子的时候,他们当年返城的主要发起者欧阳琏,也在四年刑满之后,只身回到了这座城市。他是在1984年放出来的。之后他当过商店的采购员、服装厂的勤杂员。又做生意,亏了以后,也是通过海丰农场的劳务输出,到化工厂当了三年多的工人。后来在长征医院做护工,服侍病人。还给人家洗过鱼缸,在电缆厂干过,接下来是做看门的,看弄堂,到大楼里做保安。

借着劳务输出的机会,顾幸运的丈夫,也是一起从新疆返城的,在上海火车站当上了搬运工。主要是装卸大电器和托运的行李,光着膀子扛行李,即使在冬天都是满身大汗。那时候他也四十几岁了,最苦的就是那三年,正是女儿念高中,需要花钱的时候。

顾幸运经过努力,幸运地重新登上54/52次列车,这次不是坐车,而是成为一名列车员。大家见了她开玩笑说:“顾幸运啊顾幸运,你这个名字起得多好!就像棵向日葵,幸运的阳光总是照到你。”她自己认为,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心态要阳光,要积极。

在列车上,他们几个从新疆回来的人负责的车厢总是特别干净。他们会把厕所都冲洗得干干净净,再挤再忙,也要打扫好卫生。他们都是得五角星。所以列车长对他们评价高,有的时候他对别的职工讲起来:“你们这些一直在上海的人不惜福,看看人家新疆回来的怎么干活的,你们是怎么干活的?”

顾幸运一看到那些还留在新疆,探家以后从上海返回去的人,会特别关照他们,这是没办法的,就是个感情问题。这些乘客知道了这几个乘务员也是新疆支边回去的,很羡慕,笑着说:“你们又走这趟火车了,和我们不一样,你们运气真好!”他们往往都是没有条件顶替或办户口,回不来的。

就在往返上海与新疆的这趟列车上,顾幸运还发现,他们曾经留下多少往日记忆的车厢里,又出现了一批批支边青年子女的身影。这些少男少女正当他们父母进疆时的年龄,而他们正以相反的方向,怀着别样的心情,从新疆各个团场奔赴大上海,踏上那个对他们来说既陌生又熟悉、既遥远又亲切的城市。在那里,他们就要开始与自己的父母完全不一样的人生了。

同类推荐
  • 大家小书:鲁迅作品细读

    大家小书:鲁迅作品细读

    钱老师的“鲁迅作品细读”前后写了二十年。这本书辑录了钱老师阅读鲁迅的小说五篇,散文五篇,散文诗六篇,杂文十八篇。钱老师说之所以如此痴迷鲁迅在于,“坚信鲁迅是中华民族具有原创性、源泉性的思想家、文学家,阅读鲁迅是民族精神基本建设和教育工程,而且鲁迅作品是要读一辈子,常读而常新的;坚信阅读鲁迅原著是走进鲁迅的唯一途径,而且要静下心来,一个字一个字地细细品味,来不得半点浮躁与虚假。”
  • 从此以后

    从此以后

    在江油的蒋雪峰注定该成为一位优秀的诗人。他不是那种拿着诗歌当工具使用的人,他的安静、他的寂寞、他对诗歌的敬畏练就了自己身心的干净。他有一句诗“李白的战士最听酒的话”流传很广,而恰恰是这一貌似调侃的句子,让我们看见了一个真诗人的内心,那些尘世,那些绳营狗苟,那些花花肠子对于诗人来讲是不屑的。
  • 独坐小品

    独坐小品

    这二年我写小说较少,散文写得较多。写散文比写小说总要轻松一些,不要那样苦思得直眉瞪眼。但我还是习惯在沙发里坐着,把全文想得成熟了,然后伏案著笔。这些散文大都是独坐所得,因此此集取名为《独坐小品》。
  • 我本是散淡的人

    我本是散淡的人

    本书收录了“找不到感觉”、“包办婚姻”、“自我革命”、“朋友就是幸福”、“好男不跟女斗”、“害怕文学”等200多篇杂文。
  •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朱自清编写的《荷塘月色》分为感悟生活、故人旧事、行走的踪迹、思索人生四辑内容,其中,四辑中的佳作,无一不体现朱自清先生为文的特色;第二辑的七篇作品之中,《背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其简洁朴实的文字,忧郁萦绕的氛围,为世人展示了中国式的父子情深;《阿河》塑造了一个勇于追求个人幸福,敢于反抗旧礼教的新女性形象;《白采》借叙述与白采生前交往的二三事,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处境的凄凉;《儿女》一扫前面的沉郁压抑气氛,满篇幽默,字里行间透露出朱自清先生为人父的大快乐与小烦恼;《白马湖》和《我所见的叶圣陶》表达了作者对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深深怀念和惺惺相惜;《给亡妇》是泣血泣骨的悼念亡妻之作,力透纸背的情意让读者动容;第三辑中收录了在朱自清先生的几部代表性散文集中的游记;第四本辑中,《航船中的文明》虽曰“文明”,其实是反讽了封建习俗的愚昧;《生命的价格——七毛钱》借一笔买卖孩子的交易,斥责了人情的淡薄和世事的险恶;《正义》一文通过戏谑的口吻,在千方百计寻找正义而不得中,讽刺了当时正义感普遍缺失的现象。
热门推荐
  • 二次元酒馆

