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12900000053

第53章 隐藏关卡(4)

想到这里,我找到遗址挖掘现场的电闸开关,计算着博物馆来转运文物的车前来的时间,避开工作人员,在电闸开关旁安装了一个小巧的遥控炸弹。这个炸弹的威力很小,最多只会炸毁电闸开关,关闭整条线路的供电。

完成了这一切,我在遗址的工作人员宿舍处找了几个空的玻璃啤酒瓶和一些破布,然后来到挖掘现场的发电区域。打晕了看守的工人后,在燃油发电机旁顺利地找到了汽油。然后用佣兵的合成技能,将空酒瓶、破布和燃油合成了“莫洛托夫鸡尾酒”。

莫洛托夫鸡尾酒并不是酒,而是被现代战争证实最有效、最实惠的土制燃烧弹,最早出现于西班牙内战,制作方法就是将汽油或其他燃油装入玻璃瓶,然后用蘸油的布条塞住瓶口并露出一截,点燃布条后扔出即可。

莫洛托夫鸡尾酒后来在苏芬战争中因对付苏军坦克屡屡成功而成名,是最廉价的平民武器。

制作了3个莫洛托夫鸡尾酒,看看时间也差不多了,我回到仓库附近,等待博物馆的转运车过来。

大概十几分钟后,一辆运钞车模样的转运车开到遗址外,工作人员和保安一起,将仓库的门打开,然后朝车上搬运已经挖掘清理好的文物。

看着一件件精美的玉器和造型古朴怪异的青铜器被搬运上车,最后才抬出一个保险箱,很明显,我要找的黄金面具作为最贵重的文物,就在保险箱内。我不再迟疑,按下了微型遥控炸弹的按钮,然后一阵电火花闪过,我事先在总闸旁布置的微型炸弹起爆了,整个挖掘现场的电源都被中断,陷入一片漆黑。

周围顿时一阵混乱,我快速跑到工人的休息区,然后将两个点燃的莫洛托夫鸡尾酒扔进去。剧烈的爆炸后,四射的燃油让火势顿时升腾起来,逃命和救火的声音四处响起,而我却趁乱回到仓库附近。

这个时候大半保安都跑去救火,剩下的保安只有四个,我知道这是最好的机会,将剩下的一个莫洛托夫鸡尾酒点燃砸向车头后,几个保安也吓得四散逃开来。

我猛地冲出,目标是被丢弃在地的保险箱,捡起来后拔腿就跑。一个保安反应过来,马上带着两个同伴追上来,并且通知门口的保安拦截。我知道拼命的时候到了,一旦陷入保安们的包围,带着笨重的保险箱逃出去的希望十分渺茫,还好这是游戏,没有负重的概念。即便如此,我还是半刻也不敢停留,直接迎着门口两个持枪的保安撞过去。

可能是我动作太快,在我接近他们只有两三米的时候,他们的枪才拔出来,而这个距离,冷兵器比枪管用。我扔出保险箱,将一个保安砸倒在地,然后拔出匕首,快速让另一个安保失去战斗力,在后面的追兵赶过来之前,捡起一把枪,重新抱起保险箱落荒而逃。

摆脱追兵到了安全地带,我将保险箱放在地下。这只是个很普通的保险箱,没有现实中一些高端保险箱的自毁装置,所以我直接枪击锁孔,大概三四枪后就暴力打开了保险箱的门。

里面果然是我要找的黄金面具,这个时候系统提示我是否要提交任务道具完成主线任务,我想起先前那段弹出的提示,这个道具是开启第三个隐藏关卡的关键,于是点击了“暂不提交”按钮。

拿着面具仔细研究了一番,却没有找到什么线索,这个面具制作得十分精细,我估计是完全参考金沙遗址博物馆的黄金面具而设计的。当年金沙遗址问世时,这个面具的出土引起了国内外极大的轰动,甚至有人将之与埃及的图坦卡蒙黄金面具相提并论。

当然,从精美的程度讲,金沙黄金面具比起图坦卡蒙黄金面具来还是略逊一筹的,但是其神秘程度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那夸张的双耳、鼓出的双目,都说明佩戴这个面具的古蜀王者似乎天生异相,其中关于金沙文明黄金崇拜的文化意义,更是至今都没有找到清晰的答案。

我将面具翻转过来,接着周围朦胧的月光,突然发现面具的背面,有几个符号。心中一动,打开随身携带的手电筒,这才发现在面具背面的眼眶位置附近,竟然刻满了细细的符文,这些符文一共有9个。我连忙将镜头放大,然后将这些符文截图保存下来。

做完这一切后,我打开人物面板,然后发现之前一直处于锁定状态的宝物装备栏竟然开启了,我试着点击装备,竟然提示可以装备新获得的宝物黄金面具。

戴上面具后,游戏的视角一变,周围的景色,竟然变得朦胧起来,并且都似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光。

这层金色的光芒闪动了一阵后,又变成了淡蓝色,而周围的景物竟然不再是市区的高楼大厦,而是无数低矮的石头和木料混杂的建筑,还有不少身穿粗麻布甚至兽皮的古人走过。

我脸色大变,这层朦胧的淡蓝色光晕,和我每次遇见鬼影时那种朦胧的感觉何其相似。

同类推荐
  • 月亮与六便士=The Moon and Sixpence(英文)

    月亮与六便士=The Moon and Sixpence(英文)

