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37200000017

第17章 论宋代防治官吏经济犯罪(1)

中国封建王朝官吏的经济犯罪,一直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而宋代尤为严重。宋自立国始,其官吏委法受赇、乞取强索、隐没官物、监守自盗、科敛人己、犯禁谋利等行为就十分突出。犯赃者之众,涉及面之广,手段之奇巧,情节之严重,皆系前所罕闻。宋朝统治者对官吏蠹国害民的经济犯罪,采取了严密的防范措施,制定了详备的惩治法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提供了深刻的教训。本文试就此问题进行探讨,以就教于学者。

一、严立防范措施,欲消贪于未萌

宋代统治者为防止官吏利用职权受赇枉法,利用职务之便贪赃自富,对官吏的经济活动采取了严格的防范措施,制定了严密的财政管理法规,层层设防,以防患于未萌。

(一)加强财政收支控制

为防止官吏在经济活动中贪赃自富,对全国各州县、各场务的税收,制定了征收比例、减免条件、上交数额及禁约条制。如对夏秋二税的征收,规定在征收前由县根据一县的人户数、苗亩数、桑田数及应税之物,分别编制夏秋税簿,送州核定后,作为征收二税的控制数,以防各级官吏在税收活动中乘机私敛,法外诛求,中饱私囊。并规定:“州县于正数之外加量斛面”,“以加耗为名大秤斤两”㈢,或“官容纵公吏巧作名色乞取”,或州县受纳人户税租不即时消簿“抑令重叠输纳,”或合纳二税妄有增减者,“杖八十,许人告”。凡在法定范围之外私置税场,邀阻商旅,减赳乞觅者,坐赃论。宋代禁约官吏在税收活动中巧立名目,法外诛求的敕令相当多,目的是防止官吏从中贪赃。

宋代在财政支出中亦加强了预算控制。法律规定:“凡内外支供及奉给驿券,尝赐衣服钱帛,先期拟度,时而予之。”宋仁宗天圣初,针对京师营造所需费用,多由内侍传旨支取而生弊端,于是下诏:“自今营造所须,先下三司度功费然后给。”宋代对财政支出的预算控制,包括中央和地方官吏俸给、工程费用、禁军和驻军的各种开支、驿券、尝赐,甚至官府用的簸箕、扫帚,也要按可用期预算出所需钱数,事前拟定数额上报请领。如此严格的预算控制,反映了宋代防范官吏欺弊的严格程度。

(二)严格财物管理

宋代为防止官吏在官物保管、出纳、纲运中利用职务之便侵吞欺占,建立了严密的库务管理制度,制定了严惩不贷的法令。

1.明确仓库管理官吏的责任。宋法规定:各库仓要在敖门置板牌,“书其仓数,年月、监专姓名”。凡开闭仓库,监专必须共同进行,并押记封锁,以防私盗。

2.详定库务账籍制度。宋代为强化库务管理,分类建立了“入库簿”、“钱谷簿”、“出人物料簿”等。如“辄毁匿簿籍,欺隐官物,以自盗论加一等”。详备的账籍制度,既便于对仓库财物的审核,也有利于防范官吏欺弊自贪。

3.领取官物,广用凭由。凭由作为实物依据,在宋代官物领发中广泛使用。

为了有效的使用领取官物凭由,宋太宗雍熙时置“三司磨勘凭由司”,“掌在京官物支破之事。凡部支官物,皆复视无虚谬,则印署而还之,支讫,复据数送勾而销破之”。即专门审理京师官府财物的领取和报销;凡是各部支邻官物凭由,都要先送凭由司审核无虚伪欺诈,盖印签署后,才能到有关府库、场务领取财物,这是对支领官物凭由的事前审查监督;支取财物后,再将实际支用数送凭由司核销,这是对支取财物的事后检查监督。对违犯凭由使用规定的要从重治罪。南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诏:“左藏库今后将应支钱物,逐一照验凭由旁贴文给,依限缴申所属审实,不得别立寄廊单子,”违者徒二年。为防止官员以公差为名,虚报冒领,按官吏职务和公差地远近,发给不同的有价证券。凡“京府按事畿内,幕职、州县出境比较钱谷,复按刑狱,并给券。其赴任川峡者,给驿券;赴福建、广南者,所过给仓券,人本路给驿券;皆至任则止。车驾巡幸,群臣扈从者,中书、枢密、三司使给馆券,余官给仓券”。凭由的广泛使用,对防止官吏在支领官物中欺诈贪赃起了积极的作用。