    二次元酒馆

    为何二次元BOSS长跪门外,只求能进店喝酒?为何,众多小强甘为鹰犬,肝脑涂地?这一切的一切,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让我们推开这扇酒馆小门,走进诸天酒馆! 新书《神奇宝贝之我本善良》已发布,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赏脸看看,流火在此谢过。
  • 巴山剑场(1)

    巴山剑场(1)

    备受天下瞩目的镜湖剑会在剑山举行,巴山剑场余左池与岷山剑宗百里素雪大显身手,声名远播。一招未出,甚至都不曾亲临剑会的巴山剑师顾离人却获得了“天下剑首”的称号。就在天下才俊争做顾离人弟子、抱怨巴山不公的当口,顾离人却向世人宣告:山野少年王惊梦已是他唯一的亲传弟子……为达各自目的,各国联手布局,顾离人、百里素雪身死;为寻元凶大恶,王惊梦矢志挑战天下高手查找线索;为了实现自己的野望,郑秀也盛装来到了长陵。此时的长陵,各方势力云集,风雨欲来之势顿起。
  • 文字的力量

    文字的力量

    文集共收集作者精选作品77篇,约20万字,作品的主人公多以农民为主体。全书分为三辑,第一辑为写人记事类,约29篇,主要刻画的是一些成功的农村乡镇企业的群体形象,歌颂了他们的奋斗精神,详细记录了他们成功背后的故事。第二辑为散文随笔类,约33篇,分为家人家事、养成盘点好习惯等内容,叙述的是亲情、友情、爱情,“让文字关注地方文化”,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第三辑为评论类,约15篇。主要还是以农民为主体,作者见证了他们从农村走向城市,靠自己的能力与智慧在城市站稳脚跟的事例,表达了对他们的钦佩之情。
  • 寓言中的人生智慧

    寓言中的人生智慧

    世界上有这样两种教育励志思想:一种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产生,也随着这个时代的结束而宣告过时;另一种也是随着是代的变迁而产生,但却对人类有着恒久的价值,就像钻石一样,经过岁月的磨砺,反而变得更加光彩夺目,《寓言中的人生智慧》一书所涵盖的励志思想,无疑属于后一种。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王子殿下的重生冷妻

    王子殿下的重生冷妻

    (作者已经弃文,请各位小可爱请勿入坑!)
  • 必須活着

    必須活着

    一抹红纱在他眼前闪了一下擦肩拂飘而过,不对!不是红纱,分明是些红丝线倏地从康正眼前被什么迅速抽拽走了。康正五十多岁的样子,看去比他实际年龄要老一点,他是个鳏夫。那一年他和老婆去赶集,老婆坐船帮上,鬼知道怎么搞的,一歪身落到水里被急流冲走了,死了。人们说他克女人,他没有动再娶的念头,动了也没用,没有人会嫁给他。那是十八年前的事,十八年过去了,他没觉得有什么,他觉得一个人过挺好的,他怕又把个女人克死了。康正放下手里的锄头,抹了几下眼睛看了看,什么也没有?情形恍然如梦。鬼哟。他想。
  • 世界如此美好,有你有我

    世界如此美好,有你有我

    走进学校大门,终于迎来了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活,四年光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经历了太多,知道了太多,也明白了太多。艰难,痛苦,幸运,高兴,亲情,友情,爱情,一起交织出现……“而我最遗憾的事,却是错过了你!”大学毕业,步入社会,不知是否还能再次遇见你……
  • 无敌从被系统托管开始

    无敌从被系统托管开始

    重生归来,竟然被被系统托管了。身体被系统夺去了控制权,这不是我要的系统啊喂,柳子云无奈的躲在脑海里看着身体做出的事情,瑟瑟发抖。托管挂机修炼,吃饭睡觉一不留意就突破了。系统真人出境,大腿太粗差点手滑抱不住。各位路过的大佬,美女帅哥大老板,点个收藏。
  • 女帝家的小白脸

    女帝家的小白脸

    这是一个单人徒手拆城墙的世界,女帝养着一只麒麟,大夏皇宫的池子里有龙存在,还有只闻其名的剑山,不时有灵剑下山寻主。任八千紧抱女帝大腿,大步走上人生巅峰。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那么一个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