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33900000029

第29章 衙门里边怪事多(7)

这一行当专门面向候补官员放贷。为什么叫“赌”呢?因为放贷给生活无着的候补官员,对方没有资产可以抵押,而且收益也是不明确的:谁都不能保证候补官员什么时候能得到实缺,得到的是肥缺还是瘦缺。晚清一些官员,候补了一辈子也没有得到实职,死于饥寒或者干脆自尽身亡。贷给他们的钱自然就血本无归了。所以,赌子放贷类似于赌博。

“赌子”行当的一般程序是,先考察候补官员,探听其候补的顺序,顺序靠前的就给予银子;如果顺序不靠前,但候补者有人脉关系的(比如认识某达官显贵或者属于得势的某一派),也贷给银两。说是放贷,这笔钱是不需要还的。“赌子”会和候补官员签订合同,注明官员一旦得到实职后,要“聘请”自己当随从,并且说明掌管衙门某事。他们就靠做随从的预期收入,来弥补借贷的成本和风险。晚清赌子行当的行情是:“有放银三、四百两,议为稿案门上,管一县讼狱者;议为钱漕门上,管一县征税者。其次放银一、二百两,议为签押门上,管一县案卷者;议为办差门上,管一县杂役者。”还有一些赌子为了降低“投资”风险,宁愿多花几百两,帮候补官员的候补顺序向前挪,争取早日收回投资。

残酷的官场竞争迫使候补官员们非借贷不可,借钱来打点关系、挪前候补顺序。一旦赴任,“赌子”如约而来。如果该名官员候补时间长,借债多,则衙门中几乎全是“赌子”。社会上将这类官员叫做“带赌子上任”或“带肚子老爷”。

按照现代政治学的观点来看,“赌子”就是利益集团,官员们与赌子的亲密接触类似于被利益集团牢固控制。他们上任后,不得不照顾到赌子的利益,听凭后者借用自己的权力谋取私利,也就是向利益集团屈服。晚清官场上就有不少官员对随从俯首帖耳的趣闻,甚至发生过随从控告官员主子的案子。不用说,这些奇闻中的官员都是傀儡,随从则是他们的“金主”。事实上,官场永远不是无菌室,不可能与世隔绝,官员们一路走来,要受到地缘、血缘、派系等等利益因素的影响,无法做到纯粹地独立。但像晚清官员这样赤裸裸地被金钱因素直接控制,还是前所未闻头一遭。

放贷最多的赌子,往往喜欢充任官员的“门子”。门子,又叫门房、门上、司阍等,就是负责看管官府大门的人。

古代没有电话,更没有网络,所有的公私文件往来、迎来送往、公事处理乃至击鼓鸣冤、押送人犯、官员出巡等等事情,都要从官府的大门进进出出。而负责把门的,就是门子。人们去衙门办事,老爷在还是不在、见还是不见、什么时候见、以什么规格见,都是门子说了算;今天来了多少上级衙门的公文、发出多少本级衙门的公文、近期有无官差过境等等,都是门子负责登记;前天老爷去了什么地方拜客、今天又在哪里、昨天投宿的客人是谁、明天老爷会去什么地方,门子都记在心里。可见,门子不仅责任重大,而且手也伸得很长。古代官员没有“市长信箱”、没有手机,官场和百姓要联系他只能通过门子。门子就类似长官的信箱和手机,类似现代领导身边的秘书,非心思缜密、眼明嘴快的人干不好。

既然位重权大,门子能获得的灰色收入也相当可观。几乎所有进入衙门的公私事件和人等都得塞红包(又名规费、使费、规礼等)。就是县丞、主簿、典史等官员来找知县,也得塞红包。这是门子的主要收入。同时,书吏、属官办事支取银两,门上也照例按一定比例克扣(称为“例扣”),比例大约为十分一二不等。在官员随从中,门子的收入最高。《官场现形记》中,蕲州的典史蓝某因为几两银子和同僚发生争执,吵闹到县衙门口,被门上一顿冷嘲热讽。他说:“我平常玩一局牌,输赢都不止这个数。亏你还是皇上的官呢!”因为收入高,赌子们以充门子为优先选择。

