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88200000019

第19章 本德宗道章(4)

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满招损,谦受益。”这些都说明一个人如果太突出、太优秀,势必会让周围的人显得平庸无能;再者如果自满自得,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别人学习的楷模,那种目中无人的态度和桀骜不驯的性格,势必会遭到他人的嫉妒和暗算。有时,即使你不想得罪别人,别人也会出于嫉妒向你投射冷箭,如果你再口无遮拦,不懂得谨言慎行,而是张扬行事,太擅辞令,滔滔雄辩,那么你往往会面临倒霉,甚至有杀身之祸。因此,你不得不在某些场合收敛自己的“才华”,放下自己的架子,以谦虚的姿态示人,就可以化险为夷。

孔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诗人,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小时候他便很聪明,那段令人津津乐道的“四岁能让梨”的典故更是被视为教育孩子学会谦让的表率。

但是,后来随着学问的增长,孔融在交际上不懂得谦让,得罪了很多人,最终因遭到曹操的忌恨而被杀。

孔融小时候才思敏捷。十岁那年,他和父亲一同去洛阳,他听说洛阳太守李膺名声很大,就自己跑到李膺的府第想见见他。

门卫见一个小孩子往府内闯,急忙拉住,问道:“你是哪家小孩,怎么敢私闯太守府第?”孔融一本正经地回答:“请你们进去通报,就说山东孔融来访。”守门人见他一本正经的样子,就笑着问:“小公子,可有拜帖?”孔融说:“我家和你家主人是世交,又有师生之谊,无需拜帖,只管通报。”守门人听后,急忙进去通报。

这时,李膺正和许多官吏文人坐而论道,听了通报后,一时想不起这位孔融和自己的家庭是什么关系,于是叫门卫先请他进来。孔融兴冲冲地走进大厅,李膺一边让座,一边打量着他,心里很奇怪:自己和这个小孩素未谋面,为何他自称通家之谊呢?于是,李膺问道:“小公子,你说我们两家世代相交,不知祖上何人?”孔融微笑着说:“500年前,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孔子姓孔,老子姓李,说明孔、李两家500年前就有师生之谊。我们两家不是累世通家吗?”

孔融语出惊人,在座客人无不暗暗称奇。太守李膺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小公子真神童也。”这时,太中大夫陈韪不以为然,冷冷地说:“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后未必有作为。”孔融听了立刻反唇相讥:“这样说来,先生小时候一定很聪明。”这一回答弄得陈韪面红耳赤,无言回对,暗暗坐在一旁生气,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由此可见,幼年的孔融确实聪慧过人,但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孔融从小就会讽刺挖苦别人,全然不懂社会交际。如果说当时的孔融年幼,仍未通人情世故的话,那么他此后的作为则更是狂放。

官渡之战打响之前,曹操的阵营中本就已经人心惶惶,很多人都担心自己的命运。这时,孔融居然放肆地四处传播袁绍不可战胜的言语,弄得朝廷上下人人自危,也引起了曹操的忌恨,由于孔融是当时的名士,曹操并没有加害他,但心底已经动了杀机。

后来,曹操战胜了袁绍之后,把袁绍的儿媳甄氏给了自己的儿子曹丕。孔融于是写了封信给曹操说:“我听说武王伐纣的时候,把妲己赐给了周公。”曹操接到信后信以为真,结果查了很多书都没有找到这样的记载,于是回信问孔融:“典故在哪本书里啊?”孔融说:“我用今天的事去揣度古人的心理,想来应该是这样的吧。”曹操这才明白孔融是在讽刺他,终于忍无可忍,找了一个机会把虽然聪明,但总逆自己意志行事的孔融杀了。

孔融文采很好,名气也不小。在十六岁时,为了掩护受宦官迫害的张俭,与哥哥孔褒争死,此举被视为“义士”。于是孔融便名满天下,老少妇孺皆知。三十八岁时他就当了北海相。但是,孔融的脾气和架子也不小,和许多人一样,拥有自视过高、瞧不起人的缺点,尤其是听不进相反的意见。如果聪明的人不能将这些缺点战胜,那么,他的聪明势必会变成一把自伤的利剑。

对于自己的聪明,孔融从来不加以掩饰,并且还总是依仗着自己的聪明对君主或同僚恃才傲物,目中无人且口无遮拦地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全然不顾及他人的地位和感受,即使对权倾天下的曹操也不例外,只要孔融认为曹操做得不对,或者是不符合自己的心意,有机会就找茬儿,用讽刺挖苦和故意捣乱的方式来发泄自己对君主的不满,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才华和聪明。

即使曹操认为孔融很有才,而且来头和名气也很大,纵然轻易不敢处置他,但是曹操的心还是“外虽宽容,而内不能平”。从此,便更加记恨孔融了。

处于官场的人们,不得不从孔融之死中吸取一些教训,人贵有自知之明,君子为人处世自当审时度势,不可恃才自傲,自骄自满,目中无人地率性而为。即使孔融有才华,出身显赫,名气也很大,但是这些优点都被他恃才傲物的个性所掩盖。设想在群雄逐鹿、天下混乱的东汉末年,一代枭雄的曹操能够屡次迁就孔融的自满自得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对此孔融却毫不感激,并且在藐视曹操的基础上还多次得罪他,不仅挖苦讽刺曹操,还干涉他的政权,所以孔融被杀也在所难免。

