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82800000032

第32章 批评启发篇(4)

于是,在一天早上送我去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告诉我,如果今天我能不随意地换位子,并且能够在老师的旁边认真听讲,她晚上就会给我吃巧克力。因为有着对巧克力的喜爱,所以我约束了自己,在老师讲儿歌的时候,我没有像往常一样乱跑和摆弄玩具,而是很安静地坐在老师的旁边跟着一起学。放学的时候,这一表现被老师一字不差地告诉了妈妈。于是,当天晚上,妈妈很高兴地奖励我吃了巧克力。我爷爷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而我妈妈还认为,物质的奖励对我来说才是必不可少的。

教育学家认为,从孩子的特点来看,除了给予精神上的鼓励之外,适当的物质奖励确实能刺激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并激发其学习的动力。因此,父母对孩子采取物质奖励是可以理解的,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专家说,物质奖励也要适度。不能让孩子将父母的物质奖励当做学习和做其他事情的目的,要警惕孩子“非物质化不能激励”的现象。

在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著名的实验:

一位心理学家挑选了一些喜欢画画的孩子,并将他们分成了两个小组。A组的孩子得到了一个许诺,如果他们“画得好,就会得到奖品”;而B组的孩子只是被告知,大家就是“想看看你们画的画”。

两个小组的孩子都很高兴地画了自己最喜爱的画。于是,按照事先的承诺,A组的孩子得到了奖品,而B组的孩子只是得到了几句比较平常的称赞语。

3个月以后,这位心理学家根据跟踪调查的结果发现,被分在A组的孩子大多都不主动地去画画了,他们画画的兴趣明显地降低了;而被分到B组的孩子却仍然和以前一样,能够愉快并主动地画画。这个实验曾经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兴趣小组里进行过,最后实验结果得到了反复的验证,都和原来的结果一致。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一个明显的事实:奖品固然能够起到强化某一种良性行为的作用,但它同时又有使孩子只对所获奖品感兴趣而对于被奖行为本身失去兴趣的危险。

从这个实验中,我们不难想象现在有的孩子在幼儿园或学校里为什么会对老师的话那么重视了。如果哪一天,孩子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哪怕老师只是说他一句“今天吃饭很快”或是“圈圈画得非常圆”都会让孩子兴奋很久,而且会在回到家的第一时间告诉父母老师是如何表扬自己的。第二天,孩子可能很早就盼着快点去幼儿园或学校。这就是精神奖励的作用,显然要比物质奖励效果明显得多。在老师当着所有同学的面表扬一个孩子,说这个孩子很能干,表现也很不错之后,孩子无形中的成就感和心理上的满足感就会加深,从而能够更加主动地表现出自己好的一面。

因此,父母请小心自己的许诺和物质奖励,说不定这些会让孩子丧失了“工作”的兴趣,变得功利心太强,从而阻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不要一味地指责孩子

有一天吃晚饭的时候,全家人都在议论12岁的小斌,有的说他近一段时间学习抓得不紧,有的说他学习不自觉,还有的说他玩电脑的时间太长,影响了功课。最后,爷爷听完大家的话,很不冷静地说:“全班抽三十几名学生去参加县里的比赛你都没有被抽上,还有脸吃饭!从今天开始,放学回家以后不准你再摸一下电脑……”

小斌一看全家人都在批评自己,心情很不好地把碗筷一摔,站起来就往外走,嘴里还嘟囔着:“没脸吃饭我就不吃好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爷爷发现小斌总是不愿意与大家一起吃饭,后来,好不容易在奶奶的劝说下才上桌吃饭,但是不多吃,而且也不说话,低着头吃完就走。此外,他回家也不玩电脑了,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是看电视,就是摆弄学习用具,时间也没有用在学习上。这时爷爷感觉大家对小斌的批评方式不对,不能再一味地指责了,于是全家人开始讨论怎样对小斌进行适当的教育和引导。最后大家一致认为,不管怎么样,都不能把他说得一无是处。爷爷认为自己的做法太过武断了,于是,当天晚上就去和小斌谈心,并且检讨了自己,然后又耐心地开导小斌。爷爷还询问小斌:“目前该学好的功课没有学好,是不是因为玩电脑?”

