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24600000005

第5章 高三——鉴赏家协会(4)

贺杰是美女,由于脖子有块深色的胎记,她总是很低调,穿衣爱穿深色的衣服,头发直直垂下。她最牛的是在学校运动会参加了竞走项目,穿着夹克衫、紧身西裤和滑点鞋(布鞋啊),然后就自顾自地扭起来。场外的女生跟着她跑,让她走快点儿,她还是按自己的节奏走着,可能她是中国唯一一个穿着塑料底布鞋参加竞走比赛的选手。我和宝宝到了她家,贺杰很聪明地跟她妈妈说我是班上学习好的学生。她妈妈就很高兴,让我一定要在学习上帮助贺杰。我满口答应着,就被贺杰领进了她自己的房间,这是个善解人意的女孩。

晚上还去了伍晓宇家。伍晓宇刚从南方转来,一直是理科班的第一名,开始像是沉默寡言的男生,后来他同桌和前后的女生揭露了他,其实是蔫儿坏,后来他慢慢也跟同学一起玩了,最爱打篮球。在他家,我跟他说,我们要团结各种优秀的人,他是理科班第一名,就是我们团结的对象。他向海绵一样,我说什么,都被他吸收了进去,他同意我的观点,但我却不知道怎么拉他入伙,也不知道他入伙后干什么。最后,我只好说以后还有机会,我们会合作的。

我发现我的脑子越来越文科了,离理科生的生活越来越远了。理科班的业余时间就是在不停地做题。题海战术,当然对考试有用,但伍晓宇、王健、马军和鲁三强四个学生都上了西安交大的教改班,类似保送的一种,因为班主任沈定一是交大教授的夫人,可能为自己的学生争取了好的出路。

我发现,不管在学校关系远近,只要到了同学家,都会被热情接待,如果你喜欢谁,尽可以去他(她)家,不会被赶出来,他(她)总会在家里很得体地接待你。这个方法在大学也被我用了一次。

当然,也有失败的时候,管炜与郭蓉相好不成,我和宝宝去找郭蓉家,找了近两个小时,终于在西郊的一片居民区找到了她家。当我们还为我们的能力自鸣得意时,在郭蓉家却吃了闭门羹,她爸不让同学见她。我们只好走了。

我在七十一中上学时,路上会路过西安话剧院,而刁在二十六中上学,会路过七院,所以,我们经常在放学的路上见到。该男个子高,一米八三,小分头,像个上海人,面容白皙,爱穿白衬衣,普通蓝裤子,白球鞋被他穿得很黑,后来我知道,该男买了新球鞋后从来不洗,直到穿黑、穿烂。在中学会经常看见穿球鞋的人。每到下午或体育课后,球鞋前面胶皮与帆布连接的地方都会被脚汗浸湿,然后和鞋面的尘土融合成黑色。最令人作呕的是,有人一上学来穿的球鞋就已经湿了。球鞋最先破的部位就是这一段,胶皮与帆布连接的部分。而刁的球鞋已经超越了这个程境界,是破了之后漏风的状态,但由于一直漏风,脚倒不容易汗湿了。刁就经常穿着风干的球鞋。我们俩擦肩而过的时候都会注意到对方,后来刁说,他当时觉得这个个子不高的家伙拽得很,他甚至想叫人打我。

中学时代,多小的原因都会成为打架或挨打的起因。文科班的第一名杨仑,是从理科班转过去的。一天下午上学时,就遇到一个练拳击的小伙儿,直接问:“你得是叫杨仑?”

杨仑在点头的同时,迎面便挨了一拳,鼻子都被打歪了。有同班同学看见了他,赶紧把他送医院了,脸上贴了一大块药棉,然后就跟老师哭诉。我那时还在理科班,本来要下午到他们班参加班会的,结果和文科班的同学一起把他送到了医院包扎。

杨仑哭诉:“班会开不成了,蒋涛本来还要来参加的。”

我和他们班的同学还有班主任都让他回想是否得罪谁了,他说从来没有。

确实从来没有。后来我大概知道了原因,虽然不知道谁干的,但肯定是他们班的同学叫人打的。原因是,夏天,聂振婕穿了条比较紧的裤子,叫起立的时候,聂振婕用手把贴着臀部的裤子揪了两下,为的是不让裤子和臀部贴得太紧,估计是有汗吧。这一举动被杨仑看见了,便一直盯着。杨仑这样的目光让他们班的同学看到了,很不爽,就叫了一个练拳击的给了杨仑迎面一拳。

