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76900000005

第5章 儿童传播的本体研究(3)

(2)说了什么,即传播内容。也可称作传播客体。传播内容往往指信息。信息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信息是构成传受双方发生交易交换的必要条件。信息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符号组成。

(3)通过什么渠道,即传播渠道。传播渠道又称传播信道、传播载体,是信息传输的介质,是信号的运载工具,是信息发送者将信息传递给接收者的路径,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相互进行信息交流的各种途径、手段、方式、技巧,等等。

(4)对谁说,即传播受体。也可称作受众、信宿、接收者、受传者等,它是信息的接受者和反应者,传播主体的作用对象。虽然我们称它为传播受体,但是他并不是完全被动的,他可以通过反馈来影响传播主体。

(5)有什么效果,即传播效果。是传播对人的行为产生的结果。具体指受传者接收信息后,在知识、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变化,通常意味着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主体的意图或目的。

2.“7W”传播要素

实际上,在现实社会传播中,还有多个传播要素是必须考虑的。

美国学者理查德·布雷多克在1958年发表论文《拓展拉斯韦尔模式》,他在拉斯韦尔的“5W”要素的基础上增加了“情境”(Where)和“动机”(Why)两个要素,提出“7W”传播要素,即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情境和动机7个要素[1]。下面,我们对补充的传播要素进行简要介绍。

(1)动机,即传播动机。又可称为传播目的、传播意图等。探讨传播主体和传播受体进行传播活动的目的和意图。

(2)情境,即传播情境。又可称为传播环境。环境之于传播,就好像水之于鱼。各种传播活动无不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传播活动要受到各种环境的制约;同时,不同的环境对传播活动也会产生影响。

(二)关于儿童传播要素的思考

在儿童传播的研究中,我们要研究哪几个要素呢?

(1)我们要考虑儿童传播往往具备哪几个要素,上面学者研究的5W和7W在儿童传播中是否也是存在?

(2)儿童传播中哪些要素是主要的要素?哪些是次要的要素?或者有无主次之分?

要回答以上两个问题,必须对儿童传播要素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从研究方法上,不妨从人类传播的几个要素切入,由此展开对儿童传播要素的研究,从而得出儿童传播的特色。所以本文将对以上提到的所有要素进行具体研究,包括传播主体、传播受体、传播内容(客体)、传播渠道(载体)、传播效果、传播环境和传播动机。

笔者认为,研究传播要素是研究儿童传播的基本,所以本书紧紧围绕传播要素展开对儿童传播的研究,除了将传播动机并入传播主体一起研究,研究框架基本按照传播要素而展开。

二、儿童传播过程

传播要素相互作用、不断变化的过程构成了传播过程。

(一)传播过程

我们介绍几种传播学中能够反映传播过程的经典传播模式。

1.拉斯韦尔模式

在传播学历史上,拉斯韦尔不仅第一个提出传播要素,而且最早以建立模式的方法对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5W传播过程模式。

显示了这样一个传播过程:谁(Who)→说什么(Say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whichchannel)→对谁(To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whateffect)。这一模式界定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基本内容,影响极为深远。但是这个模式存在缺陷:将信息的流动看作是直线的、单向的,没有注意反馈这个要素;将传者和受者的角色固定化,忽视了传播的双向性;将传播的过程看作孤立的过程,没有涉及传播过程和社会过程的联系。

2.贝罗SMCR传播过程模式

针对拉斯韦尔模式的缺陷,美国传播学家戴维·贝罗于1960年提出传播过程观点。传播过程理论指出,传播是由多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组成的动态的、有结构的信息流动过程。贝罗提出了SMCR的传播过程模式,SMCR即信源(S:source)、信息(M:Message)、渠道(C:Channel)和受者(R:Receiver)。这一模式强调了传播过程研究要探究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所形成的传播现象的结构。这一模式概括起来,就是信源将信息编码,经由渠道传递给受者,受者将信息解码的过程。在传播过程模式中,贝罗指出,尽管我们可以列出传播的各个要素,但是却不能完全抓住传播过程的实质,这是因为传播过程具有很强的动态性,信源与受者之间的关系是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变量。传播双方的传播技能、态度、知识水平、在社会中的地位、所处的文化背景等许多因素都影响着传播的结果[3]。