    《月亮与六便士》以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生平为素材,描述了一个原本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突然着了艺术的魔,抛妻弃子,绝弃了旁人看来优裕美满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用圆笔谱写出自己光辉灿烂的生命,把生命的价值全部注入绚烂画布的故事。作品表现了天才、个性与物质文明以及现代婚姻、家庭生活之间的矛盾,有着广阔的生命视角,用散发着消毒水味道的手术刀对皮囊包裹下的人性进行了犀利地解剖,混合着看客讪笑的幽默和残忍的目光。
  • 赐予你的谋杀

    赐予你的谋杀

    黄香菜市场在凌晨四点左右就会变得人声鼎沸。老的少的,男的女的,肩膀擦着肩膀,脚尖踩着脚跟,一股脑地涌进四处漏风充满咸腥味的批发市场。买家扯着嗓子跟卖家砍价,卖家掂量着手里的货物吆喝着新鲜味正无农药。霍刚穿着老旧的军大衣混迹在来来往往的菜贩子中间,他按了按脑袋上的棉帽子,更深地隐藏起塞在耳朵里的耳机。沙沙声从里面隐隐传来,伴随着一个男人慵懒的声音。
  • Suddenly Missing You

    Suddenly Missing You

    小谷花芽和良田奏一年前从神奈川的一所艺术大学毕业,虽说念的是导演系,但是毕业之后真正能从事导演工作的人少之又少,这点无论是花芽还是在大学就组了电影拍摄小组的良田都心知肚明。毕业后他们俩和三四个同校的朋友到东京生活,这里和家乡的小镇不同,无论何时打开窗户,都会有光亮照进屋里,但是这种大楼的照明光却丝毫不像清晨的太阳,无法带来任何温暖还好这间屋子被布置得很温馨,窗帘是柔软棉布质地,简单的蓝白格子图案,只要拉起窗帘就是属于自己的世界。
  • 2016中国年度作品·微型小说

    2016中国年度作品·微型小说

    94个风格迥异的故事。故事里有在爱情、婚姻中迷失的男女,也有被贪婪和仇恨吞噬的生命;有光怪陆离的官场沉浮记,也有暖人心扉的亲情话题……刘国芳、凌鼎年、周海亮、刘正权、李伶伶、杨汉光……近百位作家的作品,题材丰富、语言凝练,凡片段、凡场景,均有精彩呈现,短小精炼,具有张力。本书由微型小说界选家从全国当年发表的微型小说中精选而成,视域广阔,旨在检阅当年度微型小说的创作实绩。
  • 路书

    路书

    回来我逗阿路,要不要去隐居啊?阿路说,不要。我不会想去隐居的。我不开心的时候会叫阿路陪我喝酒,我发短信给阿路:我寂寞。阿路也回复:我寂寞。这三个字儿成了我们的密码。我开玩笑对阿路说:这大概也是我们生活的密码。
热门推荐
  • 南有嘉鱼

    南有嘉鱼

    这是两个清醒理智的大儿童在彼此的感情世界里后知后觉的故事,也是一个腹黑的资本家谈恋爱的新姿势。王谨骞和周嘉鱼做邻居的时候,可没少让她看见自己的惨相。那时的他是树下挨了欺负不敢回家的瘦弱少年,周嘉鱼是在他对面专注练琴的稚嫩孩童。时光兜兜转转,他们曾分开,又在异国重逢。周嘉鱼以为王谨骞一如从前,却忘了如今人人都要尊称他一声王先生。他问她:“你以为我是凭什么让你对我如此放肆?周嘉鱼,做人要有良心。”
  • 我的冷艳总裁夫人

    我的冷艳总裁夫人

    明面上他风流倜傥,让无数男人羡慕嫉妒。暗地里,他是让敌人闻风丧胆的恶魔。回归都市,却被新婚老婆拒之门外,并要求离婚……QQ群:320788489【第三部作品】《我在仙界当老板》火热连载,欢迎各位阅读品尝!
  • 苏联末日观察

    苏联末日观察

    本书从总体上记叙和分析了当年世界第二超级大国沦落过程中的内外重大事件,反映了作者对这些事件的看法。
  • 鸿蒙圣子

    鸿蒙圣子

    他是最强神帝之子,伴随鸿蒙灵气而生,却被至爱之人背叛;重生一世,领悟更高境界,天道独尊,掌六道轮回。。。。。。
  • CLIGES

    CLIG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美术生的故事

    美术生的故事

    以一位美术插班生的视角,讲述嵊州市某美校严谨古板传统的班主任,与一群正处在青春叛逆期学生的故事。青涩的暗恋,严谨的教学,古板的老师……
  • 星际穿梭录

    星际穿梭录

    关于宇宙星空的幻想,关于天外生物的探索。
  • 花都逆袭女神系统

    花都逆袭女神系统

    获得系统,逆袭女神,全初全收,做都市最强王者。
  • 草莓园艺:知道这些就够了

    草莓园艺:知道这些就够了

    戴尔·沃勒的畅销书,告诉你如何自己种草莓。作者戴尔·沃勒在圣路易斯长大,现居匹兹堡。他曾在海军服役,目前是一名核能工程师,写作是他的兼职工作之一。他自2013年开始自出版创作,至今已有百本涉及人文社科领域各类话题的作品与读者见面。
  • 每个老师都是故事

    每个老师都是故事

    只要为孩子真心付出,就能够为自己和孩子们带来无法衡量的成长与快乐……在李镇西校长带领的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每个教师都是一个故事,每个教师都是一位爱的传播者,“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人文精神深入到每一个武侯实验人的内心,他们与作为一校之长的李镇西在教育生活中相互砥砺与激荡,共同谱写了新教育的华章。这些真实的故事就如同一首首教育诗,为被温家宝总理所盛赞的“平民教育实践”留下了生动的教材和宝贵的资料。