由此可见当时社会之乱,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王菲就挨了一拳,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李健就挨了一拳。幸亏没这么唱这首歌啊,真是传奇般的挨打理由。

刁毕竟是文弱书生,光说不练的。我到了文科班,他心里说,这个家伙咋来了。

刁之前和宝宝等都在三班,所以他跟宝宝是哥们儿,于是管炜和宝宝的友谊加深,加上宝宝对我的好奇,宝宝又带出了刁亦男,而文科班的我和刁亦男成为了无话不说的知己。

管炜在初中毕业后虽然考上了高中,但也开始做生意了。班主任韩省鱼跟他说:“自己找出路吧,不要在学校淘气就可以了,毕业时来拿毕业证。”不过,管炜有时也会来上学的,而且参加考试,以他的成绩是可以毕业的。这个时期,管炜在求知书店承包了一阵后发现不赚钱,便转而开始在儿童电影院门口摆摊了,最早就是一张钢丝床,主要卖西安广播电视报、西安晚报和贺年卡。到了夏天顺带卖汽水,再搞两个冷却机,卖红色和黄色的冰水。管炜花两百块钱做了个铁皮柜轱辘车,每天晚上把车拖到楼下,挂铁链子和大锁锁上,早上拖到儿童电影院门口。到下午放学时,我会路过并陪他聊会儿天儿,这个钟点儿是电视报卖得最多的时候。

我跟刁一起放学走的时候就多了起来。

那个时候,主要是到同学家玩。刁家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在其他同学家还是封建制度的时候,刁家已经进入民主制度了。刁爸是个大帅哥,风度翩翩,毕业于中戏戏文系,在西影工作,刁妈是话剧院的台柱子。他还有个弟弟,我们叫他二劲。二劲那时在散打队学散打,很少能见到。有一次,他们散打队在兴庆公园遇到流氓,二劲就直接问他:“你信不信我用脚扇你的脸?”

“不信。”

“让我扇你左脸还是右脸?”

对方已经动手,二劲就抬脚对对方的脸左右扇起来,后果当然是那人的脸胖了。

不知道是不是练腿的原因,二劲的屁股大,每次背对门口,侧卧在里屋的床上时,刁总拿手去比划二劲的屁股和胯,说:“像个女人。”

这种话也没有要接下去的必要,二劲不理他,继续睡。

刁家是很开明的,刁爸刁妈把儿子和儿子的同学当朋友,从来不以家长的口吻说话,刁亦男也很自豪地介绍,在他家只要不把房子点了,干什么都可以。

刁家进门是个小厅,有饭桌,然后是一间房,有两个床垫和一个小方桌,一个书桌,冬天会放一个煤炉子。话剧院的福利是最不好的,房子还需要和外单位合建才行,不知道也给合作单位多少房子,即使建好了,也没暖气,而且青年演员们只有住筒子楼的份儿。而电管局和七院是福利最好的单位,电管局用电不要钱,到同学家里,屋里放着五六个电炉子,比暖气强多了。我们七院暖气好,单位老发东西,发工作服,发西服,发呢子大衣,汽车库前的小广场就是七院福利宝库,经常有大卡车开回来,我都不用跟爸妈说,直接就去,报上名字就可以领西瓜,领白菜,领苹果,领带鱼。我记得夏天要领好多次西瓜,双职工就是好,家里每次都有七八个西瓜摆着,带鱼也是。冬天领得最多的就是带鱼,所以我都没怎么吃过其他鱼,我妈就会做红烧带鱼和炸带鱼。话剧院没有福利,没人看话剧,虽然刁妈老去演出,都是主旋律的话剧,到各企事业单位去演。不过,刁爸炒菜的手艺是专业级别的,简直就是饭馆味儿。当时我最爱吃的就是饭馆味儿的炒菜。我妈会让我拿个铝饭盒到李家村去李家村饭馆打两个菜,通常是要一个家常豆腐和一个鱼香肉丝,这是我的盛宴啊。回家有食堂打好的米饭就,最满足!家常豆腐和鱼香肉丝估计要两三块吧。我们院的食堂也是很厉害的,保证有肉菜,一般过油肉、回锅肉、莲菜炒肉、冬瓜烧肉、白菜炒肉等这些菜是两毛五,炒青菜、烧豆腐这些菜是一毛二,小酥肉、条子肉这些要三毛五,多数时候是一个会写隶书的大师傅用粉笔在小黑板上写的,那隶书的一撇一捺那个飘逸啊,快飘出黑板了。

