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89200000018

第18章 枪手博弈:保护自己,远离斗争的旋涡(1)

通过枪手博弈,我们可以了解到,人们在博弈中能否获胜,不单纯取决于他们的实力,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博弈方实力对比所形成的关系。事实上,在枪手博弈中,如果遵守游戏规则,正确运用博弈策略,实力弱者反而比实力强者更有胜算。对实力弱者来说,积极争胜并不是主要目标,保证自己的安全,才是赢得最后胜利的砝码。

在多人竞争博弈之中,弱者应该懂得坐山观虎斗。远离争斗是保存实力、积蓄实力的必要条件;隔岸观火,是把握时机、赢得胜利的绝妙策略。在混乱的博弈场上,聪明人应该懂得远离硝烟,避开争斗。三国鼎立,枪手的对决

在一场博弈游戏中,甲、乙、丙3个彼此痛恨的枪手准备决斗。甲的枪法最好,十发可以八中;乙枪法次之,十发可以六中;丙枪法最差,十发才四中。

这场决斗展开后,试问:如果3人同时开枪,并且每人只发一枪,谁活下来的机会大一些?

通常,人们都认为甲的枪法好,活下来的可能性更大一些。然而,这并不是合乎情理的结论。实际上,枪法最糟糕的丙活下来的几率最大。

有人会觉得不可思议,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各个枪手的策略:

首先,枪手甲一定要对枪手乙先开枪。因为乙对甲的威胁要比丙对甲的威胁更大,甲应该先干掉乙,这是甲的最佳策略。

同样的道理,枪手乙的最佳策略是第一枪瞄准甲。乙一旦将甲干掉,乙和丙进行对决,乙胜算的几率自然大很多。

而枪手丙的最佳策略是什么呢?没错,那就是对甲开枪。乙的枪法毕竟比甲差很多,丙先把甲干掉再与乙进行对决,丙的存活几率还是要高一些。

这样的话,我们再来看一下3个枪手的存活几率:

甲:被乙丙合射40%×60%=24%

乙:被甲射100%-80%=20%

丙:无人射丙100%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概率对比,我们发现枪法最差的丙存活几率最大,而枪法好于丙的甲和乙的存活几率反而要远低于丙的存活几率。事实上,这是最符合博弈场规则和逻辑的结论。

现在,我们改变一下游戏规则。如果甲乙丙并非同时开枪,而是轮流开枪,结果会怎样呢?

假设开枪的顺序是甲、乙、丙,这时,甲有80%的几率一枪将乙干掉,若是这一枪很顺利结果了乙,就轮到丙开枪,丙有40%的几率一枪将甲干掉。

即使乙躲过甲的第一枪,轮到乙开枪,乙还是会瞄准枪法最好的甲开枪。而乙开枪之后,还是会轮到丙开枪。无论是甲或者乙先开枪,丙都是最安全的。

我们不妨进一步假设,把开枪的顺序倒过来,让丙先开枪,情况又如何呢?

这时,丙既可以向甲开枪,也可以向乙开枪,最佳策略就是胡乱开一枪,不打中任何人。

接下来的局面,甲仍然是向乙开枪,而如果甲打不中乙,乙则会向甲开枪,因为这样做能让自己在下一轮中占据有利形势。这样一来,丙就可以坐山观虎斗。

通过枪手对决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在博弈中能否获胜,不单纯取决于他们的实力,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博弈方由于实力对比而形成的关系。

三国时期,荆州成为各路英雄角逐之地,每一位笑傲疆场的风云人物都想要得到这块宝地,因此将荆州称为兵家必争之地,可谓当之无愧。刘表、曹操、刘备、孙权等人都曾据守荆州,可见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

然而,每个人获取荆州,其后必定要遭受到打击,而孙权趁关羽北伐之机违背盟约袭取荆州,尽管后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是我们重新反思这段历史则不难发现,这正是吴蜀两国走向衰落的开始。

事实上,三国的对决就好比是3个枪手的对决。在赤壁之战前,三方的关系是这样的:曹操好比是枪手甲,孙权是枪手乙,而刘备是实力最差的枪手丙。

那时,在孙刘联盟中孙权是抗击曹操的主要力量,并在赤壁之战中击败了曹操,而刘备在当时的最佳策略就是趁机发展壮大自己,胡乱开枪。在华容道,刘氏集团没有杀掉曹操,就是考虑到接下来的局面:如果曹操死了,孙权就会将实力最弱的刘氏作为唯一的敌人。这样的话,刘氏根本就没有胜算。

