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74900000005

第5章 口语的特点(1)

一、口语语音

口语是通过语音来表情达意的符号系统,语音的属性决定了口语的使用特点。

1.语音的属性

语音从本质上说也是一种自然界的声音,因而我们可以从声音的物理属性角度去了解语音。

一切声音都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物体受外力的作用,发生振动,从而使周围的空气也发生震荡,形成一组音波。音波传到人的耳中,使鼓膜发生相应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于是人们就有了声音的感觉。声音具有音质、音高、音强、音长四种物理声学属性,语音也不例外。

(1)音质。音质就是声音的个性品质,它是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基本特征。音质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形式。对语音来说,音质的不同是由声带是否振动、舌头和口腔的形状、气流是否在声腔中受阻并除阻等因素共同造成的。音质是决定我们发出不同声音的关键因素。

(2)音高。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它是由频率的大小决定的,频率越大,声音越高;频率越小,声音越低。频率的大小同发音体的形状和质地有关,而语音的高低同人类声带的长短、厚薄、松紧有关。一般而言,妇女和儿童的声带较短、较薄,所以声音就高一些;成年男子的声带较长、较厚,所以他们的声音就低一些。同一个人的声音可以有高低的变化,因为人有控制声带松紧的能力。声带松,振动慢,声音就低;声带紧,振动快,声音就高。音高变化在语言中有重要作用,在汉藏语系的声调语言中,音节内的音高变化能构成区别意义的声调。比如汉语普通话的“妈”“麻”“马”“骂”四个词就是由这种音高变化来区别的。此外,在任何语言中,音高变化都是语调的主要构成要素。

(3)音强。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它是由振幅的大小决定的。振幅同音强成正比,振幅的大小又取决于使发音体振动的外力的大小。外力大,振幅就大,声音就强;外力小,振幅就小,声音就弱。语音的强弱则取决于发音时用力的程度和气流量的大小。说话时如果比较用力,呼出的气流量比较大,发出的声音就比较强;反之,发出的声音就比较弱。音强变化在许多语言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英语、俄语等语言的词重音,汉语的轻声都与音强的变化有关。如汉语中的“地道”的“道”如果读成轻声,是形容词,意思是“纯正的”;如果不读轻声,就是名词,意思是“地下坑道”。

(4)音长。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它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决定的。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长,声音就长;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短,声音就短。音长变化在许多语言和一些汉语方言中都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英语中的pool(水池)与pull(拖、拉)是利用元音的长短来区别意义的,粤语中的“三”与“心”也是利用长短音来区别意义的。

在语音的四个物理属性中,音质是本质属性,音高、音强、音长都是附着在不同音质之上的。没有一定的音质,音高、音强、音长也就无从谈起,这就好比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但是,在交际中,负载了更多情绪信息的却是音高、音强、音长,在口语交际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控制这些因素来更好地表情达意。

2.重读

口语中对重读的应用和控制是一种重要的语音技巧。

重读,就是有意读重音的现象,可以分为语法重读和修辞重读两种。语法重读就是话语在不表示特殊含义的情况下,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需要重读的情况,比如偏正结构的中心语就要比修饰语读得重一点,每句话的结尾部分要读得重一点等。而修辞重读,是说话人根据特殊的表达需要,对话语中的特殊字词进行重读,以获得特定修辞效果的情况。同样的一句话,修辞重读的部分不同,其意义会大相径庭。试看如下几句话:

老板昨天请莉莉吃饭了!——是老板,不是经理请莉莉吃饭。

老板昨天请莉莉吃饭了!——是昨天吃的饭,不是前天,也不是今天。

老板昨天请莉莉吃饭了!——是老板花钱邀请莉莉,而不是要求或命令。

老板昨天请莉莉吃饭了!——老板请的是莉莉,不是玛丽,也不是小丽。

老板昨天请莉莉吃饭了!——老板请莉莉吃饭,而不是唱歌,也不是逛街。

在上面的例子中,重读不同的加点词语,就会产生不同的强调意义,交际效果完全不同,我们要注意体会。

3.停顿

说话时受到发音器官的限制,我们不可能一口气不停歇,所以语音流总是离散的线性序列,存在一定的停顿。这种由于生理因素而存在的停顿是自然停顿,在任何人的话语中都存在着。