3.奥斯古德—施拉姆循环模式

在SMCR模式中,贝罗指出,信源与受者之间的关系是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变量。那么对于信源与受者的关系,我们可以从奥斯古德—施拉姆的循环模式中得到进一步了解。这一模式由查尔斯·E.奥斯古德首创,施拉姆于1954年提出。该模式认为,在这个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既是制成符号者(编码)、解释者,也是还原符号者(解码);受传者也是如此。每个个体都是一个既能发射消息又能接收消息的传播单位,传受双方互为传播过程的主客体,行使着相同的功能,即编码、释码和译码。在任何两个这样的传播单位之间,将两者连接起来成为一个系统的,就是“消息”。奥斯古德—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改变了线性模式的单向直线性,突出了传播过程的双向循环性,强调传受双方的相互转化;并且引入了“反馈”的机制,认为信息会产生反馈,并为传播双方所共享,从而更客观、更准确地反映了现实的传播过程。

4.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大众传播进入了学者们的研究范畴。施拉姆于1954年提出了适用于大众传播的模式,认为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该模式的中心是传媒组织,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信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在这个模式中明确提出了“反馈”,而作为传播者的媒介组织,是该模式的中心,集编码者、译码者和释码者于一身,可以从受众处获得推测性反馈。受众往往是由个体构成的,是个人的集合体,这些个体分属各自的基本群体和次级群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标志着一般传播过程模式走向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标志着将大众传播看作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趋向。

5.赖利夫妇模式

赖利夫妇模式由赖利夫妇在1959年发表的《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一文中提出。这个模式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将大众传播看作是各种系统中的一个系统,把传播过程放到整个社会系统中进行考察,这在传播学研究中是一次重大创新。这一模式的基本观点是,传播过程是一个处于社会系统中并受其影响的子系统,所有的传播过程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系统的活动。传播系统既与社会中的其他系统相联系,又具有自身相对的独立性[7]。这一模式揭示了基本群体和参照群体在传播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受众在如何对信息作出选择、理解和反应方面会受到这些群体的指导。模式图中的“初级群体”,又称基本群体、首属群体,如家庭、邻里、亲密伙伴等;“较大的社会结构”是指关系比较松散的次级群体,如工作单位、学校、社团等;“总体社会系统”是指民族、国家乃至世界等隶属群体。

我们看到,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都是具有内向传播的个体系统;个体系统又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从属于各自的群体系统;而个体、群体又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他们总是在社会中运行,因而大众传播过程与总的社会系统有着互动关系,两者相互影响。赖利夫妇模式着眼于传播过程的宏观环境,将传播过程放到整个社会系统运行的大框架中去。这与以前的直线模式和循环模式主要探讨传播过程系统内部的微观环节和要素有本质的区别。

(二)关于儿童传播过程的思考

上面学者们关于传播过程的研究,给予我们这样的启示,在研究儿童传播时,除了儿童传播要素,还要考虑到儿童传播过程。在儿童传播过程中,笔者认为,我们需要思考这样3个问题:

(1)儿童传播过程是单向、双向还是循环的?还是并不绝对,某些传播过程是单向的,有些传播过程是双向的,或者是循环的?

(2)传播过程的研究范畴有微观和宏观之别,那么儿童传播过程呢?

(3)儿童传播过程和人类传播过程相比,具有什么个性与共性?比如儿童的发展性对于儿童传播过程是否有影响?有什么影响?等等。

注释

[1]董璐编著:《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页。

[2]董璐编著:《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页。

[3]董璐编著:《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6页。

[4]DavidK.Berlo,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New York:Holt,Rinehart,and Winston,1960.

[5]胡正荣:《传播学总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174页。

[6]胡正荣:《传播学总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175页

[7]董璐编著:《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4页。

[8]胡正荣:《传播学总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178页。

第三节 儿童传播的类型与系统

一、儿童传播类型

(一)传播类型

学者们将存在于宇宙间的传播活动(广义传播)进行如下的分类:

(1)大自然的传播。指宇宙间除动物(包括人类)之外的自然

界,如山、水、植物等的传播活动。

(2)动物的传播。指除人类以外的动物与动物之间利用各自特定信号进行联系与交流的传播活动。

(3)人类的传播。人是目前地球上最进化的动物。人类互相交流和沟通,并且还在传播活动中发明、创造和使用各种媒介。

(4)机器的传播。人类在制造机器、运用机器的过程中,使得很多机器也具有进行信息交流和传播的功能,这就是机器的传播。

(二)人类传播类型

在以上传播类型图中,我们看到人类传播类型包括人与人的传播、人的内在传播。前者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后者又可称为自我传播。笔者结合其他学者的观点,认为前者还应包括群体传播。以下对这几种人类传播类型作一简要介绍。