等到刘备占据两川之地,又进而攻占汉中时,实质上刘备已经由枪手丙变成了枪手乙并有了取代枪手甲曹操的形势。而已经沦落到枪手丙位置的孙权则不应该向刘备一方进攻。他的最佳策略是让曹刘对决,自己修国养民,趁机壮大。此时,对孙权来说,虽然攻占了荆州可以暂时增强自己的实力,但是不能长期据守,等到刘备伐吴时,荆州又会得而复失。

更糟糕的是孙刘结怨,不可能再回到赤壁之战前的关系。后来,诸葛亮多次北伐吴国都没有很好的策应。当时,若吴蜀一心对曹,魏必成夹击之势,枪手甲的优势必定不复存在,司马懿纵有绝世之才恐怕也要疲于两线奔命。

而孙权和东吴基业失败的原因,是因为孙权没能因时而变、调整其战略,结果导致了一场错误的战争。可以说,这场战争直接影响了三国的最终结局。

三国鼎立的局面,就是一个枪手博弈的局面,三方的最终目标都是统一全国,而三国的最优策略应该是首先攻击最强的对手。

对吴和蜀来说,他们的最强对手都是魏,所以都应该将魏作为首要攻击对象。曹操消灭张鲁后,并没有进一步攻打刘备,就是因为害怕孙权在背后包抄,足见曹操对孙刘联盟的忌惮。

枪手博弈是这样的,必须先杀死对自己威胁最大的对手,才有可能存活下来,并且在下一轮对决中占优势。蜀国几乎一直都在执行一个战略,与东吴保持和平或者结盟,与魏国争中原,“恢复汉室”。除了夷陵之战外,蜀国没有一次主动进攻过吴国。

然而,在这样的形势下,孙权却违反了博弈游戏的规则,还是念念不忘荆州,向西扩张,这是一个极其错误的战略,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后果。

实力不够,就借力打力

如果你的实力不够,又没有出手必胜的杀手锏,如何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呢?下面的案例对你也许有所启发。

在美国鲑鱼市场上,主要有红鲑鱼和粉红鲑鱼两个品种,两者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多年来一直胜负难分。

最初,粉红鲑鱼的销售商大获其利,无论知名度、销售额还是利润都强过红鲑鱼销售商。因此,粉红鲑鱼一直就如同霸主,占据了美国大部分的鲑鱼市场。

对此,红鲑鱼销售商十分烦恼,训斥推销人员没有能力,发出调整期限:“给你们90天时间,缩短这个距离!”

90天后,红鲑鱼卖得真的比粉红鲑鱼好。红鲑鱼销售商大喜,召见了全体推销人员了解情况,销售人员据实汇报。原来,他们改变了以前那种自我夸耀的宣传口号,对外宣传口号为:“正宗挪威红鲑鱼,保证不会变成粉红!”

红鲑鱼销售商听了这一口号,拍案叫绝,奖励了他的下属。

这就是借力打力的好处,与其以卵击石正面对碰,还不如借力打力,借对方之名做文章,旁敲侧击,得其剑走偏锋之妙。

在博弈场上,要懂得“借力打力”。有些时候,自己出头会使实力受损。当自己的力量不足以跟对方抗争时,精明的人就善于借助别人的力量来对付对方,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并使自己暗中获利。

三国时期,在群雄并起危险四伏的局势中,曹操能够脱颖而出,就在于其善于借力打力,他把别人捧上前台,自己在幕后操纵,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后,逃离洛阳,回去整顿兵马,并会同袁术、袁绍、孔融、马腾、孙坚等十七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

在这些人中,曹操拥有较强的实力,作为发起人,理应以他为盟主,然而,他却主动谦让,把盟主位置让给袁绍。袁绍心甘情愿地当了冤大头,结果在群雄逐鹿中四面受敌,力量慢慢削弱,最终被曹操吞并。

在这场博弈中,曹操借力打力,借势灭势,不仅打击了董卓,同时又削弱了袁绍,可谓一举两得。后来,曹操杀入洛阳消灭董卓后,把汉献帝当成傀儡,挟天子以令诸侯,自立为丞相,对各路人马进行讨伐。这是借力打力的手段。

与曹操相似的还有李渊。隋朝末年,李渊从太原起兵后没有着急称王,而是用借力打力的计谋,他写信给瓦岗军首领李密道:“当今能称皇为帝的只能是你李密,而我则年纪大了,无此愿望,只求到时能封为唐公便心满意足,希望你能早登大位。”

