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88200000006

第6章 原始章(5)

纵观历史,大凡成功者多数都懂得依据形势,顺水推舟。时机不成熟,他们只会静静等待,绝不会率意妄动。姜太公闲钓于渭水,诸葛亮抱膝于隆中都是最好的例证。但是,一旦时机到来,他们就会当仁不让,改变历史,造福于民。正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孟子·公孙丑》中有句话:“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意思是说,虽然有智慧,不如趁形势;虽然有锄头,不如等农时。具有大智慧的人,无论做人还是处事,都懂得借力使力,不会做无谓的抵抗,不会用蛮力斗争。这正是:真理有如舟船,时运有如江河。懂得时机,依据事势行动,不仅省力,还可以很快达到目的。

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宣王最喜欢寻欢作乐,他生性好斗,喜欢狩猎。他为自己修建了一个方圆四十里的猎场,圈养珍稀动物,不准百姓入猎场半步。圈占这么一个大猎场,需要大量占有耕地。很多失去耕地的老百姓也只能以打猎为生,但是打猎的老百姓又不能进入这个猎场。所以,老百姓怨声载道。

百姓的意见让齐宣王觉得非常不满。四十里的猎场在当时的诸侯国中已经算是首屈一指。齐宣王还是不满意,百姓的不满又让他觉得愤恨,他想:我堂堂一国之君,扩建一个小小的猎场,你们就这样。你们不让我扩建,我偏扩。

有大臣看到齐宣王这个意图,连忙让孟子去劝说齐宣王。如果再不停止扩建,可能会民怨沸腾,到时后悔就晚了。但是孟子却不能这样和齐宣王说,古代有多少帝王都是不见棺材不掉泪,没有看到事实之前,一意孤行的大有人在。齐宣王本来也不是什么明白的人,所以这样直接劝阻可能会起到反效果。

孟子来到齐宣王的大殿,齐宣王问孟子:“听说当年周文王的猎场有方圆七十里,有这回事情吗?”

孟子回答:“我听说是有的。”

齐宣王说:“这样说的话,他的猎场算不算大呢?”

孟子回答:“百姓还嫌文王的猎场小呢。”

齐宣王看看左右的大臣,扬声道:“周文王这么大的猎场没有人说什么,我一个猎场才区区四十里,想要扩建还受到百姓的反对,这是什么道理?”

孟子说:“百姓嫌周文王的猎场小,是因为这猎场他们可以随意出入,和君王一起狩猎。百姓不仅感到荣耀,更多的是感受到君王的一种宽厚和温和。这样的猎场,即使再大,百姓也嫌它小。而我一到齐国就听见很多百姓说,齐国国君的猎场不但要扩建,占用老百姓的耕地,而且还不准百姓入内,凡是擅自进入猎场打猎的人,被发现以后立即处以死刑。这样的猎场即使再小,百姓也嫌它太大了。”

一番话说得齐宣王哑口无言。可以说,孟子很懂得说话的时机,也懂得顺水推舟。在齐宣王看来,自己比周文王也差不到哪里去,周文王的猎场七十里,老百姓没有说什么,自己的猎场四十里,老百姓就怨声载道。他心里不舒服、不痛快,所以决定逆民意,扩建猎场。君王和百姓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这个时候,大臣直言进谏,只能招来齐宣王更大的不满,他可能会进一步落实自己的想法。

孟子的巧妙就在于,他懂得按照齐宣王的思路,让齐宣王自己看到错误的所在。齐宣王自比周文王,拿周文王的猎场作类比,那么就顺着他的思路,让他看到周文王修建猎场是为了造福百姓,而他修建猎场只是为了能够娱乐自己。这种差别就是民乐与民怨的区别了。孟子这样做不但没有得罪齐宣王,还让他看到了问题的所在,一举两得。

时机总会有的,聪明人可以依据时机,顺水推舟达到自己的目的。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顺势而行总要比逆势而行省时省力。

其德越高,其行越远

【原典】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于后代。

注曰:道高则名垂于后而重矣。

王氏曰:“识时务、晓进退,远保全身,好名传于后世。”

【释评】有句话:势有不至,运有穷通。历史上有很多才德超群而终生怀才不遇的高士,如孔子厄于陈、蔡,发出“吾道非耶?吾为何如此?”的浩叹;陈搏高卧华山,只赢得一个“睡仙”的雅名。然而德行的影响不仅仅是一时,正所谓“但其道愈高,其德愈远”。一般来说,能够成就大事业的人,除了天时地利以外,最重要的就是人和。人和这个词,常常和德行紧密相连。