但是,有时候我们也可以有意采取一些停顿,以起到各种修辞作用。最常见的作用就是强调,如下面两组句子,因停顿的位置不同,使强调的对象及强弱也有一定的区别:

(1)我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人。我,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人。我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人。我,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人。

(2)我与病魔拼搏的第一个回合是手术后的21个日日夜夜。

我,与病魔拼搏的第一个回合是手术后的21个日日夜夜。

我与病魔拼搏的第一个回合,是手术后的21个日日夜夜。

我与病魔拼搏的第一个回合是手术后的,21个日日夜夜。

我,与病魔拼搏的,第一个回合,是手术后的,21个日日夜夜。

从例子中可以发现,强调对象是停顿后较为短小的部分。如果一句话中出现多次停顿,把整句切割成一系列小部件,那么就会强调全句,使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整句话上。当然这种情况在日常口语中较少出现,多用于演讲、朗诵等场合。

此外,口语中的停顿可以把书面中歧义的句子变成单义句,试看下面几组句子:

(1)请在9月20日前来报到。

请在9月20日前︱来报到。

请在9月20日︱前来报到。

(2)安理会谴责伊朗外交官被害。

安理会谴责︱伊朗外交官被害。

安理会谴责伊朗︱外交官被害。

(3)这次参加会议的有三个单位的领导。

这次参加会议的有三个︱单位的领导。

这次参加会议的有三个单位的︱领导。

(4)部分被侵占的绿地必须重新植树。

部分︱被侵占的绿地必须重新植树。

部分被侵占的︱绿地必须重新植树。

从思维过程来说,停顿还可以争取更多的思考时间,使接下来的话语更得体周全。但要注意的是,别使用过多的停顿,以免句子变得支离破碎;也别在停顿后不断重复,以免话语变得冗长啰嗦。

4.自由变体

在口语发音时,我们发现有些语音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却可以自由地替换而不引起意义的变化,不影响我们的表达和理解,这些语音就被称为一组自由变体。自由变体的相互替换既不会引起意义的改变,也不会导致发音不规范,说这种语言的人一般感觉不出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总是把这一系列自由变体当作同一个语音单位来使用。如汉语普通话中元音u做零声母时,往往会带上一定的摩擦,发成半元音,这时候就有两个自由变体,一个是双唇半元音w,一个是唇齿半元音v。“娃娃”可以说成wá wa,也可以说成vá va,“伟大”可以说成wěi dà,也可以说成věi dà。汉语方言中自由变体的例子更多,比如东北方言中z、c、s和zh、ch、sh就是自由变体,可以自由替换;在汉口话和兰州话中n和l是自由变体,“女人”和“旅人”是一回事,“南”可以读成nán,也可以读成lán。

不过所谓自由变体,在具体使用中也并不是完全自由的,常常要受到年龄、性别和阶层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不是每个人随便发哪个音都让人觉得很自然。比如w和v在语音上可以自由替换,但具体使用中往往受到性别因素的影响。年轻女性往往喜欢发v,感觉上女性发这个音似乎温柔好听一点,而成年男性一般选择w,很难想象一个五大三粗、胡子拉碴的男人发vá va(娃娃)的音,这会给人一种说话“娘娘腔”的感觉。再如英语单词“pass”中a的发音也存在两个自由变体,舌头既可以放在前面(前元音),也可以放在后面(后元音),但在具体发音的时候,发哪个音就受到阶层的影响。据调查,英国诺里奇的下层工人发前元音,而在上层阶级中则发后元音。由此可见,自由变体的选择其实暗示了使用者的各种社会身份。