李密得书后十分高兴,对将佐们说:“唐公见推,天下可定矣。”

自此以后,李密十分信任李渊,常和李渊通信息,双方也没有争斗,而是专心与隋朝主力决斗。几年后,李密消灭了隋朝最精锐的部队,自己的队伍也只剩2万人马。这时,李渊出兵不费吹灰之力便收降了李密余部。

博弈须知借力打力之道,把别人当枪使,既要使别人主动出击,又要保存自己,并从中获利,这是不容易做到的。

在商场中,也多有借力打力的行为。事实证明,借力打力能够帮助自己成就伟业。蒙牛的发展历程就说明了这一点。

蒙牛乳业刚刚成立时,处于三无的状态,势单力薄,不说全国发展,就想在内蒙古立足也非常困难。在草原上,只有区区1300多万元资金的蒙牛,与伊利、草原兴发这些大企业相比不过是个“指甲盖”大小的小厂。而它的对手伊利,已经是中国乳业的强势品牌,更是内蒙古的老大。

刚刚起步的蒙牛实力非常弱。蒙牛要想启动市场,从牛奶市场分一杯羹是非常困难的。最初,蒙牛打出的广告遭到了沉重的打击:一夜之间,蒙牛乳业的灯箱广告全部被人砸坏了。

蒙牛老总牛根生非常愤怒,但他还是静下心来理智地思考,想了一个主意,让蒙牛打出了这样的广告:“争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伊利第一,蒙牛第二”“千里草原腾起伊利集团、兴发集团、蒙牛乳业”,这些广告上统统打上了同行企业品牌的名字。蒙牛这样做,让很多人不解。

不过,自此以后,蒙牛的发展道路开始通顺起来,迅速地进入了市场,并获得了消费者的肯定。就这样,借助其他企业的名气,一个不起眼的小乳品企业,从残酷的博弈中脱颖而出,成了知名的品牌企业。

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是全球五百强,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强者,至少在刚起步的时候,大多数的企业都只是一些中小型公司。对弱者而言,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只有借助于其他人的力量,借力打力,才能避开沉重的打击而保存自己,最终获得博弈的胜利。

“借”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以借资金、借人才、借技术、借商标等。企业家掌握了“借力打力”的精要,就会有层出不穷的办法。

正所谓,好风凭借力。若是不知道借力,即便有再强的实力也无法成为胜利者。借是一种奇妙的战术。无论是借钱还是借力,甚至于借助对手之名,只要借得合适,借得巧妙,都会帮助你取胜。

隔岸观火,坐山观虎斗

秦惠王当政时,韩、魏两国争斗不休。秦惠王想从中调解,但不知是否能得到好处。于是他召集大臣商讨这件事。大臣们的意见也不一致,秦惠王拿不定主意了。

楚国的陈轸这时来到秦国,惠王早就听说陈轸智谋过人,是位贤才,于是设宴招待了陈轸以示敬重。

席间,惠王问陈轸:“韩、魏两国争斗不已,寡人想从中调解,不知有无必要,先生怎样认为呢?”

陈轸没有直接回答惠王的问题,而是说:“我先给大王讲一个故事吧。有一次,卞庄子与其童仆赶路,发现两只猛虎为争食一头死牛打得不可开交。卞庄子拔出剑来,想趁机刺虎,然而童仆却制止了他。卞庄子很生气,斥责童仆说:‘机不可失,你拦我干什么?’童仆说:‘主公息怒。为了独享这头牛,两虎必然相互争斗,争斗的结果必然是力气小的老虎被咬死,力气大的老虎受伤,那时你再去刺杀那只受伤的老虎,不就轻而易举地获得两只老虎了吗?’正如童仆所言。把韩魏两国比作两只虎,他们争斗,虽然暂时不分胜负,但总有一天,一个国家会失败,另一个国家要衰落下去。这个时候再出兵,不就一举两得吗?”

