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82500000018

第18章 授之以渔,激励是撬起自信的杠杆(3)

有一年春节,鑫鑫的姑姑给他买了一架很复杂的木制船模,而且是没有组装好的,需要孩子按照说明书自己来安装。刚拿到这个船模的时候,鑫鑫兴趣很大,一下午都坐在屋子里安装,但是花费了很长时间才把船的底座粘好。到了晚上,他就选择了放弃,并且要求爱人帮他安装好。

我觉得这是锻炼孩子动手能力和耐心的一个好机会,就让爱人巧妙地拒绝了孩子,并且鼓励鑫鑫自己动手完成。

我建议儿子每天只完成船上的一个重要组合,比如第一天粘好底座,第二天可以粘好船帆,第三天安装船头,第四天是船尾……

就这样,几天之后,工序很复杂的船模被他安装好了,这让儿子非常有成就感,而且这架靠他自己亲手安装好的船模为他赢得了很多掌声和赞美声,经常有小伙伴来家里看他的船模,然后一脸崇拜地看着他,这时儿子的脸上总是写满自信的笑容。

人生的道路都是要靠自己去走的,酸甜苦辣也好,挫折失败也好,鲜花掌声也好,这一切都要自己去经历,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才能得到属于自己的人生经验。父母不能代替孩子去完成他的人生,能为孩子做的就是让他少走一些弯路,多经历一些成功,多拥有一些自信和毅力,而为孩子选择一个看得见的能够实现的目标是首先要做的。

我一直鼓励父母去激励自己的孩子,去赞扬和认同自己的孩子,这会让我们的孩子想要不断去追求新的知识和新的成就。即使孩子犯错,也要用鼓励的声音帮助他改正错误,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坏习惯。

父母就像一名守塔人,当孩子身在迷雾中看不清成功的方向时,父母就要把信号灯拨亮,给孩子指出正确的目标方向,然后指引孩子大踏步地往前行走。

用“示弱”增强孩子的自信

我小时候的性格很孤僻,而且有些自卑,和母亲的关系也一直闹得很僵,因为母亲是一位很强势的女人,所有事情都希望做到更好,而我总是达不到她的要求,再加上我那时候的性格很倔强,喜欢把不满和委屈埋在心里,所以和母亲的战争都是以我的沉默作为结束。

终于有一次,我和母亲大吵一架,然后愤然离家出走,那年我刚刚11岁。后来,父亲把我找了回来,但是我依然和母亲冷战。突然有一天早上,母亲生病很严重,家里除了8岁的弟弟就剩下我,母亲躺在床上,虚弱地对我说:“今天中午的饭我没法给你们做了,你们自己弄点吃的吧。”

我早已经忘了还在和母亲生气,眼泪汪汪地看着母亲说:“妈妈,你没事吧?我去给你找医生。”

“傻孩子,你爸爸就是医生,家里也有药,我已经吃过了。现在就是全身没力气,想吃点东西。”母亲看着我说。

“你想吃什么,我去做!”我马上说,别说是让我做饭了,让我做什么我都愿意,只要母亲能感觉舒服一些。

“我想吃饺子。”母亲就像一个小孩一样看着我,那一刻我觉得母亲不再是以前那个强势的妈妈了,而是一个温柔的、虚弱的,需要被我照顾的人。

我豪情壮志地来到厨房开始和面,弟弟显得比我还要积极,可能他也被母亲的病态吓到了,以为只要吃了饺子母亲就会好起来。我们两个小孩就在厨房里“热火朝天”地忙了起来,终于饺子下锅了,前来串门的邻居看到我们两个小孩做好的饺子,不住地夸赞我们两个是如何的了不起,母亲更是很开心地吃了一大碗。虽然我做的饺子几乎没有什么味道,但是看着母亲和邻居赞许的目光,我心里乐开了花,一下子觉得世界上没有什么难事能够难倒我,因为连这个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我都可以很好地完成,以后什么事情是我不能做的呢?我和弟弟的自信心仿佛一下子被点燃了,从那之后,我真的在做事的时候,惧怕失败的心理没有那么严重了,而一向胆小的弟弟也有点小男子汉气概了。