4.严格主管钱物官吏的移交手续。宋法规定,凡主管钱物官吏调迁及罢任,都要依“四柱”格式编制钱物“移交清册”。交由后任限一月内核实无误,批书离任。违者杖一百,虽去官不免。此系宋代不易之法。如果“妄作名色,虚破钱物”,由御史台、户部稽考处理。

5.确立了纲运官吏的连保责任制。朝廷从各地征收的钱物在纲运中处于流动状态,更容易流失和被官吏侵吞。为防止官物在运转过程中遭受损失,建立了监押纲运人的连保责任制。其规定:官府钱物在纲运中如果发生陷落、失散、损坏等情况,监押官吏及干系人,要依《理欠令》的规定赔偿,情节严重者,要追究官吏的连带刑事责任。以防官吏及干系人在纲运中借机盗隐国家财物。

(三)完善财政审计体制

审计是对国家财政、财务所进行的检查监督。宋代的财政审计不仅渠道多、分工细,而且审计方法进一步科学化。审计成为宋代倡廉肃贪的有效手段。

1.外部监审。宋初仿唐制由刑部的比部负责勾复中外账籍。但由于审计权悉归三司勾院和都磨勘司,比部的勾复权名存实亡。至元丰改制罢三司,监审之权始归比部,凡内外账籍皆归比部审核,仓库、场务出纳官物,比部定期审查,并稽核百司经费。

2.内部审查。宋初所置勾院及都磨勘司均属三司,因此其审计属于财政部门的内部审计,但并不能因此而否定其审计作用。三司勾院,“掌勾稽天下所申三部金谷百物出纳账籍,以察其差殊而关防之”。即按财政收支主管范围进行分工审查,系三司内部的初审机关。

都磨勘司,“掌覆勾三部账籍,以验出入之数”。即专门对盐铁、度支、户部财政收支账籍进行检查复核,系三司内部会计账籍的复审机关。自仁宗天圣九年(1031)建立文账申报制度之后,因案牍繁琐,事无巨细,皆报三司磨勘,导致勾院及磨勘司“徒有点算之名,全无复察之实”,“纵有大段侵欺,无由举发”,因循苟且,习以为常。

因此,熙宁五年(1072)又别置提举三司账勾磨勘司,专一点检,成为中央权威性的审计机关。但勾院、磨勘司、账勾司都属于三司内部的事后审计。至元丰改制,审计事宜划归比部掌管。

3.事前审核。宋初由于“案牍丛委,典者不能遍察而容奸”,太宗时又置“诸司专勾司”,掌管审核文武百官及军队员数,发放俸禄标准,诸司库务给受之数,向粮料院批送文历,以防止发放俸料时伪冒和欺诈之弊。具有事前审计的功能。原属三司,元丰改制转归太府寺,握有一定的独立审计权。南宋初,为避宋高宗赵构名讳,改称“审计司”。其职掌仅限于审核百官和兵卒支取俸禄者的名数,以防虚报冒领,职权显然小多了。

4.专门审查。宋初还增置了专门审查中央各部门财物的审计机构。宋太宗淳化三年(992),置“都主辖支收司”,专门对已经支领而未办报销手续的官物数额,直接到受领财物的官府核实账目,送主管司核实后销账,此系就地检查;雍熙二年(985),置“都理欠司”,专门审理京师及地方官府积欠官物的账簿,立限上交拖欠;真宗咸平四年(1001)置“拘收司”,专门催收官营场务上交财利决算;又置“催驱司”,即督促京师各官府、各库(左藏、交引、缴尝等库)、务(市易、平准、便钱等务)及时办理年终结算,督促京城近效各仓、场、库的月报及凭由,一并送三部勾院检查,督促三部发放中央和地方官吏俸禄账籍及时上报。政和二年(1112)改称催辖司。另外还有凭由司、行账司等。元丰之前,财政审计机构虽多,但都没有独立于财政管理机关三司之外,元丰改制后,勾复、理欠、凭由皆归比部。

