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81200000017

第17章 小不忍则乱大谋:小忍才能大成(2)

众人听得如痴如醉,不禁感叹道:“一首平凡至极的启蒙偈,竟然可以理解到这种程度,实在是高人一等啊!”于是对般特肃然起敬。

般特虽然只学会了一首偈,但是他却学得精通并懂得运用,实在是知一偈而得道。其实做学问和般特学偈一样,要真正领悟到学问的妙处,如果能达到庄子所说的“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的境界,那么就不会“半罐水响叮当”了,而是成了“满灌水不响”的大学问家,成了真正的智者。

动心忍性,谨慎方能成事

唐朝大将郭子仪一生传奇,屡建奇功,因平定安史之乱而名扬天下,八十多岁还依然活跃在沙场上,而且享受着极高的威望和声誉。但他却“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这里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一直谨慎行事,从不居高自傲。

郭子仪的宅邸里,从来没有家丁守门,任何人都可以到内院去找他,而不需通报。有一天,郭子仪在院中正在给夫人梳头,突然有人来拜访他,看到堂堂一个护国大将军竟然给女人梳头,这在封建社会里可不是一件小事,所以很快全京城的人都知道了,到处流言飞语,议论纷纷。郭子仪的儿子们对满朝上下的议论都忍受不了了,于是找到父亲问他为什么家中不设家丁,还给女人梳头。郭子仪只是哈哈一笑道:“府院中不设家丁看门,说明我没有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任何人都可以到内院来找我,说明我心怀坦荡。朝中像我们家族如此显赫尊贵的没有几个,如果我不这样行事,那距离无妄灾祸就不远了。”

李光弼是和郭子仪同朝为官的著名将领,二人曾经一同在朔方镇当过将军。但因为性情、脾气不太合,两这个人的关系并不是太好,而且互不服气。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皇帝提升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其位居李光弼之上。这一下就让素与郭子仪不合的李光弼犯了难,他一直怕郭子仪刁难他,曾经好几次想调到别的方镇去,但未可得。后来有一次,玄宗让郭子仪挑选一位得力的大将,去平定河北。

郭子仪认为满朝文武大将之中最能担当此任的应属李光弼,于是就向玄宗推荐了李光弼。但是李光弼却以为郭子仪想借刀杀人,目的就是要他死。可圣旨已下,朝廷的命令又不能不从,于是他无奈之下在临行前找到了郭子仪,说道:“今日皇恩浩荡,我赴死甘愿,但求你不要伤害我的妻子、儿女,可以吗?”李光弼的一席话让郭子仪顿感委屈,自己本是出于公心,怎奈让李光弼误会,于是流着眼泪说:“李将军,如今国难当头,我原是器重将军,才向圣上推荐的你,我愿与你共赴疆场杀敌,哪里还记得什么私愤啊!”李光弼听后很感动,于是两人手扶手相互跪拜,尽释前嫌。

郭子仪就是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上体现了他为国为民,绝不恃才傲物的个性。他每前进一步都很小心,唯恐一个不留意,给那些想要非议他的人留下把柄。世人能真正做到像郭子仪这样不傲物、谨慎行事的人很少,大多数人,尤其是文人都有些恃才傲物的情结,而且还总是把自己划归到“圣人”的高度。唐代就出了这样一位文章、学识一流但却恃才傲物的人物,他就是萧颖士。

萧颖士诗歌、文章一流,而且在当时颇有些名望,据说曾经有人劝萧颖士的家仆另找一户人家,但这位家仆却对别人说:“我已经服侍我家主人10年了,并不是说我没有地方可去,而是因为我太佩服他的才华了。”萧颖士的才华还一度闻名海外,当时,大唐广开门户,吸引海外各国来唐交流,其中日本就经常差遣大使来唐,曾有一位使者说:“我国的民众,希望请萧先生到日本去当国师。”

但如此才华横溢、闻名诸国的萧颖士却一生仕途不顺,一直得不到重用,自从19岁中了进士之后,他的生活就充满了坎坷。而令人惊异的是,像这样一位才学俱佳的人才,竟几次被“问责”丢官,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政绩较差”,没有“执行力”。

天宝年间,萧颖士补秘书正字,奉使至赵卫间搜求遗书,但很长时间他都没有去复命,于是被劾免官。其实搜求遗书并不是一件难办的事情,但是萧颖士就是做不来,清高的他也不去做,便落得个丢官的命运。后来,萧颖士又被召为集贤校理,但办事仍然不力,又被贬官。世人给他的解释是:“不肯谄事宰相李林甫,受其排斥。”后来,他自己作了一首《伐樱桃树赋》讥刺权贵,终于被免除了官职。