这就给我们的交际活动带来一定的启示。俗话说“上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现在看来,还要加上一句,“做什么人发什么音”。根据每个人所处的社会阶层、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自由变体,否则难免带来身份的错位和混乱。

5.语流音变

所谓语流音变,就是在连续的语音流中,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连在一起的几个语音之间会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由此而产生一系列语音变化。

语流音变遵循一定的规则,主要有以下几条:

(1)同化规则:两个不同的语音,在语流中受到影响而使发音变得相同或相近,这叫同化规则,同化主要是为了读起来顺口。同化可以发生在一个音节之内,也可以发生在两个音节之间。如汉语中的“门面”经常从“mén miàn”变为“mém miàn”,“分配”从“fēn pèi”变为“fēm pèi”就是同化规则在起作用。

(2)异化规则:两个相同或相近的语音,在语流中受到影响而使发音变得不同或不相近,这叫异化规则。在俗语、口语和方言里,为了避免发音的拗口,异化现象是常见的。如北京话说“慢慢儿”就经常从“màn mɑn er”变读为“mài mɑr”,第一个“慢”的韵尾是鼻音n,第二个“慢”的声母又是鼻音m,为了避免拗口,前一个“慢”的韵尾n就被异化成元音i。

此外,汉语普通话中的变调现象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语音异化现象。普通话两个上声连读,为了避免拗口,前一个必须异化为接近阳平,如“选举(xuǎn jǔ)”的实际读音接近于“xuán jǔ”,“野草(yě cǎo)”的实际读音接近于“yé cǎo”。

(3)弱化规则:语流中某个语音由于所处地位不重要而使实际发音变得较弱,以至引起音质的变化,这就是弱化规则。如“妈妈(mā mā)”“爸爸(bà bà)”“哥哥(ɡē ɡē)”中的第二个音节都要轻读,使元音弱化为没有声调的轻声。

(4)脱落规则:语流中某个语音为了发音方便而不再发音,这就是脱落规则。脱落常出现在语速较快的话语里,而且往往是进一步弱化的结果。北京人说话,在语速较快时,轻音音节往往会出现一些脱落现象,如把“五个”说成“五额”,把“电视台”说成“电儿台”,“五个”里的“个”脱落了声母,同时元音也弱化了,“电视台”的“视”脱落了声母,韵母则弱化为卷舌音“儿”。

(5)增音规则:在语流中连续发音时,有时为了发音清晰,加进了原来没有的音,这就是增音规则。在汉语中,“这儿”“那儿”“哪儿”有些人说成“这合儿”“那合儿”“哪合儿”,在“儿”的前面加进了一个“合”。有些人把“一般儿大”说成“一边儿大”,在“般”的韵母“ān”中增加了一个“i”,变成了“iān”。这些都是增音现象。另外,语气词“啊”跟前面音节连读时,会随着前面音节尾部的不同而增加一个同部位的辅音,这也是为了读音方便而产生的增音现象。如:美丽 + 啊 → 美丽呀,天 + 啊 → 天哪。

在口语交际时,注意语音流变的规则,会使我们的发音更加自然流畅。

二、口语词汇

1.口语词

从词汇的角度讲,口语词汇和书面语词汇是有较大差别的。口语词汇主要用于日常生活的口头交际,比较通俗易懂;而书面语词汇则用于写作,比较复杂精细。

在日常口语交际中,主要目的是准确地表情达意,因而对词语的要求就是简单、通俗、明确。很多口语词和书面语词的意思是基本相同的,但口语词使用频率高、易于理解,所以我们应该尽量选用。

此外,口语词往往是双音节的,双音节的同音词比较少,可以避免同音引起的误解。例如“这种花儿qiè jì多浇水”这句话就是表意不清,“qiè jì”既可以是“切记”也可以是“切忌”,两者意思完全相反。如果我们换用两个双音节的口语词——“这种花儿一定记住多浇水”“这种花儿千万不能多浇水”就可以避免歧义了。