5.地方审计。为加强对地方财政控制,各路均由中央直接派任转运使,“掌经度一路财赋,……岁行所部,检察储积,稽考账籍,凡吏蠹民瘼,悉条以上达”。“诸州通判官到任,皆须躬阅账籍,所列官物,吏不得以售其奸”。但审计旧法,“内自府库,外至州县,岁会月计,以上于三司”。审计之权全部集中在中央。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始诏:“县、镇、仓场、库务账,本州勘勾,诸州账,转运司勘勾。”至此,诸路州有了对下级财赋文账的审计权。审计权的下放,减轻了中央审计机关的负担,改变了三司徒“有审复之名”的状况,加强了对地方财政审计的严密性。同时要求监司、通判每半年到所隶州县及仓场、库务进行实地审磨和点检实物,以防官吏欺隐虚报,中饱私囊。在实地审磨中发现“故隐漏、增减、移易或虚销账籍”等欺弊,或钱物数有差错,要追究行为人和干系人的法律责任。,如果审磨官吏与主典官吏共同作弊,“故为隐漏者,徒二年”,钱财有亏,“失磨不出者,杖一百”。

宋代多渠道、多层次的账籍审磨制度,反映了财物审计的严密性和科学化,在防范官吏经济犯罪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增俸以养廉洁

宋初,官吏的待遇并不优厚,在官吏中鲜有不穷窘者,甚至有的“男不得婚,女不得嫁”。为了生计,或“冒法受赃,赊举度日”,或“不耻贾贩,与民争利”。尤其是“天下吏人,素无常禄,唯以受赇为生”。如此穷困的生活条件,欲使官吏廉洁奉公是困难的。宋太祖在开宝三年(970)讲:“吏员猥多,难以求其治,俸禄鲜簿,未可责以廉。”因此,令天下州县省官增俸。宋初,官员带大学士等衔者,在寄禄官俸之外另给添支钱(北宋末的贴职钱),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又设职田,作为在职官吏的补贴。但低级官吏的待遇仍然很簿。大中祥符中曾有人在驿舍中题诗说:“三班奉职实堪悲,卑贱孤寒即可知,七百料钱何日富,半斤羊肉几时肥。”即三班奉职的月俸仅七百文,外加半斤羊肉。真宗闻后亦说:“如此何以责廉!”隅遂增俸。选人的待遇也不高,曾有举人投书索米,并戏为一诗:“五贯九百五十俸,省钱请作足钱用,妻儿尚未厌糟糠,僮仆岂免遭饥冻,赎典赎解不曾休,吃酒吃肉何曾梦,为报江南痴秀才,更来谒索觅甚瓮。”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为解决吏人肆意违法科取及受赇贪赃问题,命三司制定约束十条,称“诸仓丐取法”11),始定天下仓吏俸禄,并设重法以绝请托勒索之弊。其后朝廷各司监及州县吏人,普遍推行增俸重法,虽然并未能杜绝吏人贪赃受赇,但在熙丰时犯赃吏人却大为减少。由此而言,俸禄的高低虽非是导致官吏廉洁的必然因素,亦非是解决官吏贪赃的灵丹妙药,但却是官吏养廉自洁的重要物质条件。北宋后期的品官,除按官品给优厚的待遇之外,特别支给的名目愈来愈多。南宋时更是有增无减,在加俸贴职钱之外,又有添支米、添支料钱、公使钱等。待遇之高,连宋人也称“国朝待遇士大夫甚厚,皆前代所无”。然而自北宋末期之后,官吏贪赃之风更盛,大小官吏,巧取豪夺,“倚法侵牟骚动,不知艺极”固,以至廉吏十之一,赃吏十之九。法不治众,积弊难返的局面愈演愈烈。由是而论,官吏贪赃又是一个与官僚政治紧密相联的极复杂的社会问题。

(五)限制叙用贪赃官吏

艺仁两朝,对官吏贪赃枉法深恶痛绝,一经发现,决不宽恕,即使微赃轻罪,亦不放过。因此,对犯赃官吏的叙用亦严加限制。

1.立永不叙用之制。宋太宗时规定:“职官赃罪,虽会赦不得叙,著为令。”即使赃罪轻微,只要是贬黜再用,皆责写改过状,以示儆戒。其后不得叙用犯赃官吏之诏屡有颁降,如南宋建炎二年(1128)诏:“自今犯枉法自盗赃者,中书籍其姓名,罪至徒者,永不录用。”宁宗庆元五年(1199)又诏:“所有胥吏犯赃罪至徒之人,永不许放叙。”南宋时永不放叙的标准虽限于徒罪以上,但宋代永不叙用之制始终没有停废。

2.定限制参选叙进之法。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诏:“使臣犯人己赃徒已上罪,叙用已至本职降两资者止;犯人己赃杖罪及元断徒以上,该恩特停官者,叙用至元职降一等止。纵逢赦命,不得叙进。”太宗朝立永不叙用之制,真宗朝定降级叙用之法,都是限制赃吏的叙进。宋徽宗政和时又规定:职官犯赃私罪情重,并不在选注之限。南宋《吏部条法》中规定的更明确,凡曾犯赃私罪者,不许依无过人例申辟,亦不许参加吏部差注,更不许注亲民差遣。宁宗嘉定时又有“赃吏毋减年参选”之令,“命官犯赃毋免约法”之诏。限制贪墨官吏参选叙进,一直是宋代严赃吏法的重要内容。