惠王禁不住拍案叫绝,把酒杯都震落跌碎了,并连声称赞道:“好!好!这叫坐山观虎斗。”事实也是这样,后来韩国失败,魏国虽然取得胜利,但实力大损,秦国趁机攻打魏国,取得了胜利,夺得了韩国与魏国的许多领土。

这就是“坐山观虎斗”的故事。在兵家的阐述中,又称为“隔岸观火”之计。

隔岸观火,坐山观虎斗,就是静观其变,让敌方内部分裂,矛盾激化,相互倾轧,势不两立,互相残杀。一旦时机成熟,就要改“坐观”为“出击”,以取胜得利为目的。

东汉末年,袁绍兵败身亡,几个儿子为争夺权力互相争斗。曹操决定乘此机会,一举消灭袁氏兄弟。袁尚、袁熙兄弟投奔乌桓,曹操就立马进兵乌桓;后来,乌桓被曹操击败,失去庇护伞的袁氏兄弟又投奔到辽东太守公孙康那里。

获悉袁氏兄弟的行踪,曹营诸将立刻向曹操进言应一鼓作气,平服辽东,捉拿二袁。

曹操听了诸将的话,哈哈大笑,说:“你等不必着急,公孙康会自动将二袁的头送上门来的。”

众将士听了,很诧异。曹操也没有解释,便下令班师回许昌,同时派眼线去查探辽东的局势。

辽东太守公孙康得知二袁归降,心中犹疑不定。因为袁家父子一向都有夺取辽东的野心,如果收留二袁,会给自己留下后患。但是,曹操若是进攻辽东,收留二袁则能加强自己对抗曹操的实力,因此对袁氏兄弟的去留问题,公孙康深感为难。

就在为难之际,探子回报曹操撤回许昌,并无进军辽东之意。公孙康听了大喜,认为收容二袁有害无益。

同类推荐
  • 自我关怀的力量

    自我关怀的力量

    我们都更容易关怀他人、包容他人、理解他人,却忽略了自己!自我关怀是当今社会高压下人们共同缺少的一种心理能力。因为自尊、自我批评的主流地位,人们在善待别人的同时,却不能同样善待自己。作者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心灵之窗,让我们承认自己的苦难与不完美,并且关怀自己,爱自己。内夫博士通过许多经典的研究结果、个人经验、实用练习和幽默故事,让每个人都学会如何转变不良的情绪模式,让自己变得更健康、快乐、幸福和高效。本书通过自我关怀、静观、共通人性的讲解与练习,帮大家找到与自己和解的办法。学会自我关怀,也就掌握了反转生活的力量。
  • 行为的艺术

    行为的艺术

    生活处处需要我们做出决策,做出选择,做出行动。“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决策错误,执行就会出错,行动就会失误。一个不慎重的决策造成的错误,会涉及到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让我们蒙受挫折和损失,有时甚至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如何避免做出错误的决策和行为,必将影响我们生活的轨迹与成功的路径,这是我们每一个人不可回避,都必须慎重对待、认真思考并努力解决的严肃的人生难题。书中列举了55种典型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决策和执行思维陷阱,涉及情绪、心理、人际、爱情、投资、传播、管理等各个领域,生动形象而又具体雄辩地指出我们决策和执行错误的根源,并且给出了纠正的办法,让读者避开决策和执行中的各种陷阱,矫正自己的行为,做出最合理最明智的选择,提高生活与工作效能。
  • 教导青少年刻苦上进的勤学故事

    教导青少年刻苦上进的勤学故事

    哲理是从点滴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精华,只有用心去洞悉,我们才能更好地体会成功与成长的价值。一粒沙中看出一个世界,一朵花里藏着一个天堂。我们微小的瞳孔映照着广阔的世界,我们有限的人生蕴涵着无限的哲理。
  • 读懂领导

    读懂领导

    这本书是写给每一个对工作认真、对自己认真的人。领导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事,领导无处不在,领导不仅仅是一个职位,领导更是一个过程。领导不仅令存在于工作中,在我们的周围、我们的自身也都处处存在着领导,并时刻都在进行领导活动。在这个竞争愈来愈激烈的时代,我们已经明显感觉到各种处世技巧的枷锁带来的桎梏,人们需要一种更接近本质的东西来打破这种从一出世便开始缚着人的各种经验和教条。所以,在本书中,我们竭力摒弃那些自称是决胜秘诀的愚不可及的言语,我们不是要使作为读者的您掌握某种肤浅的处世技巧,而是希望您可以从技巧中掌握另一种东西——方法论,这正是可以打破“经验枷锁”的东西。
  • 及时开始 果断结束

    及时开始 果断结束

    《及时开始,果断结束》及时开始,开始一段新的历程,就能获得一段理想的生活;开始做一个正确的选择,就能争取到一个本不属于自己的机会。果断结束,结束自己无法承载的过去,就是一种最简单的释放;结束一个错误的过程,就可能得到一个正确的开始。
热门推荐
  • 供养仪式