在口语交际中如果大量使用书面语形式,就会让人觉得故作儒雅,酸气冲天,这也就是俗称的“掉书袋”,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就是“掉书袋”的典型形象。

案例 婚礼主持人的困惑

赵雯雯临时被同事请去做婚礼主持人,她不负众望,把婚礼的气氛调节得很好。

就要到切婚礼蛋糕的高潮了,雯雯却冒出一句谁也听不懂的话:“我想大家jì yú这个蛋糕已经很久了,下面我们就来分享它。”“jì yú?”“jì yú是什么意思?”台下议论纷纷,有个调皮的家伙还怪叫:“我不爱吃鲫鱼,我爱吃石斑鱼。”

雯雯觉得自己没有说错什么,情急之下申明道:“jì yú就是chúi xián的意思!”

chúi xián?宾客们还是一头雾水。

雯雯只好不再解释、保持沉默了。原来,雯雯说的是:

觊觎(jì yú)垂涎(chuí xián)

这两个词语都是“很想得到”的意思,是比较生僻的古语词,难怪大家听不懂了。

同类推荐
  • 男人成大事必备的9种资质

    男人成大事必备的9种资质

    本书收集了男人成大事必备的九种资质,如善于交际懂得网织人际关系、敢于开拓创新、风度与魅力兼具等,并强调了如何改变、如何让男人提高自己的能力。
  • 拯救工作

    拯救工作

    本书以幸福为切入点,从如何得到幸福的各个方面展开叙述,从直面的询问:你工作幸福么,到深入的剖析为什么不幸福,怎么才幸福。从当今职场打工者的心理出发,针对工作当中遇到的问题给出建议和启发,帮助人们走出迷茫和困境。旨在打开职场人士的思维陷阱——工作不是为了赚钱而做的苦役;工作不是放置抱怨和烦恼的垃圾堆,工作才是人生幸福所在,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塑造积极的工作态度和人生态度,才获得,当自己成为一个积极、热情、专注、勇敢、并有了管理自己的理想以及时间的能力的时候,幸福自然会飘然而至!
  • 北大女人气质修炼课

    北大女人气质修炼课

    女人的样貌,看似不可改变,但在如今科技发达的年代,改头换面,也并非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唯有内心智慧的沉淀,需要众多时日,以水滴石穿之力,渐渐浸入内心,融入灵魂,方能令气质大放光彩。《北大女人气质修炼课》搜集了众多北大女生及一些普通女子的事例,从心、品、貌等方向入手,讲述强大气质的修炼方式。此外,这些女子虽是出自北大,却也首先是个普通女人,同样有着女人的喜、怒、哀、乐,同样会犯下女人易犯下的错误。在她们的跌宕人生中,气质的轨迹隐约浮现,只待我们自己去发掘。
  • 作为决定地位

    作为决定地位

    “要想有地位,先得有作为”,是一切组织和机构的员工必须遵奉的工作信条。这《作为决定地位》浓缩了我们这个风起云涌、人才辈出的伟大时代的最迫切呼唤,寄托着各级各类组织和机构的领导者们的最强烈心声!书中首先尖锐深刻地回答了“为什么作为决定地位”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书的主体部分,就工作中“如何才能大有作为”,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和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全书的主旨在于:呼唤各行各业的员工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期,奋发卓砺,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一番大作为,铸造光辉灿煌的职业生涯,开辟广阔似海的人生前景。
  • 做人要有心机·做事要有手腕

    做人要有心机·做事要有手腕

    人生之旅,暗流汹涌,变幻莫测;命运之途,荆棘丛生,陷阱密布。在这一过程中,不光需要勇敢、坚强,更需要手段、技巧,需要高明的处世方略。做人要有“心机”,是让你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讲究方法,讲究策略,讲究变通之道,以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灵活机智地应对人情世故,游刃有余地到达成功的彼岸。做事要有“手腕”,是要你在成大事的过程中,学会方圆通达之道,把成事的方法和技巧运用得淋漓尽致,才能达到卓越超群的境界。
热门推荐
  • 不是冤家不聚头