3.禁犯赃官吏亲民。自真宗朝宽赃吏法之后,虽然犯赃轻者可以叙用,但严禁犯赃官权县事。宋仁宗朝多次降诏明确规定:官吏犯赃者不得亲民,受贿者子孙不得享受恩荫。,宋徽宗时再次降诏:官员“曾犯赃罪情重,不注知县;进纳授官,不许权县事”。南宋《庆元条法事类》中规定更详备,犯赃官吏即使不除名,“也不得为亲民权县事”。

宋代对犯赃官吏严格限制叙用和进升,对汲汲于仕途升迁的士大夫,无疑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对预防官吏贪赃枉法,鞭策官吏廉洁自守,必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同类推荐
  • 胭脂脸

    胭脂脸

    警校毕业生陈晰怀着令他想起来就会激动不止的梦想步入警察人生,但他最初面对困难、危机、陷阱及林林总总的阴谋诡计时,毫无设防的他一度显得那样幼稚和弱不禁风。梦想曾在短瞬支离破碎,但针锋相对的较量却始终暗流涌动。陈晰的刑警父亲早年因公牺牲,凶手始终未能抓到,他把破获这起案子当作警察人生的最基本使命。然而,他与杀父仇人结为知己却全然不知。围绕着仇人卷起的漩涡,陈晰又丧失了意志坚强的朋友和战友,也丧失了心灵弱不禁风的爱人。这个漩涡里没有救赎,只有毁灭。为了掩盖狰狞,所有人脸上都涂抹着一层厚厚的粉脂,最终却全部面目全非。陈晰深怀对自己职业的无限执着,重新寻回自己的他与战友一道将真相剥茧抽丝般逐步呈现……
  • 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

    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

    为适应法律职业教育的需要,培养学生处理法律实务的工作能力,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组织本校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的骨干教师编写了系列教材,这本《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就是其中一部。
  • 国际大案

    国际大案

    古人云:读史使人明智,其意指要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把理解历史作为把握人生现实的一本教材。本书旨在“观复而知新”,主要内容集知识性、趣味性、专业性、理论性、教育性于一体:一是探秘中外法律文化,感悟先贤的才智思辨与法理智慧,挖掘经典文化的时代脉络和人文气息;二是揭秘历史大案要案,还原案件真相,洞察不为人知的内幕细节;三是解密传奇人物,体悟人生起伏,透视传奇背后的风云变幻。本书着重介绍国际大案发生的历史背景,全面分析案件产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使读者重温案件发生、处理的背景和过程,知往鉴今,探究历史和文化新的内涵。同时,也可以充分了解世界各国在不同的司法体制和诉讼模式下维护司法正义的司法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最新修正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最新修正本)

    实行了近十年的公务员法,其中的公务员养老制度、薪酬制度等制度设计已经滞后,本次的首次修改旨在便适应职务与职级等公务员薪酬改革的需求。
  • 广播电视法律制度概论(第2版)

    广播电视法律制度概论(第2版)

    本书介绍了中外广播电视立法制度、监管制度、许可制度、所有权制度、节目制度、网络制度、从业人员制度、涉外制度、法律责任与法律救济等,并配有该领域的法律案例和简评,从理论和实践上论述广播电视法律制度及其运用。本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广播电视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以作为广播电视业界及关注广播电视的人士了解和研究广播电视法律制度的入门书。
热门推荐
  • 皇明纪略

    皇明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农门医女之赚钱不容易

    农门医女之赚钱不容易

    “扑通”一声舒家女儿跳河了,下一刻她又“诈尸”了!有鬼呀!吓得村民惊慌绕道走。舒意内心os: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什么?有人说,生活就像海洋只有努力的人才能到底成功的彼岸。舒意:呸,都是扯淡!生活就是一把锤子,穿越后的我每天都被生活捶打!内心嘶吼:我特么只想在古代里种种田打打杂,偶尔治个小病,顺便撩个美男什么的。我只是想当咸鱼,凭啥这都不给?!d(?д??)Ps:1.1vs1,He,三观正;2.女主医者仁心,不玛丽苏;3.男主性别认知障碍,可奶可盐可甜可媚可酷。
  • 霸破天宫