《左传》中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将立德放在人生的首位。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千年,而儒家思想也正是把社会上的一切问题归结为道德的完善和践履。儒家思想认为,个体的安身立命、国家的太平、政治的清明,归根到底是一个道德修养的问题。虽然有些夸大道德的作用,但是纵观古今,不难看出,德行越高的人,受到赞扬和肯定的声音越多。

《礼记·大学》开篇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春秋时期,楚国的孙叔敖就是因为好德行、过人的学识,最终成了宰相。孙叔敖年轻时,家境贫穷,以打柴为生。但他为人正直,经常仗义疏财,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调节邻里纠纷,深受百姓和乡邻的爱戴。一个人要成功,不能没有先决条件。虽然说孙叔敖隐居乡里,但是因为美名在外,也很容易就被渴求贤士的楚王发现了。所以才能一步一步进入朝廷,最终成为宰相。

德行并不能立竿见影,人与人在相处之间才能慢慢体会。对于初次见面的人,彼此德行怎样,互相并不知道。但是时间长了以后,通过为人做事,慢慢就会知道。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一个君王在建国之初,可能并没有什么建树。随着执政的时间越长,老百姓对他的理解也就越多。这个君王有没有德行,百姓也会看得清清楚楚。

晏子出使晋国,晋平公问他:“你们国家的国君,德行高还是不高呢?”

晏子用“小善”回答。

晋平公说:“我问的是你们君王德行的高低,难道这个先生您也不能和我说吗?”

晏子笑着说:“诸侯之间的交往原本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你今天这样直言不讳地问我,我也不能不如实作答。我们国君真的没有什么可以称颂的美德啊!”

晋平公闻听此言,拜别晏子,回到自己的朝堂中间对大臣们说:“我原来不知道齐国强大的原因,现在知道了,原来他们国家不仅大臣有德,国君更是有德之人。”

有人不明白,问晋平公原因。晋平公回答说:“晏子竟然能当着我的面评价他的国君没有什么大的公德,需要多大的勇气和胆量。而这些背后就是国君的功德了。因为国君有德,所以才能让这样能言敢谏的大臣在自己的身边,所以齐国才能这样强大。”

一个人德行越高,所能容纳的才越多,取得的成就才越大。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魏征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还举了历史上的明君尧、舜和昏君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然后说:“治理天下的君王如果能够采纳大臣的意见,那么君王就会知道很多很重要的情况,那么他的亲信想要蒙蔽他也蒙蔽不了。”唐太宗连连点头,觉得魏征说得很有道理。

隔了几天,唐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他跟左右大臣说:“我看隋炀帝写的东西,觉得这个人不但学问渊博,而且也懂得尧、舜是有道的明君,对桀、纣这样的昏君也很讨厌,但是他为什么干出很多荒唐的事情来?”魏征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是远远不够的,他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隋炀帝因为觉得自己很有才气,自视甚高,骄傲自信,所以他也只能嘴上说说尧、舜的好话,但是做事情的时候依然按照桀、纣的样子做事,这样言行不一就自取灭亡了。”魏征的话又给了唐太宗一个提示,那就是,君王不应该只是嘴上检讨自己的缺点,还应该做出切实的行动来改正自己的缺点。

历史上的唐太宗就是因为能够不断地听取魏征的意见,用德行包容属下的态度,让国家一步一步走向繁荣。所以,唐朝出现的盛世之景,不能不说和唐太宗的德行有关。

一个有德之人和一个无德之人,他们的行为所造成的结果是不同的。历史上很多有名的残暴之君,都属于无德之君。所以,大多数的暴君最终都引起民愤,被迫结束了自己的政权;而一些有德之君,不但可以巩固好自己的政权,博得百姓的称赞,还可以将政权牢固地传延下去。

同类推荐
  • 沉思录·员工版

    沉思录·员工版

    《沉思录》,一位罗马皇帝的心灵独白,凝结着深沉的人生哲理和管理智慧,是中外多国领导人的案头书。本书以简易的笔调、优美的语言、生动的哲理故事对《沉思录》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希望能打开你的心锁、开启你的智慧之门,帮助你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调适身心,领悟生命的美好与工作的真谛。
  • 阅人无数不如阅人有“术”

    阅人无数不如阅人有“术”

    有道是“百智之首在于识人”。看透人心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生存学问;是一门没有符号载体的做人艺术。会看人者能点石成金,能在危难之际力挽狂澜;不会看人者,即使有天时、地利,也往往是功败垂成。学会看人是保障一个人立足社会,服务社会,进而取得一定社会地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 博弈与生活全集