其实,萧颖士之所以连续被贬官,并不是他能力不够,而是自身傲慢所致。有这样一个故事:萧颖士考中进士后,自恃学富五车,为人非常傲慢,而且经常提着一壶酒到野外去喝,自己一边喝酒一边吟诗,极为散漫。有一天,突遇狂风暴雨,萧颖士看到一个穿紫衣的老人领着一个小孩在避雨。当时,萧颖士也在一旁避雨,他看那个老头好像很尊贵的样子,便讥讽起来。不一会儿,大雨停了,道路上突然出现了很多华贵的马车,仆人们迎了那位老人上车。此时,萧颖士才慌忙打听,有人告诉他这是吏部王尚书。萧颖士听后大惊,回到家中沐浴更衣,去王尚书的府上求见了好几次,但尚书大人都对其不理不睬。他又用心写了一封很长的信,到王尚书家里去谢罪。王尚书这才让人把萧颖士领到偏房的廊下,然后责备他说:“遗憾你不是我的亲属,不然我一定要狠狠地教训你。”但萧颖士并没有就此改掉自己恃才傲物的坏毛病,依然我行我素,傲慢无比,最后死在扬州功曹(州牧的属官)的任上。

古语说:“行谨则能坚其志,言谨则能崇其德。”萧颖士正是不懂得“行谨”和“言谨”,才落得一个郁郁不得志的下场。如果他能有郭子仪的胸怀和言行谨慎的作风,那么凭借他的才学,必定能在中国历史上有一番大作为。

放低姿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论语》记载,有一天鲁定公找到孔子问他,一句话能够兴盛一个国家,有这样的说法吗?孔子回答说,话不能完全这样说。人们常说,做一国君主难,为人臣子的也不容易。如果真能了解君王的难处,那么不就相当于一句话可以兴旺一个国家吗?接着,鲁定公又问孔子,一句话能够毁了一个国家吗?孔子再次回答说,这句话也不能完全这样说,常言道:“我做君主没有别的快乐,只是我所说的话没有人敢违抗我。”假如你说的对没有人违抗,这不是很好吗?但如果你说的不正确而别人又不敢违抗,不就相当于一句话可以使国家灭亡吗?

鲁定公和孔子的这段话被后人总结为“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南怀瑾先生在讲到鲁定公和孔子的这段对话时认为,这是孔子对君主的机会教育,通过和鲁定公“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对话来做例子,无形中教育了他,假使他懂得了“为君难,为臣不易”这句话,那么国家兴盛就有希望了。其最终目的还是希望当朝国君能够虚心听取臣子的意见,形成“海纳百川”之势。

为此,南怀瑾先生还特意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唐太宗时期提出的“创业难,守成也不易。”的名论;另外一个是宋高宗曾说过的“吾年五十方知四十九之非”,意思是说随着自身年龄的增长,人生阅历的增加,到了年过半百之后回头一看过往,才发现过去的错误。这些都是“一言兴邦”的真实例子。

而谈到“一言丧邦”时,南怀瑾先生用高祖刘邦和霸王项羽做了一个很好的对比。楚汉相争时,刘邦这个人最大的长处就是能够“海纳百川”,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大汉帝国的成功开创,就在于他能够很快接受他人的好意见。项羽则不同,这个傲视一切的西楚霸王,对于自己的主意是绝不会改变的,至于其他人的意见也绝不接受。所以当项羽攻打到咸阳城的时候,有人劝他说:“关中险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意思是劝他定都咸阳,那么不久就可以平定天下了。

但是项羽不听,他却说:“富贵不归乡,如锦衣夜行,谁知之者?”由此可见,项羽的胸襟,只是荣归故里,在江东父老的面前炫耀一下他的威风,而刘邦却是为了坐拥天下,所以项羽注定成不了天下的霸主,最后终究拔剑自刎,客死他乡。

南怀瑾先生对此评论说:“如果我们研究历史上一些成功和失败人物的性格,会发现很有趣的对比。有些人的性格,喜欢接受别人更好的意见;但是,能立刻改变,马上收回自己的意见,改用别人更好意见的人太少。刘邦是这少数人中的一个。”

君主广纳贤言,一定可以使国家兴盛,臣子、百姓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即是为国更是为己。

三国时期群雄争霸,各路英雄豪杰层出不穷,想要获得一份荣耀的,不但有勇有谋,更要有一定的见识和才华。吕蒙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是三国时东吴名将,少年时以胆气闻名乡里,后来孙权掌管大权之后,他渐渐受到重用。

刚开始跟随孙权的时候,孙权就对吕蒙说:“你现在跟着我掌管国家大事,应该多学习,不应该停滞不前啊!”但每次吕蒙都用军务繁忙这个理由来推脱。后来,孙权见到他的时候又说:“我是要你成为那些有学问的学者吗?只不过劝解你应该广泛阅读,多了解以往的历史。你每次总是说军中事务繁多,我不是比你更忙吗?但我经常抽空读书,自认为从中受益良多。”听了孙权情真意切的话,吕蒙觉得非常有道理,于是开始发奋读书。