    霸破天宫

    修真世界,风云变幻,且看落魄少年,如何修仙,解除诅咒,霸破天宫!
  • 冰山男孩是木头

    冰山男孩是木头

    等候,我不想用迷雾把我的心遮住,让你凝望了半天,感受的是一片模糊。我不是冰,是心冷…………
  • 慕久成婚:腹黑总裁名媛妻

    慕久成婚:腹黑总裁名媛妻

    狗血至极,又是闺蜜抢未婚夫!好,这种恶心的男人,她还不要了呢!她才宣布退婚,立马就有更好的男人找上门来!但万万没想到,恶心男人和情人竟然污蔑她,无缝接轨就是劈腿!还真是水至清则无鱼,人之间则无敌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跟父亲一起过日子

    跟父亲一起过日子

    《跟父亲一起过日子》是一部暖心励志、妙趣横生的成长经典。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吕叔湘评价,它“虽不像世界名著里的人物那么家喻户晓,却同样拨动读者的心弦”。该书取材真人真事,曾在主流杂志《纽约客》连载,堪称“欢乐版《摔跤吧,爸爸》”。作者以轻松幽默的笔调展现了一个美国上层中产家庭的生活样貌,尤其是刻画了一个霸道又不失柔情、让人捧腹的父亲形象,以及一家人的相处与成长。原版书出版后极为罕见地两次登上北美年度畅销书榜,至今影响不衰,很多学校仍把它作为七八年级的阅读推荐。据其改编的舞台剧曾在百老汇连续演出七年,所创纪录至今未被打破,改编电影获得多项奥斯卡提名。有感于这些故事“活泼生动,故事里的人物几乎要从书中跳出来”,吕叔湘先生最初选译了其中七篇,收入自己的译文集中。儿童文学作家程玮筛取贴合当下生活的若干篇目,接力翻译。
  • 不负韶华卿梦

    不负韶华卿梦

    用百里浅卿自己的话形容自己的前一世,那就是不学无术、嚣张拨扈、鬼迷心窍。用洛未苏的话来形容百里浅卿的这一世,那就是逆天天赋、团宠生活、一路作死。这是一个重生女和穿越女一起颠覆世界,男主为弥补追杀之错而把自己赔上的故事。
  • 女主太难当

    女主太难当

    现世魂穿修仙界,资质好,性格嚣张,并且身份是……女主?!白随意表示,老子可以霸气的活到结局!结果,白随意发现女主是真不好当呀!拯救世界?!身后迷妹迷男一大堆?白随意呵呵两字,在死的时候,说了句卧槽……没人告诉我这本书女主的结局是死亡……简介无能,内容很精彩。这本书是打脸爽文,女主嚣张狂傲。不是正经修仙文,因为女主很强!
  • 工作就要日事日清

    工作就要日事日清

    诠释了日清工作法的真谛,汇集了日清工作法的基本内容,凸显了日清工作法的现实意义,揭示了做不到日事日清带来的危害,探讨了有效执行、日事日清的基本方法。本书旨在通过培养日事日清的意识和习惯,掌握日事日清的工作方法,构建日事日清的企业文化,造日事日清的团队,培养日事日清的员工,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工作绩效,实现企业与个人的日清日高、不断发展。
  • 特种部队内幕全公开

    特种部队内幕全公开

    战争的发展牵引着军队的建设。有什么样的战争就有什么样的军队。今天的这种“常规”战,客观上要求作战部队要与之相适应,也即要向这种超“常规”方向发展。于是,各国的军中“宠儿”——特种部队,被自然地推上了前沿战略位置。扩充编制,增设机构,更新装备,加强训练……全力打造适应高技术特种战的军队新“宠儿”,已成为各国的一种新的战略选择。什么“绿色贝雷帽”、“哥曼德”、“三角洲”、“阿尔法”、“野小子”、“边防军第九旅”等等,毫无疑问地已成为世界军事舞台上的“明星”。这极大地吸引了人们目光的同时,也激起了人们探寻的浓厚兴趣。在21世纪初的今天,恐怖活动日益猖獗,绑架、暗杀、自杀性爆炸、劫机、劫持人质事件接连不断,已成为影响世界安全的一个主要因素;反恐怖斗争已成为各国面临的一项重要军事任务。以反恐怖、争夺资源为背景的战争,日益呈现出小规模、无规则、高技术的特征,作战也呈现出非线式、非接触、非正规的特点。这在过去被称作“特种战争”或“特种战”,在今天却变成了“常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