套用如今的时髦用语,门子就类似于古代衙门的“二领导”、“二号首长”。道光后期,安徽巡抚王植非常信任门子陈七,陈七因此在安徽呼风唤雨,全省官员也都想方设法巴结他。池州知府仇恩荣一次请人吃饭,有个姓方的宾客来晚了,仇知府心里不高兴。方某解释说:“王巡抚喜得贵子,我去巡抚衙门道喜去了。没想到‘门公’陈七也生了儿子,所以不得不去陈七那也道喜了一回,因此来晚了。”仇知府严肃地说:“巡抚大人喜得贵子是应该去祝贺,但一个门子生了儿子也去祝贺,你不怕别人在背后笑话你?”方某回答:“那么多文武官员都去给陈七道喜,不能亲自去的也派人给陈七送礼了,又不是我一个人,哪里笑话得过来?”仇知府无言以对。正因如此,如何管好门子是晚清官员上任后的头等大事。

配置好了门子以后,官员下一个要操心的就是“公子”了。

公子,旧称衙内,意思是和官员一起住在衙门内的亲人。他不一定是官员的儿子,还可能是外甥、侄子、女婿等等。清朝官场中有“三爷当道”的说法,这“三爷”指的就是少爷、姑爷和舅爷。因为异地为官,官员们对辖区的实情民俗缺乏了解,对原任的胥吏差役们不信任,甚至语言不通,最能依赖和差遣的就是身边的子侄了。无奈,晚清官亲不孝者居多。他们往往狐假虎威,在父亲、岳父或姐夫、妹夫的辖区内作威作福。下属、胥吏和百姓们忌惮长官,不敢得罪他们,导致“公子称霸”。晚清有许多文人游幕四方,靠给官员当幕僚为生。这些人最顾虑的就是“公子”了。一些人接到入幕的邀请,都要探听雇主的家庭情况,如果有“公子专政”的,无论聘金如何优厚都一概婉拒。他们怕的就是公子们胡作非为,束缚自己拳脚不说,还可能有损自身的清名。

官员们何尝不知道子侄不孝,在外胡作非为,可都不能痛下决心,加以惩戒。客观上,官员确实希望子侄们提供真实的情况、监视衙门和下属官吏。主观上,官员们辛苦一辈子,最后还不是为了子侄后代?公子巧取豪夺是不假,可最后还不是落入自家的小金库里来。记得唐玄宗登基后,宰相李日知瞒着家人向朝廷提出辞职申请,李太太闻讯大怒,大骂丈夫:“家产空虚,儿子们都还没当官立业,你退哪门子休啊?”父辈当官就是为了子侄有个好前途、好生活,现在子侄们自己努力了,父辈们为什么还要去阻拦,甚至是“大义灭亲”呢?更何况,晚清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子侄们在衙门内外上下其手,有份事情干,也算是解决了就业问题。所以,晚清官员们对“公子”们都睁只眼闭只眼,尽量只去发挥他们的耳目喉舌作用。

“千里做官,为的吃穿。”晚清官员自然也关心收益,热衷于银子。朝廷的正常俸禄远远不能满足官员们的需要,比如一县知县的年俸只有45两银子,还抵不上一桌上等酒席的费用。晚清官场尤其黑暗,风气很差,要用银子的地方多如牛毛,官员们不得不去挖掘非正常收入。这就涉及官员们必须处理的第三件事情:份子。