有一天,鲁肃来到浔阳,和吕蒙一起讨论国家大事,没想到吕蒙的才学和见地让他大吃一惊,不禁脱口称赞道:“以你现在的谋略才干,已经不再是当初的吕蒙了!”吕蒙笑着说:“大丈夫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鲁兄你为何现在才发现啊?”自此,鲁肃和吕蒙结为好友。

历史上还有一个人处理事情时能够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这个人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他上台执政虽然只有短短的22年,但却造就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太平盛世——贞观之治,在他统治期间,大唐帝国经济飞速发展、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百姓安居乐业,也是历史上对外开放最活跃的年代。

据《贞观政要·求谏第四》记载,唐太宗曾说道自己把大臣的谏言“黏之屋壁,出入观省”,而且《旧唐书》中也有记载,他曾专门设宴款待那些上书进谏的大臣,还奖励直言纳谏朝政得失的大臣高季辅。

正是有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虚心纳谏,才有了唐朝的又一次繁荣鼎盛,这正印证了长孙皇后所言的“主明才有臣直”和魏征所进谏的“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的道理。

高高在上的领导也好,普普通通的民众也罢,任何时候都不要自以为是,更不能目空一切,听不进他人的劝告。所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纵使你有掌管天下的雄才大略,也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才更能保证事情的成功。

安贫乐道,人生要懂得退步法

安贫乐道,此乃达观的人生态度,拥有者即使身处何种境地,无论顺也好,逆也罢,都会以不卑不亢的处世态度面对。那种宠辱不惊,随遇而安,以退为进,豁达洒脱的态度会使他们的仕途更顺畅,即使仕途并非如此,他们的生活也会充满无限的乐趣。

历数个朝个代,仕途发展不畅,甚至数次被贬的人都不在少数,有的人会因此一蹶不振,即使拥有雄心报复也不会大展宏图;相反,那些拥有达观态度的人,却会从新调整心态,苏东坡就是一例。

苏东坡在仕途上发展很不如意,虽满腹才华,却数次遭贬职,可以说始终不能施展他的政治抱负。他入朝为官初期,是北宋政治出现危机之时,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国泰民安,但是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无限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并支持变法。但是,很多官员包括欧阳修在内,都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意见不合,所以致使很多人都遭到排挤,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任满三年后,依然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数次遭贬之时,苏东坡都没有慨叹命运的不公,更没有哭天喊地记恨朝廷,而是调整好心态,随遇而安地面对眼前的一切,以积极的心态处理当地的事务,所以深得百姓的爱戴。与此同时,他还以文学的眼光和角度欣赏别人未曾欣赏过的当地美景,而且留下了千古的诗文。虽然历史没有成就他当时的丰功伟绩,但是文章却成就他于千古。

同类推荐
  • 丑女无敌

    丑女无敌

    从女孩的性格、气质、品位、社交、心理、才智、处世、财商、爱情、婚姻、职场等角度,全方位地讲述现代女孩获取成功的必备要素。希望本书能让所有女孩有机会重新评估自己的生活方式,修炼出一个美丽的自己!也希望它能给读者带来一丝美丽的灵感,一份成功的自信,一把安身的钥匙,一道立命的光环!
  • 你若精彩,天自安排:成就美好的72条吸引力法则

    你若精彩,天自安排:成就美好的72条吸引力法则

    本书共有10个美好主题,72篇成就自己的暖心细语。为所有追求美好的人们,注入阳光和力量,帮助他们找到改变自我的勇气和方法。为身心疲惫的人们打开新的视角,并给予切实的人生建议与温暖抚慰。以淡然的心态面对生活,在喧嚣中平下心来,安于得失,淡于成败,依旧向前。你只负责精彩,老天自有安排。做优秀的自己,你配得上更好的人生。
  • 谱写生命的乐章:影响你一生的感悟故事

    谱写生命的乐章:影响你一生的感悟故事

    本书编入了中外几百个感悟小故事,从人生感悟、情感感悟、智慧感悟等方面作为切入点,用通俗易懂的小故事来抛砖引玉,以精简准确的人生感悟作为提示和点拨,帮助广大读者从故事中得到启发,更加开朗,智慧,明智地面对人生。
  • 做人做事好心态(全集)

    做人做事好心态(全集)

    我们确信,一个人只有有好心态,他才能拥有成功的人生。打开本书,从现在开始我们的好心态之旅,它会给我们带来一份鼓励,带来一份慰藉,带来一份豁然,带来一份快乐……
  • 淡定:如何成为一个从容优雅的人