周日是开两顿饭,上午九点和下午四点,上午九点一般会有纯肉菜,我们家属院的几个孩子就提前五分钟到食堂门口,堵在木门外,一到点,一个大师傅来开门,我们就冲进去,排在一个窗口前。当时有钱票、细粮票,还有粗粮票,所以有时会买发糕。

在刁家,最幸运的就是碰见刁爸下厨房,他真敢放油,所以做的菜甚至比饭馆菜好,而且会做红烧肘子,怪不得一家四口都是大高个儿呢。

后来刁爸看这两个儿子实在没有做饭的天赋,就把他的秘籍传授给了我。那本秘籍就是人民大厦出的内部资料《烹技概论》,这是我第一次系统地对烹饪加强了理论学习,以至于我日后在法国料理店和香港料理店打工时都成为了劳模。

在我得到秘籍之前,我的做菜生涯遭遇了一次滑铁卢,让我至今刻骨铭心。我为什么开始喜欢做菜呢?源于我在一班时觉得我可能有很长时间会一个人生活,即使以后找到了对象,女方也未必会炒菜做饭。我妈都到了四五十岁才掌握了几个拿手菜,还状态不稳,这指望女人的事儿,太不靠谱了。于是我决定自己有个好手艺,可以伴随自己一辈子,想吃啥就做啥,所以我就决定关注炒菜做饭。决定之后,就要有练手的机会,但我不会在我家表现出我会做饭,这不是抢我妈的饭碗么?上了高中后,我有时在学校食堂吃中饭,有时还吃晚饭,当时徐永忠也吃,我们每人打一份粉蒸肉时,我指着他的粉蒸肉说:“死耗子!”

他转身就恶心地跑开了。等他回来时,他的粉蒸肉就剩粉了。我那时经常一次打八两米饭,他们就叫我“蒋八两”。

还是在一班的时候,一个周日,我和任辉,还有几个女生,在学校操场的另一端,任辉住的小房子里玩。任辉是个大高个儿,他爸是我校的化学老师。他是教工子弟,他爸给他在学校操场的一排平房中找了顶头的一间,为了让他刻苦学习。他的小屋是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所以现在想想,简直是高中生任辉的真人秀。他早上起来刷牙、上厕所,端一碗面蹲在门口吃,之后在水池洗衣服、晾衣服等,完全暴露在同学们的眼里。但其实也没什么人太关注他。

我的烹饪生涯唯一一次滑铁卢就发生在他的小屋。我们那天决定自己做饭吃,大家问谁来做,我就自告奋勇。我们买了两条鱼,我在他小屋里的小炉子上烧鱼,由于缺少各种调味料,到最后就想放点糖。这一招是跟管炜学的,管炜被他爸送他去学厨艺,想让他成为厨师,管炜开始就是洗菜、切菜、切肉,他还总结,厨师最关键的有两条,一个是刀工,一个是配菜,这两条掌握好就可以了。管炜经常边切肉边往嘴里放,然后用一个瓷碗倒一碗白酒放在旁边,别人还以为是白开水呢,他就一口、肉一口酒的,美滋滋的。管炜说:“炒菜时,最后起锅前,倒点醋,倒点糖,不是为了酸味和甜味,而是为了提味儿。”这招我至今还在用,我发现我炒的菜都是一个味儿,因为都放的是一样的调料……

在任辉的小屋,我想放点醋,再放点糖,醋有了,酱油、味精、盐也都有,就没有糖,于是我翻他的抽屉,发现了两块儿水果糖,于是就放到鱼里了。这就是我做过的最难吃的、最异味的鱼,都说不清那是什么鱼。

刁家的饭总是很好吃,但在他家不一定就能赶上,他家人是饥即食困即眠的,没有条条框框。刁亦男对吃的也不执着,回家后,刁爸问他吃什么,他经常说不饿或随便,他爸有时会正式炒两个菜,有时会端两碗面给我俩吃。随和,温和,是少年刁亦男性格特征。