听了爷爷的话,小斌也感觉自己的态度不是很好,于是主动和爷爷探讨起学习的方法等问题。

爷爷后来对人们说,从教育小斌这件事上,他受到很大的启发和教育,他认识到在家庭教育中,一是要起好带头的作用,对家人,特别是对小孩,要起到表率的作用,用好的行动去启发孩子,不能动不动就指责和批评;二是要讲究家庭教育的方法,不能因为一件小事就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要多讲道理、多鼓励,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可能有的父母有这样的表现,总是喜欢责备孩子,而不善于表扬。不少父母为了纠正孩子的缺点,总会没完没了地责备孩子一番,殊不知,那种喋喋不休式的说教对孩子来说,实际的作用没有多少。如果指责得多了,父母过于唠叨,孩子只会感到烦恼和无聊。

事实上,责备的唯一作用就是给孩子不断地泼冷水,这样下去,不用说孩子,就连父母也会失去信心,会使孩子逐渐为了设法保护自己而产生逆反心理。

如果父母总是无休止地责备孩子,无论什么样的孩子都会因此产生反抗心理。就如能力法则确定的一样,如果给孩子以反复的刺激,就会使孩子对刺激逐渐形成“反抗”的能力。举个简单的例子:人如果常用一些烈性的药物,那么,人体的细菌就会迅速产生较强的抗药性,慢慢地,这种药就会对细菌完全不起作用了。教育孩子也是同样的道理。

又有人说:那些处于反抗期的孩子很难对付。事实上,人本来没有什么反抗期,但孩子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如果父母不给予正确的引导,孩子就会以“反抗”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反抗期”不是孩子自然形成的,而是由于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人为地培养起来的。

父母也许会说责备也是爱。没错,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父母的责备往往伴随着令孩子害怕的声音或表情、动作。如果用摄像机把父母责备孩子的情景录下来,父母自己看了也会感到心里不舒服,何况年龄还小的孩子?

处于成长期的孩子往往会有许多天真烂漫的幻想,其中一些是潜藏着实现的可能性的。为了实现这些让孩子发展的可能性,父母对孩子就不能一味地指责。因为指责只会打消孩子的欲望,这就会降低,甚至会剥夺孩子发展的可能性。

总之,父母在责备孩子的时候,多少会有感情冲动,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在气血上升的时候,父母要记住保持冷静的头脑和客观的判断力。

许多父母常常会不假思索地说出一些本来不该说的话,他们本是想通过这些语言来刺激孩子。但他们丝毫没有考虑到孩子的理解力和感受,事实上,很多孩子根本就不懂得这种意图,所以只能消极对待了。

对孩子来说,父母是作为社会的代表和权威者来对自己说话的。所以,在孩子的心里,他们会认为受到的指责是父母对自己未来命运的断定。父母不应该对孩子的成长加以各种限制,而是应该给予正确的鼓励和引导。就算要责备,也要分轻重缓急,把握分寸。

父母通过责备让孩子去做一件事和通过表扬让孩子去做一件事,二者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所以,父母不要一味地指责,而是要用冷静的态度和温暖的心去对待孩子,并且时刻注意发掘孩子的优点。

学会批评的艺术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批评孩子是难以避免的,但是父母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批评他。

有一阵子,妈妈发现小华的情绪很低落,而且每天接送他上下学的外公也说小华这几天不爱跟老师打招呼了。妈妈听了以后,就知道他肯定因为调皮被老师批评了。妈妈没有急着找小华问缘由,而是在思考了两天以后才找他谈话的。

“小华,最近感觉你怎么心情不好呀?是不是被老师批评了?”妈妈温和地问。

小华看了妈妈一眼,有些好奇地问:“你怎么知道的?”这一句就让妈妈明白了,自己的猜测是对的。

妈妈笑了笑,说:“那当然了,我是你妈妈呀,我是最了解你的。”

小华点点头:“是的,刘老师批评我了,张老师也批评我了。”

“那你知道老师为什么会批评你吗?”