    淡定:如何成为一个从容优雅的人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所以,我们在有些时候要学会淡定。如果你也想拥有一个淡定的人生。那么,翻开本书,充满墨香的文字会带你进入一个“淡定”的世界,娓娓道来的一个又一个故事会让你的心情放松下来,用一个淡定的心态去迎接明天的朝阳!
热门推荐
  • 真理之血

    真理之血

    每个人都在为自己所坚信的真理而生活、战斗。可究竟什么是真理?没人能给出答案。法师在遗迹里寻求古代先贤的智慧,学者在故纸堆里发现崭新理论与奥秘,商人操纵金钱影响着国家的未来,贵族推杯换盏间阴谋若隐若现,骑士秉持着传承千年的信条与恩怨,刺客在杀戮中渐渐迷失,神使争论着圣灵的对与错,剑师无心无我超然于尘网中。世界将沾满鲜血的面纱摘下,露出冰冷的面容。光与影、生与死、实与虚、错与对,其界限又在哪里?三洲往事一页页翻开,斑驳间如一场微雨朦胧。
  • 重生豪门天后归来

    重生豪门天后归来

    众所周知,天后许天依在去演出的路上,飞机发生意外,坠机了。与此同时,M国第一豪门林家大小姐摔下楼梯,一命呜呼,重生到M国林家大小姐林天依身上的许天依,又会发生什么?
  • 签到系统之穿越万界

    签到系统之穿越万界

    一段奇缘开启了万界之旅,从斗罗大陆开始,斗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花千骨,遮天,狐妖小红娘……【作者新人请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多多包涵本书全部免费】一天保底两更
  • 侣山堂类辩

    侣山堂类辩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江深闻鹧鸪

    江深闻鹧鸪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家国天下,悲剧莫以天下悲剧为大。而个人悲剧,莫如以一己之力对抗天下倾颓浪潮为大。天意如刀,世事如棋。若这世间真有玲珑棋局,让她以己之身与天对弈又何妨?哪怕无一人挂心,无一人挂怀,哪怕是天煞孤星,身体孱弱年寿难永,若能侥幸胜天半子,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往生玄云录

    往生玄云录

    看书林隐处,多俊逸儒流。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兴亡如脆柳,身世类虚舟。试看,新月下长川,玄幻有江湖,且覆掌中杯,再听新声曲度。一位渡三生,活三世的少年,横空出世,看!新的神话云录。 是妖王之子,是独狐神话,还是多情魔心;是情深似海,是仇深似海,还是有情之道。 无情,薄情,多情!书写的是九嶷神话!
  • 一次远行

    一次远行

    《一次远行》描写了女主人公奈津子与有脑疾的丈夫外出旅行的故事。奈津子生活在原本富裕的家庭里。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日子的母亲和弟弟花尽积蓄后,把希望寄托在奈津子身上。奈津子却早早地把自己嫁给了母亲和弟弟都看不上眼的男人。小说从奈津子与丈夫的一次二日游说起。一个个琐碎的情节中夹杂着曾经的家族回忆,这些回忆再现了奈津子经历过的压抑和苦痛,让读者得以理解主人公逐步对现实生活抱有满足感的内部原因。虽然丈夫身体有恙,但奈津子不仅没有讨厌他,反而通过这次旅行更坚定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它生动地描写了走向衰落的日本社会:母亲和弟弟虽已遭遇家道中落,但仍依恋旧日荣耀和奢靡;主人公虽含辛茹苦照料行动不便的丈夫,但内心充实自由。书中收录的另一篇《九十九次接吻》描述姐妹情感。小妹妹菜菜子(“我”)对于姐姐们抱有深切的感情,这样的感情看似被姐姐们同时恋上的S打搅了,但故事最后,“我”再次坚定了自己与姐姐们关系的稳固程度不会因恋人的出现而减弱的信念。
  • 重生之盛宠毒后

    重生之盛宠毒后

    先皇后死在凤位不瞑目,好姐妹抽她筋骨咒她永不超生,史书字字戳她脊梁骨。含恨重生,步步攻心。她宁负天下,也要亲手将那些人拉进地狱,不得好死。唯独,他的强势瓦解了她的心墙。只是沈温婉忘了,普天之下最不能动心的,就是自己。
  • 甜婚入骨,老公天天宠

    甜婚入骨,老公天天宠

    嫁给他三年后,他突然对她爱得难舍难分,日夜不离,每天指挥旗下各大餐厅往她面前送美食。眼看肚子一天天地被他喂大,她气愤难当地抗议:再吃就要肥死了!他眼眸低垂,手指在她渐圆的小腹上轻抚:乖,你不吃孩子也要吃,等下带你做运动。肚子里的小宝宝踢腿抗议:老爹老妈不要再喂我吃狗粮!--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