很多年之后,母亲才告诉我当年的真相,其实她根本没有生病,那天她是为了给我一个锻炼的机会,假装生病的,也希望通过她的“示弱”缓和我们之间紧张的气氛。

在母亲没有假装生病之前,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很没用的小孩,总是从母亲那里得不到肯定和称赞,人也越来越自卑和孤僻,是母亲的“示弱”让我得到了肯定和信任的机会,让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很有用的人,而且能够完成那么一件看似很难、很伟大的事情,我真的很自豪,也变得很自信。

孩子的心理都是一样的,都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鼓励和称赞,而“示弱”就是最好的方法之一,父母的“示弱”就是对孩子的一种变相的激励和肯定,从而让孩子的内心产生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那些太过强势的父母只会有意无意地给孩子造成一种压抑的氛围,使他们不能自由勇敢地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严重的还会造成孩子性格的扭曲,变得不善言辞、羞怯、自卑、没主见等。父母应学着让孩子充当自己的老师和保护者,激励他帮助别人学习的兴趣和同情、照顾他人的爱心。

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叫王思思,她给人第一眼的感觉就是太过于安静,而且非常敏感,平常不爱说话,也没有什么朋友,学习成绩也总是提高不上去。

我找她谈过几次话,发现我讲什么她都点头,当我问她我说了什么时,她又一脸的茫然,继而脸上竟出现了害怕和羞愧的表情,双手紧张地握着,一直不敢抬头看我,好像自己做了坏事。

通过几次家访,我看出了端倪,王思思的母亲是一家服装店的老板,而且是标准的女强人,父亲是一家单位的经理,能力也非常强。而且他们两人的知识水平都不低,只有思思这一个女儿,一直期望女儿能成为他们的骄傲,但是女儿的表现让他们两个很失望,于是妈妈三天两头地训斥,爸爸动不动就指责,孩子做什么都看不顺眼。就这样久而久之,思思形成了现在这样的性格——自卑而又懦弱。

父母“恨铁不成钢”的心我能理解,但是斥责和贬低孩子绝对不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假如父母选择放低姿态巧妙地在孩子面前示弱,让孩子通过完成某件事情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并发现自己是多么了不起和有能力,那么孩子的自信心一旦被建立就会产生很大的改变。

怎样让家长帮助自己的孩子增强自信心,是我一直在研究的课题,鼓励孩子是父母必须要学会的一堂课,但并不是每位家长都知道对自己的孩子要采取什么样的鼓励办法。

每次家长会或者家访的时候,我都告诉学生的父母要用鼓励的办法对自己的孩子,但就像每个孩子都不同一样,每位家长也存在很大不同,所以并不是同一种鼓励方法适合所有的孩子和家长。当我警觉到这个问题时,马上采取了更适合不同孩子的方法,对于王思思的情况,父母的适当“示弱”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思思的父母在我的建议下运用了“示弱”这一鼓励方法,通过两个月的实验,他们发现女儿有了小小的变化,虽然不太明显,但是孩子偶尔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了,也不像原来那么胆小了。

父母对孩子的“示弱”并不是纵容和宠溺孩子,这里“示弱”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有一种责任和担当在里面,是为了增强孩子的自信,改变孩子一些不好的性格和习惯等。

父母的“示弱”是促进亲子关系很好的方法和机会,也是让孩子学着成长的重要一步。

一个周末,我们一家人去游乐场玩,儿子想坐海盗船,爱人就让我和儿子一起去玩,而他带着女儿去做旋转木马了。我也很想和爱人、女儿一起去,但是又担心儿子年龄小会害怕。

“妈妈,你不要害怕,我已经答应爸爸要好好照顾你。待会你要害怕的话,就抓着我。”儿子自信满满地说。

害怕?我的胆子一向很大,不过爱人这样对儿子说,一定是害怕孩子会害怕,用我的软弱胆小激起孩子心中的英雄感和保护妈妈的欲望,这的确是增强孩子自信心和勇气的好办法。

我对儿子说:“妈妈真的很害怕坐海盗船,可是又很想试试看,待会我肯定会吓得大叫起来,你一定要紧紧抓着我,不然我害怕自己会掉下去,还有不可以取笑我!”

儿子马上很严肃的像个小英雄似的对我保证说:“妈妈,你就放心吧,有我在呢!其实,坐海盗船一点儿也不可怕,非常安全!”