1.自我传播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最早提出“自我(self)”概念,他认为自我是与后天感觉经验无关的先天的意识状态。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在心理学界最早使用“self”一词,他将自我界定为个体所拥有的身体、特质、能力、抱负、家庭、工作、财产、朋友等的总和。现在学术界一般认为,所谓的“自我”,实际上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外部世界之关系的一种主观认识。

自我传播,即人的内在传播,是指每个人自我信息的沟通。具体而言,人们通过自言自语、独自思考、自我反省、内心冲突等完成自我信息沟通活动。中国一句俗话“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说的就是自我传播的过程。在传播学中,自我传播最大的特点是传播主体和传播受体是同一个人。

自我传播的形式如下[2]:

(1)外刺激传播。外刺激传播是指人的感觉器官接收到外界环境的信号刺激后,经过大脑等中枢神经系统处理后,使反应器官产生反应的传播过程。如早晨出门之前,往窗外看一下,如果发现正在下雨,则转身去拿雨伞。其中正在下雨便是一个外刺激信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眼睛感知后,传给大脑,大脑根据接收到的信号作出判断,并向反应器官发出拿雨伞的指令。

(2)反射性传播。反射性传播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条件反射,进行条件反射时,人的感觉器官接收到外界刺激信号后,不经过中枢神经系统的处理,而直接使器官发生反应。

(3)思维性内在传播。思维性内在传播无外界刺激信号或无自身产生的刺激信号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只有神经系统在活动,有时反应器官会参加,如做梦、闭目思考问题等。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他必须与其他人发生交往才能生存下去。所以对于人而言,除了自我传播,还有人际传播,它是指人们交往过程中,互相传递和交换意见、知识、情感等,从而互相认知、互相吸引、互相作用。人际传播的特点在于它是个体与个体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活动。人类社会正是因为这样而得以不断地发展,所以人际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中最原始、最悠远、最普遍、最基本的传播形式。人际传播可以分为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两种形式。所谓直接传播,指的是传播主体和传播受体之间面对面地直接进行信息交流的形式。间接传播是指人类通过各种传播媒体进行的间接的信息交流形式。

人际传播的特点:

(1)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体是固定而明确的。双方多为相互认识的人或间接认识的人,互相也有所了解,甚至熟悉。

同类推荐
  • 孩子一定要知道的50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篇)

    孩子一定要知道的50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篇)

    本书是一套亲子旅游图书,分为中国篇和世界篇。中国篇从国务院近30年来公布的四批一百多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遴选出50座最具特色的名城。这些名城中很多是千年古城,历史文化气息浓厚,有着不朽的历史积淀,同时又具备现代城市的风情,走近它们,就能充分感受它们所敞发出来的历史人文气息,从而充实提高自已的文化素养,体味历史文化的美与自然。
  • 哦!我最喜欢的科普故事

    哦!我最喜欢的科普故事

    《小学生快乐阅读书架:哦!我最喜欢的科普故事》由王佳琪主编,共分8章,分别为天文篇、地理篇、数学篇、物理篇、化学篇、生物篇、医学篇、建筑篇,是为小学生量身打造的科普读物,编者精心选取了小学生感兴趣的科普故事。 《小学生快乐阅读书架:哦!我最喜欢的科普故事》以启发小学生自主性、创造性思维方式为目的,从杰出科学家的故事到重大的科学发现,引导小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加小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财富巨擘的企业家(1)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财富巨擘的企业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生命的遐想

    生命的遐想

    未来,我们的地球将会变成什么样,地球上的动物又会变成什么样呢?你一定觉得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生物进化是有规律的,可这条规律是什么?这就得问问科学家了。《生命的遐想》就是带着大家来和科学家座谈聊天,看看鱼将来能不能变成鸟在天上飞,乌贼会不会上岸变成陆地统治者,大猩猩会不会变得像人一样聪明……
  • 猫国的谜语

    猫国的谜语

    胆小的亚希为了躲避小霸王肥肥的欺负,逃跑的途中竟然遇到了一只身穿礼服的会说话的猫波波多,从此展开了他的奇妙之旅……亚希买下了一幅画,当午夜钟声敲响的时候,画上的一扇门打开了,波波多带着亚希进入了波丽岛猫国。在这个猫咪的神奇的国度,邪恶的猫眼女妖夺取猫咪们眼里的光泽制作成猫眼石珠宝,猫咪们因此失明了,猫眼女妖的珠宝工厂生意越来越好,猫咪们面临的灾难越重,亚希将和猫咪们对抗猫眼女妖和独眼的阿卡队长,找到《魔法大典》和光明之剑,拯救猫国和受苦的猫咪,而所有猫咪知道,却不能让亚希知道的。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咕噜烧烤