为什么说份子,不说银子呢?因为晚清官场已经将种种非正常收入“制度化”了。比如官员之间相互送礼,不叫送礼,而有“冰敬”、“炭敬”、“瓜敬”、“别敬”、“程仪”等等名目,一个“敬”字拉近了官员的感情,似乎也降低了收钱的风险;官员们办事收取“好处费”,或者老百姓给官员行贿,也有“平规”、“盐规”、“关规”、“漕规”、“驿规”、“棚规”等等名目,意思是这些钱都不是贿赂,而是“规矩”。《官场现形记》曾有生动描述:“向来州、县衙门,凡遇过年、过节以及督、抚、藩、臬、道、府六重上司或有喜庆等事,做属员的孝敬都有一定数目,什么缺应该多少,一任任相沿下来,都不敢增减毫分。此外还有上司衙门里的幕宾,以及什么监印、文案、文武巡捕,或是年节,或是到任,应得应酬的地方,亦都有一定尺寸。至于门敬、跟敬,更是各种衙门所不能免。另外府考、院考办差,总督大阅办差,钦差过境办差,还有查驿站的委员,查地丁的委员,查钱粮的委员,查监狱的委员,重重叠叠,一时也说他不尽。”总之,“有一衙门即有一衙门之规礼,有一规礼即有一规礼之杂费”。因此,晚清官员不用特意去贪污、去挪用、去索贿,只要进入了官僚网络,自然会分得一份银子,这就是“份子”。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说的就是此种情况。

晚清官场的文化气氛似乎挺浓,所以能将种种非法收入冠以各种似是而非、雕琢十足的名字,比后来张口闭口谈“钞票”的贪官污吏强多了。比如南方向北京运输漕粮、漕银,沿途官僚、关卡和经手人都能参与分肥,每笔款子都各有名目,有“漕口”、“白规”、“蝗虫费”、“漕馆”、“南费”、“北费”等等。每笔款子是在什么地方花的、给了什么人、有多少钱,一看名目就一清二楚。最后押运官员还要拿走一笔“漕余”,意思是结余的分成。

官员们的开销,包括老家的安家费、儿子的私塾费、妻妾的胭脂费、孝敬上司的银子和打点关系的费用等等。因此有专门的家人帮忙官员处理这些份子银的开支。如果开支得当,官员仅凭份子银就能过上富裕生活。道光年间曾任陕西粮道的张集馨是个比较清廉的官员,上任的时候欠了一万多两外债,一年后不仅还清外债,还寄回老家一万两银子。

最后一项,也是官员们最关心的,就是“顶子”了。顶子,是清代官帽——顶戴的俗称。

一旦进入官场,官位的高低就成了衡量官场中人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似乎也成了考察官员人生价值的唯一因素。于是,人人都盯着他人头上的顶子,也时刻留意着自己的顶子。为了升官,晚清官员们探索出了形形色色的官场秘诀——可谓是集中国古代官场权谋之大成。

林同济在《文化形态史观》一书中,对官场秘诀有不少描述:“投桃、报李、拍马、捧场,此手腕也;标榜、拉拢、结拜、连襟,亦手腕也;排挤、造谣、掠功、嫁祸,又手腕也。如何模棱、如何对付、如何吹牛、如何装病,形形色色,无往而非手腕也。一切皆手腕,也就是一切皆作态,一切皆做假,便做官矣。打官话,说假也。做官样文章,写假也。官场的道德,假道德也。官场的事务,假公济私的勾当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借一个典史的口说:“至于说是做官的规矩,那不过是叩头、请安、站班,却都要历练出来的。任你在家学得怎么纯熟,初出去的时候,总有点蹑手蹑脚的;等历练得多了,自然纯熟了。”曾国藩则指出,嘉庆道光以来,官场有四大通病:京官的两大通病是退缩、琐碎。退缩就是互相推诿,不肯承担责任;琐碎就是不顾大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外官的两大通病是敷衍、颟顸。敷衍就是装头盖面,剜肉补疮,只顾眼前,不问明天;颟顸就是外面完全,心已溃烂,章奏粉饰,语无归宿。这四种通病加在一起,成为一种风气,但求苟安无过,不求振作有为。当然了,曾国藩曾大人说的是批评,从反面指出了当时官吏们的精神常态。

结果,在晚清官场平步青云的都是像曹振镛、王文韶那样“多磕头少说话”、作水晶狐狸和不倒翁的老油条。有无名氏赋《一剪梅》加以讽刺,录四首如下:

仕途钻刺要精工,京信常通,炭敬常丰,

莫谈时事逞英雄,一味圆融,一味谦恭。

大臣经济要从容,莫显奇功,莫说精忠,

万般人事要朦胧,驳也无庸,议也无庸。

八方无事岁年丰,国运方隆,官运方通,

大家赞襄要和衷,好也弥缝,歹也弥缝。

无灾无难到三公,妻受荣封,子荫郎中,

流芳身后便无穷,不谥文恭,便谥文忠。

这四首诗基本概括了晚清的为官秘诀。不怕讽刺、不顾名声的官员可以照此办理,厮混几十年,估计也能平平安安升任当朝一品。

古代喜欢用“五子登科”来形容一个家族官运亨通。晚清官场则有新“五子登科”:赌子不得不找,门子要管好,公子要用好,份子钱收支很重要,最终是要让顶子越戴越高。

晚清官场现形记

《官场现形记》是晚清的超级畅销书,在官场上几乎人手一本。倒不是因为它教人怎么做官,而是因为它揭露了晚清官场的黑暗和无耻,正直者读来泄愤,贪腐者拿来对照自己情况“查漏补缺”或者“提高业务”。

同类推荐
  • 工作讲方法 领导有艺术

    工作讲方法 领导有艺术

    本书共分为十四个部分,对领导者的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进行了细致的阐释,既有对领导者基本工作方法的介绍,也有关于领导者制定决策、选人用人、沟通协调、处理复杂问题等方面的内容,作者刘玉瑛为中央党校教授,善于用故事阐明道理,用实例说明问题,内容生动,案例鲜活,语言通俗易懂,书中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工作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介绍,因此该书对领导干部提高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 抗争与合作(乡村治理中的传播模式)

    抗争与合作(乡村治理中的传播模式)

    《抗争与合作(乡村治理中的传播模式)》是在江都市政府委托的横向课题“改革和完善江都市面向三农的传播服务”实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该课题2009年6月立项,课题研究目的是为进一步了解江都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在经济、法律、健康、科技、公共文化、宗教等领域进行对农传播服务的历史及现状,通过调查江都市及有关乡镇各相关职能部门对农传播的历史、现状及采取的各项措施,了解各部门在对农传播中成功的经验及仍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改善江都市政府及职能部门对农传播服务状况提供决策依据。
  • 明德善道: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明德善道: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本书命名为“明德善道”,就是我们对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与特征的把握与阐释,也是我们进一步做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宗旨与追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即认同、践行和彰显美德,亦即秉承以德立校的理念,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自觉地把德育放在首位,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政治合格、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国际问题研究系列)

    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国际问题研究系列)

    1991年是苏联共产党的最后一年,也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最后一年。白驹过隙,时间之钟即将敲响2011年,值此苏共亡党、苏联解体20周年之际,《居安思危——苏共亡党20年的思考》书稿有特别的意义。本书简明叙述了苏共兴衰的历史轨迹,并从苏共基本理论与指导方针,意识形态工作,党风建设,组织路线,领导集团,应对西方世界西化、分化的战略几方面阐述本书的核心论点,即苏共的蜕化变质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 中国梦视域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探论

    中国梦视域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探论

    2012年11月29日,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郑重阐释了“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的重大命题。其深刻内涵就是 “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昭示了未来的愿景、共同的追求,更指明了施政的方向、肩负的责任。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在中国梦愿景下的协同推进国家各项建设工作的系统工程,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最后一公里的驱动工程。
热门推荐
  • 能掌控情绪的人,都不缺安全感

    能掌控情绪的人,都不缺安全感

    对别人的话敏感,心里就会反复琢磨;心生自卑,就会担心别人的看法;别人的一句话就能点燃你的怒火,出现冲动行为。情绪起伏太大,让人没有安全感。人们习惯于将安全感寄托在工作、友情或者婚姻上,然而常常事与愿违。他们往往隐藏着强烈的自卑和敌对情绪,内心冲突很大,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内心就难以获得平静。《能掌控情绪的人,都不缺安全感》是知名心理咨询师代连华写给内心缺乏安全感的人的幸福之书,她从数千个咨询案例中,发现一个人最大的安全感,来自他的稳定情绪。在这本书里,代老师将解答你的情绪困扰,教你掌控自己的情绪,让你重新获得安全感,获得内心的平静。
  • 与神三千渡