看着儿子不住地安慰我,还热心地给我讲解安全保障,我很高兴他这么关心我、保护我,而且第一次玩的他脸上竟然没有一丝害怕的表情。

真正的考验来了,当海盗船在空中来回晃荡时,儿子紧紧地抓着我的手,他大声鼓励我不要害怕的声音飘散在空气里,那一刻我真的觉得无比幸福,被儿子这样关爱着的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快乐和欣慰。

父母做一次“胆小鬼”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能够拉近和孩子之间爱的距离,让孩子做一次父母的“英雄”,享受被他照顾和呵护的幸福感觉,这一切都是非常值得,而且是对孩子成长非常有益的。

挫折——被人为放大的“绊脚石”

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被挫折打垮;孩子遇到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不知道怎么面对挫折。遭遇挫折时,孩子的眼睛上就突然出现了一副放大镜,把小小的挫折看得很大,而把大的挫折看得无限大,并且认定自己永远没有战胜挫折的可能。

歌德说:“流水在碰到抵触的地方,才把它的活力解放。”孩子在遭遇挫折的时候,也正是增强他的耐压力、毅力和自信的最佳时机,人在最低谷的时候总会激发出一种潜在的能量,这种能量担任着改变一切的神奇任务。

两年前我教过一个学生,他叫刘瑞,学习成绩属于中等偏下,他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一直跟着母亲生活,但是和父亲的关系也一直不错,有几次家长会都是他父亲来参加的。

忽然有一天,我接到刘瑞妈妈的电话,说刘瑞不见了,让我帮忙问一下其他同学有没有见到。我马上问她发生了什么事情,刘瑞妈妈哭着说刘瑞的父亲出了车祸,已经离开了人世,本来他们父子约定周末要一起出去游玩的,刘瑞知道父亲出事后就失踪了。

这可是一件大事,刘瑞只有13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思考事情已经渐渐成熟,有了自己的想法,一旦他心中做出什么决定,很可能冲动地做出一些傻事。失去至亲对孩子来说打击是最大的,他还没有完全自理的能力,突然之间失去最重要的依靠,他的心理承受能力一定到了一个极限。

为了尽快找到刘瑞,我马上联系了他最好的几个朋友,经过一天一夜的全力寻找,终于在一家网吧找到了满眼通红的刘瑞。

事情过去一段时间之后,刘瑞在母亲的劝说下,又来到了学校。我在刘瑞来学校的前一天就告诉了所有同学,一定不要用同情的眼光看待他,要和平常一样,但是要表现出自己的友好和鼓励,不要伤了他的自尊心。

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我看到刘瑞低着头走进了教室,这时,我语气温和地对他说:“刘瑞,只有抬起头走路,你才能找得到自己的座位!”

刘瑞的脚步停顿了一下,稍微抬了一下头,然后走到自己的座位前坐了下来,这时,他的同桌王阳悄悄凑到他身边说:“教室后面的板报已经快出好了,只剩下你自己的一部分了,内容我们已经选好了,下课的时候你抄上去吧,要认真抄啊!”

刘瑞木然地点点头,头依然低得很低。我像往常一样上课,但是眼光随时放在刘瑞的身上,观察他有什么变化。

下课的时候,王阳把一张纸递给了刘瑞,我看到刘瑞看也没看,就拿起粉笔在教室后边特意留给他的空板上写了起来,不过他写一句,班里的学生就念一句,一开始的声音很低很乱,后来声音越来越高也越来越齐。

这件事情同学们之前并没有商量好,但是那发自内心的对同学的关爱和鼓励让我深深感动,而那首诗不但让我也让刘瑞泪流满面,那首诗是来自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犹豫,也不要愤慨!不顺心时暂且忍耐,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要到来。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现在总是令人悲哀。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也将变得可爱。”

人的一生是漫长而充满坎坷的,就像在大海里航行的船只,总会遇到狂风暴雨。孩子的一生势必会遇到很多挫折和挑战,所以他们必须要具备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不断地增强自信和勇气。

现在的孩子物质生活都比较丰富,想要什么父母都会尽力去满足,父母也会替他们扫除人生路上的一些障碍,希望孩子的路走得顺畅,于是孩子缺少了很多对失败和挫折的尝试,显得很脆弱,受不了委屈,甚至父母一句话不顺孩子的意,他就任性撒泼,和父母闹别扭。

一天,爱人的同事带着自己7岁的小女儿妞妞来我们家做客,我就让妮妮和妞妞在一边玩,谁知道刚玩一会儿,两个小女孩就吵了起来,然后都哭着找妈妈。

我问妮妮是怎么回事,妮妮哭着说:“她说我画的画很丑!”