    咕噜烧烤

    天桥盛产故事,是否与这地方的流动性过剩有关?我没把握,先说一个来听。三十年前,我们清都城有了第一座天桥。从它胯下轰隆隆穿过的火车,飙远了,让人想起娃崽们的胯下之物——他们喜欢夹一根竹篙,在晒谷坪里蹿,把自己想成火车司机,满嘴吆五喝六,牛皮哄哄,下一站,武汉都不停,直达北京。仿佛就在转眼问,我们胯下骑过了玩具车、单车、摩托,少不了时软时颠的女人,我们飙得比三十年前更远,却回想不起自己怎么就胡子拉碴了。过天桥人行道,大家都走得快,脸色像煤油灯罩子,一桥灯照着,更显烟熏腊肉色。
  • 他不经凶

    他不经凶

    文案①众人认为易傅玺是樱兰的高岭之花,只可远观不可亵渎的神圣存在众人:易傅玺他讨厌和人接触下一秒看到易傅玺哄着一个女孩子要亲亲,抱抱众人:“…………”众人:易傅玺讨厌别人碰他的东西“小星这些东西都给你,你不要生我气了好不好”众人:“…………″众人在疯狂被打脸且三观尽毁后发出怒吼:还能不能好好玩耍了!!易傅玺:不能众人:猝文案②童忆星笫一次看到易傅玺就想把他拐回家童忆星对他做出了猛烈追求看到易傅玺不为所动准备先晾他几天******还在等被撩的某人发现童忆星竟然没有来找他第一天,难得那么清静,要抓紧看书笫二天,她应该是在欲擒故纵第三天,这么快就坚持不下去了,呵女人第四天,按耐不住的某人去童忆星教室堵她,才知道口口声声说要追他的女孩竟然去跟别的男生去图书馆看书!易傅玺气冲冲找到童忆星后,把她拉到隐秘的图书角吻了下去童忆星:你,,你干嘛易傅玺:半途而废可不好,所以我建议你,喜欢我到老毒舌病娇高岭之花X乐观沙雕摘花之人【前期女追男,后期互追】【相互救赎文】【前期校园,后期都市】
  • 校园益智寓言

    校园益智寓言

    本书由冰子、李爱眉主编,大部分为孩子们写的寓言,小寓言里有大智慧。
  •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

    讲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悲剧虽然取材于丹麦历史,但是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宫廷内部的腐化和堕落的尖锐的斗争。
  • 都市之妖孽圣尊

    都市之妖孽圣尊

    九玄圣尊都市重生,携前世记忆强者归来,嚣张打脸。驭上古灵兽、炼绝世神兵、握逆天医术。这一世必纵横都市、登临九重!
  • 巴菲特最有价值的投资策略

    巴菲特最有价值的投资策略

    本书在系统收集整理巴菲特本人炒股论述的基础上,按照投资操作中选股、估值、市场、买价、组合、持有6个基本步骤,根据巴菲特60多年的投资经验,结合有关炒股投资的研究成果,归纳和分析巴菲特式炒股技巧在实际应用中的操作技术细节,使本书成为一本巴菲特为炒股者讲述如何在投资股票投资市场上赚钱的详细教程,是炒股者在短期内系统学习巴菲特股票投资策略的最佳选择。另外本书整理了巴菲特大量精彩的投资智慧妙语,总结了巴菲特投资策略的基本原则,并结合有关研究成果以及巴菲特经典投资案例分析了这些原则的实践应用,力求为国内广大炒股者学习巴菲特价值投资策略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借鉴、参考和帮助。
  • 傅少,你老婆又变猫了

    傅少,你老婆又变猫了

    【1V1双洁,甜宠,治愈系】前世,他默不作声,爱她到身份和生命都放弃,这一世换她来守护他,揍渣捶婊虐极品,顺便兴风作妖,爬他墙。全世界都认为是来路不明的甜久,撩了天之骄子的傅淮景,被爱着,护着,宠上瘾。只有傅淮景自己知道,是他先动心,先动手,从前世设下了套。宠到她非他不可!民政局里,工作人员胆战心惊:“傅少,您老婆是黑户,办不了结婚证!”傅淮景扔出小本本:“先上户口!我连心刨都给她住,还舍不得一个户口本?”(女主是猫神,少女漫画风,轻松搞笑,请多多支持)
  • 后苏龛(全集)

    后苏龛(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娇妻:贺少,请割爱

    重生娇妻:贺少,请割爱

    有人说过,人生只有一次,死了,就不能重来了。可是…她却重来了一次人生…“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