    与神三千渡

    “神仙哥哥对不起,事出突然,借你头发用用!”她火急火燎的拔了某人的头发准备炼药,事后将人赤果果的放躺在地上摆了个奇怪的姿势,仓皇而逃。某人醒后大怒,周身寒气大盛:“掘地三尺给我找,找出来给我把她扔进炼丹炉!”凰狸做梦都没有想到,她无意中惹到的神仙哥哥是个外表斯文,俯瞰天下手渡众生的谪仙,实则是泡在醋缸里长大的'文物',只可远观不可描述……
  • 红尘篱落

    红尘篱落

    我与山水间,只为遇见你!在平凡的世界里,我们只是平凡的沙砾!每一次遇见,都是被潮水推着前进!我们只有顺势而为才得以生存,我们只有不停的变通,不停的前进,才不会被社会淘汰!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美好的大环境下,看小人物陈子昂兄妹如何奋斗!看一代年轻人如何随着时代的发展努力的改变。这是一个人的人生轨迹,也是时代发展的脚印。品他们的喜怒爱恋,赏他们的爱恨情仇。有痛苦的虐恋、有欢乐的甘甜。有对责任的反思,有对道义的担当。宝宝开新书了!企鹅群:八八八八八八一四六。
  • 快穿之江山美人碗里来

    快穿之江山美人碗里来

    意外的探险让她险些命丧梅林之森,谁知道原来一些都是绿茶渣和白莲贱的计谋,只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吊炸天的医术,貂蝉再现的美貌,还有……老娘留下的秘密救命武器,竟然是——魂醒异世大陆,才知道这竟都是命中注定,原来母亲也曾来过这个大陆,面对毒辣后妈,狠戾庶妹,暗黑帝王的逼迫,又将何去何从?腹黑的鬼面男,无耻的暗夜帝,还有霸道的王爷,各路小白脸纷纷表白,男主一路“披荆斩棘”……
  • 二代宗师

    二代宗师

    都说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可如今我也要重生,不过我却只能……
  • 末日自闭患者

    末日自闭患者

    一个自闭逃课的问题少女,因为一顿夜宵邂逅了一场终身难忘的噩梦。一个无业孤僻的单身宅男,被一个电话从美梦中堕入地狱。如果不是那天晚上的灾难,可能他们的生活轨迹永远不会改变。生于光明之中,我们总是认为善意是世界的主色。然而当阴云浸透世界,扒开失去文明保护的道义,真正的人性才暴露于世。或许真正改变这个世界的不是丧尸,也不是地震,而是人心。吵闹前行的不是末日,悄然来临的才是。当末世的脚步逐步逼近,当丧尸如潮涌进家园,当各种灾难轮番肆虐。你会选择放弃认命,还是拿起武器对抗这个世界。一开始,我只是想救我自己;后来我变强了,我想救那些和我一起斗争的同伴们;再后来,我知道了这一切的真相,我想帮这个世界。无异能无系统无金手指分线剧情。女主不圣母。
  • 婚恋通鉴

    婚恋通鉴

    少年时代,亲情、友情、爱情;打工岁月苦难、彷徨、奋斗,看刘乐如何纷扰俗世积德,漫漫红尘炼心。本书用多名女性婚恋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为广大读者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变,给广大读者朋友以借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穆先生别来无恙

    穆先生别来无恙

    “我喜欢你,好喜欢你。”他抓住她的手,深情道。“可我不喜欢你。”她淡淡的说,把她的手从他的手里抽出来,转身离开。 身后的少年诡异一笑,低声说道:“你逃不掉的,你只能是我的。” ……
  • 天符剑尊

    天符剑尊

    符阵作天界,一剑开星河!血剑圣君李星河,重生于千年之前。前世诸多遗憾,今朝一剑平之。世间无数不平事,我只管一剑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