才华是成功者的必备条件,更是成就事业、创造辉煌的基础条件,可是如果你不能完全控制它,有时它就会成为你的拖累。古往今来,历史上从来不缺乏有才华的人,但是成功者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最致命的通常是他们性格过于张扬霸道,恃才傲物,缺乏亲和力,自满自得,常常会与别人产生摩擦,所以成功对他们而言永远是可望不可即的。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原典】危莫危于任疑。

注曰:汉疑韩信而任之,而信几叛;唐疑李怀光而任之,而怀光遂逆。

王氏曰:“上疑于下,必无重用之心;下惧于上,事不能行其政;心既疑人,勾当休委。若是委用,心不相托;上下相疑,事业难成,犹有危亡之患。”

【释评】既要用人,又要怀疑,这对用人者而言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人常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一方面是出于对事业成败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自身安危的着想。

春秋时期的政治家晏婴曾说:“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也。”意思是对国家来说,不吉利的征兆有三条,一是有贤人而不知道,二是知道了而不用,三是用了又不能充分信任,这是国不祥最重要的征兆。晏婴的话道理很深刻,层层深入地说明了人才对国家的重要性,同时也告诫作为领导的人,最重要的一条用人原则就是,既然用了别人,就应该用人不疑。

有句话叫做:“三人言而市有虎。”说的就是用人方面的道理。魏太子要到赵国首都邯郸去做人质,魏惠王派大夫庞葱陪同太子一块去。临行前,庞葱对魏惠王说:“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魏王说:“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魏王迟疑一下说:“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魏王说:“寡人信之矣。”

庞葱说:“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庞葱话锋一转,说了他讲这个故事的真正用意:“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大王察之矣。”意思就是说,我现在要去的地方离魏王您在的地方比较远了,您看不见我的行为,听不见我说话。所看见和听见的都是别人对我的评价,希望大王如果听见什么不好的评价,一定要查证事实以后再做判断啊。

魏惠王宽慰庞葱说:“寡人自为知。”

后来果然有不少人在魏惠王面前说庞葱的坏话,魏惠王听得多了,受了影响。庞葱从邯郸回来后,魏惠王对他起了疑心,魏惠王早已把庞葱临行前说的话忘在了脑后,拒绝接见他,并罢免了他的官职。

同类推荐
  • 一开口就能找对话题

    一开口就能找对话题

    《一开口就能找对话题》针对“如何才能一开口就找对话题”这一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细致解答。抛出话题时要注意什么?说错话后该怎样挽回?话题处处都有,可怎么才能找出对的那一个?关于话题的一切困惑,你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 哈佛幸福课

    哈佛幸福课

    在世界著名高等学府哈佛大学,排名第一的课程,不是大宗的经济学课程,也不是实用的法律课程,而是泰勒·本·沙哈尔博士的幸福课。泰勒博士被誉为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讲师”和“人生导师”,他的幸福课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轰动,美国、西欧及中国很多家新闻媒体都曾多次进行了报道。泰勒博士的幸福课程被全世界各大企业领袖们誉为“摸得着幸福”的心理课程。
  • 给女人的第一本人际交往书

    给女人的第一本人际交往书

    作为一名女性,如果你不懂得人际交往,即使容貌出众、精明能干,也可能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如果你拥有完美成熟的社交形象、圆融通达的社交手法、淡定从容的社交心理、恰到好处的社交分寸,你就可以在职场中运筹帷幄,在生活中左右逢源。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述一些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策略,以期帮助你迅速地提高说话办事的眼力和心力,掌控人际交往的主动权,避免挫折和损失,一步一步地落实自己的人生计划,获得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进而使你成为人际关系的大赢家!无论你是花季青涩的少女,还是历经风雨的成熟女性,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获得幸福的秘诀。
  • OL的职场修炼法则:女人不可不知的办公室哲学

    OL的职场修炼法则:女人不可不知的办公室哲学

    办公室的生活是现代职场女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公室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一个职业女性实现理想、成就人生的主要途径。如何轻松游走于职场,成为办公室里如鱼得水的美丽OL,得到老板赏识,并一步步向事业的顶峰迈进……这越来越成为职场女性关注的话题。本书为职场丽人提供了一些取胜于职场的哲学,让女性的职场之路更为畅通,人生之路更为辉煌。
  • 再苦也要笑一笑

    再苦也要笑一笑

    追求快乐是每个人的天性,但经历苦难也是人生的必然。人是哭着而不是笑着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或许就注定了在人的一生当中,苦难永远多于快乐。笑对人生,是一超然的心态,也是一种凌驾于命运之上的气度。任大雨滂沱道路崎岖,我自勇往直前;笑对人生,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淡泊。保持一颗平静、平常之心,“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面对人生道上的挫折和不幸,笑是最很好的应对方式;面对生活中的厄运和不公,笑是正确的人生态度。
热门推荐
  • 新西游记