“知道,因为我不好呗,我老是犯错误。”

“不是因为你不好,是因为老师都喜欢你。”在孩子看来,这样的话不太好理解。

“为什么老师喜欢我,还总是要批评我啊?”

“当你犯了错误的时候,老师会希望通过他的批评,让你认识自己的错误,希望你能改正自己的缺点,成为一个好孩子。如果老师不喜欢你,他就懒得理你了,这样,你犯了错误,他也不管你,一直下去你不就真成了一个大家都讨厌的孩子了吗?你想想看,妈妈说的对不对?”

听了妈妈的话,小华低着头想了一会儿,脸上有点笑意了:“妈妈我明白了,老师批评我是为了我好。”

“是啊,妈妈不也常批评你吗?我们都是为了你好呀,希望你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

就这样,孩子的一场情绪危机解除了,他又每天开开心心地去上学,也肯主动和人们打招呼了,因为他希望大家都喜欢他。

这个案例中的妈妈的做法告诉我们,作为父母要怎样去批评孩子。

(1)要在孩子冷静的时候跟他交流。如果孩子情绪不冷静,父母不要去理他。可以告诉他,如果他不平静下来,是没有人会跟他交流的。

(2)要先耐心地听孩子讲述事情的经过。就算父母已经看到孩子犯错了,也要让他再说一遍。而且在孩子说话的时候,不要打断他,要用心记住孩子的讲话中你想反驳的要点。

(3)等孩子说完了,你把他犯的错误一一地说给他听。最好用第一点、第二点……的方式来说,而且点数也不要太多,这样,可以让孩子一下子就明白自己犯了几点错误。

(4)父母把要说的说完以后,再听一听孩子有什么意见。如果孩子想强词夺理,要告诉他:并不是说不犯错误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好孩子是能够勇敢地承认错误并有勇气改正错误的。

(5)当孩子弄清自己犯的错误时,父母要提出改正错误的要求,并提出如果再不改正,就要对他采取处罚措施。注意不能提孩子做不到的要求,改正错误要有个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就要求孩子全改掉。在提出措施的时候,可以听听孩子的意见,不能让他感觉凡事都要听大人的,否则他会有抵触心理。

(6)在孩子改正错误的过程中,父母主要以鼓励和提醒为主、惩罚为辅。在孩子有进步的时候,更要当着全家人的面来表扬他,让孩子看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收获的。

(7)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不要急着去批评他。父母应该先想想怎样说才能让他心服口服,感觉自己有把握说服他的时候再去跟他谈。如果没有把握,先不要跟孩子谈话。

除此之外,父母在平常要注意,多了解孩子的个性,因为有些失误是没有必要去批评的。还有就是尽量不用打骂的方式来教育孩子。面对孩子的错误时,要冷静,错误已经犯了,只能想办法帮助孩子认识并改进;和孩子沟通的时候,要用心,更要看着孩子的眼睛,通过与孩子的对视,可以发现他的内心活动,从而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比如,孩子目光黯淡,说明他认识到错误且对自己没有信心,这时,父母要鼓励他;如果谈话中孩子的眼神是坚定有神的,说明他能认识到失误并接受了批评。总之,父母要从多方面着手,对孩子进行合理地批评,不能过于苛责,更不能施行暴力。

只谈眼前,不翻旧账

一位母亲的教子手记上记录了这样的事情:

一个周末,在做作业的时候,儿子一边写一边玩,还不停地吃着零食,我认为他这样不能安心地完成作业,就说了他几次。可是,我的话都被他当做了耳旁风。后来,我拿过他的作业本一看,写得简直乱七八糟,根本不成样子。我气极了,抖着作业本冲儿子大声地吼着:“你看看,你写的像什么样子啊,这写的是作业吗?谁能看得清楚?给我重新写去!”我说完就一把撕了他写的作业。然后我从他写作业的不认真,到一边吃东西又一边写作业不像样子,然后又说到他的坐姿不正确,再后来,我又说起了他曾经在墙上乱涂乱抹,我擦洗了好几遍才弄干净,甚至哪一次他把本子用橡皮给擦破了,还有他哪次的作业让老师给打了“乱”字等。总之那天我一定是气极了,一口气几乎说遍了他所有的“罪恶史”。

儿子开始还只是低着头听着,毕竟今天他边吃边玩,自己也知道不对。但是,他渐渐地有一些不服气的样子了,到最后他终于冲着我大吼了一声:“好啦,好啦!你说够了没有,八百年前的事儿你还都记着,难道在你的眼里,我就没有一点儿好地方了吗?”