刁妈会经常下乡演出,刁爸也经常在厂里加班,所以刁家是我们的乐园,只要我们喜欢的女生,是可以领到刁家玩的。我和刁在二十六中有三个徒弟,大徒弟叫董健,一个有雀斑的小美女,铁路局子弟,总是会认真地和我们交谈。二徒弟叫郭萌,家在电影院的,独生女,很有气质,很各色的样子,我认她为二徒弟,是因为她的性格很像我,这也是我感觉不妙的地方。三徒弟是宋茜,市建筑设计院的,她上小学时我见过她,穿得像个洋娃娃,红马甲,带花边儿的白衬衣,灯芯绒的裤子,小钉子皮鞋,一看就是上海货。宋茜、孔昕和杨汇都管小栋叫姐,都是西安中学的。宋茜在西安中学估计是因为和社会上的小伙儿关系好,她妈把她转到了二十六中。后来我才知道,宋茜喜欢的是跳霹雳舞的王华,红星杯迪斯科大赛二等奖,工人,跳机械舞很棒。貌似只有董健和孔昕来过刁家,孔昕那次来穿着胶鞋,拎了个麻袋,麻袋里有一只猫。

文科班的班主任是韩省鱼,很有意思的老陕,上历史课和平时都说陕西话,书法和板书都很漂亮。大儿子是第一批进了金花饭店的,小儿子韩江是我们同班同学。韩江给我看他哥和其他金花饭店的职员合影,我都很羡慕,男的很帅,女的不是一般的漂亮。中国刚有五星饭店时,我特意去了广州,目的是看中国大酒店、花园饭店和白天鹅大酒店。金花饭店是西安最早的五星饭店,前几批女职员都特漂亮。那时的宾馆服务员工资高,待遇好,是令人羡慕的职业,就跟出租车司机一样,简直就是当时的小款。

同类推荐
  • 上尉的女儿

    上尉的女儿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以贵族青年军官格里尼奥夫和上尉的女儿玛莉亚之间曲折而动人的爱情故事为主要线索,把格里尼奥夫的个人命运与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起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不大的篇幅中容纳了丰富的历史画面和社会内容。刻画了各种不同阶层人物的性格,揭示了他们的心理活动。《上尉的女儿》完成于1836年,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现实主义作品。
  • AI迷航3:无限永生

    AI迷航3:无限永生

    人类对AI失去控制的那一刻,生而为人的尊严也随之消散:人类器官可以像机器一样拆卸、买卖,合成人大量出现;人的记忆可以替换,甚至贩卖、造假,成为通行货币;所有的行为、思想都被数据监控,毫无隐私可言。这是只需要执行和效率的数据新时代,独属于人类的道德品行、爱恨情仇等特质,变成了阻碍新文明高速发展的绊脚石。人类在AI文明的法则下该何去何从?是在AI的强权之下做一个只会执行、没有情感和道德底线的机器,还是奋起反抗夺回属于我们的人格尊严?翻开本书,带你进入一个机器觉醒、伦理混乱、文明重构的人机共存新世界。
  • 老水家的井

    老水家的井

    光斑爬上街沿的时候,冰铁皮子的反光刺花了吴承水的眼。这时候,吴承水敲打完最后一锤,将炉子一收,一天的工便算完了。可一天的日程却没有完。自从渔船滩电站开始蓄水后,他每天带着黑子,都会准时地来到中码头的河堤上,望吃水线,望酉水渐渐丰盈的样子,也望河里的机动船和水上的飞鸟。通常这样的时候,他会点上一支烟,蹲在那条石凳子上,黑子就会凑上前来,随他老实地蹲着,老实地望着。爱开玩笑的人都说,黑子跟水老倌夫妻相呢。吴承水听了也不生气,心想狗通人性,总比不通人性的老婆强嘛。其实细究起来,吴承水现在蹲的地方,原先不是河堤,是他家的老屋场。
  • 死亡征战:中国援非抗击埃博拉纪实

    死亡征战:中国援非抗击埃博拉纪实

    一部讲述中国当代英雄的故事,是一部张扬中国援非医疗队员们的崇高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彰显中国形象、中国风范、中国气魄的英雄史诗。
  • 买办之家