    不是冤家不聚头

    穿越了又怎么滴?还是要吃饭睡觉谈恋爱……为了在这个未知的世界生存下去,为了那一个和穿越前很像的男神,豁出去了……只是,请问这个腹黑的家伙是什么鬼?虐待我很过瘾吗?等我慢慢和你算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诸界尊神

    诸界尊神

    吾为将,何人敢为王!一段诡异的信息,一尊好似无所不能的虎符,让一个本该庸碌无为的小兵拥有了无限的可能。
  • 照亮他的心

    照亮他的心

    有些相遇是注定的,有些缘分是天赐的,有些爱情是至死不渝的。初遇时,她像太阳一样,温暖了他的心。久别重逢后,她像解药一样,解开了他中的毒。遇见了你,照亮了我!
  • 明人日记

    明人日记

    本小说集题材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和机关、企业、社区等各个方面,折射出转型和大发展时期社会众生的各种面貌和心态,也是新世纪中国社会的世俗画。《明人日记》是安谅近年精心创作的小小说集,视角独特,洞察入微,叙述生动,寓意深刻,共收集作品约100篇。作品以现实为镜,运用细腻的笔触,在随意和平常之中,提炼新意;在散淡和习惯中,捕捉别致。许多故事信手拈来,在简洁而又不乏美丽的文字中,有一种催人警醒、促人感悟、令人欣喜,也让人深思的隽永,短小的篇什,或犀利深沉、或挚情婉约、或幽默生动,或冷峻凝重,无不让人感受作者“爱着、工作着、生活着”的认真投入的生存状态。
  • 懂博弈的女人最幸福

    懂博弈的女人最幸福

    女人的幸福需要靠自己去争取,为了能够女人远离失败的迷雾,自信地踏上人生的坦途,本书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为寻找幸福的女人提供一些实用的博弈技巧,希望让那些仍旧挣扎于囚徒困境中的女人收获幸福。人生如棋,各种博弈充斥在你生活的方方面面,做人,处事,生活,恋爱,工作等,人生无处不博弈。博弈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处世之道,一种生存理论。女人要想在一次次的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了解博弈。洞悉人性,智慧博弈,才能在人际职场中掌握主动;深谙规则,圆润通达,才能在爱情婚姻里挥洒自如。全面提升女人的幸福指数,成就智慧女人的美满人生。
  • 慕伊人

    慕伊人

    有人用一种很特殊的方式告诉我:与其乞讨爱情,不如骄傲的走开我开始拼尽一生的力气向世人见证:不必等也不必追优秀的女孩从来不用低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随身带个游戏库

    随身带个游戏库

    本书以彻底烂尾,所以谨慎入内,谢谢支持的朋友,我们有缘再见,不过大概也是小号了。
  • 重生都市之神兽宗

    重生都市之神兽宗

    “一代传说”曦晨,身为神兽宗宗主,却在突破之际遭到神兽宗五长老之一的麒麟旭阳与三大传说的偷袭,负伤逃离,却被在暗处的神兽宗五长老朱雀安寒推下悬神兽谷。最后居然在这小小的地球重生,我势必要回归报仇。
  • 提高文章写作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提高文章写作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怎样提高学生的文章写作能力呢?这个问题很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无数的语文教师同时也困扰着许多学生家长。文章写作能力的培养对学生非常重要,本书为学生讲述了很多写作方面的技巧、方法。如“创新带来陌生化效果”、“写作的主题要创新”、“写作的思路要创新”、“叙述的技巧”、“开头引人入胜,结尾耐人回味”、“语言要富有表现力”等。希望能对学生朋友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