平常妮妮画的画总是得到大家的赞赏和认同,这次被别人说自己画的画难看,显然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不过,我并没有马上对她说是妞妞的不对,因为这样说显然会打击另一个孩子。

爱人的同事显得有些尴尬,他又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也不舍得批评孩子,只能尽力哄着两个孩子。

我把两个还在哭泣的小女孩叫到了一边,让爱人和他同事继续聊天,为的是让两个孩子摆脱父亲给他们的依靠。

我先问妞妞:“你觉得妮妮画的画哪里不好呢?”

妞妞说:“她的花是蓝的,妈妈说花都是红的。”

同类推荐
  • 3-6岁妈妈不可不知的育儿心理学

    3-6岁妈妈不可不知的育儿心理学

    6岁前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很多的品行和良好习惯的养成都是在这一阶段。本书的作者是心理师,也是该年龄段孩子的母亲,针对3-6岁这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帮助家长分析了孩子在幼儿园生活、性格塑造、性教育、学习兴趣、潜能开发、品行习惯等方面问题,就像一个朋友在你身边娓娓道来一些你所不知道的与孩子有关的成长心理故事,很温馨,也很暖心。
  • 妈妈应该怎么管孩子:做完美妈妈的12堂亲子教养课

    妈妈应该怎么管孩子:做完美妈妈的12堂亲子教养课

    给孩子适度的自由.不对孩子过分严苛、约束,更不要阻止孩子漫无边际的想象和自主的行动,让孩子顺应天性成长。学会赏识孩子,别吝啬自己的鼓励,强化孩子的优点.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和能力,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的信任和爱。不随便以爱的名义约束孩子,否则只会压抑孩子的个性和潜能。要学会尊重孩子,将对孩子的爱转化为推动孩子前进的动力。鼓励孩子做个诚信、善良的人,说到做到,对有困难的人要给予同情和帮助。妈妈要以身作则,当好孩子的榜样。
  • 当好孩子的引路人

    当好孩子的引路人

    《当好孩子的引路人:写给父母的教育枕边书》的最大受益者是以下的人群:刚刚面对教育问题的父母与老师;对孩子的教育一筹莫展的父母与老师:不能与孩子和谐相处的父母与老师;正在为孩子的某些问题焦虑的父母与老师;试图与孩子建立最亲密关系的父母与老师。
  • 食育:从摄取营养到重视饮食行为

    食育:从摄取营养到重视饮食行为

    本书介绍了日本时下最为流行的婴幼儿饮食新理念——“食育”。让孩子“吃什么”、“吃多少”,强调的只是摄取营养,而“食育”专注的是“怎么吃”,怎么让孩子有吃的欲求:既爱吃的东西,又爱吃的过程。
  •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好妈妈的秘密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好妈妈的秘密

    关于人与自然的紧密关联,雷切尔·卡森这样说:“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如今,在强调让儿童与自然重逢的时候,我们同样面临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阅读的缺失,这虽是儿童的,但首先是成人的,因为年轻父母们也很少读书了。孩子需要陪伴,更需要我们讲故事给他们听,可以和他们一起读读书。就如同与自然的关系那样,可以感受阅读之关的人,一定可以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
热门推荐
  • 乔治

    乔治

    乔治是个好人、好丈夫、好父亲,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直到变故横生。乔治发现自己来到了“阴间”,要通过面谈才能决定灵魂的去向。他会升入天堂,还是堕入地狱?他能通过告别面谈吗?和乔治一起经历这个欢快、有趣又发人深省的故事吧。
  • 海上

    海上

    因为父亲的关系,胡小棣毕业后被分配到了海上。于是,他处在了一个奇怪的位置上。一面是与父亲微妙的关系,一面是油井工地的微妙关系。于是他用种种方式反抗,终于出了事……石油技校生胡小棣到了海上,感觉就像后来的脑袋水肿一样,很有一点人生末日的味道。小棣没见过海,也没有这么远距离地离开过母亲,想起母亲他就看到一个手提竹篮的女人,那一阵子这个女人几乎每天都要到发生爆炸的化工厂里给她的厂长男人拣人脑子吃,女人说人脑是大补,吃了人脑的人,脑力过人。
  • 中宫