    新西游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白痴女的恶魔男友

    白痴女的恶魔男友

    沉迷二次元生活的少女夏如雪,因某次无意间遇到了一只白猫,从此她的人生改写了。误打误撞的她又获得了一本魔道之书,是命运还是偶然?看似平淡悠闲的生活,背后充满了许多未知之谜。当恶魔肆意作乱时,随之出现的就是驱魔者。当所谓的平凡被打破的时候,随之而来的就是世界的变迁。恶魔魔女驱魔师死神人类~跨越种族指责,他们之间究竟会发生怎样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
  • 守望天山

    守望天山

    30多年前,为了响应毛主席“搞活天山”的号召,陈俊贵随部队秘密集结新疆,开始修筑著名的独库公路。在大雪封山弹尽粮绝的情况下,班长将最后一个馒头让给了新兵陈俊贵,他活了下来,而班长和副班长却英勇牺牲。陈俊贵复员后,毅然抛弃工作,拖家带口,重返天山,为班长和168名牺牲在天山的战友守墓,一守就是24年。是什么力量促使这名老兵重返天山?一家人如何熬过这段漫长岁月?本文将带您走进天山深处,揭开一个退伍老兵感人肺腑的守墓生活。
  • 天宝唐风

    天宝唐风

    天宝之年,一个诗与剑的国度,正迎来一场血与火的涅槃。当是时,李隆基沉醉梨园,杨玉环舞动天下,安禄山狼心虎视。布衣李苍玉,一剑动京师!【书友QQ群:129399679】
  • 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

    本书是一部社科类图书。心理策略是一门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实用技术,人际关系中的强者可以借助各种情绪、言行等心理策略和技巧来影响对方,以达到预设的目的。高超的心理策略能让人赢得成功的人生。洞察人性的心理弱点,利用人性的心理弱点,在人际交往中会说话、会办事,用小策略解决大问题,正是心理策略的意义所在。本书从三大方面入手,使读者可以“巧用心理策略,赢得认同和支持”“洞悉人性,掌握人际关系”“见微知著,掌握心里密码”。本书从现实出发,最终又回到现实,读者能够从本书中找到自己需要的心理策略,将人生的主动权握在手中,使人生之路越走越通畅。
  • 变强就对了

    变强就对了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白铭一边唱着国际歌,一边在这神话时代重临的时刻带领人族一步步重新成为大地上的主人。这是一个脱贫致富……啊呸,自强不息的故事。
  • 青玉有缘,皇叔太难缠

    青玉有缘,皇叔太难缠

    灵力衰退,诛神应劫,就连一块刚刚化形的青玉也将要凐灭。青玉表示,好不容易化形的她要奋起,于是盛清颜重生了,盛清清穿越了,青玉转世成为盛清毓。终于成人了,可以吃美食啦,盛清毓扳着指头数数:变成人之后好像还得找个人搭伙过日子。”惊喜地发现自己的灵力还剩了点能用,于是盛清毓开始每日的翻墙遛狗,勾搭美男的人生。好不容易要将自己嫁出去了,盛清毓欢欢喜喜地去绣嫁衣。等等――坐在墙头的那个皇叔你是什么意思,居然敢坏姑奶奶的姻缘。皇叔邪魅一笑:“本王掐指一算,盛六小姐的姻缘似乎在本王这里。”
  • 巅峰逆天神帝

    巅峰逆天神帝

    天地断绝,大道崩碎,无数纪元来世间无帝,仿佛永恒的枷锁。天璇大陆,被天河宗算计的天赋少年方落尘,秉承我命由由不由天的信念,寻武道,觅长生,吊打一切不服,踏碎万千枷锁,终成一代巅峰逆天神帝。
  • 重生在他的心尖上

    重生在他的心尖上

    (宠文+男强女强+1V1+微玄幻)卿酒前世被人洗去记忆,听信了身边歹人的话,结果害死了那个对她视若珍宝的男人重活一世,她不再退步,她要变强,与他一起看芳华。进入娱乐圈后,某人千方百计地想要公布恋情,暗自爆料,任卿酒怎么查也查不到……某夜,君瑾墨喝醉,迷迷糊糊的进错房间。喝醉的他妖孽迷人,可他带着些小孩闹脾气的委屈“你为什么就是不肯相信我。”卿酒轻笑,捏着他的脸“现在相信你好不好,不算晚吧。”男人像是得了糖的孩子很是认真地说:“不算晚,因为……我一直在等你回头。”……如果问君瑾墨什么是爱情?大概是……眼睛为她下着雨,心却为她打着伞,而她是自己猝不及防的心动。(本文架空,一切人名,地名,商名都纯属虚构。)
  • 九州清晏

    九州清晏

    一朝掌棋,今后步步为赢。三权相立,输赢难分难解。家国之间该如何抉择?这是一场盛世繁华,也是一场乱世烈歌。面对重重困难,她究竟能否一一化解,逆天改命?温清晏:要谋,就谋这天下九五之位!要输,便输得心甘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