    博弈与生活全集

    如果将博弈论与生活结合起来,那么生活中每个人都如同棋手,其每一种行为如同在一张看不见的棋盘上布一个子,精明慎重的棋手们相互揣摩、相互牵制,人人争赢,下出诸多精彩纷呈、变化多端的棋局。生活是由一局又一局的博弈所组成,你我皆在其中不遗余力地争取高分。
  • 一生的财富(智慧生存丛书)

    一生的财富(智慧生存丛书)

    财富之本并不是人人都有,内外兼修,是获取财富的路径,青少年必须要知道的理财知识。
  • 决胜谈判桌

    决胜谈判桌

    用智慧制约对手,以魄力与其交锋,然后在决定胜负的棋盘上,巧妙的放置一枚双赢的活子。决胜谈判桌,第一次谈判,就让你轻松上手。编者基于对谈判的认识与看法,编著了《决胜谈判桌》一书。全书分为九章,其内容涉及到谈判方方面面,重点从九个角度分析与讲解了谈判人员所必备的硬招、妙招、鲜招、快招、高招、狠招、绝招、新招与稳招,相信读者在阅读后能大有收获,深受启迪。
热门推荐
  • 小女已熟:首席看过来

    小女已熟:首席看过来

    八岁的时候,他跟她说,小妹妹,跟我回家吧。我家里有好多好多花儿,还有好吃的桂花糕。结果,他家里的花全是假花,桂花糕吃多了她长蛀牙。十三岁的时候,他跟她说,跟我报一个学校吧。我可以辅导你数理化,司机接送也方便,我不会让别人欺负你的。结果,她连上个厕所都得向他汇报,管的比老师还严。十六岁的时候,他跟她说,乔蕴,做我女朋友吧。我会对你好的,一辈子。结果,十九岁时她一个人去堕胎。二十五岁时,他跟她说,嫁给你好吗?我保证做一个好丈夫好爸爸,让你幸福快乐,无忧无虑。她再也不会相信他的鬼话了,就知道挖陷阱给她跳!她才不会那么傻了!哼!
  • 平凡的我的不平凡物语

    平凡的我的不平凡物语

    魔武世界的科技社会,异界军校生的平凡人生。一直打辅助的主力输出,在一切事件后面的普通身影。主角不一定是最强最帅的那个,只要你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特定事件里选择了主角应该做的,那你就是主角。
  • 帅哥一锅端

    帅哥一锅端

    一个是超级自恋女,一个是绝对腹黑女,当两女遭遇帅哥,家财万贯,于是乎,斗得地覆天翻。你来我往间,刀光剑影,不亦乐乎。诡计算什么,色相算什么,看我苏锅锅丑女无敌,步步为营。
  • 网游之重生剑神

    网游之重生剑神

    自从重生之后,丁强一直在想一个问题。究竟要怎么才算活的精彩呢?财富?美女?地位?抑或是其他?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他。直到很久以后,蓦然回首,丁强才发现,原来这些东西,竟然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尽在手中。在那一刻,他才突然明白,原来,他就好像黑暗中的萤火虫那样……那样鲜明、那样出众,那风骚的走位,那淫荡的技术,那神乎其技的操作,让他想不强大都难!
  • 少年奇才(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少年奇才(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本书选取了历史人物经典的道德和智慧故事,这些故事中有孔融尊长爱幼的美好品德,有范蠡功成身退的智慧,有曹刿退敌的远见卓识,有齐恒公用管仲的大度雅量,这些故事都被后世传为佳话,让人们拍手叫绝,这样精彩的故事,你不可以不知道。
  • 一瓮醍醐

    一瓮醍醐

    凡世俗之人皆饮酒,无非多少;凡酿酒之人皆多情,无非深浅;世人离不开这酒的,无论开心也罢,伤怀也罢,只要情绪来了,多少都会喝上一点,而醍醐酒,从酿制起便注定口感浓烈,且回味悠长。未历人生者,不得其味。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辰星满天不及万分之你

    辰星满天不及万分之你

    缘起之时,我在人群之中遇见你;缘灭之时,我遇见你在人群之中……可是于赵子墨而言,遇见白晓汐就是他今生的最大的缘,他说什么也不会让白晓汐再次离开他,哪怕是用最幼稚的方式。以至于在后来,白晓汐十分不解的问赵子墨:“这样的我,值得你这样做吗?”然而赵子墨挑了挑俊眉道:“于我而言,辰星满天都不及万分之你。你说呢?”白晓汐笑了笑,原来这就是爱情啊……
  • 神武战天

    神武战天

    五行战神,得到老人的相助转世成为通灵修者,本来毫无属性天赋的武文却融合了所有的灵技,创造奇迹!觉醒血脉,再战苍天,逆天修神。我就是天下第一!
  • 佛说胜义空经

    佛说胜义空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