于是,新的一轮舌战又开始了,我越教育他越不服,我越唠叨,他越要顶嘴。最后我们两个人都非常生气,至于为什么生气,理由也早已偏离了最初儿子不认真做作业的主题了。

到了晚上,儿子睡觉了,我在网上与一位关系不错的大姐聊起白天发生的事情,我又是气愤又是无能为力地唉声叹气:现在的孩子可真是难管啊!

大姐开导了我一通,我感觉心里舒服多了。但是到后来,大姐话锋一转对我说:“其实,我们大人在对孩子说教的时候,最好就事论事,不能去翻旧账。如果不断地翻旧账,话题扯得太远了,也就起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了,而且会导致孩子讨厌大人的这种行为。孩子也许会感觉到,自己在家长的眼里原来一无是处。”

同类推荐
  • 上哈佛从娃娃抓起

    上哈佛从娃娃抓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的未来。但是,如何教育孩子却是世界性的难题。哈佛大学用它独特的教育智慧和教育理念,成功地回答了这一问题。上哈佛从娃娃抓起!让我们用哈佛教育的精髓去管理孩子,去成就孩子的未来!
  • 好妈妈总有好方法

    好妈妈总有好方法

    “本应是孩子听你的话,为什么你却被孩子‘控制’了?本应越努力越轻松,为什么你却越努力越受累?……”针对当今父母在教育孩子中遇到的各种揪心问题,作者明确提出“妈妈有爱还不够,妈妈更要有方法”,并通过对众多鲜活案例分析,从3大方面,总结出100多种不费劲就能教出优秀孩子的管用绝招,如“让孩子守规矩:笑的嘴唇,铁的牙齿”“有效批评的四先四再原则”“少一点指责,多一点指导”“负面沟通步步雷区,正面沟通处处阳光”等,不仅让孩子更好成长,也更能改善家长、老师与孩子的关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技巧性。
  • 自信的孩子赢在起跑点

    自信的孩子赢在起跑点

    《自信的孩子赢在起跑点》提到的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的机制,适用于任何家庭,为孩子成长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如果你的孩子正在经历成长的烦恼,那么,《自信的孩子赢在起跑点》能让你帮助孩子减轻压力,打造自信人生。
  • 名家教子书:世界经典

    名家教子书:世界经典

    本书共10章,即10位教育大师的教育方法各自成章。对于那些渴望获得成功的教子经验的中国父亲和母亲来说,本书是一部有很大参考价值的家庭教育读本,甚至可以说是一套权威而完善的教育宝典。相信每一位父母一定能够从世界教育大师的智慧中得到启发,真正把孩子培养成人、成才。本书让您迅速了解大师教育智慧的核心内容,从而能够轻而易举地亲近和理解世界教育大师的智慧,感受世界经典教育方法的巨大魅力。对于那些渴望获得成功的教子经验的中国父亲和母亲来说,本书是一部有很大参考价值的家庭教育读本,甚至可以说是一套权威而完善的教育宝典。
  • 儿童教养课

    儿童教养课

    一般来说,教养与知识学养没有直接的联系,所以你会看到成绩好的孩子也会乱扔垃圾,而成绩差的孩子并不一定不会孝顺父母。而在这个强调综合素质的时代,不仅需要技能型人才,更需要有气质、有风度、有内涵的人才,即有教养的人才。为此《儿童教养课》分别从礼仪、社交、自控力、规则意识、习惯、性格、气质、品质等方面全面阐述了一个有教养的孩子必备的素质,并给予了科学的建议和指导,旨在帮助父母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养土壤,帮父母把孩子培养成有教养的孩子。
热门推荐
  • 大凉铁骑