    买办之家

    故事发生在19世纪末中西文化交融的京畿天津,通过对一个买办家庭及其广泛的社会关系的全情式的描写,展现了100年前的历史风云及芸芸众生的命运变迁。父慈子孝的封建伦理在中西文化的撞击下玉碎瓦倾;情深谊长的跨国之恋在商业利益的漩涡里几经沉浮;青梅竹马的昔日恋人沦落青楼,不忍相见……
热门推荐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谋略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谋略故事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流传下众多的谋略故事,犹如璀璨的群星,熠熠闪耀。在那些过往的岁月中,中国式的谋略无处不在,涵盖了政治……
  •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3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3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系列书是海内外公认的易学大家刘君祖先生历时四年多,对《易经》六十四卦作透彻详尽的解读,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洞悉决策模式,把《易经》智慧延伸在现代生活中,更进一步通过依经解经的方式,以易理和其他学术相印证,如儒家、道家、佛家、兵家,以及中医养生与企业管理等,在在圆融无碍,使得我们对《易经》六十四卦爻符号的无字天书不再陌生,进而欲罢不能、意犹未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盗墓札卷

    盗墓札卷

    如果说这个世界有神,那神究竟是什么?是不朽不灭的粽子僵尸?如果说这个世界没有永恒,那历代的帝王将相,为何会痴迷于方士的水银朱砂丹?历史的一角谜团被压在死人那,而我要做的,就是从死人的嘴巴里,把这些东西掏出来!
  • 怪事上门

    怪事上门

    作为一名社会记者,偏偏是个易招惹灵体的特异体质,苏童不禁想问,这样真的好么?幸好隔壁住着一个天赋异禀的型男邻居,驱恶鬼,度婴灵,顺带拯救八字超轻单身女青年。可是,真的这么容易就可以happilyeverafter么?九死一生般的大劫难过后,苏童需要面对的不仅是男友一夕之间记忆全无,从暖男变成了冰块男,亲亲设计师男友竟然只是借尸还魂的驱壳这种巨大落差,就连之前所谓的九死一生,竟然也只是暴风骤雨之前的小小热身。OMG!
  • 在最好的年华遇见你

    在最好的年华遇见你

    无论时空如何改变,爱情是永恒的话题,感情的世界,没有是非。婚姻的鞋子,冷暖自知。沈从文与张兆和、徐志摩与陆小曼等五对民国伉俪。那些个在民国那个风华绝代的年代里用他们的风华绝代谱写了一曲曲爱情篇章的才子与佳人们,他们曾经那样相爱过。在岁月的长河中,给无数后来人以仰慕与唏嘘。
  • 末日危情1聚变

    末日危情1聚变

    没有空气,没有声音,没有气味。一片虚无。脚下没有大地,头顶没有天空,甚至不需要呼……
  • 品读李叔同的人生智慧

    品读李叔同的人生智慧

    他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是宗教泰斗,更是博古通今的国学大师。通过他,人们可以看到一个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和文学于一身的全才,更能找到获得智慧人生的航向,他就是李叔同,法号弘一大师。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是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又是国际上声誉甚高的知名人士,也是温暖人生的智慧之光。弘一大师一生风雨历程,其人如历史,其言如溪潺。其品格、处世之道、为人之道、学习之道、人生态度等,皆是智慧的光芒,能让我们与幸福相近,与成功携手。
  • 论自由

    论自由

    约翰·穆勒的《论自由》一直是政治哲学乃至人文思想领域内享誉至高的作品,虽然篇幅不大,却是一部划时代的思想巨著,它深化了启蒙运动以来关于个人自由和政治自由的论述,集古典自由主义理论体系之大成,成为历久不衰的经典之作。本书清晰地阐明了自由主义的核心思想:个人只要在不伤害他人的范围内,就应该拥有完全的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和个性自由(行动自由),而这一原则的实施,有赖于对政府及社会权力的界定和限制,这也正是本书最早的中译者严复先生将其译为“群己权界”的渊源所在,这种思考对每一个迈向现代社会的国家来说,仍然至关重要。
  • 一不如二空月篇

    一不如二空月篇

    第一世终究还是比不过第二世的.————————————————第一世。“你爱我吗?仿若结局不是我想要的,那便别说了”“……”许久,她才反应过来为什么没有一个答案:结局不是她想要的。————————————————先声明:这篇文只写第一世,第二世是不会写的ovo.大概第一世完结了才会撸第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