    供养仪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诸天自由职业者

    诸天自由职业者

    被诸天职介所鉴定为毫无一技之长的废物,林达浪只能选择做一名诸天自由职业者了……诸天摄影师任务:“我不是貂毛”邀请您前往《哥斯拉》世界,拍摄哥斯拉与魔斯拉不得不说的故事,月入百万,是否接受?诸天猎人任务:“禽兽不如”请求猎杀《风云》世界神龙一只,需要保留完整肉身,是否接受?诸天生物学家任务:“天才纸尿裤”邀请您进行《侏罗纪世界》恐龙克隆技术研究工作,是否接受?诸天保镖任务:“天下第一靓仔”欲前往《复仇者联盟》七日游,邀请您随身保护,是否接受?林达浪:呜呜呜……作为自由职业者,浪爷果然毫无一技之长……
  • 我的天赋是复制

    我的天赋是复制

    一场流星雨,地球变异,异能觉醒。江城有幸成为了第一批觉醒的觉醒者。他的觉醒异能是:复制别人的觉醒天赋。风元素天赋?复制了!无敌金刚体天赋?复制了!咦,欧神天赋?!!哇哈哈,这个必须复制!洪小福,你……
  • 他逆光而来

    他逆光而来

    姜黎黎从废柴女青年一朝变成万众瞩目的知名制作人,带着金光闪闪的身份,她的人生意外走向巅峰,而这个节骨眼,钻石级台长男友赖正祎从天而降。她才明白,原来为了电视台的商业竞争,她竟然是跟赖正祎捆绑销售的炒作情侣!外面的小鲜肉们因为她的光环对她暗送秋波,她险些被媒体认为脚踩两只船,“情侣”赖先生终于发出了严重警告:“再给我戴绿帽子,明天别来上班了!”她为了追逐梦想努力策划节目,却被赖正祎识破了原本的身份,而这时,真正的知名制作人也带着她的身份重新与姜黎黎相遇……
  • 神不在的天空城

    神不在的天空城

    为了远离战乱与灾害,人类逃离地表,来到距离地表3000米的天空之城中。然而安稳的生活仅仅持续了数百年,一场严重的地震再次把人类拉入濒临灭绝的深渊......
  • 快穿法则之妖孽无双

    快穿法则之妖孽无双

    本来在天界生活的好好的,莫名其妙被一个66系统绑定强制完成任务。九离表示真的无奈啊,完成任务就完成任务,这每个世界都有一个腹黑大佬追着自己喊老婆是怎么回事?从此九离莫名其妙就上了66的贼船,在茫茫大海上一去不复返。简历无能,甜宠文(1-1巨宠,爆宠)
  • 戴望舒作品集(二)

    戴望舒作品集(二)

    戴望舒能在文学留名最大的原因是他所创作的很好的诗歌,他本人也在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因为其风格独特的诗作被人称为现代诗派“诗坛”。1927年,他的诗《雨巷》显示了新月派向现代派过渡的趋向,而1929年所创作的《我底记忆》则成为了现代诗派的起点。戴望舒诗歌中的忧郁情思为基点,诗歌中所蕴含的既有古典意味的生命感受。戴望舒的爱情诗在表现爱情的隐私性以及表现爱情时多运用女性意象方面,明显地受到晚唐诗人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对温、李诗歌相思主题的现代连释。同时,爱情成为诗人人生体验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体现了戴望舒诗歌的现代性。综言之,戴望舒的爱情经历是现代的,爱情特质是现代的,但他所赋予的表现形式却是古典的、传统的。
  • 妃逆宫谋:俏妃哪里逃

    妃逆宫谋:俏妃哪里逃

    尹琰:“我是帝王,我可以给你你想要的一切!包括皇位,你永远都是我的女王。”夏青云:“我一无所有,所以既然不能相濡以沫,那就相忘于江湖吧。但是你要记得,什么时候你觉得累了,我这里永远是你的家。”她闪烁着狡黠的黑眸:“我既不要江山,也不要江湖,我只要最爱的人跟我在我的世界里走一遭。”你的世界?两个人面面相觑……门在哪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异兽行

    异兽行

    天下苍生,生灵万物,难道真的不能和平相处,共存于世吗?丁古,自小便被疑是人兽交配所生的“兽人”,为世人所唾弃。当他踏入仙宗,走进乾武,涉足妖族,接触到其中的神秘奇术,并将三者融合之时,却发现,一切都只不过是他所要面临的挑战的开始——
  • 觅棠

    觅棠

    简安冉本是一线女明星,却遭小人陷害,一夜之间,身败名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