    中宫

    “你是秋振宇送给朕的礼物,用来代替他的项上人头。你父亲有没有告诉你,要顺从于朕?”项晔手中的玉骨扇轻轻一挑,脱下了皇后的凤袍。“祖母说,秋家的女儿,不需要顺从。”珉儿仰视着这个浴血而来的王者,眼中没有半分卑怯。大婚之夜,皇帝拥着其他女人而眠。然而冷落、羞辱、欺压,皇帝的所有厌恶,都影响不了这个女人。直到那一天,项晔看见珉儿对另一个男人,露出笑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慕少,我们说好不谈爱

    慕少,我们说好不谈爱

    她步步深陷,沉沦于他的温柔,交出一颗真心,却不想自己只是他的一颗棋子。偌大世界,从此她又何去何从?
  • 无鲜勿落饭

    无鲜勿落饭

    吃,是人类存在几千年来永恒不变的诉求。汲汲营营,人生在世,不过满足这口腹之欲。江南美食自古即以“鲜”著称,读过本书才知,何谓吃得“鲜美”,吃出“味道”。从海味到山珍,从江鱼到湖鱼,还有那些味蕾上的乡愁,书里有着最江南的味道。
  • 写你成书之足迹

    写你成书之足迹

    她是佟芯,一名网络作者,长了一双恬静又从容的眼眸,整日在现实的悲欢离合中窜梭和探索,收集不同的故事,见证生活中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坚持着这份热爱,她对生活和爱情有了不同的看法,甚至产生了恐惧!恋爱是一种无聊的身体慰藉,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现任变前任,无休止的循环!这是她的看法!直到杜宇其的出现,她沦陷在他坚持数年的狂热追求里,杜宇其从后边抱住她,开始了日常撒娇……“媳妇!”“嗯?”佟芯勾起嘴角应了一声,总有些在普通不过的称呼,却轻易的暖到人的心底,她突然觉得,为了爱的人解决一些麻烦,也是一件幸福的事!可就在她勇敢的尝试爱情的同时,父亲的一沓文件,终于揭开了杜宇其神秘的背景!他带着目的接近,和烂俗的背叛,终使她在次封存自己的心。直到一次的新书首发会上,疯狂的粉丝将现场的高台挤塌……现场顿时陷入一片慌乱,突然出现了一道与众人背道而驰的身影,在佟芯的眼底闪着奇异的光亮……
  • 实相之壤

    实相之壤

    欧塞芭伸出柔软的枝蔓,插入土壤。土壤厚实,潮湿而又温暖。她将根尖探入土堆,品尝营养穿过茎干时的甘甜。她满足地哼唱着,用整片叶子把土一勺勺舀到大花瓣里,再把花瓣裹起来,以便这些土壤能够被分配到飞船各处。她的导师简德塞哼出送别曲和欢迎曲。沙沙沙的声音摩挲着欧塞芭顶端的树叶。她放好最后一小包土,站起身,根部稳稳迈过地上缠绕交错的藤蔓,步入光线昏暗的内室。一群萤火虫在简德塞的身边飞舞着。
  • 我的世界回忆传

    我的世界回忆传

    有广告作品简介你相信么?在这个地球上,有那样一个世界...怪异、离奇、充满未知,与我们所处的世界完全不同...曾经年少的我,就阴差阳错去过那个世界一次。是缅怀也好,是祭奠也罢。总之就是一股冲动,让我写下这一份回忆录。回忆那只属于‘我们的世界’或许有一天,你也能到那个世界...若真的去了那里,还见到那个穿着蓝色上衣的家伙,还劳烦您告诉他,我很好,我想他。
  • 女朋友什么的我根本不需要

    女朋友什么的我根本不需要

    在小卖部的邂逅,青梅竹马的未婚妻。本不该是我的生活突然间接踵而来,明明我对这些事情根本不感兴趣啊。我只喜欢读书,学习,不学习还有什么能够使我快乐。女朋友什么的我根本不需要!!!致北京城这个寒冷的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