    大凉铁骑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我说过,许你一个太平天下!为了兑现儿时的承诺,李凌驱北胡,平叛乱,扫西方……少年征战,终将为王!
  • 孕妇也穿越

    孕妇也穿越

    晕死,看多了穿越,没见过孕妇也穿越的。哭死,看过异类穿越,没见过她这样一穿越便要浸猪笼的,命苦啊……这个自大猪皇帝,竟然对她说:即使我不要你,也容不得你背叛我,我也不会让你死,死多容易啊,我要你生不如死。她不活了,牙一咬,见阎王吧。但是,这个臭屁阎罗殿的小鬼,竟然来捣乱,还说什么:人家不管啦,你要对人家负责,人家让你做阎罗殿的老大。吓得她一个踉跄,重回人间冷宫,魂还没来得及适应尸身,便被这个蒙面男人抢走,妈妈呀,她怎么就这么倒霉?听这男人怎么说:嗯,命挺硬的,应该不会被我克死,行,给我生个娃,我就放你走。当她是什么啊?母猪哇?好像也不全是那么倒霉,这个卓尔不群的江湖第一剑客,简直是她21世纪英勇殉职的公安局长老公再生耶……※※※※※※※※※※※※※※※※※※※※※※※※※※※※※※※新文《帝姑》,欢迎来踩!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恃宠而骄:笨妃误乱邪皇心

    恃宠而骄:笨妃误乱邪皇心

    可爱如她,邪魅如他,她总是不断的扰乱他的心活泼如他,腹黑如他,她总是不断的让他用心呵护。神。“你就是我又厌恶又喜爱的玩具。“??
  • 调教大宋

    调教大宋

    庆历六年,歌舞升平的赵宋王朝。迎来了一个疯子....亲眼见识了大宋的雍容华贵与温情。起初唐奕只想享受这个时代,什么靖康之耻、蒙古铁骑都与他无关。反正再怎么闹腾历史都有它自己的轨迹。千年之后中华还是中华!亡不了!但当那位忧国忧民的老人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的心变了...他想为那个老人做点什么顺便为这个时代做点什么....于是怎么把大宋这只羊,变成呲着资本獠牙的狼!成了唐奕唯一的目标!!吐槽群:492610427;全订群:531461799
  • 阿金文集:有了你,从此不再孤单

    阿金文集:有了你,从此不再孤单

    本书由阿金著,之所以叫做《阿金文集:有了你,从此不再孤单》就是因为作者所有的文章都是业余时间做的日记,所涉及的内容广泛而不精。为了更好地阅读,作者把这本《阿金文集:有了你,从此不再孤单》分成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一篇中篇小说《有了你,从此不再孤单》,讲的是一个很美的爱情故事。
  • 追妻二三事之忠犬变黑记

    追妻二三事之忠犬变黑记

    当她第一次遇到他的时候,他满身是血,一脸暴戾,仿佛谁靠近就要杀了谁。她小心翼翼地靠近他,停在两步之外,眼神真诚,“我们是来救你的,不是伤害你的。你现在受伤很严重,需要治疗,你相信我们一下好吗?”许是她眼神里的纯净骗不了人,许是他实在是支撑不住了,三分钟后,他一下子卸了力,昏厥了过去。她教会了他用这个世界的东西,带他认识这个与众不同的世界,去锻炼他独立平等的思想与人格,她是他的启蒙,是他的引路,也是他的信仰。他不怕死,不怕世人对他的恶意,他怕她的离开。前期白富美*前期忠诚杀手后期女强人*后期武术明星
  • 英雄恨之西楚霸王

    英雄恨之西楚霸王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战与巨鹿,悔于霸上,困于垓下,恨于乌江!一生征战几人言,带你重回那个爱恨交加的时代!
  • 丧尸别追我

    丧尸别追我

    广场舞大妈为何黄昏紧追不放社会青年为何半夜四处滋事村头的孙大爷猪肉为何频频失窃超市里的泡面为何不翼而飞这一切的一切到的是何人所为?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今晚八点斜阳有话说,尽请期待!
  • 九寒寂生

    九寒寂生

    “九寒”一个被世界所抛弃的人再归时便是“寂生”,寂灭所有生机毁灭所有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